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耕文化艺术

农耕文化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耕文化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耕文化艺术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业发展

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然而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现在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更为贵州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2号文件把贵州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于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道路。给了贵州一个创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发展民族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业倍受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且成为国内外游客和都市人回归大自然,向往体验农村生活,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饮食文化也很丰富,如苗族的酸汤系列在全国以被大家所知。本文以布依族村寨农耕饮食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尝试探索贵州文化旅游创新中的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发展。

一.贵州布依族农耕文化资源概况。

布依族是以农耕种植为主体的民族在农耕文化上有着独特民俗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广泛推进贵州布依族生态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客,成为旅游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 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 西等省。贵阳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花溪和乌当。(包括瓦窑、牛场、新堡、偏坡等地)。一般认为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与壮族同源。有人还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日布依族可能有渊源关系。历史上布依族常被称为“夷”、“苗”、“仲苗”、“仲家”、“仲蛮”等。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才统一叫布依族。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布依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很少风。他们喜住楼房,房子一般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储存粮食等。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布依族服饰,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大多数穿裤,也有穿裙的。喜欢腊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地区不同,服饰也各有异包头帕,系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布依族信鬼神,尤崇拜祖先。

二.贵州乡村农耕饮食旅游信息资源现状

(一)布依族农耕旅游资源;水稻是四川布依族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布依族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耕作制度和耕作习俗。旧时,他们主要种植白日草、大白谷、小白谷、毛粘、红谷、白酒谷、红酒谷等品种,有早稻、中稻、晚稻三个类型。布依族农民一般将稻种分为粘稻和糯稻。粘稻为主要粮食,广泛栽培;糯稻仅作副食,栽培面积较小。布依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有许多祭祀神灵的活动,如;传统的“牛王节”,布依村民们要给牛过生日节,感谢牛的辛苦付出,希望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还有插秧季节的秧苗会,也是布依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传习,其寓意主要是为了驱除虫害祈求来年粮食丰收。丰收季节布依族还有喜迎丰收的尝新会。同时布依族还有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赶干洞等民俗节庆活动。

(二)饮食文化资源:乡村生态饮食文化业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品种类,延伸了饮食产业链,带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布依族食品主食多以大米为主。住山地的兼吃玉米或以玉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节日或婚丧宴客离不开糯食,有"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之说。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习惯造就了其独特的布依乡村生态饮食文化。它具有多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乡村饮食特征。

(三)布依民族艺术资源:布依族有无歌不成席的说法,布依山歌既是布依族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布依民族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以布依山歌最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

(四)贵州布依族民间工艺资源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布依族服饰的制作集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布依姑娘还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绣制。布依族刺绣 布依花包是布依族刺绣工艺品。又称“糠包”。流行于布依族聚居区,用布或绸缎制作。呈方形,绣上色彩艳丽的图案,一般都以花草、蝶、鸟、几何纹样为主。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第2篇

我为历史震撼,帝尧的业绩震撼着我!

我为大地震撼,滋生辉煌业绩的临汾大地震撼着我!

我为剧本震撼,孙岩笔下黄钟般的文字震撼着我!

我为导演、音乐震撼,他们的艺术光芒震撼着我!

我更为策划、创意、组织、排练者震撼,总策划、作家、山西省临汾市人大主任、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主任刘合心的睿智果决,市人大教科文委主任卢金城的从容刚毅震撼着我!

我的身心、我的灵魂在震撼中受到了一次新的陶冶,一次新的洗礼。当震撼人心的大幕徐徐落下,我不由道出了由《尧颂》引出的几个升华:

临汾的演艺品位升华了!

临汾的戏剧文化升华了!

临汾的文化艺术升华了!

而且,在这升华中,更升华了中华民族的舞台演艺水平!

此后,我不止一次回味《尧颂》,也不止一次叩问自己,《尧颂》震撼自己的魅力在哪里?升华中华民族的舞台演艺水平的关键在哪里?最终凝定在我脑际的是三个字:新、深、美。

新――创意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文化艺术的命脉。回溯一部人类史,漫长的岁月印满了创新者的步履。创新使人类始有农耕文明,创新又推进了农耕文明,更将告别传统农耕文明。对于文化艺术来说,创新就是生机,而循旧必然僵死。《尧颂》最大的感人魅力就在于创新。

众所周知,尧文化的研究并不一帆风顺,直到近年临汾市尧文化研究开发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成行了。2007年12月举办的中国・临汾尧文化高层论坛更是标志着研究工作跃向了一个新的平台。尧文化研究的成果逼枝压叶:尧都平阳,已成定论;帝尧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无可非议;更为让人欣喜的是将帝尧视为国祖,也没有丝毫的微辞。这就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临汾是中国的摇篮!临汾文化是中国的源头文化!

就在尧文化的宣传普及以微小的步子艰难前进时,《尧颂》初创了,排练了,面世了!帝尧走出了典籍,走出了考古遗址,走出了研究者的忧虑,亮相在了舞台,形象、生动、鲜活,把一个业已枯萎的身躯复活了,把一段被人遗忘的世事再现了!舞台的生机为帝尧平添了生机,舞台的活力为帝尧平添了活力。我不得不为《尧颂》叫好,以《尧颂》传播尧文化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回溯往事,舞台就是中国历史的传播园地,多少中国人了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都是在舞台上嘛!通过舞台,帝尧直面观众,贴近人民,这确实是宣传尧文化的创新之举。

深――立意深。如前所述,舞台使尧文化焕发了新的生趣。但是,舞台艺术同一切流行艺术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成就一种物事的同时,又可能限制物事,这种限制都是因为肤浅而俗化了深邃。因之,当尧文化即将走上舞台的时侯,我多少为之捏了一把汗。怕这种艺术方式承载不起厚重的历史,或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使历史流向媚俗。这便可能事与愿违,使本来可以成为大章(大章,尧时期的歌舞)那样壮美的题材滑落成几个燕雀的叽叽之声。然而,我多虑了!在观看《尧颂》时,我随之穿越历史隧道,直奔上古,去直面帝尧,领悟帝尧。我从帝尧的身上读出了什么是仁爱,我从帝尧的行迹上看到了什么是天下为公,我从帝尧的业绩上悟得了什么是和谐。仁爱―天下为公―和谐,这些尧文化的精髓都在舞台上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没水时的焦虑,打井时的艰辛,包容了仁爱;观天的敬业,禅让的义举,展现了天下为公;那一场在《击壤歌》声中的争议,以及树立起那尊诽谤木的往事无不在呼唤着和谐。这些生成于数千年前的文化,谁能说过时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有着现实意义。任谁也不得不赞赏尧文化是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当时代的步伐以和谐为节奏阔步向前的时候,观看《尧颂》我们不得不为那深入的开掘、浅出的表现而赞美,而叫绝!

美―形式美。立意是灵魂,形式是肢体。灵魂要在肢体中展现。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创意、立意之后,形式即上升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即便在创意之初已经确定了舞台表现的方略,但在舞台表现上也有多种类别,是歌曲联唱,是舞蹈表演,还是传统戏剧,这在选择上尚有很大空间。空间大,可供选择的自由度就大,这似乎是好事,但自由度大往往让人左右徘徊,犹豫不前。最大的可怕还不在于此,在于随波逐波,轻易运用某种形式,甚而因轻车熟路而削足适履。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套路,不知扼杀了多少创新的艺术胚胎。当我坐在剧场,陶醉于《尧颂》时,是已经为其完美的形式折服了。可以说,在《尧颂》中,肢体足以承载灵魂,灵魂又能在肢体中尽展风流,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尧颂》美轮美奂,光彩照人。

大型音乐舞蹈史剧,一听这形式就是创新,一看果真不假。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部风靡全国的电影―《东方红》。其形式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无庸置疑,《尧颂》与之切近,但切近不等于相似。很明显,《尧颂》和《东方红》的形式也就是一字之差。《东方红》是史诗,《尧颂》是史剧。但也正是这一字之差赋予了《尧颂》艺术的新生。可贵之处在于,帝尧虽然是全民族的,但毕竟成长在临汾这块土地上;尧文化虽然是全民族的,甚至是全人类的,但毕竟形成于黄土地上。倘若用一种常用的民族文化符号诠释也无可非议,不过总让人觉得少了文化特质,沦为一定时期的全国粮票。这便背谬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个创新规律。好在,《尧颂》没有沿袭史诗,而是蜕变为史剧。一个剧字就有了新意,更何况其运用的戏剧是在临汾这座中国戏剧摇篮里生成的蒲剧呢!

蒲剧同尧文化一样都是临汾土地上结出的果实。尧文化是源,蒲剧是流。当古老的人们投掷击壤,歌之舞之,戏剧之流便在源头鼓荡出发了。到了元代以后,终于定格为蒲剧。临汾的蒲剧在中国戏剧界享有很高声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首届梅花奖评选中,临汾市蒲剧院的任跟心和郭泽民名列第三和第七名梅花大奖,震动全国。以后又连获20多个梅花奖,被中国戏剧界命名为全国唯一一个“梅花之乡”。用蒲剧去塑造帝尧,去活画帝尧,可以说是诸种舞台选择中最明智的一举。这一举对于《尧颂》的艺术成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或许是我孤陋寡闻,至今还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在艺术的苑地里有大型音乐舞蹈史剧,倘若真是如此,那《尧颂》就不仅是临汾文化界的一枝红杏,而且在全国也独领了!

这便是《尧颂》震撼我的原因。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第3篇

最近几年,我国的文化艺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对于河南省而言,它虽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与其他的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强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发挥优势,实现更大的进步,这是一件值得引起有关负责人重视的事情。

一、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现状

(一)文化产业在整体上实力不强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艺术产业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尤其是在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家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因此,河南省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河南省也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落后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很重要,可以说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柱[1]。这些政策能够有效保障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顺利发展。另外,税收、土地、财政等也分别出台了优惠政策,这也促进了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河南省处于中部,所以,到目前为止,它的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依然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的结构得不到均衡发展。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情况,而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往往不是很大,数量往往也不是很多,其数值仅仅是GDP数值的百分之三点二,而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文化产业的增加数值,与GDP比较,已经高于GDP的百分之五。

第二,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不足。在河南省,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相关学院、研究机构和专业教师并不多,因此,还不能培养较多的具有文化创意思维的人才。另外,在引入专业人才,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并且现有文化创意团队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这就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

第三,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能力不强。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文化艺术产业,例如新闻出版、电影制作等,由于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发展得不是很快;“动漫、视觉艺术、广告装潢”等产业的发展更是缓慢,由于它们没有科技支持,并且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所以在文化艺术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只有中、小型的文化艺术企业,没有大型的、支柱型的文化艺术企业,这对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非常不利。

(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中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而河南省是中原文化发源的地方,其文化分为:“农耕的文化、武术的文化、宗教的文化”。最近几年,河南省陆续开发了一些具有中原本色的文化平台,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华商文化节”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河南省的对外形象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但是,河南省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甚至违背道理,文化艺术产业不能与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发展,这就不能推动它的创新。

第一,河南省没有独立的、闻名于世的文化品牌,在运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缺陷。虽然河南省是一个文化资源很多的省份,例如,“开封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温县的太极拳、汝州的汝瓷”等,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别高,但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文化资源,也不能把现有的文化优势转变为所要发展的优势[3]。

第二,河南省虽然已经拥有了很多的文化资源,但是它们均未真正地与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展。我们知道,科技对于提高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能够快速地提高竞争能力,换句话说,只有在现代高科技的带领下,文化艺术才能够得到有效传播,文化艺术产业才能焕发活力。而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研究现有的文化资源,并使其朝新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

近年来,在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以及深入挖掘现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河南省的一些新兴的文化艺术产业得到了发展。从全省来看,尤其在文化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腾讯大豫网、洛阳的牡丹文化节。另外,在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建设方面,河南省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开封的“宋都古城”就属于国家级文化产业[4]。虽然河南省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产业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其产业具有的科技量、产品的增值仍然不是很高,在市场上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在文化艺术产业中,原创作品以及那些“题材比较新、内容比较丰富的优秀的文化作品”很少,甚至连闻名的文化品牌也没有。运行文化艺术产业的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协调。从文化业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快,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脚步却不是很快,数字内容产业没有及时得到发展,而很多文化、艺术企业没有知识产权、中心技术,没有具有高、精、尖等特点的文化产品。

二、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

(一)强化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为了提高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就得提高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整体实力,即创建一个完善的、现代化的、文化艺术的体系。

第一,产业的形态要具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我们要继续发展以前的一些文化艺术产业,特别是“出版发行、文艺演出、影视制作”等,另外需要带动发展的产业有“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这是一些新兴的文化艺术产业。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创建文化艺术的新业态,即在金融、贸易、旅游等方面,把其产业融入到文化艺术产业中,换句话说,就是把文化艺术产业与其他的产业融合并构成一个整体。传统的文化艺术也要结合现代化的科技,即在高科技的手段下,重新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艺术文化。

第二,在社会资本方面,要增加引进、流通的数量。在2012年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指明,在国家统一的区域内,对社会资本要积极的引导,按照不同的形式来投资与文化艺术产业。

(二)充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

河南省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优秀文化资源,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形式,打造文化品牌。品牌,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能显示出产业的竞争能力。

为了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河南省要运用好本土的优势。

第一,从传统文化着手,打造出有关传统文化的品牌。河南省具有丰富的文化,另外,人们也十分热爱传统文化,所以,可以快速地打造文化品牌。

第二,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需要得到重视。在打造文化品牌时,还要重视融合有关的产业,即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我们要积极扶持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如汴绣、唐三彩等,这些是具有很高产业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三)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要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科技含量,就要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尤其是文化艺术产业专业的人才。只有拥有了人才,才能够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才能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即只有拥有高端人才,才能够确保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第一,河南省适合培养专业的人才。在全省范围内发展文化艺术产业,营造文化艺术氛围,引导广大群众,激发所有人的创造能力,使其重视文化艺术产业而促进其发展,最终提高所有人的文化意识和素质。

第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要合理,尤其是文化艺术产业的。要积极与省内的一些高校进行沟通,这能够使其设置相关的专业,且培养出有关专业的高学历的人才。同时,高职院校要开展有关职业方面的教育,并培养能够及时进入工作状态的技术人才,从而构成一个具有多层次特点的人才体系。

第三,要建立对应的文化艺术产业协会。文化艺术产业协会有利于文化艺术产业人员的交流。中、小型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地进行学习、培训,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另外,我们要给员工提供机会,即让他们能够和一些国际的文化艺术产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目前,省内高校要与国际的高校联合、协作,达到共享文化艺术产品的目的。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第4篇

摘要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是贵族化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的某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平民化趋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平民化与非功利性。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发达的地区经济,二是悠久的汉文化传统。传统的文化艺术以休闲文化的形式在民众中间出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使然,这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艺术休闲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闲阶层开始出现,工作之暇,人们有条件参与体育、旅游、艺术等一些消遣性活动,以休闲为主题的行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礼》称“霜始降则百工休”,休,即息也;《周礼旅师注》云“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闲,即暇也,无事也。“休”与“闲”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一种闲适状态,与劳作、忙碌等相对。在休闲活动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甚至是一些民间工艺等等都成为人们休闲的对象,我们把这种休闲方式称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

艺术休闲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进行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表明,在传统文化断裂现象存在很长时间之后,民众对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的,它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是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高雅的艺术休闲形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和非功利性特征。古代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贵族化、精英化和功利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段时间都处在农耕的封建化社会中,地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地主阶层才有钱和有闲来享受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的从事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们,文艺批评注重的是对哲理、审美、文化、人格与理想等因素的挖掘,那么,古代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就必然体现着以文人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少数精英们的文化诉求。而不在这一行列里的,却也在从事着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要么,就是想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跻身于文人士大夫行列,以此为手段上升为地主贵族阶层;要么,就是通过艺术活动为地主贵族阶层提供服务,赖以谋生。

而现今刚刚出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与之相反的特征。其一,是参与主体的平民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只是少数文人士大夫才能享有的高雅艺术,如今,它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在闲适时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享有的艺术形式(专业人员只是艺术家,也不再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享有的身份和地位)。其二,是参与目的与心态的非功利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生活的闲适和心态的自娱,谋生与进取等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基本已被排除在活动之外了。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它生成的土壤,这种休闲方式是汉文化圈经济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这种休闲形式得以出现的经济基础。在后工业时代,紧张的工作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主动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休闲进而还可以直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从事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比如茶道和书道就是很多日本人一生中的必修科目,这虽然与日本人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传统这一特点有关,但是,这更与其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有闲阶层的出现就为艺术休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正是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休闲对象的休闲方式。

其次,悠久的汉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汉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今能够出现的文化基础。休闲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采取何种方式休闲,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核心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农业国家,拥有自己自悦自足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式样和传统。自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随着民族复兴呼声的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震动,在这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下。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应该说,新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但是,这种新的文化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主脉上来。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现象的出现,就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表现,否则,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的形式可能就不会是习练传统书画和古体诗词等这些具体形式了。

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某些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高雅化到平民化的角色转变,也是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一出现就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主题之一。据权威经济学家预测,在世界即将出现的五大经济浪潮中,休闲经济将会将位居首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式样与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很有可能沦为纯粹的经典艺术,被束之高阁。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 “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传承有序、绵绵不断的基础。在汉字文化圈,一个不很懂书法和诗词的人,也会有很强烈的书法收藏和诗词欣赏心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出现的这种以民众为主题的热衷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遗传性和鲜活的变异性的显现。“音乐、美术之类是由少数人从事的行业艺术,而书法却是由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来就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在中国古代,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所以只是一种贵族艺术,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不普及,如今,这些问题都逐一都得到了解决,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就完全有可能真正成为“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传统艺术形式的旧有适用领地的缩减,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又决定,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能够找到可以适合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一般意义而言,从事这种艺术活动,不仅可以用来缓解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从事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在汉字文化圈内,这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是比较理想的艺术休闲方式。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民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等良好局面的形成,都是在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这正说明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自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表明,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艺术不但不会走向末路,而且,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意义是深远的。

注: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6020。

参考文献:

农耕文化艺术范文第5篇

一、延年之艺,“牛”文化在民间艺术的审美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现实的认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但最终没有达到纯粹的科学理性分析的水平。从大量的民间资料表明,中国老百姓并不单纯为审美目的而从事美术活动,也不单纯出于审美要求而热衷于民间美术。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祭祀表现,以及一些基本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其意义和目的往往不具有独立性。

(一)民间文化背景

从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民间没事以至在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陷于一种巫术性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之中。可见民间的造型活动多与祭祀、祝祷、纪念、敬仰以及祈禳、禁劾、厌胜方术等信仰习俗活动相关联,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可分割地叠合着世俗生活的深远背景。现象表明,民间美术观念秉承着原始信仰成分,其内涵不尽是纯粹的承继和保存显示出来。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即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内在统一性的一个方面。

(二)星座文化蕴意

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在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贵的威仪,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间传统中牛则是十二生肖之一。俗语说“地辟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

(三)民族文化风俗

从民族风俗习惯来看,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深受百姓的喜爱,其中民间的“鞭牛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春牛”民俗文化。有的还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贵州遵义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的活动,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还有汉、壮、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都有不同的牛节。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牛文化,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从苗族工艺装饰品来看,牛形象的装饰品在少数民族中多为体现在苗族服饰,在苗族的服饰装饰品里面主要表现在银饰雕琢和蜡染技术领域。苗族的银饰,极少地与其它材料相配;在制作上,绝不吝惜用材。一套齐配的装饰品,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民族特色。如西江苗族的银角,其器型尺寸一般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甚至超过配者身高的一半。这些造型艺术的来源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而在蜡染技术领域里,苗族文化的发展以刺绣和蜡染图案来记录祖先的功绩和日常生活习俗,如蝴蝶妈妈、久保杀龙、各种变形龙、骑马男子和牛饰图案及各种兵器的造型等。因此牛文化的审美艺术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服装的配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也应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二、新式制约,“牛”文化的审美精神意义

至今,“牛”文化从远古时代延续不断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在中西方的文化领域里,“牛”作为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业、民族风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市场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上层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精神。相对而言,牛文化不仅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自新,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审美认识和欣赏价值。于是牛文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崭新的一面和精神价值意义,全面地体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