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趣的科学史

有趣的科学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趣的科学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趣的科学史

有趣的科学史范文第1篇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白色带花纹的纸杯,一个方头方脑的打火机,还有一个胖嘟嘟的红色蜡烛。老师神秘的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科学实验。”我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全班同学都兴高采烈的,我也在那欢天喜地的等待着。

只见老师先拿出蜡烛,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燃。再拿一只空杯子把它放在火上烤,不到一分钟杯子底下就烂了一个大洞,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接下来,老师又拿一个装水的杯子,放在点火的蜡烛上。老师问大家:“你们说杯子底会不会烧烂呢?”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到底能还是不能呢?当老师实验的时候我看见万丝雨虎视眈眈的盯着杯子,看着黄色的火焰烤着纸杯,我的心“噗通噗通”直跳,生怕纸杯再被烧着。过了很长时间杯子仍然是安然无恙。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说:“杯子里的水吸收热量,这样纸杯达不到燃点,所以杯子不会被烧着。”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真是一节有趣的作文课。

有趣的科学史范文第2篇

以情激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英语教学中的“情”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上。教师热爱学生,尊重、理解、赞赏他们,学生也会热爱教师,进而对其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尤其是英语成绩不理想、基础薄弱或厌学的学生。其次,教师对英语学科的热爱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感因素。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说英语,不爱用规范的口语进行全英教学,有什么说服力教导学生爱学英语呢?又怎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

以乐激趣

善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必修3的“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是学生在高中英语必修模块接触的第一个剧本选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对课文剧本的学习兴趣,我首先播放电影《百万英镑》选段,要求学生揣摩电影里人物的举止和语言,包括对话的内容、语气,人物的眼神、态度、动作等。因为这些因素能体现人物的情感状态、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点等。顺势提出问题:The man is lost in London and does not know what he should do. And then what will happen to him? 引导学生关注《百万英镑》的核心故事。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电影,享受地道的原音带来的乐趣,便也饶有趣味地学习和欣赏剧本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音和语调,同时又能很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宾语从句的用法和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委婉语言表达请求的句子。学生对英文歌曲很感兴趣,喜欢听、喜欢唱,又能很快记住歌词。在讲解让步状语从句的其中一个用法“疑问词+后缀”时,我先播放经典老歌“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并且同步显示歌词。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跟唱。然后我以“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just like to wait for you.”这句歌词为例子,让学生造句,自主学习,然后再稍加点拨拓展,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让步状语从句的这一用法了。

精选阅读文段,激发阅读兴趣。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很多,如购物、食品、电脑配置、手机选择、流行时尚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题材,也有如动漫网络、旅游度假、电影电视、娱乐明星、运动健身等与休闲娱乐相关的题材等等。在做信息匹配阅读题时,我精选了学生感兴趣的动漫题材文段“The story of Walt Disney”.年轻的迪斯尼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艺术教育,但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富于艺术创造力又极有商业头脑。他来到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制片厂,创作出第一部有声动画片“Steamboat Willie”,让Mickey Mouse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也成就了迪斯尼的动画帝国。学生在文段里了解了他们崇拜的偶像,知道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当堂检测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学会带着匹配对象的关键信息去阅读文段,学会辨认其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与题目所给对象进行匹配。

循序渐进地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常使用“小步子成功”的循序渐进教学法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面向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我常从最基础的单词学习开始。以单词加后缀改变词性为例,把一组形容词sunny, windy, cloudy, snowy, foggy, rainy, showery等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每个单词的词根:sun, wind, cloud, snow, fog, rain, shower,然后让他们试着发音,并且归纳形容词的构成方法。这样,就能把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当有了一定单词量,可以开始组词、造句、阅读生词量少的文段、用掌握的新词去写作,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获得知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我都给予赞赏和鼓励:You are great! Good job! You have made a progress!当我的赞赏鼓励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将会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

以艺激趣

有趣的科学史范文第3篇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去探索发现

我们的孩子们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所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从不过多的规范来约束幼儿,禁锢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去发现。我们会一同去探索发现,一同种植大蒜,观察颜色的变化等等。而在主要教学活动中,我选用了《静电》、《水》、《种植大蒜》、《瓶子》、《颜色》五个系列的活动,活动内容都是围绕孩子们的生活而开展的。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探索。从生活出发,首先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而活动内容的选择也是针对孩子的兴趣,《摩擦起电》中,让孩子通过动手试一试去发现静电是怎么产生的,怎样能够产生静电;而在《瓶子吃鸡蛋》中,通过实验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而这些活动都是适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的,实验活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好奇心。

二、引导孩子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主动探索

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活动,都应是让孩子探索、获得、积累的过程,也是幼儿探索实践能力得到挖掘的客观条件,而科学小实验活动本身就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每一个活动中,我总是让幼儿大胆去探索,从不对孩子们说“不对”“不行”之类的话,让幼儿在积极的尝试操作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在《会跳舞的小纸削》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塑料棒、吸管、小木棍、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小纸削等材料,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探索。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带着我的问题:谁能让小纸削跳舞;怎样让小纸削跳,去探索、去尝试。活动中孩子们有的互相模仿,将毛皮和塑料棒摩擦,塑料棒能让小纸削跳舞;而同样也有孩子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材料,通过探索他们发现,塑料棒和头发摩擦,塑料棒也能让小纸削跳舞;又如孩子探索发现毛皮和小木棍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等等,而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一名支持者、旁观者和参与者,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不主动去帮助解决,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孩子们通过思考与探索,终于发现塑料棒、吸管和毛皮、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塑料棒、吸管能让小纸削跳舞;塑料棒、吸管和棉布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小木棍和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小木棍都不能让小纸削跳舞;更有部分小朋友发现,不用任何老师提供的材料,直接用手和衣服摩擦,手也能让小纸削跳舞,手还能让头发跳舞。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玩着摩擦起电的游戏,都特别的开心。诱导孩子主动参与实验活动,不仅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给予孩子鼓励、鞭策、引导,为孩子的探索开创条件、提供帮助,让孩子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在活动中,我还注重让孩子自己讲述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给予尝试和支持。在实验活动中,我不让幼儿按照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新见、新想,无拘无束地表达和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在《颜色》系列活动中,让孩子对颜色的变化进行猜想观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测,在眼睛看的观察过程中认为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黄色、黑色等;红色和黄色会变成紫色、粉色、橙色等等;而蓝色和黄色可能会变成淡绿色、玫红色等。接下来通过实验确定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紫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橙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通过让幼儿猜一猜、试一试,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不约束孩子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敢于实践,从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师的创新素质是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研究指出,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是不利于幼儿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师教学技能、专业技巧以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试问,一位没有任何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的教师能教出有很好创新素质的幼儿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给自己上好这堂创新课。

在科学小实验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操作空间、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自由、互动的探索,鼓励他们相互探索、积极讨论,并为孩子的想法提供条件,让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行性,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给予孩子很好的启发,培养了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有趣的科学史范文第4篇

一、游戏式教学法

游戏是学生学习最自然的途径,游戏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在游戏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动作获得数学感性经验,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多接触外界事物的基础上,理解抽象的数学逻辑结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和谐友好、平等互助、多向交往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情境游戏式教学是把知识放到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使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理解概念,掌握法则,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设故事情境法

数的认识单调乏味,多数学生在家或幼儿园已经接触过相关的数学知识,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对童话非常感兴趣,能不能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呢?我设计了“小猪请客”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小猪要过生日,它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你能说一说他都准备了什么吗?数量是多少?可爱的小动物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这时,我让学生把不是5的添够变成5。学生积极动手,很快便把数量不足5的变成了5。接下来,我设计了小猪听敲门声的环节,让学生们拍手,要求和敲门声同样多。学生在理解了“同样多”后,我带领他们进一步学习有关5的知识,设计了“小猪招待客人”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白4比5少1、5比4多1。之后,我设计了“小猪开舞会”的情境,即课堂练习。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学生在故事中通过动手摆、耳朵听等,体会到5的实际含义,理解了同样多和数量间的关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把数学知识放在故事情境中,就可以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好。

三、创设生活情境法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来,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理解,因而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物体的分类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我在教室里布置了“书柜”、“衣柜”和“玩具柜”。在“书柜”中放入玩具,在“玩具柜”中放入衣服,在“衣柜”中放入书。在教学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他们身边故事,从故事中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能乱放,同类的物体要放在一起,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什么东西放错了,为什么,应该怎么放。

四、情境表演法

数学学科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法则很难理解,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效果不好。有括号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抽象,教学时学生仅靠单纯的听一定觉得很枯燥,这就需要教师把抽象的内容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表演,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小括号、加减号和数,把计算法则通过对白表演展示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学会了有括号加减法的计算。

五、教学环境开放综合法

有趣的科学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校;数学教育;趣味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训练,过度追求数学结果的推理演绎。数学教材内容繁、难、偏、旧,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性、严密性,淡化了作为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知识的储备,缺乏对有关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了解,缺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被动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地接受训练,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和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在高职院校中数学教学缺乏市场,造成很多学生惧怕数学的状况。

显然只有改变传统的、机械的和死板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将数学教学转到尊重学生经验和需求上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探讨数学现象和规律,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自身感到数学是“有趣味”的,真正喜欢数学。这也说明了让趣味数学走进职校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职高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从而达到接受数学的目的。

一、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最终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

例如,讲解“排列组合”一节时,通过一个有趣故事来引入:本班一个小组10位同学去一家餐馆吃饭,10个座位有先后顺序,10位学生谦让很久也没有入座,饭店老板说:“你们在本店每吃一顿饭,就换一种坐法,等到所有坐法都坐过一遍之后再来吃饭,本店将永远免费请你们。”请问,若一天平均吃一顿饭,这10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免费吃饭?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进入角色。引起了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游戏中的数学

数学是严肃的事业,游戏是闲暇的娱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如果寓数学于游戏中,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数学因与游戏的结合而不再枯燥;另一方面,游戏也因有数学的参与而不再空洞。同时,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游戏在于“享乐”,但游戏者在“享乐”中却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在享受游戏的同时,身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这更加符合职校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需求:玩中学。所以,教师要利用游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让他们感觉到其实数学也不是那么深奥的。如我在教学“函数的定义”这一节内容时,利用猜数的游戏,就是让学生在心里想一个数,把它除以2再减去3,将得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猜出学生所想的是哪个数。这样,很快就出现了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发言的热烈场面,大大地激发了兴趣,并且极为自然地引入课题,本来很抽象的理论,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又如,在讲“角的概念推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定义以及角的推广成任意角时,本人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活动: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个大的钟面,让两位学生充当分针和时针,然后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一连串的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当活动结束以后,我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我以后不怕了。听了以后,我心里暗暗高兴,职高数学教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学生觉得数学“不难”。

三、从数学中找回成功感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如果在表现过程中他获得了成功,以后学习的劲头就会更足。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可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在学习“等比数列”时,首先设定学生中的某位创办公司成交了一笔大生意,购买了一百万元的产品,对方要求付款,给出两种支付方式:一是一次性付一百万,二是交付一元,连续三十天,每天给前一天两倍的钱,大家帮他选一选,哪种方式对他的公司更划算?学生被这有趣的问题吸引住了,展开思考,各抒己见。此时点明课题,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等比数列求和的学习。

四、专业中的数学

除去少数想参加高职单招的同学外,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学好技能。将必学的数学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中,多讲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也是在学习专业知识,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针对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给他们一张图纸,要求理解图纸所表达的意思,再利用数学知识通过运算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然后按要求在车床上做一个零件,并计算成本等。对零件的评价既检查到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对学生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力进行了测试,一举两得,这样学生在学习和测试中感受到了乐趣,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为了提高职高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做法还有很多,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心理辅导……运用各种适合于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继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老师认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使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最终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都得到数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淑红.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