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 婚礼习俗 差异 对比 原因

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于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也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些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来简单的分析这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一、中西传统婚礼过程的差异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有简单的嫁娶观和相应的习俗形成了;而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这一习俗的不同。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尽管制度中不乏性别歧视又经历几多朝代变迁,人们仍然坚持对这一礼仪的尊崇。西方基督教国家也因为对于信仰的坚守而一直沿用古老的婚礼习俗至今。下面是对于中西方婚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事项安排的对比。

1.婚礼前

1)配偶的选择

在选择配偶方面,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选择配偶或拒绝配偶的权利,父母以及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陌生人――媒人才是婚姻的真正主导者。即使父母不在了,家中的长辈也会代替父母履行这一职责。一个家庭选择另一个家庭的第一标准则是“门当户对”,也就是要有同样的社会地位或者同样的财富,其次才是对方的品貌和修养,可见婚姻是一项家庭事务而非个人的事情。

西方国家中,尽管也存在家族与家族之间因为利益的联姻,但结婚还是有着高度自由的。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在中世纪,崇尚战争的骑士们甚至为了爱情不惜进行生死决斗。一般来说,在选择结婚对象中男性为主动方,女性则受教条和礼仪的约束采取保守态度。尽管如此,年前的女性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也会采取眼神或言语的暗示来传递意愿。

尽管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较为开放,但在选择配偶时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很难和犹太教徒结婚。

2)求婚

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那一定要提到“六礼”, 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本段讨论“婚礼前“的礼仪,因此“亲迎”这一礼本段不做说明,在下一章“婚礼中”再做讨论)。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这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新人结亲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纳采: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二、问名: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三、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五、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西方人的订婚远比中国人的随意简单,但也不失庄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认可了彼此,这时男士要正式地向女士提出请求:“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女士接受了请求,他们就会办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请一些亲密的人参加,规模不大,旨在向他人传递“我们要结婚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人中意的结婚日期是法定假期、节日或周末大家比较轻松的时候。

2.婚礼中

1)婚礼地点

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方便照顾丈夫与公婆。这一点也反映出了中国女性在婚姻当中的附属地位。在西方国家中,出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尊崇,人们更希望他们的婚礼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教堂是最理想的婚礼地点。也有人在婚姻注册处简单地完成婚礼,同样会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2)婚礼服饰

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不突出个性,西方服饰以表现人的本质美为前提,显示人体曲线,彰显个性。中式的婚礼喜庆,男女双方也要身着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礼服;西方的婚礼浪漫庄重,男士的纯黑或纯白西服,女士的白色婚纱更能体现婚礼的纯洁。

为了要使婚姻长久,中国的母亲们会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她们准备从内到外的新衣,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也嘱咐新娘不能不能穿戴任何有“短”字的服装,如短袜,短衫,这些都会预示着婚姻的短暂。西方的婚礼中有条不成问的规定,新娘的服饰中一定要包含“新、旧、蓝、借”四项装饰。“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旧”指母亲或长辈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亲人的祝福及传承;“蓝”指新娘的小饰物或花束是蓝色的,象征纯洁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最后“借”是指向别人借的东西,代表财运。

从这点上看,尽管服饰相差很多,但表达的意思相似,这样说明了人类文明是相通的,可以在延续自己文化的同时相互融。

3)婚礼过程

从颜色上看,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在我国,白色代表丧事或不吉利的事;在西方,红色象征血腥和战争,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

从声音上看,我国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西方人认为柔和的《婚礼进行曲》配上安详的氛围才能更容易得到上帝的祝福。

从行礼仪式上来看,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主要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大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西方的新人们往往选择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

从婚宴上来看,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礼成后新郎会一一想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休息。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与我国婚宴不同,西方婚宴比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并伴有一场舞会,宾客多送礼物而很少直接给礼金。婚宴的钱一般由女方来出。

3.婚礼后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结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协新郎“回门”的时间,即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答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的时间。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传统“以夫为天”的思想,旧时出嫁后的女儿很少能再次回到娘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回门”就是女儿与父母的最后告别,是传统婚礼的最末并且最重要的一项仪式。

与中国传统婚姻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后第一项事情是离开家人朋友去做一个简单的蜜月旅行。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

至此,整个婚礼全部结束,新婚夫妇开始他们正常的婚姻生活。

二、中西方传统婚姻礼仪的差异分析

1.婚姻观不同

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可见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婚姻被视为家庭甚至国家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利益才是最终的标准。

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

2.信仰不同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体现出中西方信仰的不同:一个中国的孩子捡到一个钱包不会占为己有,原因是他的父母告诉过他那是“不道德”的;西方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相信“上帝在看着他”。

事实上中国人并没有固定的信仰,人们只会尊崇“道德”的约束,而这些道德的标准来自儒家思想。儒家认为“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礼记》•《昏义》)”,夫妇的关系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即男主女从的夫妇关系。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亘古不变的牢固性,实际也确立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人们的很明确,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他们的婚礼也要按照信仰的宗教的教条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他们的婚礼要有上帝的见证,牧师的主持和结婚的誓词。基督教的神强调男女平等,都是上帝的儿女,不应该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生育观也与“重男轻女”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男孩和女孩都是爱情的结晶,都会受到父母的疼爱。

3.婚神不同

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

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三、结语

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有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了解彼此文化中的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好的掌握这些差异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同时促进与其他文化的融合,跟紧文化发展的浪潮。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 A and 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A].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鸿宇.婚嫁[M].广西: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4]李荣建,宋和平.外国习俗与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完颜绍元.婚嫁[M].上海:上海古文出版社,2003

[6]万建中.婚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岳娟娟.嫁娶[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范文第2篇

一.文献综述

以婚礼作为语料而展开研究的文章书籍很多。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中国各个朝代的婚礼仪式、中国不同民族的婚礼特色、中国不同地域的婚礼特色等方面。国外有关婚礼的研究也很普遍,欧美婚礼的宗教性特点、法国的浪漫婚礼、丰富多彩的芬兰婚礼等方面。以上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以上研究,缺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婚礼比较研究;其二,这些研究缺少不同国家民族的婚礼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研究。为了弥补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以中国汉族婚礼和希腊婚礼为原型,从儒家、道家研究中国汉族婚礼,从清教、天主教研究希腊婚礼。这项研究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增强对欧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避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一味地崇拜国外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尴尬。

二.中国汉族婚礼及在中国文化的定位

“礼”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概念之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处处都以“礼”为重。“礼”为各种规范秩序注入了文化价值和理想精神,它体现人们的关怀,培养人们敬、诚的品格,起着教化人心、稳定秩序的作用。婚礼作为社会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中的“礼”无处不在。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结婚之前不得见面。此外,婚礼要讲求“门当户对”。“门户观念”体现在婚姻缔结之前男女双方对于彼此政治经济条件的衡量,即要求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门当户对”,早在西周时期,这样的婚礼形式就已经出现了,在汉代,甚至用法律来确保婚姻的门当户对(齐玲,2009:p80)。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认同并吸收儒家伦理的内容,作为自己的道德信条。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敬上爱下”、“孝为上第一”等道德要求。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汉族的婚礼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拜天地”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早期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概念在这一环节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拜天地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尊天敬祖的思想,在中国这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体现了人渴望与天和谐相处,与自然形成共同的生活原则,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整个婚礼过程中语言禁忌、摆放器物的禁忌很多,这些“不吉利”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不和谐”、“不圆满”,与道家所倡导的与天和谐相处的教义背道而驰。

三.希腊婚礼及其在欧洲文化的定位

清教徒被认为是最虔诚、最圣洁的教徒,清教徒主张禁欲和节俭。他们认为一切、享乐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限制,节省资本,投入到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虽然同属于欧洲文明的范畴,但是强调个体享受的希腊文化与清教徒的禁欲和节俭思想截然不同。在希腊,婚礼受到重视,婚礼场面盛大豪华,形式隆重。婚礼前,双方邀请左邻右舍帮忙为婚礼做准备,婚礼各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希腊婚礼复杂的准备过程与清教徒的节俭理念恰恰相反。此外,希腊的婚宴非常丰富,种类丰富,不仅有当地的特色食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国外菜色供来宾享用。婚宴结束后是狂欢时间,人们尽情歌舞,玩“摔瓷盘”的游戏,以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希腊婚礼的奢侈与享受是恪守节俭与禁欲的清教徒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清教徒眼中,希腊婚礼太过繁琐、喧闹、奢侈。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重要分支之一。天主教教导人们要顺从和忍耐,顺从掌权者,因为掌权者的权力是天主给的,顺从掌权者就是顺从天主;另外,人还要学会忍耐,人生而有罪,需要救赎才能脱罪,忍耐就是一种救赎方式。天主教对婚姻持严肃态度,“婚配”被纳为天主教的七项圣事之一。天主教对婚姻的重

转贴于

视与希腊相似,但是希腊婚礼的嘈杂、放纵是天主教所不能容许的。天主教的婚礼宗教性很强,婚礼主要环节包括诵读《圣经》、唱赞美诗、宣读福音、神父祷告、教堂捐赠、领圣餐等仪式。天主教婚礼的神圣、庄严、安静体现出天主教一切以宗教为先,顺从天主的教义。与天主教婚礼的安静、庄严形成对比的希腊婚礼主要以热闹、享受著称。希腊婚礼上,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极为重要,新人需要得到大家的肯定和祝福;另外,婚礼过程中的狂欢活动和“摔瓷盘”游戏也体现了希腊人对一场热闹、欢乐的婚礼的向往。

四.中国汉族婚礼和希腊婚礼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