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六一”周系列活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节日所带来的的快乐,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2、动员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来,感染孩子的快乐,了解什么才是孩子所需要的;
3、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时间
5月31日――6月4日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发动宣传
时间:5月31日
活动方式:
1、通过家校通、家长会等向家长发出倡议,六一儿童节到了,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给孩子一个快乐、难忘的节日。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快乐六一活动周”的方案,请家长提出修改建议。
3、向幼儿介绍六一活动周活动方案,并请每班幼儿在老师的协助下,自主选择本班的活动方案,制定本班活动计划。
4、各班选好方案后报告给园长室,园长室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协调,力争使大中小班幼儿一起活动,体现大带小,并尽可能使各个方案人数相差不多。
5、园长室将协调好的方案反馈给各班。园长室几个人分生包干到各个组。
6、各班联系同组活动的班级,进行准备活动。
活动二:野外活动
时间:6月1日
准备:
1、老师预先到活动的地方进行“踩点”,摸清安全注意点,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提前通知幼儿带好相应的物品、工具。并邀请部分有空的家长一同参加,协助教师管好幼儿的安全。
活动方式:
全园幼儿根据选择,分成三大部分,分别开展活动。
1、长寿园野炊:小朋友自带黄瓜、水果等零食,参观长寿园,中午一起在长寿园空地上吃午饭。吃完后学会自己收拾垃圾带走。
2、农家采草莓:到事先联系好的农家,请农家主人介绍采摘草莓时的注意点,幼儿采摘时随时提醒要小心。采好的草莓称份量、洗净,大家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3、麦田小帮手:带领幼儿来到事先联系好已经收割过的麦田,一起帮主人拾麦穗、运麦秸。劳动结束后,幼儿在麦秆堆旁边玩打仗、捉迷藏等游戏。
活动三:美食分享
时间:6月2日
准备:通知食堂人员,准备相应的材料。
活动方式:
1、小班幼儿搓实心圆子:中班幼儿搓有馅的汤圆:大班幼儿包饺子。幼儿园准备各种熟食、甜汤点等。
2、大1中1小1在一起,大2中2小2在一起,…分享食物。
3、活动时大班每位幼儿带一位小班弟弟妹妹参与分享活动,帮他剥瓜子、幼儿之间要互相照顾;
4、注意活动时的卫生和安全。
活动四:城乡拉手
时间:6月3日
准备:联系汽车,请示领导,邀请部分家长。
活动方式:
1、上午,乘车到城区幼儿园来,在城区幼儿园的小主人的带领下,参观他们的微机房,观看小主人电脑操作:参观科学发现室,一起动手做实验:在他们的大型户外玩具上尽情玩耍。
2、下午,带城里的小客人回到我们的幼儿园,一起到园后的小树林、小土坡玩耍,在长满野花、野草的草坪上上捉蝴蝶、打滚、踢球、翻跟头。
3、城乡幼儿一起做游戏《找朋友》。教师鼓励幼儿多找新结识的城里幼儿园的新朋友。
活动五:游园游戏
时间:6月4日
准备:
1、每个班级布置五个不同的游戏:贴鼻子、套小猪等。全园各班游戏都不一样。
2、每班教师负责在本班接待幼儿。
3、邀请所有的家长参加活动。各班提前发放家长邀请函。邀请函上讲解清楚游园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活动方式:
1、每位家长13:30来园后先到各班教室前集中,听各班主任介绍游戏的玩法、注意点,领取游园活动记录卡。
2、14:00游园活动正式开始,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自由游园。每个游戏每个幼儿只能玩一次。
3、游戏过程中请家长教育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听从游戏点教师的指挥,排队等待,做文明游客。
4、这是一次全园性的游戏,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自由参与时要灵活机动,挑选人数较少的地方排队等待。
5、每一个游戏结束时,幼儿都能因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一定数量的笑脸花。
6、所有游戏结束时,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用笑脸花到领奖处领取相应的奖品。
小镜子
墙上小镜子,
照着你我他。
云云照一照,
梳好了小辫子。
刚刚照一照,
擦净了小嘴巴。
军军照一照,
戴正了小帽子,
光线妈妈和影子宝宝
影子宝宝乖又巧,
总想不让妈妈抱。
光线妈妈前面站,
影子宝宝往后逃,
妈妈后面伸出手,
宝宝悄悄朝前跑,
光线妈妈左边找,
影子宝宝右边笑,
光线妈妈右边瞧,
影子宝宝左边跳,
抱抱抱,躲躲躲,
抱来躲去开心笑。
小描和小鱼
小妹妹,手儿巧,
编条小鱼妙、妙、妙,
小猫咪,喵喵叫。
对着小鱼仔细瞧,
舔舌抹嘴把头摇,
关键词:主题背景; 科学教育; 指导策略
The theme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 guidance strategies
Wang Hui-yan
Abstract: The child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science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children's interest and curiosity of scientific inquiry. At present, the widespread use of kindergartens in our city "experience, explore, exchange," the theme of this course,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and found that teachers of science education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oncept of encouraging change, organizing, directing the activities of scientific inquir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increas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goals, activit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activities, active and effective use of various means and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children's desire to scientific inquiry and curiosity in the hearts of young childre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science of planting the first seeds.
Keywords: theme background; science education; guidance strategy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设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兴趣,并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随着人们对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及科学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如何抓好科学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培养孩子的科学素质,是当今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展的需要。幼教改革十几年来,幼儿园科学教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与分析
1.存在问题
⑴ 目标把握不准确
在主题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探究目标不具体、不明确,致使在组织指导上出现了偏差。如:材料的提供未能起到支持幼儿探索和发现的作用、提问没有指向核心目标等。中班主题活动《谁会飞》,其中《会飞的纸屑》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究活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但如果老师对目标把握不准确,就会影响探究活动的有益性。孩子不会去探究感知摩擦生电的现象,而把兴趣点放在玩纸屑、看到纸屑飞起来很开心上。又如:在一次大班的活动“有趣的镜子”中,教师制定的主要目标是――感知镜子多次反射的科学现象,她为幼儿提供了用两面镜子粘成的书、玩具狗等,引导幼儿猜想并实验:折叠“镜子书”后可以找出几只小狗?在幼儿实验中,老师提出一些问题:你们看到了几只小狗?为什么会这样?你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镜子是什么样的?由于教师的提问指向性不明确,幼儿的探索成效不大。在观察幼儿的实验后我们发现,镜子书的角度大小,与反射出的小狗的数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镜子书的角度越小,反射出的小狗数量就越多。但由于教师制订的目标太大,指向不明确,导致提问及指导存在偏差。
⑵ 活动组织欠有效
①活动过程缺乏探索性。目前,许多幼儿园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表现教师讲解演示多,幼儿的自主操作少,幼儿缺乏主动探索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脱离幼儿年龄特点、活动内容性质及方法等实际情况,而机械单一地采用“讲解演示――幼儿验证――教师阐述概念原理”等模式。如实验活动“有趣的颜色”中,首先就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实验演示,逐一展示每两种颜色混合的原理后的结果;其次,幼儿练习操作、验证实验;最后教师阐述原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一直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活动,没有独立探索的机会。
②活动组织缺乏启发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注重讲解示范。活动一开始,教师便急于示范讲解,所用时间长、分量重。第二,过多干预幼儿的活动。教师要求幼儿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进行操作,使幼儿的操作机械化。第三,过多提暗示性的问题。如:“磁铁是不是会吸住铁制品?”“水有没有颜色”等,这些限定了答案的问题局限了幼儿的思维。
③ 知识传授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在:第一,材料不规范或数量不足。如很多幼儿拥挤在一起观看一只细小的昆虫,且有些还没有放大镜;观察用的杯子透明度不够,搅拌棒太软;混合反应中液体的浓度不合理等均影响观察或实验效果。第二,操作不严谨。如实验溶液用舀或倒代替吸管,溶液按比例混合后没有预期变换;再如四种不同溶液混合,操作之前教师没有强调幼儿按一定顺序混合溶液,导致操作程序混乱等。第三,感知事物方法单一或不当
④ 原理阐述处理不当。具体表现在:第一,忽略原理的阐述。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之后,没有及时小结,帮助他们形成对事物系统正确的认识。如实验活动:“一却都在变”,教师让幼儿实验探索,发现很多事物都在运动变换的现象后,教师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归纳小结,进一步揭示“一切都在变”的道理。第二,阐述的原理不严密。如:主题活动《会飞的纸屑》,教师在表达物体摩擦起电吸起碎纸的现象时,用“沾”、“粘”、代替“吸”,这种表达歪曲了客观事实。第三,原理阐述缺乏可接受性。教师原理的阐述过于成人化,幼儿难以理解接受。如:实验活动“喷雾器”涉及大气压的原理,教师把这些抽象深奥的原理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孩子。
2.原因分析
⑴ 教师观念陈旧,科学教育意识薄弱
幼儿科学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幼儿园教育的新内容,这需要教育者以全新的观点予以看待。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对幼儿科学教育内涵的理解片面,在幼儿科学教育中采取“穿新鞋走老路”的方式,即用旧模式套新内容的做法,虽然换了主题课程,而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同时,由于教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
⑵ 教师组织水平有限
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其科学教育的质量,而科学知识、经验和科学教育能力是构成教师实际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水平有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经验缺乏、科学教育能力低,许多教师不能根据科学教育目标、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等来设计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教师或袖手旁观或盲目指导,从而严重影响了活动效果。
二、途径与策略
1.更新观念,增强科学教育能力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随时随地的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指导能力。
⑴ 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过去由教师去确定选择讲什么,因此所讲授的教材内容相对狭小且容易应付,现在幼儿成为科学探究主体,他们就可能会提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在主题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向幼儿灌输知识的角色,而是担当起类似资源库的角色,幼儿有问题时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只有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地运用多种渠道去学习、充实,扩大知识面,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才能更好地观察幼儿、引导幼儿、评价幼儿。如:大班下册第二个主题《绿野仙踪》里,指导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哪些树会长叶子,这就要求教师观察更多种类的树,需要翻专业书、上网搜索资料,了解叶子的构成、单叶、复叶以及树叶的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等大量的知识。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成为一名“科学发现者”,就像幼儿一样成了“科学迷”,变的更加关注生活,更加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发新的思考。
⑵ 教师要学会与幼儿共同探讨
在遇到幼儿有问题时,教师尽量耐心解答,或和幼儿一起探究,如果问题超过了教师的知识范围,也不要随意编造答案来应付,而是应该告诉幼儿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并且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进一步探究的途径,例如:如何查找相关的资料等,为了及时应付这些“小科学家”提出的问题,除了利用有关科学的教材和幼儿一起进行实验以外,教师还积极主动地在“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实验”等书籍中选择一些可以进行探究的、幼儿感兴趣的并且能够操作的内容,和幼儿一起探究。
⑶ 教师要树立新的资源观
为了避免让幼儿做实验时没有合适材料而无法进行科学探究,我们可以发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整理实验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实验资源库。其实,这些资源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只要留心收集。比如:废弃的笼子、玻璃瓶、各种各样的瓶子、各类绳子、纸张、图片等,此外,配上必要的温度计、电筒、天平等实验设备,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2.创设环境,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⑴ 师幼互动,共创主动学习的环境
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是激发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先决条件。在“车”的主题中,教师和幼儿开始着手收集有关“车”的资料。要想让幼儿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就的让幼儿亲自参与收集、布置。于是教师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把家中各种汽车带到园里。在随后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汽车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走进活动室,随处可以看到小朋友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共同玩汽车。幼儿通过与环境、教师、家长的互动,不但获得了对车的认知,也为他们以后的探索和创造活动做好了铺垫。如:在给自己的汽车写生后,把它剪下来贴在主题墙上;比赛谁的汽车跑的快,怎样才能跑的快等。由此可见,只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和布置,幼儿才能在活动中主动使用材料进行观察、探索、创造。
⑵ 开设区域,提供自由探索的条件
把自然角、科学区设在活动室或走廊上,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随时去那儿活动:自己决定是否参与探索,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自己决定探索的内容;自己决定时间的长短,自己决定探索的方法,没有教师的设问和指示;还可以自己决定与同伴的协作关系等。科学区的内容首先要考虑与主题相结合,开展一个新主题,根据主题目标,想一想,在这个主题里,我们的科学区可以投放些什么,孩子会对什么感兴趣等等。比如中班下册的主题有:我真能干、桥这一家子、花花朵朵、我想飞、花木兰,我们一听这些主题的名称,就能想到提供相应的实物、照片、图片等。对于一些不明显的主题也没关系,可做一些常规的创设。如:幼儿园真好,在这个主题里教材中找不到科学区的提示,这时我们可以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探索材料:磁铁、海产品(各种贝壳、海螺)、各种镜子、各种颜料、电池、塑料绳、毛线、小电珠等,它们可以成为科学区的常客。在科学区中,孩子们轻松、和谐、没有心理压力,面对如此丰富的物质材料的刺激,就会聚精会神的探索,幼儿心底的意图、潜在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与展现,他才能体验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那种成功感、惊奇、自信是不言而喻的。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自信、创新精神也是不可低估的。
3.精心设计,优化科学教育效果
一个成功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体现活动方案的可行性与活动组织的有效性两方面。
⑴ 活动方案具有可行性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的制定应围绕科学教育任务,以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为依据,以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促进全体幼儿的发展为目标。活动方案的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材料提供具有实用性。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材料是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应做到:1)提供的材料必须紧扣活动目标。2)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如:认识皮包,除了提供常见的皮包外,还可提供形状、大小、颜色、质地不一的各种皮包供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建立完整而全面的概念。3)材料的数量应满足幼儿观察或操作的需要。
②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问题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问题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通过问题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探索与发现。教师问题设计应注意:1)问题应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凌碎。2)所提问题应紧密联系,步步深入。如:认识磁铁,可设计:问题一,“请你玩玩桌上的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二,“是哪块东西吸住了哪些东西?请你试一试、想一想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不能吸住哪些东西?为什么?”
③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活动类型其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如:观察活动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设计观察活动必须以观察为主,同时运用讲授法、谈话法、实践法等。象大班的种子的传播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不同特征,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图片讲解不同的传播方式等。
⑵ 活动组织具有有效性
有了优秀的活动方案,还需要老师对活动的有效组织,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优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科学教育本身的特点,组织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教师情绪要有感染力。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例如:一位教师别出心裁的把一件玩具放在自己口袋里,一边用手按着口袋一边神秘的说:“我的口袋里有件东西,谁想来摸摸”?结果很多幼儿争着摸老师的口袋,活动的气氛很热烈,幼儿积极性很高。
其次,语言要有激励性。由于科学活动知识性较强,幼儿需要保持一定注意力才能完成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常用的语言有:看看谁最能干,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看谁想的办法最好;看看谁能又对又快地把东西找出来等等,尤其在困难面前,教师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②教给学习方法,促进能力发展。幼儿的能力是在其运用一定的方法不断探索周围事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给幼儿学习方法是促进其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的学习方法包括:认知方法和操作方法两种。例如认知方法,教师可以应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进行指导,并结合动作示范,如: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看一看,是什么形状;闻一闻,是什么气味等指导幼儿学习基本的感知方法。
③提倡发现学习,培养探索精神。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学改革中提出:“发现学习”法,这种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创设发现学习的环境,鼓励幼儿质疑。丰富的物资环境是幼儿发现学习的基础,而良好的精神则是幼儿培育智慧的前提。为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在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为幼儿创设环境自由观察蚯蚓,在观察中幼儿就会提出各种问题:哪一端是蚯蚓的头?蚯蚓的身体是软软的,为什么会松土?对于幼儿的疑问,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肯定,并和幼儿共同寻找答案,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探究精神。
4.挖掘资源,丰富科学活动内涵
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挖掘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因势利导,适时教育,让幼儿了解科学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科学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离不开科学等,这些科学意识与情感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⑴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在晨间活动中,一些孩子对泥地里的一株小树苗发生了兴趣,几个人围在一起观察它的茎、叶子,然后在议论:“树会吃饭吗?”“会啊,不然怎么长高呢?”“那它嘴巴在哪呢?…”为了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老师随手把小树苗连根拔起,让孩子直观、形象的看到了树根的形状,从此知道了树的“嘴巴”等等。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会出现类似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教师要善于观察、铺捉,及时发现,鼓励探索。
⑵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
除了科学区外,园里还可以开辟饲养角、种植角、科学发现室、科学桌等。投放丰富的科技活动材料,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开展个性化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发问”、“求证”,在活动中获得有效的启蒙。同时,在空间上,我们还可以挖掘家庭、社会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资源,比如:走入大自然、和家长一起种树、到农场掰玉米、摘橘子、挖笋等等,让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观察动物、植物与四季的变换,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与亲近大自然的情感。还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消防队、牛奶加工厂、去海底世界等,让幼儿走进社区体验生活,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探究科学的欲望会在孩子心中油然而生。
三、几点启示
①生活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科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价值,引导幼儿轻松感受。
②主题活动中,注意科学与其他领域知识的整合。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与体验来探究科学。
③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要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还要从实际出发,开展个别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不同儿童特别是能力差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用热情的心去思考,用真实的情景去感染,相信孩子们的好奇心一定能展翅翱翔在科学的蓝天上!
参考文献
[1] 幼儿科学教育新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袁爱玲、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
[4] 高一敏.幼儿学科学
暑假安全活动方案一一、活动时间及形式时间:暑期。形式:以社区少先队和学生安全自护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在社区少先队辅导员及家长的组织下在社区内参加活动。
三、活动内容暑假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有利时机,利用暑假学生接触社会较多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展暑期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及书香家庭建设活动。
(一)加强暑期学生思想道德及安全教育工作
1.上好一节假前道德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假前班队会时间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日常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广大学生用其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接触、凶杀等不良的影视作品、书刊,拒绝盗版,不参加危害身心的游戏活动,不进社会网吧等娱乐场所,不唱灰色童谣,自觉抵制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健康、科学的休闲娱乐方式,严格要求学生不得从事和参与有悖学生身份的活动,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各班要广泛、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纪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的教育,教育学生要掌握交通、旅游、饮食、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常识,特别是随着汛期的到来,要加强学校汛期安全教育工作,预防洪水和泥石流灾害,要强调学生不得私自到河流、堰塘以及无证的游泳池游泳,提高学生在各种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通过家长的一封信、网络、信息等手段,做好与家长的教育接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家长监督下自觉履行《实验小学暑假安全责任书》中各项条款;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教会孩子自护自救知识,保证学生假期安全。
3.引导家长充分利用暑假的有力时机,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亲情沟通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认真践行家庭美德,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增强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4.发挥学校志愿者小组和安全自护小组的作用,利用暑假积极宣传安全知识,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带动广大同学及家长提高安全意识,进行社区、家庭安全自查。
5.开展以平安假期 幸福生活为主题的读读写写画画活动,一二三年级可采用绘画及手抄报的形式体现平安丰富的暑假生活,四五六年级采用作文的方式,写出对平安假期生活的认识及体会,开学后,各班精选10份优秀作品上交政教处。
(二)暑期实践教育活动。
1.放假前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假期学习生活计划,要求统一纸张,放假后张贴在家中,由家长监督孩子按照假期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学习、休息、娱乐相结合。
2.开展我的金点子、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不方便、不环保、不节能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提出金点子或者提供生活中低碳节能方面的小建议,并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每人制作一件科技发明作品。开学后每类作品每班至少评选出5件上交。学校将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表彰。
3.开展四小系列活动。由社区少先队自觉组成护绿小卫士、保洁小卫士、爱心小天使、文明小使者四个活动小组,可在家长委员会的协助下,走进社区,参加义工服务,体验生活,
做力所能及的事。创造性地开展积极、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中队长、志愿者的带头作用,以社区少先队为主要活动群体,开展基于兴趣爱好和与学科课程相联系的教育活动和自然观察、科学探究、参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夜市小主人城市美容师大眼睛小队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并做好相关资料收集(照片等)。一二年级的同学可让父母帮助记录,三四五年级同学写出活动体会。要求每个同学至少各参加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认真填写好《五莲县小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和《五莲县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学校将对优秀活动记录进行评选、表彰。
4.继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系列活动。今年是庆祝建党90周年,各班级根据学校已经下发的《关于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的通知》及 书香家庭实施方案,重点开展 红色经典伴我成长少年儿童读书、和书香家庭建设活动。实现亲子共读,以家长的读书热情去激发、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通过书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设计精美书签、读书卡片、制作读书剪贴本、制作精美的手抄报、妙笔评析美文(品读精美文章,复印成a4纸,标上选编者名字,并在美文上做评注和简析)、写游记、摄影作品等展现读书成果。开学后,以级部为单位各班将优秀作品上交教导处(每种作品不少于5件)。
四、活动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学生自愿、家长配合、就近就便、保障安全的原则开展活动。
(二)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多彩假期,快乐生活活动总结。
(三)9月6日放学前,以级部为单位将体现平安暑假,精彩生活的各类作业按要求交政教处。
暑假安全活动方案二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涉及学生的安全事故。落实关于开展全国校园法制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的通知要求,牢固树立珍爱生命 安全地一的意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作为今后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指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校园法制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在学校建立应急避险安全知识宣传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着眼于全面提高在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安全意识。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良好校风、师风、学风的形成,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做好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人人规范行为,个个自我保护;
排查安全疑点,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学生平安。
三、活动内容
学校安全工作是事关师生员工生命安危的大事,是整个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维持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根本保证,全校学生对安全教育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本次活动主要以《中小学生应急避险知识手册》为主要内容,它涵盖了常见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知识,把自然灾害的自救知识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急救常识融为一体,学校将把这些内容贯穿于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学习法制安全知识方面: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应急避险知识手册》,
实践法制安全知识方面:让师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法制安全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展示法制安全知识方面:通过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讲身边发生的安全故事、争创法制安全教育先进校和争当安全小卫士等活动,展现师生员工在校园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中的成果,为发展京山献礼。
宣传法制安全知识方面: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法制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新京山的良好氛围。
四、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新市一小开展校园法制安全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刘x
副组长:鲁x
成 员:邓x
(二)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依托学校网站系列报道校园法制安全教育活动,要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校刊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个学生,同时要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征文、安全知识教育辅导课等。
(三)坚持三加强 一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职工在开展校园法制安全教育中应做到为人师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为学校实践法制安全教育提供环境;加强家沟通,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孩子更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安全发展这一主线。普及安全法制法规和安全意识,着力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安全责任意识。
(四)注重五结合:校园法制安全教育与课堂,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校外德育活动基地,与社区评价相结合。
(五)要分层次,分阶段落实校园法制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低年级的安全教育重点是校园内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运动会,课间、上实验课、大扫除、遇到高年级学生勒索钱财,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如何处理等等。是安全教育的启蒙教育,中年级安全教育重点是在家里及公共场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高年级教育的重点是食品卫生、上网及常用的急救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健康上网、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重在安全意识的形成。
(六)建立监控激励机制,学校将校园法制安全教育初中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生安全意识形成的表现作为评价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班做好评比工作,建立奖励制度,要评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给予表彰鼓励。争当安全教育示范班。
四:活动安排
2月份:
制定活动方案,各班进行思想动员,启动校园法制安全教育主题教育活动。
暑假安全活动方案三一、活动主题
本次专项活动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 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对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诈骗、防火灾、防食品中毒等暑假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警示教育。
二、参加对象
全省中小学生(幼儿)和家长。
三、活动时间
20xx年7月1日8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专项活动分为两个模块共有两项内容:
模块一:观看暑期安全教育视频。视频分为学生版和家长版。学生版主要内容:包括预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诈骗、意外伤害等安全注意事项。家长版主要内容:暑期十大危险,家长如何预防(由宗春山教授主讲)。学生和家长学习完成后,签名确认即完成该模块的学习。
模板二:中小学安全素养测试。测试针对小学段、中学段学生,幼儿段学生无需参与安全素养测试。
五、活动方式
本次专项活动以学校布置暑假安全教育作业为主要形式,学生登录福建省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点击活动页面,或到我的作业中完成。学生和家长可利用电脑或手机参与,具体流程详见附件(请印发给学生)。
六、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暑假期间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部署,并对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等做出周密安排,制定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按要求全覆盖,切实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督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的督查力度,通过校讯通、期末家长会、假期《告家长一封信》等途径,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活动开展,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查阅、了解活动组织及参与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七、数据反馈
1.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专项活动页面点击查看完成情况栏目,详细查看各校学生(幼儿)及家长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幼儿)及家长也可以查看自已的作业完成情况。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教育;新手教师;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1-0025-07
研究者从2007年开始与N市Y幼儿园合作,在园内个别班级进行戏剧教育的实践探索。期间也曾对该园全体教师进行过戏剧教育方面的培训,组织过戏剧工作坊活动。经过5年的探索,2012年,Y幼儿园决定在全园实施戏剧教育。在这种背景下,缺乏或鲜有戏剧教育教学经验的新手教师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我们知道,在幼儿师范教育的艺术课程设置中,通常会设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课程,但戏剧教育很难保证会被列入其中。也就是说,在职前教育中,师范教育阶段较少接受到戏剧教育方面培养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初入职教师在这方面的“先天性缺失”。这种“先天性缺失”只能靠“后天”,即入职后的学习与实践来弥补。据研究者了解,教师入职后所接受的有关戏剧教育方面的培训是断断续续的,也就是说,“后天的弥补”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顿局面。在这种“先天”和“后天”都不足的条件下,新手教师们最初实施戏剧教育时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为此,研究者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新手教师是怎么看待戏剧教育的?她们的看法在实施戏剧教育一个阶段后是否会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她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有没有得到解决,怎么解决的?期间,她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研究者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关于她们的真实境遇,以及她们是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的”,深入了解她们在实施戏剧教育时所遭遇的困难以及她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力图还原真实的戏剧教育实施现场,以期为后继的培训乃至研究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运用文献法,即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关幼儿园戏剧教育、新手教师及叙事研究方面的文献,根据研究需要加以利用。研究者运用访谈法对三位教师进行活动后的即时访谈以及月末、学期末的总结性访谈,平时则开展随机的非正式访谈;运用观察法观察三位教师组织的戏剧教育活动,并在征得她们同意的情况下,对活动过程进行录像。
研究者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所谓故事的形式,即所叙之事具有情境性、时间性、主观性等特点。叙事研究关注的是在一定的场景和时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是如何思考、应对、感受、理解这些事情的。
(三)研究对象与工具
研究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在Y幼儿园选取了三名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梅老师(大班)、兰老师(中班)、芳老师(小班)。
研究中使用到的工具包括纸、笔、录音笔、用以拍摄戏剧工作坊活动或戏剧主题活动过程的摄像机、用以记录关键或典型场景的照相机。
(四)概念界定
1.新手教师
本研究中的新手教师特指那些在设计、组织实施戏剧教育活动方面没有经验或只有较少经验的,尚不能适应或胜任戏剧教育工作的教师,所以不受教龄所限。
2.幼儿园戏剧教育
幼儿园戏剧教育是指在充分激发幼儿戏剧创作兴趣的前提下,为培养幼儿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幼共同建构的一种审美教育。
3.戏剧工作坊
戏剧工作坊是指幼儿围绕某一集体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戏剧化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这个主题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通常是一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有意义学习。戏剧工作坊的本质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
二、研究过程
研究者为三位教师建立了独立的资料夹,将每次收集来的资料加以归档或转录,通过记流水账的方法记录当天观察、访谈以及反思的情况。
随后,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编码。以兰老师为例,“兰老师”代表活动的实施者,c代表全体或大部分幼儿,B1代表活动中的某个男孩;G1代表活动中的某个女孩,2012年2月28日对兰老师的访谈记为“兰老师访谈2012-2-28”。
将资料转换为编码后,研究者“悬置”自己的观点,反复阅读原始资料,从中找出相似或相近的主题,并对其进行重组。为尽可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研究者会反复听访谈录音,经过阅读和思考逐渐明晰故事线索,即活动时间、实施流程及三位教师遇到的困难等。
三、研究结果
研究者首先了解了三位教师在编写、实施戏剧工作坊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以及对戏剧工作坊的认识等。
(一)七嘴八舌说戏——初识戏剧教育
1.“就是表演童话剧”
梅、兰、芳三位老师都是在入职后才听说“戏剧教育”这一概念的。她们认为戏剧教育就是让幼儿表演童话剧或舞台剧,特别强调“表演”和“舞台呈现”。的确,人们对戏剧通常有着某种刻板印象,“以为‘戏剧’就是粉墨登场的舞台表演。尤其当‘戏剧’碰上‘儿童’时,常常被局限为‘儿童娱乐成人’或‘成人娱乐儿童’的表演节目”。因此,对于初次听说戏剧教育的教师来说,认为戏剧教育就是让幼儿表演童话剧、舞台剧等,也无可厚非。
2.“不一定非要排出个什么剧”
经过专家培训(主要通过戏剧工作坊培训)并多次参与戏剧工作坊活动之后,三位教师对戏剧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她们看来,戏剧教育“不一定非要排出个什么剧”,而是“让幼儿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去创造、想象、表现”。此外,她们觉得“戏剧活动也是一种‘玩’,幼儿不需要很正式地坐在那里呆呆板板地听课”。梅老师说:“平常的教育活动目标比较多一些,而戏剧活动让幼儿玩的感觉更多些。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会觉得‘我今天是来上课的’,整个活动就像游戏一样,就是在玩。”
的确,与她们所说的“呆呆板板地听课”相比,戏剧工作坊那种开放、自由、宽松的氛围无疑更让参与者感觉是在玩,在游戏。戏剧活动注重每个人的参与,这也大大不同于比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三位教师回忆参加专家组织的戏剧工作坊时的情景时,依然记得当时很开心的感受,但戏剧活动留给她们的“就是在玩”“不觉得像上课”的印象,在后来的活动实施过程中却成了她们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3.“要有矛盾冲突”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难以被划归为某一领域的活动,因为它有时像音乐活动,有时像语言活动,有时像社会活动甚至体育活动。戏剧活动的统整性很强,对各个领域的课程内容都有涉及。
梅老师很好地抓住了戏剧活动区别于其他领域课程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有“矛盾冲突”,即“戏剧特色”要明显。的确,冲突是戏剧的本质,“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根据三位教师的叙述,我们提炼出几个她们对戏剧活动特征理解的关键词:玩,不像上课,要有矛盾冲突。
(二)万事开头难——绞尽脑汁编戏
在戏剧教育活动起步阶段,可供教师参考的教材或资料甚少。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园方制订的戏剧教育活动方案自己去“编教案”,这让新手教师颇为犯难。
1.“点子从哪里来”
什么样的素材适合改编成戏剧活动方案且符合幼儿的需要?作为新手,她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准备。
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绘本,就是绘本内容中跟戏剧相关的那部分,但这样的内容比较少。(芳老师访谈2012-02-28)
适合小班幼儿,且小班幼儿能充分表现的素材比较难选择。它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有过多的情节。要让幼儿容易表现出来,需是幼儿熟悉的内容,他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就难以表现或表演出来。(芳老师访谈2012-5-11)
由此可见,对新手教师来说,选择适宜的素材的确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实施效果。梅老师说:“素材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好的剧本,或者有好的内容,才能吸引幼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出于对幼儿经验连贯性的考虑,幼儿园的戏剧教研组还要求戏剧工作坊的内容最好出自当月的教学主题。对于这一要求老师们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戏剧教研组)要求我们将主题教学内容延伸到戏剧活动中来。这样的戏剧活动的确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用他们身边的事来引发他们的戏剧兴趣,我觉得比较好。比如我们有一些主题活动会让幼儿听故事,故事里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像《皇帝的新装》,就可以延伸到戏剧活动中来。(梅老师访谈2012-2-28)
根据主题教学的内容来找戏剧素材,其实也有局限。有些故事虽然很好听,但就是没办法把它用到戏剧活动中来。局限在主题教学内容里面找戏剧素材,我很难找出既有冲突点,又有趣味性,并适合幼儿表现的内容,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像××的教材你知道吧,实在是太没有意思、太无聊了,不能吸引孩子,没啥教育意义。(兰老师访谈2012-3-30)
可见,Y幼儿园戏剧教研组的这一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也许较切合幼儿的经验,便于幼儿理解戏剧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似乎又“难为”了教师。因为对她们来说,戏剧教育本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们对戏剧工作坊的方案“看的比较少,接触的比较少”,因而在编写,尤其是选材方面本就有一定的困难。戏剧教研组把戏剧活动的素材来源框在当月的教学主题范围内,就难免会发生像兰老师那样的困惑,“有一些主题内容没办法用到戏剧活动中来”,如果教材提供的教学主题又“没意思”“无聊”“不够吸引孩子”,那么教师在接下来设计戏剧冲突时就会难上加难。
2.“冲突很难设计”
所谓设计戏剧冲突,就是在戏剧活动中为幼儿设置认知或情感上的障碍,制造困难,以激发幼儿的思考。素材决定了戏剧冲突设计的难易程度以及合理程度。以芳老师设计的《铁皮人,加油!》为例,活动方案以《绿野仙踪》为蓝本,芳老师巧妙设计了一个铁皮人生锈后不能动弹了的戏剧冲突,让小班幼儿思考如何帮助铁皮人。这样的戏剧冲突虽是有意为之,但也并非故意刁难。
要设计出“合情合理”、合乎情节发展,且符合幼儿理解能力的戏剧冲突,并非易事。兰老师第一次设计的戏剧工作坊方案《小种子旅行记》中就没有冲突点。这一方案来源于她们班上的教学主题“小花草大世界”。当时的教学主题是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如何散播的,于是兰老师决定在种子上做些“文章”。她选择了可以在空中飞舞的蒲公英种子,将戏剧活动定名为“小种子旅行记”,但关于在小种子的“旅行”故事里设置什么样的戏剧冲突比较合适,兰老师很苦恼。
设置一个什么样的冲突点会比较好玩,或者让人意想不到呢,我想了很长时间,也问了很多人,都没有想出合适的点子。(兰老师访谈2012-3-30)
研究者和兰老师就如何在活动方案中设置好的冲突点讨论过一次,发现问题出在选材。一方面,蒲公英种子较小,还要表现出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幼儿很难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个情景。另一方面,事实上幼儿包括兰老师对蒲公英都不甚了解。兰老师考虑过换成其他种子,但她马上又自我否定了,因为“说来说去还是种子,小小的种子还是不太好表现”。这时候她意识到“被这个故事局限死了”,因而导致了后续活动设计和开展的困难。
3.“教学策略怎么选”
有了好的素材,设计出了好的戏剧冲突,并不意味着方案完美了。戏剧工作坊包括热身、角色塑造、情节创作以及分享与交流四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戏剧教学策略将它们衔接起来,这是三位教师不太想得明白的地方。所谓戏剧教学策略,是指在戏剧活动过程中教师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效果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教师被要求事先写下对应于每个环节的戏剧教学策略。对此,新手教师比较困惑,不知道某个环节应该用什么样的策略比较好。
(三)四面楚歌——身临“戏”境演戏
三位教师在戏剧工作坊现场还遇到如下问题或困难,研究者对她们的遭遇进行白描如下。
1.“不知道是该坐还是该站”
Y幼儿园的戏剧表演室(戏剧工作坊开展的场所)是一个50平米左右的空房间,没有桌椅,只有一个环形台阶。兰老师第一次组织戏剧活动时,很不适应,“不知道是该坐还是该站”。兰老师说:“平时我们组织活动都是让幼儿用桌椅围坐成半圆形的,不坐成半圆形我就不知道该怎么组织活动了。”由于没有明确的空间布局,幼儿“就开始跑啊跑”,兰老师只好追着他们,但很难把他们聚集到一起。有戏剧教育研究者指出:“在新学期开始就定好空间使用方式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参与活动的团体成员可以清楚知道空间已经被界定……‘空间界定’概念应被接受,否则戏剧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
2.“很难控制”
空间的改变让初次进入戏剧工作坊的教师无所适从,给教师的活动秩序管理带来了挑战。习惯了“秧田式”空间布局的教师在进入“空旷”的戏剧工作坊后,首先有一种对空间的不适应感,另外这种活动组织形式对习惯了传统活动秩序管理方式的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梅老师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平时组织活动就要求幼儿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幼儿基本上不会‘离开位置’,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不怎么动的,老实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最多是举手发言。戏剧工作坊就不一样了,它是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展的,它要求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就是需要幼儿动。所以活动纪律方面我觉得不是很好把握。”
幼儿在工作坊来回地跑,兴奋地大喊大叫,让教师感觉“很乱”,甚至难以容忍。但教师又认识到戏剧活动是“很活的”,过多的控制会束缚他们的创造和表现。规则与自由、控制与放任之间的度新手教师觉得较难把握。
3.“幼儿不入戏怎么办”
戏剧工作坊相对灵活的活动组织形式和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可能会导致部分幼儿游离于戏剧活动之外,“自娱自乐”,难以“入戏”。
幼儿不入戏的时候,我该采取什么策略让他投入到戏剧活动当中来,按照我的设想走下去呢?有些幼儿他根本就是“你讲你的,他玩他的”,而且他还玩得很开心。(芳老师访谈2012-5-17)
幼儿这种“自由自在”的现象,对新手教师来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这一方面有戏剧教学策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活动秩序管理的问题。很多戏剧教育研究者也讨论过对“游离的幼儿”和“破坏纪律的幼儿”的处理方法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先暂停戏剧活动,直至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对于违反活动规则的幼儿则督促其改正,帮助其重回戏剧活动中来。
在此问题上芳老师采用了“平时上课的方法”——“忽略”。她说:“我不会因为某一个幼儿影响大家,浪费大家的时间的。”这也许是教学的无奈之举,因为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活动环节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或者说注重既定任务的完成。这同时也折射出新手教师在戏剧活动规则制定和教学策略运用方面的力不从心。
4.“分身乏术”
在戏剧活动中,教师通常要身兼数职,穿梭于“戏里戏外”,三位教师都觉得自己分身乏术,认为需要一个配班老师来配合她们。的确,在戏剧活动中,教师是个多面手,要担任导演(引导、激发幼儿表现)、演员(有时要入戏扮演角色以引导剧情发展)、编剧(活动中有很多即时生成的内容需要教师“现场直编”)、音响师、道具师(根据情节需要及时播放音乐、提供道具),还需要念旁白。我们可以通过梅老师组织的“大树之家”活动中的一个片段来看一看她在活动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梅老师把树洞图片粘贴到每棵大树(幼儿扮演)身上,转身去拿事先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器。播放了一段下雨的声音后,她对幼儿说:“哗啦啦,哗啦啦,下雨了,你们猜,这时候谁来了?”(梅老师扮演的是音响师、旁白者角色)幼儿回答:“不知道。”她又转身拿了一张奶牛的图片,贴在右手上,说:“哞哞哞,我是大奶牛,下雨了,我可以住在这里吗?”(梅老师入戏扮演奶牛)幼儿回答说:“可以。”梅老师接着说:“你们的家(指树洞)那么小,奶牛那么大能住进去吗?”(梅老师出戏,重回到教师角色)接下来,梅老师又分别扮演了小青蛙、小蚂蚁,向大树求助。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戏剧活动要求教师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承担多重职责,这对于一般教师而言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任务。
(四)迷雾重重——置身“戏”外看戏
研究者记录了三位教师在开展戏剧工作坊过程中及之后的想法。从她们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一窥她们内心的纠结和彷徨。
1.“不要热身可以吗”
在开展了几次戏剧工作坊活动以后,兰老师觉得应该取消热身环节。她认为热身环节会让幼儿一开始就很兴奋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应该直接进入正题——角色塑造,趁着他们还能够注意听你讲话。要不然接下来的活动反而不好组织”。兰老师对于热身活动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她认为“热身活动就要让气氛High起来”,其实热身活动并非只是让幼儿“身”“热”起来,更要让幼儿的想象力、注意力、兴趣等“热”起来。热身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律动的形式,或让幼儿听听音乐。
热身活动一方面可以作为戏剧活动与之前进行的其他活动的有机衔接或过渡,让幼儿知道戏剧活动即将开始,要做好准备了:另一方面。适当的热身活动也是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时机。英国儿童戏剧教育家多萝西·海兹考特(Dorothy Heathcote)在描述戏剧活动的开启阶段时说:“我首先必须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他们注意我了,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参与,然后我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投入和关注,有他们的关注,他们就会入迷。”
2.“情节创作不就是解决问题吗”
我们在观察相关活动时发现,兰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只是用口头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用口头的方式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却并没有给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情节创作环节成了“研讨会”“语言课”。兰老师认为只要能锻炼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定非要用动作来表现。
事实上,戏剧活动的情节创作不仅包括角色对话的创作,还包括动作、人物关系、场景、冲突解决及结局等的创作。兰老师说“情节创作不就是解决问题吗”,她的认识是片面的。从本质上讲,戏剧是用动作模仿人的行为的艺术,是“想法与行动的对话”。要让幼儿在“做中学”,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角色的心理感受、情绪变化,即通过动作和言语的表现达到一种理性和感性的融合,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做戏剧”。
3.“非得按这个框架做吗”
从起初对戏剧工作坊感到新奇,到组织过几次活动之后产生种种困惑,三位新手教师开始质疑戏剧工作坊的内容及其活动框架了。
有时候觉得戏剧工作坊太无聊了,老是说同样的话,问同样的问题。讲同样的故事,表现同样的东西,你会渐渐没有激情的。(兰老师访谈2012-6-25)
组织了几次活动之后我觉得活动内容有些单调,我在想,能不能用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融入其他元素,让戏剧活动变得更有声色一些。(梅老师访谈2012-6-26)
可以看出,三位教师在思考怎么让戏剧活动“更有声色一些”,换句话说,她们在求新求变。
兰老师还对戏剧工作坊的流程提出了质疑,她觉得这个“定死的网环节”会把教师“框死”,让她们失去创新激情。
活动环节一定要按照这四个步骤走吗?老这样的话,幼儿是否会觉得很无趣?非得按这个框架做吗?形式不能变化吗?(兰老师访谈2012-6-27)
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老师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她还提出,可用类似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来组织戏剧工作坊活动,认为这样幼儿的探索性更强;或者把“其他领域的内容”放到戏剧工作坊中来,“让其他领域的内容为戏剧活动服务”,例如,通过科学实验表现戏剧冲突,或在戏剧工作坊中加入一些神秘的、富有刺激性的内容,让“幼儿产生大的兴趣,获得更新鲜的感觉”。
4.“定规则会像上课”
在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制订一些戏剧活动的规则时,三位老师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她们都觉得定规则会像上课,不符合戏剧活动的特点。
戏剧活动中不能给幼儿定太多的规则。你不能让他坐在那里不动,或者不让他讲话。戏剧活动是很活的,很开放的。(梅老师访谈2012-4-13)
不能过多地去控制幼儿,否则会限制幼儿的活动。(芳老师访谈2012-5-17)
规定太多了,不就又像上课了吗?对不对?不能规定得太死板,太死板了就没有戏剧活动的感觉了。(兰老师访谈2012-9-19)
可以看出,三位教师都很不希望把戏剧活动“弄得像上课一样”,觉得“不能定太多的规则”。一方面,这说明三位教师已认可、接纳,甚至能自觉维护戏剧活动的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等特点了,所以不愿意(但也可能是不敢或不会)建立规则;另一方面,戏剧活动还是需要有规则支持的。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新手教师们彷徨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新手教师对戏剧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对戏剧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不是非常明白。为此,我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关于戏剧活动方案的设计
有教师说:“其实对于我们没有接触过戏剧教育的教师来说,设计比实施更难。”的确如此,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新手教师设计活动方案的难度确实很大。因此,幼儿园需要为新手教师提供成熟的活动方案让其先学着组织实施,并让有经验的教师到现场观摩、指导。待新手教师“有了感觉”“知道怎么回事”了之后,再逐渐安排她们承担方案设计的任务。戏剧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编剧”能力,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素材,例如,多看童话故事,多欣赏动漫影视作品等。教师还要多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经验,这样教师在设计戏剧活动方案时才可能会成竹在胸。
(二)关于戏剧活动空间的规划
很多活动秩序管理上产生的问题是因没有明确界定空间而造成的。因此,在新学期之初,尤其是第一次开展戏剧活动时,教师就要规划好活动空间,让幼儿明确自己的活动范围。人数较多时,教师可让幼儿围坐成圆圈,将中间的区域作为表演区;人数较少时,幼儿可围坐成小半圆,根据需要在表演区和讨论区活动。这样,幼儿可以明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及自己的职责。
在第一次戏剧活动开展前,教师有必要带幼儿先熟悉活动场地,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对空间安排事先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幼儿在活动时受新环境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三)关于戏剧活动的秩序管理
规则是戏剧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制订戏剧活动规则时,教师可以运用团体讨论或协商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制订戏剧活动的规则,这样能增强幼儿对规则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幼儿主动遵守和维护规则。
对于戏剧活动中幼儿吵闹、秩序发生混乱等问题,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是幼儿投入戏剧活动的热情表现,还是与活动本身无关的吵闹。如果是后者,教师可以让其暂时退出戏剧活动,静坐片刻,直至其做好重新参与戏剧活动的准备为止。对于那些在戏剧活动时经常“不入戏”或不参与的幼儿,教师宜暂时允许其不参与,让他在一旁观看,直至其准备好再次投入到戏剧活动为止。
(四)关于戏剧活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常用的戏剧教学策略有角色扮演、教师出戏或入戏辅助等。
角色扮演可分为全班角色扮演和分组角色扮演。前者适合剧情单一或个别幼儿表演有困难的情况,后者则适用于让幼儿扮演多个角色的情况,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准备情况。教师出戏、入戏辅助是指教师根据需要自然地参与角色扮演,或以适宜的方式回到教师身份,来调整或结束教学。例如,戏剧冲突可以由教师入戏引发,教师在扮演角色时表现要夸张、个性突出,引导幼儿“明白自己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不处在混淆不清的状态”。当幼儿经验不足导致表演困难或秩序混乱时,教师宜及时出戏,辅助其解决问题,以保证戏剧活动有序进行。在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出戏、入戏中不断转化,这也是戏剧活动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如何选择适切的戏剧教学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这是新手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其实并无适用于所有活动情境的“万全之策”,教师宜根据教育目的随机应变,自选策略。教师可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并经常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持之以恒,就会找到合适的戏剧教学策略。
除了以上几方面建议外,新手教师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戏剧教育能力。(1)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料丰富自己的戏剧教育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园内的培训活动;(2)通过积极的反思,促使自己原本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并坚持循环往复地做好反思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戏剧教育水平;(3)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要互相观摩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6.
〔2〕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3〕张金梅.论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1〕.幼儿教育,2011,501/502(1/2):30.
〔4〕杨娟,张金梅,美国儿童戏剧工作坊及其对我国儿童戏剧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2,(1):89.
〔5〕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教室中的行动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6〕〔7〕〔9〕JONOTHAN NEELANDS.透视戏剧:戏剧教学实作指南〔M〕.陈仁富,等,译.台北:心理出出版社,2010.
〔8〕NORAH MORGAN,ULIANA SSXTON.戏剧教学:启动多彩的心〔M〕.郑黛琼,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36.
一、活动课题,来自学生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涉及面广,没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策划,精心选题。“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师生携手走进生活,共同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题。班里有的学生家处城郊,家中还有一两块自留耕种的农田;而有的学生在城市,养尊处优,甚至五谷不分。在与学生交流时,同学们都表示出对农田的兴趣与好奇。这样“走进田野”课题便诞生了。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着挖掘不尽的课堂资源。适时追踪,随时了解社会动态才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才能变得立体、五彩缤纷,才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当今社会中,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鉴于此,我以所在城市创建文明城为契机,在班级里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扬城小公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制作画报,写标语,宣传文明。他们精心策划、开展了“文明礼仪小老师”“文明礼仪小画家”“文明礼仪小作家”等活动。这样的系列活动对孩子们文明礼仪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彰显手脑并用,突现学生创新智慧,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
(一)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精心部署活动的权利不能让老师独享,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也应是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四大板块之一,是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良好载体,此课程绝不能以学生制作出手工作品、掌握该劳动技能为终极目标。“飞鸽”是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手工制作材料。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与人类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飞鸽”这一课上得丰富多彩,并让同学们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将活动设计为如下几个步骤:①观看一部电影《战鸽总动员》,体会人类鸽子的深厚情感;②了解和平鸽的由来;③去市民广场与鸽子交流情感;④将情感融入到创造性制作手工作品中;⑤同学们收集人与鸽子的深厚情感的文章,面向全班交流。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还增强了学习能力。
(二)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这样,在查找资料时,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材料整合;在自主实践中,他们会生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在活动总结时,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之前“走进田野”的活动中,同学们在农民的指点下播种、浇水……事后,同学们都满载收获。离开时,突然一位同学问我:“老师,我们把‘田野’搬到实验室去吧。”“怎么搬?”“现在不是有无土栽培吗?”“对对……”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了。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思维得到了激发,创新性的活动在他们头脑中生成。就这样,孩子们自主研发的“无土栽培”“室内实验田”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生机盎然。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说要“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以一个活动的完成作为终极目标,而应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综合能力的收获。活动中要充分开展自主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并将活动拓展延伸,通过各种方式向全校宣传并获得评价;通过走进社区以获得社区民众的评价;通过电视新闻媒体传播获得社会关注和评价。只有开展多元的评价,才能将将学生全面、持续性发展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