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能降耗的管理规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节能降耗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医院节能降耗工作,特成立医院节能降耗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副组长:组员:及各科主任、护士长
职责:负责全院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指导,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协调相关科室配合。由总务科具体落实相关要求,具体组织检查、奖惩和宣传工作,并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和具体措施,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为医疗活动提供有力后勤保障。
二、节能降耗管理规定
(一)纸类的使用
1.纸杯是给来客准备的,员工用自己的水杯。开会时,请与会人员自带水杯。
2.使用电子邮件、局域网代替纸类公文。
3.双面使用复印、打印的纸张。单面使用后的复印纸,可再利用空白面复印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再次使用。
4.多使用再生纸,公文用纸、名片、印刷品,尽可能使用再生纸,以减少环境污染。
5.多用手帕、毛巾擦汗、擦手,可减少卫生纸、面纸的浪费。尽量使用抹布。
6.所有文件尽量使用小字号字体。
(二)其他物品的使用
1.多使用回形针、订书钉,少用含苯的溶剂产品,如胶水、修正液。
2.不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如使用可更换笔芯的原珠笔、水笔和钢笔等。
3.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4.尽量使用充电电池,电池应回收,回收时应避免挤压破损。
坏了的设备可以修复后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也可节约资金。
空调、计算机器材、传真机、复印机、办公桌椅等如果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进行维修。
(四)选用有环保标志的产品,拒绝使用不符合办公室环保理念的用品。
1、提倡购买绿色标志产品,以利可持续发展。
2、给各部门采购冰箱、电脑、复印机等时,除考虑价格因素外,省电、节能、辐射少、经久耐用等绿色环保指标也必须予以考虑。
(五)节省水资源
1.水龙头、水管、马桶如有漏水现象,能自己修的马上修好,不能修的任何员工都应该向主管部门及时通报。
2.洗手擦肥皂时不要开着水龙头。
(六)节省电力资源
1.无人使用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应关掉灯源或电风扇、随手关闭楼道灯。
2.高耗电量的电器如冰箱、微波炉、烤箱、复印机等避免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3.灯具每半年清洗一次,管线定期维护保养。
4.空调温度控制冬季不高于20℃,夏季不低于25℃,每季进行清洗维护。
5.下班不忘关电源。
(七)节约燃油能源
加强公务用车和救护车的管理,实行定点加油、维修、保养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建立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制度及油耗上墙公示制度。主管人员要保持车辆、发电机等设施的正确良好使用状态,操作人员要探索节油操作技巧,定期检测设备。对违章用车、违章出车造成的消耗和责任事故,并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行政和经济责任。
一、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我们首先把2007年作为起点,回顾一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2007年,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务院出台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17号)。2011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2年,国务院批复《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调整有关问题的请示》(发改财金〔2012〕1014号),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民政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制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同意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2016年,新修订的《节能监察办法》审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对被监察单位在整改期限届满后,整改未达到要求的,由节能监察机构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记录。由上可见,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从出台意见、制定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到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可谓是政策频出,综合来看,大势已定,社会各方面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把行动同国家意志统一起来。
二、用能单位主要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
用能单位是能源的消耗使用主体,也是节能的关键抓手,用能单位的信用是否良好,是否严格遵循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对于节能降耗的最终效果关系极大。用能单位的信用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设备工艺技术、能源统计台账、节能管理制度等方面。(一)项目方面。用能单位存在较多的失信问题就是能评手续不全。而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能评手续就是项目能否通过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关口,有些用能单位却未批先建、批小建大、久拖不验和超期试生产。(二)设备工艺技术方面。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以及实施办法,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有些用能单位却为了一时之利,不肯淘汰落后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不愿主动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继续使用落后的设备、工艺、技术,造成了很多能源的不合理消耗。(三)能源统计台账方面。由于国家颁布了很多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依照法律,超能耗限额标准用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处,有些用能单位为了规避法律惩处,不惜采取伪造能源统计台账、修改真实数据等方式,企图蒙混过关。(四)节能管理制度方面。节能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表现比较多的就是有制度无落实,制度只停留在纸面上,用在应付检查上,没有真正起到提高节能管理水平的作用。
三、用能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与节能降耗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在探讨用能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与节能降耗有机结合的可行性方面,环保队伍已经为节能队伍做出了表率。2014年1月,环保部等部门联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指导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旨在约束和惩戒企业环境失信行为。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2015年12月15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企业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力争到2020年,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基本形成,信用记录全面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具体实施方面:2014年5月,湖南省环保厅公示2013年度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结果,103家企业环境信用上“黑榜”,在公示的103家环境不良企业中,有约70家企业是因为“违反环评审批管理规定”“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违反环保验收管理规定”等原因,还有约37家企业是因为“严重超标排污”的原因而上了“黑榜”。2014年12月,四川省环保厅《关于贯彻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四川省将试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对国控重点企业、重污染行业内的企业等10类企业进行强制评价,不良企业不增贷款。由上可见,环保领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节能作为与环保紧密联系的领域,环保队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完全可以借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节能队伍不断壮大,节能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健全,节能标准不断完善,节能队伍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总结其他部门有益做法的前提下,在信用体系建设和节能降耗有机结合方面取得突破,走出自己的路子。
四、措施探索
(一)加快省、市两级用能单位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针对用能单位在项目、设备工艺技术、能源统计台账、节能管理制度等方面分别建立信用档案,由第三方进行评估认定,做到“一户一册”,实现用能单位信用信息征集的全覆盖,并根据企业申请,由第三方认定,及时更新信用档案。(二)加强用能单位信用信息应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推行信用审查,在项目审批、节能考核、节能奖励资金申请等方面推行使用第三方提供的节能信用报告。(三)加强信用奖惩机制建设。节能管理部门及节能监察机构通过受理举报、日常监察等手段,对包括用能单位、第三方节能评估机构在内的节能从业主体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依法惩处,并对他们建立信用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其信用状况,研究建立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推动落实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研究制定“红黑名单”公示办法,通过相互制约,达到共同守信。
9月初,由中纺联产品开发贡献奖组委会办公室对企业申报的案例材料进行形式和资格审查后,组织行业权威评审专家依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卓越能效奖评审细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评选出15家入围企业。
2016年9月初至11月初,组委会委派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技术部主任景慎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产品开发事业部项目专员陈佳,天津工业大学建筑环境系主任、天津高校暖通协会副主席李新禹,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朱建青、市场及传讯部总监黄伟、北方区域销售高级经理雷江林组成的“2016中纺联卓越能效奖 ―― 入围企业验证评审组”,分别对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枣庄海扬王朝纺织有限公司、远纺工业(无锡)有限公司、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7 家入围企业进行了现场验证。
“卓越能效奖”自设立以来,就得到了总部位于瑞士的立达集团的特别支持。立达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纺织机械供应商,不仅在纺织机械的研发制造领域一直致力于节能科技创新,同时也积极在全球纺织产业深入推广其节能理念。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现场验证环节在考察企业数据真实性、汲取能效管理经验的同时,以服务行业、推广节能经验为重任,特别邀请立达集团的销售及技术专家,对企业节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节能理念进行深入解读。
降本增效:建立健全能效管理体系
远纺工业于2014年通过了GB/T 23331 ― 2012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实施计划 执行 检查 调整的循环模式,保证公司在节能管理上不断进步。公司安排专职节能工程师每月按时填报能源利用状况,通过分解节能目标到车间和班组,提高公司对节能的重视程度;对从事节能工作的人员进行内外部培训,加大节能宣传的力度,在公司各处粘贴节能措施告示及节能宣传标语;制定节能奖励办法,提高相关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夏津仁和成立了能源检测、管理办公室,重点负责公司所有用能设备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实施了《公司节能管理规定》、《吨纱用电控制指标管理规定》、《峰谷平用电管理规定》、《空调温湿度调节及用电综合评比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建立了以吨纱用电、峰谷平用电指标控制管理的能源管理体系,集电量采集、分时计费、电能质量监测、能耗监测、能耗分析管理、事故诊断、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一体的用电管理系统。
常山纺织成立由总经理担任主任的节能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节能规划,分解、落实和考核节能目标,监督检查节能措施的落实,建立了包括消耗定额管理、节能奖惩制度。能源巡回检查制度、能源ERP监测、统计与分析制度等一系列能源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定期召开节能工作会议;以完备的能源体系管理超额完成河北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节能指标。
海扬王朝通过建立基于GB/T 23331 ― 2012能源管理体系,建全能源计量、统计、分析系统,按月报告。并聘请外部节能咨询服务商,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节能培训,帮助企业鉴别节能机会、提供节能方案、重大节能项目投资咨询,耗能设备的能效检测、耗能工艺设计评价,节能效果监测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等服务。
精益求精:节能技术与设备改造并举
孚日集团以“坚持走节能降耗之路”为宗旨,以“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钟钟增效益”为思路,在设备选型之处,选用先进适用的节能型生产设备;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合理调整工艺路线,使物流通畅、运输便捷,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节能目的。
远纺工业在生产、辅助工序采用了梳棉吸尘管改造、冷冻机冷凝器装自动清洁系统、智能型纺纱空调自动控制系统、UPPC超高效冷冻机房节能改造工程、马佐里细纱机锭带滚盘改造、除尘系统压力调整等多项节能技术和设备改造,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企业通过加装自动插板阀,在停车时实现吸风通道关闭,从而减少吸风电机负载,再通过自动调压系统,让管内负压满足需求负压,使除尘主电机时刻处于最低运行功率。
夏津仁和通过自主开发的“纺织设备变频改造”、“空调变频器改造”、“除尘风机加装变频器”、“吸棉风机变频改造”四项节能电机技术成果顺利应用到实际生产,该四项节能创新技术入选“中国棉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暨创新应用目录”。
循环发展:增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常山纺织充分考虑资源、能源供给状况和企业自身特点,提出节能规划,最大可能的回收余压余热和废弃物资及资源综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先后采用“细纱机余热余压再利用改造”、“空调回水利用”、“太阳能综合利用”等多项能源综合利用措施,获得了显著效益。
山东联润对建筑的维护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提高外墙门窗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根据纺纱各车间热平衡和风量平衡计算,同时根据劳动强度和高温环境操作点,设置相应的车间通风系统,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厂房屋面、墙体选用合理材料,采用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方式。
成效显著:节能举措结硕果
山东魏桥始终坚持按照节约发展、循环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了一条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转型升级之路。企业连年超额完成山东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2011 ― 2014年连续被市政府评为“节能突出贡献企业”。 2016年6月,企业获得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三部委联合公布的2016年度能效“领跑者”企业殊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市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执行最严格的能耗标准,落实好节能降耗减排任务。
准确计量、全面客观的能源统计数据是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贯彻国家和本市节能法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开展节能降耗任务分解和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本市能源统计监测工作仍待加强:能源统计力量相对薄弱;能源统计监测制度不完善,全市性的能源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能源统计信息需要整合,信息机制有待完善;许多用能单位对能源消费情况缺乏必要的、准确的计量和原始记录,能源统计数据质量需提高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
二、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统计监测体系
市统计局作为本市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按照建设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中心和区域发展及产业发展的监测评价中心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全市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的统筹管理。要研究制定能源流通供应部门数据报送制度,指导帮助有关部门建立完善能源流通供应统计制度。努力提高能源统计监测的工作质量。
要研究建立全市能源统计监测体系,按照满足全市能源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的要求,整合现有的能源统计资源,规范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研究建立全市统一、功能齐全、分工明确、信息共享的能源统计监测体系。
要以全市能源统计监测体系为基础,开展节能降耗进展情况监测,加强对全市能源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全市能源统计监测分析报告。
三、明确工作职责,实现齐抓共管
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区县政府和相关单位,要把加强能源统计监测作为能源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基础,明确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要继续完善全社会能源消费统计,健全生产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统计制度,重点加强第一、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统计。建立并逐步完善产品能耗、设备能耗等能源利用效率的统计制度。研究并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全部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各能源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指定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能源统计监测工作。要按照统计法规的要求,规范能源统计监测制度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自2008年起,按照要求报送能源统计数据,将能源统计监测情况及时纳入全市能源统计监测体系。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市重要物资市场监测平台”和“*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的完善与运行;负责全市政府机关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测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并将监测情况纳入全市能源统计监测体系;负责全市主要煤炭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测工作。
市市政管委负责全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热力等能源品种供应情况的统计工作。按季度提供全市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供应数据,按年度提供热力供应及供热用燃料数据,并逐步实现按月提供上述资料。
市商务局负责对全市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工作,配合统计部门建立完善全市成品油统计制度。
市交通委负责研究建立煤炭、石油制品等主要能源品种公路运输量统计制度,并逐步实现提供相关数据。
市建委负责本市民用建筑耗能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工作,逐步建立全市大型建筑物能耗的统计监测制度,并将监测情况纳入全市能源统计监测体系。
市工业促进局负责全市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电力运行情况的监测工作,并将监测情况纳入全市能源统计监测体系。
*电力公司负责全市电力供应和使用情况的统计监测工作,按月提供相关数据。
(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要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重点,依法加强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四)各区县政府对本区域内的节能降耗工作和能源统计监测工作承担领导责任。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充实能源统计的人员力量,完成各项能源统计任务。
(五)市、区(县)两级财政部门要按照部门预算的管理规定,为政府统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能源统计制度建设和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六)各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能源统计监测中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帮助指导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基础工作,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
四、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用能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能源统计的基层基础工作,提高能源统计的数据质量。
(一)各职能部门要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重点,定期开展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和能源统计人员的培训。
(二)全市能源生产销售和供应单位、第二、三产业规模以上单位和农业法人企业要根据能源统计工作的需要,指定专人负责能源统计工作,并保持能源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各级能源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统计从业资格,要定期接受统计法规和能源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填报统计报表。
要按照统计制度要求,以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数据记录为依据,建立能源月度统计台帐,并严格记录本单位各能源品种生产、购进、消费的全部情况。
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做好计量测试工作。
(三)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大对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的检查和执法力度,对能源统计中的违法行为,依据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
要研究建立能源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能源基层统计数据和综合汇总数据的审核评估。重点加强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其降低率数据质量的监测评估。要建立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全市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
五、整合能源统计信息,完善能耗公报制度
(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要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全市能源统计信息及其需求进行统一梳理,依法研究制定全市统一的能源统计信息管理与制度,明确各部门对全市能源数据使用和的权限。
(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信息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对能耗数据的有关规定。各单位不得擅自未经国家统计部门评估确认的全市能耗及其相关数据。
(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和市发展改革委要结合节能降耗目标考核的要求,提高能源平衡表的编制质量,完善全市及分区县能耗公报制度。坚持对各区县能源消费量实行下算一级的制度,完善季度能源消费量的测算方法。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提高能耗公报的时效性。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节能降耗的工作要求,逐步增加公报内容,规范公报形式。
(四)各能源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按照分区县能耗公报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细化管理,加强统计的基础工作,逐步实现分区县监测,并提供分区县能耗公报所需的资料。
六、加大协调和监管的工作力度
(一)建立全市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全市能源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研究解决能源统计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辽河油田;地面建设;优化管理;节能降耗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开采方式日益复杂。油水井、站库等耗能点数量成倍增长,管理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面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不足,适应不了油田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方式只注重行政管理,缺少技术管理的支持,技术管理上存在上大下小的矛盾,满足不了油田低耗高效运行、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耗能井站数量的逐年增加,产液量、污水量的逐年递增,节能降耗形势严峻控制难度加大。
1地面工程体系构建的内涵
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内涵完善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对各类工艺流程实施系统优化、节点管理,确保油田输出合格油品、地下注入合格水质。通过采取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加强信息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实现油田降本增效。在体制建设上,改变地面工程管理“上大下小”局面,强化基层技术管理建设,在管理内容上,对油气集输、污水处理、油田注水、供配电等系统精细生产技术管理。在管理方式上,由下而上实时反馈生产信息及各类生产问题,由上而下生产信息和各类生产运行方案,确保油田“低耗、高效、合格、安全”运行。
2地面工程管理体系构建
2.1建立管理机构,搭建三级管理平台
加强地面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地面工程管理在油田开发、生产、科研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降低工程投资和生产运行成本,一是调整组织结构,构建适宜架构地面工程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生产运行管理。二是界定指责权限,确保体系实施,按照地面工程管理特点,分级界定职责权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的实施。厂级工作职责:主要是贯彻、落实本单位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参与地面工程技术管理规定的制定、修改、完善等工作。制定地面工程系统工作方案,指导全厂各系统的生产运行。协调解决地面工程技术、生产及管理问题,监督检查考核全厂地面工程各项工作。负责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及基础工作的日常管理。作业区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编制各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案,负责本单位地面工程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检查与考核。基层队主要工作职责执行各系统的生产运行方案,并结合实际进行优化调整,掌握本单位地面工程各系统的基本情况,及时、准确填报动、静态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准确和上报的及时。
2.2加强信息建设
地面工程信息系统基础工作围绕地面工程节能降耗、水质处理、生产动态信息系统、生产应用等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生产动态信息管理,建立一条生产信息反馈的高校通道,在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形成逐级审核、汇总、上传各类生产数据的数据链。全面反映油田生产各系统实际运行状况,并逐级上报相关技术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运行情况。二是通过召开地面工程例会,掌握生产动态运行及各系统指标完成情况。专业技术研讨会,协商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展示各类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理念。三是加强数据管理,提高基础资料准确性。
2.3应用先进技术
地面工程系统随着井站数量的不断增加,能耗持续上升,一是通过深化项目研究攻关,推广应用不加热集油配套技术、高压变频技术、污水处理等技术措施,解决制约油田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二是通过加强节点管理,实施过程控制,优化设备运行。有效地控制了能耗增长幅度,保证外输油品及注入水合格。高压变频技术:该技术通过调节泵的排液能力,实现流量控制调速运行。为解决注水系统水量波动大、且无综合调节措施,导致泵管压差大、泵水单耗较高的问题,开展非接触金属管道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探索埋地管道检测新手段,在不停产、不开挖的情况下,确定管道缺陷的位置,为管道维护提供可靠依据,降低管线维护投资。污水系统。节点管理,系统规范、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注入水质质量,保证油田开发效果,污水处理实现了过程控制。
3结语
3.1地面工程作为油田开发这一庞大闭合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技术管理体系构建后,克服了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相互交叉,管理职责不清的混乱局面。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技术管理的职责。在技术上注重标准研讨和新技术的研发。在管理上实施精细化节点管理优化生产运行参数。
3.2畅通了地面信息通道,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地面工程基础工作围绕生产动态信息系统的调整及管理、油田应用开发建设、基层队技术档案维护等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为老油田调整改造规划立项提基础信息和设备信息;二是为新建产能工程的总体规划提供图纸及现状资料;三是为生产运行的各类方案编制提供生产运行数据;四是编制生产运行月报为领带决策提供管理依据。
3.3油田污染源得到控制,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管道检测技术的应用,使腐蚀严重的埋地管线得到及时更换,避免管线穿孔造成原油外泄。管道穿孔报警制度,使原有外泄事故得到及时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