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刚刚的《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由此可见,普通高色发展、多样化发展是一个战略性命题。因为特色发展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本刊本期刊发的通讯《打造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株洲市直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扫描》,为我们解读普通高色发展、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例。
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众所周知,所谓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既做第一,又争唯一”。近些年来,株洲市市直高中通过学科基地建设,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一流高中“既不在大,也不在全,关键在有特色,并善于把特色发挥到极致”。
株洲市率先在市直高中建设学科基地,有这样两个背景:一是株洲是个新兴工业城市,企业办学曾占据城区学校的“半壁江山”。2006年前后,这些基础薄弱的企业办学陆续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如何提高其办学质量、打造其办学特色?二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来。譬如一部分老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是否内化为课堂教学习性与课堂教学行为,一部分新毕业的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否跟得上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形成,如何整合区域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等等。这两个难题成为摆在株洲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十分紧迫而又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市直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应运而生。
三年内投入4500万建设14个学科基地(每个学科建设一个学科基地),学科基地的建设主体是学校;每个学科基地确立一名可以跨学校、跨地区组织学科团队的主持人;学科基地建在哪?怎么建?一线老师说了算;学科基地不搞终身制,三年内没能有效履行学科教师培训、新课程资源开发、拔尖人才培养的职责,没有起到立足本校、服务城区、辐射全市的作用,将被取消基地资格……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无不隐藏着教育局、学校和老师三个方面创建学科基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株洲市四中的艺体特色、株洲市二中的科技创新特色、南方中学的学科特色、株洲市八中的办学思想特色、株洲市三中的教学模式特色、株洲市一中的活动特色,已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景象。
推动普通高色发展、多样化发展,使命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相信,如果全省各地像株洲市那样,扎扎实实以学科基地建设为抓手,打造普通高色发展、多样化发展,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必将在湖南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0-02
作者:朱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北京,102206/李百炼,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1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的制定紧密结合现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确应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本《纲要》,根据本《纲要》的精神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纲要》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学时不足
《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然而,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学校寥寥无几。据了解,大部分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教学时数在30~34学时之间,即四个学期共计120~136学时,更有甚者,有的院校体育课设置不超过60学时,体育课课时被以各种理由削减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究其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各院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侧重点仍有偏颇之处。许多院校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队的水平上面,从而忽略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因为运动员、运动队出成绩可以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正常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曾经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真正使体育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学时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二、“三自主”实施困难
《纲要》第九条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尽力实施“三自主”教学,达到《纲要》的要求,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但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系统、学生自身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协调等因素的制约,“三自主”的实际落实有很大困难。
在“三自主”方面,第一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最容易实现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个自主“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专项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50岁以上的教师中,让他们根据《纲要》的新要求实现转型,从教学大纲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而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是执行中最困难的。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因为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也是其他基础学科课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若想全面落实“三自主”原则,必然涉及各学校教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将学生四年的课程进行综合合理安排才有可能解决“三自主”原则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目前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安排的具体情况,如果将第二个自主和第三个自主调整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配为辅”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是一种空谈。要想实现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真正衔接,首先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其次,在解决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对文化课成绩好而体能弱的学生应不偏袒、不放纵,不要为了学校的高考及格率而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中学时代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打不好基础,养成不爱锻炼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实情况是:知识多、身体差,课业负担多、身体锻炼少。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米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米、男生完不成1000米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在体育课上发生大学生猝死事件。因此,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四、教师面临的挑战
《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确实,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要实现这八条规定还任重道远。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纲要》的要求。总之,在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成绩不显著,不能全面落实《纲要》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满足《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纲要》自颁布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了,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等等。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真正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才能使本《纲要》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2002
[2] 苏玲,张楠. 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3] 吴燕丹,王建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关键词:武术选修课;分组教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作为一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学科,武术与其他体育选修课相比理应受到更高的重视,而在大学里实施武术选修课的分组教学模式,也会使武术这门学科得以发扬光大。从2012年的亚运会开始,武术被正式的编入比赛项目之中,这就足以表明武术的地位的稳定。而我国为了使大学生继承这项运动项目,采用了层次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
一、武术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
所有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和教学大纲息息相关,所以教育部也出台了一项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大纲。现在我国的武术教学规定了长拳、初级剑等动作作为此课程的基础。虽然这些动作比较简单和基础,但是可以保证教学大纲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在日后训练课程或是竞赛中打下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这样单一的学习基础动作可能会让同学们感到枯燥无趣,从而失去了学习武术这门课程的兴趣。这样的现象会使得武术逐渐偏离其本身的性质,而变得脱离如今时代,也使学生只是为了得到体育选修课的学分,还是陷入了一种死板的学习中,也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武术的真正意义。
而武术和其他的传统体育课有许多的不同,目前现状就是我国的体育类型的高校都设有武术专业课,而其他很多的高校都只是认为这个体育选修课可有可无。而那些武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不会选择担任武术教学工作。所以现在的许多武术选修课的所谓专业老师并没有达到武术体育专业学生的水准。所以武术老师面临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们更有效更有兴趣的去学习武术这门选修课程。
二、异质分组教学的研究
异质分组教学的步骤就是先将选择武术选修课的学生们进行体能等各方面的综合检测,然后将学生们根据测试结果的分层进行分组。而学生们所关心的最终成绩就会和他们所被分到的组别进行挂钩,这也体现出了这样的分组教学模式的公平,使学生们不再因为成绩才去死板的学习。
以学生的质素进行分组,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也应该随之分层。例如一项较难的教学内容,对于高素质层的学生就是简单易学,而对于较低素质层的学生来说难度就太大,这对两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很大影响,并直接作用于课程学习积极性。当老师在制定教学内容大纲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而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老师在教学“飞脚”这一基础动作的时候,对于较高质素的学生组来说,需要要求他们达到武术专业的专业水平;对于普通质素的学生来说,需要要求他们能够大概的掌握整个动作;对于较低质素的学生来说只需要要求他们可以在观看老师的演示之后能够模仿动作,从而提高身体的柔韧度。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使得不同质素的学生能够掌握到应该学习的动作。
除了教学内容应该分层,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分层,才会使得教学的过程有更高的效率,所以教学方式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层之前进行的检测同样也会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老师能够正确的对待和同学的关系,从而保证老师真正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例如对较高质素的学生层,教师就可以严厉一些,这样对于他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提升;而对于较低质素的学生层,教师就应该以鼓励为主,使学生能够不失去对武术学习的兴致。教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来自老师的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这样的一个评价内容也会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主动。普通的考试考核模式使得学生总在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而异质分层所注重的更多是平时的学生表现,这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学习最终的结果更为重要。
三、结语
作为我国包含文化底蕴的项目之一,武术的传承一直都是国家推崇的重要内容。而武术教育也能够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实行异质分层的教学模式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意识到武术学习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异质分层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如果高校中武术选修课的教师能够采用异质分层的教学模式,必定能够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武术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也会使武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明.高职院校武术选秀额按层次分组教学的实验研究[J].科技资讯,2010(29):200-201.
[2]舒健智,杨红亮.高校武术选修课中“分层次分组”教学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6):91-92.
[3]田桂菊.高校武术普修课按层次分组教学的尝试[J].体育学刊,2014,11(4):710-711.
作者简介:雷 娜(1985-),女,汉族,河北无极人,教育学硕士,河北中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曲维忠(1974-),男,汉族,河北青县人,本科,河北中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
赵春捷(1977-),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马 娜(1977-),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河北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苯那普利、倍他乐克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服其他降压药1周后,以初始剂量口服苯那普利5mg,qd,倍他乐克25mg,qd,根据降压疗效、心率、心律变化调整剂量,采用统计学配方法检验治疗前后血压、心脏彩超、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血压值由(188±28)/(112±20)mmHg降至(120±10)/(78±18)mmHg,心率由(96±8)次/min减为(68±7)次/min,复查心电图STT改变及房性、室性早搏、房颤等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好转,心脏彩超复查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明显改善,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在90%以上。结论 两药合用,可减少用药剂量,增强降压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苯那普利;倍他乐克
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其猝死率、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是危及老年人生存及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把血压降至正常,更重要的是减轻并且能够逆转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本人用小剂量苯那普利、倍他乐克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10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选择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高血压2级84例,高血压3级22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倍他乐克禁忌证者)。男86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67.8岁。
1.2 方法 治疗前测血压,查血、尿常规、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脏彩超、心电图。停服其他降压药1周,初始剂量均以苯那普利5mg每日早上空腹顿服,同时给倍他乐克25mg每日早晚饭后顿服,开始服药期间每周随访1次,测血压、心率、心律、观察临床疗效,血压稳定者,半月随访1次。测血压均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前休息15min,坐位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根据血压、心率、疗效,调整苯那普利、倍他乐克剂量;其中3例男性,2例女性患者按初始剂量服用2周后,血压虽降至正常范围,但心率减慢至48~55次/min,即把倍他乐克减为6.25~12.5mg qd。苯那普利加至5mg bid后,血压心率维持正常;5例男性和3例女性患者均为高血压3级,服药2周后血压无明显下降,改为倍他乐克25~50mg bid,苯那普利5mg bid后有6例患者血压逐渐降至正常,仍有2例患者血压高于正常,且心率偏快,倍他乐克加至75mg bid后取得较好疗效。其余患者均按初始剂量治疗。所有病例6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见表1、表2。
1.3 统计学处理 以治疗前后自身资料,采用统计学配对方式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差异,实验室各项指标,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血压值由(188±28)/(112±20)mmHg降至(120±10)/(78±18)mmHg,有显著性差异(P
高血压心脏病舒张功能减退,导致左室舒张期充盈压升高,舒张早期快速充盈血量减少,故VE峰充盈率降低而舒张晚期左房容量增大,左房扩展使左房代偿加强收缩导致房缩期充盈血量增多,VA峰增高,故VE/VA比值1(P
3 讨论
治老年高血压并发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往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易引起心律失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退行性改变,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不仅是左室而且也累及左房。左房做功增加及左房不匀称扩大,左房肌应激性增强,传导和不应期不一致都是高血压易致房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苯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阻止血管紧张素I(Ang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使体内AngⅡ减少,导致血管扩张、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血压降低。此外,还可以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肽酶的降解,使PGE2和PGI的合成增加,加强血管扩张作用,更有利于降压,而且由于血管扩张作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射血分数,改善心脏功能。还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改善心功能,间接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心源性猝死[2]。
倍他乐克是脂溶性的长效β1受体阻滞剂,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对糖代谢和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降压作用为心脏β1受体阻断后的心输出量降低,同时也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并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降低,不仅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能防治心肌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符合最新的高血压治疗原则。老年高血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缺血,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动过速,以上两药合用,用药剂量减少,作用加强,有利于缺血区域心肌血流的再分布,并改善血管内血液瘀滞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对心电图STT有明显动态改善,控制心律失常,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猝死率。两药合用,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本组用药因苯那普利引起剧烈咳嗽2例,脸部皮疹1例,停服苯那普利,改用吲达帕胺治疗,未统计在内,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新生.高血压病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6(23):223.
一、科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我局始终坚持把科普基地建设放在工作中的重点来抓。目前,我局已完成室外3000m2、室内近1000m2科普教育基地的初步建设。首先,我们制作了一整套精美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单,并建成以预防气象灾害(暴雨、冰雹、干旱、雷电、大风等)、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综合防灾减灾知识和气象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天文天象、地质地震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宣传走廊。其次,进一步美化、绿化了气象观测场,增添了自动化观测设备,也完善了综合会商室科普宣传设备,添置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扩音器等必备科普宣传用品,为科普基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科普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科普基地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普基地的发展以及科普教育的效果。一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把提高科普基地成员素质作为科普基地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我们对目前的科普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积极派出人员到北京、南京、成都等地参加各类科普经验交流会和科普短期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我局制订了详细的专业培训计划,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给大家授课,加强全局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三是对科普宣传员和讲解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根据各技术骨干的专长,安排专人负责各类自然科普知识的讲解。
三、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开展
为使广大民众更好的学习了解自然科普知识,提高民众综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