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礼仪与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它的发展和延续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信仰和观念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方礼仪语言最初源于中世纪的骑士群体。中世纪的欧洲,城堡随处可见,生活在城堡中的贵族豢养了众多的青年人为他们守卫城堡,这些人便是所谓的“骑士”。这些骑士年轻、聪慧,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经常写一些诗歌送于城堡中的贵妇及小姐。在十四、十五世纪或更早一些的时候,在骑士群体中出现了大批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关于礼仪语言用法的诗歌以及如何运用礼仪语言表达爱情的文章,这些诗歌和文章或长或短,便于记忆。另外,中世纪时,书籍极少,且价格昂贵,所以,背诵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手段在当时极为流行,礼仪语言由此开始从萌芽发展到传播。但是,中世纪的欧洲是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封建社会,骑士群体以十字军的名义多次发动宗教战争,这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礼仪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在当时是有局限性的,并不具备社会含义。
16—17世纪,随着封建骑士这一战争贵族的逐渐消亡和新的专制主义的宫廷贵族的兴起,礼仪语言作为文化概念在西方社会才有了意义。礼仪语言这一概念出于当时着名的文化倡导者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的《男孩的礼貌教育》这本书,随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上,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首先是由个人所倡导的,不管埃拉斯穆斯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显然是在该书中说出了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吻合的语言,这个概念随后便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并在各种流行的语言中得以发展。这期间,由于商业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频繁,就餐礼仪语言发展和传播得较为迅速,出现了大批的关于“就餐礼仪语言”的诗歌,其中以意大利和德国的就餐形体礼仪语言流传得最为广泛。例如:
1.就食之时,靠外用手。人坐尔右,用尔左手。须避须戒,用尔双手。
2.吐痰于桌,实非有礼。谦谦君子,恕不为此。尔欲吐痰,吐入痰盂。离桌避席,勿使人嫌。
3.就餐前应洗手:盥洗手爪,当在食前。
4.竖子若流涕,勿使手去鼻,手为持肉用,不为粗陋举。这些礼仪最先是在上流社会和宫廷圈子中流行的,随着各阶层的富有程度和相互间联系的增加,宫廷贵族和市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这些最初在上流社会形成的礼仪开始世俗化,在社会广为流传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语言交往的普遍形式。例如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市井礼仪语言:
A:您身体觉得不舒服吗?(当发现对方有鼻涕流出时)
B:还好,稍感不适。(背过身躯用手帕擦掉鼻涕)。这两个例句的含义是:A想提醒对方脸上有鼻涕很不文明,但顾及到直说会使对方感到窘迫,所以采取了礼仪语言的表达方式。B或许身体并未感到不适,但是为了使A不认为自身的状态不文明,也采用礼仪语言敷衍过去,并及时背过身躯擦掉鼻涕。以后再遇见时,双方的感觉仍然是美好的。再如,一名出身于市井阶层的青年去参加一个贵族聚会,女主人问起他父亲的情况,青年人答道:
夫人,他是您卑微的仆人,许多人都知道,他一直病魔缠身。承蒙您恩泽倍加,经常派人前去探望他的健康状况。该例句中运用了“许多人知道”、“经常”、“病魔缠身”的字眼,这些词汇在当时属于过渡词汇,宫廷和上层社会不太使用,但在市井阶层还在使用,属于礼仪语言。这个例句说明,当时的上层社会与市井阶层的交往已经很普遍,交谈也基本使用礼仪语言,只是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在礼仪语言的运用上稍有差异。
西方礼仪语言这一概念的形成历史是西方社会的缩影,这一缩影作为一个阶段和一种模式,标志着一个囊括了各种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中,人们采用的礼仪语言,包括意大利语、英语、法语等均代替了以往刻板的拉丁语,在宫廷社会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中起到了稳固性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欧洲社会逐步发展的文明基点。宫廷社会的状况以及自我意识的特点,在礼仪语言的概念中得到了表现。同时表明,礼仪语言也促使欧洲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_一个统一体。
二、礼仪语言与东西方民族个性
对东方民族个性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儒学。儒学思想对东方民族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集权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是绝对的集体意识,它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不能有所异议。在这种伦理观念的制约下’国家或民族、村庄或家族,很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所以皇权制度和政治在东方社会是占主导地位的,生活在家族结构上的群体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非常有限,既定的生活模式构筑了既定的语言模式,这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阻碍了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也制约了礼仪语言的发展和普及。
道教思想及其孕育出来的直觉思维是东方民族个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东方的道教学说追求的是超越性,即超越自然界、超越人生和社会的力量,实际上是欲通过超越的形式达到对人生追求目标的信仰和期待,而这种超越的力量实际上则是抽象的、模糊的。直觉思维是东方民族普遍的思考模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直觉思维是瞬息而现、灵活多样,超脱了概念思维精确性要求的限制,它思维速度快、流量大,追求的是整体、绝对的知识,而不是部分、有限的知识,它不是逻辑的、分析的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而是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由于东方民族个性的这种特质,在礼仪语言运用方面也表现得模糊,寓意也非直接、明了。例如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中刘姥姥和凤姐的对话:
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这虽是礼仪语言,但内中含义较模糊,隐约透出有钱人一种居高临下、无视他人的傲慢态度。思维方式也是直觉的、瞬息而现的。
刘姥姥:“也没甚的说,不过来瞧瞧姑太太和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该句话仍然是礼仪语言,但表达的意思也是模糊的,可以理解为希望得到一些物质上的援助却不便直截了当地说明,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话语是模棱两可的,思维注重的是定性,而非定量。
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欧洲面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运输,这种不受客观环境和自然规律制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开拓精神,民族个性也具备开放和外向的特质。其次,西方多数国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是戴罪之身,人的整个生命都是上帝赐予的,要虔诚地信仰和遵从上帝,只有这样,在来世人的生命才能得以拯救,才能步入天堂。在这个总的原则规约下,人们不自觉地认为上帝永远在监督自己。因此,礼仪语言及举止很容易被西方社会采纳和接受。另外,西方文化自亚里士多德起就注重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中,更注重定量分析,偏重于对事物进行量化研究。这种量化使得西方民族个性带有精确性、严密性、缜密性。所以,礼仪语言在运用上表现得比较直白、理性。例如欧洲电影《忧郁的星期天》中的对话是这样的:
A:你作的曲子动人心弦,稍后可以请您喝杯香槟吗?
B:倍感荣幸,但是唱片利润要平均分摊。这两句话的对白鲜明地展现了西方的民族个性,即优雅的礼仪语言中直白地阐明利润的分成。思维注重量化、精确。上文举出擦鼻涕的对话也很直白,A的问话让B直接感觉到必须立刻擦掉鼻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语言体现了西方民族的内在气质。可见西方的民族个性和礼仪语言是围绕着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大环境滋生的,是在天然的地理环境的刺激下、漫长的宗教信仰和理性的思维范畴的熏染中、对科学和哲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得以同步发展并趋于完善的。
三、西方礼仪语言在东方的意化及借鉴
(一)东方的哲学心理
东方的民族个性造就了民族的品格,也孕育出了民族的哲学心理。这种哲学心理经过遗传作用,逐渐积淀并固定下来进而制约着民族的发展。语言作为重要的交往媒介,也必定受其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决定着汉语民族语言自身结构模式的建立,而且决定着该民族语言对外来成分的吸收和改造。东方哲学心理的特点是内省、联想、顿悟。因此,当新的贸易关系将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中,作为群际交流的西方礼仪语言逐渐在国人中普及时,东方哲学以其特有的顺应、包容和求均的心理将西方礼仪语言逐步地意化并借鉴。外来语是汉语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礼仪语言作为外来语的组成部分,在意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哲学心理因素。东方哲学应是重“人治”,基本精神是“综合的尽理之精神”,“相应相声,合为一体”。从汉语民族的哲学观点探究,无论是语言、心理素质,还是政治结构,都是以中庸、平和、谦虚为基准的。例如,当说话者对对方提出的话题不感兴趣,持反对意见的时候常会这样表达:
A(提出问题者):我认为昨天的歌剧非常完美。
1统计学处理
依据浙江省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标准,对实施精细化管理前(2009~2010年)、后(2011~2013年)按月抽查进入介入室前的行为(手消毒)依从性、按季(月)监测空气合格率、按月检测污染物处置合格率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介入室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质控指标:手术人员进入介入室前后的行为(手消毒)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物处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切口(椎体成形术、经皮血管内操作等)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参与手术人员行为(手消毒)的依从性和污染物处理的合格率。
3讨论
3.1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要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化管理理念。日本的精益生产理论基础上产生了精益医院思想[4],而精益医院思想是精细化医院管理的思想基础。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将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科室在确立了“精细化管理”思想后,应结合科室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精细化管理对管理者要求要尽职尽心,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我们以组织和流程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抓手,是想尽量通过改变流程来改变人的习惯。一般认为直接改变人的认知(思维)难于改变人的行为。而改变人的行为是改变人的想法的最佳途径[5]。根据这个指导原则,在设计精细化管理流程时要求把复杂的事件简单化,把简单的事件流程化,把管理要求制度化,把多个流程形成体系化,形成了一个让人易于接受的操作方案。
3.2各项制度建设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
基层医院介入室一般只配备1台DSA设备,往往各科共用设备,如消化道的支架置入是污染手术,而经皮血管内操作与骨科椎体成形术等是无菌手术,各种手术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另外介入手术参与学科、人员多也是其特点。参与各科医生无菌观念不同,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增多。因此做好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有关规章制度建设,主要有《介入工作室工作制度》、《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介入诊疗耗材管理制度》等。使人、物、洁、污物流符合功能流程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介入诊疗器材,建立一次性耗材使用登记本。医疗废弃物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性问题[6],使用后的一次性导管及椎体成形术用具等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其他有关的消毒技术及医院感染管理均按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执行。
3.3重点环节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是精细化管理中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文化涵盖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理条件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与长时期变化不大的某些地域性差异相比,中西文化的历史性差异就更明显些。文化更明显的存在着纵向的、历史性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在对颜色词语的使用上。每一种颜色在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固定的符号代表。颜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英汉民族有共同感觉。尽管符号本身千差万别,但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然而,英汉语中的颜色词虽然有很多其理性意义相同,但其比喻意义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颜色已不在是客观的物质的烙印。有些颜色词语在和其它词语搭配后会形成完全失去本色而具有新意义的词或词组
地域的差异对文化有很大影响。英汉语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英国是岛国,多数为沿海地区。英国多数人都以打鱼和航海为生,英语里产生了大量的与捕鱼和航海有关的表达;例如,“red?herring”短语字面意思为红色鲱鱼,表示为迷惑对手而提出的错误的线索或伪造的事实。熏制后鲱鱼呈红色的,带有一种独特的味道。red?herring最早出现在1420年左右,不过其比喻义直到1884年才开始使用。在训练猎犬搜寻狐狸的时候,人们把这些红色的鲱鱼用线栓住放在森林里来吸引猎犬,人们有时候还把鲱鱼放到真正有狐狸出没的地方来测试猎犬的搜寻能力,看它是否能够抵抗其他的味道,继续寻找狐狸的踪迹。
二、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性差异
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从语言文字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的还是历史性而非地域性差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不同语言颜色词不同的涵义,颜色词都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颜色不仅仅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事物表面的色彩光泽,它在不同场合所代表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它的延伸意之所在。下面以几个红色相关的词语为例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性差异。
(一)red letter day。
尽管在英语国家和中国,红色往往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还是有差异的。在英语国家的日历中,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常用红色标明。因此,:重要的或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十五世纪起,教会日历用红色标记所有的宴会日和宗教纪念日,黑色标记一般日期。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a red-letter day”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良辰吉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中,红色有驱邪的功能。每逢春节,小孩还要穿红背心和红裤衩来消解灾祸、化凶为吉。喜庆的日子都离不开红色。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意味着吉兆、财运、吉祥、喜庆。在婚礼上和春节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如结婚时贴红喜字。
(二)in the red。
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in the red”负债;赤字。该短语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会计学上通常用红墨水记录债务,用黑色记录利润。现在西方国家的证券交易过程中,红色表示股票价格在下跌。而中国则用红色代表上涨。
(三)red tape。
“red tape”指繁琐拖拉的公事程度,尤指令人难以忍受的复杂形式和过程。从十七世纪起,英国政府部门的官方的文件都是用红色带子(red tape)捆扎的。因此red?tape被用于形容人们在和政府或官方机构打交道时往往会遇到的拖延、混乱等令人烦恼的障碍。
(四)see red。
“see red”意为“勃然大怒”,来源于西班牙人斗牛时拿着一块红布不停地晃动,牛见到红色就疯狂地活动起来。
但另一方面,红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表达相同内涵的例子。例如红色在中西方都有代表“爱情”的意思。中国人用南国红豆寄相思,西方人送红玫瑰给情人,红色的西红柿被称为“love apple”。再如汉语中用“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来表示“生气、愤怒”;英语中也有“like red rage to a bull”等一类短语表示“愤怒”,用来激怒牛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愤怒的事”。同时红色也用来表达某些感情。英语中的“become red-faced”或her face turned 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困窘”。
三、总结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我们在教授与学习中应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渗透有关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西方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不仅用在亲属之间,在非亲属之间也经常使用。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际的工程中我们称对方“UncleGreen”“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别扭。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教师”这一词语。在中国的校园中,我们在称呼教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叫“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词语当成是一种称呼,还把它当成一种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师叫成“TeacherGreen”,显然是不正确的。对方听完后.也会感觉非常别扭。在英语中,可以称呼对方“Miss.,Mrs.,Mr.”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对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况下,称对方为“Ms.”是最保险的。
(二)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三)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问题,譬如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问题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年龄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同样,对于中国人常用的寒暄用语:“去哪啊?”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窥探.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避免。
(五)感谢和答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问,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hT 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提供帮助、服务或食物的时候,中国人即使内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谢谢.不用了。别麻烦了。”这其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而外国人接受时会直接说“Yes,please.”拒绝时会直接说:“N0,thanks.”这其中体现了外国的人直接和坦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如: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在老鼠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二)创设运用英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运用英语思维,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背诵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挑选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小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背诵,接着教师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学生是不需要先把问题和答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回答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复杂的训练活动。如:编排话剧、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更能有效训练英语思维,运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交际目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关键词】差异;文化;礼仪
【中图分类号】G522.4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91-01
一、引言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不同文化有自己的独特的礼仪,只有认清中西文化礼仪的差异,才能在外事交流中表现得正确得体,在外语学习中正确理解领会异族文化内涵。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继承了几大古代文明,经过中世纪的黑暗,迎来文艺复兴,孕育出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因而,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二、禁忌习俗的差异
西方人不喜欢13。缘起基督教故事“最后的晚餐”中犹大出卖耶稣,有13个人。西方人也不喜欢星期五。中国人不喜欢4,因为与“死”同音,认为8、6吉利,偏向于双数,追求成双成对。 中国人尊老,而西方人忌老。 中国人喜黄色,有图腾为“龙”,视为龙的传人。而西方则认为龙是蛇,基督教中蛇就是撒旦、是魔鬼,黄色暗含断交之意。
国人在馈赠送礼时不可“过时送礼,事后补礼”。 中国人送礼时习惯说“礼不好,请笑纳”。对年长者不能送“钟”,送礼不送乌龟,因乌龟有“王八”之称。外国人在送礼时不求贵重,意到便可,送礼收礼时少有谦卑之词,但礼品包装要求精美。在与人交谈时,西方人忌谈论个人私事、年龄、婚姻、收入等。
三、语言行为礼貌的差异
在朋友见面时,中国人爱说:“吃饭了没有?”“您去了什么地方来着?” 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这多少触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他们会感到不高兴。同样,汉语中的“到哪儿去啦?”很多西方人士听后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可能是:你管得着吗!难道我就没有一点自由吗?他们没有弄清楚在中国“你去哪?”是问候语。实际上,问话人并不想知道答话人去哪,只是为了礼貌而已。而在这种场合下,西方人则说Hello、或Hi。分手时,他们还要说句It’s nice meeting you或Good-bye。之类的话。中国人分手时,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慢走”、“走好”之类的话。
在汉语里很礼貌的称呼在英语文化里却可能是很不礼貌的。例如:“小+姓”(如“小李”),在汉语里是个亲切的称呼语。但若用此称呼美国人,却是极不礼貌的。反过来美国人喜欢用名字称呼对方,以示亲切。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儿子甚至对其父亲直呼其名。但在中国,直呼其名在很多场合则显得不够尊重,孩子直呼其父母之名更是忌讳。中国人称呼别人时,有时在此人所担任的职务前加上他的姓,如“张经理”、“王校长”、“刘老师”、“赵阿姨”,变成英语就成了Manger Zhang 、Principal Wang 、Teacher Liu 、Aunty Zhao 等。这样的称呼都是属于懂英美文化的“仿制品”。其实在绝大多数场合下,英美人称呼男的为Mr(先生)女的Mrs(夫人、太太)或Miss(小姐)就足够了。只有少数职业或职务可用于称呼。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有权主持法庭审判的人可称Judge等。
在听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词,贬低自己一番,表现得很谦虚,而西方人则一般没有贬已尊人现象。他们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中国人请客时,无论菜多么丰富,总是谦逊几句“今天没什么好菜,随便做几样”。本是客套话,可西方人听了认为,你不做好菜招待我,可见没有诚心,同时也说明你不尊重我。同样中国学生听到外国人说:“你的英语说得很好!”之后,往往回答“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好”以示谦虚,孰不知客人听了这种回答是要生气的。因为英语是他的母语,他有能力判断语言的好坏,学生的回答等于说他不懂什么是好的英语,相反,西方人在受到表扬时,首先表示感谢,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中国传统服饰有中山装、旗袍。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较为随意的服饰。
五、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既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六、结束语
通常,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成两类。一类是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另一类是交际文化。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交际文化在语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广,从日常谈话中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至身势语等。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文化有其共性,然而共性代表不了差异,妨碍文化和语际交流的正是分属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特殊现象。这是各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尤其是交际文化上的差异更明显。
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未来,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