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舆情的传播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范文第1篇

(2.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文章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分析全媒

>> 全媒体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基于UML方法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建立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度 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研究 面向舆情预测的突发事件首发信息风险评估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框架研究 网络语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控制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模式研究 舆情信息增值开发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新媒体依赖背景下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传播模式研究 突发事件中媒体信息传播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论新媒体下突发事件舆情态势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初探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特征:一个实证研究 基于信息交换均衡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模式探索 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消解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9] 郭其云,董希琳,岳清春,等.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的危机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4):438-440.

[20] 余秀才,李青青.突发事件媒介仪式:一种舆论构建的新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6-120.

[21] 兰德尔・柯林斯.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4-175.

[22] 陈平原.媒介融合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J].社会科学家,2014(7):54-56.

[23] 易艳刚.塘沽大爆炸,天津依然是“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 [EB/OL].[2016-03-16]http://.cn/zl/zatan/2015-08-13/10364281.shtml.

[24] 魏永征,代雅静.融合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嬗变――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的分析[J].新闻界,2015(18):19-25.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097-0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64.1%。其中,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有43.8% 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

1.1 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或者评论,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 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如微信、腾讯QQ好友,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

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价格的降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3G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 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这种情绪互相感染,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 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 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图片、视频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

局面。

2.2 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

2.3 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分享观点、意见,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不断被强化,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者,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衍生出新的结论,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 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 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优化政民关系。

3.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信息预警是通过搜集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检测,使组织能够提前了解警示信号,在危机事件采取预防措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和后果之大不可预测,当网络舆情出现不良或者不可控的情况是,舆情研判及引导部门应该避免与其对抗的行为及措施,而应该在危机中寻求合适的发力点进行形象修复,以缓解舆情危机,避免更大的不良影响。危机处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舆情研判的结果进行网络舆情的议题设置,通过该项危机信息机制的举措来逐步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与不良信息的病毒式速度传播的特点相同,危机处理机构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信息如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也会呈现出非常强的传播速度及效果。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注重在构建通常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危机相关机构、媒体及NGO等组织之间充分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范文第3篇

摘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如何及时、积极、有效的应对危机,成为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舆情的正确引导能够有效化解伴随突发事件而来的舆情危机。探究建立在舆情引导基础上的应急机制有助于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营造和谐的高校舆论氛围。

关键词:舆情引导;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01-03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平稳发展后,我国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高校作为知识、信息及人口都高度密集的单位,突发事件数量也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

新媒体环境下,频繁出现的高校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舆论危机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已经不能仅从监管和控制来着手;更应从对舆情的研判入手,建立一套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一、情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所谓舆情,是由个人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或特定事件所持有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交错的总和及其表现[1]。综上,舆情的实质可以认为是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所做出的反应。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舆情更大程度上指的是网络舆情,也就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公众事物所做出的态度和反应。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当今的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和使用终端现已高度普及,不同教育、文化、社会背景的人群可以在网络世界实现沟通互联,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们是身份不同、背景各异的网民群体。

其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互动性。网络的普及,使得人群间原有的职业、身份、地域等壁垒被打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事件、话题发表看法,并利用网络与其他网民就事件展开讨论。这些讨论有时甚至衍生出新的舆论事件。

再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高度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并未完全落实,人们使用网络时,可以抛开自己的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和看法。

同时,网络舆情内容复杂。社会中的多元文化依托网络得以发展和碰撞,这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特点,也正是因此使得网络舆情的内容更加复杂。

另外,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评论者及分享者,往往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便成指数倍扩散[2]。

最后,网络舆情具有较大破坏性。网络舆情多是由一个时期的热点事件所引发的,其传播主体的去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的迅速性都使得虚假的、负面的消息会更加快速的传播到更大范围,如果任其发展,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针对高校突发事件这一概念,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释。有学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一般指在高校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校园或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和损害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3],也有人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4]。无论从哪一种定义,都可以看出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危害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的特点。综上,本文所述的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人为、社会因素引起的,在高校内部或外部突然发生的,对校内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或精神状况造成伤害的,对校园和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紧急事件。

三、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分类

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各异,成因也各不相同;按照突发事件成因的种类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1.不可抗因素。主要是指如战争、地震、火灾、恶性疾病等;此类因素发生时极易引发群体性的伤亡事件。

2.个人因素。大学生心智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思想单纯,行为方式简单;多数大学生遇事易冲动,易将小事化大,最终酿成大祸。

3.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甚至部分学生的家长本身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个性化,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喜欢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4.学校因素。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校软硬件设施发展滞后,教职员工配比都严重不足,管理制度陈旧等一系列的失衡都导致了学校服务能力的下降,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从一方面增加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社会因素。大学生是最活跃群体,也是最易冲动、易受蛊惑的群体。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洗脑”,煽动学生,引发,借大学生之名对高校进行攻击,间接对政府施压。

四、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现状及剖析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快速性。大学生群体人数多,联系紧,网络普及率高;导致了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消息传播迅速;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会进一步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酵。

2.被动性。多数高校突发事件先是由非官方消息源披露,这个消息源有时并非当事人,多是小道消息。非正规的消息源占据了主动性,并直接决定了公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舆情的指向;也导致了后续官方跟进时对舆情处理非常被动。

3.指向性。当学生、教师或是高校相关人员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时,在一段时期内部分网友会因对学生、教师或是相关人员群体的不满甚至私人恩怨,将矛头指向高校,进行攻击。

高校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中之所以如此被动,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内的事件相关部门间推诿、扯皮,丧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关部门“官本位”的行事作风,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同媒体打交道,放弃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外还有一方面,多数高校虽然建立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但并未建立相关事件的舆情引导机制。基于以上原因,高校官方在突发事件中丧失了话语的主动权,无法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控制。

五、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负面舆论形成之前,高校应善用媒体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由于舆情引导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因而高校和媒体应注意引导舆情时的方式方法[5]。为了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及时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让公众了解信息,发挥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新信息的解释[5]。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迫切需要获得相关信息,而高校要做的就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从而避免非正规渠道消息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2.真实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应的在第一时间明确事件原因,分清责任,将事件的真实原因和经历,采用适当的方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一方面杜绝了以讹传讹的局面,同时也提高高校官方信息的公信力。

3.主动性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应快速反应,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一方面,校方应积极联系教育管理部门、媒体和相关部门、机构,做权威信息,将公众的关注重点引导至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提升高校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校方还应借媒体之力获得舆论引导后的公众反应,共同制定好下一个阶段的引导工作方案。

4.一致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对外的信息和沟通交流工作应由专人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校不同部门或不同领导对事件的不同回应给学校舆论引导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好的做到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5.多样性原则。针对不同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应建立不同的舆论引导机制。针对同一突发事件,在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引导重点和方式。针对舆论所反映出的不同的公众反应,也应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六、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基于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些针对高校的恶意言论;并且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防止因非理性舆情的传播而导致的事件恶化。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1.监控预警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引发舆情重在预防,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新媒体舆情监控作用不仅体现于对舆情信息的感知与收集,还可通过新媒体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6]。为了更好地完善舆情监控体系,应在高校中建立“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三级信息监控体系;发动该体系中的成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类媒体信息进行筛查、分析,及时感知舆情信息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预防和控制舆情恶化。

2.快速反应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快、破坏性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级信息监控体系既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体系,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快速反应体系。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必须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一线信息,结合三级信息监控体系,自上而下,分工合作,在学生、学校、社会等层面进行快速反应。

3.沟通引导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为了缩小影响面,一些高校往往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学生自由,封锁信息,导致内外部信息不畅[6],结果适得其反。因此,高校应建立成熟的信息机制,加强对外沟通: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公众事件的发生、进展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另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舆情引导机制:根据舆情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事件的发展,综合考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件,理性发表评论,有策略地引导舆情走向,进而消除外界对事件的误读,以及不良舆论造成的影响。

4.消融总结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后期,社会对事件关注度降低,舆情传播减少;此时为避免舆情反弹,高校可运用教育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舆情消融。

最后,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彻底消亡后,应及时针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和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J].新视野,2013,(4).

[2]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汪路勇,方文明,高校突l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3,(12).

[4]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

[5]吴云才,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原则和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7(下).

[6]刘立波,郭玉铸,高等学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收稿日期:2016-12-10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易班”平台;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包含了网民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以及诸多热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雨表。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一些不良信息比如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恶意诽谤等也充斥其中。而且,国外敌对势力借助其技术优势时刻都在进行舆论渗透。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网络传播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收集、分析、整理、,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理性看待,增强大学生网络舆情思想引导工作的前置性和主动性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是:第一,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第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比如电脑、手机等都可以进行大众信息。第三,传播形式的交互性,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相互激荡、及时交流。第四,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考量。甚至有统计显示,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①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些特征,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性与可控性

全媒体时代中个体间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沟通,同样也可以在BBS、Blog和微博上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舆情。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成本低廉,程序简便。网络在提供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时,也隐蔽着细腻的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管理者的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因此,网络的传播自由也是有限的,它是和控制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这种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互动性和即时性

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特性来看,网络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网络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另外,时间因素也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了较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

(三)丰富性与多元性

从网络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它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民众同时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出辐射形态。这种多元性和分散性可以看作是公众对一个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此外,多元性还特指网络舆情表达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四)情绪化与非理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但是,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

(五)偏差性

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同时,很多时候网民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网络舆情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有时它是真实意见的反映,有时也会与人们原有的意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

(六)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②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网络舆情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微博上可能会更加突出。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认知途径的网络依赖性

校园BBS、微博等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甚至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上海部分高校调查显示,约80%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③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占87.3%),报纸(占65.8%),电视(占65.1%)。可见,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国内外形势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关注的方式,34.5%的学生会选择网上跟帖。④并且经调查发现,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信息进行转发的大学生的比例在70%左右。⑤可见,无论是从网络上阅读信息还是以手机媒介等群发方式转发信息,大学生认知途径的新媒体依赖性倾向较为明显。

(二)网络认知内容的广泛性

现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全媒体的信息社会中,他们通过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相联系,从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认知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如在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大学生最关心分别是:反腐倡廉占90.5%,基层民主问题占64.7%,行政机构改革占49.6%。⑥ 84%的大学生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是就业问题;80.2%的大学生当前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就业问题。⑦此外,物价波动、居民收入增长、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高房价等由媒体集中传播报道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认知系统的稳定性与波动性

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已基本成熟,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系统。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加深,对党的信任增强,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认知。

(四)认知价值观的一致性与模糊性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下,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观在总体上与主导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认同我国的主导价值体系。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有着特殊利益和需要的群体,他们多从现实生活、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认识、理解、分析社会问题,极易就事论事,而对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得相对冷漠。尽管他们的主导价值观认知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尚处在肤浅层面。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评估

对网络舆情传播的热点问题多数学生可以较理性地分析和看待

本文作者通过不同时间段与不同大学生对象的访谈和座谈发现,对于由网络媒体频繁传播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客观的看法,并不是一味地抱怨或者偏激地去看待,既能看到事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可以理性对待发展中不足和挫折,不会就事论事,而是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能把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放在第一位。可见多数大学生心智是基本成熟的,学会了较为理性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四、“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意义与可行性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网站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易班”在上海各个高校的运行已经比较成熟,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一)“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意义

第一,开辟大学生网络信息认知的新平台

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网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类型繁多的虚拟互联网世界中,恶意的信息也可以通过BBS、博客、微博、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等网络媒介,在不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传播。甚至有统计显示,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⑧大学生面对急速膨胀的非理性信息,网络舆情一时失控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引发。因此,信息时代打造高校自己的网络信息认知平台,及时和分析网络热点问题,对学生予以及时疏解和引导意义重大。

第二,创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德育的主客体关系、信息渠道和载体介质都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群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新情况,上海市2009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易班建设,通过这一平台,大学生可以了解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跟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易班在教育方法上从灌输、服从变为选择、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觉能动性。

第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置性

要改变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陷入被动的局面,及时发现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分析其利弊得失,尽量做到防范于未然。因此,打造“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为骨干,建立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组织,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可能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影响的热点事件,通过收集整理和全面分析事件的原因、过程、性质和影响,提前把握事件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思想困惑及时解答和疏导,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置性。

第四,培养大学生媒体理性

当前是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资源丰富的时代。各种媒体,如QQ、微博、微信、飞信、SNS等大众传媒方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然而,新媒体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在传播者良莠不齐的信息,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获取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学子来说,是新媒体时代的新挑战。“易班”平台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逐步引导大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抵制片面信息的不良思想影响,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媒体理性。

(二)“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可行性

1.“易班”网络平台已经建立

“易班”(E-CLASS)是上海市高校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和创新教育方式的积极实践。“易班”自2007年8月诞生,2009年正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四所高校进行第一批试点。2010年5月,“易班”在复旦大学、建桥学院、杉达学院进行第二批试点,2010年11月在21所高校进行第三批试点,2011年11月在44所高校试点,2012年9月“易班”在上海公办、民办高校全覆盖以及成都的西华大学。“易班”经过了在上海多所高校几年的试点和发展,从技术和操作层面来看,易班网络平台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说,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网络平台基础已经建立。

2.“易班”网络平台丰富的功能

易班的主要功能结构有主页面结构,网站层次结构,班级主页结构,个人主页结构。每个结构都有其相对应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易班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班级功能,他能让每个进入易班的同学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班级,并帮助辅导员管理整个班级。班级的主要功能有:话题――能让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和辅导员(管理员)在这个版块中事物通知、班级决策等。相册――易班的相册是永久无限的。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都能在相册中上传图片与大家分享。网盘――易班的网盘也是永久无限的。易班还有个能突显网友活跃度的榜单――社区榜单,能让网友及时了解网站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等等。这些丰富的功能能让每个来易班的网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3.“易班”网络平台的师生共建性

“易班”从试点起至今,在上海的公办、民办高校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从师生对易班的运用和掌握方面来看,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对易班的推广和使用。在易班这个网络平台上,学生注册率高,有很多班级的注册率都达到了100%。学生参与易班网络平台的范围广,从获取信息到帖子、跟帖、发起投票、上传共享学习资料等等,基本上可以实现大学生活方方面面的全覆盖。从学校管理角度看,易班目前是学校层面对学生事务信息的平台,是校园中与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网络教育平台。很多高校在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实现了信息全部上“易班”的管理和工作方式,“易班”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共同交流和使用的校内唯一网络平台。

五、“易班”平台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模式探索

依托于已经形成并运行多年的“易班”系统和高校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者,本文拟从以下几个层次探索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实施模式:

1.“易班”网络舆情引导组织的建立:要开展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就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构建网络舆情研判运转系统,首先要建立由高校主管部门领导、学工部、宣传部、团委、思政辅导员、两课教师等多方联动的舆情引导组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易班”网络舆情信息采集: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内部独立的校园网络,二是外部开放的互联网络。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信息资源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是十分巨大。建立良好的网络舆情采集措施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检索,更需要购置专业性信息采集软件。在人工检索方面,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广大教师和高校辅导员有意愿关注相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到舆情处理板块。在利用专业软件检索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对软件进行定制,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3.“易班”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网络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其传播速度快以及传播效果具有煽动性的特征,使得舆情的把握比较困难。因此要进行网络舆情的预处理,把握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初步研究、分析舆情可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意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初步的舆情应对、引导措施。

4.“易班”网络舆情信息:“易班”作为上海市大学生在线服务网站,为舆情引导提供了网络平台。将经过采集并预处理的舆情信息在通过“易班”网页面向大学生群体,使大学生能够自己在其他网页看到的信息等都能够在“易班”的信息中找到更为详细的信息内容,“易班”信息界面将会成为大学生更为关注的信息源。这方面的工作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方面。

5.“易班”网络舆情分析引导:基于“易班”交流的互动性,在“易班”信息后,网络舆情引导组织要紧密跟踪学生的反馈信息。利用“易班”平台,正面宣传,口径一致,引导舆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要及时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意见,通过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工作,使研判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的课题和决策思想的参考。要谨慎采取传统运用行政手段对信息“捂”“、堵”封锁的策略,人为地限制和封锁信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谣言满天飞,从而引发师生更深层次的思想波动,失去对学校的信任,给学校的处置工作带来更大的不便。

6.“易班”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根据个案的特点和个案处置中的具体过程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结合个案中大学生的意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舆情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并公布在“易班”平台上共享,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为相似个案提供处理思路。

注释:

①孟波:《新媒体的十大特征》,来源于凤凰网:http://new /gundong/detail_ 2011_ 07/27/7980005_ 0.shtm l

②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载《理论界》,2007年第1期。

③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④王永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6期。

⑤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⑥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7.008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7-0040-07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knowledge complexity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design of indicator system is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the knowledge complexity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Based on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complexity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knowledge complexity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indicator quantification and the mapping function of the complexity.At last,the validity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is tested using gray similarity and deviation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alidity index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is relatively high so that the system can be used as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aling with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us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Key words〕online public opinions;knowledge complexity;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们经过互联网传播媒介抒发对各种事件刺激而产生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平日里各种隐性的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借助网络这个载体,逐渐浮出水面,释放它们巨大能量,并对社会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现实影响力。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升,网民对社会事件的免疫力不断加强,情节简单、是非明确的社会事件无法引起网民和网媒的支持关注,难以形成网络舆情[1],能够引起极大关注并形成网络舆情的事件通常是错综复杂、处置困难、形式多变的。在网络舆情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形势下,学术界建立了丰富多样的指标体系用于网络舆情的预警与监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网络舆情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却忽略网络舆情自身的复杂性和正当诉求。与其治标不如治本,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自身的知识复杂性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度的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方法,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舆情,有助于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网络舆情的解决之道[2]。

1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性概述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性分为网络舆情事件内部复杂性和事件外部环境复杂性两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网络舆情事件内部复杂性引起了外部网络环境中民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从而形成网络舆情,而网络舆情话题的升级、关注热度的升温、影响力的扩大等外部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和处置,从而影响了事件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为了深入理解网络舆情事件内外部复杂性的差异,下面具体分析各自的概念及特点:

11 网络舆情事件内部复杂性概念及特点

网络舆情事件内部复杂性指的是网络舆情事件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冲突、依赖等错综繁杂的关系、行为和状态的总和。换而言之,网络舆情事件内部复杂性是事件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引起网络舆情的根源性问题,其特点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

111 主体矛盾难以调和

网络舆情事件主体之间往往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复杂的利益纠葛,并且容易激化、升级或转化。事件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矛盾的愈加复杂和难以调和。大量的利益或非利益主体卷入了利益博弈中,博弈变得复杂,利益更难以调和。典型的是有关房地产的政策法规,房地产商、地方政府、炒房者、投资者、需求者、中央政府、金融机构、学者都参与到博弈中。

112 事件机理值得分析

网络舆情事件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说明该事件具有典型性,事件所蕴含的深层次规律和机理能够引起社会各界舆情受众的探讨和交流。例如,近几年的热点事件“雾霾及其治理”就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其如何防治,引发了网络全民大讨论,原中央电视台知名新闻记者“柴静”专门制作了名为“穹顶之下”的雾霾深度调查视频,引爆了网络话题,深刻反映了事件背后的内在机理是高度知识复杂性网络舆情的重要特点。

113 折射公众利益

网络舆情事件多是社会矛盾的突出反映,往往直接或者间接折射公众利益。网民更加倾向于关注那些关系到其所处阶级自身利益问题,换而言之,这类能够折射公众利益的事件更容易形成网络舆情。而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一般都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机制体制问题密不可分,因此事件折射公众利益的深度和广泛性也是网络舆情知识复杂性重要体现。

12 网络舆情事件外部复杂性概念及特点

网络舆情事件外部复杂性指的是外部网络环境受到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影响,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态度、观点、情绪、行为的总和。网络舆情事件外部复杂性主要呈现如下4个方面的特点:

121 网络舆情信息表现形态的复杂性

网络舆情信息表现为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3]。其中,文本类舆情是促进网络交流的主要手段,图像类舆情更有说服力和视觉冲击感,音视频类舆情能够在短时间内整合最直观最丰富的信息量呈现在网民面前。

122 网络舆情渠道的复杂性

公众了解和参与网络舆情的渠道形式多样,例如各大新闻网站、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论坛、网络音乐等都可以作为传播和扩散网络舆情的渠道和媒介。网络舆情借助这些渠道能够迅速向全社会蔓延渗透。

123 网络舆情受众结构的复杂性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 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尽管学生网民依然是中国网民中的最大群体,但是其他职业人群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参与热情持续升温,使得网络舆情受众结构越来越全面,同时受众结构的庞大也使得网络舆情复杂性与日俱增。

124 观点、态度的多样性

复杂的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一般都呈现多极化的舆论态势。社会各界站基于各自不同立场在网络上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形成了混杂繁复的观点群。例如我国人保部关于“延迟退休”的网络舆情事件,虽然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不同职业、不同工种的网民来说,自然对其有着各自不一样的态度和意见。

2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度是对网络舆情知识复杂性的量化评估值,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是由网络舆情事件的主体、客体、传播和受众4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是由舆情事件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进一步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对舆情受众生产影响,每一个环节知识复杂性的波动,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复杂性动态波动,从而使得整体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升级(如图1所示)。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笔者参考了大量网络舆情的案例和其他文献中关于网络舆情的指标体系,从知识复杂性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得出影响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因素,从而设计出相应的指标体系。

21 舆情事件主体

首先,“网络舆情事件”的定义有别于“网络舆情”,它是在现实中产生,网络中传播,并由网络舆情推动其发展演进而形成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共事件[4]。

舆情事件主体指的是在网络舆情事件中行使某项行为的自然人、组织等要素的总称,是影响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主要源头,也是决定网络舆情事态发展的关键所在[5]。网络舆情事件多是社会矛盾的反应,往往涉及较广范围群体的现实利益,具体到网络舆情事件主体知识复杂性问题,主要考察了政府部门相关度、利益相关群组指数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地理分散度3个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211 政府部门相关度

网络舆情事件主体的知识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事件与政府部门的相关度上。事件的性质和地理分布决定了与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关联部门的等级。跨地区、跨部门的政府参与规模反映了事件的复杂性和影响力。越多政府部门介入网络舆情事件,需要越多的决策知识用于支持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整合最广泛的政府资源来处理事件引发的各种问题,即它的知识复杂度就越高。本文将独立法人的政府部门数量用于表征政府部门相关度的高低。

212 相关利益群组数

网络舆情事件利益相关群组是指那些引起、制造、挑起事件,以及受到事件发生和处置过程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这些群组是事件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包括了事件发生的社会矛盾的主体以及矛盾所涉及的部门、群体和个人[6]。他们分别形成了立场不同的利益相关群组,在事件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同的相关利益群组在事件中的利益、权力和要求不同,群组之间存在相互协同、对立、冲突、支持等多种复杂关系,利益相关群组数越多,矛盾越复杂,需要越多的知识工具和方法用于分析、处理和协调群组之间的关系,即知识复杂度越高。

213 利益相关群体的地理分布

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利益相关群体地理分散性与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成正相关关系,因为地理分布广泛会使问题的差异性、处理难度、影响力以及协调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明显增大,相应的知识复杂度也更高。

22 舆情事件客体

舆情事件客体因素主要包含了网络舆情的关键指向物种类数及其主要的相关领域别两个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221 关键指向物种类

网络舆情事件的关键指向物指的是网络舆情事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现实对象,是触发利益相关群组发生联系的主要客观因素。关键指向物可以是实体对象,也可以是虚拟对象,是网络舆情事件中关键物质因素的总和。关键指向物种类数也是衡量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量化该指标,文章在分析了2009-2014年十大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基础上,整理了舆情事件关键指向物总类表,如表1所示。事实证明,即使最高复杂度的网络舆情事件,其关键指向物种类数也不会超过10个。

222 相关领域别

关键指向物的属性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网络舆情事件的领域归属,但不能替代相关领域别指标。相关领域别取决于网络舆情的事件属性,是从全局角度对网络舆情事件特性的划分,因此,相较于关键指向物种类数,相关领域别的数量是从更高层次描述了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度,笔者也从大量舆情案例中整理了相关领域的种类,用于量化该指标(如表2所示)。对5年内的十大网络舆情案例分析得出:即使最高复杂度的网络舆情事件,其相关领域别也不会超过6个。

23 媒体传播因素

媒体是公共事件扩散成网络舆情的重要平台,媒体传播的深度、频繁度和持续度不仅反映了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而且也会引发对事件更深入的知识挖掘和分析。

231 报道深度

对于越复杂、观点越多的网络舆情事件,媒体报道的篇幅越大,因此媒体报道的深度可以用主要媒体最长报道字数的平均数来表示。

232 报道频繁度

这里用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的媒体指数(百度指数舆情监测软件提供)来表征报道的频繁度,密集的媒体报道反映了网络舆情事件包含的信息量及其动态发展情况,是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重要指针。

233 报道持续度

报道的持续时间越长,说明网络舆情事件影响力越深远,复杂程度越高,例如马航失联航班事件,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内,相关报道仍然时常出现在各大网媒主要版面上。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报道热度有所下降,但复杂程度有增无减。考虑到指标的普适性,我们采用事件发生后的1个月为测量时间窗,统计1个月(30天)内媒体指数大于10的天数的比例作为量化报道持续度的指标。

24 舆情受众

舆情受众指的是在互联网上关注该网络舆情事件的公众的集合体,是形成网络舆情的主要因素。舆情受众指标包含了关注热度、受众素养、受众主动发声率和受众未知度4个二级指标。

241 关注热度

关注热度是网络舆情的基础指标,是高知识复杂度网络舆情的必要条件。该指标采用了“百度指数舆情监测软件”中的搜索指数作为基础数据,将事件的搜索指数与年度最热事件的搜索指数的比值作为监测指标。

242 受众素养

网络舆情受众的素养一般指其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受众的素养越高,认识和分析事件的能力越高,因此更能挖掘出该网络舆情事件的深层内涵和延伸信息,从而提高了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性。

243 受众主动发声率

受众主动发声率是通过对主要论坛的发帖数与浏览数的比值平均数计算得到的。舆情受众的疑问和诉求主要通过发帖的形式体现的,虽然其中带有情绪宣泄的成分,但受众主动发声率仍然能够反映受众对网络舆情的“求知欲”,侧面刻画了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性。

244 受众未知度

受众的未知度说明了舆情受众对事件的不熟悉的程度,受众对舆情事件未知程度越高,体现了网络舆情对一般大众的知识复杂度越高,可以用事件主要搜索词在事件发生前后搜索指数的差与事件整体搜索指数的比值的平均值来体现。

3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的确立及量化方法

通过对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的详细分析和设计,构建了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舆情事件主体、舆情事件客体、媒体传播、舆情受众4个一级指标,政府部门相关度、利益相关群组数等12个二级指标,分别确定了每一指标的具体量化方法(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的每一项指标均可量化计算得出。指标量化的方法大体分为四类:反正切映射函数、Sigmoid映射函数、基准比较量化法、均值法。

31 反正切映射函数

经过21分析可知,指标e11与知识复杂度有正相关关系,笔者对大量网络舆情案例分析得知,当政府相关部门数量超过10时,复杂度已经相当高了,即超过这个阀值时,无论相关数量10还是100,我们都赋予这个指标最高等级的知识复杂度,而绝大部分网络舆情事件的相关部门数量小于10,而且我们希望在(0,10)的区间内对不同事件的知识复杂度划分等级,因此,量化的函数能够实现自变量在10以内有明显变化,超过10时趋向一个极限值,同时,考虑到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为了反映现实情况,函数值必须在自变量超过30时变化才趋于平稳,因此,本文设计的映射函数为:

e11=2arctan(x/5)π

其中x表示相关的政府部门数,它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该函数能保证函数值全部映射在[0,1)的区间内,并且符合上述数据特征的变化(如图2所示)。指标体系中的e13也有相似的数据特征,因此也采用这种量化方法。

32 Sigmoid映射函数

通过23的分析,指标e31用报道的篇幅表征该指标的知识复杂程度,根据笔者对大量热点舆情案例的搜索研究,即使是疑点重重的“2014年马航失联”案例,主要网媒的最大篇幅也不到5千字,一般网络舆情事件的字数都在1千字到3千字不等,因此映射函数的设计必须满足步长为1的自变量在(0,5)区间内的显著变化以及超过5时就有逼近极限值的平滑变化的效果。Sigmoid函数的变化正好符合这种效果(如图3所示)[7],公式为:

e13=11+e-x

其中x表示主要网媒单篇最长报道字数平均数(单位:千字),它为大于等于0的实数。指标体系中的e12也有相似的数据特征,因此也采用这种量化方法。

33 基准比较量化法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诸如报道频繁度e32和关注热度e41与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度有重要关联,但单纯以“百度指数”提供的数据对其进行量化是不客观的。这两个指标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窗内媒体数量、媒体渠道数量、网民数量、通信方式的变化等因素相关,因此不同时间窗内的事件的指数高低是不具可比性的。考虑到这些因素,同时为了使指标值映射在固定区间内,选取评估事件所在时间窗(这里时间窗设置为1年)内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最高的网络舆情事件作为量化基准,将当前事件的媒体指数和搜索指数分别与最热网络舆情事件的相应指数的比值作为e32、e41的指标值。

34 平均值法

考虑到指标值的客观性和普适性,网络舆情的知识复杂度指标量化上尽量使用平均值来替代单一数据指针。例如受众未知度e44就以3个主题词搜索指数变化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值,同理可得受众主动发声率e43的指标值。

4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41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

为检验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可行,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性分析。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是指评价者利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该指标体系的有效程度,具体包括了该指标系统能否充分表达评价目标、并且充分反映了待评价对象的本质,以及指标体系的灵敏程度和冗余程度[8]。

文章借鉴灰色相似度思想以及数值分析中偏差分析的方法,确立了相似关联程度指数,文中称之为有效性指数,即专家对指标的评价与实际值之间的相似程度,通过指标有效性指数判断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设评价指标集H={h1,h2,…,hi,…,hn},其中,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参与指标评价的专家人数为m,所有专家对指标hi的评分集为yi={yi1,yi2,…,yim}。

假设指标hi得分的平均值为:

i=1m∑mj=1yij

根据统计学的思想,可以将视为指标的真实有效程度,即可以将i作为指标hi的实际值。根据有效性指数的含义和灰色相似关联度的公式[9],定义指标hi的有效性指数为βi:

βi=11+σi

其中,σi为数值分析中的误差公式定义的指标hi的偏差系数,其公式定义如下:

σi=1m∑mj=1i-yiji

从而,整个指标体系H的有效性指数β定义如下:

β=1m∑ni=1βi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指数越高,代表专家对指标的评估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越小,意味着专家对指标体系与被评价对象的评价意见就越趋于一致,则可认为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当β≥85%时,即可认定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较好,能够进行实际应用。

42 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根据上述有效性检验的方法,选取了10位评价者,按照对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从低到高5个等级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打分,分数的高低表示专家对该指标的认可程度。10位专家包括了政府宣传部门的公务员3名(从事政府宣传工作5年以上)、媒体工作者3名(从事新闻广播工作5年及以上)、资深网民3名(网龄10年以上),情报领域的海外专家1名(硕士以上学历),结果如表4所示。

评价结果显示,在所有指标中,获得专家认可度最高的是利益相关群组数指数和相关领域别。利益相关群组数体现了网络舆情事件本身矛盾多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是网络舆情知识复杂性的根源所在,处理好利益相关群组之间的问题是应对网络舆情的核心和首要问题。网络舆情的相关领域别是对网络舆情问题进行定性的重要参考,网络舆情问题涉及领域越多,越需要多领域专家群体思考和决策,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评价结果说明专家认为跨多领域的网络舆情事件知识复杂度较高。从评价结果中还可以看出,专家对指标“受众主动发声率”的认可度低于其他指标,该指标是通过受众对网络舆情事件的质疑能够侧面反映其复杂程度,但近年来网络舆论受到网络水军的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指标的真实性,所以在进行评估时可以适当降低该指标的权重。

通过分析和计算,最后得到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指数为08524>085,说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以用于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的评估。

5 讨 论

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知识复杂性的概念与特点,并从“舆情主体、舆情客体、传播深度和舆情受众”4个方面构建了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多种函数和量化机制,实现对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指标的量化及其在数据区间内的映射。进一步借鉴灰色相似关联度和有效性检验的原理,定义了有效性指数,用以验证所构建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网络舆情知识复杂度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小雪,陈福集.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管理动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7):28-33.

[2]郑小雪,陈福集.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5):1-3.

[3]唐喜亮.国际突发公共事件中传播舆情分析――以马航空难为例[J].新闻知识,2015,(2):10.

[4]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新闻学,2009:4-15.

[5]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63-69.

[6]熊建,杨爱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对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26-30.

[7]谈国新,万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