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系统;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关注度也是不断上升,作为冬季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集中供热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集中供热这个学科不断出现崭新的材料设备、更加先进和人性化的供热技术,促使供热事业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快速的技术发展以及不断拓宽的热力规模,导致了整个系统事故也相应地增多起来,导致供热管网出现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管道的腐蚀、供热管道的泄漏以及向下塌陷、原有的焊接部位裂开以及各种阀门、补偿器出现的事故问题,这些事故轻则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严重,将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以及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于供热系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已经迫切需要得到有效地解决。
一、应急管理概述
所谓应急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应急部门采取一系列的行动,进行积极应对。这些行动既包括经济、法律以及宣传工作,也有政府强制性的行动。应急管理不仅仅是针对事件过程的措施,还涉及事件发生之前以及应急结束后对于社会的安抚行动。应急管理的基石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应对系统、应急队伍以及对应的法规制度构成。当然,应急管理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保证民众的人身安全,在此基础之上施加以有根据的行动,各个应急部门积极响应,有效协同,利用团队合作以及一定的科技手段,把事件对社会的破坏尽量降低。
二、突发事件概述
依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已经或者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加以应对的公共危机事件。该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虽然我国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保持稳定,公共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环节和态势向复杂化变异,应对和控制的难度随之增大,突发事件应对的形势严峻。
1.法制逐步完整,具有统一标准
在完善的应急体制里,完整的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这使得在应急处理时,各个组织的救援行动以及其他个人采取的措施始终有法可依,做到了有法律依据的应急管理。可以看出,法律对应急措施的规定不仅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权利,而且对在具体事件中处置行为也有所限定。
2.机构专一,信息畅通
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比较专一的管理机构也是不可缺少的。专一的组织机构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具有沟通调配的功能,一个是具有常务性质,负责平时的事务处理。这个机构贯穿于应急过程的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调配机能主要体现在基层担任应急管理的人员上,他们通过自己的职位,来帮助上级掌握事件的信息,协调组织应急处理。
3.民众培养,树立危机意识
应急管理体系中,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也很重要。科学严谨的各种规程具体到各个细小的处理工作。在日常活动中,对普通民众进行适当应急的教育培训,定期举办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通过这个过程,来培养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得民众成为专业应急队伍的好帮手,分担了应急人员的任务,使得紧急情况得到更加全面有效地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社会和人员造成的损害。
三、供热管道腐蚀问题的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城市的集中供暖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管网规模越来越大,管道的腐蚀是对管网使用安全的一个重大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安全。当管网处于运行时段,热力供热管道自身内的腐化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方式:氧气和二氧化碳造成的管道腐蚀,溶解于水中的氧腐蚀加上二氧化碳游离分子的腐蚀。这几种腐蚀方式中,尤其以氧腐蚀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当还含有氧的水作为补水的时候,供热力管网使用,如果管网系统定压采用的是开式的膨胀水箱,周围空气中含有的氧就会混入管道循环的水流中,使管道的金属表面被腐蚀,管道自身的使用寿命就会相应减少。溶解水中的氧进入管道的机会是与供热管网系统的循环水量成正比的,溶解氧对供热设备的破坏程度就会随之增大,造成供热水管的泄漏,泄漏的面积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补水量,一步一步造成恶性循环,使氧腐蚀对供热管道造成的腐蚀危害不断加重。当管网停止工作的时候,管道系统的保护措施如果不再使用了,空气将进入管网内部空间,溶解氧便将会有机会对管道内壁造成腐蚀。管道系统停止工作期间,随着温度的降低以及水的遇热膨胀、遇冷缩小,使真空出现在整个系统上部,即使十分严密,也避免不了有空气的渗入,为氧腐蚀的造成提供环境。即使系统中的水要在管道禁用整个时期放掉,管道内部的表面也会有水膜,空气进入系统中水膜中,进一步腐蚀管道的金属壁,如果金属表面有水锈或污泥,则容易影响管道的健康,发生腐蚀。在管道系统失效时段腐蚀比管道操作时段严重很多。当一段管道被禁用,金属内壁壁面温度低,腐蚀产物十分松散,附着力很小,很容易被水冲走带入管道中,增加水中铁的含量,加剧金属矿床的形成;二是在管网供热能力无效期间,因为氧的浓度很高,并可以扩大到所有的部分,会造成大面积的管道腐蚀;三是当系统再次运行时,腐蚀产物沉淀在管底,促使管道底部持续受到侵蚀。因此,在停止热水加热管道期对于架空热力管道的敷设,如果具备好的质量保证温度以及防腐油漆的涂刷工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避免发生严重的内部腐蚀。许多热力管道采用直埋地下敷设,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在管道施工时引起的不紧密的结构会破坏保温层,管外也会受到严重的腐蚀,使管道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管材主要的侵蚀存在于热力管道外部保温层损坏部位,管外保温和油漆不均匀的地方,因而对外壁外保温和油漆的涂刷工作要格外重视。
四、热力管道的氧腐蚀应对措施
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和正确科学的安装方法。铺设地下管道的材质最好是铸铁管,因为热水加热温度一般较高,加热过程中的热膨胀和收缩现象可以导致管道接口处发生泄漏,导致氧腐蚀,可以使用铸铁管法兰连接,使氧腐蚀的速度减慢;无论在地上或地下管线均应遵循适当的标准对管道保温的外表面进行应有的漆料涂刷和外壁保温工作,这是应对外部氧腐蚀发生的关键步骤;确保使用闭环加热系统,使整个管路在运行过程中,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在系统之外,从而减少在运行时的氧腐蚀;另外埋地管道,地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达到水不发生泄漏的要求,这么做有利于排弃污水,而且也有利于缩小气体含量,从而减少了氧腐蚀。热水管道系统应在补水的时候选用除氧水,在氧腐蚀发生的情况下,其迅速上升的氧浓度使电池效应的速度加快,这就是对补水要除氧的原因。采用热力除氧器是除去氧的最佳方法。一方面可以去掉水中的氧气,另一方面可以去掉水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氧腐蚀产生的严重后果。
五、供热管道破裂问题
在管线的设计上如果考虑的不周到,管道遇热之后发生膨胀,会导致部分管段表面裂开进而发生泄漏。管道发生膨胀的原因在于,在供热管线之中,尤其是采用蒸汽供暖,其温度会不时地改变,这种情况在热力管线刚刚开始的运行阶段十分明显,供热管道的线性碰胀是值得关注的,这是因为一旦管线受热延长的距离使得其自身难以负担时,就会引起管线及其附属管件的破坏。此外,在供暖设计时,如果考虑的不全面,同样会在管线运行后产生严重问题。首先一旦没有充分分析管道的膨胀量,或者是对其膨胀的补偿方案缺乏指导文件,都会导致管线的破裂,这是由于管道缺乏相应的膨胀空间造成的。水击现象也是导致管道损坏的一大元凶,它使得管线内的压力异常升高,施加到管道内壁上,从而引起管道的不规则振动,尤其在蒸汽管道中,由于实际运行时出现纰漏,比如暖管和疏水的工作没做好,蒸汽就有机会遇冷凝结变为水,使得管内介质密度发生不均匀,凝结的部位成为四周介质的流入地,产生伴有猛烈振动的冲击现象,进而对管道自身产生了很大的破坏。还有一部分的事故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一旦存在施工安装质量不合格,就会有管网系统出现泄漏甚至是爆炸事故,所以应该使各种建筑材料要符合施工安装的要求。热力管网的安全与焊接质量也是紧密相关,如果焊接没有遵守相关标准,没有达到合格的强度,施工检验也疏忽大意,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管道泄漏、爆炸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只有切实做好突发时间的应急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春.城市集中供热现状的经济性分析及供热系统优化方案、节能措施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8.
关键词:监理单位;突发任务;应急措施
Abstrac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ten in some unexpected events, supervision units will accept the” emergent task", "burst" refers to some affairs expected project period not. For example, some of the emergency site,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the large customer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safety accident. This article deeply take supervision units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task measures.
Key words: supervision units; emergency; emergenc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施工过程中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是工程顺利开展及维护建设单位形象的重要保证,因此监理单位将采取措施实现对应急突发任务及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
1 监理单位应对突发任务采取的措施
1.1 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 提供基础保障措施
监理单位可储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各专业监理人员,有能力按照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承担现有的监理任务。另外,在车辆、仪器仪表方面储备丰富,可随时调配至突发紧急任务的有需要的地区。并且,选派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工作,使工程方面的协调工作更加有利,具体措施如下:
(1)总监根据任务的增加决定是否需要增加监理人员,对监理人员有无特别要求。如有需要,可以即时要求机动监理组人员1天内到位;
(2)总监根据施工单位的现有人力资源情况分析施工单位是否需要增加施工人员。如有需要,即时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以配合任务的增加;
1.2 成立应急小组,启动应急机制
监理单位可结合各地的多年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经验,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修改,形成了一整套内容详尽、科学严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同时,针对工程应急任务、突发事件,在当地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公司层面成立监理机动组,配置足够的人力、车辆和工具等随时供总监调用,并制订完善的《应急小组管理办法》。
2 主要的应急预案
2.1消防安全应急预防
2.1.1应急措施
任何现场监理人员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报警,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地点、部位、燃烧 物品、火灾状况等。同时报告所在的监理项目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接报告后,监理人员必须协助组织所有现场参建人员进行救火行动。
全体在场监理人员必须立即加入扑救火灾行动。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下,协助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由各安全员负责进行引导护送,向安全区(安全通道、消防楼梯)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疏散次序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现场通知处理。接应救护车,指引救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医院救治。
现场协助成立灭火救灾指挥部,由现场监理员及事发施工单位负责人组成,施工单位负责人任总指挥。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查看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随时向119指挥中心通报火情,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性气体源,指挥义务消防队和增援人员灭火,指挥抢救伤员,疏散物资,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在向119报警后,及时派出人员接应消防队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碍,疏散围观群众,做好警戒工作。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工作。
现场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如下事项:使用各种水源,限制用火用电直至停止使用,划定警戒区等。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划分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分为建筑物警戒和火灾现场警戒。 警戒要及时消除路障,劝阻无关人员、车辆离开现场,维持好建筑物秩序,为公安消防队到场展开灭火创造有利条件。火灾现场警戒要及时指挥疏散人员,看管好抢救出来的物件。
2.1.2责任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火灾,现场施工人员负全责。现场监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违规操作行为,未及时报告、未立即扑救,监理方负主要责任,监理项目负责人负领导责任。
现场监理人员施工前多次提醒,施工中发现违规操作,并及时提出制止,施工人员仍违规操作造成火灾的,施工单位负全责。
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的手机无故关机,致使火灾事件不能顺利上传下达,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2.2用电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2.1应急措施
任何现场监理人员发现发生用电安全事故,必须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及时送抵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现场监理人员协助用电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的处理。对于用电事故造成的火灾事故按照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全体在场监理人员必须立即加入抢救伤员的行动中。协助接应救护车,指引救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医院救治。
根据现场具体事故情况,现场监理人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未造成大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情况下,施工单位重新制定新的用电管理措施,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恢复施工。对事故后果严重的,必须等待业主对事故进行处理。
2.2.2责任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违规用电,现场施工人员负全责。现场监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违规用电操作,未及时指出纠正,监理方负主要责任,监理项目负责人负领导责任。
现场监理人员施工前多次提醒,施工中发现违规操作,并及时提出制止,施工人员仍违规用电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负全责。
2.3设备应急预案
2.3.1应急措施
各现场监理人员任何人发现已运行设备突发故障,应立即报告建设单位。
对于处于建设中的设备故障,监理人员及时通知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厂商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处理,保障本期工程各站点按照客户时限要求完成建设。
对于现场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构成对设备的危害,监理人员发现必须立即指出,必要时要求停止施工整改;施工单位态度不端正,继续施工仍未做足充分的保护措施,现场监理人员上报监理项目负责人,并以监理通知的形式向施工单位负责人发出正式整改通知,同时报知业主工程管理相应负责人。
施工过程中发现所安装的设备损坏,现场监理人员对损坏程度进行确认,并界定损坏是施工单位造成还是设备自身问题。如是由于施工单位造成设备损坏,施工单位进行全部赔偿;如是设备自身问题,现场监理人员及时通知设备厂商更换相应设备,保证工程建设工期。
2.4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理
项目监理部发现安全事故,发现人应及时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监理部等一切在场人员参与抢救,并尽快报告给项目总监,项目总监应立即向总经理及总工程师汇报,涉及其它单位及员工的,以最快速度通知其单位领导,并报警、急救。
重大安全事故,按监理项目所在地有关规定,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给当地安全委员会和安全监督站。
突发安全事故的事后调查分析、善后处理,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事故责任部门负责人将事故发生经过及事故处理经过填写在《重大事故报告》中。
协助业主处理工程出现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参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分析和处理。对突然发生的事故,可决定作出紧急措施,并在15分钟内电话通知业主,在24小时内向业主作出书面报告。
2.5质量事故应急措施
项目监理部发现安全事故,发现人应及时停止施工,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监理部等一切在场人员参与抢救,以“先抢通、再修复”为基本原则,不可以任何理由延长故障修复时间。
尽快报告给项目总监,项目总监应立即向总经理及总工程师汇报,涉及其它单位及员工的,以最快速度通知其单位领导,并报警、急救。
在故障诊断时,应对告警信息、显示报告等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定位,减少误判断。
当两个以上的障碍同时发生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处理重大故障及党、政、军等重要客户的通信。
突发安全事故的事后调查分析、善后处理,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事故责任部门负责人将事故发生经过及事故处理经过填写在《重大事故报告》中。重大安全事故,按建设单位或监理项目所在地有关规定,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给当地安全委员会和安全监督站。
缺少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事后绩效评估
虽然近些年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攀升,但相比校园日常生活事件,仍为少数,高校对突发事件的管理,除了没有相对应的应急方案外,对处理应急事件之后的绩效评估也是相当的不足,存在很严重的缺失,并没有对发生在校园的每一类突发事件进行有关的经验总结,这对未来学校应对突发事件是十分不利的,不利于学校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发展。缺乏之前相关经验的收集与汇总,使得在应对类似的突发事件时,总是无法迅速、有效的解决,而时间拖延所带来的后果,有时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高校校园中应对突发事件时,对当前事件的妥善处理并不是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终点,而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对每一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经验汇总与收集,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估。
项目管理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联
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实践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已被国防等领域广泛采用,并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项目管理的特性与高校校园应急管理存在很多的相通之处,高校管理者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其与校园应急管理相融合,从项目管理的理论中汲取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科学方法,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1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是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这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很相似。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迅速,形式多变,在学校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应当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有相关的人员对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但由于突发事件的形式较为复杂,这个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其中的有专业知识的核心人员,应长期在该组织中任职,但其他一部分人员,则可以根据校园突发事件的不同,任用不同的人员,但这部分人员应当在该组织中备案,以便事件发生时,及时参与。同时,高校校园的开放性,可以允许从校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以最大化保证在校师生的利益不受损害。
2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目标
科学的项目管理,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通过对项目的计划与事前预测,高效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控制,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全方位的协调和最高的收益。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目标,应用项目管理WBS的方法,将任务目标分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迅速的处理。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就使得项目管理成为一种被管理者迫切需要采用的理论方法,所以,这就需要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在充分理解项目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找出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的关联性,从而准确的运用项目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积极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以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性后果降到最低,以保障在校师生的利益,整体提升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项目管理与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描述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一般包括“定义,计划,执行,交付”四个阶段,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领域或不同方法再进行具体的划分。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组织、个人和资源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项目生命周期的设定也决定了我们可以利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来将项目和执行组织的连续性操作链接起来。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项目,可以运用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来安排相关事宜。通常,高校校园中的突发事件是独立的,但同类性质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是相通的,从事前的预防,到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有效措施,再到事后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的考核与绩效评价,都是与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相互关联的,正确的理解项目生命周期的真正含义将会使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系统方法逐步完善。
项目管理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用
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高效的进行团队整合、计划制定、方案实施、绩效评价等,使学校形成一套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联性,有效地完善当前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使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执行方案成为可以有效保障在校师生安全及社会最大利益的法宝。
1基于项目管理的理念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柔性组织
项目管理方法的运用始于项目的定义、计划阶段。同样的,高校校园若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案,就要从构建一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应急预案开始,这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与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的建立,应当首先选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组建强有力的组织,该组织中的人员应当在具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知识的同时,对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诸如学校设施、在校师生人数有十分详细、全面的了解,否则,将无法胜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该组织中的人员应分为两大类,分为常在组织中任职的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常在组织中的人员在校园日常工作中,以制定预案、关注校园动态为主;而临时人员,应当在该组织备案,主要任务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平时主要为其他部门服务。这样的机构设置,具有灵活性,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浪费,也避免了不熟悉相关处理程序的人员无法胜任职务、导致办事效率不高的后果,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接下来,在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当对不同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如可分为自然灾害、校园安全事故等,不同的突发事件,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分别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的突发事件,将更有利于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准确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而不会导致手忙脚乱的局面。同时,与制定预案同等重要的是,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必须提高所有高校在校人员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与理念。应对突发事件是所有在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在管理层。高校在校人员,应当了解学校有关的制度与实施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自救的常识,以便全体人员较快的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类措施。
2基于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方案
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是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目标进行分解,合理部署人员,以使项目可以高效、迅速的完成。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正具有这样的特性,发生较快,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所以,利用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已成为当下各高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在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组织机构要合理的安排人员,结合先前制定的预案与所发生的问题,明确目标,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利用项目管理WBS方法,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以使各应对措施全方位的展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时间拖延。在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案。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高校管理者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事先做好当地多发灾害应急措施,提前预警;灾害发生后,应将在校人员及时进行疏散,并进行安抚与心理健康的调查;面对灾害所带来的财产的损毁,应当及时清理并进行抢救,尤其是学校的重要资料的保护,同时,设施重建也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项目管理理论将有利于灾后应急管理中灾害严重程度的评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所需资金的估测,以便管理者迅速的做出决策,合理的进行灾后重建。
3基于项目管理的目标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绩效评价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省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鲁食药监发[2005]51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临沂市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临食药监[2006]6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县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条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药品质量事件、群体性药害事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重大制售假劣药品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药品安全事件。
第四条 根据药品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将突发事件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重大突发事件。指突发事件在全省范围影响大、波及范围广、蔓延势头紧急,已经发生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或者十人以上轻伤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事件。
二级:较大突发事件。指突发事件在市或县(区)辖区内范围影响扩大,蔓延势头有升级趋势,已经导致一人重伤、或者五人以上轻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事件。
三级:一般突发事件。指突发事件在一定区域内造成较大影响,危害较为严重,具有较为明显的蔓延势头,已经导致一人以上、五人以下轻伤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药品安全事件。
第五条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法处理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全县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领导指挥、协调和决策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理日常工作,包括收集、分析和综合有关药品安全检测信息,提出预警建议。办公室设在县局市场监督科,办公室主任由史柯副局长兼任。
第七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督导和后勤保障三个工作组。
(一)综合组:以市场监督科人员为主,办公室(法规科)、食品科人员参加,吴兴霞科长任组长。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和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和配合;建立突发事件处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组织撰写总结报告;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通报或有关情况。
(二)督导组:以稽查科人员为主,市场监督科、食品科、药检科人员参加,杨德方科长任组长。主要职责是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收集突发事件第一手信息资料,根据事件的势态,必要时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现场情况,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根据领导小组决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蔓延。
(三)后勤保障组:以办公室人员为主,财务科人员参加,陈杰主任任组长。主要职责是车辆、物资、经费保障等后勤服务工作。
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报告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及时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安全突发事件。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单位负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药品突发事件的义务。
第十条 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由药品行政监督、技术监督、社会监督共同组成的举报投诉和信息报告网络(信息报告网络可以现有的药品监督网络为基础调整充实),确保信息畅通、报告及时、准确无误。
第十一条 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检机构在获悉有关突发事件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大突发事件信息须在2小时内上报,不得瞒报、缓报、谎报。
第十二条 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辖区内药品突发事件的信息或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情况调查、分析和汇总,在规定时间内报市局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
第十三条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势态,报告分为初次报告、动态报告和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潜在影响、发展趋势分析、拟采取的措施等。
动态报告内容: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采取的应对或处理措施。
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的因果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探讨,对今后类似事件的防范建议等。
第十四条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次报告,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经核实情况后,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在2小时内初次报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同时报市政府。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设定与启动
第十五条 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等级分别采取以下三套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一套预案:发生一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县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尽快赶赴现场,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同时报告县政府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确认后报请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启动命令。
2、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协助医疗卫生部门,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有效证据;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对已流入社会的有毒有害物品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源头和流通、使用渠道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会同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控制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3、现场处理工作实行动态报告制度,即每4个小时向市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当地政府报告一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市局同时将情况报告省局。
4、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保持领导在岗、车辆备勤、通讯畅通,所有人员服从统一调度、指挥。
5、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有关单位,要加强应急值班,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接听值班电话,做好记录。值班人员中必须有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一名,工作日外须有一名局领导带班且值班人员必须是中层以上干部。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向媒体突发事件的动态,公正舆论,稳定人心,消除恐慌。
7、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各级有关单位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他所需物品的及时提供。
第二套预案:发生二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县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后下达命令,派出督导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2、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开展以下工作: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协助医疗卫生部门,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有效证据;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对已流入社会的有毒有害物品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源头和流通、使用渠道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会同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控制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3、现场处理工作实行动态报告制度,即每8小时向市局和当地政府报告一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4、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员都要服从统一调度,开通通讯工具,保持通讯畅通。
5、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接听值班电话,并做好记录。值班人员中必须有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一名,工作日外须由一名局领导带班且值班人员必须是中层以上干部。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势态。
7、其它应对措施。
第三套预案:发生三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县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畅通应急通讯联络系统,及时调度并分析、汇总应急工作情况,向领导小组报告。
2、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派工作组于2小时内赶赴现场,迅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调查及现场处理工作。每24小时向市局报告一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3、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人员都要开通通讯工具,保持通讯畅通。
4、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接听值班电话,并做好记录,及时向领导汇报。
5、与有关部门协作开展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与有关政府部门联系,沟通情况,通报信息,协调工作。
6、联系新闻媒体或通过网站,有关突发事件信息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7、其它应对措施。
第十六条 启动第一套预案由省局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指令;启动第二套预案由市局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指令;启动第三套预案由县级局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指令。启动第一套预案时,应同时报告省政府。启动第二套预案时,应同时报告市政府。启动第三套预案时,应同时报告县(区)政府。
第五章 后期处置
第十七条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县局须在2小时内向市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市局须在2小时内向省局和市政府报告,并在2日内将初步总结报告报省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八条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使用者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或人员未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或行动迟缓、失职、渎职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有关部门应依照党纪、政纪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对表现突出并做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预案由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附:1、##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人员分工
附件1: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副组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纪检组长
成 员: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管科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科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科长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药检科长
附件2: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人员分工
一、综合组:
组 长:
成 员:
二、督导组:
组 长:
成 员:
三、后勤保障组: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应对团队
作者简介:施宏波(1991-),男,河北怀来人,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殷桂萍(1992-),女,重庆人,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山西 太原 03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项目编号:10JDSZ306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98-02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突然发生,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危害或者冲击的事件。[1]随着高校突发事件的频发,许多高校管理工作者将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作为重要的课题,同时随着大学生团队的逐渐壮大,学生工作者逐渐发现学生团队在突发事件方面的自我应对能力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有很大的挖掘和建设空间。
一、研究背景
随着校园管理的多样化发展,高校学生工作更多的加强了学生团队自治的力度,学生团队在校园发展的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问卷星”网站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68.47%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愿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其中仅有21.67%的学生愿意作为把握团队主导方向的领导者,而52.22%的学生更愿意做提供意见的“金点子”。[2]这种领导者的缺失侧面体现了学生自我团队管理能力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学生自我管理团队的建设问题成为高校工作者乃至教育学、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学者关注的重点。
二、研究现状
随着当前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从各角度、各方面对学生自我团队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学者陈一星提出要在大学生培养中引入团队建设理论的观点,指出大学生团队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应用激励约束、挫折训练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3]但从应急突发事件的角度来研究学生团队建设的还比较少,而且多是理论上的探讨和阐述,有关学生团队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实证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本文从学生团队管理与应急突发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影响学生团队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的因素,进而提出基于学生团队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模型。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运用工作访谈的方法,在对山西医科大学自律委员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测评的基础上,从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角度提出提升学生自我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四、研究对象及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西医科大学自律委员会。该团队以“精神文明勤于监督,优秀品质严于律己”为会律在校园安全及同学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本情况
山西医科大学自律委员会为校学生委员会分支,由校团委领导和指导,成立于1999年3月31号,至今已有13届,成员人数为100~150人,基本构成情况如图1所示,各部职责分别是:信息反馈部:主要负责团队活动前期的策划、信息通知和后期的总结等工作;精神文明监督大队:大队长领导下属四个岗主要负责具体活动的安排和实施;校园岗:定期对校园进行文明督察,发现并解除各类校园安全隐患,保障学校各项大型学生活动的安全,及时向学校保卫处反馈各种安全信息;餐厅岗:一是定期对学校餐厅的后厨进行检查,保证学校食品安全,二是用餐高峰时疏导学生流,维持用餐秩序;宿舍岗:不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抽查,文明宿舍的评比,配合保卫处教师对宿舍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社区服务岗:主要负责帮扶校园周边的孤寡留巢老人和组织社区卫生清理工作,帮助协调学生与周边居民关系。
2.常规活动及团队建设的意义分析
笔者对该团队的常规活动内容及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文明监督工作培养了成员的团结协作和集体意识,生日会和优秀评选培养了成员的团队荣誉感,团队“竞争训练法”让团队成员在竞争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与团队价值的有机结合,每周一次的例会是对团队工作的细化操作。自律委员会的这些举措对团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可供借鉴;但笔者认为在评优竞争的同时应将约束问责等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双管齐下会有更好的效果。
表1 山西医科大学自律委员会常规活动意义分析
日常安排 意义分析
每周一次的校园文明督察,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安全隐患;每周一次的食堂卫生检查,保证校园食品安全;不定期随机抽查宿舍卫生情况,进行每月一次的文明宿舍的评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平时小的隐患不重视可能引起重大事故。自律委员会的例行检查使校园的安全得以保障,大大减小了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
每年3月31日为自律委员会的生日,届时会召开每年一次的生日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切蛋糕及“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的评选 团队建设最主要的就是凝聚力和团队精神,通过该种方式自律委员会增强了成员的集体意识,并且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的评选形成了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委员会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届时会对每个成员的各项情况予以考核,包括成员的到会情况、岗位负责情况等进行积分测评,计入“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的评比中 按时、按标准对成员进行的测评使自律委员会“自律”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了监督团队的自我监督力度和成员的责任感
3.自律委员会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及分析
笔者对该团队既往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传递方面。当应急突发事件发生时,各成员要把情况尽快反映给各岗长,再由岗长反映给信息反馈部,由信息反馈部报告给大队长,再反映给学校。笔者认为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过于单一,且中间程序步骤过于冗长,使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不具有实用性。
(2)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理方面。委员会设立的宿舍岗和校园岗有效预防了公共治安如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预防作用;餐厅岗的设立有效的预防了餐厅用餐高峰发生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学校财产及同学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自律委员会的四个岗相互协作,防患未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初环节有效预防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对控制事件的恶性发展也起到了良性转归作用。
五、学生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及模板
基于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一套高校学生团队处理突发事件的模型,为学生团队的自我建设和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提供了帮助。
1.应急预案及演习
作为学生团队,必须首先从认识上重视团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应急预案,这样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保障学生和财产的安全。学生自律委员会应结合工作内容对各个岗设立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明确应对内容和职责;同时要协调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安排与突发事件有关的演习,在不断地实践中完善方案并使团队成员熟悉各自的分工和任务,让学生能真正的了解和使用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模板
学生自我应对团队拟定的应急预案包括信息传递、事件处理和后续工作三大版块。
(1)信息传递。首先是传递方式。在一般的火灾、食物中毒突发事件中,应尽量选择快捷方便的通信工具进行信息传递,主要是使用手机联系。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手机无法使用,可以通过预案提前约定固定地点作为集会点从而开展信息交流。其次是传递方向,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信息传递。“垂直传递”主要是指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的信息汇报和反馈。这里要注意逐级上报的习惯养成,从而保证不会发生信息遗漏。“水平传递”是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是“垂直传递”的必要补充,平级部门之间及时的沟通和相互帮助可以避免许多损失。以学生自律委员会为例,“垂直传递”指的是学生委员会、精神文明监督大队与其下设的四个岗之间的信息的双向传递;“水平传递”即精神文明监督大队下属四个岗之间的信息交流。只有把“垂直传递”和“水平传递”不断完善和有效使用,形成网络式的联系方式,才能使信息快速的上传和,把握突发事件的走向和正确应对。
(2)事件处理。第一时间处理方案,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处理。这种处理主要取决于团队各成员的个人应急及急救能力的高低。在平时的例行会议和集会上,团队的领导者应该积极培训成员一些基本的自救、他救技能,例如人工呼吸、紧急避险等。第二时间应对方案,即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的处理相对应的后续处理。在保证基本的情况安全后,团队成员不仅要尽快传递自己及周边的信息,也要遵守“先重要后次要,先集体后个人”的原则,对周围伤员和财产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转移,防止事态的扩大和更多损失的发生。
(3)后续工作。在突发事件过后,对本次事件的分析总结是对下一次突发事件应对的第一步准备工作。不仅要清点各种损失,更重要的是对在突发事件中团体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扬长补短,并对团队中每个人的行动和应对措施加以测评。以学生自律委员会为例,其例会考核制度值得借鉴,在测评考核的同时加强团队中个人的集体意识和自救、他救能力,也能使应急措施在成员的实践中得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占霞.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预防预警机制探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