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第1篇

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十分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对网络活动进行规范

>> 网络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经验与反思 论突发事件中的政府舆情应对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策略研究 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 发达国家政府服务经验集萃 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 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政策趋向 发达国家政府间卫生事权安排的经验及启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启示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舆情应对 基于SWOT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策略研究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机制研究 加强基层人民银行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 浅议涉检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 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组织机制建设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 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思考 对医疗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张小明.加快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J].学习导报,2013-8-5. http:///xueshu/2013-08/05/content_8508189.htm.

[3]石萌萌.美国网络信息管理模式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9(7).

[4]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应急机制的简要情况[J].决策咨询通讯,2003(5).

[5]何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完善――从加拿大、德国政府网站谈起[J].软件世界,2006(8).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第2篇

(2.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文章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分析全媒

>> 全媒体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基于UML方法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建立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度 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研究 面向舆情预测的突发事件首发信息风险评估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框架研究 网络语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控制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模式研究 舆情信息增值开发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新媒体依赖背景下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传播模式研究 突发事件中媒体信息传播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论新媒体下突发事件舆情态势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初探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特征:一个实证研究 基于信息交换均衡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模式探索 高校突发事件下不良舆情消解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9] 郭其云,董希琳,岳清春,等.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的危机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4):438-440.

[20] 余秀才,李青青.突发事件媒介仪式:一种舆论构建的新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6-120.

[21] 兰德尔・柯林斯.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4-175.

[22] 陈平原.媒介融合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J].社会科学家,2014(7):54-56.

[23] 易艳刚.塘沽大爆炸,天津依然是“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 [EB/OL].[2016-03-16]http://.cn/zl/zatan/2015-08-13/10364281.shtml.

[24] 魏永征,代雅静.融合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嬗变――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的分析[J].新闻界,2015(18):19-25.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灰色预测;弱化算子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人互联网络以来,网络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第38次中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其中,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56亿,网民规模的增长率和使用率较上年底持续增长。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人们可以自由发表对某一事件的言论和观点,这使得互联网成为舆情生发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关于某一特定突发事件的信息在网络后,必然会产生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网络舆情传播大致会经历潜伏、爆发、平稳和衰退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就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过程。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不确定,舆情话题在传播过程中就可能朝任意方向发展,某一特定的舆情话题可以衍生出多个相关或无关的新的舆情话题,对舆情的态势走向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规模及发展趋势难以预测、复杂多变,其具有的突发性、危险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也使得突发事件中原有信息沟通渠道可能受到影响或是被阻断,为各种流言、小道消息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留给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不能及时准确获取全面的、最新的信息,就无法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处理,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实践中,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的规律,探索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选取了发生于2016年10月10日的浙江温州房屋倒塌事件,进行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价值。

2突发事件属性和级别

对于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而根据事件的严重性,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I级)四个级别。在网络舆情的事件评判中,社会安全事件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对这种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3案例介绍

2016年10月10日下午16点30分,浙江温州三幢五层楼房倒塌,造成22人死亡,6人受伤,属较大级别的社会安全事件。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3.1数据的归纳与整理

本文中模型的数据来源新浪微博,网站以及新闻媒体等各大主流平台。为便于计算现选取发帖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以事件发生半个小时后间隔为12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共计归纳出十一个时间段内网络传播数据量(见表1)。

3.2舆情态势走向

温州房屋倒塌事故中,网民参与讨论发帖的舆情态势演化历经两个波折(见图1);10月10日下午16:30事故发生后,11日舆情热度迅速上升,主要表现为对事故本身的关注;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易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0月11日,新闻媒体等报道出父母用身子护住女儿,女儿得以生存,舆论热度再次攀升。随后事件逐渐平息。

4舆情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演化周期

随着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首先必须对突发事件的演化有清晰的认识。

一、对突发事件演化周期阶段的划分

根据对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可分为阶段型、扩散型、因果型、情景型等研究类型。阶段型演化机理的研究主要遵循事件序列和特定生命周期来对突发事件进行阶段性划分并研究。这类研究目前已比较成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国外的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有:1.七阶段模型。1976年,Turner依据灾害的影响和后果对灾难的发展进行了模型描述,将灾害的演化过程分为:理论上事件的开始点、孵化期、急促期、爆发期、救援期、社会调整期七个阶段。?譹?訛2.四阶段模型。1986年,Steven Fink提出关于危机的F模型(即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将危机的发展划分为:危机激发阶段、危机急性阶段、危机延缓阶段和危机的解决阶段。?譺?訛3.三阶段模型。1995年,Burkholder提出了紧急事件的三个阶段模型,分别为:急性的紧急事件阶段、晚期紧急事件阶段、后紧急事件阶段。?譻?訛

国内的学者大多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划分:1.四阶段说。马建华、陈安提出突发事件的演化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发生、发展、演变和终结等四个阶段,有些突发事件可能没有演变过程,只有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譼?訛2.五阶段说。祝江斌、王超等认为,突发事件的演化从其生成到消解,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通常情况下都经历如下五个阶段:潜伏生成期、显现与爆发期、持续演进期和消解减缓期以及解除消失期。?譽?訛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突发事件演化周期分为:危机潜伏期、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突发事件演化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能够划分各个阶段的节点事件或标志性事件。“危机潜伏期”里的危机是一种潜在的危机,也就是风险;“事件爆发期”和“事件恢复期”中的事件都是指的该突发事件本身;危机蔓延期里,存在引发次生、衍生事件的可能性,但演化的动力还是来源于主要的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危机,因此该阶段被称作“危机蔓延期”。(如表1所示)

危机潜伏期指的是某一突发事件爆发之前,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危机正在累积,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强、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很可能已经暗流涌动的这段时间。由于不容易被察觉,没有明确的标志性事件,所以被称为危机潜伏期。它的时间跨度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点,以突发事件的爆发算作终点。但是,这一阶段仍然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些征兆来,如果能加强对危机的监测和预警,能够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减少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所带来的损失。当我们没有及时干预或干预强度不够时,危机状态可能快速继续恶化,当造成事实上的损害时,危机状态便变成突发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有四种类别,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的危机潜伏期长短不一,危机表现也不同。(如表2所示)

事件爆发期,指的是突发事件爆发的这段时间,潜在的危机累积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并以破坏性的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由不为人知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突发事件的爆发,因此被称作事件爆发期。此阶段时间跨度不长,起点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没有明确的终点。(如表3所示)

危机蔓延期,是突发事件爆发后,产生的危机不断扩散、蔓延,损害程度不断加剧、事态不断升级的时期。这一时期,如果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极可能演化成公共危机,甚至就是以公共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被称作危机蔓延期。同时,可能伴随次生、衍生灾害,社会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或长或短,主要取决于危机管理的效果。如果处置得当及时,危机蔓延期很快便会结束;反之,则有可能持续蔓延并引发新的事件带来更多危害。(如表4所示)

事件恢复期,是突发事件得到控制,损失在慢慢减少,直到突发事件得到完全控制,社会秩序恢复,人们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的一段时期。这一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突发事件的破坏程度和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力度。一般来说,事件恢复期开始于政府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之后,表现为事件影响逐渐缩小,社会危害程度逐步降低,最终事件平息。这一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有受害者得到妥善安置补偿、官方对事件的解决方案办法出台、肇事者得到处理、伤亡人数得到控制不再增加等等。这一阶段有形的损失容易恢复,但心理创伤的恢复需要时间。政府不仅要解决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还要考虑到日后可能引发的新的危机,要做好预防工作。(如表5所示)

总的来说,突发事件演化周期包含上述四个阶段,在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后又会呈现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循环进入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

二、对突发事件舆论的研究的几点建议

在对突发事件演化周期的四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变化及舆论引导有以下几点建议:

在突发事件的演化周期里,危机和事件是会转化的,事件是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显现的危机,而危机是潜在的突发事件的爆发风险。谢科范等人认为,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之间有三种逻辑关系,其中之一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衍生突发事件型。即突发事件在先,网络舆情在后,但网络舆情继而引发新的突发事件,导致衍生突发事件以及连环突发事件。?譾?訛因此,在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变化时,不仅要考察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舆论,更要注意到这些舆论是否包含潜在的危机,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突发事件。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演化周期长短不一,表现和特点也都不同,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变化应分类别分阶段进行,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也应当对症下药。例如在自然灾害类的突发事件的危机潜伏期里,几乎很少有相关的舆论出现,但是社会安全类的突发事件在危机潜伏期里就已经有一定量的相关舆论出现,这就需要加强这一时期的舆情预警监控,争取及时发现问题苗头。

突发事件的演化周期是一个循环的生命周期,在它进入事件恢复期后,一方面是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得到逐步解决,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生活步入正轨,但另一方面也是新的危机开始慢慢累积的时期。在事件恢复期,政府不仅要注重对事件的善后处理,也要对已发生事件的舆情进行总结分析,查找经验教训,为日后出现的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借鉴。

注释:

?譹?訛Logue,James.Disasters,the environment,and public health:Improving our response[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6,86(9):1207-1210.

?譺?訛Craig Calhoun.Aworld of Emergencies:Fear,Intervention,and the Limits of Cosmopolitan Order[J].The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2004,41(4):373-395.

?譻?訛John E.Eiland,Donna A.Pritchard,Darlena A.Stevens.Home Study Program: Emergency preparedness-Is your OR ready?Associ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J].Aorn Journal,Denver,2004,79(6):1267-1271.

?譼?訛马建华、陈安:《突发事件的演化模式分析》,《安全》,2009年第12期。

?譽?訛祝江斌、王超、冯斌:《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刍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第5篇

>> 基于电视传媒热点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工程建设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大学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策略研究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 关于网络舆情事件热点发现算法的比较分析刍议 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告警事件关联分析算法研究 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BP神经网络剪枝算法 基于热点文件下载的网络舆情信息挖掘方法研究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 国内“网络舆情”领域研究热点及演变分析 舆情热点事件的正确“打开姿势” 网络热点事件的成因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舆情下热点问题的分析模型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河南省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星级酒店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张润莲,兰月新,王彩华,等.网络演化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6(4):24-30.

[3] 曹学艳,张仙,刘牛等.基于应对等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3):82-89.

[4]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5] 王长宁,陈维勤,许浩.对微博舆情热度监测及预警的指标体系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126-129.

[6] 王国华,邓海峰,王雅蕾.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7):1-5.

[7] 王伟,许鑫.基于聚类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3):74-79.

[8] 刘勘,李晶,刘萍.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舆情热度趋势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36):170-173.

[9] 王青,成f,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8):54-57,111.

[10] 苏国强,兰月新.基于SIR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扩散模型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3(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