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发达国家 数学教育 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98-01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核心教育之一,我国的数学教育也逐渐实现普及化,虽然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但却缺少优秀的数学大家。数学大家的培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这样对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因此,在数学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精化中国的数学人才,提高我国整体的数学水平。

一 数学教育的研究意义

数学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环节,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数学的学习和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简单的生活购物到深奥的计算机程序,无一不体现着数学的强大魅力。同时,随着国家间越来越多的交流也开始了协作关系,世界各国针对自己数学教育的特点与他国的数学教育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为实现全球化数学教育模式不断探索着。

二 发达国家与中国数学教育现状比较

1.教材

第一,修订组织不同。中国数学教育的修订组织是由科研机构、教学研究室、大学及中小学一线教师构成,这样的组织结构使中国的数学教材在听取了不同阶层的意见后更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教材的修订需要多次的研讨,及时采纳良好的意见弥补教材的不足。而在发达国家,如英国,教材修订由国家课程评论专家组和咨询委员会共同完成,专家组的职责在于结合国家课程的要求和其他成功的教育经验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起草教育新计划,为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的评估提供依据。咨询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组员自身的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为教育司提供新国家课程的整改意见,使课程的修订视角更为广泛,结构更为科学。

第二,教材侧重点不同。中国教材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基础教育,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中国的学生工作之后,可能再也不会遇到微积分之类的问题,但数学的学习却培养了他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而在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目的更多的在于应用,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实践能力,在教材中首先阐述所学内容的应用情况,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2.教育方法

中国的课堂式教育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用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而发达国家的教育中课堂教育较为轻松,学生不被限制行为,可以随意讨论和发言,教育更多的是自由和乐趣。在数学教育中,如几何图形的学习中,中国教师会为学生展示常见的几何图形,然后讲解几何理论和相关的习题,学生在题中理解理论知识。而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师就会分发给学生形状不同的积木,然后让学生自主理解几何,随意拼接图形,在学习几何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教育特点

中国的应试教育使中国学生的基础扎实、纪律性强,具有一定的集体责任感,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认知限制了学生只能注重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教育。发达国家则更重视自身发展,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重视自然主义教育,学生自主选择职业,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英国、法国等国家注重绅士教育,崇尚礼仪教育,因此发达国家的学生更具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 中国针对发达国家教育特点的借鉴意见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限制,数学教育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忽略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上文对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综合分析,中国应结合自身国情,吸纳他国优秀经验,对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首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素质培养,把教育当作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目的。其次,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本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对于喜爱数学的学生,应积极提供数学学习的平台,教师引领,同学间相互讨论,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最后,社会应整体转换对教育的看法,不要死板的认为大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要承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华罗庚那样的数学大家的成功,不仅有他的努力和天赋的原因在,还因为他真正喜爱数学。这样做才能促进新的、适用于中国的教学模式形成,使中国的数学教育屹立于世界之林。

四 结论

数学的发展对社会的推进有着积极的影响,基于对中国及发达国家的数学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中国应结合本国的数学教育特点勇于改进,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引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明初、孙旭花.中小学数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及影响[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2)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28-02

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地球科学学院概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下简称ANU)于1946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建。该校拥有教职员工3600多人,学生13500多人,学生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较少。ANU是一所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ANU始终以研究为主,同时又不忽视大学的教学工作。教学及研究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享有很好的声誉,曾两度被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委员会评议为第一等级大学。全校有大小图书馆10个,藏书量超过100万册,为本校师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ANU地球科学学院是前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与2008年1月合并形成,该院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同时培养少量的本科生。ANU地球科学被评为澳大利亚国内大学同类学科中最优秀的学科,在世界同类学科中排名前十。地学院在物理、化学、材料性能和地球环境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院地球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研究领域:地球化学、地球环境、地球材料与工艺和地球物理学。该院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中贯彻学校“发现”的文化,并且渗透到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从而使该院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有新的突破。

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特点

致力于建立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中一流顶尖大学,ANU地球科学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独特的特点:

1.广泛的地学研究视角

ANU地球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地球的形成、演化、目前的性质和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强调在全球范围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教学,同时就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南半球的观点。另外,地球科学学院还负责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洋的历史、地理和独特的环境条件。

2.独特而优越的研究条件

学校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设施,包括核磁共振观察仪、高清晰度显微镜、多功能望远镜。同时,它还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设置了观察中心。学校拥有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其中包括设备优良的演讲厅和实验室,全澳洲大学中最先进、容量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设备。作为主要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ANU的天文台分布范围从喜马拉雅山到南极洲,涵盖了地壳最古老和最干旱的部分,包括三个主要的海洋,从热带到极地的气候体验。

3.系统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课题

ANU地球科学还研究商业和社会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如自然资源的形成、景观和环境的变化和演变。该领域是国家研究中心的优先项目,主要研究我们居住的地球如何形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关注未来全球变化的可能性。随着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社会对地球科学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要求其提供知识丰富、信息灵通的毕业生。

4.各系统平衡性的研究

为了使研究更加全面、系统,2008年1月地球科学系和海洋科学学院合并形成了现在的地球科学学院。过去几年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固体地球”,目前注重“固体地球”和“海洋与环境”之间研究的平衡。研究也关注地表的变化过程,景观和气候变化。自从原地球系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原海洋科学学院的古海洋学的引进,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化学海洋学、海洋碳循环等研究课题的不断整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平衡性。

5.影响较大的地球科学研究

ANU的地球科学计划在世界综合性大学同类计划中是一致公认的前十名大学之一,它出版刊物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全国大学出版刊物中名列前茅。该院物理、化学和地球材料特性研究以及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研究在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环境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土地过度利用,国家对自然资源严重依赖,以及澳大利亚作为该地区最发达国家,ANU必须通过在地球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先项目为国家做出贡献。该院将致力于保持其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将资源转移到日益重要的新的地球科学领域并表现出灵活性。

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院学生培养特点

ANU地学院允许学生同时选修多个学位课程,这形成了ANU与其它学校不同的特色。因为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领域,需要广博的学科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并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全球公民而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该院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选修一门选修课程。此外还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些针对性的课程。该院把基础知识延伸到专业的职业化教育中,复合学位的选择和灵活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学习能跨越基础和专业的各领域,让学生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是该院在地学研究领域能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关键。

1.本科生教育培养特点

(1)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本科生除了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此外还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一门针对性的课程。该院要求每位本科生在第一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学院从新生入学就对其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进行鼓励教育,树立学生信心。本科学生在其接触地球科学的最初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学院这时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信心,发挥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院还同国际社会的学者合作,探索并解决澳大利亚和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发言提问。由于一直被鼓励获取更多的知识,该院的学生培养了信心和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术和专业生涯中,他们可以对自身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进行解答。

(3)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之外,教师会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创造野外实习或实验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团队意识和互动关系。目前,ANU地球科学学院经常在夏季暑假期间对学生开展短途野外实习、对研究和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外出郊游远足、进行简单的野外观察和样本采集等丰富的活动。

(4)加强教师指导,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本科生在开学之初就有固定的教员带领,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由于获得了学校和国家更多的资助,该院还计划和其它院系合作,引进更多的其它学科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一方面减轻了每位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来自于与地球科学相关的更多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老师那里获得新信息、拓宽知识范围、启发新思路。

2.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

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科学研究院,ANU地球科学学院实施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教育发展战略:创建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的地球科学专业、引进更多优秀的教职人员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效实践该院发展目标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拓宽和深化研究团队的研究领域,逐步建立有着良好科研氛围的机制。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教育模式。充分围绕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教学是该院教学活动的一个特色。该院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最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球科学院系。

(2)贯彻“发现”理念,促进学生探索创新。该院秉承学校“发现”的文化和“重要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的校训,在教学和科研中要求学生不断去发现新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质,并且渗透到一切教育和科研活动中,使“发现”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新的理解。

(3)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该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学科知识,因为地球科学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要求研究者具备广博精深的系统知识。为此,该院和其它学院合作,广泛引进不同学科和专业人才,不断探索扩大研究领域,师生可以在其专业和职业范围里研究学习,也可以跨越专业和职业的范围去工作,因此能使该院在研究和教学领域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

(4)注重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该院强调本院教授、研究人员和专职学生事务管理者要从研究生资金资助、就业指导到未来学术生涯规划等给学生以全程指导,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学习、工作和职业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对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1.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外交流。

澳大利亚由于本国人口较少,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外来人口,因此留学生比例较大。ANU地球科学学院每年也招收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在本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如何培养上,该院采取了灵活的培养模式。在入学时间、学制、入学申请和课程的学习上都有不同的灵活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广,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也逐步加深。外国专家、学者、海外学生来我国交流、学习也逐渐增多。因此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诸如培养模式、学制、入学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

2.以“发现”为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方式。

ANU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向学生贯彻“发现”的理念,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这是该院在研究流域能不断创新的关键。该院充分考虑到每位研究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这样能充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建立系统综合的学科知识体系。

ANU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学科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领域,用新的视角去研究课题。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到该院交流、任教,这是其在地学研究领域一直能居于领跑者地位的关键。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来说,“各领域如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等传统学科领域因囿于专业面过窄等原因无法适应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ANU地学院的经验,加强不同学科、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开阔视野,扩大研究领域,提高我国地学教育和科研水平。

4.积极鼓励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ANU地球科学学院要求每位研究生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主要跟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和野外实践活动。同时,该院积极为研究生创造各种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议,鼓励学生在会议上发言、提问。校内外各种团体之间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这种活跃的学术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有关地球科学教育的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学术和教学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能不断接触到该学科领域的不同观点,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我国地学研究发展。

五、结 语

ANU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的发展规划是基于澳大利亚本国或者说发达国家地球科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而制定的。该院一直把实现在地球科学领域世界级顶尖一流学科作为其发展的方向,随着近年来不断发展,该院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在世界的影响不断加强,基本上实现了该院的目标。如何对未来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做出科学的定位,就要求我们将中国地球科学的未来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如何从外部的国家产业和基础科学发展的制度层面,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层面,从地球科学自身发展的层面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协调一致”,并积极借鉴ANU地学院及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地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地质教育协调发展。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培养能力;引导诱导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1.老师注重讲授式教学,忽略启发式教学特点

由于老师教学观念的原因,在课堂上都是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感受,只是一味地注重“讲”,使学生感到昏昏欲睡。

2.与生活实际相脱节,注重书本教学

老师在教授小学数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联系生活实例讲解数学,将数学生活化。

二、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启发式教学应该注重“启”和“试”的有机结合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们在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时,让身为同桌的两人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商店里有10只大公鸡,卖出去6只,还剩几只?通过具体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计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共同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行需要启发式教学。虽然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我们不应该全盘否认。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育。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理性知识少的缘故,客观上还是得要求我们进行讲授式的教学。

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丰富的资源,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多提“为什么”。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学生要在学习中培养主动、好学、好问的良好学习品质。老师的启发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肤浅到深入,引导学生不断地积极探索,形成清晰有序的思路,从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冯锐,刘丽丽.整体论视阈下的教学设计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9(4).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79-01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其独立找到答案,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而学生在启发式教学的引导下,既能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发展其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概述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泛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客观教学规律和具体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实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启发式教学,就是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目的。针对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包括:1)其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优化结合课本知识和自身智力。2)其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作用只能作为指向标,不可喧宾夺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实现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3)其强调实践结合理论,也就是教学过程中要有机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情况,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理解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应用策略

1、案例分析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结合

将案例分析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相互结合,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提前布置案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讨论,以促进生生间良好的交流互动。但值得注意的是,选用的案例必须是以某种事实为依据编写出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故事案例。只有经过对这种案例的分析,学生才能达到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春》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析文章,寻找作者描写春天的几个方面,以及所描绘的春景有哪些?对景物的描写又分别应用了如何的修辞手法?学生在对《春》这篇文章分析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相同类型文章的知识特点,以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并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如何写作此类文章的技巧和特点。

2、重视提问过程中的启发性

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来启发学生的方法,科学合理的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跟上教师思路,然后正确的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带着目的性的对学生提出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所提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复杂,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而教师提问要达到理想效果,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获取答案,充分感知学习的乐趣取得成就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重视提问的启发性是关键。例如:《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在阅读课外期间,了解文章中描写韩麦尔神态、语言及行动时,韩麦尔先生体现出的心情如何?以及小弗郎士变化中他表现出如何的情感?当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反反复复进行阅读时,就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心情的悲痛和沉重,感受到小弗郎士表现出的爱国之情。又如:《孔乙己》教学完成后,教师不妨提出如下问题:孔乙己到底是受到谁的迫害?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去思考,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孔乙己等相关角色,进而总结归纳出:由于孔乙己生活于黑暗的社会中,诸如孔乙己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其人际关系十分冷漠,而孔乙己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却备受侮辱、迫害和嘲弄、奚落,这是直接导致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借助启发式提问,有利于学生快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写下文章的目的。

3、启发引导学生做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做相关试题也是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故语文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例如:《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做相关试题:《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文中渔人们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学生通过学习便能知道,中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是文章作者,但很快学生会被第二个问题难住,此时教师要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协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走进桃花源之前路径的描绘词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认真的阅读课外,自然而然就能发现问题的答案:“缘溪行,忘路……豁然开朗。”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是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自学的习惯。

4、引导启发学生讨论问题

任何学科在教学中,带着目的性、计划性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具有积极的促进性作用。教师不妨将课本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结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设置某些问题,引导其进行探讨,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例如:《我的叔叔于勤》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基本了解文章的主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是丑陋的金钱关系,文章主要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不过,单纯的让学生了解远远不够,毕竟文中描述的社会与学生相差甚远,故而,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有必要组织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抛出讨论题目:究竟文章主人公是谁?引导学生回归到课文中,重新分析课文主人公形象,逐一描述文中出现的人物,再次体会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看法,并深入的理解课文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并非单纯性质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学艺术的一种,它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紧密相联,对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断更新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进而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志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关爱明天,2015.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主要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 的结论。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

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月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

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运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当然,每个模式都可以修正,提高或降低结构的松紧,以使模式适应学生进行最佳学习的那个理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