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解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课程的内涵
中学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建立在初中地理基础上的高中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属于学习应用地理,共分三个章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防灾与减灾。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基本理念重在“指导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研读《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标准,具体要求: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避害趋利的远景。活动建议: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收集本地有关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语,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收集近年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资料,绘制其地理分布简图,解释其形成原因,并说出我国已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模拟以某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援救演习。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期板报。组织以“自然灾害与我们”(或“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高科技”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地理新课程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分析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教育科学的观察、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恰好可以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体现,因此将课题研究活动渗透于选修教学,能更有效的完成地理选修教学。
二、确立“中小学防灾减灾体系”课题研究活动的载体作用
我国设立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目的是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学校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的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活动,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深入调研当前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编制适合各校的防灾减灾教育读本;收集、整理防灾减灾教育的相关活动案例,并提炼出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在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演练经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的体系。
自然而然,“中小学防灾减灾的体系研究”课题作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教学的载体,共同承担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任务,对于深化生命教育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取作为地理选修载体的四项子课题,分别是:“长乐沿海农村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研究”(长乐文岭中学);“中小学防台风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福州外国语学校);“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策略研究”(永泰三中);“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福清上苍中学),以实际课题研究活动案例,探讨以“中小学防灾减灾的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融课题研究活动的地理选修课有效教学
选修教学体现个性与特色,应该充分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学”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咨询、查阅、走访等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通过调查周边环境获得答案,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开拓思路,通过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深入探究。
课题研究活动恰好符合新课标“重实践活动”的宗旨,将选修教学与课题研究活动有机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地理选修的有效教学依托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活动融入地理选修教学彰显实践性。
1.灵活运用案例,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选修课程在课标中明确要求“运用资料分析,举例说明,结合实例比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往往可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中小学防台风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结合刚刚过境的“鲇鱼”台风为案例,全校各班级都开设了一次以“防台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猜谜、知识竞猜、观看实况录像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防台教育,而且在中学地理课的相关章节中也注意渗透讲解传授台风的知识,并告诉学生防台减灾的基本措施。
“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策略研究”,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育点,以地震生还案例(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等),编写防震减灾校本教材,融合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邀请有关专家把关,在全校进行以防震减灾为内容的校本教育。
“长乐沿海农村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研究”,通过2008年“凤凰”、2009年“莫拉克”到2010年“莫兰蒂”等强台风案例开展防台风知识普及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并及时总结演练经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明确指出:“有对自然灾害知识的了解作为基础,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难度小的防震减灾常识。”
2.依托研究性学习,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选修教学可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选修课程中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设计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分组调查,既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小组互助的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可多种多样:举行防灾减灾的知识竞赛、专题班会、避难训练、夏令营活动,通过板报、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和调查、要求学生撰写总结或调查报告,并提出建议。
“长乐沿海农村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研究”,组织“追风”活动。每天在学校广播电台对台风及防台风知识进行宣传;通过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台风及防台风知识宣传,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防台风知识宣讲;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对天气进行跟踪记录,在台风来临之前,学生在家里对家长和邻居进行防台风知识说明,准备必要防台物资;在台风过境后,对减灾自救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策略研究”,重视开展防震减灾实践活动,使防震减灾教育不断延伸。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讲座、专题广播、班刊、校刊、播放录像、开展逃生演练与救援演练,组织学生上街下村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号召学生制作宣传板报,配合社区科普宣传活动,充分扩大防震减灾的社会影响力。
“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组织防震自救兴趣小组,成立专门地震救援志愿者活动室,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等多种方式收集防震减灾、互助自救的相关知识。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有针对性的组织紧急避震、疏散演练,运用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意识及紧急应变能力。
3.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增强开放式学习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跨度广、深度大,教学活动不应仅局限课堂,要多采用开放性学习方式,合理开发校内外丰富资源,包括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科研单位等,通过对校内外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
“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引入“学生的自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台减灾教育体系。学校注意加强对校园硬件设施的检查工作,加强防汛防台知识宣传和教育,强化组织领导。学校以问题质疑、专家详解、特别提示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印防台风教育宣传材料,进行《防台防汛暑期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学校安全协议书》以及《告家长书》)、开家长会、建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防台风知识,让家长参与到防台风教育中,共同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
“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鼓励学生把防震减灾知识带回家带回社区。将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延伸到附近社区,参与社会防震减灾工作,通过组织类似“小手拉大手”活动,根据家庭居住环境,制订演练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全家总动员开展一次防震演练,辐射整个社会,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一、加强领导,加大应急管理宣传力度。
我乡成立了应急管理及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各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村、各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了具体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为让广大群众知晓应急管理的具体内容。乡应急办加大了宣传力度,办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利用逢场日和宣传单巡回宣传等方式宣传应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广大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得了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二、完善预案制定,加强应急演练。
今年以来,针对我乡实际修订完善了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食品药品、防洪抗汛、水库安全、公共卫生、学校安全、道路交通、农产品安全等一系列应急预案,为进一步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开展了消防演练。学校组织开展了防爆演练等增强了自我防范和逃生的技能。我乡还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合的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特别是今年9.13洪灾,我乡道路出现多方塌方,地质灾害点面临随时滑坡的危险,在紧要关头,应急救援队伍在乡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员的指挥下,第一时间奔赴各灾情点施救抢险,及时修通道路三处,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次,使我乡应急救援队伍在实战中得到了经验,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队伍。
三、加大应急投入,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到位。
乡上设立了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确保安全隐患整治到位。今年以来,乡上共投入10多万元用于地质灾害、道路
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工作安排,定于2019年6月15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校园防震演练小组,并召开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班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强调细节,确保安全。
会后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向学生介绍安全避震相关要领和熟悉地震警报。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应急避震的保护措施和震后自救知识,特别强调了在家中、在学校如何防震避震的知识。然后,各班主任帮助学生在教室内熟悉就近的安全地点,并带领学生反复熟悉避震撤离教室的疏散路线,并不断告诉学生在疏散时不要慌张,不要推挤,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
三、层层把关,防患于未然。
疏散安全组人员紧张有序,沉着冷静,恰到好处,控制好学生疏散速度,提醒学生注意躲避危险地带。
四、师生参与,效果良好。
上午9:10分左右演练警报响起,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430余名学生,12名教师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活动广场紧急疏散。到达活动广场后,教师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报告。整个演习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均能做到安全撤离、有序集合,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本次演练要求教师最后出教室,体现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高尚品质。整个疏散过程用时不到1分零6秒多钟。各班班主任在演练后不仅进行了现场总结,还对学生进行了团结互助,在危难时相互救援以及团队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本次防震疏散演练的过程及演练的目的、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讲述与总结。本次防震疏散演练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情绪紧张,慌乱,不能互相照顾等。 2、仍有个别学生对本次活动不够重视、不严肃,有一种玩的心理,因此活动中有嬉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练的速度。
学校预防地震演练的活动总结
为培养广大师生从容面对突发性灾害,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为此,学校精心组织了这次防震、疏散等应急演练,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本次演练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对师生进行防震、疏散等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工作到位。
1、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防震演练领导小组。
2、举办演练前班主任防震、疏散等应急知识培训。
3、召开防震演练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
4、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利用周会课向学生介绍防震演练相关要领、熟悉地震警报信号,介绍防震的相关知识、应急避险的保护措施和震后自救常识。
二、精心筹划演练过程。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及具体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等一一作了规定,演练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第三节铃声响后,各班负责人立即下到班里进行布置,让每个学生都做好准备,有关人员按指定位置到位。
第二阶段:第一次警报信号发出,演练开始,班主任立即发出“地震来了,紧急辟险”的指令,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面或课桌旁,或教室内墙角处,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用右手扶持头部,用左手扶持腹部且抓扶桌椅。
第三阶段:第二次警报信号发出,班主任立即发出“第一波地震已过,紧急撤离”的指令,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分别从前、后门迅速撤离教室。学生手扶头部葡身沿疏散路线从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安全地撤离。
第四阶段:各班学生撤离到操场后,按早操队形整理好队伍,并向负责人报告本班人数。
三、演练效果良好
20XX年X月XX日下午2:00演练警报响起,负责学生安全的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信号总指挥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防震演练现在开始。”班主任立即发出“地震来了,紧急辟险”的指令,接着大约过2分钟的紧急避险,班主任又立即发出“第一波地震已过,紧急撤离”的指令,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聚集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这次演练活动全校200余名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多钟,演练按预定方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达到了提高学生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能力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班主任没有按要求发出相关指令,只用手势指导学生。
2、少数学生对本次活动不够重视,表现在:
(1)辟险不及时,疏散不快速;
(2)四年级少数学生还在教室内起哄、观望;
(3)有些学生撤离时不用双手扶持头部,附着墙壁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练的效果。
五、要求:
1、每个同学都要认真总结本次演练活动,认真思考:通过本次演练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不足?只有总结好每次活动的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在危难中迅速逃生,自救的能力。
2、把我们这次在学校学到的防震知识和技能向父母亲、兄弟姐妹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防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建议同学们也在家里组织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提高全家人在危难中逃生,自救的意识和能力,为创建平安家乡、和谐社会作贡献。
学校预防地震演练的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全校师生牢固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20XX年XX月XX日,我校组织全校教工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演练前一周,各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了防震知识和练习疏散避震动作,组织全校各班观看了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护教育趣味情景互动教学片《地震自救》,同时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李梓中学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演练前各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地震知识和演练安全知识的教育,演练时所有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导护工作,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
随着第一次警报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各班老师再一次向学生说明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地震警报”信号过后,各班级老师立即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紧急避险(指导学生双手护头,蹲在课桌下或教室承重墙角落等)。1分钟后,随着紧急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响起,各班老师组织学生按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体育场安全地带,各班级立即清点人数并逐级汇报。全校400多名学生用了40秒就全部撤离到体育场正中间安全地带。
关键词:法制教育;语文课堂;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59-01
“法”是统治阶级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条例,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法则成了规范公民责任和义务的条例,同时它还引导人向善。我们要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必须让每一个人知法、守法、懂法,那么如何让每一个人知法、守法、懂法呢?答案就是教育。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
作为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立足教材,探寻法制教育的“点”
教材中编排的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总能捕捉到教材中法制教育渗透的点,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制意识,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如在教学《鲸》时把收集到鲸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等他们听完我的介绍后,我乘机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三十一条规定: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同学们既了解鲸的相关知识,又学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它讲述了洛杉矶地震后,一位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场所,学校已经变成了废墟。他在上面不停挖掘,经过38小时的寻找,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及其它孩子的感人故事。这篇文章使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强和勇敢;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强烈的欲望。这时,我们及时地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济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此外,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泉水》、《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当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就可渗透《环境保护法》,引发学生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环境恶化的思考,并结合《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样一来,既可使课文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也可以渗透《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常识,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联系生活,习作渗透
写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我在让学生写作时首先会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进行展开。因为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融入相应的法律知识,既可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有的学生就写了自己因做错了一件事而难忘,在作文讲评时我就把这类作文拿出来点评时穿插入相关的法律知识,尽管犯的错误没有违犯法律,但是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通过学生对事件的讨论和发言,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便给学生打打“预防针”。
此外,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抄袭现象,我们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作文本身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如果剽窃了他人的作品,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有可能受到的法律追究。
三、开展语文活动延伸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