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管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XX市zz路(2.5环)市政道路工程是XX市为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城乡统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是XX市规划的交通性主干道。工程南起成灌高速公路,北至XX市壹街区,道路全长5026.75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62米。设计路面结构为沥青砼路面。工程内容为道路工程及道路范围内的给排水、桥梁、涵洞、市政配套管网,绿化、交通、路灯等工程。
二、项目经理部应急与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
(1)事故现场指挥由项目经理(z)担任;
(2)伤员营救组由工长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负责通知120和工地附近医院;
组长:z
组员:z
(3)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4)消防灭火组由施工员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组长:z
组员:z
(5)保卫疏导组后勤管理人员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组长:z
组员:z
(6)抢险物资供应组库房管理员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7)后勤供给组后勤管理人员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组长:z
组员:z
(8)现场临时医疗组后勤管理人员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组长:z
组员:z
项目应急与救援电话
(1)项 目经 理:z 电话 XXX
(2)技术负责人:z 电话 1XX
(3)施 工 员:z 电话 1XX
(4)质 检 员:z 电话 1XX
(5)安全监督员:z 电话 1XX7
(6)材 料 员:z 电话 1XX
(7)水电工程师: z 电话 1XX3
外部应急与救援电话
(1)消 防 电 话:119
(2)医院急救电话:120
(3)报 警 电 话:110
三、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
触电事故在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触电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检修中措施不落实,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码,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线,在高位作业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电而触电并坠落;操作漏电的机器调和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即: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水泥、砂浆搅拌机等机械的电机受潮 ,打夯机等机械的电源线磨损,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因暴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以及由于人的蛮干行为而导致。若施工现场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其急救方法为:
(1)脱离电源:当人体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己摆脱电源。此时,急救触电者的首要步骤就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A、对于低压触电事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为:
①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拨出插销来断开电源。
②若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斧头切断电线来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体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源
③当电源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体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
B、对于高压触电事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为: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的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③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2)现场急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进行现场急救。
四、触电者急救方法主要方法
A、人工呼吸法---这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的急救方法。
在各种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佳;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将触电者口腔中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等取出,以防止呼吸道堵塞;如果舌根下陷,应将舌头拉出,使呼吸畅通;触电者牙齿紧闭,救护人员应以双手托住下巴骨的后角处,大拇指放下巴骨边缘,用手将下巴骨慢慢向前推,使上下牙齿错开,在小心的用小木片、金属沿着口角轻轻伸入牙缝撬开牙齿;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至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使触电者鼻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
②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
重复①、②上述过程,直到触电者恢复正常的呼吸。
B、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
--这是在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的急救方法。
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法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将触电者口腔中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牙等取出,以防止呼吸道堵塞。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至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触电者仰卧在比较紧实的地方,其操作方法如下:
①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1/3-2/3处;
②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且每秒钟挤压一次为宜;
③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施行胸外挤压法抢救时,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中止,即便在运送途中也不能停止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两种方法最好两人同时进行,如果现场仅有一个人抢救两种方法可交替进行,即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并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当提高一些,以防降低抢救效果。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 业务流程 经营性营运资金
一、引言
营运资金与业务流程关系密切。王竹泉等(2005、2007、2009)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根据营运资金的功能及理财目标的不同,将企业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性营运资金和理财性营运资金两大类。前者是指经营活动领域中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后者则是在投资、筹资等理财活动中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对于经营性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的不同又进一步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并提出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性营运资金周转期)①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的思路。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不仅从内容上丰富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克服了按要素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时只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忽略其他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等主要内容的缺陷,而且可以将营运资金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晴雨表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分析发现,对于以生产为主的制造类企业,由于理财性营运资金大多是生产经营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其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因而,提高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
业务流程是流程再造的对象,是指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共同将企业输入转为输出,可以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理论界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对业务流程做出了不同的分类。最为常见的分类是按照业务流程内容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采购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财务流程等,这种分类方式生动直观,并且可以深入挖掘到流程的细节,帮助企业对局部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王田苗、胡耀光(2002)从业务流程与顾客接触的直接程度分为核心业务流程和支持业务流程两大类。核心业务流程包括物流作业活动、管理活动、信息系统等直接与顾客感受相关的活动,而支持业务流程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员、培训、技术开发、资金等,用于支持和保证核心业务流程。这种业务流程的分类模式有助于企业在进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把握重点,更有针对性的提高流程对客户的相应速度。明杰、钱平凡(1997)根据活动连接的二维尺度――合作程度和中介程度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间接-隔绝模式、间接-合作模式、直接-隔绝模式和直接-合作模式四种,其中,间接-隔绝模式属于高中介低合作方式,各个活动能够依次参与流程,活动间没有信息交流,活动间的I/O不确定性很低;间接-合作模式属于高中介高合作方式,各个活动依次参与流程,活动间有信息交流,活动间的I/O不确定性高;直接-隔绝模式属于低中介低合作方式,各个参与活动都直接促成流程结果实现,互相独立,活动间无信息交流,I/O不确定性很低;直接-合作模式属于低中介高合作方式,各个参与活动都直接促成流程结果实现,各个活动相互独立,相互之间有信息交流,I/O的不确定性很高。上述业务流程模式的划分基本上是从有利于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角度出发的,对于指导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实务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些分类模式却不够细致以至于不便于企业对业务流程再造财务效果进行直观的评价。本文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业务流程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及流程动力的位置的不同,把企业的业务流程分为推式传统业务流程和拉式精益业务流程两种。两种流程在组织结构、信息共享程度、流程简化程度以及关键业务流程(包括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和销售流程)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具体区别见(表1)。本文将直接从关键业务流程出发分析不同的业务流程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
二、采购模式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
采购活动是企业连接上游供应商的基本活动,采购模式一方面是判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原材料存货以及企业应付账款管理,并决定后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能否采用先进管理理念,因此对企业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 )采购驱动 一般来讲,企业采购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补给库存和订单需求。当企业以补给库存作为采购的动因时,采购部门的职能倾向较为明显,进行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存货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客观上承认存货储存成本的合理之处,然而,从顾客角度来看,顾客不会因为企业的材料是否在仓库中储存过或储存时间的长短而给予相应的价值,同样的,企业也不能因为生产所用材料曾经在仓库中耗用了成本而要求顾客给予补偿,因此,材料在仓库中储存的行为本身属于不增值的行为,理应从企业业务流程中删除。相对于补给库存来说,企业以订单需求来作为采购动因才更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逻辑,即因为企业当前有订单需求,因而需要生产并采购生产所需要的材料,采购行为因订单驱动而产生,虽然以订单需求作为采购动因不一定意味着零库存,但若要实现零库存,则企业必须以订单需求作为采购动因。从营运资金管理角度来说,以补给库存作为采购动因不可避免的导致相对高水平的材料库存,并且在材料储存、搬运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材料的毁损、变质以及人为偷盗等责任事故,增加材料成本,即使材料由于管理严格未发生任何毁损,搬运、整理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也会造成在产品、产成品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采购渠道、生产渠道以及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下降。除此之外,补充库存的材料采购方式增加了材料储存搬运环节,在不影响销售时点的情况下使材料采购时间提前,延长生产周期,此举一方面增加了存货资金占用,加大了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导致企业现金短缺时间的延长,增大了企业对外筹措资金的可能性,因此以补给库存作为采购动因还可能会导致理财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下降。而以订单需求作为采购动因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材料储存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理财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不利影响。事实上,供应链JIT采购模式所追求的正是通过订单拉动实现零库存和即需即购的目标,不仅降低材料储存成本,降低材料资金占用,而且还会降低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实现整个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同时,推迟材料采购的时间还会在客观上实现应付账款推迟支付的效果,提高应付账款管理水平和现金管理水平,带动理财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
( 二 )供应关系 供应关系是指企业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短期、竞争性的供应关系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没有同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按照传统的“货比三家式”进行质量价格比较,在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价格最低的供应商。通常这种供应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购买成本,但搜寻议价的成本却很高,很难从根本上降低材料的总成本,同时由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如果企业在行业中话语权不强的话,很难要求供应商分时段按需准时供货,提前采购并储存材料则是其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造成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降低。但如果企业在行业或区域中的话语权很强的话,这种供应关系却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材料购买成本的同时,实现分时段按需供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成本,提高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但需要注意该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是建立在损害供应关系基础上的,难以持久。而通过与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采用供应链手段对材料存货进行管理的前提,无论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还是更加合理的联合存货管理(JMI)等先进管理理念的运用都需要建立在双方战略关系基础上,可以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分时段按需供货,可以减少材料库存资金占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而且利用战略关系采购,减少搜寻和谈判成本,全年大批量的采购可以使采购成本较低且价格稳定,不仅可以提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 三 )采购组织形式 采购组织形式有独立采购和统购。独立采购必然意味着相对较小的采购批量,对应着较高的材料价格,同时各事业部单独设立采购部门将加大整个集团的订货费用,使材料总成本上升,造成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上升,从而降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同时,还可能造成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下降。另外,各事业部单独进行采购还有可能造成供应商对企业集团各事业部给予不同的信用水平,不能利用集团整体采购数量和整体实力强的优势获得更好的付款条件,容易造成应付款管理的混乱,降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统一采购不仅节省大量的部门重置费用,而且也可以变单个事业部的小批量采购为整个集团的大批量采购,可以更好的控制采购渠道,降低材料采购价格和材料库存,便于对应付账款进行管理,提高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另外,采用供应链JIT采购模式还有助于企业实施同步化供应链计划,为企业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打下基础。
三、生产模式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
传统的生产模式主要是面向流程的生产,侧重于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追求大量大批生产的一种顺向生产模式;而供应链精益生产模式主要是面向订单的生产,侧重于以最短的响应时间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单件小批生产的一种拉式逆向生产模式。两种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与生产管理体制、生产组织过程、物流组织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对产品生产周期和期末在产品存货数额产生影响,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产成品存货的价值,对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 一 )生产过程与生产管理体制 生产过程是决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并可以通过对生产渠道的影响来进一步影响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一般来说,生产过程主要有面向职能和面向订单或面向流程两种过程形式,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也多是对传统影响速度较慢的面向职能的生产进行再造,以形成面向订单的高响应速度的生产过程模式。面向职能的生产过程设计多为依据规模经济理论和专业化分工理论,为了实现大量大批的快速生产,强调各部门、各车间之间职责的专业化分工,但忽略了部门和车间之间的协调,往往造成供应链上游的车间或部门不考虑下游部门或车间的实际需求,为了保证自己职责的完成,采购部门多会过多的储存存货防止生产中断,生产部门会不考虑销售情况而储备大量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上游车间不顾下游车间的实际情况储备大量的在产品等,而补充存货也成为这种生产模式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造成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大幅度下降;而面向订单的生产过程首先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其次才强调各部门职责的分工,使各车间形成同一的生产目标:满足顾客的需求。客观上形成生产环节下游的主导地位,以下游的实际需求来拉动上游的生产,形成订货型存货供应模式,降低在产品结存数额,缩短生产周期,在加快顾客响应速度的过程中实现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下形成不同的生产管理体制。生产管理体制通过影响生产工人处理问题的速度来影响产品生产周期,进而影响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一般来说,传统的生产管理体制中生产工人地位较低,生产车间出现问题需要到处去联系职能科室以求问题的解决,这种方式将耽误车间问题的处理时间,容易发生较长时间的停工,导致产品生产周期延长;而在供应链精益生产模式下,生产工人地位较高,各职能科室将围绕车间转,主动发现问题给予解决,此举将加速车间问题的处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生产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重点。
( 二 )生产组织过程 现代生产实际上已经从过去的大量大批生产转变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单件小批生产,客观上形成了由于生产准备成本增加而导致在产品、产成品成本的提高,提高了产品资金占用水平,降低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合理高效的生产组织过程将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企业可以将生产流程重新梳理,对传统的按部就班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利用科学的平面布置、将生产工人按照生产对象为主、生产工艺为辅来进行专业化安排,优先进行通用工艺的生产,推迟个性化缓解的生产,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大量大批生产来降低生产准备成本,又能够有效实现产品的个性化特点;既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能有效降低在产品、产成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 三 )物流组织 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物流。物流的敏捷性是制造敏捷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讲,物流运输时间主要受工厂平面布置、物流运输方式的影响。在工厂平面布置确定后,物流运输方式将直接决定物流运输时间。传统的物流组织方式是“以生产计划为指导的‘推动式’,物料和信息的流通方向一致”,下一道工序一般从仓库领料或半成品来进行生产,整个生产组织全部依赖库存,导致较高的库存的同时,延长了在制品流动的时间,增加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降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为了降低零部件库存,日本丰田公司提出了JIT生产体系,实现“在必要的时间、对必要的零部件进行必要数量的配送”,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降低零部件库存(肖修剑、王田苗,2001),这种“拉动式“物流组织形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另外,针对上述被动式物流组织形式,王田苗(2002)等提出采用以生产“拉动”为基础的主动式配送方法,要求物流配送部门主动跟踪生产订单的调度、调整和执行过程,以实现通过对生产计划以及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向工位进行原材料等的配送,降低物流运输时间,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 四 )质量管理 传统的质量管理较为注重主体工序的质量,这种质量管理方式一方面需要专设检验员,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延长产品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另一方面事后的检验不利于从根本上减少不良品和废品的数量,也会导致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而全面质量管理侧重于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将产品检验工作提前交给所有的生产工人,注重对不良品和废品的预防,将有利降低不良品和废品的数量,降低完工产品成本,提高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节省检验时间,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由此可见,企业将生产流程由推式传统模式转变为供应链精益生产模式将大为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四、营销模式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
营销模式以其直接面对顾客的特点而成为企业业务流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销售收入,因此其不仅影响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还会同时对采购渠道和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营销渠道和销售物流两个环节的不同理念将营销模式分为传统送货营销模式和供应链配送营销模式两种。供应链配送营销模式与传统送货营销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信息介入程度的不同以及物流在销售环节的主动响应的程度不同。
( 一 )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分为传统的以分销为主、直销为辅和现代的以电子商务直销为主、分销为辅两种方式。采用传统的营销渠道将会导致企业负担巨额的渠道建设成本,但对顾客的需求响应速度却比较慢,造成企业利润数额及质量较低,传统的分销模式还要求企业在分销商、商处保留一定的产成品存货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增加产成品存货库存,降低了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传统的营销渠道还不利于企业掌握顾客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不利于提高企业销售预测的准确性。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就必然会在采购模式和生产模式中采用存货补给模式,进而降低采购渠道、生产渠道以及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而现代以电子商务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克服传统营销渠道的缺陷,提高营销渠道、生产渠道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另外,电子商务网上直销还会给企业带来新的资金结算方式,帮助企业实现第一时间收款,减少应收账款,提高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如戴尔就是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建立“集信息搜集、原材料采购、生产和客户支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的网上电子商务平台。网上电子支付使戴尔创造了负营运资金占用记录”(韩睿,2005)。
( 二 )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产成品和半成品由企业流向顾客的重要环节。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由大量大批生产发展为单件小批个性化生产后,销售物流也由传统的取货制或送货制转变为物流配送。一般来说,传统的取货制或大量大批的送货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备货,备足货后采用低成本的运输方式运送至客户,时间一般较长,因此对产成品资金占用较多;而当企业生产的产品批量变小后,采用传统的送货方式就会提高单件产品的运送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如果企业为了降低送货成本而等待较长时间才进行送货,则会丧失顾客,降低收入及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因此,企业选择销售配送来实现物流和商流的统一将成为最佳选择,即可以提高企业对顾客的响应速度,有效降低产成品库存,还能降低送货成本,提高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五、海尔集团业务流程再造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变化分析
1998年以来海尔就一直致力于流程再造和商业模式创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次大范围的业务流程再造分别是1998年的“市场链”流程再造和2007年的“信息化”流程再造。本文选取了海尔集团1999年到2008年十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
( 一 )海尔集团业务流程再造简介 1998年开始的“市场链”流程再造为海尔集团进行财务业务整体化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体制保证。在此次流程再造中,海尔集团结束了各事业部各自为政、营运资金管理技术与政策极度不统一的散乱局面,成立了产、供、销三大体系,客观上形成了采购、销售统一对内、统一对外的管理格局,并建成了海尔物流本部和商流本部,统一进行存货物资的运输和配送。连接产、供、销三大运营体系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在2000年正式对外运行,使信息平行流动成为可能。所有这些都为海尔集团采取更加国际化的营运资金管理技术成为可能。此次业务流程再造历时多年,直至2004年方宣布流程再造成功(肖志,2009)。然而,随着海尔集团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国际国内竞争的日益激烈,海尔集团在“市场链”再造中形成的统一销售的体系此时却无法适应顾客需求急剧变化的市场,于是2007年4月开始的“信息化”流程再造提出用1000天实现流程系统的创新,将原有的横向分割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变革为产品与顾客距离更近的按产品线划分的纵向模式,新形成的白电运营集团(冰箱、洗衣机、空调)、黑电运营集团(彩电、AV产品等)、数码及个人产品运营中心(电脑、MP3等)、全球运营中心(海外推进本部即海外市场部)、创新市场中心、金融运营中心等六大子集团直接与市场对接、直接与物流公司对接,此举在新的环境下可以更好的加快顾客响应速度,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本文将结合海尔集团业务流程再造的背景分析业务流程再造对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
( 二 )海尔集团十年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变化 依据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本文计算了包括营运资金净额、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和总的营运资金周转期等指标,并同时计算了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内部结构指标,包括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和营销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等指标,以充分论证业务流程再造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图1)绘制了海尔集团十年间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性营运资金周转期和总营运资金周转期变化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海尔集团营运资金周转期在经历了前三年的波动后呈平稳下降的趋势,表明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稳步提高。经营性营运资金周转期曲线同样经历了前三年的波动后平稳下降,而理财性营运资金周转期曲线则呈平稳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海尔集团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不断提高。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营运资金与业务流程关系密切,业务流程的变化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绩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 三 )海尔集团业务流程再造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的深入分析 将海尔集团经营活动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绘制成图(图2)可以看出,海尔集团三个渠道中,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稍有上升的趋势,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稍有波动,从2001年的8天开始下降到2003年半天,此后略有上升,从2006年开始进入稳步下降期。而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经历了2001年的最低点后不断上升,至2006年到达最高点58天,此后不断下降。无论是1998年开始的“市场链”再造还是2007年开始的“信息化”流程再造,海尔集团都在尽力打破传统的“推式”思维定势,致力于创建以“拉”为核心理念的业务流程体系。首先海尔集团较早的进行了订单式生产,改变了卖方市场时代先购买存货储存,再生产产品储存,最后再销售的理念,而是将订单作为一切行为的起点,由订单拉动生产,由生产拉动采购和物流,由物流直接进入销售,基本消除了原有的原材料和产成品仓储而造成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等环节。其次,在每个具体的流程中海尔集团也注重“拉式”业务流程的构建。在销售流程中,海尔集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同销售终端客户建立联系,在对终端客户销售海尔产品的盈利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算可能实现的订单,同时关注终端库存的变化情况,以供应链企业销售作为拉动集团销售的动因,这为海尔集团将全面预算建立在相对准确的订单预测的基础上提供了可能。在产成品仓储流程中,海尔集团结合销售流程的“拉式”理念,提出“车等货”的概念,实现产品下线直运,变“仓储性”仓库为“过站式”物流中心,不再将产成品的储存作为运输和销售的前提,而是由销售订单驱动物流,再驱动生产,利用仓库进行产成品的分拣、装运,加速产成品的库存周转,2009年海尔集团成品库存周转下降为5天左右。在营销渠道中的“拉”的理念使得海尔集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即保证了市场份额的扩大,利润的增加,同时也维持了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绩效的基本稳定。在生产流程中,海尔集团从1998年开始就进行生产模式改造,实行面向订单的小批量生产,且海尔集团“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文化以及5S现场管理确保了每天的订单当天完成,生产现场不留存货,并时时运送,最大限度的减少在产品存货,加速在产品库存周转;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订单产生到生产完毕,5-6天就可以交单。此外,海尔集团持续的生产管理体制的变革以及组织部门的变革对具体生产模式的应用起到了总体的支持作用,不可忽略。十年来,海尔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一直较为平稳且有下降趋势,近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保持在1天左右。原材料采购和储存流程中“拉”的理念体现的最为明显。海尔集团改变了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取消了可能造成原材料高库存的分包采购,按照物资的类别分别推行寄售采购模式和标准采购模式。在寄售采购模式下,海尔集团可以实现分时序供货或日供货,即采购的物资只在生产领用前几个小时内入库,最多提前一天入库,因此,材料入库时间完全由生产拉动,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先储备原材料再领用生产的“推式”流程模式,将这部分原材料的周转期缩短至1天以内。而对于适合采用标准采购模式的长周期物资,海尔集团借助供应链管理手段推行VMI(供应商管理存货)计划和模块化供应商管理,尽量将标准采购转化为寄售采购,不能转化的,则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将下单周期由原来的月下单变为周下单,以缩短供应商提前交货期,最终使海尔集团原材料周转天数下降为2天左右。由此可见,业务流程对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变革或重组或再造来实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海尔集团2009年收入增长4.5%,利润却增长55%,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此高质量收入的扩大与业务流程再造带来的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提升密不可分。
六、结论
综上分析,传统上营运资金我们一直将营运资金管理作为长期资产的一种依附存在,认为营运资金本身不能够创造价值的观念导致企业主要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和降低成本来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而实际上,营运资金对企业来说,同长期资产一样重要。首先,营销渠道营运资金是企业收入得以实现、长期资产得以补偿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是企业一切活动的驱动环节。其次,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企业效益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明确企业各种产品生产、运输和存储消耗的实际成本,企业才有可能准确计算利润,为下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对于评价企业过去决策的正确与否以及指导未来决策至关重要。第三,业务流程再造归根结底是管理者思想认识的提升,是企业从单纯注重利润最大化向追求用户满意最大化的转变。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任何看起来合理、科学的业务流程安排都会因为实施业务的人员观念的落后而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正如海尔集团认为2007年的“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是组织、流程和人员的再造,道出了人的思想在业务流程再造以及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中的重要程度。因而企业应该切实转变营运资金管理观念,从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重视营运资金管理,做到全员认识到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人人心中有营运资金,才能真正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注重全员、全环节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一向被认为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然而,通过本文分析发现业务流程与营运资金关系密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改善离不开对业务流程的有效安排和管理,而业务流程将会涉及企业内的每个人员及每个环节。金融危机发生后,“超过80%的人认为供应链和制造性部门对其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赋有非常高的责任”(Jim,2008)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对每个员工、每个环节的细致管理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目前关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方法体系……企业在业务流程再造的绩效评价方面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评价企业流程的绩效和企业流程再造的绩效”(王田苗、胡耀光,2002)。通过海尔集团十年业务流程再造历程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对比证实了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业务流程再造关系密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指导企业作出更加科学的业务流程再造决策。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渠道关系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编号:70772024)和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09ZDA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明杰、钱平凡:《再造流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海尔集团官方网站》:《海尔集团年度财务报告(2000~2008)》。
[3]韩睿:《戴尔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第2期。
[4]王田苗、胡耀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集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会计研究》2005年第6期。
[6]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7]王竹泉等:《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8]肖修剑、王田苗:《一种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的工位配送方法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1年第8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应急管理;制度建设;预防为主
0 引言
目前,国内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已经引起政府和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并纷纷制定本地区和本企业的应急管理预案。国家有关应急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实手
作者:钟定容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期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_first + prnhtml; window.print();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bdhtml;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ContentBigImageControl('zoom', 650); })
1 预案编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缺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参考文本和对应急预案理解上的不足,在编制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应急预案内容过于简单粗略,与一般的管理规章区别不大;
(2)应急预案未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制定,缺乏充分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3)应急预案的要素和功能论述不全面,不能满足实际应急管理的需求;
(4)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很多应急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不具体,责任主体不明确;
(5)应急预案中的管理界面划分不清,缺乏相关部门之间必要的协调,存在矛盾或重复现象,造成事故应急行动时职责不清、指挥不力、操作混乱的局面;
(6)预案编制后,并未很好地宣传、培训、演练、维护和实施。
因此确定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规范和方法,确定预案的基本要素,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层次和可操作性等要求是必要的,而且需要不断完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应急管理范例,是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日趋标准化、规范化的需要。在工业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工作己经成为整个国家危机处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发达国家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且建立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体制,包括应急救援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公民知情权等,形成了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此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行业和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建立了符合自己行业特点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并编制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其中包括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适用和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完善的应急工作运行机制等。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在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方面进行总结,为建筑企业编制应急预案,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2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
尽管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对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不应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事故应急管理应该是对安全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管理思想。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有些阶段往往是相互交叉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个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
2.1 事故预防
在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其二,是指在假定建筑安全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有关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工作,如设置防护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事故预防措施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从长远观点看,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环节。
2.2 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活动,具体包括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应急预案的编制、审定与演习,应急队伍的筹建,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必要准备和日常维护,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基本目标是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总体应急能力。
2.3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主要是指在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的相应的应急与救援行动。一般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紧急救护与医疗、消防、工程抢险、事故信息收集、应急处置决策和外部救援请求等,其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员,努力控制事故发展和消除事故影响。应急响应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响应和扩大应急。
初级响应是在事故初期,建筑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救援力量,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事故的规模和性质超出本企业的应急能力,则应请求增援和扩大应急救援活动的强度,以便最终控制事故。
2.4 应急恢复
应急恢复一般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实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其次立即进行的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和事故现场清理等工作。此外应注意在短期恢复中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对于长期恢复应积极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摘 要 建筑工程行业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内容,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加工费、人事管理费用、工程费用等。在这些内容当中,成本项目所占的比例最大,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建筑安装行业的成本管理要求企业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合理统筹各种费用的支出,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工程效益,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所在。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安装成本 财务管理
一、建筑安装行业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安装行业的发展,要求通过成本控制的方法,以最小的成本支出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财务管理成为建筑安装行业的主要企业管理内容,但在实际的成本财务管理当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建筑安装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观念不强,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工程进度和市场效益方面,因此企业员工没有足够强的成本控制意识,这对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明显是不利的,可能导致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另外有些企业过分强调成本费用的降低,而刻意压缩人工成本、降低材料质量等,给企业的安装管理留下隐患。
(二)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一是人工成本的控制,劳动力的使用,没有做到按岗和按需分配,很多人才被安置在普通的岗位上,结果致使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二是企业对物质的消耗统计不实,企业在定额管理方面,制度也不全面,使得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不高,不能够满足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要求;三是材料价格管理方法滞后,在材料采购、储存方面的计量不科学,譬如采购环节的价格不实,某些工作人员利用采购漏洞谋取私利;四是施工机械的利用率不高。
(三)建筑安装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相关的责任制不明确,并且没有展开必要的考核工作。很多企业将成本控制作为一项普通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没有将更多的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项目主管相关人员的身上,导致工程项目的考核奖励管理范围仅限于工程的进度、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没有真实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效果,影响了成本控制方案的执行力。
二、建筑安装行业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建议措施
建筑安装行业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从成本管理理念强化,在施工阶段加强安装项目的成本控制,并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科学考核制度等角度,做好各方面的成本控制工作:
1.强化成本管理的理念
建筑安装行业属于项目管理型的行业,需要树立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理念,上至企业的管理层,下到企业的普通工作人员,都需要在意识层面上树立起成本控制的理念,一方面要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体现节约的理念,一方面又不能够片面地强调节约。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是单纯的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安装工程的质量、安全等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企业的成本控制要兼顾其他项目管理的要求,譬如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材料方面偷工减料,否则会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下降。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理念属于科学性的理念,要综合各种因素看待,而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
2.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
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应该结合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1)经济措施的采取,在安装成本的控制当中,需要意识到成本控制核算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核算的内容,做好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作为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科学指导依据。
(2)质量的管理,减少安装返工率。工程质量不过关,势必要通过返工重修,则会加大工程的成本费用。因此,工程质量的控制,间接控制了工程的成本。建筑安装企业应该认真贯彻工程质量管理方针,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检验,消除质量隐患,做到工程一次性成型合格,避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人工、材料、设备等费用的额外支出。另外,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减少安全事故造成工程的损失。
(3)加强合同的管理。在建筑安装企业管理当中,合同管理是重要的内容,能够有效降低工程的成本,并提高工程的效益。在工程施工之后,企业应该在合同规定工期的时间内,控制好合同条款的每一项内容,一方面是通过认真履行合同提高工程效益,另一方面是防止合同条款履行不到位索赔情况的出现。
(4)科学分析项目的成本。建筑安装行业应该根据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记载。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为可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这些成本内容应该真实客观地记录,以便根据记录的成本管理内容,进行全面有效的核算。通过成本项目管理效果的分析和预算比较,作为奖惩措施执行的依据。建筑安装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科学分析,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超支的情况出现,有效地节约成本,达到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目的。
(5)成本的动态控制。笔者建议推行月结成本核算模式,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对各个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分摊,与项目的季结算、年结算相比较,得出真实客观的项目成本管理费用,譬如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设备损耗费用等。与此同时,鉴于建筑安装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量繁多复杂,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成本分摊的软件,提高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集结这些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兼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对票据进行及时审查,对人工费用进行严格控制。
3.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科学考核制度
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要将责任制落实到项目成本部门的相关人员身上,一方面是明确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成本控制相关的进度管理要求、质量管理要求和安全管理要求,并且将相关的成本管理内容与考核制度融合起来,落实成本控制管理的奖惩措施,提高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关于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的考核制度,应该结合实际的安装工程成本控制任务,因地制宜地进行考核,对于不相干的其他人员,不能够纳入考核的范围之内,以提高考核制度的针对性。建筑安装企业需要面对各种市场竞争,落实好成本控制的责任,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实践证明,实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确保目标成本实现的必要前提,也是争取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装行业的发展,要求通过成本控制的方法,以最小的成本支出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财务管理成为建筑安装行业的主要企业管理内容,但在实际的成本财务管理当中,仍然存在建筑安装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观念不强、安装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相关的责任制不明确等问题,因此现代建筑安装行业的成本管理要求企业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一方面是强化成本管理的理念,树立成本控制的财务管理理念,在意识层面上树立起成本控制的理念,另一方面是在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通过采取合理的经济管理措施,落实好质量管理的工作,加强合同的管理,科学分析项目成本,合理统筹各种费用的支出,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工程效益,促进企业财务方面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田浩然,仇国治.房地产项目建筑安装成本的特性及其控制.科技致富向导.2011(15):25-29.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暖安装;管道工程;问题;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处理好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其中水暖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的质量将会影响到以后居住人们的生活,所以必须应该重视水暖工程的安装,保障其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建筑工程水暖安装和管道工程中预防措施的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水暖安装和管道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其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建筑的采暖安装、给排水以及管道的预留等工作,然而由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许多的施工企业对此项工程施工不重视,这样就是导致水暖的安装出现许多质量问题,为了保障其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加强各个施工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并且制定出能够实现水暖安装工程和建筑工程相互之间的配合的有效措施。在建筑水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重点的问题是,在水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预埋施工的过程,预埋过程将严重的影响到后面的预埋、预留和不准确或者是漏埋等情况,在其建筑水暖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此问题的发生。此外,还应该对建筑水暖安装过程中的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储存和管理,通常情况下这些施工的设备会放在地下室,其管线众多,很容易出现矛盾冲突以及空间降低等问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设备使用的功能,所以,在建筑水暖安装施工建设之前就应该加大对于相应设计图纸的审核以及和设计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保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
2、建筑工程水暖安装以及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水暖安装过程中预留和预埋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水暖工程的预留以及预埋阶段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暖安装以及管道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预留位置不准确以及遗漏等问题,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安装和建筑专业的配合,这样就会给后期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实质性的指导,建筑水暖安装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其法律意识比较的淡薄,专业技能也比较差,这样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安装和建筑专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样就会造成专业图纸和建筑图纸上施工位置出现差异,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施工的进行。
2.2施工的人员素质问题
在建筑工程水暖安装和管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技术施工人员对于相应的管道的地形不进行测量,对于其工程施工的图纸也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是按照以前施工的经验进行施工,这样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水暖管道的安装施工和其他建筑施工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似性,并且其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要求相应的技术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谨慎,对于工程施工的程序要严格的按照科学施工的过程进行,避免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施工现象的发生。在进行管道安装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管道的大小,顺序前后放置的位置,不能够进行颠倒,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上的施工顺序进行安装,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3、建筑工程水暖安装和管道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施工的监督工作
建筑给水暖安装和管道施工的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相关部门应该实施相应的行政和技术上的监督执法,为了保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相应的监督机构就需要不断的提高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监督工作的水平。此外,还应该建立集体监督的机制,保障执法监督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要深化水暖安装施工的监督机构改革,提高给工程施工的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给水暖工程施工的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要努力的改变传统的检查的方法,加大科技的含量,以此来提升给水暖安装施工的监督水平。
3.2加强施工监理的工作
在建筑水暖安装和管道施工的过程中,相应的监理工程师应该进行实效的监控,首先,图纸是水暖工程施工成型的重要的依据,工程在施工之前,相应的项目监理机构应该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工程施工的图纸,并且还应该了解相关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工艺技术条件,充分的了解到建筑施工的意图。此外还要对施工单位技术施工人员对于图纸进行审核,减少因为施工图纸问题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进而进行管道的铺设。其次,在工程施工前的操作技术实行交底机制,让所有的施工人员明确水暖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以及工程进度的要求,并且要严格的要求全体施工人员应该自觉的维护工程的质量,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监理还应该做好给建筑工程竣工的资料,因为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的竣工资料是反应工程实体和质量的关键性的文件,其是一种重要的施工依据和凭证,其会应用到多个方面,比如:事故处理、技术改造、工程验收以及改建和扩建等都会做参考需要。
3.3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水暖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的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督和检查,依照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明确从事各项质量活动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且对于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相关的规定,以此来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负责。比如:隐蔽管道和给水以及消防系统的水压试验结果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的标准,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要办理验收的手续,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的标准才能够给予验收,要切实的做好为工程质量负责。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建筑水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规范标准来进行抽检,若是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应该以及的退还给相应的供货商,保障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够全面的落实。
总结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施工数量的不断的增多,保障建筑工程水暖管道的安装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的意识,各个施工专业部门之间应该做好沟通和交流,以此来保障水暖安装和管道施工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响.浅析建筑工程水暖安装及管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05):157-161
[2]张贵祥.在水暖工程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01):34-41
[3]李洪臣.水暖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07):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