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转变工作意识,树立全面的科学的育人观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素质低。相应的教学设备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普及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在美国,没有取得音乐专业学校文凭的人,连幼儿园的音乐教师也当不上。我国的孔夫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说明音乐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在苦学音乐的基础上启发得来的。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从我国许多先进的中小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帮助发展情感和提高语言技巧,提高数学演算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提高。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向学校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首先,教育者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
二、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边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音乐教师的成绩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使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弦易辙,从事语文、数学教学。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学校极少有专业教师,平时就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就要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学校要想办法压缩一些开支,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配备应有的音乐教学器材,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要有电子琴、手风琴等高档器材,并开辟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效果,条件差的地方也应添置些简单器材,如二胡、笛箫之类。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越早就越显成效。
三、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教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乐器和舞蹈的培养。
关键词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这充分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一名农村教育的一线教师,笔者在此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作分析阐述,抛砖引玉,以推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使音乐能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从而达到促进其它学科质量的提高之效。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当地农村音乐教育进行了调查,发现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以下现状:
1.师资队伍紧缺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学校,特别是村级学校,连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都没有,音乐教师都是非专业教师兼任。例如笔者所在的乡,全乡共三所小学,就只有乡中心校有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
2.教师学历不达标,音乐素质低下
许多农村小学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甚至是一点音乐细胞都没有的教师也安排上了音乐课。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单纯的唱歌课,只教学生唱,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也不传授。更严重的是,因为教师根本不会唱,一个学期来一节音乐课都没上过,学校从未听到歌声。
3.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开课只是为了显示开足课时,没违反国家的课程标准而已。更严重的是,许多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把音乐课视为副课,挪去上语文和数学等要统考,要进行奖惩的科目,音乐课开同虚设。就算有些相对好点的,中心点的学校,有一两个专业音乐教师,但并非安排专上音乐,而是上所谓的主科,音乐反而成了兼任而已。
4.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人太少
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就连一些如风琴、电子琴、录音机等的基本教学设备都没有,就算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也没有相应的设备来进行教学,这使得音乐课成了单纯的唱歌课。各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甚至没的投入,更谈不上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二、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用音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净化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制定相应的、合理的、科学的考核目标和评价体系,让音乐教师的教学成绩得到肯定与认可,能有成绩参与评职、晋级。
2.增加投人,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人,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人,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等。
3.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的问题,要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
4.因地制宜实施教学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
5.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与艺术实践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也随之而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普遍为单纯的唱歌教学,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6.开齐课时,上足课时
作为学校领导,应当重视学校的音乐课,学校不但要开齐课时,还要督促教师上足课时,更不能把专业教师安排上其它非专业的课,当以上音乐为主。要摆正观念,别把音乐课视为副课,应与统考科目一样对待,开齐了课,还要上足课,不能挪为他用。这样,音乐课才能切实成为音乐课。
总之,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让音乐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只有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师资的配备与培训,才能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农村学校 音乐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就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来说,城乡差别表现尤为突出--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体现于城市,而广大农村的音乐教育状况仍令人担忧。现在国家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学校艺术教育规程、音乐课程标准等的相继出台又给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大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无论从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还是硬件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来说,都有自己的、有别于城市学校的特点。所以,只有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潜力,有效实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和探索,才能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整体地、全面地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发挥校本优势,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在国家大力夯实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得到了落实,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专用设备配置较好,有的学校供师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的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配备齐全,有的学校和音乐密切相关的设备设施配置较好(如广播网络、礼堂,甚至少数学校还有多媒体教室,建立了高速的校园网络等……),这也是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广播站的学校可配合音乐课堂教育的需要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具有礼堂、大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常规性的歌咏比赛、文娱活动、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农村学校还可根据学校实际举办“艺术节”,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就会得到拓宽,就会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农村学校的有限条件得到了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二、开发艺术资源,丰富课外音乐活动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内容是由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构成。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中小学音乐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存在只对其中部分领域或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领域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的现象,音乐教育呈单调的状况,甚至是线形的发展状态,这完全不符合音乐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需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农村学校分布“广、散”的特点又给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全面接触和相互促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学校可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多维度发展。部分学校的秧歌、戏曲和民族音乐舞蹈进课堂就是成功的尝试。
三、因地制宜,土“洋”结合,推动农村音乐教育向纵深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视、广播、网络已逐渐走入农民家庭,这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音乐教育潜力。与此同时,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小乐器学习音乐已不再是农民的负担。但各地区、家庭的状况又不尽整齐,音乐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学习音乐”、选择一些“洋”乐器作为学具进入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选择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乐器,如电子琴、风琴、木琴等;经济条件滞后或一般的地区可选择经济适用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等。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处于一个典型的贫困乡镇,学生就选用了几元一支的竖笛作为学具学习音乐,无论是在器乐教学的普及上,还是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上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
四、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科研,走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特色之路
农村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除了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投入诸方面的原因外,教育科研也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的音乐教育往往是步城市学校音乐教育的后尘,照搬城市学校音乐教育的模式,结果由于自己本身条件的限制而收效甚微。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课题,要求我们针对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对音乐教育的观念、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展开科学研究,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体系,让我们的农村音乐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化发展之路。音乐教育科研,距离农村学校及教师其实并不遥远,也并非神秘而高不可攀。它跟其他学科的教育科研一样,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事实性的研究,也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只要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农村学校的具体实际展开研究,为新时期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做出有益的探索,为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理论和经验,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必将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的中小学中有70%左右的地处农村,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音乐教育、乃至素质教育的整体进程。广大农村学校及教师只要从实际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以音乐为本,以人为本,农村音乐教育将是教育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瓶颈”破解――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谢懿(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发挥师爱的魅力。
尤其作为一个学生,老师的爱对他来说显得特别的重要,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煽动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具有分辨学生类别的能力,有些学生好像很调皮,其实只是他们稍微好动一点而已,又或者是他们对这个科目比较有兴趣,在课堂上显得比较兴奋而已,对这种学生,我们一定要分外注意,正确引导,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好作品的运用
模仿能力、好面子和在异性面前表演的欲望是初中生明显的标志,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四、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
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多样化的进行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我们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 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五、互助互爱,团结合作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
(一)体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1.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同样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是,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队伍中,许多教师思想松散,没有奉献精神,上课时随随便便,有“吹一声口哨,发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等不负责的思想。 2.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据统计,在农村中学里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体育教师并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是中专学历或其他专业的兼职。不少体育教师不思上进,教学思想落后,平时又不肯去学习、钻研体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他们也很少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3.体育课的准备情况
课前准备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它包括备课和场地的布置。备课是为了让教师在上课前了解这堂课的目的,要讲授什么内容,在什么场地上课以及这堂课所需什么器材,该如何摆放,又该如何安排运动密度和强度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4.教学方法的选择
众所周知,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每一堂课的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师应该按课的难易程度选择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准确、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否则,将事倍功半。
5.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关系到每一堂课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严肃认真,言而有信,爱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优缺点,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
1.对体育的认识程度
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因为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不是一门升学必考的课程,学得好坏都是一个样。有的还认为自己现在年轻,身体好,没必要进行体育锻炼。
2.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影响着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会一样,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因力量不够而担心不能完成动作,从而产生胆怯,怕同学嘲笑的心理,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3.课堂常规方面
为了上好每一堂室外课,每个学生在上课前都必须换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以便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做到更规范,同时也可以减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4.课堂纪律方面
好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要做到准时到达上课地点,遵守课堂纪律,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练习。集合时要求做到快、静、齐,不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客观环境因素
1.社会因素
在一些经济状况欠佳的偏远农村,政府在提高体育教育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并不能投入足够的物力和财力,导致学校没有能力完善体育教学设施,教师也不能及时得到业务培训。
2.场地器材
大部分农村中学的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体育设施的欠缺以及器材的简陋、陈旧,使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开展,很多学校没有田径场,缺少单双杠、体操垫等器材,就难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二、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教师方面
1.提高体育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
教师的职业光荣又神圣。虽然农村中学待遇、教学设备不如城市中学,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有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改进教学方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2.加强自身修养 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傲到。学生有困难和缺点,要耐心帮助与指导。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上体育课之前,应该认真吃透教材。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自觉练习,同时给学生一些自由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学生的身心健康才会得到发展,教学效果才会好转。 4.要始终做到因材施教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共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二)学生方面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是未来事业成功的保证。只有这样,才会自觉地锻炼身体,使自己经常保持身体的健康,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把体育课当作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来看待。
2.指导学生做好上体育课的准备
让学生换好运动服装,准时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准备,遵守课堂纪律,集中注意力,积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多看一些体育竞赛和有关体育知识的书籍、报刊、杂志。掌握锻炼身体的卫生常识,培养自己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三)客观环境方面
全社会形成全民健身的社会风气,国家增加体育教育投资,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体育教师热爱体育教育事业。
教育部门要不断为农村中学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体育教师,为体育教师的业务进修提供条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产生各种因素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才能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