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礼仪的差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Q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参考,欢迎大家分享。
我们的国家是有着浓厚的乡土特性的生活状态的,我们的民族是乡土情结很重的民族。而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则以很平和的语言和很实在的眼光,从我们自己的民族生活出发,分析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特征以及传统的生活状态,是一本了解我们的民族习俗传统的经典之作。
费先生首先提到的就是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生活的格局,即东方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的捆柴格局。差序格局可比作一张由“我”这一中心铺开来的人际关系网,或是像投到水里而泛起的层层延伸出去的波纹;捆柴格局即是说人和人像木柴一样捆在一个团体之中,地位平等,不分远近,没有差别的次序。
有人说中西方的格局是由于公私分明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伦理格局,实则不然。用梁漱溟先生的话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两种格局的差异:他说“私”和“公”是一种“关切”的由近及远,什么是“关切”?“关切”就是人一心照顾和考虑的人和事,所以说我们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生活,其实是人先关心自己的生活,再去关心别人的生活的格局,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序的人际关系。而西方人的捆柴格局不同,带有墨子般“兼爱”的思想,他们可以直呼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姓名,甚至不论年纪的差距,年轻人可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来对待老人,这是我们中国人不能理解也不可能践行于生活之中的——因为我们的乡土社会,是血缘而非地缘发挥着作用的,所以流动性弱而稳定性强,因而家庭尤为固定,所以家庭生活乃是中国人传统生活的基本出发点,因而要家庭的力量尤为强大,由此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权威治理。
由家庭外延到家族再到乡土的基层社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这种家长制和宗法制的痕迹,而血缘关系这一纽带的作用也贯穿其中。所以我们的礼仪之中形成了尊重权威和长者的态度,这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价值之一。
【关键词】
通过为期五个月的调查研究我们,在我们学校几名课题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收集到了丰富的企业调访资料,通过后期的整合,我们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学校和企业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
在本次调查中:英语是员工必要的工作技能吗?在合资公司中,70%的企业选择了B(多数工种需要),只有10%企业选择了C(少数工种需要)。可是,由于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的重心自然放在专业课上。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英语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闲科、副科,在课程的设置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些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每学期的课时和学制方面内容进行了限制,对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考评缺少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且很多学校对中职英语教师的配备和业务专修也不够重视,一味地重专业教学,使英语教学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这必然造成学生一旦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后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
二、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的反思
常常听很多老师无奈地说学生基础太差没办法教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应该停止那些对学生的抱怨,耐心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仔细研究、探讨合适的教法。英语是一门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通过机械和模仿的语言技能训练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比如:贵公司最看重应聘者哪一方面的英语能力? 有58%选A(良好的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可轻松完成团队展示等任务),20选%B(出色的听力和应变能力,可在涉外会议上做翻译和记录)。可见传统的讲授方式已经过失了,现在必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英语角活动、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小组讨论、辩论、游戏、以及角色扮演、讲故事等等,把教与学进行得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采用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这个问题上:贵公司对应聘者熟知西方文化和掌握西方礼仪的能力有要求吗?有75%的企业选A(要求很高,接待外宾时非常重要)。可见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就决定了在这个上面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在称呼语上,称呼语是日常对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包括姓名、标准称谓、职务名称、称号等。其中姓名包括姓和名,在说英语的国家中,有35000多种姓氏,而被使用的名字只有1000种左右。在中国,只有“百家姓”,但名字的范围就非常广泛,可以由自己随意组合。还有一个区别是,西方人正好与中国人相反,他们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至于标准称谓方面是人们了解得比较多的。西方人比较自我,他们对亲戚关系的称谓只有寥寥几个词,比如:mother, father, son, uncle, aunt, grandmother, grandfather等。而中国人是比较注重亲戚关系的,拿brother(兄弟)来说,有“哥哥”、“大哥”、“二哥”、“堂哥”、“表哥”等等。其次在问候语上也有不少的差距。问候语在日常对话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他们见面打招呼的方法一般就是“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熟悉一点的人之间就可以用”Hello” “Hi”。而中国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一般是“吃饭了吗”,“去哪儿呀”。当你问一个西方人“去哪儿呀”,他可能会觉得被逼着说出他将要去哪,将要去做什么,有点侵犯了他的隐私。而在中国人眼中,这只是一句问候语,只需回答“出去一趟”就可以了。与中国相反,在西方文化中,介绍两个人认识的基本规则是介绍年轻的给年长的,介绍男性给女性,介绍晚辈给长辈,介绍客人给主人,介绍个人给群体。要保证首先提到的是更为尊敬的这个人的名字。比如说,当我们介绍一个男性和女性的时候,首先提到的应该是女性的名字,除非这位男性比女性年长或更加有名。介绍的方式一般是“Miss Green, may I introduce Mr Chang?”当介绍两位男性或两位女性的时候,首先要提到的是较年长者的名字。
四、必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回答:从贵单位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出发,您觉得下面这些素质的重要性如何 ,这个问题时,有67%的企业选择6(和同事协作能力,26%同时选了1(汽车专业英语应用的能力),32%选7(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告诉我们,不能只单纯的教学学生一些英语知识,还必须教学学生如何掌握其他的一些知识,包括人际交往,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不要造成偏科现象。青少年学习还处于全面打基础的时期,科学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领域的知识又在相互融通,互相影响,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既需要科学的理性精神和能力,也需要人文精神,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学生只有全面发展,特别是具有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挑战。一个人成才,不仅要发挥他的优势、特长,更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特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不矛盾的。人才的各方面的发展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各方面都超常,但应要求他们具备成才的全面基础素质。
总之,作为汽车专业教师的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英语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我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礼貌语言 文化价值观 中西文化 跨文化意识
【课题题目】基于分层次教学下大学英语阅读技巧与效率的研究与实践;编号:YC1218。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99-01
各国语言中都存在礼貌用语,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交际目的。中西文化自古存在较大差异,在礼貌用语上也因为隐私和个人自主看法的不同而存在差距,以至于人们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从社会文化差异,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不同,为减少语用失误,促进跨文化交际做好铺垫。
一、英汉称谓与社交礼貌用语差异
英汉称谓语,是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反映,不同的称谓语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英汉称谓用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以及亲属称谓泛化存在差异。反映出两国在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异同。
中国家庭构成模式为父子中心。家庭中长幼有序与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亲属关系清楚严格,常常以年龄的大小和辈分的高低来区分。同辈分哥、弟、姐、妹;伯、叔、伯母、婶。长辈对晚辈可直呼;晚辈对长辈则必须严格按照称谓,否则被视为,没有教养、不守规矩。
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不区分长幼,忽略辈分,称谓词具有概括性。如,sister姐妹、brother兄弟,就一个词即可。长一辈的非直系亲属男性,统称“uncle”,女性称为“aunt”;同辈一律称“cousin”没有男女之分。同辈可以互称呼对方的昵称,晚辈对长辈也完全能直呼名字,包括儿媳 对公公婆婆,没太多的讲究。但是,从影视剧中,我们反而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亲密无间,很融洽。
汉语社交称呼语多为“张校长”、“王女士”、“郑老”、“老陈”等。英语中称呼语常用为:“Mr./Mrs/Ms+姓名”、“头衔(Dr./Prof.等)+姓名”、直名称呼、专f-j,g谓(Sir,Madam等)。近些年来,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显示出平等的人际关系。
二、英汉称赞语(compliment)的差异
称赞语(compliment)是一种十分普通的语言现象,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用语,称赞语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达到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功效。称赞语妙用在表达致谢、邀请、祝贺等谈话中,能摆脱某一尴尬局面等言语行为。
中文称赞语中,据有关人员的一次调查统计,“46%是形容词,43%是副词,仅7%为动词”。 例如:你这件衣服真漂亮;她学习很刻苦,进步很大;您的英语讲得很流利、棒极了。可见,绝大多数称赞语都含有副词、形容词,动词也常常有副词作强度修饰语。中国人非常注重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往往从对方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因而,在中国的称赞语中多为 “你/你的……”。如“你可真有眼光,买的衣服既漂亮又便宜。 你表演得真棒! 你开车可真有两下子。”
西方称赞语在形式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那就是它们的格式相当固定。西方称赞语是一种高度格式化了的客套语。80%的称赞语都是靠形容词来表达积极评价。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有“nice,beautiful,good, pretty, great”,它们占了2/3以上;使用率最高的副词是表示加强程度的,如 “really, very”;表示欣赏的动词是 “like, love”。评价事物突出个人感受。直白、坦率,英语称赞语中常用代词“I…”,例如: I like your watch;That?蒺s a good question;Your blouse is beautiful;You have a very nice girlfriend. “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支配着西方人,中国人强调“礼仪”,在汉语中的“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认为“Individualism”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对此持反对的态度。
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的人会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是,英、汉称赞语在词汇选择上共同倾向于选用模糊性很强的形容词来肯定所评价的人与物的价值。
三、中西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貌”植根于儒家“礼”,并对之进行沿袭,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西方传统文化,则基于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价值,尊重个人独立、自由、尊严和平等,表达出西方人特有的那种自信、独立、自我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中西礼貌用语是一种文化现象,礼貌用语的差异透视出不同文化的思想与理念和价值体系的不同。在应答方式上,多倾向于接受称赞,以作为对自己个人努力的一种承认。中国文化则不然,其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 避免给他人以妄自尊大、得意忘形的印象。在称赞应答上多以拒绝为主。上课迟到了,中国人须敲门喊报告,才能进去;在英美人one should go in as quietly as one can and take a seat。
总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在文化上各有特色,存在很大差异。英汉文化价值观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权力分配差距、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思维方式等差异对比悬殊。世界文化因为中西差异性才的存在而精彩,多元的文化指引各国人民的不同的个人价值观、行为准则。但是,我们在跨国际文化交流与交际时,需要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各国文化与习俗,正确地使用语言来反映文化,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刘丹彤,朱已泰.漫谈英语中的礼貌语言[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颜小文.中西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2期
关键词: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文化导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和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需要。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语言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这之前乔姆斯基(Chomskv)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把语言能力定义为“说话人一听话人对自己语言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赖以生成句子的语音、词汇,尤其是语法知识。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的概念过于理想化。排除了交际这一语言的根本社会属性,针对这一概念的不足。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强调语言的社会化特征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海姆斯的交际能力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式上的可能性(formallypossible),指的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或可接受性;第二,心理上的可行性(psychologicauyfeasible),即生成的语言是否能在心理上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或理解,不会给他们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语境上的得体性(contextuallyappropriate),即指在交际使用中的语言要符合语境的要求,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风格应与谈论的话题一致,符合听者或读者的特点,适合交际的场合;第四,交际中的实现性(actuallyperformed),指的是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有些生成的句子语法正确,也能被他人理解,但不一定地道。不符合语言习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对后来的语言教学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目标。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被卡内尔和斯维恩(CanaleandSwain)进一部充实和发展,他们提出了一个影响更大的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语音、词汇、造句等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soeiolinguisticcompetence)一根据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确定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能力,语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一组句成篇。把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和策略能力(slrategiccompetence)一交际时如何开始、继续、调整和切换话题,利用各种策略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这一模式在外语教学界影响更大。
但至今为止对交际能力做出最全面阐述的是语言测试学家巴奇曼(Bachmanl于1990年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概念。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和心理一生理机制(psyehophysicalmechanisms)。语言能力包含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语言组织能力指的是前面提到的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则包括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其中施为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四大功能有关:概念功能(表述经验),操纵功能(操纵周围世界),探究功能(扩展知识)和想象功能(以幽默与审美为目标)。社会语言能力又包括三个部分:方言和语域,文化参照和修辞格,语言的自然性。方言又分为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语域关系到人们使用语言时讨论的话题,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媒介(书面语或口语)。文化参照指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人物、事件、地点等。策略能力指的是运用语言知识、说话规则、交际策略传递和理解交际信息的能力。巴奇曼认为策略能力是影响一切交际语言运用的重要因素。心理一生理机制则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根据巴奇曼的观点,交际语言能力的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可理解如下: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通过策略能力在交际活动中的贯穿以及心理一生理机制的调节来达到交际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
可以看到在上述三个模式中。交际语言能力都涉及到了与心理思维与社会文化习惯相关的因素,如心理上的可行性,交际中的实现性,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文化参照,心理一生理机制等。可见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倚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结合文化的导入。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掌握好一门外语并不意味着就能和该语言的使用者畅通无阻地交流,还必须掌握影响该语言运用的相关语言策略、语言行为模式、民族心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分学生无法胜任交际任务,因为他们的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差距。
文化通常被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社会制度、行为模式、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心理、审美标准、思维模式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等。狭义的文化又可称为普通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节日庆典、婚丧等。不论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影响语言的运用。
广大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在日常交际语言上,如问候、致谢、恭维赞扬、邀请等场景,在称谓上以及隐私观念上体现了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不掌握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给双方带来不快,影响交际的进行。
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和思维模式造成了社会文化的差异,而这些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中国学生在讨论个人事情或观点时总是习惯用“we”,而母语为英语的人则会用“I”。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追求,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的是个体主义。而中国文化轻个体人格,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突出社会的人格,倡导的是集体主义。蔡君梅(2005)在研究中发现,中美大学生在自我介绍时,中国学生热衷对过去居住环境的描写,而美国学生偏爱对理想的探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视时间如圆环旋转。冬去春来,周而复始,人们在环性时间观念影响下。生活在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常常向后看,立足于过去,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的参考和准绳;而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去而不复,把时间看成是伸向未来的道路,因而着眼于未来。
现实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语言教学上,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培养为重点。在语言教学中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导入。但不够系统、全面,有待加强。以下对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稍作探讨。二、文化导入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社会文化背景的导入。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知识结构当然包括文化知识,这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基础。文化的习得首先要依据于语言的输入。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制度、民族心理、文化习俗、价值观、审美标准等最丰富生动的语料。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来补充文化营养,也可在课内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性片断。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问题,了解生活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且语言通常精辟现代。影视作品也是吸收文化营养的另一重要途径,往往更加直观生动。
语言使用规则的导人。这涉及到狭义的文化所提及的礼仪、禁忌、风俗习惯等,即在一定的场合如婚丧、庆典、节日、致谢、恭维赞扬时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该怎样说。在低年级的日常口语训练时,可加强他们这些方面相关的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文化习惯。
重视词汇和短语文化意义的导入。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如“weddinds”在中西方文化中就包含不同的程序不同的内容,意境也不完全一样。在词汇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基本意义外,还须解释其文化意义和文化差别。使学生在交际中正确领悟对方的含义。此外。英语成语常有特别的典故和文化来源,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如“Greekgift”,看到gift这个词,感觉应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这个成语却有截然相反的含义。它来源于古罗马史诗《埃涅伊德》,故事中希腊人一直无法攻下特洛伊城(Troy),后来想出一个木马屠城计:假装撤兵回希腊,但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作为礼物,宣称要送给特洛伊城求和。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地将藏有希腊精兵的木马拖进城内,使希腊大军一举攻陷特洛伊城。因此“Greekgift”后来就表示危险或害人的礼物。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人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对比。对于选择好的要导人的文化项目,先看看母文化当中有无对应项,有的话就可对比分析。指出两者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促进文化理解。这同时要求对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但现在不少学生对本国文化也不甚了解。比如有学生不了解“喜蛛”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对比也能促进学生对母文化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对这种文化对比的兴趣,达到了解目的文化的目标。
如选择导入的文化项目在母文化中没有对应项,就可用描写的方法来解释阐明,当然我们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加强信息输入的刺激度,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掌握这一文化项目。
(三)文化导入的途径
依据现有教材。文化导入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应同步进行。文化导入不应当脱离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而设计的教材。在教学中应依靠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用对比或描写的方法适当导入。现在的英语教材覆盖了较广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教师应先理解掌握好,设计好最佳的导人方式,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还可寻找或自编一些既覆盖了较合理安排的语言知识的地道的语料,又包含了干扰跨文化交际频率较高的文化项目的教材,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提升。
设计课堂交际活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日常交往中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场景,如birthdayparty.visitingfriend等,安排学生做roleplay.通过模拟情景以及实际的操作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形象地体会、理解并运用学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际的规则,磨练他们的交际策略。同时还可安排其他学生做groupdiscussion.对情景模拟中的学生违反了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规则之处指出并改正,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幻灯等加强视觉和听觉冲击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