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类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化学;校本选修课程;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5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0
2012学年开始,浙江省实施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其主要特征是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创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是重要组成部分。校本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和职业技能类。其中,因经历背景和学科资料背景等原因,普通高中教师在开发职业技能类时普遍感到颇有难度。
研读教材,可以发现,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突出化学的实用性,渗透着职业性。在《化学1》、《化学2》的必修教材中,以化学应用专题来编写,突出工业生产的原理和技术。如,“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为专题,介绍了氯碱工业、镁的工业提取。由此我们找到化学基础知识和地方化工的契合点来开发职业类校本选修课程,从而发挥我们自身的专业,又能接地气,让学生体验化学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当地化工业特点,激发职业意识。
一、选题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把开发视点定位在跟高中化学与地方化工特色的结合点,确定课程名称为“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一是为了体现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但不属于学科知识的拓展,只需高中必修化学的基础知识,使之成为面向包括文科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二是为了体现我县地方化工特色,普查与梳理我县产业,发现我县利用金属材料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我县是全国阀门基地、炊具基地、汽车摩托车配件的生产基地……与之相配套的金属冶炼与电镀等化工类的产业也较发达。有些学生家长就从事这些行业,学生有亲近感,又为课程资源的拓展提供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产业的状况,体验家长挣钱的艰辛与知识的重要,感悟“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玉环创业精神,催生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一个窗口。
二、调研
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前的校本调研,以便确认这门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1. 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的基本情况。通过企业走访、网络资源、探访亲朋好友、学生调查等途径,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产业情况,发现主要集中在铜的冶炼、铁的熔炼、合金材料生产等。如果仅限于此,内容太少不足以课程形式体现,也不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2. 了解学生对金属冶炼产业的兴趣。通过班级询问与个别交流等途径,我们发现各班均有少数学生对此有兴趣。按照学校对选修课程开发的相关要求,若每班有3位学生有兴趣选修,整个高一年级将有近40名学生会选修本课程,达到了课程开发的要求,如果我们实施得好些,将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修。
3. 了解化学教材中金属冶炼相关内容。教材涉及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冶炼的化学原理,我们想既要体现我县特色又应有所拓展,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产业调研。
三、构思
按照校本选修课程的一般要求和我校具体要求,我们确定本选修课程针对高一、二学生开设。总课时数为18课时,,修习合格的学生可获得1学分。课程提纲如表:
四、激趣
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因共同的选择走班到一起,靠行政班级的纪律约束、传统纸笔测试等强制性管理校本选修是走不远的。激趣成为吸引、凝聚学生并使之学有所获的必然选择。
1. 从展示资料到设计学生活动
校本选修课程不同于讲座。资料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的选修课程侧重于金属冶炼化工的技术与现况、前景,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供一个平台,没有丰富的资源,课程也将不能存在。但展示资料的同时,也应增加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只有让学生动手,才能可持续地吸引学生的参与。
例如,“铜的冶炼”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表:
2. 从老师的一言堂到学生分组任务式的参与
选修课程有些专题缺乏学生实验探究,如何变老师过多的资料性介绍为学生积极参与呢?为此,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申报一个任务,课外准备,在下节课时进行讲解,实现同伴交流。
指导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同时也要查资料,掌握更丰富的资源,以便在学生汇报交流中给予评价与补充。
从实践来看,学生能高兴地接受任务,小组汇报、相互交流中积极地展示自己,倾听他人,获得自信。
3. 从课堂到企业
根据本校本选修课程性质,我们安排一些企业走访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实地观察,了解产业。本活动组织一般有三个阶段:
①活动准备:联系企业,让企业主了解课程性质、学生特点与人数、参观目的,向企业主征求参观的注意点,与企业主协商供学生参观的项目与讲解内容、参观时间、访谈内容等。与学生家长沟通,征求家长意见。提出安全预案,向学校提出申请。指导学生预先了解企业生产特点与基本知识,准备访谈问题,准备必需的文具、相机等记录工具等。
②企业参观:例如,我们选择了铜粉回收、还原与冶炼的企业,与企业主约定后提出参观全套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主请技术人员作讲解员并向学生演示。选择一些无危险性的生产让学生动手实验以获得体验。
③总结:参观访问后,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自建小组撰写参观报告,作为选修课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评价
考核与评价是校本选修课程的组成部分,没有考核与评价,无法保证选修课程的正常实施,无法激发学生参与选修课程学习的热情,但过于刻板的考核与评价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我们的实践是:考核与评价方式与化学学科不同,即不采用传统纸笔测试,注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个体表现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关键词]气象科普 社会化 民防科普馆 广大民众 气象灾害
[中图分类号] P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85-1
气象科普的社会化是由其服务的对象决定的。气象科普的服务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并使用气象信息。气象科普社会化的实现,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安排生产生活并做好防灾自救的准备工作,这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1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涵义与任务
1.1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涵义
人类的生活与周围的环境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息息相关,作为人们了解并适应自然环境的气象科普知识,已经成为了他们进行防灾减灾准备工作、避免气象以及环境伤害的重要依据。此外,气象科普的进行过程可以加强民众与社会的互动性,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浓重的人文关怀。
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根据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知识的需求,因此它需要民众的参与,而不是由某一个部门来负责。气象科普知识广泛的覆盖面决定了它必须实现社会化。
1.2气象科普社会化的任务
气象科普任务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实现气象科普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知道怎样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并正确应对气象灾害,让人类与自然更和谐地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调动广大群众对气象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充分了解气象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气象灾害预防意识;第三,及时更新人们对于最新气象科普知识的了解;第四,气象科普需要深入研究广大群众的具体气象需求,然后针对性地提供信息;第五,由于气象科普有着多源性与公益性的特点,因而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和配合。
2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
虽然我国各级气象部门的科普工作各有特色,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着形式大同小异的缺点。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气象科普工作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民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目前的气象科普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需要更新;第二,气象科普工作的工作形式太过单一;第三,气象科普工作太过宽泛,重点不够突出;第四,气象科普方面的人才太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多开展气象知识普及活动,并扩大气象科普的范围,将气象科普的重点内容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现出来,同时培养一支高效、先进的科普工作队伍,为气象科普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人才。
3气象科普在民防科普馆中的应用
3.1将气象科普知识与当地独特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几乎各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背景。将气象科普知识与当地历史背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广大民众了解气象知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我国的六安民防科普教育馆中就应用气象知识在馆中开设了气象部分。它充分利用六安是古代气象发祥地这一有利条件在民防科普馆中展示了我国在气象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让人与自然活动的和谐相处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3.2在科普馆中开展气象知识问答活动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民防科普馆可以开展气象知识自测活动,让人们在参观民防科普馆的时候可以了解自己气象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气象知识更加普及。此外,民防馆也可以开展一些讲座、竞赛等类型的活动,这样可以让活动内容更丰富,更有吸引力,气象知识的普及效果也会更好。
3.3普及气象预警信号的科学使用方法
在突发气象灾害的时候使用气象预警信号,可以起到平时的预报所无法发挥的作用,它是气象灾害预防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针对大风、暴雨等各种不同的气象灾害,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同气象灾害的信号与传播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的普及程度不够,因此预警信息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效果。在民防科普馆中单独设立一个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展区,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使用方法,并充分认识灾害强度与科学避让之间的关系,让广大民众可以拥有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进而达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目的。
3.4运用民防科普馆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模拟各种不同的气象条件
人们对于气象科普的忽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没有充分了解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在民防科普馆中利用屏幕、声、光、多媒体互动等高科技技术来模拟气象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并通过控制光、影强度的方式让人们亲自体会不同强度灾害预警时的不同感受以及所造成危害程度的不同,就可以让广大民众切身的体会到气象灾害的可怕。这样,广大民众的气象科普知识就能掌握得更全面,防灾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3.5利用4D技术展示发生气象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尽管气象灾害自救措施已经普及了很久,但是广大民众在遇到真正的气象灾害时往往还是无法将这些防御以及自救知识很好地运用出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的差距。气象科普馆可以运用4D技术来制造出真实的泥石流灾害场景,让广大民众在真实的感受中练习如何逃生以及运用自救知识。当民众在4D技术的帮助下有了自救经验以后,将来再遇到气象灾害他们就能根据灾害的类型、所处的地势等关键因素寻找到最好的自救方法。这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4结语
气象科普社会化是社会大众与气象部门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纽带,只有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气象部门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群众的具体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借助群众的力量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让广大群众的需求成为气象部门不断努力与发展的动力。另外,气象科普社会化的实现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通过最新技术手段的运用让群众最快地获取气象信息。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科协.陕西汉中"科技之春"为气象科普搭建社会化大舞台[J].硅谷,2013(8).
【关键词】科普资源;科普内容;科普工作
正当今时代,对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让每一个少年儿童受到适应时代要求、适合本人特点的自然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使每一个少年儿童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都得到培养,也为每一个少年儿童提供开发科技创新潜能的机会,让所有的少年儿童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得到充分的全面地发展。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需要科普教育资源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各种科普教育资源是促进少年儿童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条件,发挥和发展校外教育单位的优势科技教育活动资源或凭籍本土化的科普资源是有效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保证。科普工作的形式生动活泼,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投入,形成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
一、科普与科普资源的含义
科普,简单的说就是科学技术普及,即科学知识和技术通过某种途径由客体(科普资源、场馆和基地)达到主体(社会公众)的整个过程及围绕这个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科普活动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方面:科普资源、科普媒介和手段、科普对象。科普资源,通俗地讲,就是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具有教育、培训、文化和休闲功能的科学知识、现象和技术本身及其经人类应用变化后的其他表现形式。
二、科普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一)科普资源的分类
1.按科普资源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分类。包括天文知识与地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农业科学与技术、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工程技术、军事科学与技术、计算科学及自动化、信息科学与技术、建筑科学与技术、医学等十余类。
2.按照科普资源所依托的物质载体或现象分类。包括科普宣传与教育材料(书籍、影像制品、宣传画册、多媒体、实物模型)、古代科技遗址、各种自然现象与过程、工业设备装置、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制成品、农业生产过程、家庭与日用品、城镇建筑与景观、科研设备与装置、生物体与生命现象、医学原理与过程,等等。
3.按社会对科普资源管理的行业属性分类。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农业、文物考古、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设施、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行业、旅游业,等等。
(二)典型案例――地理科普资源分布
1.地球地质地貌类。如:广州市北回归线科学公园、华南师范大学天文观测站、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上海天河航天奇观(国家级科普基地)、天津各个青少年宫等对外进行的科普内容;广州市社区每年开展的“世界地球日”、“防震减灾”等系列活动所宣传的内容,等等。
2.气象气候类。如:各级各类学校内建立的天文气象观测站等所开展的南方气候知识介绍;市民收看电视台每天播放的天气预报与气象专题节目;社区每年开展的“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所宣传的内容,等等。
3.水文、海洋类。如:锡林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自然博物园等科普场馆所开展的有关水文、海洋知识宣传普及;锡林浩特市各社区平时经常开展的包括“世界水环境日”在内的一系列水文、水环境和海洋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电视与多媒体、报刊杂志、广告等大众传媒宣传的大量关于水文和海洋知识,等等。
4.森林、植物类。如:锡林浩特市植物园、自然风景区对广大市民和游客进行的森林和植物知识普及;市内社区和有关组织经常开展的关于森林和植物知识讲座;各种报刊杂志及新闻媒体所宣传介绍的森林和植物知识,等等。
5.生物与环境类。如:电视、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介绍的大量的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青少年宫、动物园、公园、博物园及各级各类学校内设的科普园地开展的生物与环境知识科普活动;城市社区平常开展的有关“世界环境日”、“人与生物”等宣传活动,等等
6.生态与环境类。如:各级各类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经常开展的课外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社区组织平日开展的类似“世界环境日”、“爱我广州环保大行动”等宣传纪念活动的各种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大众传播媒介日常介绍的大量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方面的知识;包括省、市博物馆、风景区、野生态教育中心、自然博物园、生态公园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普、旅游场所包含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知识,等等。
7.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类。如:电视媒体与城市社区开展的关于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如宣传“世界粮食日”);市域内各级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如现代农业科普基地(国家级科普基地)、农业科学研究所、野生态教育中心、广州水果世界、广州花卉博览园、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开展的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市域范围内有关机构举办的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讲座、专家指导,等等。
8.其他方面的地理类。如: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建筑与景观、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与装备、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疾病分布与预防控制、城市文化与旅游开发、生产事故分布与安全管理、犯罪分布与社会治安,等等。
三、科普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科普内容的普及性。“科学技术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活动。科普内容要着眼于“普”字,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普及自然知识、社会人文知识的基本常识,宣传和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先进的科技成果,帮助群众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改造世界。
受众对象的广泛性。科普受众对象包括社会各个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和各个地区的人,包括城乡居民、政府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等,可以说是面向全体国民。
科普形式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科普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静态展示(图书、报刊、宣传画册、墙报、实物)、动态演播(广播、影视、信息网络、宣传演讲)、室内室外、家庭和科普场馆等都是开展科普的有效形式,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讲座、演出、讨论、竞赛、参观、考察、会议、展览、制作、旅游、夏(冬)令营等都是进行科普的灵活方式。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科普队伍的素质,保证科普教育的质量,所以把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已经纳入到社区工作中,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社区科普活动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社区科普活动工作汇报一
按照xx亭街科协的统一工作安排,xx社区20xx年科技活动周在街道科协的重视和领导下,开展了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扩大了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我社区20xx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小结如下:
今年社区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
一是科普宣传阵地,即以社区健身广场为中心,组织开展20xx年科技活动周展览。
二是科普咨询活动,组织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医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在社区广场向群众开展科普义诊和科普咨询。
三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普学习读书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普意识。
一、周密组织,重点突出,“科普宣传阵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做好20xx年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工作,扩大科技活动周的社会影响力。为组织好社区20xx年科技活动周活动。成立了社区20xx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开展此项活动。
为使20xx年社区科技活动周活动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制定了社区20xx年科技活动周活动安排,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体人员休息时间都没有休息制作展牌,做到分解任务到人,指标到人。5月17日至5月23日,在社区广场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利用科普展板挂图的形式,集中宣传武汉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工作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针对公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风尚,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要以“共建和谐社会,构筑绿色家园”和“环保家装,绿色家园”为主题分别开展植物和家装科普活动,努力促进我区绿色社会建设。以“和谐硚口,健康社区”为主题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大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开展“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和“节约能源”的科普成果,反警示教育展,尤其是关于健康方面的成果展,特别引人注目,路过的行人和青少年学生纷纷驻足观看。
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观看科普展的群众达到1000多人次,“科普宣传阵地”成为我社区20xx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科普讲座、科技咨询、专家义诊将xx社区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推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和医生在社区举办了科普知识讲座,结合“预防疾病,科学生活”活动,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义诊和科普咨询,并免费向群众发放了预防疾病的相关宣传资料。开展以“节约能源”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意义,重点宣传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以“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为主题开展科普进企业活动,结合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宣传普及节能降耗减排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动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科普行动,利用社区科普站以科普讲座和座谈的形式,分别举办了保健知识、真假药品、食品鉴别等各种内容的学习,举办了《健康快车》、《身边科学》等主题的科普展览。通过科普宣传、咨询、讲座、展览等方式,在社区、学校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营造热爱健康,关心健康、了解健康、依靠科学达到健康目的的良好氛围,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在本次活动中,除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外,还组织在社区举办了以“预防、认识、关爱”为主题的预防爱滋病科普知识宣传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技人员分别采用科普展览、宣传挂图等形式,在社区宣传传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安全生产等宣传。
三、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普学习读书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普意识。
开展社区科普读书活动,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社区青少年、辖区学校开展读一本科普书,学一本科技小常识,做一件科技小论文活动,有800余人参加了读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探究科学的精神。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普意识。
20xx年社区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开展了广播宣传,张贴标语、口号10条,共组织各类科普讲座2场,布置科普墙报1期,巡回展览图板10块,参加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24人,参加读书活动800余人,受益群众千余人。本次科技活动周活动,无论是组织程度、活动内容、群众参与面还是舆论宣传效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科普工作大家搞的理念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群众科技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与宣传、卫生、环保、等部门共同配合,为今后科普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形成全社会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次活动,有效地营造了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的良好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的关注,为开创基层科普工作新局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社区科普活动工作汇报二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围。
经过多年来的科普宣传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在街道上下已蔚然成风,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教的广度和深度。街道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科室科长主要负责的科普宣教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布置落实科普宣教工作,定期召集各社工站分管科普工作的干部研讨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奖励制度,大大提高了科普宣教工作的实效。
二、抓好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业务培训
科普工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科普内容涉猎范围广,内容丰富复杂,而我们的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不可能样样精通,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落实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街道科技教育质量。因此街道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科协的老师作科普知识讲座,对街道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开展系列科普讲座,这些讲座有效地提高了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科普知识水平和科普辅导能力。这些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在街道内广泛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在培养居民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科普宣教工作贵在坚持,一年来通过街道,社区,学校多方联动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为广大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宣教工作
1、文体活动。“全民健身、重在参与”。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内各类文化资源,先后举办了篮球比赛,全民健身操舞比赛“在欢乐中参与,在比赛中提高”这是居民们的共同心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2、读书活动。20xx年是社区大力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的一年,“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是我们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主题内容。街道举办了“《要做就做最好的》读书交流活动”“《青少年保护条例》”知识答题活动,消防知识等活动。在参与中,居民们深深感受到:“读书让我更快乐”。
3、服务居民,开展各类健康教育讲座。在今年8月上旬,街道专门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青少年举行心理碰碰车活动,通过活动,教会青少年如何科学的缓解各类矛盾与压力。在学生开学之前,我们又举办了“青少年如何制定学习奋斗目标”的科普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目标,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参与学习。与此同时,我社区结合社区群众的不同需求,举办了“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养生知识讲座”和“计生知识讲座”等,为普及健康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营造宣传氛围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宣传。做好科普宣传资料的发放工作,每月按时发放社区科普报、科普杂志,以及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科普材料。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街道举行了广泛的科普宣传活动并专题搞了一次科普板报评比,各居委热情参与。街道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体质测量活动,充分发动社区居民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革除陋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科普意识。
5、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增大信息接收面。为了更好地做好社区科普工作,街道本着“立足社区、突出特色”这一服务宗旨,开放了社区信息苑。我们将市民学校、老年大学、家长学校、人口学校和青少年辅导站等相关教育培训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逐步形成社区居民教育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居民们通过信息苑的网络,学习养生保健、生活百科、计算机等知识。居民们高兴地说,“在社区这所大学里,我们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感谢社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幸福。”
6、争优创先活动。为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在社区大力开展“科普知识进楼栋”活动,“科普板报评比”活动。通过此类“倡导科学生活、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使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区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信科学的热情普遍高涨,社区科学氛围浓厚,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基本形成,现在街道治安良好、无一起民族分裂、非法宗教和重大封建迷信活动的发生。目前,我街道正积极申请创建区级科普街道。代表着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科普活动,让各族居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为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科普之光永远照耀我们生活的社区。
四、20xx年大致工作思路
为实现科普工作应与街道各项工作发展相一致,以创建学习型、健康型、科学型社区作为载体,实现好社区全体成员五方面素质教育,重点突出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继续深化创建工作,在科普居委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巩固科普街道创建标准并以此为准绳,不断完善科普教育成果。
社区科普活动工作汇报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往的科普手段已经难以奏效,科普的切入点选择也更为困难。当今社会的出现乃至社会功能的日益完善,为提高居民精神生活质量、身体素质、精神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因素,恰恰就是社区居民对科普的需求,然而科普工作也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所以幸福永安社区加大了对社区工作力度,成立了科普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出工作制度、计划和“科教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宣传科普教育,不失时机的把“科教进社区”宣传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居民的科学知识水平,形成在社区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2月8日下午4.00在幸福永安电教室挤满了本辖区的中小学生100多人,在这里正在举办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光碟宣传片。在活动中,学生们相继观看了《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摩托车启示录》二部宣传片。通过观看交安全宣传片,提高了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做到了让交通法规进入家庭、学校,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下午5.00在幸福永安社区电教室举办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来参加的小学生有50多个,在活动中分别有8名学生获奖,并为获奖学生发了奖品,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丰富了孩子们假期的业余生活。
为了帮助中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美好晚年生活,2月24日,昆仑街道社区中心举办了“中老年人保健知识”主要内容是在更年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时期,人在更年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容易发生更年期综合症,了解更年期的知识,可以使大家有针对地克服更年期综合症。在更年期的中老年朋友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生活要有规律,在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的同时要有适当的脑力活动;对待生活要积极乐观,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怒,不要让忧愁走进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多和朋友进行交流,分享快乐,排解孤独;协调好家庭生活,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对更年期明显的身体、心理不适要及早到医院请医生指导用药物治疗。
4月4日,昆仑路街道幸福永安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举办了“心理健康有奖知识答卷”,12名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心理健康知识答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社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昆仑街道幸福永安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知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5月24日,幸福永安社区组织辖区居民18人参加了昆仑街道“欢乐心情构建和谐”知识抢答赛。在这次活动中,幸福永安社区荣获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次活动,使居民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 科普旅游 问题诊断 对策 福建省
1 引言
科普旅游在国外早已成为旅游业的一大品种。科普旅游近年来在国内也悄然兴起,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我国一些科普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纷纷推出科普旅游线路,出台科普旅游规划,科普旅游方兴未艾,但是福建科普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在各方面还不成熟,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以利于福建科普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福建科普旅游档次的提高。
2 科普旅游的内涵及发展背景
2.1 科普旅游的内涵
科普旅游也称为科技旅游、科考旅游,是旅游发展到较高层次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是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有的学者认为,科普旅游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把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科普知识讲座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并从中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1]。笔者认为从更广义的范围定义科普旅游,凡是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均属科普旅游。
2.2科普旅游的发展背景
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科普旅游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蔚然成风,这些国家都把科普旅游作为旅游项目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来加以开发,制定了干预科技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对科普旅游的投资力度,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科普旅游经营管理机制,科普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
在我国,一方面,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普及,旅游者已不满足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不局限于听一些神话故事或传说,他们更想了解隐藏在那些现象后的本质及成因,想通过旅游拓展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政府也日益重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国务院1994年2月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措施。”2006年2月又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详细阐述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行动计划,并将科普工作提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在这种背景下,科普旅游近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
3 福建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特点
科普旅游资源的范围很广,凡可提供开发科技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包括能让游客在旅行中体验到重大科技知识的各种科技场馆、科研院校、现代先进科技工程、各种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及其自动化生产线、专业技术生产流程及产品等,以及具有重大科学考察及研究、教育价值的水文、植被和地质等自然生态景观,历史遗址、文物等人文景观,都属于科技旅游资源的范畴[3]。福建省人文荟萃,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景点和人文资源,以下按两大科普旅游资源类型分别分析福建省的科普旅游资源:
3.1 自然科普旅游资源方面
3.1.1 动植物科普旅游资源
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脊椎动物1647种,约占全国的26.4%,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59种。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的14.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这些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科普旅游价值,通过考察和观赏这些生物资源的旅游活动,可以了解神奇的地球,感受奇妙的世界,揭示自然的奥秘,开展生态环保科普教育。
3.1.2 自然景观科普旅游资源
福建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沿海省份,其北部、西部主要为中、低山,东南部多为丘陵、台地和描海河口冲积平原。地貌不仅成因类型齐全,而且景点众多,景区分布面积广,山区、沿海各具特色。地貌类型主要有花岗岩、丹霞、海蚀、火山岩和喀斯特(岩溶)等,其中海蚀地貌、花岗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发育较为成熟,平潭的海蚀地貌、太姥山的花岗岩地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海岸类型多种多样,有300多公里长的海滨适合开发成旅游胜地,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海坛岛、湄洲岛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丰富的旅游地貌资源为科普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2 人文科普旅游资源
3.2.1 古建筑遗存
福建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有较高的科考与观赏价值。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惠安崇武古城、南安蔡氏古民居、东山铜山古城、漳浦赵家堡、莆田木兰陂、泰宁尚书第、永安安贞堡、闽清宏琳厝、华安二宜楼及永定土楼、南靖土楼等,都是名闻遐迩的人文景观。这些古建筑遗迹旅游景点是考察和了解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重要途径。
3.2.2 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开发的旅游项目。民族民俗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通过科普旅游,弘扬那些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的习尚,对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有利的习俗,摒弃恶风陋习,达到教育的目的。福建山多,东南是茫茫大海,交通不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半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古朴的民风、多彩的民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服饰奇特、勤劳俭朴的“惠安女”形象。客家民俗和畲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也对游客有吸引力。福建的戏曲文化、闽学文化、古越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3.2.3 产业科普
产业旅游是以工农业产业景观和生产过程为参观游览对象的科普旅游。农业方面,近年来,福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园,已被省科协技术协会列入科普教育基地的有福建天生林艺园、福建超大集团高科技试验农场、漳州天福茶博园、漳州龙佳生态休闲山庄、漳州甘文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园、建阳农业开发示范场、邵武市嘉德综合农业科技园区等,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宁德市三都澳海上渔排还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方面,福建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特色鲜明,各类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蓬勃发展。无论从产业布局、机器设备、生产流程、技术产品、建筑造型等硬件环境来讲,还是从它们所蕴含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模式、全新的管理机制等来讲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可以吸引大批从事商务、学习、考察、观光的游客。
另外,福建还有众多的科技馆、博物馆,是开展科普旅游的重要场所。
4 福建省科普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
我省科普旅游悄然兴起,然而与其他较成熟的旅游产品相比,刚刚起步的科普旅游在开发和管理上还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福建省的科普旅游,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来了解人们对福建省的科普旅游的认识程度。调查主要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进行抽样调查及在网上展开问卷调查,共发140份问卷(包括电子问卷),实收117份问卷,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福建科普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 科普旅游资源挖掘深度不够
如上文所述,我省科普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为科普旅游资源的并不多。许多现有的景观景点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科普旅游价值,只停留在接待普通的观光旅游客上;许多高等院校、科技工业区、科研单位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将科普旅游资源深藏闺中;许多博物馆、科技馆在展示形式上单调、落后,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
4.2 科普旅游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对科普旅游宣传重视不够,没有能够形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多角度的宣传攻势,甚至连各地市的新闻传媒都没有专门和系统的提供科普旅游信息的栏目,丰富的科普资源不被外界熟知和了解,科普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也得不到游客的尝试。如福建省科协于2005年初正式启动科普旅游,制定了科普旅游方案和奖励办法,并以发文形式通知各区市科协配合做好科普旅游工作。由于靠政府部门通过文件形式宣传,没有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忽视与旅游行政部门、各地旅行社联合宣传,科普旅游未能持续下去。
4.3 科普旅游产品设计单一,综合功能不强,客源市场狭窄
目前,科普旅游线路的设计客体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科普旅游产品强化了科普旅游的教育目的,却忽视了科普旅游的娱乐、休闲形式,科普旅游停留在一般科普教育活动的层次,从而无法实现寓教于乐的初衷。如省科协制定的科普旅游线路90%的景点是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类景点,线路设计单调、缺乏吸引力。顾此失彼的决策使科普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这就决定了科普旅游游客类型狭窄,成年游客所占比重低,青少年游客多,平均每人的支出能力低,旅游收入的总量少,停留时间不长,经济效益不高,科普旅游得不到快速发展。
4.4 科普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福建省整体科普旅游投入不足,是制约福建省科普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科技馆界有条自衰定律:新馆开放1年内,观众人数达顶峰;随后逐年递减,5年后进入低位徘徊,除非大规模更新改造,否则将丧失生命力。由于科普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各个科技场馆的配套设施不尽完善,科普旅游产品更新缓慢,参观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重游率很低。
4.5 导游、讲解员的知识水平不高
在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景点中,讲解员的讲解死记硬背,讲解不够深入和专业,对于游客临时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类景点中,导游员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和职业习惯,只讲一些传说故事,没有讲解科普知识,满足不了科普旅游者的求知欲望。
5 福建省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分析
5.1 结合“红色旅游”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普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红色旅游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它发展时间短,却以迅猛的速度席卷全国,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分不开,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并提出适当的扶持措施,还专门出台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政府可以通过经济调节促使科普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是培育市场、制定优惠政策、提出扶持措施,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对科普旅游进行管理和规范,将科普旅游作为一项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程来抓,将科普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来抓。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市场。如将某年定为“科普旅游年”,以科普旅游作为主题,又如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年至少组织一次科普旅游活动等。第二是加强规划、正确引导。要加强福建省科普旅游资源的普查和整体规划,使之融入福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第三是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要制定相关扶持科普旅游的政策和规定,从各方面支持和促进科普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发挥福建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以企业为依托,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科普旅游产业新路子。如厦门海底世界、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石狮海洋世界就是企业自主经营的科普景点,现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在福建省的科普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2 合理有序地进行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对科普旅游的开发应该做到科学规划。在开发科普旅游过程中要把保护科普资源放在首位,如地质地貌类的科普旅游应该严格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原始性和自然风貌原样性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在整个科普旅游产品设计中应该有包括生物、地质、历史、建筑、美学、旅游等多个学科专家的设计意见整合,避免单一学科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
其次还应遵循科普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开发个性鲜明的特色科普旅游产品。要对科普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针对各个层次的市场区别开发,使产品以传播科普文化为中心,但不完全依赖科普文化,拓展到包括参观、娱乐、饮食、购物等在内的一组服务体系,通过综合开发提高总体效益。比如可以开发有特色的科普旅游纪念品,制作和销售包括诸如飞机模型、化石标本在内的科学仪器和技术设备等的复制品和仿制品,并附上真品图片和说明材料,揭示其所负载和反映的科学内涵与价值。
5.3 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普内涵
在科普旅游发展的初期,依托现有旅游景区,特别是知名度大的重点旅游景区,以科普为主题重新进行产品设计,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普内涵,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如可以依托我省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设计与传统观光线路不同的科普旅游线路,行程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听专家名师的讲解讲座、参加生物识别、动手采集制作标本等活动,让游客在旅程中感受奇妙的世界,揭示自然的奥秘,丰富眼界。
5.4 加强对科普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旅游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在科普旅游中也不例外,科普旅游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导游人员的讲解,要使科普旅游达到预期的效果,导游员科学、有趣的讲解和适时的解疑释惑是关键。这就要求从事科普旅游的导游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旅游知识,还要具有相关的科普知识。依托旅游专科学校,成立科普旅游专业培训班,邀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公司的科学家、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旅游的理论研究,出版专门书刊、杂志等,使从事科普旅游工作的导游员、讲解员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广大科普旅游者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普教育的力度和规模。
5.5 完善科普景点的硬件设施
科普旅游的一大特点是展示高新技术,如果在科普旅游景点或是科技场馆中展示最前卫最时尚的科技,就能吸引人们想去参观和体验。应注重提高科技场馆的科技含量,提高环境建设,装备现代化的仪器、设施,广泛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压缩和编码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力求新颖化、现代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重体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于洪贤,何 卓,朱井丽.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5):94-96
[2] 李廷勇.国外科技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12):100-105
[3] 金利霞,江璐明.广东省科技旅游开发探讨[J].热带地理,2005,(12):36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