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为规范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范文第1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光明媚,和风拂面。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某矿集团公司开展了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忽如一夜春风至,吹落梨花满身香。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像春风唤醒了百里矿区,吹进我们某矿人的心田。让我们与春天约会——岗位行为规范从我做起。原创:

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是因为矿工每时每刻都要与“五大自然灾害”作生死搏斗。可以这样说,煤矿操作规程的每一条甚至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矿工的鲜血和生命,安全管理规定也都是血的教训换取的。按说如果我们每一位职工都严格执行煤矿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就不会发生事故。可是为什么安全事故还没有完全杜绝呢?这就是职工岗位行为不规范所造成的。是啊,职工岗位行为不规范已经成了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中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隐患不除,煤矿就永无安宁,矿工的生命安全也就没有保障。

开展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就是要增强规范意识,提高技能,创建本质安全。说到底也就是爱护我们每一个职工的生命安全,进而关爱我们每一个家庭,任何不正确的想法,消极的抵触情绪都是不应该的,是对自己和家庭、对全体职工不负责!

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注意你的思想,思想影响行为;注意你的行为,行为影响习惯;注意你的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因此,我认为岗位行为规范,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岗位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一个人干什么事,都存在着马虎凑合的思想,就不可能干好任何事。比如说先检查后工作,这是安全规程最基本的要求。有的人,思想不重视,认为无所谓,行为上也就不按照要求去做,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其结果是,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是必然的。其次是行为要规范。行为规范往往从小事做起。有的人工作不认真,不注意细节,总认为小事不值得一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如说,规程措施要求,车工上机床不准戴手套,这是因为戴手套容易缠着手指,有的甚至被截断手指。可是有的车工干活怕脏,冬天怕冷,常常戴着手套干活,自己也想着上机床就不戴手套,原创:有时因工作忙忘了。虽然一次戴手套上机床操作不一定就会出事,但是这种操作行为不规范,迟早会发生事故。三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岗位行为规范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按规程操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通过长期严格的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使行为规范成了自觉行动。而不规范的行为也会成为一种不好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习惯性“三违”,其危害是极大的。

行为规范教育范文第2篇

一、上下齐心努力,争创“人人做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只有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对策,工作才会有效。为此,我校强调要以教师的师德风范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方向的引导,使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我们学校领导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渠道、多种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加强师德修养,强化教师的榜样作用。全校教职工以端庄的仪表、勤奋开拓的精神、谦和礼让的态度为学生做出了高尚道德行为的示范。

二、高目标,低起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我校的德育除通过德育课、职业道德课教学和各门课程渗透外,还特别强调日常深入细致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所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是作好基础道德教育最好的切入点。所以每年从新生一入学,我们就坚持天天抓、时时抓、反复抓,一天一通报,一周一反馈,一月一考核,一学期一评比,从小事做起,逐一达标。比如,本学期早晨入学我们抓了四件事:进门和老师问好,校卡和校徽的佩带,仪表仪容,迟到。校园内我们抓了环境卫生、文明休息、课堂纪律、早操的进退场等方面。这些虽然都是一些所谓的小事,但我们深知对于德育工作,做与不做不一样,力度大与力度小不一样,认真与不认真不一样。

教育的针对性,不仅要求我们从本校学生的整体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的规范和思路,而且还要求我们在注意针对性的同时注重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我校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情况,我校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了不同的行为规范训练目标。

我们不仅在行为规范的要求上要有层次,在教育的内容上也要有层次。比如一年级我们着重作业、上课、待人接物等养成教育环节的强化;二年级则注重于技能操作、就业指导、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强化。

三、加强管理,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全员参与,展示全程管理。因此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第一,建立“分级管理、层层把关”责任制,以此加快学生由“他律”到“自律”转化的进程。

(1)政教处重点负责对全体学生面上的养成教育以及训练、评比与检查,对特殊学生进行正面疏导,综合治理。

(2)各年级组针对本年级学生实际,着重进行“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逐步拉平班级之间的差距。

(3)各班对照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树立良好班风,并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均要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立体值勤,全方位掌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动态。

(1)设立学生文明服务值勤岗,发挥其示范、管理、监督、执法四大功能作用。

(2)组织团委、学生会干部进行行为规范检查,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3)学校领导班子、科任教师组成值勤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

第三,开展各项评比,将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1)分四大块,即班级管理、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奖惩情况对班级工作进行全面量化考核。

(2)开展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

(3)建立校文明班、市区先进班集体的评比制度。

四、突出职教特点,加强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在职校中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又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为了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促进他们良好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学校成立了一支勤工俭学队伍。同时也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了家庭负担。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干了点活,更重要的也许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

行为规范教育范文第3篇

学校要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逐条对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规范的具体要求,明确它蕴含的道理;要在学校宣传栏、校门口、草坪上、道路旁、班级宣传栏等地方设立行为规范提示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要通过理论测试、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熟记规范,认同规范,并逐步把规范内化为日常言行。

二、对照目标强化训练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行动是达成目标的关键。为使行为规范的养成落到实处,我们必须遵循知行统一、循序渐进、抓实抓细、他律与自律的原则,严格按照目标从小处入手,逐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涵。

三、严格督查增强实效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行为习惯就像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条“新索”来自督查。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督查机制,组织德育处、年段长、班主任、班干部等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工作,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年段集会、班会课等时间,时时处处提醒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做好督查整改工作。

四、严格考核奖惩激励

要让学生清楚自身行为习惯的好与坏,考核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要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每月由班主任组织,通过自评、小组评定、班主任评定等方式逐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并评定等级。通过小组讨论、班主任寄语等形式,对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我们不仅要通过评选“文明之星”“道德之星”“美德少年”等活动,对行为规范做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也要对常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进行必要的惩罚,以矫正其不良行为。

五、自省自律内化规范

行为规范教育范文第4篇

一、学习《规范》,明确好习惯的具体标准

欲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学生行为的标准,集中体现了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但就是学起来费时,背起来费力,很枯燥。于是,笔者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改变成三字歌。读起来韵味十足,背起来朗朗上口。每天早午检、上课前,读一读,背一背。用不上一个星期,学生就能掌握。再利用班会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利用手抄报让学生写一写、画一画。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识就会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强化,就会自动自觉地对照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坚持不懈、潜移默化地训练

习惯是需要训练的,有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的时间越长形成的习惯就越牢固。比如:学生画横线要用尺就得训练。刚入学的孩子小手还不是十分灵活,用不好格尺,能不用就不用。老师就必须严格要求:无论是卷纸还是练习本都要用尺画横线。刚开始学生一着急可能还偶尔忘用,到后来他们就不用提醒了,就如同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一样。这就是习惯!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就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训练。

另外还应该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学生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学习不主动、马虎。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生都不乏其人。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笔者把全班同学按学习水平分成几组,每次测试时,取每组前三名奖励。以前都是全班同学放在一起比较,好学生越得越多,差生永远得不着,渐渐的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人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成功他不会去珍惜;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他又会放弃努力。现在同学们看到是根自己组的几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比较,差生充满了信心,好学生提高了警惕,一个个跃跃欲试,奋力向前。甚至一些比较细心的差生,在优秀学生偶尔疏忽的时候,战果还有超过他们的趋势。一些差生在这样的比赛中,表现得非同循常,不但上课集中精力听讲了,连下课都不出去玩,自己在教室里复习。每次考试都能达到优秀左右,在他所在的组里名列前茅,战果与班长一样多。这样的比赛也让全班学生认识到了检查的重要性。测试中往往一道小题的疏忽,就会被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超过,就不能为自己增加战果。人往往都是这样,输掉近在咫尺的成功才是最难受的。所以每个人都在努力使自己会做的题不答错。久而久之,主动、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也就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整个班级形成了比较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不断监督,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会深深影响每一个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具有约束力,会起到监督作用,规范学生的行为。如何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呢?笔者认为班主任的监督管理应做到严、细、勤这三个字。

严,严师出高徒。从严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那些自我感觉特好、自以为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学生。根除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良好的班风自然形成。笔者的做法是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觉得老师很公正,再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承认自己错了,接受惩罚当然是心甘情愿的。向当事人道歉;收回一些战果;1到2天下课不许出去玩,跟老师一起在教室里休息……应该说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大,班中的歪风得到了抑制。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有“漏网之鱼”。这样的行为一但有一人或一次漏网,就会滋生出更多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想做那条“漏网之鱼”,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没有一个人犯了错能逃脱惩罚,就不会再有人敢“以身试法”了,渐渐地就形成了习惯,变成了风气。

细,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班主任如果能善于细心地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和纠正许多问题,使每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笔者每天都注意观察班里学生的动向,每天表扬一个有人做得好,其他人需要努力的“点”,坚持不断,循环往复。同学见状,都自动向做得好的看齐,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谁做得好,也会和她们一样经常被表扬。天长日久,教室里没了批评,没了斥责,就剩表扬了,好的行为习惯也渐渐形成了。可见,儿童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尤其是天天在一起的小伙伴。只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帮他们找出身边的榜样,他们就会把他做为参照物,不断地校正自己的行为。敏锐地发现学生显露出的教育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还愁形不成良好的班风吗?

行为规范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行为规范;审美能力;个性;强化训练

德育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当前,未成人犯罪,比比皆是,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德育工作是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然而,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并非行为训练这样简单,它和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密切相关,习惯与改成规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换句说,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包括了中学德育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也不是班主任一人的责任。德育工作应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学科当中,渗透到学科的各个环节当中。中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同样是每个科任老师共同的责任,也是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体育课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虽然课时量不多,但同样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责任。体育老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当作自己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教学内容并重,同部署同安排。这并不是强加给体育教师的一项额外任务。其实良好行为规范形成与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事实上,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对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是此可见,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体育课教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首先,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其次,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体育课教学所应该完成的重要目标;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有助于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体育课教学多在室外进行,场地宽阔,组织形式多样,师生的行为较为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是否可能呢?回答是肯定的。并且体育课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不可以比的。

一、体育课中渗透行为规范是体育教学本身的要求

良好的行为规范之所以称为习惯,是关于某个动作的长时间的坚持,就是要求学生的良好行为要有持久性,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保持良好行为状态并不难,但是良好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随时随地地保持良好的行为状态,要持之以恒,自然也包括体育课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体育课中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行为状态是体育课自身的要求。既然如此,那么,在体育课中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还是完全必要的。

二、在体育课中渗透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本质要求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经常性的训练,也需要强化的训练,这是无庸置疑的。而体育课本身的特点,为这个训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体育课经常需要强调行为的一致性。比如队列训练,这一点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学生个人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是统一的。更何况,为了达到学生行为的一致性,必然要进行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这就是为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了合适的途径。还有,体育课教学还要学生的有序性。这是正常开展体育教学的需要。而这,也正好符合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进行正、负强化训练,本身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过程。学生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的规则,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做到规范有序,在学生完成教师任务的同时,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行为规范的教育。

三、体育课渗透行为规范教育的优势

体育课与其它学科课程不太一样,它既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体育课在室外进行,由于学生分散,教师不能随时随地与全部学生在一起,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这是事实。但从另外方面看,这样的特征也是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提供了契机。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也是和审美、明辨是非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只是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好难想象一个是非观念不清、审美情趣低级的人会做出什么优雅的举动。

体育课在室外进行,首先给学生美感的是体育运动环境。如醒目的体育场地布置,五颜六色的各种器材,雪白的起跑线、终点线和各种图案...所有这一切,本身就是给学生以美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在学习中有好心情,向学生愿意学,并且更容易接受某种动作并认真完成并坚持下去。而且,良好的环境无形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包括行为规范训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