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62-001

一、前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而具体的综合的语言运用的基础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态度、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等等。而其中,只有增强了文化意识,才能保证语言运用的得体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在适当的时间,向学生适当地渗透英语国家文化及本国的传统文化。

二、文化渗透的意义

文化意识可以帮助语言的学习者更加正确地理解语言以及更加得体地运用语言,而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独立的存在。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它往往受到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从小接受的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而英语则来自于西方国家,他们的价值观是个体主义,因此,能否准确地理解英语得体地运用英语,那就要看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程度如何了。在中国国内,完全的汉语文化环境,当然不可能有天然的外国文化环境,这就需要在学校通过英语教学来获得。

在对初中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若是单纯地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西方文化环境以至于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导致了学生对本国的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就会对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初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过渡时期,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适时适当适度地渗透中外文化,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加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

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最主要平台,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最主要途径。新课标要求课改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材多样化。对于初中的英语教材来说,就是要求课文的内容要丰富多样,要涉及到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及英语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如传统习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等。英语教材的内容要方便学生深入了解中外文化,与此同时,还要方便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意识。意思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外社会文化知识的教育。另外,教师还可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和外国的节日里,模拟并创造中外文化环境,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到中外文化差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

2.多渠道多视角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要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要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收集和学习中外文化,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文化的了解。因为英语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所以在课外的文化学习可适当地偏向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具体来说,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英语小说和报纸,观看英语电影和相关的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的方式学习英语文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文化,真正的了解西方文化。

另外,学校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英语类的节目,如英语演讲比赛或英语短剧表演等,让学生通过演讲和表演亲身体会外国人的日常行为和情感表达方式。鼓励学生收集一些外国文化的资料,并经常组织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浓烈的英语文化氛围中更加深刻的学习英语文化。

3.比较中外文化异同,加深文化了解,弘扬传统文化

在培养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比较方法的使用。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中外文化的异同。教师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体会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通过讨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中国的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之间的异同,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加深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双向跨文化交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在学习外语时体会外语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2)在学习外语时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的初中阶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讲到外国人对话引语的时候,一般会是“It’s a fine day today.”“What a beautiful day!”而我们中国人见面都是习惯说“你吃过了么?”“近来可好?”关于谈话中,外国人更注重自身隐私的保护,例如工资水平等,而我们国家则是对此问题较为开放。通过学生们上讲台表演对话,体会中外文化之间的区别。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英语教育过程中,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使语言技能的学习和英语化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还要做到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了解并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不能还沉浸在过去的教学思想中,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渗透科学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向国外弘扬中国文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海.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问题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1,13(70):52-53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 国际传播 文化准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必将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对汉语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与判断,如何进一步发挥汉语国际传播的文化交流功能,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使之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占有它应有的位置,就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汉语国际传播,要求我们首先从文化自觉、文化定位和文化交流三个层面做好充分的文化准备。

一、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文化自觉是新旧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一种文化思潮,为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满怀信心地“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与交融,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认同、相互借鉴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没有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就很难产生文化自信,就无法走向文化自强。为此,先生在其有生之年多次作过明确的解释。在他看来,文化自觉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最终达到不同文化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事实上,此番境界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曾有过多次的灵光闪现,这与我们古人对自己创造的文化已经拥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密切相关,否则,就不可能给后人留下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透视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没有人能否认其形成、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历经风雨、承受挫折和饱含辛酸;没有人会怀疑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灿烂与辉煌不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改造与更新基础上结出的硕果;也没有人敢指责其包容借鉴、接纳吸收、消化整合多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作出过的种种努力。“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人类文明不可想象。从四大发明开始,中国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就独树一帜。中国人克服困难一路走到今天,继承了历史特殊的馈赠。同样,文化赋予中国以尊严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因为它们具有重要的美学和精神价值。”摩尔多瓦驻华大使阿纳托利乌列基安如是说。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视角看,一个民族真正的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对自身文化的运行规律有着准确的把握,对发展自身文化的历史责任敢于主动担当。一旦离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就很难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作出理性而准确的判断,就难以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就无法保证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不落伍、不掉队。要避免此类情形的出现,就必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去把握中华文化;同时注意把握世界文化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主动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更新改造,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成势、傲视群雄。

汉语的国际传播,承担着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沟通与合作的重任,更应该在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有高度统一的认识,这是不断突破现实瓶颈、破解文化交流与传播难题的先决条件。这是确保中国文化从自觉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的思想基础。

二、准确的文化定位

准确的文化定位,是指对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地位进行科学定位。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丰富性、完整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等方面的特征是毋庸置疑的。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承前启后的创新成果,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绵延不断的文化脉络、传承千年的民俗民风、独立成篇的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不同区域的文化分布、不同领域的文化成果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中国风格的民族精神、多元文化的交相辉映印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如果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上述特征定位不准确、把握不充分,外国人就难以准确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就始终搞不懂中国人的很多事情,也就无法让外国人真切领悟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因此,注重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展示一个民族文化固有特色的关键。也只有将深藏于文化表象背后的那些真正代表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世界,才有助于让外国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

三、充分的文化交流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才能受到世界的重视。如何看待发展中的中国文化?理应从当今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看,必须看到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流、合作、接轨,并赢得世界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文化“走出去”要求我们尽早布局,为之搭建好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并拓展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渠道,进一步转变创新多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搭建好文化交流的平台,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根本。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很多国家正式启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计划。如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设,成为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开拓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升并拓展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渠道,应当建立在政府引导、民间配合的基础上。文化交流主要是政府间的交流、学者间的交流和大众间的交流。我们最初的文化交流,多属政府之间的交流,学者和大众间的交流还远远不够。这与我们应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强有一定关系。令人称道的是,这种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逐渐得以扭转,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渠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通过频繁的高层交往,加之各类非政府组织间的密切合作,以及各种民间组织,包括学界学者之间的相互往来等,打造出多种多样的交流层次与渠道,有效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交流层次的提升和交流渠道的畅通,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转变创新多种文化交流方式,体现在我们对文化交流经验与教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过去,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只要加大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电影电视等“走出去”的力度,就能促使文化“走出去”。殊不知这些方式虽必不可少,但比起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就更显枯燥和乏味,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而必须在如何转变文化交流方式上多下功夫。尤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是实现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文化尊重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历史和现实已赋予汉语国际传播多种对外文化交流的职能。我们只有主动做好应有的文化准备,并在实践中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将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优秀文化不断地传递给世界。

参考文献

[1].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张殿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外交浅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

[3]胡逢祥.开放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国民意识[J].探索与争鸣,2010(12).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文 文学翻译 言内意义 信息差的弥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36

一些西方国家文化现状与思想内涵主要是通过英文文学来体现的,西方思想文化不同于我国,其文化有着自身的民族特点和内涵,因此要想了解西方的文化,必须从真正意义上对英语文学有正确的认识。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言内意义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类意义,它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其涉及到语言翻译中的语音、语法、句子、词汇等多项语言方面的内容,在英语文学翻译中,需要对言内意义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处理,从而使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文章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源语的主题,有效地降低二者之间的信息差别。为了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必须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这是二者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使读者对同一作品能够有正确的、真实的、相近的理解与感受。每个读者或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不同,其在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对同一作品有着相同的理解或描述,但是其应当在对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与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对英文作品进行准确的翻译。

1 英文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内涵

1.1 英文翻译的言内意义的定义

以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为划分标准对意义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三种。其中在英语的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被看作是翻译的重点,其涉及到语言翻译中的语音、语法、句子、词汇等方面。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译文与原文的相同或相近,还要最大可能地使英文作品的文化背景、民族特色、意境等方面用最贴近地语言表现出来,这就对翻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翻译者将言内意义达到最高标准,尽量缩小语言的信息差别,从而增加了人们对英语文学的阅读兴趣。

1.2 英文作品翻译的原则及意义

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单纯要求翻译的准确性、广泛性和通俗性,更要求翻译的英文作品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具有艺术性和逻辑性。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的着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是否能够翻译出最地道的语言,例如对电影《盗梦空间》中一些翻译进行分析:

I can't stay with her anymore because she doesn't exist. I wish. I wish more than anything. But I can't imagine you with all your complexity, all you perfection, all your imperfection. Look at you. You are just a shade of my real wife. You're the best I can do ;but I'm sorry, you are just not good enough.

“她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不能和她呆在一起。我也想,我比什么都想,但我想象不出你复杂的情绪、你的种种完美和不完美。看看吧,你只是我妻子的一个影子。你只是我竭尽全力创造出来的而已,但是很遗憾,你远远比不上真实的她。”这样的翻译十分文雅,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电影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所采用的语言也简明通俗。

1.2.1 英文翻译的归化原则

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使用翻译归化的策略往往能够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但当前随着国外文化的渗入,异化策略的使用较归化更为明显,但并不是说翻译归化就不重要,特别是在句子结构的翻译上,还是应该保持句子的原始结构不能变,否则翻译出来的句子不可能让读者喜欢。翻译的实质就是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中介,只有翻译出地道的语言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例如,在《盗梦空间》中有这样一句话No space to think in that broom cupboard. 如果从直译的方式就是在那个放扫帚的壁橱里根本没有空间思考,这样的句子会对观众造成理解障碍,让人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从英文翻译的归化策略进行翻译,翻译成在那个耗子洞里没有办法思考,就能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在台词:Hmm, Arthur, you still working with that stick in the mud ? 其中stick in the mud可以直译为“没有进取心的人”,如果使用翻译归化策略就可以译为观众都容易接受的“混小子”,就使得电影跟观众的亲和度增加了,更适应于中国观众。同时在对电影《盗梦空间》进行翻译时也引用了很多中国元素进去,例如:I tried not to come, but there’s nothing quite like it.我不想来的,但别的东西都不给力。因此,正确使用归化翻译策略的优点就在于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更具有亲和感。

1.2.2 英文翻译的异化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进程的加快,英文翻译的异化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盗梦空间》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其中体现很多政治、宗教及伦理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方面都是很多中国观众所不了解的,因此政治、宗教因素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雷区。如果在对英文字幕进行翻译时不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就会严重影响到对英文作品的兴趣。

2 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

2.1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语音方面

英语和汉语语言的不同其语音方面也存在的很大的差异,将二者进行比较,其具体结果见表2.1

表2.1英语与汉语语音方面的比较

[[不同点\&汉语\&英语\&音节\&单音节,故汉语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多音节,故英语中存在的同音字少\&平仄\&汉语格律诗在平仄上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英语没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声调和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特别是在汉语古诗中讲究形式固定,强调平仄、对仗、押韵\&英语是语调语言,韵脚和节奏构成韵律\&]]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博大精深的汉语诗歌中的音韵、节奏等语言特色,要想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在译文中,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中国古诗歌文化的美学损失,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言内意义的缺失,有时言内意义上的缺失也会产生信息差。因此在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语音层面的言内意义,作为翻译者不能够机械地翻译原文,必须能够掌握并应用各种翻译技巧。例如使用目的语的语音形式,淡化原文的语音形式,在翻译“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时,可以翻译成In the steep cold waves are swiftly sweeping by;On the vast earth warm winds gradually growing high.充分体现了言内意义,真正做到了在语音方面给翻译的文章注入新的活力。

2.2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句式方面

在中国的文学观念中向来将“语言文采”视为文学的生命,因此在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文学审美习惯。中国自古至今一直有使用四个字成语的习惯,且成语的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英文翻译还是对英文作品进行中文翻译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在对影片《盗梦空间》进行翻译时,使用了大量了中国观众所喜好的四字格结构。在中国人的文学观念中,四字格结构在语言表达上除了言简意赅、生动有力外,还能够充分满足语音上的和谐。例如影片中的台词:Well, he was a very inspiring figure. I’m sorry for your loss. May he rest in peace, huh? 他的一生鼓舞人心,节哀顺变,愿他安息。So do you want to take a leap of faith…or become an old man,filled with regret,waiting to die alone ?那你究竟是想放手一搏呢?还是迟暮之时,满心悔恨,孤独等死?四字格结构使整部影片在语言上更富有感染力,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阅读的习惯,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3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词汇方面

双关语是指有的词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它包括语义双关(词的多义)和谐音双关(同音、音似及近音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双关语,但是英语和汉语有着语言自身语音形式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难实现都词汇语义的一致对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翻译者带来了更高的、更有难度的翻译要求。例如,在对红楼梦中第十六回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哪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嘴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着针了。将其翻译为I a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 I am too ignorant blunt and tactless, always getti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其中有一个词“万艳同杯”被翻译成:“Ten Thousand Beauties in One Cup Lachrymal Rerun.”其中“杯”与“悲”是同音字,就是谐音的双管词。向这样的词语在英文翻译中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如果采取直译的翻译方式,就会造成言内意义的丧失,译文不可能准确地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从直译的译文中不能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真实意境,只有通过对照注解才能够了解到文章所有表达的真实主题。

2.4 英语文学翻译中书写方面

汉语和英语的语系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书写上汉字大部分为象形文字,而英语的书写是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可以说单凭这点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汉字在书写上讲究字方、对称、美观、象形、指事、会意,汉字有着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一般把汉字的结构关系分为三大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关系。英语采用的是将26个字母进行组合的拼音文字,便于进行模拟自然声音。汉字的象形书给人在视觉上一美感,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自古至今在世界上都是闻名的,这种美感要想通过翻译来得以体现,基本是不可能的。拆字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也是很常用的修辞方法,在翻译成英语时就很难翻译出来。例如,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化柳质,一载赴黄粱。将其翻译为Paired with a brute like the wolf in the old fable, Who on his saviour turned when he was able, To cruelty not used, your gentle heart Shal, in a twelvemonth only, break apart.从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译文完全不能体现出原文所隐含的意义,只有通过注解才能够帮助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体会原文所要表达的真正的信息内涵。

3 结语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进程的逐步加快,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同时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也走向了世界,因此在对中英文作品之间的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当充分考虑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熟悉原语和目的语文化,如何迎合读者的口味,理想的翻译是将原语的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本文通过对英文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内涵及处理方式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的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简论文学翻译中的跨文化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1,(6).

[2]张清华.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性[J].芒种,2012,(8).

[3]郭来福.论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与科学性[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4]魏莹.英语文学翻译中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13,(1).

[5]许丽芹,胡爱国.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因素;归化;异化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电影电视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也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近些年来,国内观众对于西方影视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一方面主要归因于其宏大的拍摄场面、精良的制作和精湛的演技,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成功的翻译在文化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在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翻译中怎样处理好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二、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每一部影视剧都是一定文化区域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而每一种语言又包含着许多民族色彩鲜明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在语言中以成语、典故、俗语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影视剧的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例如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此片讲述了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的惩戒逐条杀人的故事。这七条罪是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gluttony(饕餮)、greed(贪婪)、sloth(懒惰)、lust(欲)、pride(骄傲)、envy(妒忌)不[]wrath(暴怒)。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体验:例如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在这部影片中无处不在的“七”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可以想象,如果汉译为一个简单的“七”,中国观众就无法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所以中文译名为《七宗罪》,它巧妙地转换了含有西方宗教色彩、中国观众不熟悉的文化,使影片主题鲜明,起到了诱导观众的作用。可谓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又例如“Bathing Beauty”这部经典音乐喜剧片,在国内只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出水芙蓉》,这是最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和中文韵味的译名。气势磅礴的音乐响起,几十个女孩在水中翩翩起舞。突然音乐转为柔和,人群散开,一颗新星从水中冉冉升起,身上滴滴水珠晶莹剔透。霎时间,明白了“出水芙蓉”的全部含义。“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Oz意为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译名来自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此书以写神仙异迹为主要线索,并涉及世风人情。译来十分贴切传神,套用可谓上佳。在电影“Brave Heart”中有这样一句台词:“Please come here,Ibeg,in the name of Christ.”此句的末尾是请求或命令的强势语,与基督和基督教毫无关系。再看字幕的翻译:“请过来,我求你,以基督的名义。”我国的主流文化是非宗教文化,这样的翻译一般中国人是不习惯或莫名其妙的。所以最好这样翻译:“请过来,求你了,快点过来,我的小祖宗。”在中文里常把小孩叫“小祖宗”。

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的过程,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由于中外民族、社会发展历程、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不同,还由于文化认同的差异,词汇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也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以动物词为例,大多象征丰富,寓意迭出,要想译笔传神就要正确理解它们独特的含义。因此电影Dragon Heart没有直译为《龙的心》,因为dragon在英语中有负面的联想意义(使人联想到残忍、魔鬼),以及在中国文化里龙的正面形象(是中华民族、帝王、成功的象征),该片被译为《魔龙传奇》。再例如First Wives Club这部电影曾被译作《大老婆俱乐部》,殊不知英文中的first wives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与中国文化中的大老婆毫无关系。现在译为《原配夫人俱乐部》较为贴近原意。还有The Third Man起初译为《第三者》,结果被中国观众误以为是婚姻。其实The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现在该片被译为《第三个男人》。此外,具有文化意识的译者应当知道影视翻译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对某些译文的处理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进行。在一些地区、某一时代被认为通顺认可的译文在另一地区、时代则可能不是好的译作。例如港译《太空也入樽》 (Space Jim)、《走佬俏佳人》(The RunawayBridge)就令大陆观众很难理解,“入樽”在粤语里其实是“打篮球”的意思,而“走佬”则意为“逃跑”。

三、归化与异化的关系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第5篇

文化翻译 创造性叛逆 文化因素

我国从清末民初开始大量介绍海外小说,经历“五四”,直到进入21世纪的今天,曾多次掀起文学翻译。毋庸置疑,文学翻译对新文化的建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现当代文学输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进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拟从文化视角,分析文学翻译中对原著文化的创造性叛逆,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信息的异化处理,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转变,并对异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予以肯定。

在西方,翻译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个说法源自意大利语,在意文中,“译者”(traduttore)和“叛逆者”(traditore)的发音接近,因此“译者”常被误指为“叛逆者”。这个诙谐的说法恰好指明了翻译的本质。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一旦一部作品进入了跨越时代、地理、民族、语言的传播时,其中的创造性叛逆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的创造性叛逆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接受的范畴,它反应的是文学翻译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可分为媒介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还有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

谢天振先生在《译介学》一书中,将媒介者即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概括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四种: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和编译、转译与编译,但其中又有交叉。本文仅就个性化翻译和有意识的误译展开讨论。

一、从媒介者角度分析异化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文学翻译中异化的回归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介者是有意识追求的结果。新时期以来,文学翻译空前繁荣,大批的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引进。当然,翻译引进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的是民族文化对原著文化的创造性叛逆。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这种创造性的叛逆,尤其是从归化到异化的趋势的转变,译者的力量无疑是不可忽视的,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惊觉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学的隔阂与差距,译者自觉地担负起引入外来文化的责任,并希望以此来给相对封闭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拉近与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的距离。

其次,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理想化的浪漫的误读,是异化回归的另一原因。新时期以来,充满异域风情的翻译文学,也不负众望的丰富并冲击了我们原有的民族文化。相对应的大量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及增生。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误读。

二、从接受者角度分析异化

如果说,译者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异化处理,反应的是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试图以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来照亮民族新文化的探索之路,那么,读者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接受者对原著文化的创造性叛逆,则反应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的变化。

首先,是接受者对外来文化的理想化误读。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中,读者不再像以往一样处于被启蒙的被动状态,而是主动的去接受和吸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新时期以来的译者对外来文学的异化处理,也是迎合了读者的接受心理。因为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文学交流,那么脱离了读者接受的文学翻译就是一堆废纸,毫无价值可言,因为只有在读者的接受中文学翻译才能实现其文学交流的目的。

其次,接受者主体意识的凸显。改革开放之后,束缚国民多年的桎梏被打破。国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对外来文化的主动选择和接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读者对翻译文学的热衷,除了反映了国民对西方文学的向往之外,同时也反映了国民对过去几十年整齐划一的文学体系的一种反思意识。一方面,接受者通过吸收外来的文化信息来丰富自身,完善自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主体意识相对完善之后,开始相对客观的反思自我。

三、从异化看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异化的回归之势,和大量陌生文化信息的引入,反映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紧张关系。古老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一种与西方完全不相同的极具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是以身心内外谐调为自由的价值导向,人伦本位的结构体制,和合性的思维模式,三位一体。我们的整个文化系统,正式围绕着这个精神内核而建构起来的。这个文化传统诞生并发育于我们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中,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对稳定、繁荣我们的农业文明起过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打上了我们宗法式农业社会的消极烙印,束缚着我们生活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其束缚作用日益加强。一般来说,较多的出于商品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的西方人,生活比较复杂,多变化,因而眼界开阔,勇于自立,常侧重于向外探索,以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获取自由的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主对立而不主调和、重分解而不中合一的思维方式。这也正是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分野之处。

如上所述,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很多时候,译者在强行引入外来文化时,不得不对其进行异化处理。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对中国百余年的新文化的建构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文学翻译上来。那些被异化了的文学信息,不可避免的要和民族文学发生关系。一部分被吸纳,成为民族文学的构成因素;而无法被吸纳的一部分,必将被排斥的民族文学之外。

媒介者和接受者对原著的创造性叛逆,一方面来自主观的因素——世界观、文学观念、个人阅历等,另一方面,也来自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的历史环境往往会影响接受文学作品的方式。主观因素也好,客观因素也好,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源于已经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已经内化为我们个体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始终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吸收和借鉴。拉兹洛提出:文化是价值引导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与核心价值相符的因素被巩固下来,与核心价值相悖的自动会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同时,文化是建构的过程,其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都是不断流变的。文化做为一个系统只是相对的稳定并且不断发展的。如果承认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流变的体系,或许可以相对宽容也相对理性的来看待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层出不穷的外来文化信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对原著文化的叛逆,也从反面证明了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对原著文化的创造,则说明了民族文化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乐黛云.勒?比松.独角兽与龙.

\[2\]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