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等教育专业

初等教育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等教育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等教育专业

初等教育专业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小学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育对于小学师资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类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发展非专业艺术教育,使其成为高等院校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有关院校和部门的重视。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课程在初等教育专业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得知,除个别学生在高中阶段是艺术类特长生外,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从初中起就几乎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所以要用三年时间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的思路——以美术课为例

从系统化的学习训练设计入手,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围绕“学生美术感知能力、校园美术应用能力和艺术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构建“直观感受+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实践教学”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先通过见习使学生了解小学课堂和小学教学,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美术理论知识,通过技能训练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以此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职业能力),最后将所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能够学习美术理论知识,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感知艺术,同时可以通过学习美术技法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

1.课程理念

美术是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素养课程的重要内容。基于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应用知识、持续发展的能力,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对课程进行设计与开发。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在保证艺术性的基础上,把技能、技巧难度降低,更注重美术课程的通识性,让学生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获得艺术感知,在艺术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和掌握艺术技能达到艺术素养的新高度。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形成的课程理念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沿,结合艺术学科自身的艺术性,突出师范专业的针对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在课程开发上,强调通识性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以综合能力中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为重点,兼顾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建设。根据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与小学合作的优势,通过合作共同建立美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的标准,针对小学教学实际和美术课程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在实践体验上,学以致用,提高创新能力艺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潜移默化地得到艺术熏陶,在掌握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小学教学中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造能力及美术应用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简笔画创作、黑板报版面设计、手抄报制作、试讲课件制作等实践环节,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美术的应用价值。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美术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艺术素养课程

在以往非专业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主要以美育为目的,同时还伴随着培养高尚道德和精神(即德育)。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过去的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基本上沿用高师阶段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只体现了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美育、德育,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平衡发展,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美术课程应摒弃过去艺术素养课程仅仅停留在美育层面的观念,将教学目标与师范类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标整合为一体,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采用恰当的授课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强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美术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性的激发、健康审美观的形成以及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完善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平衡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美术课程的特点,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念、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适应小学教学实际需要的人才。

3.教学内容

艺术素养课程面向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开设。让艺术素养课程为专业服务、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是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确定初等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时一直遵循的原则。而美术课程正符合上述原则,它基于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结构要求,在学生积累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阔眼界,通过艺术感知与艺术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美术课程的教学针对小学教学需要选取了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美术实践和职业技能四大模块的内容。其一,美术理论包括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等基础知识和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西艺术比较等美术理论知识。其二,美术鉴赏从地域、时代、题材等多维度入手,选取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艺术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通过多种鉴赏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广闻博览,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其三,美术实践主要选取基础性强、难度小的内容,如素描、速写、图案、白描等。其四,职业技能主要是指能够被直接应用于小学教学的美术能力,如简笔画创作、手抄报设计等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上内容相互穿插融合,先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最后通过美术创作训练,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最终目标。

4.课程形式

在“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下,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艺术素养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设置,设置从必修课、选修课和社团三个维度进行。把必修课的单一形式变为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再以社团活动为补充的优化组合形式,并将其落实到如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教学评价的实际之中,确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价值目标,使教学活动确实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一个途径,而不只是教学环节中的形式。美术作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主干必修课程内容模块化。必修课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解和赏析为主的状况,设置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四大模块。因为艺术史论和艺术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可以加深学生的艺术感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使知识变为熟练的技巧。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枯燥的理论讲解,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找一些名家名作的赏析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找出不同艺术评论的共性和区别,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模仿开始,提升分析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应用视频,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学习美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切实服务于以后的教学工作。

(2)比较教学法在美术课程的讲授上,教师还可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外国古代工艺美术进行比较,把素描与速写、白描等绘画形式作比较,等等。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营造小学教学现场气氛,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教材内容,进行简笔画辅助教学,或模拟美术馆情景,进行作品的讲解。

(4)问题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很多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活动教学法美术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教师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依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美术技能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如通过校园手抄报比赛、“庆国庆”海报设计、简笔画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拓展、延伸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师生在活动中双向交流,教学相长。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微格教室、DVD机等,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难以获得感性认识的状况,提高教学效果。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音像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初等教育专业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升学率的不断提升,使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当今社会面临着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严峻问题,很大部分因素是由于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而本文通过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反馈的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这类问题,从而总结出相关经验,应用于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提供策略。

 

一、就业反馈对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构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学者指出依据学术上的划分可以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能力。另外有学者认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良好的个人素养、良好的社交关系、专业化的知识构成、科学的教育能力、广阔的视野是就业应具备的五种因素。

 

但是以上所述的要素都不能直观证明出所具备的的就业能力跟最终获得就业机会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提取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自身能力,即很好的展现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从而使求职者在应聘中得到考官的赏识。

 

专业技能,即能很好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化知识并且发挥出来的能力,并且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好的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自身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在就职后能不断提升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不断的推陈出新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发挥自身价值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1]。

 

(二)就业反馈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的作用。根据以前的就业反馈经验中总结出,基本能力,即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能力都是初等教育专业职位中所需要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就业反馈中并没有细致的划分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具体应当掌握哪些就业能力,这就造成就业反馈机制的作用不突出,这也同国家鼓励的发展专业性人才的的要求相背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在学校的学习当中着重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教育方式、自身的演讲能力,通过就业反馈的纵向比较,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着重提升自身的弱点,积极地为自身就业做好准备为自身就业提供保障。

 

(三)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中,只有更好的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提升就业率,才能更加及时、精准、系统化的反映出就业反馈信息,这样才会从就业反馈中更加客观的分析出在就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着重的提升自身相关方面的能力来更加积极的面对就业,从而达到信息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2]。

 

二、目前就业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

 

就业反馈的系统不通畅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向高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就业反馈,但是这种方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制约,主观上学生对于调查问卷进行草率填写所带来就业反馈的误差,客观上未就职学生未及时填写调查给就业反馈带来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导,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时跟踪调查并及时反馈信息能从很大程度上克服就业信息反馈所造成的偏差。

 

三、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就业的质量与数量来完成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以此可以看出国家在针对教育政策与招生方针上国家更加支持通过就业反馈的方式来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一)从高校的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高校根据就业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培养方向,积极的提升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才的匹配度,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学生开设社会真正需要的提升能力的课程,调整招生规模,制定招生计划,积极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基础[3]。

 

(二)从社会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市场是就业反馈当中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对招生以及就业能力的提示方面有导向作用,市场可以对就业反馈达到一个和谐的调节作用。促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去提升自身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拓广就业渠道,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从学生自身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要通过就业反馈积极主动的去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及时了解工作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并且通过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更加积极主动的制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不断地完善就业发展目标,时时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让社会所淘汰,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水平,拓展自己的视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全方位的发展自己,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就业反馈机制的完善,可以使高校通过就业反馈信息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及所需要的条件用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加强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获得高素质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促进就业率的提升,降低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压力,就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而言,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社会的需求,了解自身不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更加容易的寻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位,从而达到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初等教育专业范文第3篇

 

一、领导重视深入实际是提高三笔字训练质量的根本保证

 

所谓领导重视深入实际包括三个关心一个确保。即关心书法师资,关心书法课堂,关心书法活动,确保书法课在众多学科中的地位。

 

书法师资来自非书法专业,技法尚可,理论薄弱,虽从事实用书法教学,但也急需提高技法和理论,领导应尽力给书法教师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书法教师自己也应珍惜机会,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关心书法课堂,即关心书法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笔、墨、纸、砚等物质保障;关心书法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关心书法课堂教学最终效果。

 

书法活动既需要经费又需要场所,更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领导关心书法活动,甚至参与书法活动,书法活动会轰轰烈烈,有声有色,良性循环,连上台阶。领导不关心书法活动,甚至反对书法活动,则可想而知。

 

作为必修课的书法,传统性强,学生很容易忽视,特别是学生期末成绩排序,评定奖学金将书法、美术、音乐等课程成绩排除在外,更容易引起学生对书法课的不重视。只有将书法课成绩考核评价与其它必修课同样看待,关系着学生期末成绩排序以及奖学金评定,才会使学生对书法课引起重视,同时也会増强书法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结合书法学科特点,以“一帖在手,贯穿三字”为核心内容;以课堂教学、自主练习和集中培训为基本方法;以阶梯过关、考核严肃为主要手段,不断提高学生三笔字手写技能一帖在手,贯穿三字”是三笔字训练的核心内容。依据系统性教学原则和书法学科的独特性,在选择教材上统一定帖。从欧、颜、柳、赵四种楷书中选择一种,贯穿三字。这样既利于教师教,也利于学生学,三种不同手写工具也可以互相渗透,互吸营养,避免了选帖混乱,换帖频繁的现象。虽说选用毛笔字帖练习钢笔字和粉笔字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有繁体字、异体字,与日常应用有距离,但是从长远看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变通能力。

 

确定哪一种字帖,繁体字、异体字都是我们教学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讲的内容。而师范教育要求我们使用规范汉字。就此正确的方法是:学习中不回避,使用时要慎重。即教学中遇到繁体字异体字,讲清其繁简关系,互异关系及发展过程,做好汉字的文化传承工作。同时要求学生在书写实践中,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办法。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尽可能有效使用正确的繁体字和异体字,以此増加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日常应用和宣传应用时,必须使用规范字,实用书写要与时代同步。一味的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和一味的强调规范的简化字都是不对的。

 

课堂教学、自主练习和集中培训是三笔字训练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重在传授三笔字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力求简洁形象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表现力、审美力。讲授笔画写法,一笔分三段,名曰起行收,起收是关键,神采见于收。讲授结构写法,如心字底的结构特点,心大要比心小好,心正要比心偏好,但是大和正要有分寸。讲授章法处理,最终目的是一个和字,整体要形成合力。这就看书写者的整体驾驭能力,也就是宏观调控能力,章法能力强适合做领导,单字能力强适合做具体事。如此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轻松理解收效也就更好。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三笔字过程中的乐趣,理解其内在所蕴涵的哲理。使学生由喜欢学习三笔字发展到喜欢上书法。

 

自主练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练字习惯,提倡自主练习,鼓励自主练习。三笔字的学习,只有课下反复练习、坚持经常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仅凭课堂教学和完成作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根据书法课堂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拓展内容、自主选择时间,自主和同学研究,自主找老师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三笔字书写水平。实践告诉我们,凡是三笔字出色的同学,都是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突出。

 

集中培训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每学年第二学期第4周~第7周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进行三笔字基本功培训,根据年级不同,布置难易不同的训练内容,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年级学生,训练内容是毛笔字八个四字成语,钢笔字八首五言绝句,粉笔字是八个五言对联;目标要求是笔画的起行收交待清晰,结构基本准确,章法基本整齐。二年级学生,训练内容是毛笔字八个七言对联,钢笔字八首五言律诗,粉笔字八首五言绝句;目标要求是笔画准确,结构合理,章法整齐。三年级学生,训练内容是毛笔字八首五言绝句,钢笔字八首七言律诗,粉笔字八首七言绝句;目标要求是字形规范,笔画准确,结构合理,整体和谐。在书法教师的指导下集中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三笔字水平随着年级的増高呈阶梯式稳步提高,最终达到学生能书写正确、规范、整齐、美观三笔字的目的。

 

阶梯过关、考核严肃是三笔字训练的主要手段。阶梯过关是指三笔字考核内容及标准依年级増高,难度递増。考核严肃,即公平、公正、公开地考核学生三笔字。公正即客观命题,客观评卷,切忌盲目地满堂彩和盲目的严要求。公平即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核,统一评分标准。公开即公开评分标准,公开评分办法,公开评分结果。考核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等,C及C以上为过关。考核成绩为D的,要再练再考,直到过关。

 

三、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是提高三笔字训练质量的最佳补充以书法协会的形式将同学中书写水平较好、对书法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召集在一起,经常举行书法活动。或教师讲座、或习作讲评,或集中练习,定期展出学生作品,书法爱好者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展示。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能促进三笔字训练。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展览、比赛,以此检验学生三笔字训练成果、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生进步。同时也让他们体味到艺海无涯,需扎实探索。每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定期举办学生三笔字基本功训练成果展,分年级评出优秀作品,并按不同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每学年第二学期定期举办三笔字比赛,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奖励。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三笔字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调动了学生学习三笔字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三笔字风气。

初等教育专业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升学率的不断提升,使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当今社会面临着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严峻问题,很大部分因素是由于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而本文通过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反馈的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这类问题,从而总结出相关经验,应用于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提供策略。

 

一、就业反馈对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构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学者指出依据学术上的划分可以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能力。另外有学者认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良好的个人素养、良好的社交关系、专业化的知识构成、科学的教育能力、广阔的视野是就业应具备的五种因素。但是以上所述的要素都不能直观证明出所具备的的就业能力跟最终获得就业机会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提取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自身能力,即很好的展现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从而使求职者在应聘中得到考官的赏识。专业技能,即能很好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化知识并且发挥出来的能力,并且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好的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自身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在就职后能不断提升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不断的推陈出新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发挥自身价值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 [1]。

 

(二)就业反馈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的作用。根据以前的就业反馈经验中总结出,基本能力,即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能力都是初等教育专业职位中所需要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就业反馈中并没有细致的划分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具体应当掌握哪些就业能力,这就造成就业反馈机制的作用不突出,这也同国家鼓励的发展专业性人才的的要求相背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在学校的学习当中着重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教育方式、自身的演讲能力,通过就业反馈的纵向比较,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着重提升自身的弱点,积极地为自身就业做好准备为自身就业提供保障。

 

(三)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中,只有更好的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提升就业率,才能更加及时、精准、系统化的反映出就业反馈信息,这样才会从就业反馈中更加客观的分析出在就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着重的提升自身相关方面的能力来更加积极的面对就业,从而达到信息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2]。

 

二、目前就业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

 

就业反馈的系统不通畅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向高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就业反馈,但是这种方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制约,主观上学生对于调查问卷进行草率填写所带来就业反馈的误差,客观上未就职学生未及时填写调查给就业反馈带来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导,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时跟踪调查并及时反馈信息能从很大程度上克服就业信息反馈所造成的偏差。

 

三、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就业的质量与数量来完成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以此可以看出国家在针对教育政策与招生方针上国家更加支持通过就业反馈的方式来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一)从高校的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高校根据就业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培养方向,积极的提升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才的匹配度,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学生开设社会真正需要的提升能力的课程,调整招生规模,制定招生计划,积极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基础[3]。

 

(二)从社会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市场是就业反馈当中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对招生以及就业能力的提示方面有导向作用,市场可以对就业反馈达到一个和谐的调节作用。促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去提升自身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拓广就业渠道,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从学生自身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要通过就业反馈积极主动的去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及时了解工作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并且通过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更加积极主动的制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不断地完善就业发展目标,时时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让社会所淘汰,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水平,拓展自己的视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全方位的发展自己,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就业反馈机制的完善,可以使高校通过就业反馈信息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及所需要的条件用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加强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获得高素质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促进就业率的提升,降低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压力,就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而言,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社会的需求,了解自身不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更加容易的寻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位,从而达到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初等教育专业范文第5篇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唤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的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教师应引导高职生认真了解美术学科的学习目的,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学科。当他们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动机被唤起,学习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如果不跨专业就业,他们未来就是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夯实基础,提升专业素养无论于自己,还是于日后的工作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2着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学习质量最有利的因素,使得学习长期、持续、浓厚的保持下去。高职美术教师应结合美术学科本身的特性,着力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充分利用平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1)充分利用网络辅助美术教学。资源发达的网络有效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桎梏,例如,简捷高效的网络视频微课、能够即时交流的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载体,都为提高高职美术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支撑。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美术教学,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索问题的挑战性和乐趣,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为最终形成探究性自主学习方式提供了便捷。高职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完成布置的课业任务,回到课堂上,再与传统的美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

(2)运用多媒体优化美术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它能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融合在一起,使教学素材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形、色、声的变化学习和掌握知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欣赏《富春山居图》一课时,教师播放课前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古典的古琴音乐意境中品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进一步领会和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想要表达和寄托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媒体所展现的声情并茂图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较好地培养了鉴赏水平,为学生在专业课知识学习中发现美和创造美奠定了基础。

2.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浓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把美术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塑和学生自己的作品。还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对教室进行渲染,如在工艺课上,适当多摆些工艺作品,挂些工艺制作示意图等。有了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在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3激发学生的自我成功感。

高职学生美术知识底子薄,自我约束力差,教师给他们的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需要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较。先确定简单的学习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进步,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提高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参加美术创作比赛、课堂争做一日小老师,从点滴做起,慢慢积累,不断地重复和巩固练习为大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例如,在色彩课堂上,为了训练学生对颜色的精微表现和控制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布置學生做简单的色彩推移变化练习,在学生识别颜色和控制颜色的能力提高了之后再布置控制颜色的综合练习,最后在进行色彩插图创作。

3加强课外活动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