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腿部骨折康复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创伤性骨折;疗效

创伤性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主要由意外事故或暴力原因所致,进而引起关节脱位、肌腱损伤或神经损伤等,给患者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临床治疗时间长且恢复慢[1]。近年来研究发现,专业性的康复训练对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观察探讨了早期康复治疗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12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50.3±4.6)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在29~69岁,平均年龄(48.7±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康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基础性的护理,治疗期间知道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步行训练等,一般为1次/d,30 min/次),同时注意休息,保证日常的营养供给[2]。

1.2.2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专业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入院后建立病情档案,对患者病情进行常规分析和评估,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点:①与患者进行前期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基本需求,对存在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有效引导,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化解其不良情绪,医院可定期举办关于康复治疗的知识讲座,让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从而消除有害怕疼痛心理的患者疑虑等,保证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同时知道患者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咳嗽、咳痰,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保持患者固定的;手术后卧床的患者,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避免术后身体不适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②详细记录患者治疗的情况及体征变化情况,依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上肢功能锻炼采用手指训练器进行,通过关节松动技术进行康复引导,临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康复治疗进展,随时与康复治疗师沟通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3]。下肢训练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引导患者模拟正常人的步行规律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下肢肌肉,逐渐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最终达到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目的。同时进行下肢肌锻炼,通过适当的伸缩训练来使得背屈踝关节得以舒展,具体方法为: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以此循环。此外,还指导患者进行双足足趾、踝关节运动及如何正确使用拐杖等。患者训练时间一般为1次/d,30 min/次,6次/w,以60d为1个疗程[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起来,物理康复训练是指通过应用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有温热疗法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有效把握湿热疗法,即患者及家属将毛巾浸泡在50℃以上的热水中,然后取出交替热敷患处,时间为3~5min,或者使用热水袋。但在采取湿热疗法过程中要确保毛巾或热水袋温度适当,不能太烫,以免造成患者皮肤烧灼。

1.3评定方法 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前后通过量表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四肢运动功能评分:0~34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步行能力分级为0~5级,级别越高则步行能力越好[5,6];日常生活能力(ADL)测定、住院时问比较评定由专人负责,于康复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四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属于一种突发性疾病,一般多为意外创伤所引起,进而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伤,因为病情复杂、恢复时间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负担,严重的影响到其身体功能和正常生活。临床治疗的目的在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此除了基本的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有效的康复治疗。

临床研究热为,创伤性骨折的治疗重点在于复位、固定以及必要的功能训练,治疗过程中因为对骨折部位的长期固定,所以很容易导致肢体的废用性猥琐,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或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展,治疗中需要将治疗和训练结合起来,在治疗早期进行有计划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显示,通过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消退软组织肿胀、促进肢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肌力,防止关节僵硬,最终使得骨折部位逐渐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范燕娜,廖亚琴,林彩霞,等.老年髋部骨折109例的康复护理[J].现代医院,2009,1(5):75-76.

[2]王斌,王静.减重步行训练在国内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1(6):815-818.

[3]王彩红.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2(6):327-328.

[4]刘倩.肱骨外科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05(2):102-103.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内固定手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8-02

踝关节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是人体最容易发生骨折的关节部位之一,鉴于踝关节的重要生理作用,骨折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运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为了对比保守治疗比照手术治疗应用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价值,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44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44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25岁-55岁,平均年龄为(34.1±17.9)岁,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前均有踝关节不同程度疼痛临床表现,可明显看到关节部位的肿胀和淤血现象,另有严重者可听到骨擦感。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经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其中有20例为交通事故致伤,有11例为运动扭伤,有8例为坠落致伤,另5例为滑伤。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期妇女,排除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或者其他对手术治疗耐受性极差患者。分组方法:44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选择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选择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的22例为对照组,两组骨折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手术方法:手术时保持仰卧位,术前均行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内侧踝部骨折患者用标准切口来显露出踝部的骨折部位,外侧踝部骨折患者选择外侧入路,两种方法都为了能够充分显露下胫腓联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手术中对踝关节进行整复固定的顺序以此为后踝,外踝,内踝,最后下胫腓联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后踝,内踝,外踝,最后下胫腓联合的顺序)。手术中对外踝的固定可以采用螺丝钉或者钢板,对内踝的可以采用空心钉。固定完成后,对下胫腓联合不稳定患者可以在相应部位植入下胫腓联合螺钉。手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小腿部位用石膏固定一个月左右。拆除石膏后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逆致伤的受力方向进行复位,复位后通过石膏固定,另外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和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

1.3疗效标准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疼痛情况,关节稳定性、患者的运动能力和X线结果,总分>90分者为优秀,80

1.4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另外统计患者出院时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并以组为单位计算平均值。

1.5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对平均值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以a=0.05为检验标准行双边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为[81.8%(18例/22例)],与对照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1±2.2)d,平均住院费用为(3138.2±380.1)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资料(P

3讨论

由本研究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保守复位手法治疗后,患者Baird—Jackson评分结果与手术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结果方面具有相似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有利于节省医疗资源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体更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要尽量复原患者正常的踝关节生理解剖结构,同时要在患者日后骨折的愈合过程中保持骨折部位的复位,治疗后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并尽可能早的开始功能活动,以便能够更优秀的恢复踝关节生理运动功能(晚期的功能锻炼可能会使部分肌肉萎缩,影响康复效果)[3-4]。患者骨折部位复位之后,对内踝部位的固定一般是通过张力带钢丝和螺钉固定,而对外踝的固定一般是通过钢板和螺钉。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在固定骨折部位之后,仍然存在下胫腓关节不稳定现象的,则要进行下胫腓的固定手术,然后再开始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

[1]许宋锋,于秀淳,徐明,等.保留关节的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再植术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06(3):12-15.

[2]辛景义,刘忠玉,严成渊,等.踝关节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4):398-402.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治疗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早下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我科研项目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7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经精心治疗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6例,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60岁至100岁之间,平均78岁,骨折原因为不慎滑倒或跌倒所致,左侧30例,右侧46例,均为闭合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至6天,所有均手术复位固定。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为突发外伤所致,没有心理准备,焦虑,恐惧,担心此后无法站立,此时应时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和可以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和术后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优势,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1.2呼吸护理 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吹气球练习,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提高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以有痰不宜咳出者给予起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2.1.3饮食护理 积极控制血糖和充分的营养支持。饮食上多进富含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食物,适当粗纤维,以增加患者抗手术能力。本组中有糖尿病患者9例,除配合医生参与调控血糖在合理范围外,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养成定时,定量良好的饮食习惯。

2.1.4牵引护理 骨牵引是术前患者常用的牵引方法,患肢是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保持牵重物的悬空。中跟部放置小垫圈防止中跟受压。骨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骨牵引时钢针外滴75%酒精,2次/天。需要注意的是,老人骨质疏松,每日必须检查牵引绳与滑车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要随时注意钢针牵引时有无左右滑动,牵引力是否正常。老人感受力下降,观察肢体末端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感觉动情况,观察患肢有无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征象。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 术后根据医嘱使用监护仪。观察切口有无渗出,切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术后2至3天量少于50ML由医生拔管。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观察患肢血运及肿胀情况。

2.2.2护理 患肢正,髋关节屈曲15度,外展30度,膝关节屈曲15度,踝关节背伸90度,足尖向上,注意勿外旋,内收。翻身时向健侧15度,注意患肢摆放。双下肢之间垫以高度适宜的枕头,使患肢末端高于髋部呈倒三角形,这样能保持患肢终处于外展位,股外侧肌能长时间处于公弛状态,因而减轻了疼痛。

2.2.3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的一种不愉受的情绪混乱合表,必要时要遵照医嘱给予止痛药,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使患者更快恢复体力。

2.2.4 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训练可以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肢体功能,也是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2.2.4 1早期(手术后1―3天)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后就可以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和跖屈活动及股四头肌的收缩舒张等长训练。初期患者会害怕活动引起切口疼痛,训练不敢做或无效训练,质量不高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要在旁指导督促,踝关节训练时手放于患肢足底,感受活动力度。

2.2.4 2中期(术后3―5天)摇高床头30度―50度,行患肢小腿抬高训练和屈髋,屈膝训练。1抬高训练具体方法:患者平卧或坐位,中尖朝上绷紧下肢腿部肌肉,缓慢直腿抬高,保持悬空5―10秒,然后放下,每日3―4组,每组15―20次,初次5―10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2屈髂,屈膝训练具体方法:缓慢移动患肢足向近心端回收,稍感疼痛时停止5―10秒,再缓慢移回床尾,屈髂不可大于90度。

2.2.4 3晚期(术后5天至出院)根据患者 病情,手术情况及患者配合程度,协助医师制定下床练习步行时间,提高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准备合适的鞋太及衣服。帮助患者下床: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肢离床。患者下床后先扶助行器站起行。将助行器向前推,先迈健肢,患肢可不负重小迈上步跟上,如此反复。

2.2.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5.1深静脉血栓 要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肢体的颜色,皮温及肿胀,疼痛程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肢体的感觉,与术后感染区别,如患者窗框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情况况应考虑急性肺栓塞,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吸氧,止痛,抗凝和溶栓。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运动,视病情尽早下床活动,对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给予防治血栓药物,配合气压式下肢循环促进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2.5.2压疮 股骨粗隆是骨折的老年患者,由于术前多有骨牵引或皮牵引,卧床时间长,全身血液循环差,局部皮肤抵抗力低下,又因疼痛不愿配合抬臀,翻身等动作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踝关节,足跟等骨突处容易发生压疮。特别消瘦或体力差不配合者可给予卧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翻身,视病情允许尽早下床。

2.2.5.3 其他并发症 老年患者多有基础疾患,因创伤和手术及卧床,易并发发梗,心衰,脑梗,庆激性溃疡,还可因食欲并有引起营养不良,叫解质紊乱,便秘并发症。高龄患者系统疾病多,局部情况差,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早期下床,可大减少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多和患者沟通,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无并发症发生,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1]。我科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治疗68例。术后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及时、准确、系统的功能训练指导,髋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68例,男31例,女37例;年龄56~90岁,平均66岁。新鲜股骨颈骨折3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25例,扁平髋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例。右髋36例,左髋32例。住院时间最长26d,最短15d,平均住院时间18.26d。

1.2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2.5年。髋关节功能按Charnley[2]标准评分,优:无痛,步态正常,髋关节活动度(内收、外展、屈曲、后伸、内旋、外旋6个方向活动度的总和)>102度°,31例;良:疼痛轻微或间歇性,起步时疼痛,活动后减轻,无杖行走,轻度跛行,髋关节活动度160°~210°,18例;可:疼痛在某些活动时出现,休息后减轻,单杖可长距离行走,无杖受限,中度跛行,髋关节活动度60°~160°,15例;差:试图起步时即感严重疼痛,拒绝一切活动,常需单杖或双杖行走,行走时间和距离均受限,患关节活动度小于60°,4例,优良率72%。

2康复护理

2.1手术前功能训练

2.1.1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s,放松,再绷紧,再放松,如此循环。

2.1.2抬臀练习

健侧下肢屈曲,健足及双肘关节用力支撑床铺,腰部稍用力,将臀部抬起[3]。也可采用牵引架,双手上拉抬臀。

2.1.3夹臀练习

臀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把两边臀部收缩在一起2~5s,放松,再收缩。

2.1.4股四头肌等张练习

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10s,放松10s,如此反复[4]。

2.2手术后功能训练

手术后去枕平卧6h,患足穿“丁”字鞋,并抬高15°~20°,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膝下垫软枕。揉捏腓肠肌、股四头肌。按摩踝关节、膝关节。

下肢感觉恢复或疼痛消失后即开始进行功能训练。足趾关节、踝关节伸屈活动;股四头肌静力性肌肉收缩;臀肌的等长收缩;速度不要过快,以不引起疼痛或疲劳为度。检查方法:让患者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方随肌肉收缩而移动,也可以用手推动髌骨,如推不动,说明收缩股四头肌方法正确[5]。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自主翻身。患者以头枕部、肘部和健侧足跟为支撑点,屈膝45°,抬起胸腰背部及臀部,离开床面[6]。翻身时,向健侧翻身10°~2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呈一直线,将三角软枕放于两腿之间及背部。

术后第1天,半卧位,床头抬高不超过30°,以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持续时间10~20min,不超过30min。屈髋,从10°~30°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屈度,但不超过90°,从被动练习逐渐到主动练习。屈髋方法:曲膝,向臀部滑动足跟;伸髋,收紧臀肌,略做抬高臀部动作,但臀部不能离床,保持5s;髋外旋,保持下肢伸直,向外轻度旋转开肢体;髋关节外展,保持足趾向上,下肢伸直,向外展开肢体,但应小于45°。以上训练10~20次/组,2~3组/d。

术后第2天,使用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器),其规格为144cm×66cm×88cm。帮助患者进行髋关节外展、内收肌力训练,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30min,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以增加置换后髋关节的活动度。

术后第3天,床边站立练习。先在床上坐起,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下床时,先移至健侧床边,双手把持床沿,健肢先离床足跟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待健肢站稳平衡后,患肢再逐步试探离床着地。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术后第4天,借助助行器练习。使用我院引进的辅助步行训练器,为四脚固定型,长41cm,宽27cm,高度可任意调节。我们应用助行器作患者初期行走训练的工具,为使用拐杖做准备。其方法:两手提起助行器的两侧扶手,同时向前放于地面代替一足,然后迈上健肢,再移动患肢跟进与健肢在同一水平。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从3次/d,每次10~20步开始,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术后第2周,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的患者可负重行走,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患者,扶双拐步行练习。方法:右拐与左足同时迈出左拐与右足同时迈出。值得注意的是:行走时不要把全身的重量都放在患肢上,应用助行器或拐杖支撑重量,一小步一小步地走,随着步行距离的延长及体力的增加,5~6d后就可借助拐杖上下楼。

术后第3周,双拐上下楼练习。上楼时,健肢先上,双拐和患肢同时向上。下楼时,双拐和患肢同时向下,健肢再向下。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7~10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台阶。同时要求陪护人员立于患者的患侧,防止滑倒和摔跤。

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出院指导。坚持正确的功能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疼痛。术后2个月内做到十不:不坐矮沙发、矮凳、小轿车;不使用蹲厕;不在床上屈膝而坐;不卧于患侧;不做盘腿动作及跷二郎腿;不弯腰屈髋拾东西;不急速行走或赛跑;不在光滑或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不爬陡坡;不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前倾。经常保持脚尖向外的姿势,尽量减少每天上下楼梯频率及长距离行走,一次连续坐位时间应少于45min。正确更衣,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脱时先健侧后患侧。术后6~8周避免性生活。出院后1、3、6个月复查。若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诊: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常出现大腿根部疼痛,旋转髋部疼痛加重,再次外伤。

3小结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解除髋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使大多数患者从病中解脱出来[7]。术前的康复指导是术后功能锻炼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训练的方法,明确注意事项[8]。而术后正确的功能训练是保持治疗成功、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注意掌握训练进度,采用尽早开始、循序渐进、个别对待、随时调整、持之以恒的原则。本组病例的患者,通过我们认真的功能训练指导、出院指导,无一例发生关节感染、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从而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新晨

【参考文献】

[1]LevyRN,LevCM,SnyderJ,etal.Outcomeandlongtermresultsfollowingtotalhipreplacementinelderlypatients[J].ClinOrthop,1995,(361):250.

[2]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4135.

[3]秦霞,秦瑞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3):134.

[4]葛智纯,王慧玲,刘若群,等.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513514.

[5]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2.

[6]易祖玲,孙燕.11例伽玛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513514.

腿部骨折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股骨骨折;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组245例老年人股骨骨折,男91例,女154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4.8岁。

1.2 骨折部位 股骨颈骨折108例(44%),股骨粗隆间骨折103例(42%),股骨下段16例,股骨上段4例,股骨头坏死10例。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支持 多数患者是突发,没有心理准备,易产生焦虑抑郁,悲伤或精神痛苦,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常表现出急躁、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活动减少、自我评价消极等。这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意识与信心,也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针对其表现,给予多陪伴、多帮助和沟通,并由专科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每次10 min以上的陪伴交流,3次/d,以帮助患者减轻孤独感,郁闷、忧虑等情感障碍,并争取家属积极配合,确保患者达到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3.2 加强基础护理 ①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和清洁,可视病情、体质,动员患者利用3点、5点支撑抬高上身臀部,也可借助吊环进行,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骨隆突处,骨突处垫气圈或糜垫;②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等粗纤维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便秘及泌尿系统感染;③要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地面湿式清扫,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动作,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④密切观察患肢水肿、疼痛、远端血运情况,据病情肢体被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3 牵引的护理 ①睡普通床,患者外固定要牢固且肢体处于功能位,不可随牵引绳移动,不可用被子等压住牵引绳。在牵引4~6周后,随着砝码的减轻,可带着牵引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练习健肢。去除牵引后加强髋、膝关节活动,练习股四头肌和臀肌。初次下地行走须有专人看护,切不可伤肢负重,采取三点步态,防止摔伤;②术后患肢置外展位,抬高30°~40°,高于心脏水平的功能位,以利于患肢静脉、淋巴回流,牵引时应注意检查局部皮肤有无受压,腓骨小头处应垫棉垫保护,以免损伤腓总神经,导致足背伸无力,出现垂足畸形;③骨牵引针眼处每日用75%酒精消毒1次,及时清理渗出物,预防感染。

3.4 手术治疗的护理 ①术前1~2 d有针对性地对老年患者讲解有关股骨骨折手术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强调手术的适应证和必要性,讲明麻醉方式和安全性,使老年患者产生信任感,能乐观地接受手术;②术中巡回护士要随时观察病情、询问其感受、顾虑和要求,及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要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手术中所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有些容易引起紧张的步骤要粗略报告或延迟报告;③术后认真交代注意事项,细心解答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指导其积极配合治疗。

3.5 功能锻炼 ①术后第1天,疼痛减轻后,指导和帮助患者被动地做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舒缩和屈伸膝关节活动的练习,每项内容逐项进行,10~15 min/次。同时肌肉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粘连;②术后第2天,在患者所能忍受的疼痛范围内,鼓励患者做腿部肌肉的绷紧-放松训练,分次进行100次/d,同时开始活动踝关节;③术后1周用力做膝关节屈曲、过伸及踝关节活动,5~6次/d,10~20 min/次;④术后3~4周可指导并帮助患者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恢复期要特别注意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嘱患者患肢不要作盘腿动作,不要坐小矮凳或下蹲,一般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患肢负重。

4 结果与讨论

4.1 本组245例患者中有158例手术、内固定术和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除1例因术后功能锻炼方法不当,致使人工股骨头脱出,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有87例保守治疗后恢复健康。本组病例出院时,无1例发生褥疮,肌力均达到2~3级以上,患肢与健肢比较,无明显肌萎缩及关节僵硬,患者心态良好,骨折愈合时间缩短。

4.2 讨论 老年人骨丢失明显,且破骨细胞增多,加之情感障碍,故骨折后愈合缓慢,容易发生并发症。合理有效地康复干预可对骨折断端产生机械性刺激,加速关节液的流动,促进骨痂形成生长,以利骨折愈合。护士对患者要有足够的理论指导、心理护理及耐心沟通,施行因人而护,相互理解,才能使康复护理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相关期刊更多

家庭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养生月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科学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