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建设

县域经济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经济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域经济建设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县城建设 县域经济 拉动作用探究

广义来讲,县城是连结农村和城市的良好纽带,同时县城也是人才以及物流的主要聚焦点,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整体带头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党和政府就将县城建设作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建设环节,同时也对其加大投资力度,并对政治传播和文化教育等工作也都高度重视。加强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坚持规范化县城建设和把好县城发展责任关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三者共同完成县城建设工作的。在进行县城建设规划的规程中应该聘请经验和资质相对较高的专家和学者来共同协助完成县城具体规划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县城领导监督机制和县城领导干部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和推动县城经济快速发展。综上所述,加强县城建设是退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并且拉动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应该从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和县城建设能够成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原因以及县城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刻探讨。

一、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选取概述

1.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种类

在进行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构建的过程中,不同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的言论各不相同,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政府和机构都会依据县域指标和县域经济计算方法等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较为整体且全面的比较和评价。其中一种常见的状况就是,将县域GDP和县域GDP增长率以及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项指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标准。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是以县域经济总量指标和县域经济结构指标以及县域生态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其中县域经济总量指标是指县域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和县域地方经济收入两个具体方面,而县域经济结构指标则包括城镇化比例和相关县域经济劳务输出两种,我们所说的这种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相对来讲较前者相比较为全面,但是其主要缺陷就在于当我们进行县域经济数据信息收集时会受到一定阻碍,并且在确定县域经济剂量方法上也具有较大难度。图为县域经济发展中评价指标曲线示意:

2.有效评价县城建设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指标选取概述

以上述内容为主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种类选取依据,按照上已提及指标体系对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进行具体且全面的经济反映,之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可行性原则和数据可等性要求等充分考虑个人能力问题,在对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指标和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指标四种作为主要县域经济指标评价标准。

(1)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

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县域经济GDP总量和县域经济财政收入以及县域经济增长率三种。同时县域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指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出县域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县域地区发展潜力等。

(2)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

在进行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衡量的过程中其主要是依靠县域经济社会商品具体零售额和销量来进行准确衡量的。广义来讲,县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县域内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图为县域居民消费水平占总体县域消费水平比重示意:

(3)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指标

主要运用县域第三产业站县域经济GDP比重来进行衡量,合理运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指标进行衡量可以有效反应出当地县域产业结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态势加以辨别。

二、县城经济建设拉动相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探究

1.拉动县域经济成本投资增长

就县域发展而言,进行县域经济建设投资是促使县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对县城加强经济建设也会带动整个县域发展,因为县城经济投资能和县城经济投资潜力都决定着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所以加强县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县城经济建设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从基本资本理论方面进行研究,马克思理论中资本论这一理念就有效的阐述了劳动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合理利用去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之后在此基础上扩大地区经济资本积累。

2.拉动县域消费水平增长

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县域经济水平增长,其同时也是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县城消费水平就会提高,二者经济水平提高便会促进整县域经济水平提高,起到相应拉力作用。需要了解到,我们会应用到消费乘数理论,此种较为科学的数学表达方式能够准确且全面的反映出县城消费水平对县域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

通过进行县城经济建设可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县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县城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其相应居民消费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会达到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使得农村整体消费水平得以提高。县城人口增加会带动相应工业产品需求增加和带动居民住宅需求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使居民消费档次上升,此时便会形成较为完整居民消费示范效应,这就会在优化县城第二产业的同时也会使增加其在县域经济GDP中的比重。

三、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详述

1.县城建设拉动县域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规模化生产模式是当期农业生产主要特征。现阶段县域农村土地呈零碎式发展状态且分散不均,这样就会早成人均用地减少。通过加强县城建设可以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县城,并使这些农村人口投入到第二产业生产和第三产业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进行土地流转并可讲有限徒弟进行连结。实施土地集中规范可以为县域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经济效益,这也是县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策略中的重点。县城建设可以使县城交通运输和县城供水供电以及县城物流部门等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图为县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结构示意:

2.县城建设拉动县域城乡统筹发展

县城建设中经济部门主要以相应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身缠规模相对较小,此种积极部门多数用于市场交换并采用先进科技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县城建设的优越条件可以促进县域企业制度规划和县域企业组织生产等。县城经济建设已成为生产县域商品和能源以及相应聚集拉动力的有力基础,分别可对县城经济和县域经济二者之间做权衡考虑,在共同促进城乡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乡统筹规划侧率得以实现。在加强县城经济建设过程中,第三产业会迅速得到提升,并且一些新型产业也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应该了解到,第三产业的产生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会带动就业,并在增加人员就业的基础上使得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县域居民消费水平以想成良性消费循环以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县城居民消费增长代表着县域整体经济水平提高,此种状况还会使得县域投资增长和县域消经济消费水平提高以致促进城乡统筹规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县城建设发展现状,对县城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相应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加强城镇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坚持规范化县城建设和把好县城发展责任关以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三者共同完成县城建设工作的。县城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县域经济水平增长,通过进行县城经济建设可以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以致拓宽县域消费市场。加大县城经济、文化各领域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县域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应该了解到,县城建设会拉动县域农业发展和县域产业需求以及相关城乡统筹规划等,在进行县城基础建设时会受到人口影响,所以应根据此种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解决方案。县城经济建设成本投资增加,此时县城居民消费水平也会增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珊.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及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__县人民政府县长__x

__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干石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川壮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__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变全县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造福工程来抓,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9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突出成效。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展望我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景,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充满信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大步伐

一是持续大搞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改革开放20多年来,__县八任书记、十任县长紧紧围绕“在万分之一的国土上搞绿化、做贡献”的战略决策,持续开展绿化接力赛,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树绿化志、干绿化事、创绿化业,将原来只有7万亩次生林的荒山秃岭建设成为近90万亩的涛涛林海,使全县150多个山头无山不绿,3368条沟壑沟沟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7.6。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20__年起,我们发动群众肩扛手抬,用石头垒起了7000多华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墙”,并夺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是突出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我们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沟坡岭河滩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新修基本农田8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万亩,打井建水窑7000孔(眼),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84处,解决了全县287个村庄、9.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城镇绿化和小城镇建设。我们以打造中国北方绿城为目标,按照风景化、园林化、林荫化、多样化的要求,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持之以恒地大抓县城绿化工作,县城及县城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406亩,绿地面积达到1267亩。建设园林化庭院、园林化单位、园林化小区80多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0.54,绿地率达到1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1.81平方米,山水园林县城初见雏形。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园林化乡村建设,全县涌现出了常平、晋庄、桥上等一批园林化乡镇和小逢善、河西庄、西柏林等一批园林化村庄。

四是大刀阔斧治理工业污染。近年来,我们采取“关、停、并、转”等办法,先后取缔中小企业65个,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企业8家。投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大力推行清洁无害化生产,使企业内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吃干榨尽,实现循环生产。目前,全县工业废水污染排放达标率达到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7,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探索绿色经济路子,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效应

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依托全县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培育绿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经济的新路子。

第一,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从1978年到20__年的20多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47.6。水土流失面积由83下降到15以下,年侵蚀模数由4300吨下降到了150吨,年降雨量达到近600毫米,气候相对湿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无霜期延长10—15天,旱、洪、雹、霜等自然灾害减少43,豹、鹿、红豆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重现高山深峡,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县也因此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球环保500佳提名奖”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第二,绿色产品开发初见成效。全县绿色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有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奶牛、肉驴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建有奶牛、肉驴养殖小区36个,奶牛达到1650头,肉驴达到2900头。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九牛寨乳业、郭氏羊汤、紫团饮业、辛寨陈醋、西街裕丰酿造、西柏林豆制品等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带动了一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6元。

第三,旅游产业开发快速发展。地外我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绵延百里,景色奇异,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我们充分依托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制定了整体规划,修建了旅游循环路,改善了通讯设施,开发了旅游商品,兴建了接待设施,打造了八泉峡、红豆峡、黑龙潭等一批精品景点,尤其是在北京、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城市举办了宣传推介会,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中国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邀请赛”,进一步扩大了太行山大峡谷的知名度。

第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大大加快了全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常平集团200万吨炼钢一期工程采用世界一流的四机四流连铸技术,环保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采用二次除尘,转炉采用全电脑控制,实行清洁式生产,是长治市第一家环保型钢铁企业。壶化集团4000万发钢性药头电雷管自动生产线项目的 设计规模、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居世界领先水平。环海集团20万吨热轧不锈钢带项目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庄益通公司1000吨电子精细硅微粉项目在科技含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些高新项目带动下,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生态经济建设再创高水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去年我县被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确定为山西省首家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实验区,为我县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决心以此为新的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推进生态与经济双赢共进:

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新飞跃。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把建设“绿色壶关”作为最大的生态工程,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继续大搞植树造林,切实抓好低效林改造相混交林建设,全面加快草地发展、城镇绿化、通道绿化、园林化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基础工作,力争利用3—5年时间彻底绿化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面积,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要在生态农业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走“公司 基地 农户”发展之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壮大紫团、壶化、开源三个乳制品加工企业,玉米加工、小杂粮加工、陈醋、羊汤、豆制品加工等8大龙头企业,积极引资建设肉制品加工项目。突出抓好优质玉米、小杂粮、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奶牛、生猪、肉驴、羊、鸡和特种养殖。认真搞好农业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要继续抓好小泉小水、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交通、沃土工程和农村沼气等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发展。

三要在做大旅游产业上实现新目标。牢固树立抓旅游产业就是抓生态经济的新理念,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搞好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各景区详细规划,建设旅游专用交通道路,加大精品景点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增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力度在太行山大峡谷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两块牌子的基础上,把大峡谷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成全第市一、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现状;对策;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倡导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德江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德江县在生态保护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德江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进一步优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逐步深入人心。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和对生态环境的全局性的破坏,加上习惯性思维对人们行动的制约,德江县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其形势不容忽视,存在以下问题。

(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差距很大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德江县污染减排的重要工程支撑,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德江县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相对滞后。全县只有县城区1座污水处理厂,其余19个乡镇无污水处理设施,所有污水均为直排。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滞后,对德江县完成减排任务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成为德江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颗绊脚石。

(二)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差距较大

德江县企业空间布局散乱、单体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结构性污染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改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城区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餐饮服务业迅速发展,汽车尾气、油烟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部分服务性行业污染给全县的环境保护又带来了新的难度。这样的产业结构与行业布局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差距较大。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差距

近年来,德江县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但目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只有近40%。加之不合理开发利用(如陡坡开荒、采石)、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以煤为主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采石场的乱采滥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农村环境保护不容乐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任意混配农药,农村面源性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以2007年为例,德江县农药使用量达174吨,化肥38063吨,加剧了农村面源污染。

(四)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差距较大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目前部分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仍然淡薄。表现在新上项目不履行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三同时”管理规定,不落实环保措施;有环保设施的,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闲置处理设施,直接排放污染物;有的拒绝环保部门执法检查,瞒报谎报排污量,逃避应尽的环保义务,给德江县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设置了障碍。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德江县乡镇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养殖业发展后,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

公众的落后意识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科学发展观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落实在行动上。有的排污者认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眼前利益的行为还普遍存在,人们还没有完全从保护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

(三)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尽完善

因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环保、国土、水利、林业、交通、城建、公安等多个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的关系不明确,职权交叉,缺乏部门联动机制,没有形成集中统一、高效、全社会参与的监督和制约的机制,环保部门往往是孤军作战,难以监管到位。加之在环境执法中存在顾忌地方经济发展实情的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依法行政和环境执法工作。同时,环境行政处罚程序复杂,处罚权限受限于周期长,限期治理审批权限又在政府,环保部门没有关停违法企业的权力,因而影响执法效力,对违法者难以形成威慑。

(四)生态保护历史欠账较大

全县95%的国土面积是山区,石漠化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对土地需求量大,土地垦植过度,农林牧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加之煤炭、砂石等矿产资源无序开采,致使煤矿区、非煤矿区生态建设的历史欠帐大,遗留问题多、面积广、任务重、修复难度大。

三、德江县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以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和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协调与平衡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最终使德江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实现污染减排,开展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环保部门要进一步推动集中式污水处理与收集工程建设。强化工程建设的督查考核力度,同时加大对减排工程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推进减排中的导向作用。对真正实施的工程,县财政对镇给予必要的启动资金扶持,竣工的项目按文件规定给予奖励。全面实施重点工业行业提标工程,大力开展污水深度处理,提高中水回用几率,实施清水零排放。进一步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深入开展化工和浸胶手套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对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通过验收、恶意排放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企业,即使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也坚持能搬则搬、能关则关,积极营造德江绿色环境。

(二)以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生态素养为依托,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有各级领导部门和领导者的重视,要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资本投入外,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宣传对象上,不但要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宣传,教育他们做到守法经营、达标排放,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要加强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宣传,牢固树立“属地环境,政府负责”的理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墙体广告等媒介,培育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等基层绿色创建活动,通过改善、优化、美化、绿化、亮化人居环境,倡导生态文化,鼓励绿色消费,对环保执法、环保维权等方面典型事例进行宣传,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生活、道德氛围和社会文化。

(三)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干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虽然是基本国策,但在个别单位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言高手低”、落实不力的主要原因,关键就是没有一套成熟的考核体系,没有象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财政税收工作那样,把具体地硬性指标分解到干部政绩考核的目标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这种现状,违背科学发展方向,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集中反映了干部管理与事物管理严重脱节的弊病。要对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改进考核内容与考核办法,尽快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指标体系,从目标上校正一部分人的短期行为,从观念上校正一部领导的执政理念,从而限制和惩罚那些只为经济效益而以牺牲可持发展为代价的行为。

(四)以推进生态创建、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为支撑,着力构建生态文明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民参与生态创建,以各镇为实施责任主体,组织开展以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固废、化肥农药污染、农村改厕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要开展环境优美镇创建和基层绿色创建活动,抓住推进“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城镇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公用工程建设,改善城镇环境“脏、乱、差”现象。继续全力建设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把与环保相关职能部门调动进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上下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动用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把德江建设成“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K

[1] ZK(#李景源.论生态文明[EB/OL].人民网,2007。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贵州的城乡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大多数农村还属于较贫困的地区。由于贵州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起其他地区来说要落后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得到充分有效挖掘,从而难以发挥出巨大经济效益作用。同时,县域内的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这将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对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提高三化的程度,进而对全面推进贵州省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贵州县域金融需求主要状况

(1)县域金融的需求总量不断扩大。贵州目前大力推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引进先进技术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大力需求。

(2)县域金融服务的需求结构多样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包括种植贵州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合作组织等等的一些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个人、企业、机构组织开始涌现出来,农村经济主体的数量开始以较快速度增长,同时经济主体的构成更加多元化。

(3)县域金融的需求需要加强对金融发展环境方面的建设力度。当前贵州农村金融的总体发展环境比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加快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速度造成了阻碍。因此,不断增强对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是能否有效促进贵州县域经济的金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贵州县域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现状

(1)银行机构不断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银行机构加大了涉农贷款以及支农再贷款的额度,对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发放贷款给予了强力的支持,尤其是为支持贵州省一些经济发展贫困落后的地区增加了贷款,为农户贷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2)各个银行机构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机构把支持县域经济

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产业链延伸当作是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扩宽了业务的范围,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等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事项方面提供了资金贷款服务。

(3)农村信用社则始终把做好“三农”服务看作是自己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竭力为农户、龙头企业和农业经济组织等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需求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早已经成为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三、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金融信贷支持的力度不强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调整和制度改革的不断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县域金融体系的功能进行了削弱,使其难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匹配。对于银行信贷方面来说,在县域范围内的银行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都只支持提供额度较小的贷款,使得县域内的一些企业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不利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转,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县域资金向外流出

当前,贵州县域资金不仅不能将其引入到县域经济建设发展里来,相反,县域资金正逐渐向外大量流出。贵州县域金融机构业务中的农村存款每年都得到了增长,然而真正使用在县域发展建设方面的资金量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预期增长。储蓄银行的大量资金外流成为县域资金向外流出的主要渠道。

3.缺乏完善的县域信贷环境

近年来,贵州一些县域企业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对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债务进行逃避。另外,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利益,对县域企业肆意逃避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表现出不断纵容的态度,从而造成金融机构应收的贷款债务越积越多。同时,贵州县域经济的运行环境和企业经营的信用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四、金融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县域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

结合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努力加大对县域金融信贷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信贷支持的规模进行不断扩大、大力支持“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县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标准,扩大金融服务的涉及范围,提高县域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现代金融产品和开发更全面的金融创新业务。打造具有贵州县域特点的金融服务平台。

2.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减少资金外流

鼓励金融机构将吸收到的县域资金按一定的比例投放到县域内,用来进行贷款业务,促进资金在县域内部的循环。同时,对某系金融机构把资金从县域中转移出去的行为要进行及时遏止,加强对县域资金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并将更多的资金吸入到县域经济建设中来,有效促进县域投资项目的不断壮大。同时还要健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资金的抗风险能力。

3.完善县域金融环境的建设

针对贵州相对薄弱的县域金融环境,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是目前重要的当务之急。然而单单依靠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也应该为完善县域金融环境的建设做出贡献。政府部门要完善金融机构的制度建设,为县域资金的供求方面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此外,要进一步深化建设县域金融信用体系,打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

4.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构建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

各个银行部门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协调好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将政府、银行、企业三者结合起来,强化打造金融对接的平台,有针对性地构建金融服务体系,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的资金投入。另外,金融机构要把县域经济的改革创新同提高资金信贷与加强防御规避金融风险的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