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 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了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最为关键的话题。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等特征。高等教育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二者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发展过程中,二者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状态,最终形成保障这种状态稳定运行的机制。一旦高等教育经济这一复合系统的发展不协调,就会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符等问题,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一)定义

系统是一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个体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特征

整体性。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同行为主体的参与,每个主体各自的目标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和利益大体保持一致。可以说,不同系统的目标具有客观上的一致性,这为宏观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前提条件。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务必要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有序性。构成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关系,它们按照一定的链接方式,有组织、有秩序的形成排列组合,正是这些有秩序的组合,使得各个要素的性质和意义得以体现,以促进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中,其子系统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功能体现着其整体的有序性特征,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越大,系统整体结构就越来越倾向于有序化。

二、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与控制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实际就是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促使二者共同发展。发展的协调性要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要想实现这一系统的协调,必须控制好二者的关系,主要包括系统结构的协调、组织管理协调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协调等多种机制。协调,即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作用的和谐一致,这种和谐一致的程度被称为协调度,协调度决定着系统的结构与有序性,促使整个系统实现由无序向有序的过渡。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是指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关系如图所示。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结构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构造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时,不仅要重视系统内部自身的协调,也要注意整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在对复合系统进行建模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注重系统功能的协调。整个复合系统功能的实现借助于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实现,但系统功能又不是简单的将子系统的功能叠加。就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而言,保证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利益、教育发展速度的快慢与教育效益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优化,才能实现系统功能。第二,注重结构的协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不单单是指其内部多层次结构系统的协调,还包括是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复合系统的机制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其结构不仅能适应紫自身系统的发展演变,还应该能够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内部与外部协调。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于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若不能将二者有机协调,可能会出现教育不足或是教育过度的现象,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注重时空动态的协调。不管时间和空间发生怎样的动态演变,复合系统自身都应避免失调,保持稳定、协调、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教育系统应为之提供相应的智力及人力的支持。在对教育进行资金投入时,应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到教育效益具有滞后性,教育投入务必要超前。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实施教学改革,并以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内部及外部形成更好的信息流、物质流的循环,使得高等教育系统的有序度得以提升,以适应经济系统的有序化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与控制。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范文第2篇

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日益突出。高等院校招生录取政策尤其是区域性招生政策的问题仍然是实现教育起

点公平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自身、制度保障三个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将其有效

落实,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对策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学者探讨的重点学术范畴,是一个国家和教育学者都致力达到的教育目标之一。我国

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相比上世纪末,更多的学生拥有了接受高

等教育的权利,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来说,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对

学生、学生家庭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遇。因此,解决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迫在眉睫。

一、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必要性分析

通常认为,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大内涵,高等教育公平亦是如此。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就是在承认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个体存在差异的前提下,给予社会成员平等的竞争机

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可观,在校生规模也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接受高等教育

的人口相对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来说依旧很小,这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其发展状况和资源配置

有不合理的客观因素存在。高等教育是一种阶梯型教育,院校的多样化发展说明不同个体享受教育机会均

等并不是所有人接受同质的教育,而是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前提下,保证公民不会因为制度弊端而丧失教育

机会或者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待遇。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各参与主体在参与高等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拥有相应条件方面的

平等。教育结果公平是指在保障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的前提下,给予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一定的补偿以实

现结果的协调和平衡 。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才足以达成最终的目标。总之,教育机会公平是过程公平

和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过程公平是机会公平的重要保障,而结果公平正是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的

重要体现。

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表现

(一)高等教育地域性不公平

首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呈现严重的失衡现象。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发

展远远滞后于东部,从高校聚集形态可见一斑。如C9院校,首批进入我国"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

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其中7所位于东部地区,仅有2所位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布

局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往往决定该地区的教育水平。

其次,高等院校招录政策的不公平。高等院校招生为学校自身发展考虑,择优录用优秀中学毕业生本无可

厚非,但是其中的出现的问题还是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重视,改革之声呼之欲出。以C9联盟高校的招录情况

为例,200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在本地的投放比例依次为22.00%、20.48%、

60.21%、43.79% 。由此可见,西部落后省区的生源选择名校就读的几率在起点上已经遭受了无形的不公

平待遇,这是急需改革的问题之一。

(二)高等教育经济性不公平

高等教育经济性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矛盾也是经济学的题中之义。因此高等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真正发挥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的

一大动力,高等院校密集分布的地区或者城市,其经济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

市。院校布局和院校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更多的考虑经济因素,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

这有利于该地区中学毕业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提升。

三、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在我国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高校的发展发挥着指导和调控功能。高校社会服务

功能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上,政府是必须而且有所作为的。

首先,要加大监管和指导的力度,避免在高等教育在招生环节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

宏观调控功能,实现高等院校的合理布局,将行政区域内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最大化。最后,政府要

充分发挥其行政优势,为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提供帮助,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二)科学制定院校发展规划

一所高等院校的发展规划需要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制定发展规划要做到有理有据。有

理,即要制定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战略规划;有据,即要制定符合院校实际发展情况的规划。从C9高校的

各地域招生比例来看,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逐步扩大从除院校所在地之外的省份招录的学生数

额。

(三)建立健全多样化招生制度

多样化招生在我国高招制度层面依旧没有完全发挥其特殊的优势。各高等院校也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创新

、改革和积极的尝试。北京大学的"校长实名推荐"、南方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办学"等崭新的教育改革局

面已经展开。教育主管单位和各高校应该继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多样化招生制度,保障普通学子接

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机会。

总之,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自身素质提高的诉求,如何保障公

民的受教育权,如何落实相关的政策都是教育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从教育政策制定、院校发展规划和

健全招生制度三个层面入手,有效改善高等教育地域性不公平和经济性不公平问题。只有这样,公民素质

才能整体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西阁.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观

高等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之间进行抉择与整合是个两难问题。教育本应以育人为旨归,而偏重于功利价值的现实社会要求,使生产力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导致现行职业教育走进了“以经济为中心”的误区,这给教育自身及外部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与超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功能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本体功能或育人功能;二是社会功能,包括一般的社会功能和具体的社会功能。这是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教育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其功能相互混杂,难以明确区分,育人功能中蕴涵着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的发挥也对人产生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完善的人,而不应该是单一的“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等。教育对社会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是以对人的影响为中介而发生作用的,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更具有核心意义和基础作用。高等教育不应该脱离人的轨道,而应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卢梭曾呼吁教育“必须在教育成为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为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康德更是直言,“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

高等教育还具有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在社会范畴内与育人功能相对而言的,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这主要通过教育的具体社会职能来实现,即发挥教育对政治的拥护与调节、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传递、传播保存、批判、创造等功能。经过粗线条的勾勒,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功能;既有生产性的也有非生产性的功能;既有适应功能,又有前瞻性、预见性的超越功能,因此高等教育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整合体,片面追求单一的价值取向,一味强调高等教育的生产、功利价值,这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再说,社会不仅仅只有经济领域,人的需要也不仅仅只是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完善的人也应该是精神富有的人,以高等教育的功利价值为唯一取向实属偏颇。

教育的构成因素复杂,其功能的发挥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复杂多样,主观上源于人的差异,不同社会、不同人群的世界观、人生观各异,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同,导致其价值判断标准不一,他们对教育各取所需,从而出现了历史上政治型教育、人格型教育、经济型教育、文化型教育。客观上,教育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无论评判哪种类型的教育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与社会条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单一类型的教育是对教育功能的分割,没有把各种教育功能看作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同时,考察教育进步与否的标准应该看其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完善。人是一切活动的条件,也是最终的目的,高等教育也不能例外。因此,理想化的高等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融多种价值取向为一体,具有超世俗性、超功利性的特质,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反思

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思潮的对立。杜威认为,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单向抉择的尝试已被证明是一种无谓之举。他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他试图建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来拨正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倾向。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并建立实验学校进行尝试。杜威开创的现代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当然,教育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细胞”的关系结构,社会作为有机体,个体则分布在由社会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器官”中,起着机体基质的作用,社会处于决定性的中心地位,社会是目的,而个体则处于从属地位,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个体必须加入某一社会系统,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个人才具有价值。“个人本位”论者认为,个体与社会的结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作为有机体,而社会则成了个体生存发展的必然条件,是个体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与发挥潜力的舞台,个体处于中心地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是目的,社会是个体生存发展的手段。“个人本位”虽则注意到个人的价值,但它仍不具有以人的丰富、完善为最终目的的博怀,因此我们仍然不能作简单的取舍。中国古代社会以社会为本,封建伦理纲常使个人消融于社会之中,个人“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是我国古代社会社会本位价值观的精辟总结。及至近代,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思想的渐入,教育开始突破单纯培养“士”、“君子”、“圣人”的藩篱,而注意到人本身的发展。教育不仅要发挥政治功能,也要发挥经济功能。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现实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但高等教育却走进了“经济为中心”的误区,其功利价值取代了它的全部价值。有人将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作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的人才。”认为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即使学富五车,相当合格,但不合用,不适应人才市场需要,那么这样的学校就谈不上高质量。“高校也是有目标市场的,不管是教育服务,还是学生产品,如果能够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这样的高校都是高质量的。”把人看作是经济的工具,把教育看作是制造这种工具的手段,这是现实教育问题的症结。

也许有人这样认为,发展经济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人,思路可以总结为:教育-人-经济-教育-人。教育先为经济发展塑造人,这种人是工具性的存在,经济发展了,有了更多的资本来发展教育,然后再将教育培养“有个性的人”。这种设想的初衷不错,但事实业已证明美好的愿望已落空。因为训练出来的人像不同机器的零部件,只能被拧到需要的地方,如果再想培养成有个性的人,这在逻辑上和事实上是行不通的。

三、功利主义职业教育的危害及其改革建议

追求功利主义导致教育上的科学主义愈演愈烈,科学与人文的对抗陷入难以调和的尴尬境地。科学使人类的生活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盲目的崇拜却使科学成了一种新的宗教,科学教育变成了科学主义教育。因此急需用人文教育来整合科学主义教育,彰显教育所固有的人文关怀职能。相信目前的社会与未来的社会能够或将能证明科学与技术本身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人类服务。

以功利价值为取向导致高等教育片面以“就业为导向”,用就业率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高等教育的丰富内涵窄化为职业培训,人的丰富性被排斥在教育之外。“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因此,素质教育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转变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取向。

教育的这种功利主义追求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种种矛盾,还给外部带来种种危机。在功利主义诱惑下,一方面,人与自然矛盾激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社会上的重利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社会道德滑坡,理想迷失,人情淡漠。虽然,外部的矛盾与危机,不能全归于教育,但具有超前预测性的教育要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而不能一味地迎合世俗化的功利主义。

人类的危机是自己制造的,也只有人类自己才能消除危机。作为担任拯救人类灵魂责任的教育,要摆脱单一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取向可表述为:以培养一种“完人”为中心,兼顾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融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为一体,并具有超功利特质。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确立以下几种高等教育观:

(一)生命教育观

第一,要改变以教育为工具的观念,把高等教育上升到人的发展高度,以人的发展为标准来评价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在高等教育中,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性教学中都应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更应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要求高等教育时刻牢记: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弄的物体。关注人的发展就要把握人的完整性,人的理性和非理性(情感、意志、信仰、价值和目的等)都要进入高等教育的视野。高等教育不仅要有它的“长度”,即人的关怀;而且要有它的“广度”,即人的全部生活的各种层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教育更要有它的“深度”,即教育应该指向人生终极意义的体认与最终关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第三,生命教育观不仅要关注“生”更要关注“死”。现实的教育对死的理解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或自杀或践踏他人的生命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理解死,便难以了解生,理解生活的快乐,理解人在大地每走一步应负的责任”。也许,高等教育只有关注人的生命,才能培养个性充分发展完善的有血有肉的人,才能把一个人在智力、体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教育的一个特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

(二)超越的教育观

第一,对社会观的超越。正如社会形式经常落后于社会经济的现实一样,教育可能长时间地再现过去的社会形态,或者相反的,教育也可能预示某些新的社会形态并加速它的变化。因此,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地适应社会的状态,教育要敢于超越社会,并引导社会向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前进,教育要充分发挥其预见性、前瞻,为一个未来的社会培养未来的人。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就是人类对不适应自己的社会的超越、改革。一味强调教育维护社会的稳定,只能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于倒退。第二,对机械集体主义的超越。集体主义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但今天集体主义教育却走向了一个极端。集体主义教育的统一标准造成高等教育“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壮观场面,却使人失去了个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个人在今天正被大众的人所消灭。”这种“群众统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群众是无实存的生命,是无信仰的迷信,它可以踏平一切,它不愿意容忍独立与卓越,而是趋向于迫使人化成为蚂蚁一样的自动机。”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弊端要进行扬弃,使个性化的教育及教育的个性培养成为超越教育观的理念。相信“每一个学生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的历史相混淆。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符合体所决定”。

(三)开放的教育观

首先,“教育科学不仅应当从科学领域,而且应当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吸收思想资料。用全部民族文化和全体人生经验来开阔教育科学胸襟,是大科学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就不应该故步自封,而应有一种宽容、理解的博怀、海纳百川的气概,去融会吸收各门科学的精华,改变单一的科学至上的偏颇。”第二,开放的教育观要求教育走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道路。高等教育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中外的文化成果,厚古薄今、民族虚无都是人类的陷阱。教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彼此应相互吸收、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等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范文第4篇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地增加。这些研究表明,最能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特征最久远的、深层次的因素是文化。政治家和行政人员能从文化的研究中获得“对不同的学术生活及其教学和科研的职能比较深刻的认识,使政策能更好地与高等教育工作协调一致”。文化学学者研究高等教育中的文化问题,的确给高等教育科学带来了生机。

本文以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构想,有助于我们扩大对高等教育的视野,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从而吸取对我国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益的经验。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英文Culture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中的Cultus和Cultura。在拉丁语和古英语中,它通常具有“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后来古罗马著名思想家西塞罗(Cicerro)所使用的“文化”已经具有了比喻和引申的含义。他所说的Culturamentis(耕耘智慧)已与拉丁语中的用法有所不同,具有了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意思。而18世纪末,德国学者赫尔德则表达了文化的现代用法:“文化乃是一个社会向善论的概念,它意味着人的完善,或者在发展他自己的过程中取得的工艺、技术和学识。”

“文化”一词在中国也出现得很早,它是由“人文化成”一词简化而来,是指对人施以文治教化,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明道理的人的过程,它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品行等联系在一起的。

从中国和西方关于“文化”和“Culture”的辞源来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表明人的进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广义的教育过程。文化与教育的“共生同源”,既表明了文化与教育的本质关系,也表明了文化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二、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可以概括为两种关系和两种作用:既是外部关系,又是内部关系;既起直接作用,又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的视野考察高等教育,才能较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

就外部关系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虽不像经济那样起决定性作用,也不像政治那样起强制性作用,它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是潜在的、直接的。而经济、政治的制约作用往往是以文化为中介。

就内部关系说,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适应、批判―选择、创造文化的人类社会活动。传承文化、适应文化,是一切教育的共有功能;批判―选择,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功能,普通教育的选择则是在高等教育选择的基础上再选择;创造文化,一般来说,唯有高等教育才具有的特殊功能。

三、从文化视角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1.文化传统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太大,教育投入收益不高,大学生失业现象严重,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建设经费,而且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隐患。经济要大发展,高等教育也要大发展。从一般规律来说,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经济的发展,的确有赖于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之间,如何形成良性的“耦合”关系和互动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更多地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传统和中国现实出发来理解,而不能对之作简单的、片面的认识与理解。要充分重视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而不应该只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要注意文化传统在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而不能忽略或忽视文化的中介作用。

2.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各样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靠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去发明、去创造,使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及整个社会思想意识体系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战争威胁、环境污染、粮食匮乏、人炸等等,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迎接这些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高等教育能否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是衡量现代教育的一个根本指标。现代教育把培养青年一代的创造力当作教育科研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人们期望,学校是一个新文化创造者的摇篮,用新方法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能超越他们的前辈,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建立在这一目标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促进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当今世界文化以过去无法比拟的速度向前发展。

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高等教育有创新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都比较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在高等教育内部,大学教师一般来说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兼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而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大学里还有许多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和领域。传授文化知识,发展和创新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3.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建立21世纪教学管理的观念体系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范文第5篇

目前,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专著有不少,但大部分是从经济学或空间地理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专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或结构优化的论著较为少见,相近的研究散见于论文,主要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研究参考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全文阅读数据库。以“区域高等教育”、“教育结构调整”为搜索词,选择符合条件的论文共185篇。综观已有的研究,“区域高校布局结构、均衡发展问题”、“区域高校结构调整与区域互动问题”、“区域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合作机制问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问题”、“高校区域服务问题”等研究较多,下面便根据研究内容或观点的相近性进行归类并进行简单述评:

1.区域高校结构调整与区域互动问题研究张振助(2001)的博士论文重点讨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比较、宏观环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等;王新华等(2005)认为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高校过度地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导致了高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发展目标路径呈现较高的相似性和趋同性,脱离地方实际,缺少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等,认为地方性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确定合理的办学定位;贺祖斌等(2010)的研究则以广西为例,认为广西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发展适应性不强,应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构建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以提升落后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而调整区域高校布局结构;李锦奇(2010)的博士论文以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研究范畴,界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时间、空间和概念,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关系;刘六生(2011)的博士论文则主要以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区域结构与国家结构之间关系,或是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视角,探讨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理论问题。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增加从区域共生、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之间理论与实践体系的研究;需要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深入调查和时空比较,或是在系统收集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形式、科类和层次等结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高校发展之间关系。

2.区域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合作机制问题研究周振朝等(2002)认为高等教育只有立足于区域,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契机;张立新等(2007)认为组织制度是保障区域高等教育良好运转的秩序基础,区域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因此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构建协调机制,促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冒荣等(2010)认为当前各高校间无序竞争及非合作博弈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争夺公共资源的零和博弈、学术声誉的“瑜亮式”角逐、分工模糊的市场竞争等方面,延缓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他认为区域集群是促进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应通过建立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公正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来拓展合作博弈空间,促进高校集群发展;黄敏等(2011)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综合实力、生均教育事业费、高校的规模等方面,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财政政策合理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等,可以通过制定与本区域经济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构建高等教育多元筹资机制、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等方式进行优化;严全治(2012)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区域高等教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稳健发展。区域政府应该成为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之一,才能使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不仅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当,并与本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匹配。政府在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理论上有三个方向,即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调整高校区域布局、调整高校区域布局的同时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认为改变目前不同区域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具体路径包括:调整高校的区域布局,建成对欠发达区域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制定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等。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障碍,探讨了区域高校在融入区域社会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调整发展方向、增加合作方式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综合而言,未来的研究重点仍然需要既注重宏观层面(譬如长三角、珠三角高校核心区与其它边缘区之间的关系等)的分析,又注重各区域内部的特定问题(譬如新兴高校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区域核心区的高校振兴、区域高校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区域管制)等方面研究,引导区域高校按社会需要、层次清晰、特色突出、任务明确方向发展,进而明确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3.区域高校布局结构问题、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朱雪文(2002)的博士论文基于“价值—功能—结构”的逻辑,从高等教育价值的视角,认为高等教育的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高教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在价值实现上就会呈现出资源的竞争性,使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一方面趋向于集聚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而形成非均衡状态,而另一方面在地域分布上则倾向于均衡状态,呈现出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赵宏斌等(2007)从人口和GDP的角度分别研究了我国高校在省级、地级市区域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均衡性和差异性,并与美国高校的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认为我国高校在省级区域分布较为均衡,但在省会城市、地级市的分布有较大差距,即在省会城市的分布密度过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会城市与地级市相比高校分布过分集中,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对高校布局重新进行规划;梁妮(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使用国际上衡量均衡性的通用指标即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工具,计算了我国高校规模区域分布的差异程度,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定性的分析法,探讨影响高校区域分布的因素,对高校区域布局的合理调整提出了建议;刘丽(2009)则运用墒值法,对1998-2007年间各省高等教育发展实力进行综合测评,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逐步从内陆与沿海、北部与南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变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孙剑萍等(2009)以GINI系数理论为基础,从高校区域布局、高考体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15]。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运用了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全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及省域内高校资源的不平衡矛盾并存。未来的研究需要以此为基础,更多地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探讨政策创新与区域高校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宏观政策上引导高校按区域需要、结构分层、特色突出、定位明确方向发展的策略及其体制机制构建;需要加强省域高校与国内其它地区或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

4.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问题研究刘健(2006)以珠三角高校为例,认为珠三角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机会和威胁并存的局面,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明确高校和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校际合作及特色建设,发挥区域优势;芮国强(2006)认为在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在发展路径及现实国情的双重制约下,高等教育需要贴近区域实际,构建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地方政府主导应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舒琴的硕士论文(2007)以高校三大职能为依据,将高校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概括为:科研与开发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面向区域提供社会服务模式;郑存库(2007)指出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应以区域发展需要为基点,立足区域特;赵庆年在这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他(2008)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多元化,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既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分工与合作是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性诉求;指出(2008)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存在不均等、稀缺性、非同一性、寻求自身发展等特征,因此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此外,他对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模式也进行过探讨,认为(2009)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存在关联,这种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主要体现在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建立的科类、层次、类型结构等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上,合作与分工是构建效益、规模、质量、结构之间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举措,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及诉求;指出(2009)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许多个性化特征,包括“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发达的经济—很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产出水平”相一致的模式等;胡赤弟(2009)对“学科—专业—产业链”进行了界定,认为“学科—专业—产业链”是区域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也是高等教育与区域市场、经济、企业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或从全国的视角、或从区域的视角,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模式等理论问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政府在统筹协调、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社会方面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综合运用区域发展理论、经济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等理论,从高校区域空间结构的“形”与“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多中心与区域共生、统筹协调与结构分层、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与集群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5.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研究吴绍芬等(2001)对高等教育区域化内涵进行界定,讨论了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耿涓涓(2001)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化有两层含义:其一,高等教育系统是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二,区域政府、社会有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并有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不发达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将会成为热点;李波(2005)从国家、社会及大学之间三维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认为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存在校企合作、大学园区、高科技园、中外合作办学、中心城市办学等模式;谢鹏的硕士论文(2010)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陈伟(2010)则以澳门大学建设横琴校区为例,探讨境外高校如何融入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区域社会的发展,认为横琴案例如果要成功实践,其战略安排和指导思想必须实现三大转变:从“以土地换大学”升级为“以空间换时间”,从盘活地缘资源提升为培育区位优势,从享受“政策利好”转换为彰显“教育红利”。此外,还须在实践操作层面解决好三大问题:吸引足够的生源,提升办学质量并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姚海娟(2011)以湖南省为例,讨论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直接影响着高校发展,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教资源分布合理与否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郭贵春(2012)专门探讨了省部共建高校的发展问题,认为应明确这些高校的战略地位,认识其战略特征,并探索共建高校的战略出路。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涵、原则等内容,大多数的研究是从高校的视角,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或从科研成果的转化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等角度讨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田野式、实证式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实证、田野式的研究,分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用实证、统计的方式说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需要从区域政府统筹协调的视角,探讨区域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适应性及内在关联问题。

6.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及高校区域竞争力问题研究董友的博士论文(2007)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的视角出发,以河北省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组织内部冲突分析与协同机制、组织管理层面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府宏观管理行为与运作机制、组织环境层面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府宏观调节的政策工具和机制匹配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钱韦成的硕士论文(2007)以江西省为例,讨论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从地方高校供给功能的视角,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需求,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江西省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物质投入、科技园区建设及发展职业教育等几个方面,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尚红娟(2010)则以上海地区为例,探讨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对教育竞争力的影响,认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客观地分析高教资源的分布状况、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高教资源、发挥高等教育竞争力等;肖俊夫等(2011)指出高校通过区域大学联盟等方式促进区域创新,推进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主动参与区域创新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发挥技术创新主力军、知识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和创新知识培养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助推器的重要作用。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从高校主管部门的视角,讨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区域高校竞争力的内涵、特征等内容,明确了区域大学联盟等概念,并从完善组织制度、管理体制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和提升区域高校竞争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仍然需要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将高校置身于区域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系统思考,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使高校的区域创新力及竞争力转化为区域社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从区域高校的竞争力研究过渡到区域高校的互惠共享机制及结构优化研究,需要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聚集效应、网络式发展机制等内容。

7.高校与区域服务问题研究王锡宏(2003)认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完备而系统的机制予以保证,需要学校、学院、教师之间在政策、理念、措施等方面建立相互关联,进而构建区域高校内部激励机制、导向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管理机制、自我发展机制等;贺小飞等(2004)认为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反映,而高等教育的区域服务职能则是其在社会服务职能上的空间显现。由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加之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发展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日益重要和迫切;华长慧(2007)认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有利于转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高等教育制度、使区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匹配;贾立亮(2007)则专门从理工类地方高校办学的特征出发,分析区域服务的特点及模式,探讨了理工类地方高校在区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徐成钢(2010)提出了“基于协同式学习的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概念,通过对内涵实质系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地方高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若干建议;杨甜的硕士论文(2011)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高校如何转变服务观念,或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方式等内容。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增加高校与区域社会全方位、网络式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需要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探讨引导高校服务按区域需要、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方向发展的策略,分析区域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及模式。

二、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论研究的展望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