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研究的特性

科学研究的特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的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研究的特性

科学研究的特性范文第1篇

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主要思路是:在围绕工科专业指导性规范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工程专业认证机构的标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提高培养标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其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1.1提升工程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当前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建4维工程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双师型”工程教学团队等措施逐步形成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在运行中应先提出新理念,首先是工程思维,提出为行而思,工程实践,思后而行的思路。其次,采取面向工程、回归工程培养方式。最后,应用科学、技术和工程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执行)工程教育新模式,同时将现代工程因素(系统、信息、成本、效率、环保等)纳入知识体系④。

1.2加强课程建设,形成课程体系特色面向工程教育的要求,工科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着许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工科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知识面宽、技术发展迅速,需要掌握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而本科生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安排又是有限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优化课程体系:第一,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体现行业发展与新兴学科交叉。

参照专业规范中的核心知识体系,以信息获取、处理、利用和控制为主线,确定核心课程以及各门课程所必须涵盖的知识单元,整合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据此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考虑课程之间在开设时间、授课内容相互衔接方面的内在关系,从而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缺失或重叠,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课时资源。结合所属学科在某个课程方面的优势,设置与相关学科交叉的新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第二,建立课程群,积极申报打造精品课程。围绕核心课程组建课程群,在课程群内统筹考虑课程体系(课程间的关系)和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内容和选修内容),以课程群为依托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等具体工作。以精品课程为核心,形成特色。

2面对工程教育,工科专业办学特色新模式的探索

2.1创建4维平台,形成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无论是工程实践能力还是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都要通过工程实践环节来培养。以“强综合设计,重专业实践,行工程实训,育创新精神”为工程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创建4维工程实践平台:行业工程平台、实验资源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专业方向平台。这种4维一体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教材建设、实验装备/系统、教师培训三位一体,有利于工程教育。

2.1.1行业工程平台行业工程平台,是按流程和离散生产过程模式,创建多层次、系列化工程实践平台、装置和系统。以我院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来说明行业工程平台,拟建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系统行业应用主要包括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系统运行、工艺装备,并进行检测、建模、控制、优化等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实践;综合工程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安全、质量、节能减排等工程素养;检测传感执行装置基本应用主要包括仪表选型、校验、接线、维修、安全防爆;控制工艺对象的认知主要包括自动化生产流程、系统运行、工艺装备及控制系统的融合关系。

2.1.2实验资源平台实验资源平台,是综合各级资源建立工程化教学实践平台。主要将依托四种实验资源形成星形支架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如图3所示。

2.1.3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学科竞赛和研发公共平台。依托“金字塔”型科技创新团队的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如图4所示。

2.1.4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方向平台,是校企联合大学生实践平台,如图5所示。此平台也是目前许多高校采取的措施,像“卓越工程计划”核心部分就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通道,是校企业共赢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新举措。

2.2以4维工程实践平台为载体构建工科专业5层实践教学体系工科专业5层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基础创新工程实践”为主线的专业多层次、立体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和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了系统和形式多样的载体。创建4维工程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工程应用创新人才的特色举措,将极大程度推动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育改革。

2.3依托科研创新团队,采取校企联合培训,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特色科研团队是工程教育务实、高效的载体。科研团队往往拥有一定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多方面知识与技能人才的聚集。在科研团队中,既可以营造具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孕育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科学研究的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学科创新 复合型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29-01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是全面素质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商务英语20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它的传统理论并不能完美契合现在的教育形式,所以我国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已经开始了增加商务英语高职专业,强化商务英语学科创新性的过程,这对商务英语来说是一个即将要飞速发展的信号,该文从商务英语的学科创新方案进行研究,主要解决商务英语基础理论不足的问题。

1 商务英语的概念

1.1 国际交易过程中的特殊英语

在我国加速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超出正常英语教学水平的英语通用语,这种英语在交易的过程中有很大优势,甚至交易一方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很大亏损。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培训出专业化的英语人才帮助交易的正常进行。商务英语囊括了外经贸英语、基本英语、交易特殊用语等范畴,在面对国际市场的形势下,单一方向的专业已经不足以支撑正常交易中交谈的一些细节,而商务英语可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交易中获得更大收益。

1.2 商务英语的内涵

语言作为一种人们互相交谈的工具,并没有太深层次的含义。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含义就是为了在面对国际复杂的交易过程中更好的做出应用。商务的概念代表了英语的核心教育内容并不像普通英语涉及到的趣味性,比如电影、诗歌、小说等方面。主要的教育方面还是着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上,需要在经济学、法律学、金融学、口语技巧、交际手段等方面做出专业性的培训与提高。所以商务英语的内涵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握专业性的英语沟通能力。

1.3 商务英语的特点

为了在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方面大大加强,而商务英语也是运用了这种形式,在众多英语专业的竞争中,吸收借鉴其他专业和市场的优点,整合了商贸专业与英语专业的特点,为今后经济市场上的竞争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专业能力。而为了跟上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商务英语也需要做出创新,在学科创新的过程中,主要方法就是进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运行。商务方面包含的内容庞大,而且不同的方面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取长补短,利用其他学科专业知识来加强英语专业的薄弱点。

2 学科创新对商务英语的作用

2.1 学科范围

商务英语已经从商务过程中使用的英语概念,逐渐转化成大商务的统一范畴之上。商务英语是一种面对社会未来工作所使用的专业英语,它的概念不仅仅是商业范围内所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国外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划分中属于ESP的一个分支,虽然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来细致的分化商务英语的学科范围,但是将它划分为ESP就代表了学术界已经承认了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它包含了英语的整体与全部的应用。

2.2 学科创新能力的作用

所有教育学科都需要创新性,它可以加强专业的研究能力、加强专业的活跃度,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力与专业能力的完美结合才能体现出学科创新能力的强弱。我国在加强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力度,所以商务英语作为贴近国际化范围的学科,必须加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创新可以带给人们工作中产生新理念与新发明的思路,创新能力可以帮助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想象力、思维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实践能力的提升。

2.3 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

作为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专业,在广大英语专业中拥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专业性,能在结合社会的时代性与地域性方面做到深层次融合。经济型社会是一种多层次结构模型,每种不同的层次都有着不同的分工与定位,定位不同需要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也不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专业化的高层次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推进的,那么作为吻合社会发展的具体专业,商贸英语也将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 结语

随着未来发展形式的国际化接轨,商务英语将逐渐普及到各个职业高校,这种情况下学科创新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所以未来的商务英语将伴随着教材创新、教师综合培训、模拟实际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方法更好体现出其学科创新的价值。未来在国际市场经济的逐步升级下,商务英语适合经济市场多种多样的语言特点,对于今后市场的多元化复合结构提高与完善也有很大帮助,学科创新性对提高商务英语培养高质量国际人才的过程中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帮助国家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毅超,李娜.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20年[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04-109.

[2] 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2):25-30.

科学研究的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者主体性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2-02

一、引言

新的世纪是一个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需的能力,已成为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实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带到学习的第一线,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听说能力的训练,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主人公,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呢?

这就要求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不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要使学生为以后的工作和再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当前终身学习的社会中不断满足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内涵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它包含的内容是主体自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其中,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创造;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自为性侧重于主体目的,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和根据。只有三者的结合和统一,才是完整的主体和真正的主体性。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掌握英语学习的策略,提高英语自学的能力。

三、研究背景分析

(一)英语教学缺乏连续性,导致大四学生的英语水平甚至低于大二下学期

目前,大多数普通院校在大学三、四年级几乎没有开设英语必修课或专业英语学习的各种选修课,学生过了四级或六级就算完成了大学英语学习的任务,停止了英语学习和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大学的教学一直是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导致教的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也不能够学以致用。这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是分不开的。在实际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忽视学生的当前需要、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更没有随社会发展、人才市场需要、不同学生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不能协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相应的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四、推进以学习者"主体性"为特征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一)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并且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正如桂诗春教授说"外语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这是外语教学的内因"。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有了兴趣,学生便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质疑。同时要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自信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英语,才能记得住、用得活。在教学中应多采取鼓励的方式,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重新定位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督促者。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独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从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能力

英语教师应把鼓励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刻意将凝聚在教学内容中的创新因素发掘出来,在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个性。

(五)重视和加强英语教师的教育与培训

我认为在教师的教育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促进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想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就要学会在教学中反思,在行动中研究。反思能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五、结论

以学习者"主体性"为特征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单向教学变成双边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的养成,为学生开拓人文视野搭建平台。以学习者"主体性"为特征的英语教学推动了英语实践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直接应用英语的机会,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真正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发挥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特性范文第4篇

[摘 要]:对海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需要、态度、价值取向、活动行为的周期,组织与管理形式,活动内容与活动项目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需要盲目性、价值取向单一性、兴趣爱好有较强的个性化、活动行为周期没有规律性等,并提出与海岛学校相对应的措施与方法,来提高海岛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体育 行为特征 研究与对策

1 前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课外体育活动行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忽视了对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研究。笔者对海岛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使今后的海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迎合中学生的兴趣和时代潮流发展,使中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全民健身活动更有朝气地深入开展。

2 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舟山市的普陀中学、沈家门中学共有459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随机抽样,其中,男生248名,女生211名。

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2.3调查主要内容:调查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动机需要、态度、价值取向,活动行为的周期,组织与管理形式,活动内容与活动项目等。

2.4调查的实施:参考有关资料与文献,制作问卷调查表共十个问题。共发放调查表,被调查的学生当场独立完成对调查表的问题的选择,现场收取调查表。共发放了459份,回收问卷459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59份。调查问卷进行男、女分类汇总,用Excel统计处理。

3 结果分析

3.1对课外体育活动基本特性的分析

3.1.1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从教育功能上讲,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课外体育活动不是体育课教学的简单继续和补充

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行为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地提高和巩固,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课外体育活动行为更注重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功能,能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特长、能培养中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3.1.3课外体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素质教育应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五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内容和位置。课外体育在教育中能在这五个方面找到素质教育的功能、作用和任务,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手段。

3.2对海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3.2.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需要较盲目,态度表现为一般(见表1、2)

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与否直接在态度上表现出来。从表1、表2、表4调查中显示,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一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需要较盲目,没有形成正确的动机需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有单一性、方向性和狭窄性。因此,要形成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正确动机需要和积极的态度。

3.2.2对海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行为价值取向的分析与思考

为了探明海岛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价值取向,设置了表3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海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集中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其次,是娱乐目标。海岛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性,还停留在个体的价值取向,说明海岛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价值取向还不能更深层次理解。

3.2.3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兴趣爱好有较强的个性化(见表4)

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所选择的项目具有个性化。从行为学上分析,女生选择运动项目往往是危险性小,激烈程度少,较文明的一些项目。而男生选择运动项目则是具有刺激性、激烈程度大、有身体接触的一些项目,如表5所显示。学生偏项目的选择,造成活动项目不均匀、活动时间、空间、场地、器材相对集中和缺乏及紧张,不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2.4 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周期没有规律性(见表5、6、7)

时间是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首要条件。从表5、6、7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够理想。海岛中学生能基本遵守规定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相对而言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男生要比女生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质量。

3.2.5 海岛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自由化程度高(见表8、9)

目前,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和组织,无论是从表5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的间隔时间、表7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总次数、表8中班主任参与管理课外体育活动都缺乏有序和管理力度,自由化程度较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人数和次数缺乏,使课外体育活动以“放羊”形式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处于无序、无组织、无系统的管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自由活动为主流。

3.2.6 对课外体育管理体制的分析与思考

管理形式上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部门为辅的自我管理格局。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终身化。在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形式上,应最大程度上体现海岛中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意识,尽可能满足海岛中学生个性张扬的需要,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部门为辅的自我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俱乐部的功能,在班主任、辅导员、体育教师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工作计划,使之成为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3.2.7影响海岛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见表10)

从表10中分析可知,海岛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因子为主要影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因素,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分别占了35%以上,大于其他因子。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不是影响海岛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占了16%左右。

4 对海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现状的对策

4.1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各级领导、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站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高度上重新认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必要性。积极引导海岛中学生从单一的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价值取向向多元化转变。

4.2学校要在体育活动器材、场地等硬件设备上的经济投入相应地增多,以使学生对场地、器材拥有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比例,从而使学校能合理地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时间。

4.3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要多举办竞赛活动,达到以赛促练,以点带面,培养兴趣入手,要让学生从“要我练”变成“我要练。提高课外体育竞赛的效果,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4.4构筑和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如组织成立按项目或学生兴趣体育俱乐部或协会制度,并进行注册,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赋予一定的学分。

5 结论与建议

5.1海岛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海岛中学生自己空间结构特色,海岛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应以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性需求为出发点,有导向地开展学生所喜爱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5.2积极帮助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价值取向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引导,形成正确的动机需要和行为质量。

5.3学校各级要切实建全好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形成俱乐部机制。

5.4建议体育教师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做到“认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的班主任教育、督促、检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廷安.对高校课外体育的分析与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

科学研究的特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特殊性;策略

作者简介:陈玉华(1979-),男,湖北武穴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黄春平(1980-),男,江西吉安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YB37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JG-11-24)、南昌航空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26-02

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受到高度重视,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也因此得到广泛的提倡。[1-4]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5]在研究生扩招之前,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源于学生的兴趣导向,或者是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的生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就业导向所导致的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但这部分研究生在后续培养中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现。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为例,对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特殊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