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法治;礼法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是现代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辩证性地看待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一、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道德与法治结合的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就是以道德与法治为基本内容,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演变的基础。
1.伦理道德是中国社会结构与生俱来的特性
梁淑溟认为,中国社会缺乏团体生活的传统,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由此突显出来。正是因为重视家庭活动,中国人将伦理关系作为组织中国传统社会活动、建构中国传统社会框架的基本因素。所谓的伦理关系是“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的情谊关系”,凡是社会中的关系都离不开伦理关系的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型化的家庭,这在政治层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以父子关系定义君臣关系,囊括皇帝到地方官员在内的官僚体系发挥着家长式的作用。
2.法治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法治的,与其说“依法律而治”不如说“以法而治”。虽然如此,“法”的重要性依然被中国传统社会所重视,具体表现在统治阶级重视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建构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法律体系。
3.伦理道德与法治相互结合并共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首先,“礼法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法治观的核心,中国古代法治观的发展既是“礼”与“法”融合统一的过程,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法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周朝开始,“礼”就被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成为规范国家政治生活和界定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以看出,儒家将礼视为法律刑罚发挥作用的前提,这一思想在之后又被董仲舒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理论,宋明理学更加重视伦理道德,不仅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礼法合一”的思想,更将其提升为天经地义的“天理”。
其次,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伦理色彩浓厚,一方面,中国古代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法律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倡导礼义、推崇礼法”这一目标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法律的执行者并不会做到“秉公执法”,“法外开恩”“刑不上大夫”等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会有逃脱法律惩罚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伦理道德是法治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治理模式。
二、道德与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两翼
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倡导礼法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最终维护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在这一制度下,人们的日常行为必须以其基本的社会身份为前提,必须符合伦理道德的标准。辩清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利弊是探讨伦理道德与法治关系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1.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对法律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伦理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实践活动,往往代表着一种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它或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念,或是一種现实存在的文化,但它总能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能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引导、促进人们向善。在实际的法治建设中,法律的作用往往是硬化的,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带来种种问题,如在法律的制定上忽视道德人性;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过度强调刑罚和法律条文的严谨性等。此外,重视法律道德的教化作用不仅可以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还有助于国家各级机关成员带头修身自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人性层面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2.法律是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物质性保障
虽然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有诸多消极因素,如完全服从家长、男女不平等等,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在教化民众、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产生的重要意义。法治,从其表象上来看,系依制度为之,以制度作为行动的指南。一方面,法律的制定使处于文化范畴的伦理道德真正成为可视的条文规章,有利于避免道德说教流于空谈;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刑罚能使民众对原本模糊的道德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民众知识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3.道德法律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既不能只重视道德,也不能只完全看重法律,基于两者的积极作用,实现道德法律的一体化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一方面是推动道德法律化,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形成的意识规范转变为真正能塑造人们日常行为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法律道德化,法律既要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相符合,又要被赋予道德的意义和功能。
三、结论
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在部分情况下两者必须有所区别,无论是过度的道德法律化还是过度的法律道德化都不利于法治建设的推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更要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活力源泉。
(八)展现科技性,促进协同发展
文化是一种内容,而科技是一种支撑,也是一种表达、传播,文化与科技是结合体,不是对立面。要摒弃传统乡村、传统农业的固有印象,注重乡村建设、农业生产的科技性,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连通、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创新和升级发展路径
(一)特色精品战略
要注重整合现有资源,突出乡土特色,保留传统农耕文化,使发展旅游与當地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发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业态。适度推进乡村林果采摘游、乡村花卉观光游、乡村民俗文化游、以餐饮为主的乡村游、综合性乡村度假游,着力突出乡村民俗文化游。依托丰富多彩的中原民俗文化,以特色村镇为平台,通过挖掘创新,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乡村游产品。
(二)精准扶贫战略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精准扶贫,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发挥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扶贫攻坚,深入实施“双百千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结合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扶贫,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战略推动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三)文化营销战略
加大文化宣传营销力度,叫响乡村旅游品牌。要将知名度高、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市场培育成熟的乡村纳入河南省重点旅游线路和整体旅游营销计划,利用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宣传推介。加大乡村旅游产品推销力度,有温度的产品、有文化的包装、有目的的营销,才能真正实现“可带走的记忆”,乡村旅游才能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向,真正体现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旅游文化;研究;综述;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39-03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新的形势和远大的目标对中国的旅游文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旅游文化研究初期:20世纪80年代
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概念的界定、研究必要性的分析、学科分支,以及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和中国旅游文化建设等基本理论研究。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时期很多学者都试图对旅游文化进行界定。林洪岱(1983)指出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事业,“又是一项文化事业,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并预见“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整体中的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历史趋势”[1]。窦石(1986)提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2]。“魏小安(1987)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3]。晏亚仙(1987)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4]。陈辽(1987)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这些观点共同反映了一个特点,即“总和”的思维方式,这在20世纪90年代被冯乃康等人总结为“总和”论。
(二)“旅游文化”研究必要性的分析
随着旅游发展实践的深入,“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必要性受到重视。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提出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其经济结构具有综合性、时空的延伸性以及须满足多样文化需求等特点,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湖北青年旅游研究会在首届中国旅游学会指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强调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同年召开的首届中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上,学者们也提出,文化界有义务研究国内外旅游文化,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精神食粮。
(三)旅游文化学科分支的研究
这时期旅游文化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其众多的分支领域已被学者纳入到研究范畴。
1.旅游文化史。林永匡、王熹专著《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989),从旅游文化史角度,认为旅游文化活动的心态与价值观念是旅游活动的核心,也是研究中国旅游文化史的首要课题。
2.旅游文学。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就旅游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分期、起源及发达原因、作家作品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冯乃康认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思想和审美情趣的文学[6]。赵家莹指出广义的旅游文学概念是指与旅游有关的一切文学作品,狭义的则指“纪游”[7]。江文波则认为旅游文学的概念“应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解除苛求的枷锁”[8]。在分期上赵家莹、隗芾等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旅游民族学和旅游美学。何学威就建立旅游民俗学、开发旅游民俗等问题发表了详细观点[9]。莫高探讨了杭州的民俗与旅游的关系[10]。王遵近、沈松勤的《风景美的欣赏——旅游美学》(1987)一书,对旅游美学中的风景美作了全面的讨论,并从审美的角度研究风景美对旅游主体心灵产生的效应。
(四)对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挖掘
1986年喻学才的《关于建立中国旅游学的构想》以及《中国旅游文化的优良传统》引发了众多的关于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传统的讨论。认为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已由贵族化向大众化演化,发掘出近游远游的旅游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具有特别重视游览艺术的传统。
二、旅游文化研究中期——20世纪90年代
(一)90年代前期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这时期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以下的主要观点。在概念上,理论界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语言表述作三种归纳:(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相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旅游学刊》,1992年7卷1期)。
(二)90年代后期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1.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喻学才,1996)。
2.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贾祥春,1997)。
3.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马波,1998)。
4.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王德刚,1999)。
5.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有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张国洪,1999)。
与80年代相比,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但许多学者仍然偏向于用“总和”的思维和概念来界定。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定义有创新的是邓祝仁,他指出旅游文化除了应包括主体、客体、媒体三方面的文化之外,还应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研究成果。他还对旅游文化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主、客、媒、研四大要素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亦作了较深的剖析[11]。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类型之一,具有文化形态的共同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共性和特性共同构成了旅游文化的特性。90年代初期强调了旅游文化的审美性,也关注到旅游文化与经济的联系,因此“求美性”、“经济性”是新的提法。后期,王立、刘卫英将旅游文化特征概括为综合性、民族性、大众性、地域性、直观性、传承性、自娱自乐性和季节性等八个特性[12]。晏性枝概括为系统性、人文性、开放性、交流性、文化性、经济型、综合性、相关性、服务性、创汇性十大特征[13]。贾祥春概括为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空间、时间差异性[14]。
(四)对旅游文化学科地位的研究
较之80年代,学者们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开始关注到旅游文化学科的地位问题。 1991年《上海大学学报》第4期上刊发了唐友波等学者的《旅游文化学发凡》。该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旅游,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1995年东南大学毛桃青在《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1995年《旅游科学》第2期)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旅游文化”学科的必要性,认为无论是从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与80年代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新世纪的旅游文化研究
(一)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进入21世纪,旅游文化的界定仍然存在争议。晏鲤波、庄兴成将2004年以前的旅游文化概念归纳总结为:“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等[15]。王玉成提出“三体论”,从主、客、介体出发,认为旅游文化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旅游主体和旅游中介体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16]。桓占伟提出“产品论”,认为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品[17]。谢春山、邹本涛提出“旅游介入文化”,认为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18]。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仍然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普遍强调旅游主体及其活动在旅游文化中的核心作用。
(二)旅游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以及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已成为学者的共识。2004年邹本涛在《旅游文化建设论纲》一文中,提出中国旅游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原则,大众化、民族化的原则,借鉴、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19]。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旅游文化建设。如郑昌盛针对连云港市,分析了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基本思路[20]。李建军、陈清、郭晓莹探讨了信息时代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认为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应该探索出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21]。
(三)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首先体现在对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从大区域对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探讨。如刘少和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三角旅游文化区的构想[22]。曹诗图、沈中印对长江三峡旅游文化提出了“一区两极三线四片”的战略布局。其次是对城市旅游文化开发的探讨,如陶伟、郑海燕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讨论了地方文化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蒋礼荣对北海市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探索,提出设计四种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思路。第三是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开发也提出了新的理念。如杨刚提出南岳衡山旅游文化开发的措施,邓清华、肖玲对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开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是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开发,主要是对开发模式上的探讨,提出文化观光、文化体验和文化综合的开发模式。这一时期也出现对专项旅游文化开发的探讨。出现如海洋旅游文化、影视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佛教旅游文化等等讨论。
(四)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
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和中西旅游文化的交流,对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第一是对古代典籍中的旅游文化的梳理和探析。第二是对古代旅游思想观念的重新解读,从儒家和道家的角度对孔子与庄子的旅游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三是对中国的旅游文化史进行研究。
四、问题与对策
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文化研究从未停止过各种讨论,旅游文化的研究从最初的零散、自发的状态,到有规模有组织的状态,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上都取得了进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等研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这直接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实践活动。二是理论脱离实践。旅游文化研究的成果尚未在旅游文化开发实践中得到应用,没有发挥其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旅游文化研究更注重其实证研究,避免仅仅流于描述与分析之上。此外,要加强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创新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加强多学科的结合,对旅游文化研究应着眼于实际现实,增加案例的分析和跟踪,这样才体现旅游文化研究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洪岱,论旅游业的文化特征[J].旅游学刊,1983,(4).
[2] 窦石.旅游文化初探[J].旅游之友,1986,(1).
[3] 魏小安.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J].旅游论丛,1987,(2).
[4] 晏亚仙.旅游文化管见[N].中国旅游报,1987-07-29.
[5] 陈辽.漫谈旅游文化[N].中国旅游报,1987-11-11.
[6] 冯乃康.再谈旅游文学的特征[J].旅游学刊,1988,(4).
[7] 赵家莹.古代旅游文学概述[J].杭州大学学报,1982,(4).
[8] 江文波.关于旅游文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1989-01-04.
[9] 何学威.旅游民俗学——极富魅力的应用科学[J].民族研究,1989,(2).
[10] 莫高.杭州民俗研究与旅游[J].杭州师院学报,1989,(2).
[11] 邓祝仁.谈旅游文化及其特征[Z].
[12] 王立,刘卫英.旅游文化三大层面与基本要素略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3).
[13] 晏性枝.论宜昌旅游文化发展战略选择[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2).
[14] 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复旦大学学报,1997,(3).
[15] 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16] 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0.
[17] 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J].人文地理,2007,(4).
[18] 谢春山,邹本涛.旅游介入文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8,(4).
[19] 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2004,(2).
[20] 郑昌盛.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探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突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一)民族文化艺术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我县旅游文化品质。如百花岭旅游景区的开发理念,充分考虑景区的特色生态文化,注重每一个旅游项目开发的人与生态和谐共存,并结合的文化,打造了一批以风土人情,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点;另外旅游景区将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及文化三者相结合,开创景区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我县旅游景区的发展依托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二)乡村文化助推“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我县“奔格内”乡村旅游自2012年首个“奔格内”乡村旅游客栈在什寒村揭牌以来,经过对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的是县域丰富的森林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清静悠远的黎村苗寨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进山旅游的背包客、自驾游客、自行车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提供便利条件,让游客们体验到最原生态民俗,感受到最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打造乡村自由行的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大文化内涵,打造了一系列与文化、乡村文化、农垦文化为中心的“奔格内”。乡村文化的彰显,为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围绕文化站建设,带动乡镇文体工作开展。一是高效完成综合大楼建设任务。2011年底全面完成了我县10个乡镇文化综合大楼的建设任务。二是设施配套逐步齐全化、科学化。2012年,我县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安放大型图书架三列,阅览桌椅四套,图书16000多册,安放电脑10台;安装投影设备1套和55寸液晶电视1部,音响设备1套,同时办公室和兵乓球娱乐室。三是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各项管理制度,即《乡镇文化站管理制度》、《阅览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等,并将制度上墙。四是加强乡镇文化广场建设,每个乡镇设有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和乡镇大舞台、健身器材,广场周边普遍设有文化长廊。五是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2012年设备安装完成后,每天实行开放11小时,即白天8小时,晚上3小时,服务全县12万农民百姓。2011年我县文化站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惠民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上安乡文化站被国家授予全国惠农工程先进单位。
(二)围绕乡村大舞台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大繁荣。我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绝大多数,2011年通过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大舞台的创建。计划2015年完成全县109座乡村大舞台建设,其中村委会99座,乡镇大舞台10座,实现乡镇到村委会的全覆盖。2013年8月,“乡村大舞台”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建成乡村大舞台89个,其中乡镇政府文化大舞台10座,村级乡村大舞台79座。通过乡村大舞台的建设将满足我县30支农民文艺示范村文艺队、130支族文艺舞蹈队及乡村健身队的需求。我县还围绕乡村大舞台的带动,启动建设了一批文化室、博物室、农家书屋、乡村公园等文化设施,并启动创立20个县乡村全民健身示范点、20个示范农家书屋点的选点工作。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我县每年组织一次文艺示范村年度汇演,每季度组织一次乡镇片区歌舞展演,每月举办一次乡镇专场演出,形成了全县城乡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的局面,有力推动了我县文化惠民工作。
(三)以场馆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城乡文体设施覆盖。我县围绕一批文体设施建设,推进全县的文体事业大发展。一是中部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演艺中心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使用;羽毛球馆已动工建设,计划年底完成;其他体育配套设施也在加快建设中。二是我县已完成选址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等“两馆”独立大楼,建成后将有效开展文化培训、文物展示、图书存放等功能。三是今年我局已向发改委立项建设10间乡村文体活动室,14座乡村大舞台,12座乡村篮球场,5间乡村博物室,2处文物保护设施和其他项目,各项工程正在逐步有序推进中。文体设施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休闲
一、休闲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加,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及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消费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目前,乡村休闲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乡村自然风光游,乡村民俗和民族风情旅游,参与型乡村旅游,农庄旅游或农场旅游。
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
我国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对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发挥引导、推动作用。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涉及饮食、住宿、娱乐、交通、文化、商业等诸多部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禀赋和品质是旅游竞争力研究中的焦点并决定着旅游业的规模与质量。旅游业一般利用的是公共资源,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和利用,如果其损耗速率超越自然或人为的更新速率,那么将严重破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必须坚持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的原则,在相关部门、专家和乡村利益相关者充分评估后才能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否则不仅不会取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原生态破坏等,从而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本地实际,打造自己的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
我国乡村地域辽阔,种类多样,有着风格各异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各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进行合理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当地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新亮点,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重游率,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建立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淳朴乡村风情的休闲农庄,让游客体验农家饭、农家景和农家院;在湖区要发挥水资源优势,开发垂钓、竹筏等旅游项目,养殖水产,让游客尽情享受山水、品味海鲜;在农产品种植广的平原地带发展园区经济,发展观光农业,让游客们在采摘果蔬中尽享劳动情趣等。总之,乡村旅游目的地要改变产品和项目雷同化、内容和吸引物单调化的局面,创新产品的特色,发展个性化乡村旅游服务,满足市场选择的个性化需求。
(三)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定位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与其他地区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另外,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本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市场容量等因素,把握好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明确各旅游区的发展重点,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一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来。
(四)挖掘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效应
加强文化内涵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突出地域特色文化,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这样有助于避免旅游开发的产品特色少、雷同性多的现象。我们认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从而使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乡村文化,有利于满足游人的不同需求,也就提升了旅游品牌的效应,最终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休闲。另外,在注重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的同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人们的创新意识,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业体系发展不成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扶持政策、资金投入、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当地政府首先应该按照国家在对乡村旅游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点标准,打造系列特色示范园区,加强行业培训、规范协会运作、开展星级评定、推动质量升级,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其次,政府在整合乡村土地资源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征用土地补偿制度,协调好与村民的利益分配关系。
(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完备的基础设施,这包括道路、交通、住宿、通信等多方面,因此我们在论证开发项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有效投入及合理使用,政府应该起主要的引导作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推行股份制和多种形式融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引导村民以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等多种形式入股兴办乡村旅游。对于所在村的上级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将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将资金捆绑使用投入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奠定资金基础。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调动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敢于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导中介组织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和信托融资服务,推行土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权益抵押、动产抵押等担保形式,通过土地使用、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力度,强化品牌营销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地方优质的服务做保障外,宣传力度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宣传效果好了,势必会吸引周边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来此休闲度假。做宣传需要精心的策划,除了对内做好宣传外,我们还要加强与省内外各大媒体的合作,通过专业人士制作宣传短片,编辑风景画册或刻录宣传光盘等方式进行地方乡村休闲旅游的宣传,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开展节庆活动的形式,向外界推销我们的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展示本地方乡村休闲旅游的特色,铸造优质品牌。
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意义
(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发展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可以改变乡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发展途径,调整农业布局,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乡村的产业结构。同时,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能增加农业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另外,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改革日益深入,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各地农村都出现了大量需要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城乡流动人口增加,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城乡稳定的隐患。而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对劳动力的能力较强,需要大量的基础服务人员,并且从业门槛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可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在当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这将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和生存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城乡的稳定和谐。
(三)改善乡村民风,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塑造农村新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农民相对落后的文化素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农村新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根本性。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不但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还可以促进城乡交流。游客将城市里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使村民接受现代化意识和生活习俗的熏陶,让他们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从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消除封建残余思想,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还能为农村带来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扩展村民的人际关系,促进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从而塑造新的文明乡风。
(四)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为了向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休闲消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必然会加速当地道路交通、村庄绿化、农田水利、景观建设、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得乡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会完善乡村的文化、体育、卫生、通讯等公共服务,推动乡村整体建设的发展,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对接,缩小城乡差距。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适度原则,因地制宜,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张向前.论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J].经济纵横,2008(08).
[2]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2009(11).
[3]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5]刘邦凡,施永福,王宏禹.基于PEST框架的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03).
[6]刘邦凡,王金华,周海娟.试论我国城市河湖的休闲治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0(04).
[7]刘邦凡.关注休闲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J].生产力研究,2007(16).
[8]李继峰.休闲旅游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9]刘邦凡,刘丽波.从休闲文化看人的全面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8(10).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提升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弘扬农村人文景观并重、建设美丽乡村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并重,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和民俗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和新时期特色文化,全面丰富新农村建设文化,充分体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精心打造新农村“软实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主要任务
省、市、县三级每个地方都要聘请学识渊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热爱新农村事业的文化专家3~5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3个美丽乡村,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全省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00个。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民俗文化普查。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本辖区内的古迹建筑、历史名人、当代名人、祖训家教、孝文化、风俗习惯、农耕文明和神话传说等进行广泛调查,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二)广泛收集具有历史性文化的有关书籍和资料。主要是通过到书店购书、重要古迹建筑景点购书收集资料、网上搜寻相关信息、搜集查阅地方志、获取民俗文化专家研究成果、走访文物局和考古研究会、与有关研究历史文化的名人座谈等,广泛收集全省历史文化、人物事迹、民俗文化,全方位掌握各地历史文化特点和特色。
(三)突出关东文化、名人文化和各民族特有文化的挖掘整理。主要是我省特有的集安高句丽文化、叶赫和乌拉街等满族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文化、伊通萨满文化、前郭蒙古族文化、敦化渤海国、农安辽塔和梨树偏脸城辽代文化、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杨靖宇、马占山、张瀚章、张笑天等一批抗日英雄和文化名人,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东北二人转、吉林汉族大秧歌、东丰农民画、东辽葫芦画、长白山根雕、长白山人参故事等一大批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曲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战四平、四保临江、张鼓峰战役等涉及的重点村庄人物英雄事迹,朝鲜族特色食品、长白山人参、东北大米等特产品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等。通过挖掘整理,打造地域文化,在美丽乡村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四)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可以在历史古迹、名人文化上做文章,可以彰显关东特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宣传以教育激励人为主的孝文化、弟子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家训祖教、家族家谱,也可以展示宣传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现代农村文化、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农民摄影艺术、书画、诗歌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扭秧歌、跳广场舞、办小剧团和举办农民艺术节等多种活动。要对现有的街路、桥涵、广场、河流、旅游景观进行命名,赋予生命力。在村庄显著位置广泛悬挂美丽乡村标识。总之,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彰显新农村文化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引导。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多动脑筋、广辟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新农村办公室要有针对性地对文化底蕴雄厚、新农村建设好的地方,下大力量,下足功夫,精心组织,正确引导,帮助他们丰富村落文化,达到有特色、有内容、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