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行业就业形势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媒介传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也是最大的电影出口国家、音乐产业也比其他发达国家发达。传媒业作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多媒体、影视公司都是传媒专业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看出,2011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前十排名中并没有传媒类专业,排名依次为学前教育(97.5%)、热能与动力工程(96.4%)、物流工程(96.1%)、给排水工程(96.1%)和审计学(95。9%)等专业。而在2011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失业率排行榜的调查中,动画属于传媒专业的领域,失业率达到12.6%,排名第八。特别是在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前三位依次为动画(37%)、艺术设计(37%),广播电视编导(37%),这三个专业中的动画与广播电视编导是传媒专业的主体。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较低平均月薪调查中,动画专业排名第十,仅有254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851元,但高于排在第一位的临床医学专业305元。虽然传媒创业有些领域待遇比较低,但在毕业半年后高于平均月薪的主要本科专业调查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达到3542元,排名第8,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传媒业具有知识、管理、资金、任成才、技术等方面的密集型,任何的传媒企业,成功的前提就是人才高度密集为基础的,都要依赖于一个优秀的、高效的、新锐的智力密集性团体去提供密集的知识、技术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媒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媒体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竞争格局,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媒业不仅需要专业型的传媒人才、也需要职能类的管理人才,更需要职业经理人才。传媒人才的需求正在成为职场的领军职位,如广告传媒界的职位需求以15个指数的平均速度在增长着,虽然对传媒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有20%左右,薪资增长有30%,但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却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传媒人才。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专业培育和需求严重的脱钩。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1.传媒学科在高校中一般处于边缘性位置除了一些传媒大学外,很多综合性高校都开设了传媒专业,这些专业一般都在学校合并、扩招以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多的。这些高校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其特定学科都拥有比较雄厚完备的师资力量、深厚的教学科研积淀和一大批各级重点学科。因此,高校一般都很重视自身的主打专业学科,在对传媒专业的投入相对要少很多,致使传媒专业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但教学科研积淀还不充分,综合实力不高。更为严重的是,在高校投入偏斜的情况下,传媒专业在高校整个学科体系张处于“非主流”、“边缘化”的劣势地位,无法与主干学科相媲美。2.传媒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就业选择多样化在国内传媒业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单位的比例逐年下降,对口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从2007—2010年的媒体就业率分别为30%、25%、23%、21%。同时大部分传媒专业毕业生更关注的是能够顺利就业、就业单位是否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个性是否可以得到舒展,因此对专业是否对口要求的愿望并不高,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专业不对口具备比较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如很多大学的表演、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等传媒专业毕业到对口单位的并不多,相当一部分从事了房地产开发、金融业、以及物流业等领域的工作。3.学历、成绩因素淡化,性别差异突出按照常人的观点,学历越高,就业率就越高,学历越低,就业率就低。由于办学层次的不同,传媒专业有本科、专科之分,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和用人单位择人的标准差异,很多本科传媒专业甚至还不如专科专业。本科层次的传媒专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专科层次的传媒专业则更加重视实践操作能力。这除了本科生的就业期望要高于专业生之外,还与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上比较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关。同时,在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明显高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在就业中普遍存在就业不平等的现象,女性毕业生不管是在就业率还是在就业质量方面都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4.就业较为理性,就业目标明确传媒专业大学生一般在大三阶段就确定了自己的就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就业准备与就业低于选择等问题都进行过思考。他们认为大学只是自己人生道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仅仅是起点,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规划意识。在就业目标方面更加趋势务实、更加理性,许多大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就比较重视到电视台、电台、平面媒体或广告策划公司等传媒业进行实习,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5.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强化社会关系的运作大部分传媒专业学生一般都愿意留在北京、上海、各级省会城市,期望在发达地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价值。在找工作时出现“挑地方、挑单位、挑行业”的趋向,在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下“心高气傲”,选择了超乎自己水平能力的高薪资、高福利岗位。但是这些地方虽然是传媒专业毕业生的最乐意的就业地域,但这些区域就业竞争相当激烈,即使是优秀的毕业生也会动用一切资源,寻求关系,走后门等方式进行择业,因为社会关系是传媒专业大学生增加就业成功率的重要筹码。6.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条件逐渐恶化随着我国传媒业的无秩序竞争,成本呈现上涨、收入呈现下降的趋势,传媒工作的条件逐渐恶化,传媒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首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自己单位进行实习考察,实习期间不支付报酬,而且实习期限比较长,一般都在半年以上,同时存在着不被传媒单位签约的可能性。其次是录用后没有正式编制,工资水平相比老员工想去甚远,但工作量极大,因此辞职率较大。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首先是高校扩招,增加毕业就业压力。自从1999年国家实行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剧增,虽然国家有所控制,但扩招影响依然存在。据数据显示,我国2005—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任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630万,毕业规模逐年增加。传媒专业也不例外,近年的毕业生持续增长,但我国传媒业对传媒专业的有效需求增速远远低于毕业生增速,导致了传媒专业供大于求的矛盾,致使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是传媒专业和我国产业结构之间的对接存在矛盾。传媒培养的就业去向一般集中在我国的第三产业,但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比例仅为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国家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上。因此,合理调整各产业的比例,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去,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再次是国家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好。国家颁布了许多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国家服务部分由于人手短缺、资金匮乏,政策的执行力严重不足。同时就业指导与服务标准比较低下,信息不畅,就业政策的文件解读没有进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对国家政策知之甚少。再次是就业市场不够完善。一些不法企业和中介机构利用优厚条件签约毕业生,收取各种保证金和服务费后,降低毕业生待遇,甚至将毕业生无故辞退,严重打击了毕业生求职的积极性,也使得岗位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最后是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传媒业更需要既懂专业业务,又懂经营的综合性人才,传统的工匠性毕业生已经不符合当代传媒的需要,招收日趋多学科方向,如金融、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2.学校因素首先是我国学校的体制问题。由于我国大学一般都是严格的行政化体制,普通教师和学生都只是高校的附属品,学校的决策缺乏合理性,一般都是领导决定即可。这种家长式的体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边缘化教师的决策权力等。其次,传媒专业的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缺乏合理性。如在扩充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方面不遗余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的论证,导致了招生规模扩大后,师资力量难以跟上。再次是我国的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有些学校沿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一些与市场脱轨的专业难以被淘汰,导致传媒专业学生毕业出口不畅,综合能力欠缺,加大了就业压力与难度。最后是学校的落后的就业意识问题。一些学校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业指导观念落后,没有认识到学生择业不仅仅是学校、学生的具体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进步与稳定的社会问题,不能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和就业平台。3.学生因素首先是传媒专业大学生观念比较落后,对社会认知程度不高。很多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并不喜欢,在目标和角色定位上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致使自己毕业不能顺利迈入职业生涯。其次,学生不愿意将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缺乏毕业的思想准备,生活在幻想之中,对自身和社会期望过高,对到基层就业持保留和官网态度。最后是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在现代传媒业呈现双重专业化的趋势,媒介的小众化趋势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好的素质要求,部分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获得及储备不够,具体表现在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基础知识不牢固、专业素质低下,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缺乏实践的锻炼,不具备就业的竞争优势。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研究
关键词 行业期刊;发展机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10-03
目前,在出版领域对行业期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基于其与大众期刊的不同,可以大致定义为:以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政策信息、发展动向等为报道内容,主要面向行业关联者的期刊。我国种类繁多的行业期刊在促进行业交流、推有幸捣⒄菇步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国家出版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行业期刊的生存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行业期刊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改革大潮中树立自信,逆势而上,是关系行业期刊及其从业者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文对当前行业期刊的发展机遇进行分析,并探讨行业期刊良性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1 行业期刊将死是个“伪命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并且迭代时间越来越短。传统媒体中的行业期刊,由于内容单一、读者面狭窄等先天劣势受到了比大众期刊更强烈的冲击。
另外,伴随着国家出版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行业期刊正经历着或已经经历了由行业主管部门输血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痛苦转型,失去财政资金的支持,行政摊派的发行渠道也不复存在。
从旱涝保收的温室走向竞争残酷的市场,很多行业期刊明显准备不足,受原有体制影响,不能在变化的媒体格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调整自身,导致规模萎缩,发展缓慢甚至被淘汰出局。然而困难与希望相伴,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期刊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不可取代的价值。
1.1 专业、优质的内容是行业期刊制胜的关键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还带来了信息传播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
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成为信息和传播的主体,并形成一定的影响。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轻点鼠标、滑动手机屏幕来获取需求或感兴趣的信息,而不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去阅读书籍、报刊。因此行业期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行业期刊依附行业发展而生,这使其有渠道、有能力对行业专业领域内的某一选题进行深入挖掘,这和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有很大区别。
行业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家、专业、优质的内容。摒弃追求快速、吸睛的浮躁和对技术手段的迷恋,专心做好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的者,行业期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权威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行业资源是行业期刊的独特优势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缺乏的不是获取信息的渠道,而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前段时间网络热炒的武汉面馆杀人案件,各路媒体和网络评论员蜂拥而上,各种爆料,各种解读,最后被各种“打脸”。这反映了现有媒体生态的结构性问题:真实有效的信息生产能力不足,具有专业能力和公信力的媒体缺乏。而行业期刊与行业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其拥有新媒体和其他大众媒体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权威的信息渠道、专业的办刊队伍(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行业期刊能够从政府主管部门得到第一手的权威信息,从而掌握行业宣传的主导权;能够组织行业内专家对某一现象、趋势做出专业的分析,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原创作者队伍;此外,行业期刊的编辑也往往是既对行业知识有较深了解,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编辑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在专题策划、组织稿件、编审把关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1.3 稳定而忠诚度高的读者群体是行业期刊盈利的基础
行业期刊有特定的读者群,大多为行业的研究者、从业者、服务对象等关联人员。虽然范围限定,但能够形成稳定的阅读需求,尤其是一些在行业处于领导地位、有较好口碑的行业期刊,更是拥有一批死忠“粉丝”。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期刊需求越来越大,行业期刊的受众阶层迅速壮大,也为其走向大众化、市场化提供了无限可能。
比如一些汽车、金融、IT等领域的行业期刊已伴随着行业的风起云涌转型为大众消费类期刊。有需求就有市场,行业期刊是可以通过培养固定收费用户而达到盈利的。
行业期刊将死是个伪命题。无论是传播介质的变化,还是体制机制的改革,都是时展的必然,但人类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却是不变的。行业期刊不会在变革中走向灭亡,而是会通过整个出版市场的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走上更科学、更健康、更强大的发展之路。
2 行业期刊实现良性发展的路径
2.1 细分市场,精准定位
只有明确了办刊定位,才能准确捕捉到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编辑和和经营活动,打造适销对路的期刊产品,办出自己的特色、优势,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所谓期刊定位,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解决“期刊为谁办、办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行业期刊相对于大众期刊,其读者定位必须是瞄准行业关联人员这个细分市场,办出个性化的特色和风格。《人事天地》杂志创刊于1984年,为原广西人事厅的一本内刊,2000年取得正式刊号,凭借原人事系统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发行量一度攀上高峰。
2010年,随着原广西人事厅、广西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合并为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杂志宣传涉及的业务面扩大,杂志面临新一轮改版。围绕要不要改刊名的问题,编辑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沿用“人事天地”的刊名是否会让人产生杂志只是刊载有关人事方面信息的误解?改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类的刊名,可以直观地点明杂志所属领域,但是否会丢失杂志在行业内积累多年的品牌优势?经讨论研究,编辑部决定沿用《人事天地》的刊名,并在杂志封面用一行字对刊名进行重新注解――“关注你身边的人和事”,将杂志涉及的内容由人事领域扩大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各大板块业务,包括人事管理、人才工作、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工资福利等。这些很多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也很切合“关注你身边的人和事”的主题。改版后的杂志以“服务人才、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大局”为宗旨,以“积极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宣传阵地、理论高地和精神家园”为目标的办刊理念和方向,努力把杂志办成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主阵地、传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部署的重要渠道、交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理论和经验的重要载体、服务各类用人单位和人才的重要平台。读者群体一下从相关从业者、研究者变为各类劳动者和人才。
2.2 内容为王,提升品质
信息传播的介质会变,但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是不变的。如果把网络比喻成信息的高速公路,纷繁芜杂的信息就是高速公路上面跑的车,汽车的质量要看汽车制造商,信息的品质则要看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行业期刊要想在飞速发展的传媒业中领跑,还得坚持“内容为王”这条铁律,提升刊物自身品质。
《人事天地》杂志改版后,延续自身的系统资源优势,在主管单位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工作,加强与相关业务部门的联系,获取第一手资讯,权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并进行解读;定期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供求情况分析、薪酬报告、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广西就业形势分析等统计分析报告,成为广西就业市场的晴雨表,为广大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此外,编辑部还加强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武汉工程大学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国内顶级的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33名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员,约请他们为杂志撰稿。如在201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编辑部独家开辟“苏海南谈‘扩中’”专栏,连载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海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系列文章,很好地切合了社会热点,回应了读者关切,在读者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栏目设置上,杂志逐渐淡化机关刊物色彩,减少领导讲话、会议精神的全文照搬,增加了“特别关注”“专家视角”“实践与探索”等关注时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热点的栏目、“政策信箱”“以案说法”等指导性、实用性较强的栏目,“八桂英才”“寻找最美人社干部”等可读性较强的人物故事栏目以及“八桂文化漫谈”“文苑”等文化性、趣味性较强的栏目,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2.3 多元发展,打造品牌
在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和传媒业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行业期刊要想实现良性发展,显然不能只靠发行量和广告两条腿走路,而要多元化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
2.3.1 策划有影响力的活动,密切编者、作者、读者的联系
行业期刊对作者、读者的吸引力、号召力既来自权威、专业、实用的内容,也得力于策划和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
行业期刊可以通过策划论坛、培训、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编者、作者、读者的联系,通过三者的互动,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凝聚一批高水平的作者,增进彼此的感情,并使他们不自觉地转换身份,从被动接受者或部分参与者转变为主动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为办好期刊尽心尽力,为扩大期刊影响奔走宣传。
《人事天地》杂志在经历了发展的辉煌后,由于自身办刊品质停滞不前和期刊市场化竞争加剧,曾一度走向衰落,发行量急剧萎缩,影响力逐渐减退。2010年7月,借着杂志全新改版的东风,编辑部组织召开《人事天地》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与读者、作者、发行人员畅谈交流杂志十年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整个活动组织有序,务实又不失活泼,在场许多老作者、老发行、老读者都见证过杂志的成长发展,对杂志有很深的感情,纷纷表示会继续为支持杂志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活动还凝聚了一批新的系统内通联人员和读者,一下子提高了知名度,并为杂志在基层找到了一批“义务宣传员”。此后,杂志还陆续举办书法、摄影、诗歌散文大赛和征文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人事天地》通联人员培训和表彰活动,更是成为通联人员一年一期欢聚一堂、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盛会。
2.3.2 拓展发行渠道,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立体化的发行市场
新时期,依靠行政摊派就能躺在发行量上睡大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行业期刊也要和其他大众期刊一样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接受检验。拓展发行渠道,实行多元化营是行业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行业期刊,《人事天地》杂志充分利用自己的系统资源,并广泛挖掘社会读者,建设和开发自己的读者数据库,综合运用系统内自办发行、邮局征订、发行机构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赠阅渠道、各地通联人员的发行网络、行业协会的会员资源等多种优势,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立体化的发行市场,杂志发行量节节攀升。
2.3.3 借力新媒体,与新媒体共融共生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行业期刊不应消极退守,而应在保持自身权威性、专业性优势的同时,借力新媒体,与新媒体共融共生,以此在时效性、传播面和影响力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可以尝试创办电子期刊,扩大读者面;建立专业网站,增强影响力;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热点信息,引发受众关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