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治教育效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强高校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民主法制建设与日益扩大的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 适应,政治体制的改革还需要继续进一步深化。民主和法治思想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 中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人治思想观念,才能逐步树立现代的民主法治观念。所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思想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大学生中不少人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导致了不少盗窃、故意伤害和随意散发不良信息或者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的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 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直接的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得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法治经济的形式,市场经济运行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与法律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扩大,法律手段已经成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有规则和制度的制定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一切个人和单位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利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
(三)高校的法制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
高校的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世界观。法律和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们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调节和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制定、实施和保护社会主义法律,既可以增强人们法律意识,也可以倡导和维护社会主义道德。道德则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既包括人们的行为,又包括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动机。高校实施法制教育,也是实现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 一,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法律可以借助道德的基础和道义的力量而更加易于被人们接受和遵行,同时,高校的法制教育的评价标准往往接近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思想政治信念。因此,高校的法制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和确立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促使大学生尽快尽早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世界观。
二、目前不少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轻视法制教育
在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上,部分高校里存在安排课时少和学时学分偏少,师资配备不合理和学生不重视等弊端。部分高校虽然已把《法律基础》等课程列入到教学计划,但是课程的人员和时间投入却非常少,既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由其他教师或者辅导员兼职,安排的课时也很少。兼职教师仅仅把法制教育停留在学法知法这一初级层面上,重法律知识传授而轻法律理念的培养,忽视对他们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致使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感性的表面的认识层面,难以达到认知的深度和理性的思维。课时很少就很难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基本法理。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高校轻视了对大学生 的法制教育,只是仅仅将《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极其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而没有看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举措。
(二)教学方式以理论讲解为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较少
高校由于经费的限制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等等原因,导致了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进行,有的仅局限在《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内容上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法律条文的讲解,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不够,很少有机会组织学生出去参观和学习。高校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等感性的教育形式,难以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实行法制教育,也就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信仰。
(三)法制教育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少的学校、家长以至社会把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准。高等学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惟一标准就是阅卷考试,考核的内容也主要集中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试成绩成了评判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唯一标准,学生理所当然的追求该 课程的分数。至于考完之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律信仰是否真正地培养起来,似乎谁都不会在意。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明确规定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法制教育的内容,但是内容和分值都很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习成绩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将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的考试考核和考评体系,纳入毕业考试就凸显出了必要性。因为只有这样,高校的法制教育才会避免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才会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才会得到贯彻和落实,也才会切切实实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
三、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高等学校应该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足够的教学课时和教学、研究经费,配置合格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把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学生阐述清楚,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制建设和增强法制观念,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师队伍必须具备专业的法律素养和极高的教学艺术,不但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还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以及极高的教学艺术。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选拔和聘任机制,打造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并且乐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队伍。教师要有能力将思想政治和法 制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融合起来,既能够做到让学生自觉地学法、守法和护法,把法制教育内化成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素质,从根本上自觉地增强法制观念,又能够让学生懂得把基本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义务纳入法律的法制轨道,使思想政治和道德义务的约束力接受法律的规范。这样才会增强人们对思想政治和道德的认同感,保证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进体验式教学
我国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从中学学校到高等学校,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高校必须注重法律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旁听当地法院的审判、参观拘留所和监狱、聆听罪犯的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对真实案例的分析中逐步加深对法律认识,了解法律的严格程序,感受法律不可冒犯的威严。高校还可以引进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主动自觉地将法律认知转化为内在信念,并自觉地支配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常用的体验式教学有举办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编排法制小品等形式。其中,举办模拟法庭是法学专业的教育中比较典型的体验式教 学,如果高校在《法律基础》课恰当地引进和运用,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另外,在校园内积极探索并且成立各种法律协会和法律社团等,对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都将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采取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和收听法律专题的电视片或录像带,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法律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深入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等等方式,合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让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法律的约束。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为推动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我校将每年的12月份定为法制安全教育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在全校开展了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动,重点开展了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充分利用班级板报、电子屏、学校广播站等渠道做好学习宣传活动,使师生做到知法、守法、护法,营造了宪法教育的良好氛围。并精心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号召各班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开展一次“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法律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宪法日这天我们特邀请边门镇中心小学法制副校长、边门镇派出所副所长郭峰来到边门镇中心小学,为全校的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视频,短剧表演,法律常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郭所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办案当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法律常识,给同学们敲醒了警钟。同时围绕现在很多校园中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讲解,让同学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一现象在他们身边偶有发生,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他们通过这次讲座,知道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应对办法,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进行互动的时候,大家踊跃参加,用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校园欺凌时的场面,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有了法律,社会才会有和平和秩序,大家要知法懂法,更要遵法,还要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利益。
我校在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营造了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也使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对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使知识归类并简化记忆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比分析法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可能是同一章节的某些知识点的对比分析,也可能是不同章节的某些知识点的对比分析。如资产要素和负债要素的内容(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等)、资产要素内部的不同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核算等。
例l:甲公司赊销一批产品给乙公司,货款元,产品成本为800 000元。甲、乙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采用对比分析法时,销售方和购进方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所编制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销售产品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收到货款或票据到期承兑时: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乙公司购进产品时: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到期支付货款或承兑票据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此例的对比分析法是在销售和购进两个相反会计主体的账务处理上的运用,一个应收,一个应付,所用的账户分别是资产类和负债类。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不同点,便于理解和掌握两方的账务处理。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关键是要站在本企业这个会计主体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不要混淆主体,否则账务处理就会出错。
在讲解不同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时,也可采用对比分析法。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时,应当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增加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减值)”科目或“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减值)”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科目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科目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科目。
此处的对比分析法是用在同一会计要素即资产要素内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不同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上的共同点是借方都是“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点是贷方账户的名称不同。另外,有些减值损失能够转回,有些减值损失不能转回。
二、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首先让学生理解本次课的任务,然后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并分组记录和陈述任务完成结果,最后教师点评任务完成情况。整个课堂主要体现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法的出发点是让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切人点是边学边做,落脚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财务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及财务报告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将会计要素内容或报表编制设计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例1: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任何一个具体的会计要素都要求掌握核算的内容、设置的账户、主要的账务处理、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等内容,这里以“应收账款”为例具体介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布置任务。(1)应收账款包括哪些内容。(2)应收账款核算设置的账户及性质、结构、明细科目的设置。(3)应收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举例说明)。(4)应收账款减值的确认,重点注意备抵法的核算(设置账户的性质、结构及计算)。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举例说明)。(6)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
.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并记录完成结果。
.分小组陈述任务完成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
.教师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对“坏账准备”账户要强调与“应收账款”账户的关系,性质相同,但结构相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是根据“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另外连续几年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是一个难点,在总结时有针对性地讲解。
例2:对会计报表编制采用任务驱动法。下面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布置任务。(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内容。(2)给出某企业部分经济业务。要求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T型账户。(3)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4)根据给出的经济业务和登记的T型账户编制资产负债表。
.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并记录完成结果。
翌CA YU囝@ {留当’J畜一厶’’一.分小组陈述任务完成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
.教师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强调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编制必须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的填列主要根据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计算填列或分析填列等。
从以上例子可知,任务驱动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要求教师要能合理设计每次课的任务以及具有对课堂讨论情况的把控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课堂上能主动参与讨论。这就要求小组内部必须分工明确,而且要将每个学生在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贡献作为平时成绩详细记载。
三、实训操作法《财务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分岗位的实训项目有:出纳岗位、存货岗位、固定资产岗位、职工薪酬岗位、销售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实训,以训练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货币资金一章讲完后安排出纳岗位实训。货币资金一章主要介绍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内容,学生应明确实际会计工作中这些知识主要用在出纳岗位上。出纳岗位实训给出了某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现金、银行存款总账的期初余额资料,也给出了本期发生的有关现金、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具体的原始凭证)。要求填写有关空白的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El清月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出纳岗位实训,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胜任实际出纳岗位的技能要求。
又如,六大会计要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介绍完后安排综合实训。学生掌握了经济业务中涉及的六大会计要素的账务处理和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分岗位的实训操作后,再通过综合实训操作,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操作,将企业发生的各种实际经济业务原始凭证),通过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并对账、结账,最后根据账簿及相关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综合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1.对通识教育的法律保障
在法规性文件方面,1917年的美国《国家职业教育法案》、以及《1984职业教育法案》还有1994年的《学校———工作机会法案》等,都强调了学术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加强通识教育的建设与改革。在建设资金方面,1963年美国社区学院便可以分享到《高等教育设备法》中的22%拨款,同年的《职业教育法》、1965的《高等教育法》,也分别规定为其提供教育经费以及活动资金。即便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也没有减少对通识教育的投入。这些法案为社区学院对通识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2.对师资队伍质量的有效监管
由于美国社区学院的专业和课程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其师资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美国社区学院整体的师资结构来看,大体可分为兼职和专职两类。兼职教师多数来源于社会企业界,而专职教师则多数来源于各大高校,最低要有硕士学位以及一定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有一套专门的培训机制和考评机制,可对教师的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融合通识教育的启示
1.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性、素质以及精神
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对人的关注,它以人为本,核心是对高尚理想的追求,目的是让人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学院教育的教学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素质和精神的优秀的人,而不是把人培养成一个空有技能、只为赚钱谋生的工具。而通识教育的目的便是为人性的发展打下基础,进而达到至善、至美、至仁的境界。美国社区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推行通识教育并不是一种偶然。因为,人分多种,教育也是如此,不同的院校存在各不相同的教育理念,满足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分工,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教育宗旨,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曾误解了国外的教学理念,生搬硬套一些成型的经验、模式、做法,完全没有考虑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条件以及环境。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过于追求高就业率及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目的定位的功利化较为严重,忽视甚至无视了通识教育,不顾学生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这种残缺式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所以,一定要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深化到教学工作中,重新正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关注人的本身。
2.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存在,对国家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就在于源源不断为社会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人才培养最关键、最基本的,就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任务。然而,如今的高职院校大多只将其挂在嘴上,满足于呼吁和探讨之中,并没有实际行动去落实。以至于许多毕业生知识面窄,专业素养差,很难成为社会企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力。必须从现实入手,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核心,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适应性,以及审美、人际关系、合作等能力。其中,理解、吸收和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能力,则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培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自我教育的观念,养成在自省中不断进步的习惯和掌握自我教育所需的技能。应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大工夫,多投入精力,积极探索提升能力的方法,更好地去培养、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采取高效的综合措施,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
3.注重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
由于国内高职院校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性精神等方面的发展,所以通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行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若急功近利则可能形成新的问题,即盲目地进行通识教育,导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时博而不精,本末倒置,最终,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抛在一边,只重形式,不顾专业技能培养,走上另一个极端。美国教育改革家罗伯特•赫钦斯很早就观察到社会发展的趋向,不赞同太早、太极端的专业化教育,而是大力支持通才式的教育理念。如今看来,过早、过极端的专业化教育,正是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跟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节奏以及职业生活的改变速度的根源。也使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高学历不值钱”,且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全无联系。所以,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必须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千万不能有所偏废。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故此,必须把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起来,而非生硬地合并,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基础扎实,多样的,适应性更强的人才。近年国内展开了许多有益的通识教育尝试,和技能教育结合,改善了以往的制度缺陷,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高职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寻找着答案。
4.注重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管理
国外有一种重要的独立教学管理机构,专门帮学校进行课程评价和教师培训,与我国高职机构设置“千校一面”的状况差别很大。其完全独立地运行,所以能够解决一些院系方面无法调解的问题,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国外的经验是把通识教育的课程从所有的课程中区分出来,单独进行课程管理。既明确了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管理的便利;另一方面,专门的管理使得开设的课程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和更高的完整性,很好地保证了通识教育的质量。我国高职院校可适当借鉴这一方法,成立管理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负责相关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选课指导,机构的级别最好达到学院的等级,并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聘请各教学单位各行政部门的主管、校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师生的各级代表等,其职责为推动全校的通识教育,并进行指导、评估。我国的通识教育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概述
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等等一切活动的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意识的提高,追求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切实加强和持续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高校这一特殊群体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尤为关键。
二、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获得道德尊严和道德价值感,不仅要完善人的人格,还要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充实人的文化生活、确立人的理想信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完成自己特殊而神圣的使命。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大学生,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内在要求。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时代既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塑造信仰和品格的关键时期。只有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才能使工作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也才能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三、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不重视。某些高校的领导重视学校的办学的效益和规模,注重师资队伍、博士点、就业情况、科研项目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可有可无、可为可不为的位置,不能积极而主动地予以关注,且给予相应的物质投入某些高校对中央提出的德育建设要求,表面应付,严重形式化。对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培训不够,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因此,这种认识不到位、资金不齐全、服务不支持的现象必然导致很多中央的德育建设要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
2、大学生自身不重视。消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当的家庭教育环境,往往降低甚至抵消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就业岗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加上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跟不上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心理包袱十分沉重。大学生就会在心理上消极对待思想政治的教育,过分的依赖“考个本、拿个证”等“务实”化学习,学习目的僵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难度和压力。
四、解决思路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容回避,不少大学生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枯燥乏味 的“学分课”。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不能这样认为,因为只要学问钻研得“真”、课堂付出得“真”、对待学生感情用得“真”,思想政治课一样可以成为启迪思想、感化心灵的热门课。
要树立全校教职工人人都有育人责任的理念,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培养并造就一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党务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来。
加快课程设置的改进与完善,教材建设也要不断调整与加强。很多教材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内容设置等方面应该具有更强强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真正起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形成健康心理,学校各级领导不定期与学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聘请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帮助学生处理好生活、学习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学校还积极探索和建立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成立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委员会,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可充分利用新生报到以及各类长假期间举办家长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并对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以家长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和家庭联系沟通的新机制,能够真正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育人的多维度平台。
五、展望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转变,各地政府部门和高校领导对德育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全面。中央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基地以及增列博士点硕士点、选派留学生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专家学者现在已经走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线岗位,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将逐步消除,大大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结构,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的组织、协调、实施能力将大力加强;同时根据国家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数量将进一步增大,结构和质量也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也越来越丰富。关注人、了解人、发展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远发展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的价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