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方案

文化交流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交流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交流方案

文化交流方案范文第1篇

交流与碰撞:兄弟院之间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切磋

这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召开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延续前两届的主题“建筑创作的理念和理由”,同时增设副标题“大院在建筑文化影响力上的作用”作为讨论议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张宇副院长、邵韦平执行总建筑师及10名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副院长和汪恒执行总建筑师一行10人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沈迪副总裁兼总建筑师一行22人参加了本届交流会。三院领导首先发言:

张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筑日新月异,三大设计院作为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在历史地位、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面对的困惑都相同。如何打造行业内的航空母舰,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取得更好的成绩,此次交流会是三院间相互沟通的平台。希望在所关心的领域,共同探讨主流设计,创造中国文化。

沈迪:作为国内建筑界的牛耳,三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很多,今天这个最特别,是平民化、没有利益冲突的建筑师之间的交流氛围。建筑创作是生存的前提,向兄弟院观摩,学习,上海现代集团分子公司每年好几百个方案,在项目的挑选上要有所考虑。按照“大院在文化领域中的引领”这样的主题,着重选择了旧厂房改造,文化项目,超大型公建这三方面的项目,这些想法反映在建筑设计中的真实状况,可以带来启示和共鸣。

崔:非常高兴第三次参加这个交流会。去年北京,前年上海的活动还历历在目。明年世博会前看世博,今年奥运会后看奥运。近来《建筑创作》杂志邀我回顾建筑设计三十年的感想,我开始找我的老照片,人过五十,翻看老照片开始变得很享受,经历中有很多细节值得回忆。1995年,1996年,布正伟还很年轻,湖南年会上有幸与张开济,刘开济、马国馨一起照相。历史非常重要,在发展中记录过程很重要。坚持下去,创造历史,记录历史。在座的各位20年后会对今天有很多的感想。我为20年后事情做得更好寄予很好的希望。

成绩与感想:大型公建项目代表国内一流设计水平

随后,三院各派出三位建筑师代表以建筑创作为主题论述了近期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体会和经验。此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副总建筑师以参展人的身份介绍了今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概况,此次中国馆的设计取得广泛好评,被英国媒体评为“十个最值得参观的馆”之首。李兴钢的参展作品为“纸砖房:容纳日常生活的真实房子”。

总的看来,三院交流会表现出,大型设计院的建筑师有机会尝试政府投资的国家级大项目,尝试较为前沿的工作方法,在计算机协同设计上,软件应用技术上,多媒体制作上都走在国内同行前列。

在创作方法和理念上青年建筑师有了新的突破。例如,曹晓昕以《模糊界限》为题,从哲学层面即打破界限,使建筑专业贯穿各个设计环节,这样建筑整体形象得以更好地控制。由于有理论思想,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这使得他的设计系统完整。

生态理念已经渗透到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

在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上更加深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苏州火车站、西安北站、西宁火车站,泉州火车站等极大地尊重当地的地域环境,结合现有的物质条件及对功能对空间的要求,都较好地推敲了地域文化的建筑表达。

大型设计院在项目的承接方面也有特点,例如遗址保护规划,厂区规划,国家大型项目,因为设计周期长、资金回笼慢,需要基础技术支持等原因,常常会成为大型设计院的项目。也常常是这种大型项目、文化类项目,对大型设计院的品牌建设上具有突出作用。

在大型项目的设计中,大型设计院能够资源优化,在探索各种专业合作可能性上具有极强的优势。在生态设计上,在与结构专业、设备专业以及生产厂商的配合上都能够形成较好的沟通和联系,设计总承包方反馈的成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会令设计成果得以更加优化。例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理念院在涉及生态节能方面的技术时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吸收前沿技术成果。在奥林匹克公园会议中心项目中,100m×80m的大跨度空间中,与结构专业密切合作,研制消阻尼器有效地减少跨度变形,创造了国内领先技术。国内大型施工企业由于经历了奥运建筑等大项目的磨砺,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中,面对亚洲最大的空间网架,施工方采用了预配组装、整体抬升的实施方案,误差变形比预期要小很多。所有这些设计的最终完成都是在强强联合中实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的设计实施也是多家设计单位密切配合的实例。面积巨大的7个院落,风格各异又相互贯通,涉及多家设计单位,在工期短,施工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合作完成。

中外合作已经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往的大型项目,中方设计单位往往是外方中标方案的施工图配合者角色,在方案创作阶段没有发言权。然而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磨合,中方设计机构逐步成熟,与外方公司的合作已经体现在更多层面上有些在方案阶段即能形成合作关系甚至起到主导作用。例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机场设计,已经从T3航站楼中向国外学得宝贵经验,具有了足够的自,在深圳机场的设计中就可以更加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各个方向的专项对口供应商。这是在中外合作中应该看到的结果。

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建筑师和企业文化。由于大型设计院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逐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能够主动包装和宣传建筑师。以李兴钢为例,在威尼斯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时,他背后的企业也得以宣传和展示。

讨论与思考:如何更好地体现和创造大院文化品牌

项目交流完毕后,三院就“大院在建筑文化影响力上的作用”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文兵:这次交流会与上两次有差别,非就建筑谈建筑,开始关注大院在建筑文化中的影响力,因为大院对其他设计院影响非常大。创作行为有个人的非常有影响力的能力,也存在在机制上和创作状态上如何增强活力的问题。在创作状态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拼体力”还是“拼技术含量”,大院的主力还是要“拼技术含量”,加强研究的成分,建立品牌逐步增加技术积累依靠实力作强。主力要用一,二年的时间将工作方法传承给助手,让个人行为变成团队行为,形成良性循环,进行自我学习。大院占有资源。

张宇:大院具有研发资源。上海现代集团花费上千万元资金用在信息化建设上。北京院也在协同设计上不遗余力地投入。

林克戈:大院最终控制着话语权。国门打开以后,国际公司,明星建筑师进入中国,小的设计公司在逐步成长,如国家大剧院项目中,大院开始缺失话语权,陷入给别人

画施工图的境地。但是这种状况现在已经改变。电脑技术的影响、软件的发展打破了以往的技术积淀,十几个创作团队可以共同协作,大院具有综合实力,与民营公司,海外归来的明星建筑师有显著区别。国外建筑师主要靠用材料变化,形体怪异取胜,越来越怪,最本质的东西越来越少,对表皮,材质的追求不应该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大院坚守建筑的本质――空间,为人服务的空间,不受外国潮流影响,大院要坚持主流,主导主流建筑。如果大院形成保护机制,保护建筑师的创作能力,对文化的影响肯定巨大。

沈迪:上海现代集团已经体制改革,对“大院的文化影响力”有三点感想:

建筑文化本身,不仅包括作品设计及建筑设计行为,还包括大院间的交流沟通,从大院的方面要谈“大”应该把交流做得面更大、交流更多。

设计作品本身,方案谈文化性最能回归本源的东西。如果承担很多理念,领导的要求,追求的目标,会影响到本源。回归本源才会体现影响力。如果说真实地表达刚刚看到的曹晓昕8岁小孩的儿童画是最真实的表达,建筑界的现状是匠气,不如儿童画。关于影响力,内部讨论,没有落脚点的没有理念的建筑不要谈。

大院真正要发挥影响力,在工作状态和作品上都要坚持自我。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媒体认为,民营化,合伙人方式是前景,创作是比较个性化的建筑创作,大院不是发展目标。我不这么认为。行业上看有大有小 大院要坚持自我,不要以大自足 以资源多为满足。在管理。运营上各院不同 各有千秋,坚持就有特点,作到极致就在行业中有立足点。组织能力上互补。在行业内,管理能力上、作品水平上真正作到位。

邵韦平:建筑的文化作用。李兴钢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非传统概念的建筑设计,有文化作用,实际上起到提升中国建筑影响力的作用。过去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美观”,但还缺少文化概念。目前许多设计工作没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点击率很高,而国内设计机构的点击率就很低,说明中国的设计机构缺乏文化影响力,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工作,还有精神层面的任务。

大院的优势及劣势。虽然占据大量财富和社会资源,大院也有很多负担,很多思维方式,工作流程不适合市场发展,大院还存在一些历史上遗留下的陋习。许多建筑师设计师停留在为各自专业规范而设计的水平,缺乏建筑整体效果的控制,造成普遍设计质量不高的局面。必须调整落后的观念,以找到大院在未来发展上的生存空间。

大院在研发和原创的工作上须进一步加强。大院在大型项目上具有不可替代优势,对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周期短及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非大院莫属,因此大院应在保留优势的同时摒弃劣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要想提高影响力还靠实力。加强学习,提高控制能力与外方的合作中发现很多做法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对细部的关注程度和设计的完成度还是很不够。建筑师只完成概念设计很难成为精品。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设计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建筑师要全面控制建筑的整体效果,包括室外和室内,就像刚才介绍的优秀作品那样。建筑设计需要开放合作,建筑师的角色如同指挥家,领导景观,灯光、室内色彩,艺术陈设专家为设计服务。

运用数字技术是建筑设计的新趋势。这是我们以往的薄弱环节。不仅仅是设计,而且还包括管理,协同工作等全方位的控制。这些也是小的设计机构无法完成的。

樊则森:下届的三院交流会我申请参加收获很大,提高眼界。结合沈迪院长提出的把影响力开放的观点,要以三院为主每次再加几家,要把G3变成G8,将大院的影响力辐射出去带动行业发展。

明星建筑师事务所或者小型设计院以复制施工图的方式在商业运作中取胜,回扣达到40%,这样的市场操作是恶性循环,大型设计院应该纠正风气。大型设计院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中国建筑设计院也有明星建筑师,鸟巢对全民的建筑观具影响力。大型设计院的操作与小型设计院的操作方式是两回事。设计能力弱,挣钱就差。大量项目如住宅小区,靠拼体力赚钱,一开始做体力活,体力活做好了,开始转型做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型设计院,大型设计所、建筑大师,大型公共建筑。大师虽然指手划脚,但是大院可以给予技术支持如结构优化等等。大院有人做复制模式,有人做有更高追求、有生命力的项目。外面单干的小型事务所,受体制限制不可能有其他的追求。通过与国外事务所的合作确实得到很多竞争力。

胡卫:不光是建筑界的问题。谈文化表明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包括话语权,用欧美文化的话语权来评判自己。展示中国文化,如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感觉是用力过猛,这就是对本身文化不自信。不急于改变,把握手上现有的东西,韬光养晦,大院本身在国内的资源,不急于呐喊出头,在国际潮流中的地位跟国力有关,大院也是有实力,自然会有影响力。建筑师的工作环境要得到保证和提升。纯商业化,生产化的系统下,无法体现建筑师的意趣。

崔海东:提升包括三层意思,水准提升、建筑提升,本土建筑技术提升。中外合作项目已经从消极状态走向积极状态。高端技术,原创作品越来越多,在行业中具有引领作用。不管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就是要有很好的建筑作品,这是所有工作的核心。不管用何方法更多地推出好的作品,这是更多地担负社会责任。

杨洲:中国的建筑设计开始走出国门参加其他的国家的设计竞争中现在在日本有个项目 很小的设计,叫“东京围门”。从国际合作上看有三个层面的提高从建筑创作层面上,通过十几年的合作建筑创作的水平已经得到提升,从技术层面上T3航站楼的实践是努力的方向,从产品和施工层面上,这是全社会的任务,长久以来的工作步伐,已经得到很大提高。

以往建筑空间是基础理论,创意,说法,必须要有理论思维。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美观”是功能主义的空间的理论体系,中国建国以后,将其改造成“坚固,实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是尽可能地美观,现在是否是建构新的理论框架的时候呢?学生时代的法宝,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已经发表了22年~24年,25年是否能继续起到主导理论思维的作用?世界是模糊连续的,语言将其定义分隔开,是否再连续上理论框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兴钢:客观上讲,威尼斯双年展希望领先于世界的思考,中国的建筑师怎么去思考和工作?今年的主题“在那――超越房屋的建筑”,以此为题,希望能够离开房屋本体更远些 越来越远些,在疏离的状态下,甚至的行为艺术都出现,目的是要思维跳开原有的框架。先锋的状态是否是中国建筑师追逐的目标,是否能够追逐得到,仍然是值得思考的。真正的建筑创作,是有其基本属性的、人的创造物,建筑师有着非常传统的属性去思考和工作。中国馆与总策展是反向的呼应关系,中国馆做的是真正的建筑,无法把真正的中国建筑移动到这里或者直接建在威尼斯。

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未来的工作?大院有其他院短期内无法获得的基础,平台的支持。特别充分地利用起来发扬光大,在学术思考上也要有自己的状态,定位和声音,真正地把大院的优势发挥到更高的平台上。

张宇总结到,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建设形势日新月异国有大型设计机构在在市场竞争力上具有综合实力,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大量的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随着设计环境的改变,如何打造行业内的航空母舰,应对市场挑战,引领主流设计,创造中国文化,都是知名大院所共同关注的领域。本次交流会信息量非常大,办公,教育、博览。交通枢纽,旧建筑改造等各种建筑类型的案例分析和思考,李兴钢走出国门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展示代表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技术和实力,包括今年的奥运建筑,明年的世博会,这些不同类型的原创作品展示出三大设计院的公众影响力,表明在体制上、机制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筑是一种文化,留给世界,影响环境。如何建立建筑服务社会,创造高完成度的产品是大院建筑建筑创作和文化建设的目标。北京院在努力构建信息化建设,协同设计,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都走在同行前面。如何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强在整合能力上的优势,在原创能力上挖掘潜力,在国际平台上展示自己,在引进国际交流上不遗余力,如何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创作思路方法上创新,在创新,能力中体现大院的责任、担负起大院的责任,是大院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化交流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32-02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是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各种方式在校内进行的具有生产、教学功能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新阶段高职工学结合发展的新要求。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作

2007年8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定位为旅游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旅游系正式接手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建设,其主要职能是完成学生实训教学任务,为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场所,完成院内接待任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旅游系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专门领导班子

作为学院的第一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我院对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由旅游系主任、行政秘书、党总支书记、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组成,由旅游系主任负总责,行政秘书具体负责。

(二)安排专兼职实训指导教师

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离不开专业教师认真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跟进。为此,系里特意指派教师承担学生实训指导工作。为保证教师指导的专业性,还特别联系了苏州吴宫喜来登大酒店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苏州饭店总经理、茉莉花假日酒店人事总监及各部门经理等做学生的实习指导(见表1)。

(三)实训工作的展开

制定制度 制定课程见习、校内实训、校内实习的具体操作细则,其中包括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专家楼)责任承包协议书(征求意见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物资采购申请(征求意见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部门岗位职责》、《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要岗位操作规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经营方案(讨论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员工守则》、《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生实训计划》、《学生实训客房工作流程》、《学生实训前台工作流程》等,为今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规范化和正规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积极吸引企业介入 为使旅游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良好运转,我系与苏州吴宫喜来登大酒店、苏州饭店、苏州茉莉花假日酒店达成协议,定期或不定期地请专业人员对酒店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培训,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营进行指导和提供咨询。

落实学生实训方案 根据旅游系教学计划安排,将实训学生集中在毕业班,安排了有酒店实际工作经验的2006级酒店管理专业的3个班级学生进行实训,同时,为了尽量扩大受益面,还让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英语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同时进行轮岗实训。具体实施如下:(1)学生实训。可分为4个层次。一是教学见习。根据课程需要,可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短期的顶岗实训或流动岗见习,不支付任何补贴,具体方案由实训基地与专业教研室、任课教师商定;二是校内实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进行校内顶岗实训,不支付补贴,但可根据表现及具体业绩,发放奖励金,具体安排由实训基地与专业教研室、教务处、用人单位、任课教师商定;三是校内实习。根据营运需求,坚持双选原则,录用部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发放实习补贴(具体金额视具体岗位)具体由实训基地安排;四是勤工俭学。根据经营要求,设立勤工俭学岗位,招收本专业优秀学生(贫困学生优先),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其补贴可采用计时和计件两种模式。(前三类均为正常教学的一部分,必须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做好相应的考核与成绩评定)。(2)实训时间。2006级酒店管理专业的3个班级实训时间为1~19周。第1~9周由2006旅游英语专业班级学生轮岗实训,第10~19周由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班级的学生轮岗实训。具体的实训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每天10:10~13:15,15:10~20:00。(3)实训岗位及要求。学生将在前台、餐饮、客房、卡拉OK厅四个部门进行轮岗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前台、餐饮、客房,卡拉OK厅等部门的服务程序;了解实训基地的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及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包括直接对客服务、做床、摆台、OK厅操作系统的使用等。(4)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针对实训内容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考评,给予成绩评定,实训结束后,参加实训的学生要完成1500字左右的实训报告。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果启示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首先,系部和学院相关处室保持密切联系,重大问题请示院领导,争取学院各方面的支持。其次,积极引导企业介入。为使旅游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良好运转,我院与苏州吴宫喜来登大酒店、苏州饭店、苏州茉莉花假日酒店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再次,在实训中安排2006级全体学生(文秘专业除外),尽量扩大受益面。这些探索对院内其他系部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对校内生产性实训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了课程见习、校内实训、校内实习的具体操作细则,为校内实训探路,为今后的工学交替积累经验。

(二)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冲击

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稳定的模式和计划。但企业生产是围绕市场需求实施,市场是变化的,产品种类、规格、数量必然是经常变动的。因此,企业生产计划与院校实训教学计划衔接必然会有矛盾。

酒店管理专业班级每班40人以上,而实训基地实习岗位容量是1个班级还要分成3组轮岗实习,给常规教学和实习带来很大麻烦,同样由于规模小、门槛高,导致酒店出现经营性亏损,如原来制定2006级在校学生校内实训计划,以不影响正常教学为前提,每班2个月,分两个批次进行,每批实训一个月,轮到的班级上午3、4节不排课,其余时间按学院教学进度上课,导致实训时间和内容无法同步,实训效果无法保证。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效果的考核和管理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考核标准(分项目考核和综合考核)、考核形式与方法是以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考核项目,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我院制定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考核和管理标准,有效督促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训并达到了实训目的,教师在实训教学中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而校内实训基地也在标准规范下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实训环境,实现了当初的设想。

(四)国际文化中心的有益尝试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并投入使用,是我院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有益尝试。在实训基地运转和建设中,旅游系教师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校企合作模式、实训效果考核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院今后开展校内实训积累了实践经验。

优化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建议

(一)完善配套制度

校内生产性实习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生产性实训与企业实际生产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不同。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而企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赢利。正是目标上的区别,决定了校内生产性实训“产品”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的岗位应具有轮换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最主要功能是教学实训,为保障其不偏离主要目标,合同或章程中除了对资金、设备、场所、人员、项目管理等作出约定外,还必须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明确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基地常年提供多少工位、多少时间、多少项目用于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地内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机制,落实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保证基地教学实训功能的实现。

要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考核和预警机制。对一定时间内无法提供一定项目、工种供学生实习和实训的企业,先给予一定期限进行整改,经整改仍然不符合要求的,终止与企业合作。通过不断更新,实现基地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二)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合作

企业和学校应该加强合作,寻找学校、企业、学生合作契合点。在实习计划制定过程中,制定者应同时征求三方意见,并将这三方利益进行整合。在三方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实习计划制定者,应该起到调节和调和作用,在利益冲突双方或三方之间尽量说和,使三方能够互相妥协、互相合作、互相配合。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三方合作中,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利益,因为,学生实习后所得所获是检验三方合作是否有效的标志。如果一味地牺牲学生利益,学生就会对实习采取不认真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遵守实习纪律,甚至对实习产生反感,加剧三方合作困难,从而无法获得好的实习效果,最终损害各方利益。

(三)实习酒店档次要高

学校地处偏远,距离城市中心区有17公里左右,实训基地房价高达每天180多元一个标间,和市内经济型酒店价位相比一点不低,但住宿感觉相差很多。

苏州市区五星级酒店现有23家,四星级酒店有49家。我院学生工学交替和毕业实习一般都在高星级酒店进行,学生会发现校内实训基地与外面的酒店差距很大,导致学生对校内生产性实训的价值产生怀疑,影响学生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积极性。

所以,今后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至少要在四星级以上,才能做到与外部实践活动相衔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有可能,在校企合作相对成熟后,可将实训基地一楼作为校企合作专用教学楼,由酒店(一个或多个)出资,根据酒店特点与要求进行装修,使设施设备与酒店一致,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相关酒店文化、酒店服务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余昌国.现代饭店管理创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2]黄绍平.近十年来国内酒店实习问题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55-158.

[3]牛艳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1(2):35-38.

[4]饶雪梅.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业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师,2010(7):128-134.

文化交流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译;准则;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06-01

音译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译者就采用了音译。音译指的是一种旨在保留原文化词的发音和指示意义的翻译方法。自此之后,音译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并被完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音译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深深烙上了所在文化的烙印。由于各国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某种语言中所表达的内容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此时,人们往往借助音译这一手段,弥补语义上的空白,完成双语间语义表达的互换,音译词便由此产生。这些音译词不仅丰富了本族语言,还对本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就是在音译词大量产生的同时,其中的不规范因素也日渐凸显。例如:在姓名的音译过程中,把Rocky译成洛奇后,就无法让人联想起这位拳击手像岩石(rock)一样坚强的含义了;在地名的音译过程中,像Virginia(佛吉尼亚)等地名,它们原来的含义里面具有浓重的殖民色彩,但是在译后就完全消失了;在商标的音译过程中,把Extra译为益达,这似乎符合中国人的语感,但不规范,因为从音译角度看并不符合音和音之间的相互对应;还有在术语的音译过程中,如把penicillin译成盘尼西林,可以看出音非常对应,也具有词感,但不突显文化色彩。

所以针对此类问题,译者在音译时应该遵守以下准则:1.准确读音 音译必须以准确的读音为标准,译者既要遵守原语的发音规则又要遵守译语的发音规则。对于汉译英来说,我们要遵守《汉语拼音方案》。因为搞不清楚原词的发音就硬译,必然造成错译。比如在汉语里面有些字在作姓氏时读音就和平时不一样,“单”应译为“shan”等。2.弄清词源 译者必须追溯一些词的最初发音和拼法才会有利于音译。如“菩萨”原语为“Bodhisattva”而不可译为“Pusa”。3.约定俗成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有些词语已经有了固定的音译名,并且也已经得到普遍使用,比如有些根据粤语或闽南语的音译。4.准确回译 汉语中音译过来的词在回译成英语时要恢复其在英语里的原来形式,而不能用汉语拼音拼写。如“纽约”应为“New York”。

如果音译能够在以上各项标准下进行,定会对文化的传播起巨大作用。音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手段。音译的产生是基于填补了文化空缺的需要,同时又促进了文化交流。不妨以中国为例,看一看音译与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被外国媒体誉为“形象大师”的国务院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赤字”,他呼吁中国要振兴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他说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成为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正如大家所知,英语文化对我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中国的语言和其文化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所以中国译者要借助音译来传播中国的灿烂文化。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曾泰元以《牛津英语辞典简编》第五版为语料库,对现代英语里的汉语外来词做过一个统计,得出的数目是约360个,其中直译的词汇约300个。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音译词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里占了很大份额。这些词汇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并且这些词语与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相比数量实在是少之又少。可是我们怎么才能使数量增加呢?音译作为一种基本的翻译手段,在处理这些特色词汇方面最能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而且也能引起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译者应该借此使越来越多的中文词汇进入现代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明财富,也创造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文明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文明介绍到世界上,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当今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也使得我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变得越来越方便。但是如何在当今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音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就要求音译工作者在遵守音译准则的前提下大胆使用汉语拼音音译中国特色词汇,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推广到全世界,以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方小兵.专有名词音译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2.

文化交流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际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际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卓越。许多学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涵盖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修辞、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1]不难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语教学界,研究的成果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然而当今的世界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从文化入手。如何使这样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务和宗旨。

仔细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却很少涉及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种族及区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国家跨文化交际除了探讨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的交际活动外,还涉及到了同一国度内部主体民族文化与其它亚文化族群之间的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

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出的意义,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群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它体现在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包括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2]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成就与经验,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构了人类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共同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各民族国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另外,从微观的角度上审视,由于各文化群体、社会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时代背景下千差万别,因此各民族、种族所积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这种各文化群体的差异和民族性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文化群体的互补性,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内在实质而言,一种文化不论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灿烂,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内流传,其社会价值也不可能源远流长。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彼此竞争、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是相对独立、自我演变、充实和完善的。正如法国作家丹纳所说:“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民族文化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渗透、交融、互补中,觉察到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克服的弊病,和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于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在这种优胜劣汰中,一方面不断地捍卫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不断地吸纳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对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保持各民族、种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拓宽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间。民族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的伦理、社会制度、民俗、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所以,一个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该文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经验积累,是人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民族、种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势。民族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的动态过程。可见,民族文化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继承和创新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就会逐渐失去了活力。但必须警惕的是西方少数国家试图利用霸权文化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这种征服和统治“异族”文化的做法违背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势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科技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民族、种族在生产、贸易、信息等环境之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与其它民族展开交流、沟通与融合,不断从独立、封闭、排斥的状态转为相互吸纳文化精髓以谋求共同发展的境界。

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深层反映和体现。交际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际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种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互补,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传统模式的束缚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的过程。

各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因此,大多数民族几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隐含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要素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习俗,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美国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国生活的德国移民带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国的德裔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把许多德国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国的文化习俗中。犹如许多像汉堡包、啤酒等具有种族特色的食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国的即兴之作。美国文化也包容了亚洲文化,美国华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美国文化还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美国文化又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种族在保持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将本民族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吸纳、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呈现出当前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一种宽松的交际环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交流与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使得接触甚少或是毫无接触的民族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民族文化的封闭态势将逐渐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责无旁贷地需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民族意识,抵制霸权文化的冲击

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来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样化,最终将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进程。身处如此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程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愚钝不开化,以排斥的态度面对异族文化,也会阻碍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但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要导向“民族主义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际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为”方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统一、谋求共同发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能力,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4]学习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异质文化的腐朽内容,把民族意识融入到全球意识当中,不断地创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会同中外,融贯古今”,以宽广的胸襟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随着人类共同利益的日渐增加,共识领域的日益扩大,民族文化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进科技、经贸、军事等其它领域的交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邴(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5]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文化交流方案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学术会呈现日益繁盛之势。2016年内在国内各地举办了大批有关敦煌学的学术会议,其中在敦煌也举办了一系列有关敦煌学研究的学术会。

(一)长安与敦煌学术研讨会

2016年5月12―16日,敦煌研究院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同筹备主办了“长安与敦煌学术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有90余人,收到论文52篇。

(二)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6月14―19日,“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和美国木鱼基金会联合主办,研讨会荟萃了来自国内外120余位知名学者和汉传佛学教授、佛教界知名法师。会议针对在佛教国际化过程中,汉传佛典翻译成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的现状、译经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翻译后的佛典的使用和传播的方式,及未来走向等一系列议题展开研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佛学文化,让汉传佛经变成外国语言走出去,让国际顶尖学者走进来,促进东西方学术和文化交流,发挥汉传佛教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正能量。

(三)2016敦煌论坛: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8月19―23日,“2016敦煌论坛: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76位学者参会。会议共收到中外学者提交的论文109篇。

研讨会围绕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敦煌文献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敦煌艺术及其与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五大议题,追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艺术在莫高窟千余年来不断地交融与创新,以及其对现代世界文化、艺术发展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