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艺术美学的异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西方翻译美学初探
(一)中国翻译美学
中国的翻译事业始于佛经翻译。早在汉代的佛经翻译就已经脱离不了美学这条主线。老子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首先提出了“先质后文”的美学论述,“质”即指实质内容,“文”意为作品的感性形式。文、质之争由此发源。而后渐渐有了“文质统一”论,然后二者的统一调和才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将其作为翻译活动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标准,对我国的翻译活动及译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清末,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做到不歪曲事实,不遗漏信息,但也不能随意增减内容;“达”指的译文要通顺明了;“雅”则指译文要有文采,选词要生动、形象。此说将翻译美学推向了致,在译论美学中始终保持着中心思想的地位。除此之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标准的“神似”与“形似”也是翻译标准之一。将“神似”与“形似”作为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引入译学并以翻译实践之的第一人当属傅雷。他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所强调的是避免译文的机械生硬,应还原作以神韵。最后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的文学翻译标准“化境”,意为将原作的精神、精髓把握得当,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翻译,其美学内涵比“神似”更近一步,更深一层。
(二)西方翻译美学
哲学的思想贯穿西方的翻译理论。在西方早期的翻译理论中,都把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所以西方的美学家在研究翻译理论时,都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用哲学的思想表述对美的理解和感悟。然而中西的翻译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是基本相通的,堪称翻译美学中心思想的“信、达、雅”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也能找出相对应的论述。
(三)中西翻译美学对比
1、中西一切对比的根源来自于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催生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又酿造出不同的认知,多表现为:静与动、精神与物质、含蓄与直接、主观与客观等。前者为中国人所喜好,后者为西方人所偏爱,因此在美学上,便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接受心理,突出表现为:中国美学讲究“含蓄朦胧”,而西方美学则崇尚“显豁明细”,具体说来中国美学强调审美主体的直觉感悟,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逻辑推理。
2、任何语言都有其自成体系的语言特征,必然有其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因此中西方语言必然各有优劣。与西方的字母单词相比,汉字更具感性,能让读者通过文字从视觉上体会到其中的艺术美感,例如“森”字,以三个“木”字堆积以喻森林,“淼”字以三个“水”字的集合以喻水的浩荡。在句式方面,拿英语为例,英语的长处往往是汉语的短处,例:“这是一种冬天发芽长枝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的品种奇异的树”,这种句子被视为“病句”,比较自然的说法是:“这是一种品种奇异的树,它冬天发芽长枝,
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而英语的定语从句即使长达一整段,只要用词和结构没错,则仍属“可读”。中国翻译美学非常注重感性、重直觉,融逻辑思维于直觉之中,使二者有机融合;相较之下,英语重理性、重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学家对语言感性、感知的关注。在英语看来,语言只是再现工具,本身没有表现美,全然不同于汉语。与中国传统美学相比,西方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
在西方翻译美学理论当中,有许多思想是与中国翻译美学相近的,因此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西方文化相互蕴涵彼此的智慧,只有不断进行思想文化上的融汇,才能实现中西方美学翻译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指向中西比较翻译美学的古诗词英译
诗歌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不仅要做到真正领悟诗歌当中的美,还要根据中西美学观差异揣摩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才能将这种美感通过译文完整地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使译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要达到此效果,古诗译者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以下要求:
(一)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英诗各自的特征,了解其异同,有利于译者顺利实现诗歌英译的转换。中国诗歌注重对仗和押韵,形式工整对仗;这在英诗中很难找到对应体。中国诗歌注重的是平仄音调,而英诗注重的是音步节奏。中国诗歌诗体各异,除唐、宋、元、明、清各朝的诗以外,宋词、元曲也是诗歌的变种,要把这些诗歌译成英语,恐怕难以有单一的答案。由以上可见,汉语与英语在诗的节奏、韵律、诗体等方面,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点,但更多的是各自的特色和差异。译者在诗歌英译过程当中必须做出很大的尝试和努力,争取最大程度地在译诗中保留或再现诗歌的格律和诗体。
(二)完美再现原诗的意境。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在“三美”之间的关系中,意美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最次要的。即做到“重神似不重形似”,以传达原诗的意境和神韵为首要任务。要在诗歌英译中再现意境美,创造含蓄美、朦胧美,给译语读者以足够的审美想象空间,必须先了解意境的总体特征。一般说来,诗歌的意境必须具有意象性、抒情性、和概括性三个基本特征。意象是基础,诗歌的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在于诗歌给人的生动形象。只有在具体的形象的基础上,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艺术表达。诗人在意象中寄托了自己情感,移情于景。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言悯农之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言相思之情,等等。对译者而言,在传递意境美的过程中,关键需把握好意境的总体特征。
加拿大翻译研究家芭芭拉·格达德说:“面对新的读者群,译者不仅要把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对一个安全崭新的文化及美学体系进行诠释。”因此译者在诗歌英译过程当中应适当运用创造性叛逆的思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修辞方式,根据文化习俗的差异,实现对原文最高层次的忠实,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1、表现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译者若单纯追求字面上的忠实,将其译为”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就无法完美再现原诗的意境,倒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将原文作者悲凉的心境表达出来了。此例充分印证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标准。 2、修辞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普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引用典故等,使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诗歌表现出含蓄、生动、简约、清新之美。但由于文化或美学观上的差异,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中西读者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在杜甫《佳人》一诗中的“新人美如玉”,在中文里,把美人必成“玉颜”,但”jade”在英文里却喻指庸俗轻佻的女子。这时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将其译为 ” fair/lovely face ” 更合适。
3、文化习俗。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风俗,因此译者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来解决因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等问题,使译语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如杜牧的《清明》一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是中国传统的纪念节日,如果直译,恐怕无法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译者只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清明节的内容,即 “on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 raining hard”。
关键词: 初中美术欣赏课 教学意识 美育
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说:“人要能欣赏和制作第一流的绘画,有三个条件——先要有教养……”[1]而早在魏晋时期,曹丕(187-226)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这两种说法,前者针对普通大众,道明教养的重要性,后者指向专业人才,表明艺术修养后天习成的艰难。事实上,曹丕和丹纳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论者,但他们无意间都提出了艺术人才产生所依赖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爱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除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而个体受教育程度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正因为这样,在《美育书简》中,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就把美育看做人的感性和理性同步发展,自然与人有机统一,使人们重获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3]
中学美术课程,属于普及性的美育单元,而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欣赏模块,面对身心正在快速发展、审美情趣正在培育、审美经验正在积累的教育对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较大:对个体而言,通过美术欣赏,学生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同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对艺术环境而言,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小到学校的美育教育,大到整个社会审美层次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材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欣赏课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一般分为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类型,可以说,每堂课都有欣赏课的相应成分,但是很多教师却不能发挥欣赏课的作用,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多是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过后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也有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图片,以自学为主。这样使学生对欣赏课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但丁之舟”上的维吉尔: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意识
诗人但丁在小船上之所以能领略“地狱”世界里的各种情景,离不开他伟大的导师维吉尔。“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暗示了教师修养的高广度,却未道出教师这桶水如何引动学生那杯水,使其逐步自注而致满,如何让两杯水相互映照,彼此溢满且动力无穷。我以为,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就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使自己的水尽可能完满,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然而,如何引发学生主动、自发欣赏并受益,更值得我们思考。
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正宛然一条宽广幽深的大河,其间虽无“冥河”之险恶,但误解、不可知同样存在,接近真理的路程同样艰难。一个教师穷其一生,也无法尽数各类作品的妙处,难免有盲区,遑论让自己的一桶水日日注满。因此,立足于教学需要扩展知识面、提升修养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作用。教师不是万事皆能的超人,而是和学生一道了解、体验、感受、发现、探索的同路人,其间教师能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钻研精神打动学生,自会引发学生欣赏感悟的兴趣,学会基本方法,乐在其中。比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在与学生一道逐一领悟画家分组处理人物、色彩运用等美术内容外,还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开国大典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画面主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这样,将师生收集来的各类知识综合起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画家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二、以“问题”为中心:化整为零的材料意识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或增加一些欣赏内容,或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材料无穷尽,因此,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情况,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精选一些作品进行赏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精选作品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粗分为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层:审美的感受、分析、表达、评价等;
作品属性层:作品内容、形式美感、风格、意蕴、商品价值等;
创作过程层:艺术家、创作环境、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
传播接受层:后人的认识和评价、作品的真伪、传播效应等;
艺术文化层:作品间的联系和区别、中西方交流和异同、文化意义等;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材料,开展欣赏,而各问题之间亦存在紧密的联系,只要解决了对部分问题的理解问题,其余能力则相应得到提升。
三、参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发挥。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绝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外国雕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讨论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痛苦的表情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四、历史视野:多角度、深层次的情境体验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抽象艺术,学生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画得“像”的就是好作品,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画得“好看”的作品又可能庸俗不堪。这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的水平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为唯一标准的。在欣赏不同流派艺术时,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而应当从上而下地引领学生体验历史情境,将不同美学观念放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就可有三种思路:一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对比。照片可以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更加接近“真实”,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二是拿自风景油画诞生以来的名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几个世纪里风景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画家们提出了哪些课题,用了哪些最主要的方法,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莫奈及印象派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便在历史情境中逐渐清晰;三是拿中国山水画与印象派绘画作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异同,既能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又能获得整体的认知。
五、媒介之助: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功能的发掘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缺乏有效的媒体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教师所能收集的美术图片资料是有限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很多自然风光、世界名画,以及雕塑作品都能一一展现。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音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将陶醉在美不胜收的艺术氛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上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时,我将各种剪纸图片及制作过程的录像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在欣赏时完全沉醉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欣赏着剪纸那种独特的美,而且通过录像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在播放媒体时,我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贯穿始终,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而多媒体教学将音乐自然地融合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学生虽在课堂,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使欣赏课从“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独特的美育普及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花费心血钻研和参与,而在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亦可教学相长,共同领略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正如列维·施特劳斯在分析、欣赏了各民族艺术后总结说:“人类只是通过它们的作品才有区别,甚至才存在。就像那个生下小树的木雕像那样,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注释: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58-159页。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1-63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2]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