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规划

高等教育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规划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第1篇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已逐步化解,并为近几年高校扩招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高校推进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违背教育规律的认识误区和操作偏差,这种现象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纠正,同样会阻碍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认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必须坚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1、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准确把握“社会化”的改革内涵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领域的基本教育规律是: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三服务),通过服务育人,通过管理育人(两育人)。高校后勤社会化并没有改变,也决不能改变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1.1从推进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后勤社会化必须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必须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必须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它是检验后勤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从其精神实质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服务,两育人”的教育规律是与“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完全相通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符合这三个有利。

1.2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归根到底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而是要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依据教育规律、经济规律,运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克服旧体制的矛盾和弊端,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快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建立一种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师生员工满意。如果后勤社会化改革不能搞好服务,就会失去师生的信任和认可,失去校内市场,最终这种改革必然失败。

1.3从高校后勤实体的资产性质来看,后勤实体的资产属于学校,后勤实体经学校授权才拥有资产的使用权。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对后勤实体使用的资产基本上实行的是零租赁,各实体对使用学校资产有正常维护和保值的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基本关系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只能以“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为根本宗旨。

陈至立同志最近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不是绝对的,那种不顾条件与可能,不加区别地把高校后勤完全推向社会,不是我们要求的社会化改革。我们要求的改革,是要加强政府的领导、统筹与规划;强调改革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强调改革要精心操作,稳妥推进;强调高校对后勤工作不是不管了,而是方式变了。

2、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正确理顺服务与经营的关系

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要把后勤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形态,也就是要求高校后勤服务要面向高等学校这个特殊的市场,以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保障为目标,以优质的服务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同,并使自身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2.1从改革的实践看,高校后勤服务是商品,它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要将学校拨款运行的机制逐步转变为服务收费的机制;要把原来属于事业性、福利化的高校后勤,改变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产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要在实体与实体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开展竞争,在竞争中扩大市场,壮大实力;在服务经营中还要强化成本意识、降低生产和服务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所有这些就要求后勤实体在服务经营中必须努力按市场规律、资源配置规律、服务商品规律、成本核算规律等来操作,否则后勤改革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处理不好商品定价、收费标准,不顾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承受能力,靠涨价推动改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学校后勤改革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当前,尤其要警惕只要经营不要服务只要经济效益,不管社会效益的倾向。

2.2从改革的目的看,高校后勤改革中出现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发生矛盾时,要坚持教育规律优先,这是由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学校后勤服务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改革如何始终坚持姓“教”的原则,如何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这是政府、学校、后勤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正如陈至立同志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中指出的那样,后勤服务,质量要上去,价格要稳定、合理,设施衡量后勤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是否认同的一个根本标准。要努力兼顾经济和社会两种效益,当两者发生矛盾,一时难以协调解决时,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因此产生的资金缺口应由学校或政府予以补贴或承担。公寓、食堂的经营者,应坚持微利保本的经营思想,要看得远一些,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谋取暴利,要千方百计从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扩大经营规模中找出路,找效益。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都是后勤社会化改革要遵循的规律,但教育是基础、是目的,经济规律是手段,他们总体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正确把握服务与经营两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遵循高校教育规律,明确加大食堂、公寓的监管力度

学校食堂和公寓是后勤为学生服务的主要工作,也是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因为餐饮和住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涉及到学校、经营者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点,直接关系到学校稳定和后勤社会化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大食堂、公寓的监管力度,已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

3.1学生公寓是学生日产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应该建立健全机制,做到责任、人员、机构、制度四落实。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能推给社会或其他单位。党支部、团支部进公寓,年级老师进公寓,选派优秀干部与同学同住公寓,负责学生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公寓内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公寓的精神文明建设。当然作为学校后勤、业主、物业管理也必须严格按规定办事,对学生公寓的住宿、用电、用水、饮食、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工作,要职责明确,落实到人,以保障入住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各项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维持公寓内的正常生活秩序,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公寓的各项收费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巧立名目乱收费。

3.2高校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高校食堂的运作,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立足于为广大师生服务,既要考虑到经营者的利益,更要兼顾到广大学生的利益,决不能允许经营者为谋取更大利润而随意提高价格。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学校应给予必要补贴,以确保食堂的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管住价格,高校后勤应结合本地实际,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学校也不能一下子完全断掉对学生食堂的必要支持。

其次要加强对食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管理、监督,严格执行学校餐饮经营的准入制度,全面推行饮食物资招、投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聋人 教育课堂 手语 规范化

[作者简介]李凯(1969-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天津 30019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规划基金“中国手语数据库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37)、201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聋人手语动漫教学系统”(项目编号:11C26211200275)、2010年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聋人手语动漫教学系统”(项目编号:10ZXCXGX22100)和2012年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聋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B12-4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91-02

一、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手语规范化的必要性

根据世界聋人联盟会的资料,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手语得到公认并出现在该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政策文书上。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和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在教学和社会交往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必须通过手语的融会贯通辅助讲解才能达到效果。手语在聋人高等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手语也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分。初入学聋生与中高年级聋生的手语有差别,离群聋人与受过教育的聋人之间的手语也有差异,聋生与教师交流运用的手语与聋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手语又不一样。差异包括运用场合、范围、词汇数量与表达方式等,因此我们把手语分为标准手语和自然手语。在聋生的课堂教学中,同一个词语不同的聋生或教师都可能打出不同的手势。由于地域不同而导致的手语表达差异使一些聋生在课堂上难以完全看懂教师所表达的意思。根据《关于聋人语言沟通方法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实际教学中30%左右的聋生与教师沟通有障碍。这种现象在聋人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更为严重。由于课程专业性较强,许多专业性词汇聋生不知道如何描述,教师自创的手语聋生看不懂,因此不能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聋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摄入水平与专业素质,进而影响聋人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使用规范化手语教学是提高聋人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

二、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手语现状

1.聋人大学生使用手语现状。我国的聋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有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河南中州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开设了聋人本、专科教育。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于2004年6月至8月间在全国范围就手语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42.0%的聋生和56.8%的社会聋人更愿意使用聋人自然手语方式。《中国手语》书在聋校学生和社会聋人中持有率很低,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每年招收的几十个聋生,很少有《中国手语》的。仅使用自然手语的学生近90%,能够使用中国手语的学生仅占7%左右,还有极少数的学生根本不会手语,这些学生的中、小学阶段是在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度过的,主要靠看教师的口型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聋人大学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教师使用的中国手语(表达的意思)似懂非懂,有时甚至会相互误解,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

2.聋人高等教育学校教师使用手语现状。由于没有规范的手语翻译培训、评价体系,我国聋人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师进校后没有经过系统的手语培训,上岗前主要参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聋人协会在2003年出版的《中国手语》教材自学手语。《中国手语》中提供的是单一字、词的手语手势,教师按照汉语的语法习惯组词成句,忽略了聋人的手语语法、语序都不同于健听人的特点。如在描述“男孩扔球”时,他们会先描述“球”,再描述扔的对象“男孩”,最后是“扔”。在聋人手势中的最后一个动作表示球已经扔出去了。用标准手语打出的手势“男孩扔球”,最后打的手势是“球”,聋人会认为“球”没有扔出去。我们如果了解了手语的规律和聋人的思维方式,就更能理解聋人平时打出来的意思不通的手语和写得不通顺的句子了。当学生看不懂教师的规范手势时,有的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疑问并纠正教师的手势,经过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的“纠正”,许多教师学会了不同地域的“混杂的手语”,久而久之,教师丢弃了自己初学时的标准手语。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机制对教师手语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造成许多不标准手语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课堂教学中手语使用混乱。

三、国外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手语使用的启示

手语由于地域、政治、宗教等因素导致的多样性影响人们的交流与沟通, 也给聋校和聋人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不便 。“双语双文化”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和挪威等国家的一些聋校和聋人高校兴起并逐步盛行起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倡者认为,双语者(聋人的自然手语和标准手语)的两种语言熟练程度可以是平衡的,也可以是不平衡的;可以是双语都熟练的,也可以是其中一种熟练而另一种不熟练的。美国两位聋人教授 Bailes和 Tompins指出人们成为双语者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地理和政治的原因,在双语制度的国家和社会中,少数民族人士为了便于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自然就掌握和使用双语(即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和一种主流语言);二是身体的原因,聋人通常需要使用自然手语和主流语言(多以书面形式呈现)两种语言,以便充分地、广泛地与外界交流。

最能体现这种观念的是American Sign Language(美国手语)、British Sign Language(英国手语)和Sign English(手势英语)这三个术语的运用。美国和英国都使用英语,在美英两国,与有声语言具有对应关系的手语都叫做“手势英语”。而与有声语言不相对应的手语则分别叫做“美国手语”和“英国手语”。两个国家使用相同的有声语言,却使用不同的聋人手语。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采用手势英语,聋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美国手语”或“英国手语”,既保留了聋人的自然手势,又给聋生参加国内交流提供了标准的手语。方言手语也有地域文化特色。应该把标准手语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手段与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功能分开来。在高等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上,尽量使用规范化的标准手语,训练学生嘴里怎么说,手势怎么打,使学生的手语尽可能成为有声语的转译形式。学生在课余的学习生活中,保留聋人最愿意使用的方言手语。标准手语与方言手语可以视不同场合、不同交际目的和需要而使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手语方言并存。

四、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手语规范化的方法

1.规范学生手语,在聋人高校开设“中国手语”课程。《中国手语》是一部学习中国手语词打法的工具书,反映的是中国手语中的部分标准词汇,而中国手语是一门语言,包括手语语形、词汇、语法、语用等,并不是每个聋生人手一本《中国手语》书就可以解决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自然手语有自己的手语语法,由于聋人自然手语的语法中存在词语表述次序的颠倒现象,因而导致聋人难以形成正确的语言思维,出现各种病句。因此,《中国手语》课程应结合“大学语文”课程,讲解规范的手语语法基础知识,向聋生讲清楚自然手语与汉语之间的语法差别,以及如何进行两者的转换,让手语成为一种更好的汉语表达形式。中国手语语法的规范化,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专业书籍的能力,让聋生提高交际功能和语言传译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聋人自身的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的条件,毕业后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2.规范教师课堂手语。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做好上岗前的中国手语培训,并安排定期的教研活动时间交流和学习规范化的标准手语,避免教师使用聋生的方言手语。对于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术语和抽象名词,由于《中国手语》中没有,可定期安排有聋生和教师共同参加的专业手语交流会,共同确定这些词汇的最佳手势,做到同一个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上用到这些词时手语表达一致。

3.建立中国手语数据库,推广规范化手语。随着计算机、通讯、多媒体、高密度存储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手语研究方向。中国手语数据库可以包含针对日常生活的常用手语词汇检索,也可以将常用的课堂教学用语及专业词汇以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存入数据库,方便教师和聋生查询。检索标识采用文本的方式,实现文本和手语手势动作之间的浏览。用户输入要检索的手语词汇,可以检索出该词手语中包含手势动作的视频及语音信息,还可以将用户输入的课堂用语对话进行分词,通过查询手语词汇数据库,按照顺序调用并播放相应的手语视频,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是该句完整的手势表达。手语数据库的建立便于教师和学生学习规范化的标准手语,交互式可共享的数据库系统有助于提高聋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进度。

[参考文献]

[1]杨军辉.国际双语聋教育产生的背景、现状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6).

[2]沈玉林.手语多样性、标准化及手语语言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8(6).

[3]哈平安.两种不同的手语[J].中国特殊教育,2002(3).

[4]王东.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第3篇

 

英国学者英格尔斯在其所著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是形成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之一。”[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办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人的城镇化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从农民到城市农民工的过程已无障碍,大批农民已经或正在成为转移农民工,但从转移农民工到市民身份、角色的转变依然举步维艰。劳动人口转移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外务工而实现的由农村到城镇的转移,另一种是农村学生通过升学而实现的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但是,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的转移,接受教育是实现转移的重要方式。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职业上的教育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化的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开始向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人才转移。劳动者仅靠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已经无法适应变化多样、需求多元的社会。这就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是市民化的教育需求。城镇化过程要保证人口转移的质量,就要保证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有尊严。通过教育重塑他们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以及在性别角色、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再社会化,让他们真正融入城镇。

 

民办高校一般为地方院校,能够发挥人才、科技、文化的优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与我国城镇化对技能型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同时,民办高校更多地融入了当地的价值观念,进入民办高校的农村人口除了通过课堂教学等显性方式改变其社会生活观念以外,校园文化、学生交流等隐性方式也会对个人观念、生活习惯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一个过渡阶段,避免了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镇而产生的对城镇的“精神壁垒”。

 

二、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双轨模式探析

 

民办高校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特点和兼容并包的特色,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务工劳动者和农村大学生有不同的教育基础与人生目标,高校对他们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也应该不同。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教育模式

 

民办高校开展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主要是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结合所掌握的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教育需求情况,学校在确定培训的办学形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居于主导的中心地位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2]。

 

在培养目标上,要将农民工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不仅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拥有良好个人素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以促进农民市民化,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在培训形式上,可以分为入职前农民工阶段的教育以及入职后农民工阶段的教育。针对前农民工阶段的教育,由于其时间相对集中,可以以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或者以长期技能培训班为主要的形式,主要进行储备性或者初级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入职以后的农民工的教育,主要是开展专项技能以及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由于受到行业、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实行短期培训班以及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在培训内容上,对农民工的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训;三是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个人素养、心理咨询等课程或者讲座。从而使农民工能够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的需求,提高教育程度及个人素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在培训方式上,采用市场、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合作的方式。政府需要制定农民工培训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给培训过程以制度保障;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学校可以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担当“制造加工”者的角色,合理配置各方面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实习或者就业机会,双方定期进行考核。

 

在培训资源上,做到多种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主要表现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如“双师型”教师、教学设备等;企业的实训资源,如经验丰富的技术性职工、实训的场地与岗位等;市场的信息资源,如农民工的教育需求、企业的用人要求的信息等。

 

(二)民办高等教育分流模式

 

高等教育分流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分流对象的意愿和条件决策调控的,由分流机构实施操作的对分流对象的有计划、有差别的高等教育活动,目的在于造就各类专门人才[3]。农村人通过接受教育跳出“农门”成为城镇人口,这种流动不仅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社会流动,它还包含着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4]。高等教育分流一般有校际分流和校内分流两种形式。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相差不大,校际分流模式的差别或者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校内分流模式。不同的学校或者国家有不同的分流标准,比如陶能祥将国外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分为“流层考升型”“入学分流型”“中期分流型”“专业分岔型”“适时转流型”等九种[5]。但总体上看,都是根据社会、学校及个人的需求,采取最适合的一种或者多种分流方式。基于此,笔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分流可以做如下表述: 首先,由于入学时学生的个人兴趣或者专业目标还不明确,因此在入学第一年以学生高考的专业选择为初始大类进行第一次院系分流,使学生进入不同的院系,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并了解各专业,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为以后专业的选择做准备。

 

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注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与考核。

 

第四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分流,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根据学生选择的未来目标,分为就业、升学、创业三种。对于就业的学生来说,民办高校为其提供“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对于升学的学生,民办高校可以集中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专业理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创业的学生,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激发学生创业激情。

 

此外,在多次分流的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对当前的专业不满意或者未来目标有变,都可以选择回流,重新回到前一阶段的学习,以再次进入自己满意的院系或者专业。

 

三、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双轨模式的融合

 

民办高校是一个整体,民办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因此应该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及普通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使两者能够互相交流与学习,达到有效的融合,形成民办高校的一个完整的发展模式。

 

从宏观来说,民办高校可以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系统的教育服务组织,以保证民办高校的“本土化”“多元化”。

 

从微观来说,高校应该为农民工和大学生搭建交流的桥梁与平台,使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一方面,农民工通过和大学生交流,可以了解现代化技术,获得更高层的学习资源,扩大视野;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农民工中的技术骨干为大学生授课方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而且还能激励他们,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针对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的民办高校双轨发展模式,对于推进劳动人口转移,满足各类群体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双轨模式的实现和实施,只有在政府、地方、学校、个人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不断支持与推动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才能最大化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宁波市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193-02

综观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很多世界经济文化中心都是在先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之后,才达到今天的辉煌的。从法国到英国,从英国到德国,从欧洲到美国,概莫能外。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教育放在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对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几年前,教育部曾经专门立项,研究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现在更进一步,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的发展相辅相成,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

一、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环境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宁波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培养网络,不过在学校的数目和专业的设置以及师资的配置上还远未达到高等教育大市的要求,但经过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期的努力,我市高等教育已经初步达到高等教育大市的目标。1998年前我市只有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4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8%,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07年,在甬高校总数达到15所,其中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8所、成人高校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2.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6%。这段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我们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二是发展起点高。我们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如吸引英国诺丁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前来办学,大大缩短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同时我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已经进入了国内最优秀的高职院校行列;三是办学特色鲜明。如“宁波帮”关心支持的宁波大学、通过体制创新实行国有民办的万里学院、将国外优质资源与我市经济社会相结合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等等,都各具特色。

我市高等教育大发展,首先归功于市委、市政府有战略的眼光,高瞻远瞩,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其次是我们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紧紧抓住了全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第三是改革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克服了发展中的重重难题,如投人体制创新,高教园区的建设实行“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通过成本分担、滚动发展,化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迄今累计投入已达50多亿元。

随着经过三十年来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市高等学校受投入瓶颈制约,主要体现在:一是面临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的巨大压力。同时,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逐渐由“上大学”提升为“上好大学”,社会用人体制环境所面临的根本变化也要求高校育人模式作出相应改革,因此高校的工作重心必须转到提高质量和育人水平上来;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切实把高校办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办成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要地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三是要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四是要更加注重队伍建设,整体提升高校师资水平;五是要注重学校管理,全面增强自主办学能力。要注重改革开放,激发高校发展活力。

二、宁波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宁波自从1999年以来,通过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一个体系完备的高等教育基本建成。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标志是做强宁波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跨越,从而解决人民群众读好书的问题。

(一)立足宁波,建设服务型高等教育体系

今后我市要努力推进宁波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为建设教育强市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建立适应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做强宁波高等教育,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就是宁波的高等教育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学习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区位比较看,就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与宁波在长三角以及副省级城市中的地位相协调。从教育自身来看,就是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充满活力,高等教育结构更趋合理,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整体得到优化,形成“规模大、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宁波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形成若干在国内同层次、同类型院校中的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专业、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二是大力发展符合宁波市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要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四是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宁波产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专业,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五是要健全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六是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再教育培训体系,目前我市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业的人才培训基本上是自行组织,要求通过政府引导,高校主导,部门、企业参与,逐步在我市各高校建立各类人才再教育培训中心。

(二)提升内涵。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校园文化体系

一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教职员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二是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建设,要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重大工程建设、高科技企业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三是不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四是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五是要净化高校周边环境,必要 时要开展专项整治。

(三)突出质量。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市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的地位基本奠定。规模今后仍要继续增长,但已经不再是追求的首要目标,发展的重心应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一是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快推进区域型人才高地建设;二是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三是继续拓展“甬江学者”计划。四是实施高校“名师工程”,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推动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

(四)加大整合,建立高校和校企资源共享体系

一是整合高校学科配置,目前我市各高校在学科配置上存在重复设置,重点不明确,各高校之间特色不明显,要对现有高校的学科进行整合;二是实现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各高校教师在满足本校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在其它高校承担教学任务;三是实现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四是充分发挥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作用,目前我市教授级高级技术人才已有一定规模,这批人才既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又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高校要将这批人才引进到教师队伍中,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五是加快建立高校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利用我市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多、优的特点,择优确定一批作为高校学生的培训、实践基地。

(五)优化机制。提高高校自主办学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困难和挑战。要提高高校自主办学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理顺政府与学校的有关法律关系。要正确界定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政府作为管理者,其职能是:制度供给、宏观规划与预测。调控、监管、预警与风险防范;作为公办学校的举办者,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筹措与提供办学经费、选拔任命校长、审议学校发展规划和经费使用方案、监督与评价;三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确立高校法人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决策权限,建立科学、民主的校长选聘机制,制定大学章程、依法照章管理,完善高校内部权利制衡结构和管理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规范政府与高校的管理关系。建立争议协调、争端处理机制,规定政府和高校的行为规范和处罚规则,保障政府和高校对权利的行使是良性的,使恶意行为、不良行为受到惩处;五是培养发展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建立高等学校自律机制;发展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形式,如政府举办的教育评估机构;发展社会中介机构。

三、结论

改革开放和党的十七大为宁波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作为高等教育人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宁波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使宁波的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使宁波的高等教育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出色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符宗胤,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引导普通高校自主办学,中华硕博网,2008-05-03

[2]郑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中国网。2004-09-14

[3]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手册[M],文汇出版社,2002

高等教育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06-022011年2月颁布的《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广西教育规划纲要》)[1]是一份指导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描绘了2010-2020年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且对未来10年广西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振兴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和策略。下面通过解读《广西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政策措施。

一、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背景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育繁荣先进文化、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未来十年将是广西加快实施“富民强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广西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与东盟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从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广西高等院校由58所发展到75所,在校生人数从48.6万人增加到69.2万人,增长42.4%。其中,研究生在校生从1.1万人发展到1.9万人,增长74.8%;普通本科在校生从14.5万人发展到23.9万人,增长65.1%;高职(专科)在校生从19.4万人发展到29万人,增长49.6%。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比2005年的15%增加了2个百分点。[2]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为提高各族人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较多的突出问题。如,同质化倾向明显,未能彰显教育特色;高等教育规模有限,布局结构不合理;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冲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拔尖创新人才短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振兴高等教育的策略,把全力振兴高等教育作为今后十年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将高等教育振兴工程纳入未来十年十项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

二、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力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一政策目标将对广西高等教育教育发展起到指引作用。这个政策目标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到2012年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第二步,到2015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第三步,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围绕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务:

第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除了要以育人为本之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内涵的发展。内涵式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质量、结构、特色。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就成为广西今后十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广西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国际合作日益加深的需要,扩大规模,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广西作为拥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壮族自治区,其高等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民族教育。因此,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教育,支持民族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发挥民族院校在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区域合作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高等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从“世界工厂”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就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处于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第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再次提出,看似没有什么新突破,但却体现了广西教育政策的连续性。随着时展,这一基本任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富民强桂”的新形势下,围绕广西优先发展的千亿元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校应着眼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教育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及教师应积极参与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并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广西教育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