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会计方向

管理会计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会计方向

管理会计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tellus学会

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从1972年最先将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算起,到2002年联合国高峰会议后,将次年定为可持续发展行动元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长达30年的漫程之后,终于得到了全人类的理解和认同。现在,多数国家和企业都开始主动、自发地从各方面着手环境保护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在会计领域的行动。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还很欠缺,笔者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管理会计,这对于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利用相关信息,有效评估企业的环境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对于传统管理会计来说,获取与评估环境有关的信息存在一定困难,而收集的信息不完整、不精确,最终会导致环境管理决策的失误或失败。正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局限,促使环境管理会计开始萌生并得以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生产经营,忽视环境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如决策、规划、控制,注重的只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供应、生产和销售,没有引入环境管理活动,没有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进行科学的决策、系统的规划和严密的控制。企业在观念上不重视环境管理,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实务中引入各项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内容和机制,并将其融入未来企业管理理念中,对于改善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有深远的意义。

(二)重视普通信息,忽视环境信息,会计信息与环境管理决策的相关性弱

传统管理会计使用的主要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系统。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没有单独列示、反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收入、成本等信息。尤其是从成本信息上来讲,财务会计只重视普通成本,忽视环境成本。在实务中,与环境相关的开支,不是直接放在流程或产品成本中单独反映,而是先放在制造费用中,期末再按照产量、机器小时、生产工时等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各产品真实的环境成本和生产成本,利用这样的成本信息进行环境管理、定价等决策,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即便有的企业计算、反映了环境成本,也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环境成本,未考虑外部环境成本。

(三)投资决策分析不完善

投资决策因其影响时间长,是企业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决策。传统管理会计中投资决策未考虑与项目有关的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往往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真实的盈利情况。加之,投资决策分析多采用按照既定贴现率将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而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与项目有关的环境因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加大投资的风险,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通常未考虑这类潜在的环境风险,采用的贴现率与项目的实际投资风险不匹配,折现后只会高估项目收益的现值,因而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

(四)业绩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有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中,考核、评价业绩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一般评价业绩的尺度多是单一的、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产品贡献边际、可控成本,这些指标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不利于企业从根本上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另外,这种评价方法也可能导致人为操作数据的做法。近年来,虽然平衡计分卡等方法提出了衡量企业长期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但是实际中这些方法应用的却极少。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国民经济基本构成元素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贯彻环保政策,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一)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在,各国的环境保护已从关注解决终端问题逐步转为营造企业改变环境的驱动力,也就是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导向的变革来谋取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双赢”。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为了合理利用相对匮乏的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通过立法,来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以达到环保标准。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补贴、征税、收费等,通过调节经济利益来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对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刺激,而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则进行一定经济处罚。即便如此,为了巨额的经济利益,许多企业还是全然置国家和全民利益于不顾,继续大肆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业绩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以其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同时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伴随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环境管制标准愈来愈严格,企业环境相关成本及环境风险增加,引起企业及银行等融资机构的重视。很多著名的大型银行都开始要求客户对自身的环境情况做出必要披露,同时还积极研究和运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绿色消费”浪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还关注产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许多国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凡此种种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行动,改善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水平,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环境风险及资金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尽早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三)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但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故意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建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地认为是外资总是先进的、环保的,于是堂而皇之地打着外国投资的幌子,将污染“免费”制造给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无耻的环境剥削。同时,他们凭借产品低廉的成本,牟取了巨额的利润。为了抵制这种环境剥削,我国急需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可以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要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环境管理会计的界定、内容及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最早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此后,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先后开始推行环境管理会计。在过去的十几年,环境管理会计倍受关注。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导致的经济后果越来越多,国际上成立了许多专门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机构,如tellus学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司环境管理会计专家工作组以及美国环保署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与咨询中心等。这些机构对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定义阐述如下:

tellus学会:环境管理会计是组织说明其业务的物料使用和环境成本的专门会计。物料会计,是通过跟踪工厂或营运场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将其投入和产出反映出来,以达到评价资源效率和发现环境改进机会的目的。而环境成本会计是进行环境成本的确认,并将其分配到物资流或公司经营的其它有形方面。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审计,但更侧重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全成本法,收益评价和环境管理战略的规划。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部环境管理会计国际专家组:环境管理会计是用来辨识和度量当前生产流程的环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预防或清洁流程的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 并且将这些成本和效益集成到日常业务决策中的一种机制。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

环境成本是环境管理会计中最先受到关注的项目。为了避免和减轻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达到环保要求的标准,企业需要开展一定的活动,如购买环保设备、改进生产流程、进行清洁处理等,在这些活动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此外,对于企业以往经营活动对环境以及其他社会群体造成的损害,按照相应规定,可能需要治理或给予赔偿,在这类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支出。这些支出都属于环境成本,它们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水平,进而影响到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环境成本是最先受到信息使用者重视的环境管理会计项目。识别隐藏于企业内部和外在的环境成本,科学解决环境成本的构成、核算、成本计算和控制等问题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随着环境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断增大,如绿色消费者的出现、环境保护贸易壁垒等。人们发现,企业环境保护活动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的方面,即能够增加企业的收益,比如因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而增加的利润、因环境管理严格而争取到较低利率的贷款等。如何衡量企业环境管理活动取得的收益、发生的环境成本及其产生的综合环境效益,为企业提供更为相关的决策信息支持,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环境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环境管理决策和环境投资决策,包括优化环境管理行为,指导产品定价、产品组合、产品开发和改良资产等决策,这是环境管理会计关注的另一类问题。

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科学、合理并且可行的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企业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客户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等三类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估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效益,以激励企业管理当局重视环境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管理会计不仅是关注管理会计的问题,更多注意的是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因而在实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企业经营管理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消费环境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经济问题,会计上理应予以记录、计算和报告。这其中包含企业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列为资产、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列为负债、消耗的资源成本列为费用、环保收益列为收入等。

2. 建立微观和宏观两重环境量度体系。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环境资源效益做出相应的会计量度和处理。从宏观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环境质量和成本量度体系,设立环保基金,向企业提供用于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的合理资金。

3. 注意辨认和识别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绩效的开支。一般说,开支的目的是辨识环境成本的主要依据,如果一项开支以环保为目的或以环保为首要目的,应归为环境成本。另外,从构成上来看,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都是环境成本的构成内容,需要全面考虑。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企业还需要对现在、未来及潜在的环境成本予以辨识。

【参考文献】

[1] 干胜道,钟朝宏. 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 会计研究, 2004, (10).

[2] 王燕祥. 环境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与收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 (2).

[3] 胡谷乔. 议环境管理会计. 财会通讯,2004,(4).

管理会计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影响因素未来发展

我国会计界对财务会计,尤其是对财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是却缺乏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了管理会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得以在国外大中型企业中迅速的推广与应用。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会计体制改革,会计学界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造成了管理会计的理论相对滞后,并且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

二、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因素

(一)我国社会制度及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我国目前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转轨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政府对于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通常出于政治目的。正是这种特殊性造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但是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仍旧处于对外国理论的介绍与引入阶段,所以使得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在我国“水土不服”。

(二)没有形成规范、健全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偏重于方法而忽略理论结构,偏重于具体问题的分析而忽略了整体性。但是理论体系作为任何学科的基础,它的全面与系统是其独立存在并推广应用的关键。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并不注重体系的研究,而我国管理会计仍处于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并且和企业管理实践相脱离。所以,我们重复别人的多、开创性少,专题研究多、理论体系研究少,使我们在管理会计研究上难有更大作为。

(三)学术界缺乏兴趣,实务界缺乏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会计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都集中在财务会计方向,例如对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在围绕量本利分析、预测、决策、绩效评价、激励机制而展开。同时,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虽然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仍未在实务界得到全面的推广与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帐、报帐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④;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

三、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建立管理会计协会

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均早已设置了管理会计协会,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建立管理会计科学并且提供一个管理会计的专业组织。

1.建立管理会计协会可以加强会计学术界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和体系的构架。同时,未来管理会计会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管理会计学界可以依托协会进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活动。

2.管理会计协会的建立可以加强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交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学术界可对实务界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深入调查研究,从而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实务界可以将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学术界相互沟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可以将学术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帮助指导下迅速的投入生产实践。

(二)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共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的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必将得到完善。通过广大会计人员和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相信未来管理会计在我国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潘飞,文东华。《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2期

[3]潘飞,徐健儿,张丽萍。《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和展望》,《上海会计》,1999年11期

[4]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会计研究》,1999年10期。

[5]王建胜,朝来东。《知识经济下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北方经济报》,2007年8月2日23版

管理会计方向范文第3篇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间接费用分摊由单一数量基础分配发展到以作业的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由单纯注重固定和变动成本的降低发展到强调全面质量管理;标准成本系统和贡任成本中心的建立;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成本、风险因素;采用投资报酬率等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已开始涉足从战略总体上进行成本管理。这说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近二十年来,企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便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大大强化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成本计算的正确性。随着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战略成本管理,至此传统的管理会计也开始向战略管理会计转变。战略成本管理以价值链分析为出发点,扩展到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主要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至最终产品的消费者相关作业的整合,包括与外部供应商和顾客的整合。

随着自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社会现象的出现,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成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一个突出因素。着眼于环境因素,人们又提出了环境管理会计和资源外委制。环境管理会计涉及环境价值和环境成本,在保持资源平衡的条件下,归集环境预计成本,确认、追加分配特定环境成本,并在投资和产品评价中考虑环境因素。在环境管理会计中有效的应用方法为全面成本评估、生命周期法、可持续发展会计和环境业绩评价。

三、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管理会计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43-05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看,过分强调需求管理和短期问题掩盖了供给问题和长期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特征,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供给问题进一步凸显。所以,需要从新阶段的新特征出发,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既有供给因素又有需求因素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期间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从实践看,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需求管理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供给管理是在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条件下进行的。在供给约束不明显的情况下,需求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在供给约束明显的背景下,需求管理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就需要实施供给管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以来,在实践上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转变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遭受外部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08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2007年的13.0%下降至2011年9.2%。为什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明显,而且我国宏观经济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我们认为应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因素的需求分析

依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需求分为内需和外需,而内需又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从内需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消费不足。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1563.7亿元,增长率为12836.56%;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长至2011年的9968元,增长率为5317.4%,滞后于GDP的增长。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已经下降近15%,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同期的消费比重。同时,消费的增长低于投资的增长,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2011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12.5%和19.1%,相比于强劲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费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从外需看,金融全球化促使各贸易伙伴之间的投融资联系更加密切,债权债务联系加深。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出现波动,由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导致我国外需明显下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由2007年的19.7%下降至2008年的9.2%,到2009年更是降为负值,仅为-44.8%,虽然到2010年贡献率又回升到正值,但仅为3.9%,我国外需依然处于严重的不足状态中;由于消费需求不足,仅靠投资需求支撑GDP的增长,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尽管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由于需求因素中只能通过投资这个唯一的因素带动增长,使经济发展方式陷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而不能自拔,难以向效率提高型转变。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因素的供给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供给问题,即生产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有:第一,供给结构问题。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第二产业,近几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很快,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自2000年后就一直在40%左右徘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第二产业的内部构成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这导致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实现。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使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部分行业出现重复建设现象;而一些现代工业及服务行业由于得不到投资又难以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发展迅速,已经对传统工业形成有力的冲击,其对资本和技术创新要求大大增强,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这对我国的工业化任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二,供给效率问题。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按照规模扩张的思路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量投入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实现的。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达2/3以上,而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导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投资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当经济增长速度上升到较高水平时,这种由资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高投入、低产出特征就更加突出,生产率水平比较低。第三,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大规模吸引外国投资“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尤为明显。节能技术的创新不足,导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增加。经济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经济发展陷入高消耗、低产出的恶性循环,资源短缺问题加重。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扩大需求,也要改善供给

追求短期的高增长并不能解决长期的发展问题,还会引起经济波动,不仅影响增长质量,而且从长期看年平均增长率并不高。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波动需要依靠需求管理,而解决长期经济发展问题则需要依靠供给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供给管理的改善来实施。决定短期供给的因素是资本的数量,决定长期供给因素还包括资本产出率、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化,这些供给因素的改善减缓了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收益降低的趋势,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稳定和产出的持续增加。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短期问题需要通过刺激需求来解决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我们曾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需求。由于需求结构和需求方式问题,刺激需求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这种低质量、不可持续性的刺激手段不能有效解决过去长期增长中产生的一系列失衡与矛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增速和GDP都有大幅度提升,但从人均水平看,我国仍然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需要通过刺激需求来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要转变投资方式,调整需求结构。

1.把扩大投资与转变投资方式相结合。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仍然需要发挥投资的作用,但需要转变投资方式:一是要调整投资方向,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投资的比例较大,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本使用的低效。应当注意到现阶段的固定资本投资虽然对当时的GDP做出贡献,但若干年后可能会成为闲置或者废弃的资产,这样,投资造成的结果会事与愿违。同时,过剩的资金不断地流入资本市场,造成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剧烈,给宏观经济的复苏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转变投资方式,引导投资向加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倾斜,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增加就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有积极作用。二是给中小企业以投资支持。中小企业不仅是就业的主渠道,而且其发展会造就大量的中、高收入阶层,改变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倒闭,反映了我国尚缺乏有效的融资措施和渠道供中小企业在危机时使用,同时还缺乏健全的制度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危机。合理的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但能帮助它们在危机中渡过难关,更能给我国宏观经济注入弹性与活力,提升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健增长速度。三是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政府投资只能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向,而民间投资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政府投资见效快,但受制于财政约束,具有不可持续性。而民间投资机制灵活、产权清晰、投资效益高,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通过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转变投资方式,一方面逐步放开对竞争领域的控制,使民间投资公平合理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畅通民间投资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使民间投资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资金需求者手中。

2.把扩大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相结合。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需求因素看,一方面要扩大内部需求,另一方面要调整内部需求结构,重点在于调整内部需求中投资和消费的结构,进一步扩大消费对需求的拉动作用。一是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增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服务业,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就业水平。二是完善社保体系,扩大和提高社会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低保、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覆盖面,以消除国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不能仅靠发达地区的消费和投资,还要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潜力得以释放,为消费需求的扩大提供支持。

3.把转变对外开放方式和提高竞争力相结合。过去对外开放中的出口产品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往往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优惠政策支持得以发展,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生产方式是粗放型的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在这种形势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必须转变对外开放方式,改变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来确保出口的增长。同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创新力度,执行更严格的标准使产品的生产规模、产品的标准和竞争力更符合世界市场的要求,通过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来提高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结构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减轻国外突发事件和国际贸易市场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另外,还需要解决出口过程中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问题。从短期考虑,可以从需求的角度配合短期政策解决这些问题。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问题需要通过改善供给来解决

一国经济是否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并不是依靠短期的经济刺激,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有坚实的实体经济支撑和支持长期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呈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在某些行业出现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而在一些行业又面临资金短缺。这正是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结构的扭曲造成的后果。为此,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长期着手来改善供给。

1.促进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实现结构升级。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提高,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而当前我国一、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使部分行业需求过热而部分行业供给不足,直接造成消费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改善供给,首先要实现经济结构的高级化。一方面,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当前,应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既能减少经济的周期波动,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另一方面,实现产业高附加值化。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使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使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产业高加工深度化,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2.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创新驱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后发优势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递减,要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成长,就要不断总结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之处并做出相应调整,重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与发达国家开展技术合作来推动技术进步,由技术提升增强生产力,从而促进现实的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后,科技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也明显加大,但鼓励自主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技术,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发挥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注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相应的制度措施与保障却没有随着这种状况而及时跟进,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高学历人才不能人尽其用,出现了过度教育现象。这些人才没有被配置到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上,造成人力资本被浪费,不利于我国的科技创新。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实现技术创新的转型。提升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必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型,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次,完善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要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制定与技术创新需要相匹配的政策与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创新行为作出相应的保护,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活动。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善工业结构。我国工业化水平距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这就要不断加速工业化进程。从实践看,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经典工业化时代的任务,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不能再走过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而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工业化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在工业化中降低资源消耗。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三是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振兴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三、把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需求管理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表明,需要引入并重视供给管理。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不能仅依靠需求管理政策,也需要发挥供给管理政策的作用,把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

(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重视供给管理

从理论上说,供给变化而引起的生产成本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往往是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前提,并以效率改变为条件,而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而对于需求管理政策的短期性,供给管理的政策效应大都更具长期性。短期内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遭受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相对平稳,但其产生的消极因素却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供给管理政策虽然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效果,但在长期条件下,可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需求管理政策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重视供给管理:一是改善供给结构。放松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放松管制,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调整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分配,增加政府在公共产品方面的供给,弥补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缺陷。二是改善要素供给。在技术要素供给方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注重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发挥智力因素在部门产出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在资金要素供给方面,实现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转变,增强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拉动作用。三是改善制度供给。加快科技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创新,通过增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引导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规范收入分配,调节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扩大中等收入者和劳动者的收入比重,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问题。

(二)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型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这就需要进一步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变低效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手段有转变投资方向,增加研发支出,培育自主品牌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最终从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第一,由外部推动的经济增长转化为内生增长。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去一直是由外力推动的,主要表现为外资推动。外部推动的经济增长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规模扩张,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且收益低,同时缺乏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由外部推动的经济增长转化为内生增长,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内生增长。第二,由过去的资源耗费型增长向资源节约型增长转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要特别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求新的项目不能破坏生态,还要求治理过去的发展所造成的对生态的破坏。第三,由低成本的扩张向高效率的创新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走自主创新之路、新型工业之路、农业现代化之路和城镇化之路,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定位,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把长期增长与短期增长相结合

能否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也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性问题。任何经济体都追求的是长期增长最大化,但短期经济的波动不但会影响长期经济的走势,还会给国民带来负面的心理预期。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要协调好经济增长的长期与短期关系,更加重视长期发展问题:首先,要实现供给结构的调整。改变产业结构与经济规模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引导农业、工业向高效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消费和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现阶段,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扶持以通信、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第三产业。从长期看,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其次,加快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公共产品的均等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储蓄率以增加消费。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全民医保,同时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加大对老龄人口的保障力度,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性。最后,要进行制度创新。继续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完善各种市场体系,加快市场化进程,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活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继续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使其具有更强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供给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保平,郭晗,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转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9。

管理会计方向范文第5篇

摘 要 税制改革实施新的增值税制后,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增值税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从规定的内容来看,我国的增值税会计模式是:财税合一,这种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增值税 会计处理方法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一、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主要反映在: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存货按价税分离核算,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计入购货成本,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小规模纳税人不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均按价税合一对存货进行核算,存货成本包括已纳增值税金。因此,两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存货计价缺乏可比性。以同一含税价格销售相同的货物,其购货成本、销售额也可能不同,进而导致了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和损益的不可比性。一般纳税人如果在购进货物按规定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存货成本中就不包括付出的进项税额。如果该企业在购进时只取得普通发票或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存货成本中还应包括付出的进项税额。即有的按价税分离核算,有的按价税合一核算,造成企业同样的存货,因购进渠道不同,使同一企业的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等),按规定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应通过进项税额转出,转到购货成本中。这也导致了企业同一批存货因使用方向不同,其存货成本产生差异,而缺乏可比性。

2.对应收账款中坏账损失所包含的已纳增值税处理不合理。企业赊销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不但包括应收的货款和价外费用,而且还包括应由购货方负担的增值税金。企业的应收账款难免会发生不能足额收回或全部不能收回的情况,形成企业的坏账损失。而税收法规对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中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并未作任何处理规定,这不尽合理。企业发生坏账,不仅要损失销售货物,还要赔上一笔增值税金,这将影响赊销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负担。

3.进项税额抵扣的确认时间缺乏统一性。按税收法规规定,商业企业必须在购进货物支付货款后(包括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以所有款项支付完毕后),工业企业必须在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而企业购进货物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实际上已经支付了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及时申报抵扣。这一规定导致企业对进项税额不能及时核算。如果待允许抵扣时进行账务处理,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如果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会计核算和处理,就会出现超前抵扣,不符合税法要求。

4.增值税相关报表反映不明晰。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要求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税收法规要求编制增值税纳税申请表 ,两表的编报都是为了反映增值税纳税活动的信息。但两表均未反映不得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部分,包括未按规定取得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未按规定保管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和销售方开具的专用发票不符合规定而不允许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中未反映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这种报表结构和内容,不便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监督,也不便于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期末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必将影响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按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期末若有未抵扣进项税额可留作下期抵扣,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反映,这样在填列资产负债表时就与其他的应交税金 项目直接抵减合并列在未交税金项目中。未抵扣进项税额在未抵扣前应作为企业的资产,造成资产负债表结构信息失真。

5.会计科目不明晰。财政部《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核算企业当月上交上月未交的增值税以及企业月终转入的应交未交增值税和多交的增值税、由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转出未交增值税的借方和转出多交增值税的贷方转入)。这样,对于交纳增值税这一相同经济业务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明细科目核算,交纳当月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交纳上月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显然有违会计核算的明晰性原则,使本来清晰、简单的经济业务变得模糊、复杂。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余额,不是反映期末应交未交(多交)的增值税,而是反映期末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账户的名称与核算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所反映的,仅是期末未交(多交)税款,并不连续反映整个会计期间的应交、已交税款总况。当期已交的本期税金,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反映,把当期交税与当期补交上期的欠税分开列示,破坏了会计上同一业务账务记录的统一性和连续性,难以得知交纳税金总额。

二、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建议

1.存货成本的核算均采用价税分离方法。

企业购进货物,不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都采用价税分离的方法核算存货成本。对于普通发票中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对改变用途的存货和出口退税差额,其进项税额转出时,也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这样,对企业既是一种制约,又符合成本法则和税则。如果按税收法规规定企业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那么将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计入管理费用和计入存货成本没有太大的区别,计入管理费用的进项税额将直接影响当期损益,计入存货成本的进项税额也与企业损益有关,与前者不同的是计入存货成本转化为费用,将影响以后各期的损益。这种处理方法既符合税法的要求,也可满足会计的历史成本和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使存货成本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

2.允许转出坏账损失中销项税额。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可以抵减坏账损失中的销项税额。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用红字冲减),应收账款科目。转出坏账损失中的销项税额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企业的增值税负担,从而增加当期收益。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增值税收入,但可以从企业增加的收益中获得相应的所得税收入。其中,计算转出的销项税额,因为坏账准备是根据期末应收账款总额计算的,而应收款中包含了增值税,因此在计算销项税额转出时,应首先把坏账准备换算成不含税金额,再乘上企业的适用税率。

3.增设待转进项税额过渡性科目,以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确认时间不一致问题。按照规定,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会计与税法不协调。

工业企业购进货物的入库抵扣问题,可以增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进项税额) 科目进行处理。当工业企业购进材料尚未到达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进项税额) 和物资采购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上述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规定,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对购进未付款的货物,也可增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进项税额) 科目进行核算。其具体会计分录与工业企业类似。期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转进项税额)科目如有借方余额,表示尚未结转而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4.完善增值税相关报表内容。在增值税相关报表中增加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详细列报内容,企业期末未抵扣进项税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单独列示,因为按税收法规规定,企业购进环节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可以在销售后予以抵扣,若没有抵扣只能在应交税金借方反映,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实际上是企业已垫付的资金,所以应与其他垫付款一样作为一种待转嫁的流动资产列示在报表资产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报表数据失真现象。

5.改进会计科目。对增值税业务的核算,既然已设置了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进行单独核算,即不必再设置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可以考虑在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增设未交税金三级科目。用来核算原来由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核算的内容。

三、结束语

总之,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实行的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传统会计模式,由于增值税法和财务会计的目标不尽一致,它们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采用价税分离模式。

参考文献:

[1] 戴德明等.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侯立新.增值税业务有问必答[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