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字:德国;职业教育;职业基础教育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年《魏玛宪法》第145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年起,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69年8月1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年5月19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即经济与管理、金工技术、电工学、建筑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合同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职业预备教育年”或“职业基础学年”.

②在德国,凡整周(星期日除外)全天安排课的学校称为全日制学校;凡一周仅有一两天上课的学校称为部分时间制学校;凡整周仅在下午一两点以前安排上课的学校称为全时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6]T·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4卷)[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2,833.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地域差异 信息化

在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主要涉及的是非计算机的专业。职业中专培养的是面向第一线的技能人才,更多的要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等应用能力。所以职业中专学生更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职业中专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现在在中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作为会考科目,而且有可能作为高考科目,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中职的教育中更是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学习相应的知识,还可以参加各种计算机方面的考试,考取相应的证书。

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基础学习内容与中学的《信息技术》存在着知识点的重复,所以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势必改变。另外,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也要求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内容必须改变。现在的职业中专基本上是面向全省或者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经济好的地区的学校计算机等教学设施好,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也较多,师资水平也较高,因此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就高一点;经济相对差点的地区由于受到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的限制,与好的地区相比就有很大差距。其次是兴趣的差异。最近几年电脑已经普及到家庭,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更为明显,学生家长都愿意为子女配置较好的电脑,而且他们敢于自己动手研究计算机内部的构造,打开机箱,插插拔拔,因而动手能力很强。对电脑有兴趣的学生就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的研究,遇到不懂的往往可以通过自学或者请教老师来解决问题,所以能够专心研究学习;而那些对电脑兴趣不高的学生,无论家里或学校有什么样的条件,还是对电脑知识知之甚少。还有男女生的差异:男生兴趣高,动手能力强,本身喜欢钻研,而计算机使人感兴趣的地方就很多,一有条件就可以去研究计算机,因而能力就高;女生天生文静,不太愿意动手,兴趣也不太高,而且流于表面,相对于男生就要差些。

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看出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就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所以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因素,既不能从零开始,也不能定位过高。还有考虑专业的需要,要让学习的计算机知识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才学得有兴趣。所以我们考虑要进行分层次来教学:第一,对幼师专业的学生开设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网页设计类课程;第二,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开设Excel深层次的学习和WPS的应用;第三,对建筑、汽修专业来说,他们专业涉及很多图形处理,比如建筑制图、机械制图等,因而可以开设一些关于图形处理的软件的学习。

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所以不能离开计算机机房来上理论课,我们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操作计算机,甚至进行拆装练习,便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控能力。但随着上机课时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差,如果课堂时间较少,上机时就会碰到较多的问题,效果反而不好;还有一些同学在上机时出于好奇心或者自控力弱就玩游戏等。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出力,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对不同的同学进行分别辅导,在学生上机实验时,教师要多走动对差些的学生进行指导,对思想不集中的学生要及时制止,并引导他们做好实验。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更新,实践能力需要加强。中职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这些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解不深,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要求不清楚,往往处理不好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在教学内容上的区别,处理不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是将计算机专业课内容或普通本科的内容经过压缩或简化,然后讲授给学生。所以还需要计算机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研究学生,总结经验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Fundamental Courses

――Remarking Achievement of Innovation on Mathematics Course

HE Dan

(Wuxi Advanced Normal College, Wuxi, Jiangsu 214000;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215006)

AbstractIt is a pity that mathematics education is falling to neglec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lthough it was o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of fundamental system in colleges. Actually, it is describ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courses with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my own experience engaged in this field, which depends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its fundamental courses especially. As a result, I conceive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sincerely as there are many brilliant innovation procedures carried out and confidence achieved around u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mathematics; innovation

职业教育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职业教育概念来说,各国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条例》第一条的规定为准,即“包括学习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以及各种职业的技能、实践知识、工作态度和理解能力在内的学习形式和阶段教育过程”。①

1 职业教育基础学科的现状

很多人没有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往往重视专业类技能学科,轻视基础教育学科,甚至还有取消基础学科教学的呼声存在。这使得职业教育中基础学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差,成绩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过去的九年时间里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已经有了抵触情绪,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进入职校学习后思想进一步放松,导致数学水平一降再降。

根据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七种。②他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学生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智力,从而也就丧失了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2 职业教育数学学科的现状

数学是基础学科中培养人的数理逻辑和空间智力的重要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的地位在职业教育中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第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成绩大都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入学的中考成绩可以明显发现,数学和英语是造成总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且数学的低分段人数偏多。这说明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之前数学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因而在中考中不具备竞争力。

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刚入学之初,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任务就不那么重了,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学业。正是由于这样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很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后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得过且过。再加上很多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严峻了。

第三,学科教学的课时不足,无法使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内容。碍于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思想教育,补充所缺的知识,而学生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才开始真正步入正轨,成绩提高稍显迟缓。与此同时,主管部门误解职业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学数学,进而对数学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压缩,甚至有的专业取消了设数学课,教学时间和质量自然都无法保证。

第四,没有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的优秀教材和练习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各不相同,所以很难采用统一的教材进行基础学科的教学。学校用过三四套不同的数学教材,但是没有一套能够契合学生实际水平。有的过于陈旧,还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内容;有的书本语言奥涩,知识点缺乏例子的形象说明,学生不易理解;有的例题没有层次感,难度大技巧性强,学生根本无法掌握,例题与课后练习脱节也屡见不鲜。

3 数学学科教学的改革及初步实施效果

职业学校的数学学科面临困难,学校和教师都在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希望能找到好的方法使得数学教学能够与时俱进。

(1)合理安排课时数量和教学的内容,对教科书的章节重新做出安排,对复杂的繁琐的问题尽量简化,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略作提高,补充书本以外的相关进阶内容,使所学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构架。

(2)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选取有充分代表性的例题及变式。在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理解问题,把握系统的思维方法。

(3)评价体制上实现创新,在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引进30分制。这30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三本作业(笔记本、错题本整理和知识归纳本)综合评定,各占10分。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假以时日让学生逐渐学会怎样梳理知识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网。

这几项改革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不再心存畏惧,能够更好的按照要求顺利完成学习的任务。30分制的成功引入也在机制体制方面保证了数学教学的综合质量,有效遏制了平时学习不认真而临时抱佛脚的消极学习作风。

4 对未来改革的设想

改革在于创新,措施付诸实践,未来还将继续有新的办法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比如,加强应用部分的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深入介绍数学公式在Excel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考察学生掌握情况时重点考察应用能力,弱化识记的内容,比如考试中将公式给出,考察学生对于公式的应用是否正确。学生对计算器知之甚少,只会简单的加减乘除操作,不懂如何使用其全面功能便捷处理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如计算角度制的三角函数值,运用对数的换底公式结合计算器计算对数值,利用统计功能计算数据的期望和方差等等,并且在考试中加以考察,使学生解除对运算的恐惧感,敢于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仅培养人的数字运算技能,更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一般能力中最为核心的一项能力,梳理繁杂,收获信心。数学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也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方法和赢得久违的自信。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注释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51-02

一、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讲,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概括为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教育管理结构相对混乱、教育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和职业院校与劳动培训部门缺乏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点:其一,教育培训与劳动就业管理“两头堵”且呈刚性约束状态,教育培训与劳动就业行政管理部门各行其是,双向控制办学方向与办学资源。教育和劳动管理部门都可以在各自权限内审批学校与专业,且实行标准不一。由于职业院校与培训部门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学历多重认定、学校专业重复设置和教学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其二,在招生计划管理上教育培训和劳动管理部门各行其令,招生政策与方式不一,职业院校之间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各级地方政府与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协同管理有名无实,“各立山头”、“分灶吃饭”现象严重。其三,由于各类职业院校隶属关系多样,行业、地方、社团与企业教学管理模式多样化,各级职业院校存在“一模多管、一管多模”的现象。各校在经费来源、建设项目、教学评估、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和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政策、制度和标准。其四,职业教育布局同构性问题突出,专业办学同质性现象严重,有限专业办学资源无法集中使用。结果是财政性职业教育投入多集中在教育部门管理的公办院校,财政性培训经费投入多集中在其他职能部门或社团管理的公办院校或培训机构,导致职业教育投入配置不合理,投入产出效益比较低。其五,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都比较低。院校之间,由于各地办学主体多样化,很多院校之间无法相互统筹,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无法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因为职业教育经费实行行政化管理,且来源渠道单一。校企之间,由于国家还没有鼓励企业参与办学的相关政策,导致一方面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及企业发展“文章”作的多,但是实际效用是“雷声大,雨点稀”,出现了集而不团的现象,使得职教集团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指出,尽管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要求突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存在上述的体制性管理障碍,各级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现有条件下学校无法解决管理体制摩擦产生的改革成本,导致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举步艰难,致使一些高等职业学院或中等职业学校出现向普通高校或普通高中靠拢的趋向。

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对策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院校办学自。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是政府的职能。如何管理好职业院校,这是职业院校自主管理权的重要内容。所以,政府对职业院校的管理不应定位于监管,而是要定位于切实保证职业院校在诸如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拥有自。政府通过让学校自行管理、下放权限,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这样可以激发学校的自身潜能,根据学校本身的专业教育优势,跟企业需求、市场需求挂钩,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2.强化职教集团在办学上的地位和作用。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简政放权,逐步缩小教育行政管理范围,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科学、系统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政府、企业、行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同时政府要整合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与行业协会资源,把职业资格认定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鼓励企业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投入和捐助应享受免税政策等。

3.发挥地方政府区域性职业教育环境优化功能。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为职业院校发展清除各种不利的政策、体制和制度,当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清道工”而非“设限者”。通过简政放权优化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强政策导向、制度激励和约束作用,尽快建立和完善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4.确立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农业高校在科技、信息和人才资源方面占据着优势地位,为各级农业领导干部培训和农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带动着农业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各省、市、区、可以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为牵头单位,利用并优化整合其现有的校内外有效的教育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县级以上农业领导管理干部的培训、农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乡村干部培训、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培训。

三、促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措施

1.通过政策导向机制,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选向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政策导向激励”。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将办学管理权和自下放给学校,进一步调动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对于目前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问题,可以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做法,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落实职业教育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启动企业利益驱动机制。通过对企业进行专项补助或者提供长期贷款形式给予企业相应政策扶持,激励企业参与学校产学研过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发挥职教集团功能,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具体方式可以有三方面:一是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通过目前普遍实施的职教集团办学模式,学校通过邀请相关专业的人士组建办学委员会,通过企业的实际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认识来组建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为学校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促进校企长期合作。二是发挥行业组织的校企联姻中介作用。行业协会以及各种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及产业发展中具有承接与联系功能,可以起到信息沟通与利益嫁接的作用。三是在校企之间通过契约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签订委托合同,将政府、行业、企业及事业部门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以此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约束各自行为,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因校而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基地功能。农业类高职院校在科技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占有较强的优势,凭借这些方面的优势,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中可起引领、牵头作用,即可以整合自身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一是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农业领导干部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二是组织开展相关的具有较高信度、能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佐证的调查研究;三是举办高级专题研修班,主要针对县级以上农业领导管理干部以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进行培训。

4.搞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具体措施有:一是建立董事会制度,构建多元办学治理结构。通过多方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建立董事会制度,通过利益机制监督职业学校办学行为,促使校长管理好职业学校。二是建立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减少中间管理环节。明确各级管理责任,事权落实到位,任务直接到人。三是建立专业法人制度。明确教师在职业教育事业中的责任权利,鼓励老师通过主动了解市场需求,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来促进学校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5.根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搞好专业学制动态调整。质量加特色是高职教育与传统学科教育的根本区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能否符合专业人才市场需要,是专业建设与发展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把专业建设和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稳步推动专业办学规模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和实施方案时,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充分调动全体专业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人员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其贯彻实施奠定了比较牢固的社会实践基础。在办学方式上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办学方法,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采取动态的可持续改进的弹性调整机制,将专业办学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需要的适应周期。

参考文献:

[1]王静,徐军,姜明明.高职院校开展农科教结合的有效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01):73-74.

[2]姜桂娟,孙绍年,张季中.人才培养与服务“三农”并举 创建“校农结合”五联动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3]何伟威,张季中,高秀杰.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三农的方式与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1).

[4]栾申洲,纪炳南,董娜,徐世玉.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牡丹江“三农”的途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5]王彦智.简论加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05).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企业真实项目;任务驱动;课证融合;校、企、社三方合作

中图分类号:TP3-4

1 研究背景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是一门培养计算机信息处理核心技能的公共基础课程。经过高职院校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学重点从计算机理论知识转向计算机应用能力,从知识和方法介绍为主转向以案例教学为主,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术,但是没有从岗位能力和信息处理核心能力培养的深层次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

1.1 对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分析不够

一般而言,专业教学计划都由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专业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因而在做专业调研时他们经常忽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往往只提出通过某一级别的等级考试这样笼统的要求。加之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缺乏深入的调研,对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技能了解不够,在教学中对课程的把握不准,从而导致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离,甚至脱节。

1.2 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不紧

不同的专业和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不同,我们应该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大都不太了解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因而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相同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甚至相同的教案。教学毫无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还存在较严重的为教计算机而教计算机的现象。

1.3 课程教学资源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不配套

在高职计算机教材市场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校本教材,而这些教材没有提供适合各个不同专业配套的教学资源。单一的、重复的教材开发,缺少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支持,缺少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配套资源,只会导致高职教材市场越来越泛滥。

1.4 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从高职学院的实际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考分离,全校统考,这种考查方式公正而合理,但其考查目标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过多过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又不够;甚至连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出现了相当多的理论性很强的题目。这种期末考试决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机制,直接导致一些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制作自荐书的时候,仅会基本的打字,一些稍微复杂的排版都不能独立完成。

针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高职教育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以“培养信息处理岗位能力”为目标,并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体系、考核评价机制、教学团队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2 以“岗位能力”为目标开展课程定位研究与实践

以计算机基本知识点来构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会“考”但不会应用到工作。因此,课题组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对大量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把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定位一:将学习起点调整为非零起点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日益普及,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由原来的零起点变为非零起点。因此,我们果断地将教学起点定位在“办公软件的应用”,将教学内涵、层次进行较大的提升,而把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不再作为独立的内容讲解,而是交给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建立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保障。

定位二:培养适应工作岗位的准职业工作者

通过对现实工作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项目。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实际办公环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真正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办公事务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处理办公事务的条理性和规范性。

定位三:突出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基础技能人才。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课程突出培养学生在两个方面的职业技能:一是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化办公事务的能力;二是信息搜索处理的综合能力。

3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与实践

摒弃过去以软件功能来组织教学,代之以职业工作岗位流程中的真实项目组织教学与实践,构建“真实项目、真实环境、真实应用”的全新课程内容体系。

3.1 按现代职场办公岗位的需求,构建新的内容体系

通过对大量企事业单位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在计算机基础应用中,需求最多的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各类办公信息,如长文档的编辑管理、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信息搜索和会议议程安排、产品展示等。从现代职场信息化办公岗位的需求出发,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部分模块教学内容

3.2 按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认知规律,构建新的教学逻辑顺序

本课程以培养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职业工作者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以职业工作者在现代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为背景,以某大学毕业生成功应聘到公司,在半年的试用期内,和部门同事一起出色地完成入职微机的选购与安装、公司文档管理、连接计算机网络、公司资料排版、新品手册排版、新品宣传推广、新品销售数据报表、年终系统安全与维护等任务为原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认知成长规律的新的教学逻辑和内容顺序。

3.3 按专业精选企业真实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教学布局

要做到具体教学内容能够覆盖新的教学体系,关键在于精选项目。根据现实工作和企业实际需求精选出一系列真实教学项目,实现了“以案例群覆盖知识面,以项目体系构建教学布局”。教学项目的选用既考虑到实用性和趣味性,又兼顾到知识的逻辑性。把从企业精选出的项目按专业大类分类,形成项目集,各专业的教学项目、实践项目、考核项目均可按专业从项目集中选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以“业绩考核、以赛代训、课证融合”为手段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样,因此要改变“在课堂中教学,在机房实验”的教、学方式。

4.1 工作室业绩考核

按照“湖南省文化产业职教集团”计算机应用工作者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模块进行工作业绩考核。每个模块测试项目均采用集团真实项目。

4.2 以赛代训考核

通过各种竞赛考核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档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以及社交礼仪能力等职业能力。

4.3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考试通过者可获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办公的通行证。

建立“教―训―证”三位一体培养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行业竞争,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真枪实弹”地进行操作,大大缩短了步入企业的适应期。

5 以“校、企、社”三方协作开展立体化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

立体化资源仅由教师孤军奋战来建设,仿若古时候的闭门造车。本课题研究团队提出“学校、企业、出版社”三方协作开发立体化教材。

5.1 “校企合作”策略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按照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人才岗位能力分析;其次将各行各业汇集来的企业真实项目,转换成适合不同专业的教学项目、实践项目和考核项目,把企业工作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模块,形成技能项目模块结构。

5.2 “校社合作”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以及常规教学与网络学习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迅速普及,促使教材建设向支持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立体化教材发展。因此,联手出版社,融合国内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建立与专业大类对口的配套教学资源库,从而避免教学资源的闲置和重复建设。

5.3 “三师合作”策略

“三师”是指教学一线的教师、高级工程师(如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师(职业教育课程专家)等。我们从企业引进技术专家,不仅带来了企业团队建设的先进理念,还带来了企业真实项目。职业教育专家为课程改革引航;一线教师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三师合作才能使课程改革之帆驶向正确的彼方,才能开发出有职业特色的、符合各专业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才能培养“双师素质”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的“学习型、研究型、应用型”教学团队。

融合不同行业的企事业专家,联合出版社,三方协作共建课程资源库,才能真正构建“纸质教材――数字资源――网络平台”相互融合的立体化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吴振峰.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灿辉(1978.9-),女,网络传媒系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