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卫生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52-01

20世纪末,针对水痘、风疹、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制定颁布相关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标准和准则。与此同时,我国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大规模传染后也出台相关预防和隔离的规范与标准。尽管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齐心合作,使得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然而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任重而道远,现本文就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1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

1.1 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1.2 传染源:①病原携带者;②患呼吸道传染病患者;③动物传染;④隐性感染者。

1.3 传播途径[1]:①经飞沫传播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因此,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②经飞沫核传播 飞沫核是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可以此方式传播。③经尘埃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较大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均可以此种方式传播。

1.4 流行特征:①强度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②地区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只限于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此等传染病因有其地区特征,均称地方性传染病。③季节特征: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升降,不同的传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节性。季节性的发病率升高。与温度、湿度、传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动有关。

2 预防与控制

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必须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规律,采取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即采取第一级预防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采取第二、三级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展。

2.1 第一级预防[2]:1.改善环境措施 主要是运用卫生监督的措施,保护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食物和土壤免受环境污染物污染,消除或控制环境中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这是预防疾病发生最积极、最根本的措施。2.增进人体健康的措施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根据疾病发生的因素分析,由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不科学引起的疾病约占一半左右。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注意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2) 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在与传染病作斗争中,预防接种对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所以预防接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第一级预防措施。

2.2 第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包括疾病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疾病专门防治机构,建立传染病、职业病报告制度以及疾病监测制度等。其中对高危人群实行定期有效的筛检对慢性病的二级预防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意义。推行早期有效的筛检方法可以起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良好效果。

2.3 第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在疾病防制过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类型疾病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对病因明确的疾病,特别是病变不可逆的疾病,一定要尽力采取一级预防为主,;对病因尚不够明确,一级预防效果尚难肯定的疾病,在尽量做好一级预防外,要重点做好二级预防;对所有已患病的中、晚期病人,也要尽力做好三级预防,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3 结语

本文就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予以综述,主要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征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

参考文献

[1]李倩,凌罗亚,蒋征刚,等.浙江省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I):27.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海上船台 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措施

渤海石油海上船台由于海上工作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各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海上工作人员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现象,对海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到,海上船台工作人员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却未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对海上船台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自2007年1~12月渤海石油曹妃甸11FPSO(浮式储油轮)工作人员在海上工作期间上呼吸道感染 405例;在陆地休假期间上呼吸道感染73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0~50岁,平均35岁。

1.2 调查方法 以渤海石油曹妃甸11FPSO为调查对象,统计自2007年1~12月,工作人员在海上船台工作期间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结合船台医务室的资料与信息;同时,对曹妃甸11-2FPSO工作人员在陆地休假期间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结合渤海石油职工医院(二甲医院)门诊的资料与信息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资料,据此进行前后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见表1、表2。表1 2007年1~12月曹妃甸11FPSO工作人员在海上船台工作期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情况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自2007年1~12月约1年内曹妃甸11FPSO工作人员在海上因上呼吸道感染就医人次达405例次(不含自带药物治疗人数),根据此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感染率达18.40%,海上船台工作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表2 2007年1~12月曹妃甸11FPSO工作人员在陆地休假 期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情况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自2007年1~12月约1年内曹妃甸11FPSO工作人员在陆地休假期间因上呼吸道感染就医人次达73例次,根据此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感染率达10.02%,明显低于海上船台感染率。

3 讨论

由本组调查结果得知,自2007年1~12月,人员在海上工作期间上呼吸道感染405例,感染发病率高达18.40%,在陆地休假期间上呼吸道感染73例,感染率为10.02%,此提示人员在海上工作时,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增高。导致海上船台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海上船台工作、生活没有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体质减弱,抵抗力下降。(2)在海上船台工作,精神压力加大,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3)海上环境与陆地截然不同,海上气候变化大,船台内外及日夜温度差异大,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海上工作人员都是青壮年,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易感人群,且集中工作生活,容易发生相互感染。(4)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随地吐痰等。(5)环境的影响,如卫生清扫不及时彻底,各种病毒和细菌乘机生长繁殖;工作场所、寝室房间空气不流通,使各种病毒和细菌滞留在室内。(6)中央空调系统,由于空间相对密闭,人员密集,空气基本上处于不流通状态,各种污染物堆积浓度上升,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某些微生物在空调系统中大量繁殖,使人员健康受到危害。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或“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普通感冒一般持续7~10天,少数可持续1个月以上[1]。如果较重,或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向支气管炎、肺炎、肾炎甚至是心肌炎演变,将严重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若海上工作人员集体感冒,会影响工作及休息,这些均不可避免地对船台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下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船台集体感冒的发生:(1)加强人员健康教育,提高人员的防范意识。应积极配合船台医生,借助板报等形式做好健康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自身免疫力;尤其是海上工作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3)注意饮食,合理营养,平时多喝水,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4)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5)工作场所及寝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对寝室及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消毒。(6)船台保洁部门应加强环境卫生的清扫及消毒工作。(7)加强对密闭空调环境微小气候的管理,制定不同送风区域的隔离控制措施,避免建筑物内各房间、各区域的空气在空调系统内相互混合送入室内,定期对中央空调系统消毒。(8)必要时采用药物预防;如注射免疫球蛋白、流感疫苗、干扰素等[2]。(9)生病后及时就医,听取医学意见。若为流行性感冒,则必须隔离治疗。总之,只要有关部门重视,在工作人员中加强宣传,主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减少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海上工作人员中的流行,并有利于海上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范文第3篇

2006年6月19日~7月3日,西峰区温泉乡黄官寨小学有部分学生相继出现以皮肤红斑、疱疹、结痂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证实为水痘爆发,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黄官寨小学位于温泉乡西峰区城郊,在校学生610名,设有小学6个年级,17个班级(含1个幼儿班);其中男生317名,女生293名,均为走读生,教职工36名。从6月19日~7月3日共发病56例,罹患率为3.5‰(56/610)。疫情波及6个年级10个班,占全校班级总数的58.82%,其中一年级和幼儿班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3.57%、17.85%。

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时间分布:这次水痘爆发流行首发病例发病日期为6月19日,最后病例发病日期为7月3日,所有病例均在1个最长潜伏期内(16天),以6月22日~6月26日为发病高峰,共发病37例,占总病例数的66.07%。

年龄性别分布:年龄5~13岁,其中5~7岁38名,8~10岁10名, 11~13岁8名,分别占总发病数的67.85%、17.86%、14.29%。所有患者中男24例,罹患率为7.57%(24/317 ),女32例,罹患率为10.92%(32/293),男女发病比例为11.33。

患者临床表现:①所有病例均有发疹,皮疹以红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顺序演变。②大部分病例有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③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发于躯干,后扩散至脸、肩、四肢。

疫情处理措施:西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对所有水痘患者,一律实行隔离治疗,待皮损全部结痂后方可返校上课;同时要求黄官寨小学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每天进行晨检,要求对学生因病缺课原因进行调查,并将情况及时报告。②切断传播途径: 上课期间,教室通风,教室用消毒液喷洒地面,擦拭桌椅。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黄官寨小学所有请假的学生进行个案调查,及时发现疫情,核实诊断。④保护易感人群:与水痘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宣传动员到各医院防保科接种水痘疫苗。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与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传染性强,易暴发和流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1],在某种情况下可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 但有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显的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0~2012年的本地区所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流感46起,655例;水痘40起,706例;肺结核35起,300例。流行性腮炎20例,125起;12起,75例。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 201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流感、水痘以及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是城镇最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占吸道传染病总数的35%,水痘占38%,肺结核占16%。它们感染人数最多,主要由空气传播和飞沫、尘埃等传播所致。

2.2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人群涉及广泛,所有人群都存在易感,尤其是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为容易感染的人群。儿童易被感染,在城镇最容易出现暴发。据统计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有1340例,占感染人群的72%。

2.3冬春季节为城镇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据统计冬春季节感染人数有1284例,占总感染人群的69%。流感、水痘等传染病大部分都是在冬春季节。

2.4与患者离得越近,被感染的概率也就越高。城镇的环境越差、居住密度越高,感染的几率就越高。

3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经呼吸系统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复杂,种类繁多,包括细菌, 病毒,衣原体等[2],在呼吸道感染方面,一般由病毒所引起的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和细菌联合感染的为下呼吸道感染[3]。该种疾病由空气传播和飞沫、尘埃等传播所致。飞沫传播只有在近距离接触时才会有感染的风险,而细菌等则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是最为广泛的传播方式。流感、水痘以及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是城镇最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群广泛,存在易感人群。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4]。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通过不断完善城镇的疾病防治设施配套,做好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5]。包括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设施,让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提高城镇环境卫生,改善城镇居住环境。城镇的环境越差、居住密度越高,感染的几率就越高。本城镇人口密集,对于城镇的卫生环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以后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改善生活环境。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包括隔离治疗患者, 因为传染病患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最主要传染源[6]。 隔离治疗患者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同时追踪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观察。我们要做好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的保护。秋冬季节前对易发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疫苗接种。如有疾病暴发,对少年儿童和老人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开展和加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远离患者或可能染疫动物。根据可能污染来源以及污染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环境进行消毒[7]。

本文通过以本城镇居民的呼吸道传染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做好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通过不断完善城镇的疾病防治设施配套,解决城镇的环境卫生问题,对于感染患者的隔离,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前进行疫苗接种,以及做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传等,从多方面、深层次入手,科学有效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够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几率,提高居民的健康环境,使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试行版第1版)[S] . 北京: 2009:5(8):1.

[2]王学会.广西武鸣县 2005~2010 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66-1667.

[3]田生科.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13.

[4]肖雷,王凤双,吴殚,等.2010 年北京市顺义区某中学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79-1880.

[5]杨小兵,赵鑫,贺圆圆,等.三峡库区湖北宜昌段蓄水前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3):62-64.

呼吸道卫生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35-02

ICU是医院危重患者监护及治疗的特殊区域,由于这些患者通常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且常留置了多项侵入性检查与治疗装置(如导尿管、气管切开、留置针和呼吸治疗装置等),极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这些感染可以导致患者抢救的最终失败,也使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因此,ICU医院感染的防控十分重要。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ICU68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防控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2007年1月―2012年6月本院ICU病房的68例医院感染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27-89岁,平均年龄53岁,60岁以上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诊断是根据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2 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收集ICU所有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病种、入住ICU时病情危重程度、入住ICU天数、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68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占同期ICU住院病人286例的18.8%,其中60岁以下44例占总数的81.5%;60岁以上10例占总数的18.5%。54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42.5%;泌尿道15例占27.7%;血流相关性感染6例占11.1%;其他感染10例占18.5%。

2.2 医院感染疾病的分布 6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脑损伤性疾病30例,恶性肿瘤6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12例,其它5例。

2.3 医院感染的致病菌情况 6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单一菌感染32例,混合菌感染34例,从分离的病源菌中,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见,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2.4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6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48例大剂量使用多种抗菌药物,21例使用激素,45例行气管切开,23例行呼吸机治疗,68例留置尿管,36例行深静脉置管。本调查研究发现医院感染与患者性别、入住ICU病因无关,而与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有关。

3 对策

3.1 加强ICU管理 首先ICU要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可降低医院感染病源体的传播,循证医学证实严格更衣、换鞋制度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其次要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要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同时做好空气、物表、地面的消毒工作。

3.2 严格无菌操作 在实施各种操作(吸痰、导尿及静脉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应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口腔、鼻咽与气管切开的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要分别使用,另外正确吸痰,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导致细菌侵入[2]。

3.3 严格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卫生能极大的减少医院感染并降低医院感染的危险性[3]。操作前后正确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3.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的使用是引起细菌耐药的主要因素。广谱或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多重耐药菌产生增多,给重症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医院应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委员会和监测系统,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做到定时了解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要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合理给药包括剂量、时间、途径、速度、连续给药、药物相互作用等,必要时联合用药,合理配伍药物,并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恰当的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还会导致患者菌群失调,明显降低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造成耐菌大量繁殖,增加感染机会。

3.5 加强呼吸道的处理 本组资料显示,下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医院感染最多的部位之一,病死率居高不下,治疗困难,所以应加强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可以减少致病菌在口腔、咽部的寄生繁殖与预防细菌下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积极设法促进患者排痰,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附入气管造成感染,喂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误吸危险因素的发生。要定期更换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管道上的冷凝水要定期倾倒,管路上雾化、湿化用水要使用无菌液体,要加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莉莉、左改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