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范文第1篇

报纸刊发经济学家文章之原因及效应

这种现象似乎在我国新闻史上从未出现过,虽然上世纪上半叶京津沪报纸上也刊载经济学家的署名文章,但数量极少,难得一见。进入20世纪下半叶,国内各报几乎难觅经济学家的文章(除了经济学家们迫于形势压力所发表的“大批判”之作),直到世纪交替之时,各媒体才开始大量刊载经济学家的文章。

这种现象的产生,当然是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经济实体之一的大背景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社会上已经存在一股涉及股市、楼市、各要素市场和各实业领域的强大的社会投资力量。尤其是市场机制初步建立,使得普通百姓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经济中去。于是,人们不再需要简单的、有相当数量的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而是需要看到对大量复杂的经济现象作有穿透力、有见地的权威分析。因此,综合类、都市类报纸每天都有此类文章,而一些财经类、经济类报纸则几乎每天都有一整版内容,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上述仅是从读者方面来说的。当今媒体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全放开的市场,有了单边的市场需求,不一定就有适当的供给。世纪之交,一批新的都市类报纸横空出世,以贴近读者、贴近市民的姿态出现,猛烈地冲击了向来板着面孔的传统报纸。在上海,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没有一张成功的、被读者认可的经济类报纸,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大城市地位十分不相称。因此,新创办或经大幅度改版,出现了几份经济类、财经类报纸,这些报纸大量刊登经济学家文章后,传统报纸在受到冲击以后逐渐改革,也开始刊登经济学家文章,力争贴近读者。

经济学家在大众传媒上亮相,一时间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尤其是那些千字以下的经济随笔,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普通百姓与专家学者的距离,听到经济学家们的真知灼见。而少数经济学家通过走出经院学府成为大众明星,传媒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版面的“含金量”,提高了自身的档次。

然而,报纸因此而获得成功者甚少,发行量并无起色。其基本原因,除少数几篇既短小精悍又极具真知灼见,且深入浅出的经济随笔外,大部分文章读者并不爱看。有些文章可能过分专业、过分深奥,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有些文章则人云亦云,其观点早已为关心经济的读者所知,毫无新意,只不过戴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帽子;而有些文章并非是“随笔”,篇幅很长,读者自然极少。凡此种种,即使经济类专业报纸也不可能亲近其设定的目标读者。

经济学家的分类和媒体素养问题

经济学家其实是分类的,经济学家的文章自然也是分类的。当然,文章和作者身份不会那么严丝合缝的对应,但基本的倾向,作者的专业特长还会在文章中显示出来。

按照通常的经济学分类,大致可分三类: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产生于人们要求有解释一般经济行为的经济理念,应用经济学产生于企业和个人在诸如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贸易、会计、签约等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管理经济学则是经济组织系统、有序运转的需要。

而经济学家的分工则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重点来划分的。无论多么出色的经济学家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经济领域都作出贡献性的研究。经济活动宽广的覆盖面以及人的精力的有限性,要求经济学这门学科必须有适当的分类。原则上经济学的分类决定了经济学家的分工,但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和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逐步加深,经济学家也会对经济学的分类进行适合于现实需要的调整。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大致分三类:理论经济学家、政府经济学家和企业经济学家。

显而易见,从经济学分类和经济学家分工来看,一般读者包括十分关心经济的读者更感兴趣的是应用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家、企业经济学家。

理论经济学家研究的理论经济学,虽然枯燥深奥,常人不易懂,但日常的经济问题,一般的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都需要理论经济学作基础,企业经济学家、尤其是政府经济学家往往是由理论经济学家出身的人来担任,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府经济学家中,有不少是有名的理论经济学家。

作为名人,读者崇敬有加,而传媒为了提高自身档次、为了吸引读者,对之竭力追捧,恨不能请他们日日在此开辟专栏,起码也是每逢大事即发表文章。

可是,理论经济学家不可能每天都出成果的,大部分理论经济学家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未必出大成果。何况,理论经济学家中还有不少专治计量经济学,其研究成果,普通的读者是不会有多少兴趣的。

当然,关于政府经济学,关于公共财政政策,有些正好事关某位理论经济学家专长,那么请他在媒体上评说,无疑是恰当的,可是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呢?政府经济学家研究的大半是公共财政政策,普通读者当然关心。但是政府经济学家中相当一部分平时是在做各种数理经济模型,计算各种经济参数,以求比较严密的结论、方案,供政府参考。这样的计算、研究、模型,能有几许读者会懂?

同样,企业经济学家也有许多是研究计算做模型的,多半服务于某个上市公司或证券公司,而上市公司则牵着万千投资者(也是媒体受众),并且众多上市公司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需要分析需要解读。在这个领域中,经济学家有大量言论要发表,而读者也有着大量阅读的需求。这就是股评大受欢迎的缘故。

然而,对于企业经济学家来说,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表面来看,受雇于谁,自然为谁服务。企业经济学家受雇于企业和企业家,自然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中国股市目前还很不规范,上市公司、证券公司黑箱操作时有所闻,一些企业经济学家跟着一起虚假的信息和误导的分析也常常发生,这就引出一个经济学家的道德问题。企业经济学家固然要忠于雇主,也要忠于社会大众,可在学术问题上,在经济学家的本身职业上,凌驾于上述两个“忠于”之上的更高的“忠于”,是忠于真理。可惜,现在这样的经济学家太少了。

道德问题不仅对于企业经济学家,对于政府经济学家和理论经济学家也同样存在。企业经济学家在为企业讲话时,人们还容易识破,因为他们所受雇的身份通常是公开的,而一些大牌的理论经济学家为某些利益集团讲话时,人们往往在事后才能发觉。而当读者发现自己被误导之后,还会对那些经济学家文章感兴趣吗?

同时,经济学家见报的文章受欢迎,还需要执笔者的媒体素养。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不一定是个好的媒体作者,就如同一个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个出色的科普作家。所谓媒体素养,其实就是新闻所需要的文体。我们常说,新闻文体就是把一件事用大白话写出来,让普通读者都能读懂。媒体上的经济学家,既要有观点,又要有道德,还要有媒体素养,这简直是一种苛求了。

然而,今日之报纸确实需要大量那些切中时弊、有分析、有观点的经济随笔,这是读者的迫切需求,而且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报纸。有人说,今日报纸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竞争,而是到位的分析、深刻的思想、正确的观点之竞争。在这个意义上,这句话是对的。可是,经济学家又不可能提供那么多适用于报纸的文章。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笔者认为,这个任务理该由媒体人承担。

首先是其必要性。就传媒而言,读者的需要就是传媒的责任,而对传媒人来说,传媒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报纸上的一切文字、图片最后均由报纸的编辑、记者落实在版面上。编辑、记者理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责任,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那么,一般编辑记者能胜任吗?应该是完全有可能的。

编辑记者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其长处是了解读者的需求、心理、阅读习惯,抓得住新闻热点、大众关注点,善于把一件事情或一个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而这些技能在经济学家那里是很少有人具备的,且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养成的。

当然编辑记者的短处也是明显的,即缺乏经济学专业基础,然而这个短处并非不能攻克。一个记者、编辑的知识面应该是广博的,但不可能是“万能博士”。编辑、记者的采访面很广,不可能对采访的对象、采访的事物有很深的认识,但必须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尽量去加深理解和把握。当一个经济热点、经济关注点出现之时,编辑记者可以找适当的人、适当的事、适当的经济专家作为采访对象,从而写出适合读者胃口的经济分析、经济评论文章。另外,作为专家型的编辑记者(包括报社领导)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撰写一些经济评论、经济分析。

负责经济分析、经济评论版面的编辑记者应当具备相当的经济学基础,最好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学历,报社也要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专家型人才,吸引并稳定一些骨干在这一领域干下去。目前记者轮换采访条线,虽然利于防止记者站在采访对象立场代表利益集团讲话(这说到底是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但不利于培养专家型人才。当然,负责经济分析、经济评论版的编辑记者也有一个职业道德问题,这就不是本文所探究的问题了。

传媒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媒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理论范式

传媒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是传媒文化跟随时展的最新成果。现代社会经济现象成为新闻传播业关注的焦点,促使传媒业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传媒经济是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引发的经济现象,并且越来越成为主流的社会经济现象,传媒产业也逐步成为各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管理制度的升级、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传媒行业自身的转型与改革等等,都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学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下文从传媒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等方面简要介绍传媒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初步建立起传媒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架。

一、传媒经济学的概念界定

传媒经济学理论研究跟随传媒行业的发展而兴起,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就将“传媒经营管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开启了国内对传媒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大门。但由于传媒经济学涉及多门学科,加之其为新兴学科,缺乏充分丰富的研究材料,国内外学者对于传媒经济学的概念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我国真正开始关注研究传媒经济学则是近20年代的事情,随着国内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的新要求以及受到国外先进传媒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影响,点燃了我国对传媒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潮,不少专家对于传媒经济的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周鸿铎在《传媒经济导论》中指出传媒经济是研究人们在传播活动中所支配的各种资料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利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以传输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的投人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媒介经济学理论可以使媒介经营管理人员了解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耗费最小的资源来实现同样的社会效益目标, 而社会效益目标是媒介经营的一个约束条件。众多学者都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引发了人们对传媒经济学的重视,为今后全面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媒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规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必须概括学科的实质,体现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显示与相邻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简明扼要地为学习这门学问的人提供一个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2]每一个发展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传媒经济学当然也并不例外。从传媒经济学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概括来说,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传媒学、经济学、传媒产业发展运行引发的经济社会影响等等,因此传媒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向与经济学是基本一致的,但因为传媒经济作为新兴学科的限制,以及受到时展,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传媒经济学又具有和经济学不同的特性。

首先,无论是哪个研究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旨在围绕“产业”来合理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而对这种“产业”关注与研究的默认前提是承认收益与投入是成正比的,“在生产技术不变和一些投入为固定时,增加一种可变成本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递增,但如果这种投入一直增加下去,所增加的产量就会递减,甚至成为负数。这是因为开始时,可变成本增加使固定投入得到更充分利用,但如果一直增加下去,固定投入已得到充分利用后,可变投入的效率就递减了。”[3]但是传媒产业并不适合这种默认规律,传媒产业是初始高“生产成本”,后期低生产成本行业,其实道理也非常简单,比如各种传播媒介,电视、广播、报纸等等生产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但后期复制成本却十分低廉,特别是对网络科技发展普遍性如此之高的现代社会来说,媒体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

其次,一般产业要保证其健康长期有效地科学发展,就必须要求经营者或者是管理者时刻保持冷静的态度,消费者相应也会沉着思考自己究竟需不需要这种东西,购入后其使用价值是否与其价值相符,因此,一般产业的生产、管理、消费环节都极具节制性,更多关注的是各个环节的有效收益。传媒行业并不是如此,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评判经常会出现误差,比如一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问世,可能只会有少数真正需要的人才会购买,但是对于生产者(可以使作者或是出版社)来说,这本书的发行可以改变文学的发展轨迹,或是开创某一领域的先河,其社会价值与长期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再次,一般产业的价值衡量往往是看得见的,使用材料的优劣,消费者需求的多寡等等都直接影响的产品的价值,并且体现在“价格”上。传媒行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价格与价值并不能完全划等号,比如一份报纸的价格并不能简单用纸张的成本作为标价标准,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等的价值实现更多的是通过其“社会价值”来实现的,是可以没有价格的,“没有价格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直接连接,通常纪录消费者对攻击进行选择的手段就会有重要失灵”。 [4]

三、传媒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2010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根据2010 年2 月为止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2009 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 亿元,比2008 年增长了16.3%。[5]传媒经济学由于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复杂性以及开放性,融合经济学与传媒学甚至管理学在内发展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负责学科,因此,传媒经济学可借鉴多种学科理论并结合学科特点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

1、本位研究

传媒经济学极具学科独特性,不能单一地用经济学理论或是传媒学理论作分析,我们可以多去关注传媒经济学本身的学科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有研究意义的重要课题。

2、结合产业经济进行传媒经济研究

侧重于研究传媒经济学的经济作用,将市场,产业结构,产业融合、产业布局等等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重点,去分析市场经济下传媒经济学的独特发展状况。

3、结合传媒和管理进行传媒经济研究

传媒经济学中有充分可供研究的管理与传媒因子,比如传媒产业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动荡对于传媒产业的影响、生产者在传媒行业中的经济作用等等都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成长起来的传媒经济学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加强对传媒经济学的深入探索研究,不断规范研究方法,增设多种研究方法,为建立完善的传媒经济学理论提供有利条件,指导我国传媒产业健康茁长成长。

【参考文献】

[1]崔保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7.

[3]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8.

传媒经济学范文第3篇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35万平方米。

本简章只限于介绍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本科专业的招生情况。普通类专业、艺术类本科专业、自主选拔录取专业、艺术类高职专业及其它类别的招生情况另有简章介绍。

(一)专业介绍

传媒产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传媒产业在当今信息高度密集、高速更新的时代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传媒人才的渴求更甚于以往。

媒体与传播专业包括:

BA(Hons)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传媒

BA (Hons)Media Production

媒体制作

BA (Hons) Journalism

新闻学

BA (Hons) Films Production

影视制片

BA (Hons) Drama and Scriptwriting

戏剧与剧本

BA(Hons)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广告与营销传媒

BA (Hons)Advertising, Public Relation and Media

广告、公共关系与媒体

BA(Hons) Media Management

媒体管理

BA (Hons) Film and Media

电影与媒体

BSc(Hons)Photography

摄影

BA(Hons)Media & Popular Culture

媒体与流行文化

BA(Hons) Multimedia Public Relations

多媒体公共关系

BA(Hons) Film Making

电影制作

BA(Hons) Acting

影视表演

BA(Hons) Films Studies

电影研究

BA(Hons) Creative Industries

创意产业

BA(Hons) Media Writing

媒体写作

BA(Hons) Screenwriting

剧本写作

BA(Hons) Creative Technology

创意技术

BA(Hons) Fash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时尚品管理与推广

BA(Hons) Brand Management

品牌管理

BA(Hons) Scriptwriting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电影电视剧本创作

BA(Hons) Popular Music & Culture Studies

流行音乐与文化

BA (Hons) Sound and Music Production

音乐制作

BA Sound Arts and Design

声音艺术与设计

Music Technology BSc (Hons)

音乐技术

BA (Hons) Live Events and Television

现场直播与电视制作

传媒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美学经济;明华园歌仔戏

中图分类号:J892;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37-02

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当局提出“社区总体营造政策”以重建地方文化,“文化产业”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界定。2002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概念融入了“创意”和“美学”的要素,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流行文化大肆其道的今天,传统艺术在台湾没有衰竭,反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究其原因就在于发展了“美学经济”。

一、台湾从“创意产业”到“美学经济”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背后,实则经历了一个近十年的概念模糊期,即“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之间的认知模糊。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文化”与“创意”两个概念相互分离,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莫衷一是。这与当时台湾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1994年,台湾当局提出“社区总体营造政策”,以“振兴工艺,振兴社区”的办法应对工业化转型带来的城乡失衡。1995年,“文建会”举办一场“文化・产业”研讨会,将地方工艺、观光、聚落古迹保存、生活艺术、媒体等列为主要议题,宣示“文化产业”作为文化政策的重要项目,并提出了“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操作性构想。不过,此时“文化产业”意指地方文化振兴和地方性重建,在整体意识形态的场域中,带有顺应本土化思潮和“去中心化”的意味。到2002年,台湾各县市在对“社区总体营造政策”实践下,传统产业逐步转型。时任“文建会”副主委的陈其南等人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主张将“创意”和“美学”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以营造“经济文化圈”和“生活文化圈”。之前被排除在外的都会文化产业、流行文化产业也被纳入其中,“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围扩大了。

学者詹伟雄、李仁芳、刘大和、刘维公等人在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时,着重将“美学”的维度引入其中,“美学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从世界的总体情况看,经济形态历经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经济形态的改变也不断被强化,从对原材料的需求到功能性需求到服务需求再到体验需求。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走过了前三个阶段,跨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强调提供给消费者个性的、难忘的、美妙的心理感受。实质上,美学经济带有了体验经济的内涵。从台湾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台湾的经济体已经从OEM纯制造转向ODM设计代工。台湾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分工发生改变,加上资本主义里面消费的个体化趋势强化,这要求台湾代工要有“设计感”。正如詹伟雄所言:“‘美学’在台湾现阶段社会中盛行,多少反映了台湾由OEM纯制造业经济体转向ODM设计代工制造经济体的一种转型焦虑。”[1]“当今世界的经济体可以分为两种:‘美学经济体’和‘劳力经济体’,‘和谐(harmonic)的日本美学经济体’或‘原创(original)的欧洲经济体’才是台湾应该学习和发展的方向。”[2]

从本质上看,“美学经济”的形成与社会体制和社会观念相互关联。“当今社会里面主导经济产出最大的因素,已经愈来愈是美学的知识跟美学的技术,背后有一个社会集体性的转变,就是我们从过去一个集体制约的时代,到现在转变成个体式的社会,个体式的社会鼓励你要有创意、有个性。”[3]现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功能性消费”转向“符号性消费”。美学经济的背后带有某种个人主义的激进化的趋势。

李仁芳、刘维公等人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台湾经济要转型必须走“美学经济”的路线。在2008年出版的《创意心灵:美学与创意经济的起手式》中,李仁芳强调“风格经济”的重要性:“创意事业的发展,无论是知识经济也好,还是美学经济也好,说到最根本处,其发展的根基,就是丰富的生活土壤,与敏锐的生活觉察和体验。检视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其经验均提示我们:创意经济的前提是发展风格社会,而孕育创意经济与风格社会的终极基因,正是展现创意生活的‘创意心灵’。”[4]台湾得益于长久多元文化的渗透和8年的“社区总体营造”的实践,地方传统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个人灵感和创意也得到极大激发,基本建立了“文化心理认同”与“艺匠精神”。这为台湾美学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以“美学经济”的维度审视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似乎已经退场。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意义和美学意义被广泛强化。不过,目前对“美学经济”的界定不一,笔者尚且将之定义为:以美学和创意为核心,向消费者提供深度体验与高品质的美感享受,以达到满足消费者身心愉悦之目的的高收益新型产业。从传统艺术反观台湾的创意产业,台湾缔造了一个个“美学”的传奇。如法兰瓷、琉璃工房、云林舞集、莺歌陶瓷、新竹玻璃等。更甚者,诸如歌仔戏、布袋戏等传统戏剧在大陆濒临灭绝,而在台湾却得到创新,分别打造出“东方魔幻歌剧”和“台湾迪斯尼”的品牌个性,发展成为年轻人竞相追捧的产业。

二、明华园歌仔戏之“美学经济”实证分析

明华园歌仔戏剧团创立于1929年,近百年来,几经沉浮,如今成为戏剧界的“异数”。在台湾至少有一半的人知道明华园,有1/4看过明华园。其演出轨迹从台湾延伸到大陆、东南亚、南非及欧洲等地,不断打破了语言的隔阂,享有盛名。

(一)从内容生产层面阐释“美学经济”

剧本题材创新。歌仔戏剧本一般可以分为传统型、移植型、新编型等3类。明华园的剧目以新编剧居多,内容上更现代、更新颖,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题材上,以神仙道化剧为主要的戏码,如《超炫白蛇传》《蓬莱大仙》《济公活佛》等,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神仙剧带有迷幻的色彩,适合于使用现代特效和声光电技术以营造宏大的舞台效果。另一方面,以传奇色彩的题材隐喻台湾较为混乱离奇的政治现实,将社会真实的场景呈现在剧本当中,易引起共鸣。在剧旨上,明华园跳出了传统歌仔戏塑造英雄形象的框架,而往往模糊了善恶、忠奸的界限,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和立体。实质上,现代年轻人进剧院看歌仔戏,更多的是满足一种娱乐的需求,而不是去听说教。

音乐创新。传统歌仔戏的曲调主要有【七字调】【都马调】【大调】【四空仔】【五空仔】等。明华园在传承传统曲调的同时,更注重创新。比如,在新编剧目中,为迎合剧情的变化和背景的需要,大胆地融入了民谣、主题歌曲、世界名曲或现代流行音乐,音乐表现更具现代感和流行感。在传统歌仔戏表演中,乐队通常是外聘的,这导致演员和乐队间的配合不够默契。明华园建立了自己的专属乐队,培养演员与乐队间的默契,并且在音乐成分中加入了交响乐,克服了文武场与国乐间不相协调的问题。整体音乐呈现出中西合璧、衔接自然、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感。

舞美创新。明华园“魔幻”的品牌个性主要体现在舞美设计上。在道具、舞台、造型、灯光、布景等方面都不亚于流行歌手演唱会。如用硬体技术搭建宽60米、高20米、深30米的舞台,这是传统艺术团体无以能及的。3D技术、电子显示屏、电脑灯等现代技术应有尽有;吊钢丝、玩杂技、高空飞舞等高难度动作在明华园的表演中比比皆是;在服装设计上,整个剧团的服装选料上乘、剪裁新颖、款式流行,整场演出犹如一场时装盛宴;造型抑或大胆、抑或清新自然。如孙翠凤在《超炫白蛇传》中的“变脸”造型被称为一绝;布景道具从简单化、象征性转向立体化、逼真化,搭配现代的声光电技术,整个舞台雄伟、绚丽。

(二)从观众经营层面阐释“美学经济”

明华园早期采用了免费巡演的方式,从城市到农村、学校、社区、劳工界、监狱、医院、工厂等地,演出轨迹遍布台湾319个乡镇,让观众获其门而入。观众从看客变成了潜戏迷,从潜戏迷变成戏迷,最后又反过来影响更多的看客。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明华园主动寻找市场、扩大市场,这种方式缩小了兴趣出席和实际参与的观众落差,培养了一批批忠实的观众,其中75%是年轻人。

在经营观众方面,一方面营造观众良好的观戏体验,从观众席的设计到字幕的斟酌,到交通接待,尽显“观众第一”的理念。另一方面,强化与观众的互动。剧团在区隔舞台和观众席的同时,也往往将观众席作为表演的一部分。很多场景和道具直接隐藏在观众席中。如在世博会演出的《超炫白蛇传》,为了更好的演绎“水漫金山”的场景,观众席被设置成海洋,所有的观众身穿白蓝绿雨衣扮演洪水滔天的景象。显然,观众已经成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舞台的背景。于此,观众也体验到别样的感受。

美学经济为台湾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风格社会,使传统艺术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大陆与台湾在文化上血脉相连,福建更是台湾众多剧种的祖传地。然而,综观两岸的传统艺术,一个是濒临灭绝,一个是方兴未艾。因此,学习和借鉴台湾的经验,探索大陆传统艺术的活化空间,这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詹伟雄.美学的经济:台湾社会变迁的60个微型观察[M].台北:城邦风格者,2005,(35).

〔2〕刘小新.美学经济与创意产业:台湾观点述评[J].亚太经济,2010,(5):138.

传媒经济学范文第5篇

对色彩的敏感造成了我看事物的独特视角,那就是以色观物。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特有的色彩,每一种色彩都会触发奇妙的感性思维。所以,当“浙传”这个词碰撞到我大脑的某个区域时,一种古典又蕴藏现代气息的奇妙感便融成油彩覆盖住我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色一春秋

初到浙江传媒学院时,触目之处皆是黑白。桐乡校区竟与本校区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少了喧嚣,多了寂静;少了灵动,多了沉稳;少了斑斓,多了黑白。校区建筑全是乌瓦白墙的风格,不过如果你去旁边的景区乌镇溜达一圈就会明白学校的用意。经典的徽派建筑在夏日的蒸烤下硬是散发出吴越人骨子里的文艺香气,慢慢渗入到每一个在校园里游走的学子的肌肤里。

春天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样苏醒,却发现浙传也不乏撞色主义。校园的景物依然是古典笔触,染料一换就变成了一幅青绿山水画。大道上的粉色桃花扑面而来,旁边思镜湖碧波荡漾,真像女子对镜梳妆,酡红的脸颊映在铜镜里,眼眸略带倦意。这不禁让我想起电视剧《甄执》主题曲里的一句歌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没想到几个月后,还真让我见到了此剧的缔造者――流潋紫。

流潋紫靠满腔的热情和坚持不懈一举成名,她的讲座让我受益颇丰。不只是流潋紫,许多作家都是桐乡校区凤鸣大讲堂的常客,如《风声》作者麦家、法国作家菲利普・迪昂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不同作者的头脑风暴中,我们被斑斓的文学洗礼,而我就这样坐在座椅间小小的天地里,纵览无数作家的创作传奇。在这里,就连文学也不断上演着撞色主义。

以时光为笔,以经历为颜料

浙传似乎很文艺,但实际上它要比许多学校都更具有现代元素。自从加入社团后,我需要经常盯着电脑屏幕,看着上面不断波动着的绿色线条,没错,那是一张频谱图。而声音各具特色的主播们就在我隔壁的房间播报新闻。作为电台的一名技术导播,枯燥且不易出风头的技术活也许会让人感到疲倦,但我喜欢在杂乱的绿色线条里找出不和谐的音律,然后修复它,使得主播的声音更加完美流畅。

我曾在星期天的晚上淋着暴雨去音乐学院学习技术,曾因为自己粗心导致播出问题而懊悔不已,也曾因为录节目晚归,在图书馆快要关闭的时候穿过漆黑的大厅仓皇逃走……有时候,坚持和责任是一种沉静的蓝,当你拥有了,它就会变成支撑你梦想的天空。

现代彩越发使人眼花缭乱,倒不如复古的黑白色有韵味。十界是学校里十分出彩的电影社团,主打微电影,每年十界影展我都会去观摩,其中不乏恶搞、喜剧等类型的电影。但我偏爱的还是其中那部色调灰白、充满意识流的微电影,患有强迫症的主人公无力挣脱心理阴影,最后陷入无尽的痛苦轮回。直到影片结束我走出展厅,那震撼感还一直在我心口隆隆作响,制作者们的创意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今年夏天,学校无限制播社参与了《中国新歌声》的录制,来自电子信息学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学长学姐们配合老师调试设备,协同老师布置机位,整理光缆,一丝不苟地调试镜头,在转播台前紧张地忙碌着。在《中国新歌声》的幕后,他们跟着老师一起奋战,一个又一个画面充满了传媒人的严谨与认真。话说,无限制播社自成立以来,在浙传电子信息学院和浙江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转播部的联合指导下,社员参与了《奔跑吧,兄弟》《中华好故事》《跨年演唱会》《中国梦想秀》《中国新歌声》等浙江卫视“中国蓝”一系列王牌节目的录制任务。浙江广电集团电视制作中心转播部说:“我们要提升传媒在校学生的技术水平。”浙传学子说:“我们要成为广电技术行业的新鲜血液。”

在浙传的日子让我惊异于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绚烂,离梦想近了,失落远了,视野高了,抱怨也少了。忙碌充实的生活让我觉得那些被灰白试卷覆盖的“铁窗时光”仿佛就像一场梦,只留下同窗友谊的馨香记忆,酸甜苦辣咸,青黄赤白黑,我在浙传找到了新的色彩和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里,我以时光为笔,以经历为颜料,泼洒出一幅关于未来的人生美景。

来浙传,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浙江传媒学院最好的专业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播音主持和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双语播音,这里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首先,学校的师资很好,硬件设备完善。学校最高的建筑――传媒大厦被浙传学子亲切地称为“变形金刚”,其巨型演播厅是很多人梦想的舞台,浙江的很多电视节目,如《我爱记歌词》就是在这里录制的。

浙江传媒学院建校30余年来,为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台、电台及社会影视制作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以传媒类与艺术类专业为主干,该校拥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交互媒体技术4个省级重点学科,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2个国家特色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在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该校最具影响力的二级学院之一,专业导师营造的名师效应让浙传的播音学子具有“专业能力强、岗位适应性好”的美誉。广播电视编导所在的电视艺术学院是目前该校影视艺术类专业最齐全的学院,“双师型”的教学模式和颇具特色的实验室、实训场所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