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会计陷入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①管理会计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如管理会计的假设、对象、目标、原则尚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而这些问题是构成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管理会计方法宠杂,缺乏独特性;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主线,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③理论和实际脱节。管理会计的理论是建立在确定经济环境基础上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在实践中几乎没有可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④不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对象,由主要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主要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企业组织结构由多层次的等级管理结构转向系统网络结构;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平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但是,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却没有跟上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探讨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而我国还停留在介绍、诠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阶段,而极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并注意吸收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以便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1.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及时总结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内容上重新整合。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开来,管理会计的定位就很困难。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内容。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 问题 对策
0 引言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已近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很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一套系统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学进入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现代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管理会计的理论并不全面系统,许多方面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致使企业决策管理层不重视其发展和应用。
1.2 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1.3 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只强调经济业务核算,经济管理意识不强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 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 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周而复始的循环的会计核算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 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对策
2.1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国情,建立一套能适应我国企业管理特点的有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推翻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其精髓,创建新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建立既能解释、指导实践又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
2.2 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我国也应如此。这样,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又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会计实务界应该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2.3 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2.4 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对策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管理会计专著。与此同时,对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也引起了会计界的重视。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二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2.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3.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4.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
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5.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二、加强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1.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是探讨其他理论问题的基础。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其精髓,创建新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建立既能解释、指导实践又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2.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我国也应如此。这样,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又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会计实务界应该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作业成本法等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将物力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4.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5.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管理会计学 企业核心能力 作业链 价值链
管理会计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随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是基于管理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学一直存在许多重大而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应如何架构等一直妨碍着对管理会计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议,主要在于其管理对象和目标的不明确。不同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体系。
目前在理论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课程体系;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作为企业会计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在当代会计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管理会计学纳入到高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成为必然,如何设计和构建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并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学生学习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大军老师、牛彦秀等老师编著的《管理会计》
(一) 背景资资料
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标准成本系统是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度的分界点,成本性态分析则是管理会计的起点,因此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余绪婴)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更为重要,作为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学对成本的分析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 内容体系
全书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阐明以企业为主体,密切联系现代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职能,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本书第一部分交待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讨论了管理会计各项职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最后集中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
(三)我认为本教材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在内容的组织、体系的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本书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教材新增加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站在 前沿的角度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应该说是传统教学型管理会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一、引言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是20世纪初的产物。早在20世纪早期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家,人们就开始对作为成本会计和经济控制理论发展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伦敦经济学院的成本核算学派对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美国,管理会计学者以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本会计和控制制度的本质[ 1 ]。时至今日,管理会计正充分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营养,开始进入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创造性研究阶段。
正因为管理会计本是一系列相互关联不紧密的学科,并随时间和空间因素不断变化,所以对于管理会计学者来说,管理会计体系研究是一项挑战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努力和探索。2014年,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工作。该指导意见突出了:(1)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2)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与案例示范?椴钩涞墓芾砘峒浦敢?体系建设。2016年6月,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管理会计的目标、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内在要素进行了明确界定;同年10月,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全面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推动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并将“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作为“十三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并明确了构建符合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特征的管理会计体系的目标。与财务会计理论与应用体系的成熟性相比,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与突破,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创造性地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会计体系,有效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管理会计究竟应该如何运行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一个有效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包括哪些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为一般的企业构建一个以创造价值为基础、以成果实施战略为导向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 2 ]管理会计不仅需要框架体系,而且中国管理会计体系需要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两翼齐飞。一方面,需要学者对管理会计内在的稳定特征形成逻辑一致的理论,从而对企业组织行为、企业家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现象进行理论解释与预测,不断丰富管理会计理论;另一方面,需要管理会计研究者构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指引体系,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
本文其余部分主要包括:(1)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展述评;(2)基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与指引体系建设的思考;(3)结论。
二、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展述评
近几年,已经有数位会计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其中杜荣瑞等[ 3 ]对1997―2005年间在中国18种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283篇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述评,在该述评文献中,作者将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分为1997―2001年和2002―2005年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主题涉及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与管理、决策方法、管理会计的一般性问题、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有关研究。这一时间段的管理会计研究以规范分析/概念性研究为主体,致力于介绍和解释管理会计新方法和系统,但相当一部分文章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明。此外,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中国管理会计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管理会计研究依赖于其他领域的理论,如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4-5 ],由此管理会计需要拓展自身的研究视野。在样本的获取方法上,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以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为主,需要在具有统计意义的大样本上克服研究方法的不足。
孟焰等[ 6 ]在杜荣瑞等学者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且在整个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进展上保持了与之前研究者时间的接续,从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为管理会计研究展现了不断演进的画面。他们收集了2006―2013年间国内21种学术期刊共计327篇管理会计研究文献,研究主题广泛,涉及各类管理会计工具以及信息系统。研究发现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的研究数量和比例较2006年之前有显著上升,而成本管理和决策方法两类研究主题显著下降;业绩导向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系统成为管理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同时,管理控制系统本身也成为研究对象,但仍然缺乏理论的强有力解释和支撑。
成本粘性问题进入国内研究者视野,已有的实证研究开始关注我国资本市场的成本粘性问题[ 7 ]。外部导向型管理会计主要聚焦于价值链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主题,研究边界有了拓展。研究方法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的比重显著上升。2006―2013年间,管理会计研究采用了理论、权变理论、锦标赛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前景理论、认知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等多元化的理论,其中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薪酬体系研究中。
值得关注的是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及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潘飞、文东华[ 8 ]以Ittner和Larcker(2001)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对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现状进行了精炼分析。他们基于价值管理的视角,对西方会计领域价值管理的经验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论,指出组织目标的选择、制定战略和组织设计选择、价值动因的确认、制定行动计划、选择计量指标和设定针对性目标以及业绩评价和组织目标与计划的重估是国外基于VBM框架的实证研究主题,这对于中国实证管理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完整地分析了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以及对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潘飞等[ 9 ]对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的国内外应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基于数据获取途径的比较、理论基础的比较、经验研究具体方法的比较、管理控制系统经验研究的比较以及问卷调查方法的进一步分析五个方面给予了分析,对中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提出了方法论上的建议。
2013年以后,国内管理会计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从《会计研究》期刊2013―2014年发表的管理会计相关文章中可以发现一些突破点。管理会计具有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它是一种权变性的组织管理现象,自从有了组织,尤其是现代企业组织,也就有了管理者责任及管理职能,从而也就有了内嵌于组织之中的管理会计。基于现代企业组织演进过程观察,管理会计就是一种权变的组织管理活动。王斌等[ 10 ]基于上述关于管理会计的本质认识,从组织活动和管理目标、组织环境和变革两个维度对管理会计边界和会计信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对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中国文化制度特征研究中国管理会计问题是非常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杨玉龙等[ 11 ]从教授的差序格局概念中获得灵感,深入到组织内部的微观人际交往,探讨了中国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何中国企业在权力设置中普遍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负责人为何根据员工的亲疏远近而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在中国企业的业绩评价和薪酬制定中关系治理是否有效?他们以问题导向的方式,为中国管理会计尤其是认识中国特色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提供了先导性思考,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趣的问题延伸。
另外一个维度的研究来自管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会计信息具有两大功能,即评价功能和契约监管功能,其中的信息决策有用性来自会计评价功能。毛洪涛等[ 12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讨论了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决策者在使用不同呈报格式的管理会计报告时决策绩效的差异,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决策者而言,需要设计与之相适配的信息呈报格式,从而提高管理会计的信息价值是该文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该文实验方法下的实证管理会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方法启示。邓博夫等[ 13 ]同样对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进行了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在政府干预下的会计权力配置模式对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指出国有企业不同的会计权力配置会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上的差异。
综合上述文献,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在研究主题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未来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企业组织内外部环境,从多视角探索中国管理会计问题,并与财务会计领域相互支持,融合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构建中国管理会计体系是中国会计学领域的重要任务。
三、基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与指引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包括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以及核心内容在内的富有逻辑一致的知识体系。因此,构建中国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既系统总结自主创新和有益实践,又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2)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3)坚持创新机制,协调发展。(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单位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等因素,从实际出发,推动管理会计工作。
财政部将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内容概括为“4+1”,即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得中??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
构建中国管理会计体系最迫切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方面就是理论体系建设和指引体系建设。目前《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已,但真正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应用指引构建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课题组将进一步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引体系的困惑和思考进行必要的阐述和分析,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在经济与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已经得到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首肯,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管理会计绝不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管理会计权威学者安东尼?霍普伍德认为会计是在特定环境变化之间持续地选择与抉择的结果[ 14 ]。会计模式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然的。在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时,需要直面两大理论性问题:
第一,管理会计是否存在稳定的内在规律及其潜在的流动性框架。稳定的内在规律意味着在外在现象多变的背后存在客观必然性。如果将管理会计内置于组织和社会中,就会发现管理会计不是单纯地局限于财务资源管理,它已经与特定组织模式的形成[ 15 ]、组织的具体架构和管理结构设置[ 16 ],以及组织内部生成或强化某些权力及影响力的特定方式[ 17 ]构成了紧密的联系。正如思拉恩?埃格特森[ 18 ]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内核”与“保护带”理论构建所表述的,需要寻找到管理会计的理论内核,并对其保护带进行有效界定。内核即为管理会计的功能假设、理性选择模型以及均衡分析方法,而保护带就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理论性问题。
第二,管理会计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定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特定的可持续性。管理会计内嵌于组织之中,组织面临特定环境约束、组织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以及研究特定的相互作用方式正是管理会计所要面对的“保护带”。
由此课题组进一步要探究的是:社会实践为什么需要管理会计(Why),管理会计在社会实践中扮演什么角色(What),管理会计在社会实践中是如何扮演自己角色的(How)?在相关的应用理论支撑上,新制度经济学下的理论、交易成本理?是管理会计汲取的领域;在企业理论中,战略管理理论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基础理论将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提供基本面的支持:合约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业绩计量、企业的边界设计(企业行为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战略的设计与执行等。
在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课题组坚定认为中国制度环境特色与人际交往特色的新型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会计的最终落脚点。如果说之前的理论内容属于一般意义下的构建,那么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宗教、人情、面子等非正式制度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互的视角,探讨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对管理会计实务以及理论的影响将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的灵魂。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元素与现有的西方理论框架相结合,构建以管理会计制度化建设与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内在联系为主体框架的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目标。
(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三个主要内容:(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3)管理会计案例库。目前,《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已经,这基本解决了用一个统一的口径指导企业开展管理会计实践的标准化问题。但在定位导向问题和可操作性上,不同的行业差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典型案例的方法将是可取并适宜的;将理论、标准流程以及经典案例结合形成丰富的应用指引将是未来可行的方案。
由此,学者们提供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不同的研究思路:一是按照传统观念,分模块(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绩效管理、投融资管理)进行研究设计;二是按照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兵装集团已经提出了60多个管理会计工具,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管理会计案例体系的研究方面,涉及案例格式的设计问题以及案例开发的运作方式。学者们认为案例的格式内容将涉及管理会计工具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意义、案例中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背景、案例分析的总体设计、总结相关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发现和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等系统的管理会计案例结构。
案例的开发需要产、学、研三大群体合作。“产”是指各类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使用案例库的目的在于学习案例公司中的管理经验并加以借鉴,企业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将从案例库中汲取管理经验并内化为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主要包括本科生、研究生、MBA以及管理会计教授。使用案例库的目的在于能够为书本中的相关知识找到现实中的案例,提升教学或学习的效率。“研”是指对管理会计理论或实务进行研究的人员。使用本案例库主要是为了找寻潜在研究问题,在理论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帮助推进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