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旅游融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四川曲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传承环境下传承四川曲艺文化,成为曲艺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四川省旅游、文化、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演艺团体就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业融合进行了相关改革,推行了相关有利措施以推动四川经济文化的发展。从经济价值、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度上讲,将四川曲艺和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相融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四川曲艺的传承方式
(一)四川曲艺的传统传承方式
四川曲艺作为以说唱艺术为主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为“艺以人传”“口传心授”,从传承的主客体关系上看,通常可分为家族、师徒和社会三种传承方式。家族传承是四川曲艺传承过程中最为悠久和普遍的方式,又被四川人成为“家搭子”,一般包括家族血缘和非血缘传承关系两种。家族传承多是由于曲艺艺人过去处于分崩离析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生活水平低下,无以为生,因此不得不选择以家族、家庭传承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以求得家人温饱。在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经济水平大有提高,私人戏班、江湖艺人等应运而生。昆曲形成以后,“以班代班”的形式最早于江南一带出现,在这些“科班”诞生后逐渐形成了较为正规的传承方式,即师父授艺于弟子。随着师父年纪的增长,弟子会逐渐取代师父在戏班演出,以此类推,曲艺随之得以代代相传。同时,由于当时四川的交通主要靠水路,随着商贾的往来如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曲艺艺人也开始来往于川地之间。历有“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的说法,足见当时说唱艺人演艺事业之盛。繁荣的经济促进了曲艺的发展,艺人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时常有之,社会传承方式因此得以发展,曲艺传承方式从此更加多姿多彩。
(二)四川曲艺的现代传承方式
上世纪50年代至今,四川地区关于专业曲艺团队的建设体制、演出活动场所及人员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建立了科学的曲艺传承体系,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此保护曲艺艺术的发展,增强其传承力度。现如今的曲艺艺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或改弦更张,整肃良莠不齐的演出队伍;或开拓创新,着重提高四川曲艺的演出质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四川曲艺的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四川曲艺与文化旅游演艺产业融合现状
(一)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特点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比如素有历史遗迹的古蜀文化、以宣汉罗家坝为代表的古巴人文化、三国文化、中国诗歌文化和道教仙游圣地、佛教禅游圣地、名城古镇群等,还有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等文化旅游资源体系。当我们到这些文化旅游胜地观光游览时,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会有曲艺艺人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形式,向我们展示巴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总的来说,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点多面广,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二)四川曲艺与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历史结合
近几年,四川省旅游、文化、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演艺团体就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业融合进行了相关改革,也推行了相关有利措施推动四川曲艺的发展。如2011年,成都欢乐谷华侨城大剧院公演《天府蜀韵》,成功地将四川曲艺艺术和四川文化旅游相结合,完美地展现了现代文化旅游演艺产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几年,四川的旅游市场逐渐增加了对演艺产品的投入,不少旅游企业也致力于打造精品演艺产品,“游而优则演”已经成为四川旅游产业的一种趋势。《天府蜀锦》负责人臧亚林就曾说:“我们相信,文化演艺市场作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兴市场,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天府蜀锦》具有相当增值潜力。”同时,作为四川旅游演艺产品成功典范的音乐剧《金沙》已成为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金沙》的推出已有6年之久,其间共演绎了1600多场。另外,都江堰景区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成功地用艺术形式精彩而深层次地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了全新解读。但是,对于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和世界遗产、素有旅游大省之名的四川来说,目前的演艺产品仍然太少,更为重要的是,四川没有推出一个类似于张艺谋《印象•刘三姐》这般成功的演艺产品。演艺产品要想吸引观众、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就得大投入、大制作,还需要强大的制作班底。《天府蜀锦》斥资2.5亿元,峨眉山仅15分钟的声光秀“试水之作”就花费300万元,新《金沙》则在金沙博物馆修建了专门的表演剧场……这表明,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加强四川曲艺艺术与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创新性融合、推动四川经济文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三、推动四川曲艺与文化旅游融合的策略思考
(一)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开发原则
1.遵循市场定位准确的原则我国目前正遵循自主创新、以市场为中心以及增强文化环境活力的要求,对文化体制进行深入改革,力图构建一个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体系。①要想做到准确定位市场,就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即要做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文化体制以及加强引导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如《风中少林》作为河南省的文化演艺产品,就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成功典范,其运行机制与运作模式都是充分利用资源的体现。2.遵循发展中创新的原则文化旅游演艺产业本身就是对传统旅游方式的一种创新。品牌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我们要将四川曲艺打造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②不论何种产品,都存在生命周期。要想使文化旅游演艺产业一直保持活力,一定要遵循创新原则,以旅游景区的文化为基础,推出一批精品,一批集合当地文化风俗、结合四川传统曲艺艺术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这不仅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打上一剂强心剂,带给本地居民全新的体验,更能吸引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使游客体会到四川曲艺文化的独特魅力。③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作为一个新生的创新型产品,在品牌打造的初级阶段,品牌的管理制度及运作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四川曲艺作为四川文化艺术的重要品牌,在打造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时,要在注意保留艺术传统的同时,对传统的曲艺表现形式进行适当创新和现代化演绎,使游客和消费者在观看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时,能够对四川曲艺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能让四川曲艺的品牌形象得到不断延伸和丰富,也更有利于四川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3.遵循政府搭台的原则在文化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提供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比如可进一步放宽民营演艺团体进入表演市场的条件,并且对它们进行改制,为四川的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各方面努力打造以老百姓为中心,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具有创新性、艺术性和吸引力的演艺产品。比如,在广西省文化厅策划下,《印象•刘三姐》顺利输出国外;郑州市为文化演艺事业的发展注入大量资金,为《风中少林》的发展提供帮助。这些成功的例子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要遵循政府搭台的原则。相信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四川曲艺与文化旅游演艺事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创新融合,四川曲艺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④4.遵循主题鲜明的原则要想使四川文化旅游演艺产业得到成功发展,其演艺作品一定要主题鲜明,集民族、地域和人文特色于一体,多元融合传统和现代的深厚文化。以“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为承诺的《宋城千古情》,完美地演绎了白娘子和许仙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张艺谋团队的《印象•丽江》取景于美丽的玉龙雪山,从侧面反映出纳西族的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以丽江为演出背景,将演出剧场设在12座山峰之间,将刘三姐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印象•西湖》演绎了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不仅可让旅游消费者欣赏到古诗所描写的秀丽美景,还能让观看者感受到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这些作品将灿烂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给观众以最鲜活、直观的陶染,将动态的生命赋予文化。将四川曲艺与旅游文化演艺产品相结合时,应突出四川曲艺的传承,同时可以将景区内不同景点的鲜明特征表现出来,更好地体现主题鲜明的原则。⑤
(二)四川曲艺与文化旅游演艺创新性融合的措施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原来多个产业系统通过互动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就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而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通过互动形成了体育旅游产业。这种结果不是外部力量迫使的,而是体育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这里的互动是指体育、文化、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与协同行为。体育企业在减少对环境依赖和获取竞争优势等内在动力的激励下,一方面通过知识联盟、战略联盟与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展开协同,另一方面又通过并购、多元化、设立子公司等方式,进人文化、旅游业务领域,以加强对文化、旅游企业知识、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与现有的文化、旅游企业展开竞争。竞争与协同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之间市场、产品、制度及技术的融合,为融合型产品的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基础。体育、文化、旅游3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产业分立阶段、融合的萌芽阶段和融合的实现阶段4,产业融合的各个要素在各阶段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1 产业分立阶段
在产业分立阶段,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存在着较高的进人和退出壁垒,各产业在各自的边界内运行。体育企业、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各自行业的市场需求。各产业拥有各自的政策、标准和技术,彼此之间鲜有交叉。即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市场、企业、产品或服务、制度及技术之间彼此几乎没有互动,更谈不上融合。这一阶段主要指2010年之前,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仍相对封闭,虽然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有零星的业务融合和市场延伸,但整体上来看,3个产业仍处于分立状态。
2 融合的萌芽阶段
第2个阶段是体育、文化和旅游3大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的阶段。人们不满足于消费单一的体育、文化或旅游产品,而希望在休闲过程中,既可以强身健体、康复养生,又可以感受传统文化,汲取历史精华,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开阔眼界,在这种复合型需求的驱动下,体育、文化和旅游3大产业的市场逐渐融合,人们对于融合型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驱使体育产业逐渐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延伸和渗透,体育企业或通过知识联盟、战略联盟等方式与文化、旅游企业展开协同,或通过并购、多元化、设立子公司等方式,与文化、旅游企业展开竞争。对于文化企业、旅游企业来说也是类似的成长过程。例如前文提到的智美体育、凯撒旅游、乐视体育、探路者,便是这样的成长路径。还有一种新设立企业直接进行体育、文化、旅游复合型产品开发,例如新生企业炎尔体育、势至体育便是这种类型。于是,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最终导致融合型产品大量涌现。
3 融合的实现阶段
一、创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是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明确自治区未来几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保障措施和发展重点,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调研全区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转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途径。二是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原有观念束缚,逐步建立起富有活力、协调统一、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的壁垒,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无缝对接,特别要在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间建立起协调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利用高校、培训机构和旅游部门,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支懂文化、专业精的人才队伍,并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专业人才以其拥有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四是做好宣传推介和营销传播。围绕主题旅游形象,办好各类节庆民俗和游艺民俗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影视等多种传媒手段,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策划,真正把内蒙古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出去。
二、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
在推动我区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并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和层次,走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一是要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大力设计、完善和推广蒙古风情游、鄂伦春特色捕鱼、鄂尔多斯婚礼等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同时要开发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使游客充分体验和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二是要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北丝路文化、突厥和回鹘文化等历史文化,继续开发古城遗址、古长城等,使游客了解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要挖掘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本着保护草原生态的原则,开发人文生态旅游产品、探险生态旅游产品等,使游客领悟草原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四是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修缮和维护好革命文物和重大爱国主义历史事件遗址、纪念馆等,使游客在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程式化模式,把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游客喜爱的文化大餐,转化为既有鲜明特色、又有很强参与性的大众消费旅游产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包装、改版、升级,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如设立“三少”民族生活体验旅游主题,让游客走进“三少”民族生活区,学习民族乐器的制作和使用、传统民族服饰的佩戴、牧民食物的制作流程等,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状态,增强旅游感受,刺激旅游消费。
三、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接待游客12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1亿元,在今年春节黄金周贵州省旅游大数据综合指数排名中,镇远古镇和西江千户苗寨分别占据第一名和第三名。
立足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黔东南州提出了“旅游活州”战略,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随着景区精品项目的落地和产业的融合转型,黔东南州“大文化、大旅游”格局正有序推进。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
元宵佳节,古城镇远热闹非凡,青石板旁、古巷道边,游客络绎不绝。
“老板,还有房间吗?”
“非常抱歉,今日客房已满,请您稍等,我打听一下其他酒店。”
在寻找住宿的过程中,记者听到了好几次这样的对话,“一房难求”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黄金周。我还琢磨着再扩展几间客房。” 镇远唐朝酒店店主潘女士说,近几年,随着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镇远的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由此带动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生意火爆。
镇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黔东南州“快旅慢游”服务体系的构建。为了满足游客的多元消费需求黔东南州强化景区景点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全力推动门票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从根本上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和质量。
每到黄金周,州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值班小组和检查组,重点对旅游景区、旅行社、汽车运输公司、宾馆酒店、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场所进行安全大检查,从源头上确保景区安全。
在道路交通方面,立体化大交通已为黔东南旅游业发展赢得先机:贵广高铁、沪昆高铁穿境而过;厦蓉、思剑、凯麻、凯玉高速纵横连接,黎平机场、黄平机场南飞北往……立体化交通建设,为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旅游经营方面,黔东南着力实施旅游“十百千”工程,2016年启动建设星级酒店10个、旅游服务区100个、精品客栈1000个,并完成300户特色民宿客栈建设,组建专业旅游车队10家以上……
黔东南州在提升旅游业公共服务能力上的决心坚定,成效显著。
“我是第二次来镇远游玩,这里的变化很大,不管是酒店卫生、服务态度,还是景区配套设施,较之前都有很大改观。”游客黄女士说,她很享受在镇远悠然漫步时的时光。
打造精品项目
唱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2014年,黔东南州接待游客37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5亿元;2015年,全州接待游客4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7亿元。近几年,全州的旅游收入逐年攀升。
随着“原生态黔东南”旅游品牌逐步提升,“千户苗寨西江”“历史名城镇远”“部落岜沙”“千年侗乡肇兴”“侗歌之乡小黄”等旅游品牌已唱响。2016年1月22日,国家旅游局下发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名单,黔东南州入选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
为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品牌知名度,黔东南州紧紧抓住“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这一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旅游精品。
“文化是黔东南民族的魂,也是走向世界的根。只有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打造旅游精品,才能塑造特色品牌。”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范钟声说,丹寨县的文化品牌――石桥村古法造纸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说明。
石桥村至今保留着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造纸术:以优质树皮为原料、以纯净山泉为溶浆,采用苗家传统工艺制浆、抄纸,全部工序都手工完成。全村95%以上都是苗族,由于世代承袭古法造纸术,村中几乎人人都会造纸。
“我们的造纸术之所以能获得世界青睐,主要是我们坚持纯粹的原生态制作工艺,生产白皮纸、彩纸和宣纸。用这些纸张加入苗族文化元素,制作成灯笼、折扇、手提包等工艺品,游客喜欢,销量很好。”提起古法造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如数家珍。
一张看似“粗糙”的纸,却销到了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成为国家图书馆修补文献和茅台商标包装的主要用纸。造纸作坊也成为游客慕名前往的体验区。
“观光体验+工艺品销售”,石桥村用活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带动了村民致富,还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类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黔东南州还有很多,如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唱响世界的《仰欧桑》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为黔东南州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黔东南州将重点建设月亮山百里梯田、清水江木商文化等“四廊四带六条线”精品项目,建成集山水观光、苗侗原生态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着力提升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推动产业融合
打造山地旅游大州
驱车前往三穗县颇洞村生态农业体验园,看到公路两旁白墙青瓦、村庄依山傍水,亭廊点缀其中,田园如画,田间地头溪流纵横,草莓正盛,前往观光体验的游人如织……
自2012年开始,颇洞村两委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社联建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组织村民按照资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年底股民一起分红。
园区内设有精品蔬果采摘体验区(葡萄、蓝莓、草莓等)、农业休闲旅游区(生态农庄、水上乐园、文化长廊、植物迷宫等)等多个功能分区。依托千年农耕文明,合作社把观光旅游与高效农业有机结合,打造集生态农业观光、无土栽培观赏、生态湿地游乐、稻作文化博览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
2015年,合作社股民发展到858户2900人,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6亿元。“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工资,年底还能拿到股金分红,一年至少有12万收入,这远比以前在外打工来得轻松自在。”在合作社农庄工作的村民陈昌梅喜笑颜开。
“颇洞村曾是黔东南州典型的‘空壳村’,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全州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示范村。”范钟声说这是“旅游+”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生动实践。
“旅游+文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旅游+购物”,打造银饰博物馆;“旅游+大健康”,打造休闲养生基地……黔东南州已看到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拉动力和聚合力。目前,全州正积极推进实施“旅游+”行动计划,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新型养老”“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创新创业”等,将旅游与生态、科技等交融相加,满足游客需求,改变旅游增长方式,形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
打造山地旅游大州,产业内的融合甚是关键,巧借旅游推介会,构建立体营销系统,实现产业外的联盟也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