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育价值取向;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55-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价值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整个教育工作实践的出发点,许多教育现实问题都源于教育价值取向[1]。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的程度。教育价值就是教育这一活动及其结果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程度。它反映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之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客体进行的思考与选择;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以教育主体的自我立场对教育价值的自觉判断与抉择,它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实现[2][3]。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包括生存或谋生、满足兴趣或精神需要、完善或自我实现等价值;社会价值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4]。其中,满足兴趣或精神需要、自我完善或实现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中的文化价值属于教育的本体价值,生存或谋生以及政治、经济价值则属于教育的工具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分类相对应,教育价值取向也可以分为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本体价值取向与工具价值取向等。作为教育纵向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引领者的大学,自诞生以来其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就一直是学界积极探询的热点和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为导向的,而价值取向是维系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所在[5]。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中保持的价值立场、态度及倾向[6]。

随着人本主义和教育民主化思想影响的深入,残疾人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展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体功能是赋予人以价值生活之能力,要求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生存尊严和理想追求,给人以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和完满人格的自我塑造。就此而言,教育理应面向、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与排斥残疾人,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7]26。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社会偏见与陈腐观念的存在,残疾人平等的公民地位及权利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而当今我国大学似乎又集体陷入了创优或改革的焦躁状态,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迷惘与失衡,非但没有与政治保持良好的边际距离,而且深深地卷入了经济的功利主义漩涡,过度追求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个体生命价值,导致残疾人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边缘化状态[3][8]。大学人文精神的衰微以及由此引发的公众对其品质危机的责难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9]。为残障人士之福祉考虑,审视特殊教育对生命关怀的人文诉求,理性反思当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回归大学本身的高尚与包容精神,无疑是当前大学精神重构和社会文化重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

二、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及偏离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和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内在要求,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教育权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0]。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党和国家就致力于残疾人教育层次的提升与生存状况的改良,开始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各种教育现实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问题实则根源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尤其是以急功近利为标志的功利主义对教育本体价值的冲击。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残疾学生的生命本体价值被弱化。二者的失衡主要表现在:1)残疾人高等教育各种安置形式(特殊教育学院/系/班、随班就读、各种非正规教育等)下的专业设置都比较狭窄,过度关注了残疾大学生生理缺陷的表象,片面分析了他们的优势与弱势,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精力对其进行缺陷补偿,却忽视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没有充分尊重和开发其潜能,更没有考虑到大学教育对其后续生活的支持与推进。2)很多高校往往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及评价模式,无原则地对残疾大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忽视其个体价值和人格塑造,缺乏其对生命发展的全面认识和理性把握,直接导致毕业生专业学习质量偏低、就业能力与空间有限、职业调适能力不足及社会适应性不良等[11][12]。

受当前主流媒体文化中广泛流行的悲剧或慈善模式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特殊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慈善怪圈,这种现象的背后实则是打着慈善幌子的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教育行为的操纵。事实上,残疾人教育往往沦为商业炒作或政治作秀的牺牲品,甚至背离慈善行为最初的道德底线[13]。作为一种根植于人性本源的朴素人道情怀,慈善是仁爱之源和道德之基,但基于同情与怜悯的慈善行为往往会指向外界的恩赐与施舍,而这样的馈赠无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实质上是对不平等的默认,尊重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按照这种人道慈善观的价值取向,残疾人高等教育就是慈善义举,接纳残疾大学生的高校就是一种“高级收容所”,这显然是对教育本质的误解与偏离,也很难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教育期望和真实的教育接纳。所以,尽管慈善可以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争取到一定的物质支持和心理同情,但是,不可否认它隐含了一种歧视性的教育态度——忽视残疾人的生命主体性和教育公平权。事实上,与这种片面教育价值取向相对应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定式和价值认同——残疾即残废,这从本质上否定了残疾人的权利、价值和潜能,直接导致了文化隔离与参与受限,社会沟通及生活的障碍便由此产生。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生命价值取向之重构与回归

从社会责任和道义来看,大学不仅要树立知识权威,而且也应成为“社会的良心”,大学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精神,其中最为本质的就是以理解和包容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正如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14]。就这个意义而言,呼唤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审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人文诉求不谋而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残疾人都能直面自身缺陷,坚强应对命运的残酷挑战,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这种强者姿态应该引起人们对生命硬度与尊严的深刻反思。毫无疑问,人之生存应当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确证的哲学依据。关怀生命应成为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而生命价值取向的选择也是对当代我国大学精神嬗变而进行批判与纠正的一种时代回应[6][9]。

1.核心:以人为本,坚持全纳的教育态度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缺少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伴随功利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教育往往被单纯地视为一种工具,“人才”的培养凌驾于“人”的教育之上。按照这种功利逻辑,残疾人由于自身的局限不具备与普通人同等的学习或工作能力,自然应被排除在主流教育之外,隔离的学校或班级可以为残疾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还有更为极端的观点认为,发展特殊教育尤其是残疾人高等教育难以产生显性的社会效益,只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事实上,很多高校都把残疾学生视为一种负担,认为他们会给学校工作带来麻烦,会对正常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因而“理所应当”地把残疾人拒之大学门外,或者只是提供有限的、隔离的教育服务,从而加剧了残疾人的生存危机,这些现象都有悖于教育公平的精神。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欧国家的特殊教育界对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及其教育经验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最先倡导“正常化”教育,开始打破隔离的传统。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伴随教育民主化的推进而逐渐兴起,它以人权的视角和方法重新审视教育公平问题,对之后世界各国普通教育的改革和特殊教育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7]。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情以及残疾人对高等教育庞大的潜在需求来看,源于教育人道主义使命的全纳态度与精神无疑将会使以生命关怀为取向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价值重构成为一种可能。

全纳教育哲学的基本内涵是所有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应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都应在全面参与与合作中达到充分发展[15]。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应该反对歧视与隔离,无条件地接纳所有学生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教育。全纳教育把教育关注从部分学生引向全体学生,充分而深刻地体现了教育民主的三大内涵,即教育机会均等、民主的教学与管理和民主的师生关系[16]。全纳教育最核心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其灵魂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深切关怀,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应该直面所有学生的生命现状,以包容的教育胸怀接纳残疾大学生,并以积极的教育态度为其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当然,教育不应是对个体发展的盲目顺从,而应通过明智的选择主动适应个体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高度概括了“以学生为本”的真谛,他说:“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17]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因此教育应指向具体而完整的人,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而不仅仅是经济工具加以对 待[8]。人是教育活动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现代社会不应当有比人更高的主体和目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当是主体的构建和公民的塑造。特殊教育的价值不能单纯用结果取向的世俗功利原则来衡量,而应该通过最大程度地追求残疾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特殊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无法达到绝对的物质平衡,其价值重心在于它的文化灵魂,即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超越生命局限的人文关怀。

2.落脚:科学发展,坚持生态的支持理念

2001年,WHO制定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标准。按照性质、程度和影响把健康损害分为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三级,某人的功能和障碍被认为是健康与背景性因素之间动态交互的结果[18]。按照ICF的理论模式,任何个体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类的社会行为正是在各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情境中得以进行与延续的。因为身体缺陷或发育障碍的存在,使残疾人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进行缺陷补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如果外部环境不能给予残疾人有效而持续的支持,这种个体层面的缺陷和障碍就会上升到社会层次的障碍,进而导致社会参与受限和社会适应不良。换言之,障碍产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良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内部因素共同导致了残疾人失能的结果。特殊教育价值的独特性正在于它体现了社会宏观责任意识,即残疾不只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残疾人接受教育之后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一个良性运作的、多元的和生态化的支持系统。

所谓支持是指提供一些资源与策略。从个人角度讲就是帮助他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关系,进而提高其独立性、生产性、社区整合性与满足感[19]。近年来,促进残疾人发展的支持理论越来越受重视,支持已日益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各个层级的支持系统也逐渐得以建构。这些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以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为核心的自然支持系统、由高科技带动的技术支持系统、以人文环境改良与教学调适为主的学校支持系统、整合政府功能和社会力量的社会支持系统等[20]。支持的本质在于增进个体发展的内力,逐渐减少其对外力的依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与辅助,是残疾学生最有力的支持基础。建构生态化教育支持系统的意义在于满足残疾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增加教育环境的包容度及提升教育的整体品质。在全纳理念下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工作,应该追求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降低障碍度,把握支持度。支持度即支持的程度、强度,还包含频率、时间和支持类型。它分为间歇支持、有限支持、广泛支持和全面支持。支持度的把握直接决定支持的效果[7]86。

综上,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盛行的当下,谋求大学人文精神回归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生命价值取向重构的高度统一,最为核心的就是以残疾大学生个体生命作为教育的本原,在全纳教育理念和生态支持理念下,以包容的教育胸怀接纳残疾大学生,并尽可能地促进他们无障碍成长和生命的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进而使其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益于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英娜.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反思[D]. 昆明理 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0.

[2]薛忠祥. 20年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2009(11):20-23.

[3]李家成. 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2.

[4]刘卫东. 当代中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考察与反思[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0-12.

[5]王万忠,杨胜良. 现代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J]. 高等 农业教育,2005(10):6-8.

[6]徐红,董泽芳. 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60年嬗变:教育政策的 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0(5):7-10.

[7]刘春玲,江琴娣. 特殊教育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8.

[8]牛海彬,白媛媛. 人性视阈下的教育价值取向疏离与重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9-52.

[9]彭元. 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确证——一种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6):36-39.

[10]麻一清,孙颖.残疾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特 殊教育,2012(7):19-24.

[11]余慧云,韦小满.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 育,2006(4):66-70.

[12]李瑞江,帅敏. 成全生命特教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J]. 绥 化学院学报,2011(5):4-6.

[13]何少颖. 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研究[D]. 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4.

[14]陈海容. 论大学精神的思想内涵[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7(4):132-135.

[15]黄志成.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5):16-19.

[16]王珩. 全纳教育哲学与教育民主[J]. 中国特殊教育,2003(5): 1-4.

[17]田建国. 以学生为根本,用真爱去育人[N]. 中国教育报, 2011-10-21(4).

[18]邱卓英.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刘晓(1982-),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2年度青年项目“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CJA120156),主持人:刘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39-05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办学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到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已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32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47.7%)[1]。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办学模式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目标的根本动力。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其办学模式是从一个高度集中统一、产学研相对分离、机械僵化和消极被动的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开始向一个适度集中、产学研有机结合、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愈益开放的办学模式转变。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至今仍有一些不适应时展的问题,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上面临着经济社会的种种挑战,因此,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

一、研究的思路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今年来办学改革的实践为分析样本,尝试在影响其办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交互、冲突与协调中,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并就如何在制度层面延展和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本文聚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实践,关注前沿问题,尝试通过系统且独特的视角来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首先,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何迫切需要改革,即为什么要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发生、发展和蔓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规划和实施改革,他们期望通过改革实现怎样的愿景?与以往改革相比,现阶段高职办学模式改革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又遭遇了哪些新的矛盾?

其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触及谁的利益,即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利益主体?哪些利益主体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是什么?存在的利益冲突是什么?各利益的均衡与冲突如何促进或羁绊改革的进程?

第四,国际范围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给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利益多元化趋势显现的中国社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面临怎样的挑战?

第五,行进中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

本文尝试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外部环境与主体的利益博弈交互之中,考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实质和作用机理,以帮助我们从制度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延展和深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试图作出回答,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情况和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情况的综合的比较研究,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研究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力求对国内外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尝试提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建议。因此,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历史分析与现实思考

通过系统梳理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明确,法律地位得以确立,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和日趋成熟的高等教育类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在办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还主要是靠政府单方面的推动,而诸如企业、行业等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程度不高;集权制管理存在弊端,导致办学资源的统筹效率不高;类型层次不清,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成为时代诉求与现实呼唤。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公司治理时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现今已被广泛地用于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与企业相类似,学校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学校办学改革研究同样具有适切性。西方学者如彼得·德鲁克、阿尔布莱希特(2005)以及中国学者如张维迎(2004)、胡赤弟(2005)、李福华(2007)等都支持与认同这样的观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也应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在学校组织生态内外和谐相处,以合作伙伴关系共生共赢,共同实现学校办学的有效运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就是要求建立一种由政府部门、高职院校的教学人员、研究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企业、行业和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不是控制监督而是自主合作、不是中央集权而是权力分散、不是由政府统治而是利益相关者合作、不追求一致性和普遍性而追求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符合共同利益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因此,从“利益”角度出发,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剖析和寻求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出路,成为一种必然。

(二)我国高职办学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与利益需求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如政府、企业、学生等各个利益主体。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存在,决定了作为其办学实体的高职院校成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学者组织。充分认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境域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引入正确的方向。

本文基于米切尔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2],先是邀请30余位来自高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利益要求”、“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现方式有哪些”等三个问题进行初选。笔者以50%的入选率作为标准,形成了利益相关者分类和属性识别的备选项,由此修改形成调查问卷。然后基于米切尔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从影响力 (Power)、合法性(Legitimacy)、紧迫性(Urgency)三个维度入手,将选项衡量采用Lickert七点量表[3],对全国20余所高职院校的1000余名领导、骨干教师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实证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属性识别,以及利益需求方面做了初步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高职院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对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的基础应该是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资料,不能局限于一种思辨的过程。对此,米切尔的多维细分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操作性的分类方法。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的12种利益相关者在其权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产学研合作单位、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属于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家长、校友、捐赠者、贷款者、社会公众、其他学校属于预期性利益相关者。

第三,不同的个体因素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认识产生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职务的受调查者对利益相关者的认识具有很大差异;同样,这种差异也会发生在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办学主体的学校之中。

第四,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多种利益要求,但是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对于其各种利益需求的重视程度之间几乎都存在差异。由于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及其目标不同,它们对高职会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和期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信息、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这就需要学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及其变化、关注其需求的满意度等等。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需求,我们已经阐明的主要问题有: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多个利益相关者,且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各不相同;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多种利益要求。在此,我们还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要求之间不仅有差异,而且很有可能有冲突,历史上的很多教育改革,都是基于这种利益冲突所引发。因此,在清楚了解了高等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具体内容,并深刻认识这些利益要求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之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才可能运用合适的方式来满足这些相互冲突的利益要求。所谓利益冲突,就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基于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过程,是利益双方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一种激烈对抗态势[4]。解决的关键是如何调整高职办学改革目标使其适合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将这些不同的需求转变成整体性反应的过程。当然,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高职办学模式改革的实现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体现在:第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第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需求常常也是不同的;第三,有时候利益相关者可能会有竞争性目标,即目标存在冲突。比如学校经常期望增收学费,而家长和学生希望降低学费。在这些环境下,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群体的需求,结果将造成高职和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冲突。同时,高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越多,则存在目标或需求冲突的可能性和范围就越大。显然,如何平衡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将是高职办学模式改革面临的必然问题。

为此,提出以下几项解决利益相关者需求冲突的原则:

第一,合法性审查。审视目标的合法性,即审查利益相关者是否与高校存在契约关系,高职只对与其存在显性和隐性契约关系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

第二,合理性审查。审视利益相关者需求是否超过高职承受的边界。

第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需求是否存在冲突,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高职满足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可能也就无法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或损害其利益。对该类冲突的处理应注意平衡。基本原则是:如果其需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都没有问题,则应该按照利益相关者对高职发展的重要顺序来满足,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需求越先满足;如果需求冲突双方都很重要,都是高职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应适当降低需求过高者的要求,来平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降低需求满足程度的标准就是提供让该类利益相关者基本可以接受的价值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利益冲突;地方经济需求与高职办学定位的利益冲突;高职学生需求与社会就业需要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而人们对利益冲突根源的探析主要是沿着三条思路推进的,即主体论、对象论和制度论的角度。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办学的先天不足,各利益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保证制度的缺失等方面。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所谓利益协调,主要就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协调目标而对人们的利益观念、行为和相互关系进行的自觉的、有意识的调整过程[5]。作为人们对利益关系的有意识的调整过程,利益协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是合目的性。任何利益协调归根结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协调目标,目标不同,具体的协调方法也会各异。就此而言,当我们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利益协调一词时,利益协调的第一种含义实际上已经作为利益协调的目标被包括在内了。

其二是变动性。利益协调作为一种调整过程,显然是对原有的利益状态的改变。本文紧紧围绕利益协调的两个特征展开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学校——政府利益协调、内部行政关系治理、社会关系治理、产—学—研关系治理等四个方面,并对利益相关者参与行为的调适进行了分析。

(五)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经验举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以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和英国为例,从该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入手,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该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然后从典型模式、利益相关者的分析以及改革取向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根据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归纳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若干启示:1.管理体制完善,调动社会相关各方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2.模式的丰富性和主体的多元化给高等职业教育注入活力;3.政府在不同模式的管理与运行中发挥不同的统筹、调控作用;4.良好的办学模式改革机制得益于有配套性和连续性的政策保障。

(六)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对策研究

利益协调的基本途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途径,即通过提高利益对象的有效供给水平,促进人们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实现来达成利益协调的途径;二是观念途径,即通过直接调整利益主体的利益观念和利益行为动机来实现利益协调的途径;三是制度途径,即通过直接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社会制度来达到利益协调的途径。应该说,单独的观念协调或者单独的经济协调都不能构成人类社会利益协调途径的全部内容。只有把这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相互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的社会制度,走制度协调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利益协调目标。

首先,理念创新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首先必须解答以下问题:谁在发动和推动办学模式的改革,又应当由谁来参与办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什么,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主要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定位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认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必须基于一种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即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而办学定位主要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怎样培养人、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培养谁的理念创新。

其次,在经济协调机制方面,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总量依旧不足,投资体制仍未理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仍属于单一的集中投资与管理模式,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统筹和效率提升。借鉴国外经验,对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经济协调机制应当具体如下:一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二是以财税政策等举措激励企业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三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增加职业教育所占配额;四是以生均经费为标准,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五是加强经费管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益;五是拓宽投入渠道,健全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第三,制度协调途径方面,应当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协作机制,建立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以及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此外,还应当通过推动地方法律法规建设,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以及建立有效的督导与监督机制等方面,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

三、思考与展望

长期以来,办学模式的研究一直以来在高等教育受到较多关注,而在职业教育领域虽然使用了此概念,但以往研究一直没有阐释清楚其内涵和本质特征,而且处于概念混乱的状态。本研究正是要通过学术研究明确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内涵;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办学规律,区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同其他类型办学模式的差异性所在。同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将试图拓展当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研究的视域,选择“利益相关者参与办学模式改革”作为理论立场和实践向度,关注高职办学模式改革这一特殊领域的运行机制,努力推进高职办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因此,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以我国高职办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为分析样本,尝试在影响其办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交互、冲突与协调中,理解高职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并就如何在制度层面延展和深化我国高职办学模式改革做出思考。

其次,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的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如下内容模块是具有创新性的,亦即在现有相关研究中尚未产生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办学模式改革境域的双重转换;高职办学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与识别;高职办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冲突与协调;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职办学模式改革路径等。

第三,研究对策的创新。本研究的归宿点在于利益相关者如何实现对高职办学改革的有效参与,基于我国高职传统办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涵盖政府、企业、学校等利益主体在内的高职办学模式改革体系,力图搭建起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高职办学模式改革的理想图景。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坦诚地讲,还有许多问题本文没有解决,还存有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其一,对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与冲突的现状调研还是基于对学校受访者的调查和了解,样本的选取缺乏基于企业、用人单位等利益主体的分析,因此,很多观点尚缺乏说服力;其二,研究的逻辑还是基于理论演绎的思路,缺乏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践层面的问题把握不足,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欠缺;其三,对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职办学模式改革这一思路的实际成效缺乏验证,恐怕很多观点和结论缺乏实践性的检验。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因为在社会经济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还有问题本身不断发展变化的因素,诸如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变化,利益需求的变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通过长期的实证分析和深刻把握,才能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规律。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加强调研的力度,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践推广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Mitchell, Agle and Wood.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m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Vol.22 No.4,pp.853-886.

[3]Mitchell等(1997)将权益主张仅仅具有权威性的利益相关者称为休眠的利益相关者(dormant stakeholder),称权益主张仅仅具有合法性的利益相关者为自主的利益相关者(discretionary stakeholder),称权益主张仅仅具有紧迫性的利益相关者为苛求的利益相关者(demanding stakeholder).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提高;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会计教师,是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如何才能实现会计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这对高等学校会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高等学校会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会计高等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学校会计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会计高等教育特点

1知识传授的理论性、系统性

会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会计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与普通会计培训不同,会计高等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必须全面系统,不是简简单单的会记账就可以了;会计高等教育还要求学生具有进行会计研究的初步能力,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做不到的。

2能力培养的全面性

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必须是多层面、多角度、互动互补的,诸如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业务学习能力的培养等。不经过学校全面的能力培养熏陶,学生无法达到社会对其的期望,无法胜任将要从事的会计专业工作。

(二)会计高等教育对会计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者、执行者,高等学校会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1扎实、全面的知识

为满足教学工作的要求,会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多种知识。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是会计教师从事会计教育工作的根本;具备与会计专业相关知识,是适应知识经济大环境的要求。学生出去要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而企业性质多种多样,在这些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扎实的会计专业。此外。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会计人员还需要熟悉甚至精通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会计人员不仅应该了解会计法,而且应该了解经济法、台同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更重要的是参与管理和决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精通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学生的这些知识从哪里来?从会计教师来,所以高等学校会计教师必须有很好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2良好的话言表达能力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教师这个行业对从业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把问题讲清楚。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在讲僻会计知识的时候,力求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使之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二是能在讲清楚的前提下把问题讲得吸引人。让学生乐于听。会计,其实是一个有点枯燥乏味的学科,正因为枯燥,它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在这方面做好了,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而实践证明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会更好。

3丰富的实践经验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在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谓丰富的实践经验。就是指教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熟悉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教师才能知道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会计知识的讲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会计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并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永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终究也教不出高水平的、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好学生。

4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我国会计专业知识逐渐和国际接轨,新的会计准则年年推出,财税法规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知识日新月异,这些都要求会计教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否则,不仅会计教师自身素质难以提高,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学生。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如果是陈旧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学生将无法很好的参加实际工作、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可怕局面。

当然,除了必须具备以上这些素质外,高等学校会计教师还应具备其他一些素质和能力,譬如敢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判断分析、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二、提高高等学校会计教师素质的途径

提高会计教师素质、满足会计高等教育需要。其途径是多方面的。

(一)开展会计专业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高等学校会计教师观念更新、教法进步、总结提高的重要工作。

通过教研活动要达到两个目的:首先,教研活动过程是一个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会计教研活动只有为教学服务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也才能焕发生命力。会计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是相似或相同的,例如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等。其次,教研活动过程也是会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教研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借鉴与交流的平台,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分析、研究,取长补短,确定更好的方法与措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大家的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教研活动要想能够真正达到以上所述目的,必须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有选择、有资料。每位发言人必须结合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论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训及收获等。同时,每次中心发言人必须准备一些发言的材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提前发给每位教师,资料,必须精选、分析处理,有自己的感悟、体会和观点,绝不能简单“复制”。

(二)提高对会计教师的考核要求

过去。高校教师考核主要以定性考核为主,一般以经验、印象与人情为教师打分考核,这种考核缺乏科学依据,主观随意性较强,因此,定性考核常常流于形式,起不到考核的评价、指导作用。1995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各高校开始重视量化考核,加强了以“德、能、勤、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工作。但目前高校教师考核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提高高等学校会计教师素质角度出发,教师考核要求应该适当提高-注重以下两方面能力的考核:

一是应该注重科研能力的考核。我们一直倡导教育改革。要想完成教育改革的任务,就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提出的要求。努力、认真地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对会计教师的基本要求;要

真正提高会计教师水平,就必须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科研活动。具体地,在对会计教师的考核中我们不但要考虑教学工作量、教学课时数及开设讲座数这些常规指标,还要更多地考虑专著及论著、学术论文、教材编写、科研项目这些能体现会计教师科研能力的指标。

二是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会计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等学校会计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反映职能,如何反映,从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期间的一系列细节问题会计教师都必须清楚;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哪些信息是有用的,这需要会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促使教师更多的参与实践,在对其进行考核时应加大对参与会计实训、参与会计实习及参与社会实际会计工作这些方面的考核。

(三)给会计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

为了使会计教师能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派会计教师外出,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学习。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有关会计主管部门会有针对性的对会计人员进行一些培训,如去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各省、市会计机构就组织有关会计人员进行了新准则的培训『。类似这样的培训,高等学校会计教师应该参加。再者,为提高高等学校会计教师业务水平,国家有关会计主管机关也会为他们创造一些培训、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活动,会计教师更应该参加。

二是鼓励会计教师积极参与提高学历的学习。只有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更新,对教育的认识才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学历层次,才能具备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为此,各高等学校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学历提高培训规划。

(四)让教师进行“挂职锻炼”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1977年,由于--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恢复高考相关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7年,由于--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二.恢复高考意义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41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41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历史1977年,查全性面谏同志,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高等教育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慕课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的地方,随着教育的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走进大学就要面临高等数学的学习,近几年将高等数学作为必修基础课的学科和专业不断增加,显然在构建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高等数学的作用不容小觑.如何协调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成为每个学校必须关注的问题.网络信息时代,慕课的到来,无疑是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希望和冲击.“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由外国引进的新型授课模式,是大规模的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互联网结合课程资源所产生的网络教学平台.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知识获取方式.“慕课”正在挑战传统教育模式,引发一场新的课程改革.本文以高等数学的教学为例,阐述教学内容整体化,教学模式慕课化的思想.

一、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形式单一

提到高等数学往往和枯燥乏味这样的词语挂上钩,它难度高,知识含量大,难理解.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目前仍然是传统教学,秉承老师为主,板书为主的形式,由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进度,将知识面对面地传授给学生,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讲解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的严谨性、完整性,忽视了应用性.而现代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取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目的,重新设定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为了提倡应用性,很多院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导致教师删减内容,甚至浅化处理相关知识,基本上就是粗线条地灌输.

2.人数增多,交流互动变少

课堂上,学生人数的增多给任课教师也带来了压力.大班授课老师不仅要兼顾教学质量、速度,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甚至根本听不懂,教师抽不出太多的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导致他们落下的课越来越多.尤其是高等数学注重理论问题,“满堂灌”就是它必需的模式.课上老师提问的机会有限,所以和学生交流互动比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性,学习效果低且质量逐渐下滑.网络时代既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同时也带来了弊端,课上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慕课”与高等数学教学相融合

1.慕课是大趋势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对传统高等数学的教学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了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使得想学习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得到学习资源,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直接跳过,而没有掌握的重点、难点可以反复学习.充分体现了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高等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复杂的理论推导,抽象的数学概念,很多知识点隐晦难懂,而不同专业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但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在课堂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将所有的知识点讲解得特别透彻.“讲―听―练”是课上的唯一模式,学生参与度很低,不去交流、不做讨论根本理解不好,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为了应试,考前只能突击死记硬背.这完全有悖于教育的理念.而作为基础课程,高等数学都是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基本缺乏自主预习和复习的能力.这种单一、被动、死板的教学形式急需新形式注入新鲜的活力.

2.“慕课”资源促进了高数教学改革

应该说“慕课”带来的教学模式堪称“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在线完成学习的过程,并且还可以在线讨论交流、作业批改、答疑解惑,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将成为学生和老师交流互动的场所.以实际教学为例,“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其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空间解析几何、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等知识都是学生掌握不好的部分,课上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讲解完毕,整个教学过程就算结束了,不易理解.将“慕课”融入高数教学,制作一些微视频,大概10分钟左右,将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录制进去,同时动画讲解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目前有些慕课视频间隔一段时间就会跳出一个对话框,提出相关的问题,需要做出解答,如果不回答或是回答错误,将返回重新学习,有点像网上的通关游戏,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以在线交流讨论,帮助顺利通关.这种设置既可以随时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保证注意力的集中.Mooc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或者根据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带来的成就感.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如果可以有趣地进行,真的是很值得期待的.这样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更能适应未来的市场要求.

三、“慕课”时代,数学教师定位

“传道、授业、解惑”这些词语就是历史赋予老师的神圣职责,在教学工作中以知识讲解和传授为主.课堂上,教师就是最权威的资源,而慕课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事先进行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应用为前提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形式的出现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很多教师认为Mooc 就意味着失业,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不再是最权威的资源,从而产生很强的失落感,其实不然,这种模式并没有否定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也没有降低教师的地位,恰恰相反,教师将在这一环节中扮演一种崭新的、更具合作性、更具挑战性的角色.因为课程性质的缘故,高等数学Mooc化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讲授式教学虽然存在着弊端,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清华大学采取的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事先在在线平台学习,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在线下课堂上与老师讨论解决.所以教师应该适应从“主角”到“配角”这个转变.积极参与到Mooc浪潮中去,更新观念,录制更好的教学微视频,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以更现代更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四、结 语

Mooc作为一种新兴时尚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虽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时间的推敲.

【参考文献】

[1]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