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的文化背景

旅游的文化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的文化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的文化背景

旅游的文化背景范文第1篇

河湟文化河湟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对策建议

一、对青海东部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

1.河湟区域范围及河湟文化的界定

青海是“三江”(黄河、长江、澜沧江)之源,“三江”谓之华夏民族的摇篮。从人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多出现在一些重要河流的沿岸。比如,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埃及;公元前21世纪亚洲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18世纪,西南亚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建立了南北统一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在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公元前1000多年就出现了约20个奴隶制小国,等等。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离不开河流,每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国从夏朝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期,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们迁徙往返最频繁的地区,莫过于今天青海东部和甘肃接壤的地区——河湟地区。河湟区域顾名思义是指靠近黄河、湟水两条河流的地方,大致包括黄河上游九曲之地和青海境内湟水谷地,具体讲是指今天青海省境内青海湖以东,包括西宁市及所属湟源、湟中、大通3县,海东地区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循化、化隆六县,海南州贵德及黄南州大部分在内的地区。然而,任何一个区域的划分都不是绝对的,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和人们的需要人为界定的。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对古代河湟进行地域划分的时候,这种文化的区域范围应该广得多,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界线。因为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具有传播和衍化的属性。所以,笔者认为,古代河湟文化的范围还应包括甘青交界地区、河西走廊及宁夏部分地区。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乐都柳湾出土的文物为例,发掘出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00多座,出土文化遗物4.9万余件,其中仅陶器就有3万余件。该区域平均海拔1700—2500米,是省内地势最低、自然条件最好、人口最密集、历史文化最悠久、经济最繁荣的区域,也是省内六大世居民族(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文化交融并存的沃土,为孕育河湟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河湟这一特定区域内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贸易地,是秦汉文化通西域文化的交融地,是长期以来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与藏文化相比较,具有更多汉文化的特征;与中原文化相比较,又具有更多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因此,河湟文化带有复杂的民族色彩和东西部文化的过渡特征,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2.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璀灿夺目的古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有乐都柳湾墓地出土的近4万件彩陶,这使河湟具有了“彩陶故乡”“彩陶王国”之称,有极高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民和喇家遗址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灾难性遗址,有“东方庞贝”之称,可开发为世界级旅游景点;南凉古国(虎台遗址);宋代唃厮啰政权所在地青唐城(今西宁)遗址。

二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汉、土、撒拉、回族、藏、蒙古等民族民俗风情各具特色,特别是土、撒拉族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在国内所独有。河湟“花儿”也独具风格。

三是神秘、悠久的宗教文化。河湟地区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宗教寺院,如以瞿坛寺、塔尔寺、佑宁寺、夏琼寺、却藏寺、卡的喀哇寺、阿琼南宗寺、白马寺等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寺院;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循化街子清真大寺、平安洪水泉清真大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寺院;西宁北禅寺、湟源南朔山、互助五峰寺等道教寺院。上述各派寺院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二、青海省东部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青海省东部河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研究不够

受人才、资金等制约,对河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许多景区景点的旅游项目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有些重要内容面临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境地。有些虽然进行了挖掘,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同时,在挖掘人文资源、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方面较滞后,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综合效益低。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文化和旅游尚未形成有机结合

厚重、多样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旅游经济难得的宝贵资源,但目前青海省东部地区对这些文化资源还基本停留在挖掘和保护上,没有真正地将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走出一条文化和旅游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如旅游景区对自身文化挖掘不够,景区内展示地方民俗文化不充分,大多数景区还未设置相应展示当地和景区文化的场所。同时景区内不同程度存在讲解不完善、对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不到位的现象。

3.文化产业的开放程度较低

旅游市场体系建立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运转的市场分工合作体系,没有形成有效关联的文化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发展未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充分必要条件——诸如文化产业规模要大、文化产业集中度要高、文化产业并联性要强等还不具备。到目前为止,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尚未确定。

4.展现河湟文化的载体还不多

如西宁市区还没有一条能够充分展示河湟文化的步行街,反映河湟文化的传统曲艺演艺场所缺乏,使得来青海省东部旅游的游客不能在晚间很好地体验地方特色文化。同时,各县、区的曲艺演出一般以村社为单位,规模小,属自娱自乐,向游客展示的机会少,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旅游宣传促销手段滞后

对国内外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促销宣传活动相对较少,宣传促销手段比较单一,宣传促销人才紧缺,使旅游宣传促销难于出新、出彩。同时,在旅游产品包装策划宣传时,没有把周边区县产品很好地融入组合包装,形成有机整体,客源共享度低。为旅游者提供的消费产品层次低、种类窄、文化内涵不多、文化附加值明显不足,没有可以延续到旅游之后的文化产品,至今无法提供更多层次、更有现代文化产业特点的消费产品。

6.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滞后,不能满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由于财力有限,投资不足,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较薄弱,旅游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配套。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环节相对薄弱,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游客人均消费低。尤其在旅游旺季,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适应旅游大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性支持,全方位大力推动建设进程。

7.缺乏区域协作,旅游业发展活力不足

目前省、市、县都有发展旅游业的规划,但在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缺乏全省层面上的统一规划,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规划机制,区域间缺乏协作,形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旅游圈,甚至重复建设,没有特色,形不成品牌。

三、河湟文化背景下青海省东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青海东部区域的旅游规划

一是建议相关部门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原则,把青海东部旅游开发纳入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给予高度重视。二是坚持突出河湟文化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以独创性、原生态取胜,力争原汁原味。三是克服旅游规划中的随意性。过去青海省旅游规划几乎由外来旅游规划单位承接,他们对青海实际情况不了解,缺乏调查研究,使规划脱离青海省具体情况,这是青海旅游业一直发展十分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规划必须有本地专家参与。四是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青海处在我国西北区青藏高原,只有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从青藏高原上的,西北地区新、宁、甘、陕等省区的旅游“形象遮蔽”下走出来,形成自已鲜明的旅游形象,才能吸引游人。

2.打造“唯我独有、非我莫属”的文化旅游品牌

青海东部文化旅游开发中,如下文化产品可以成为“唯我独有、非我莫属”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民和金三川文化旅游区。这里有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喇家遗址、三川土族风情、全省水热条件最优的自然环境、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旅游名镇的官亭镇等,可建成省内乃至国内一流旅游胜地。二是以乐都柳湾墓地为中心的彩陶文化。在乐都柳湾墓地可以进一步发掘柳湾人的生活地、赖以生存的生产经济活动方式、制陶工艺过程等。以彩陶为中心,进行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三是打造黄教祖寺——塔尔寺新形象。塔尔寺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在黄教六大寺院中享有“祖寺”的特殊地位。建议一方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重新规划打造,铸造一尊宗喀巴像,修建宗喀巴广场等,大大提升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地位。四是进一步提升互助土族风情旅游。土族是青海省独有的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土族旅游必须进一步提升,应与都兰吐谷浑墓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从当前的一般性民风习俗,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土族风情旅游的文化品位。五是青海“花儿”。“花儿”是唯一广泛流传于我国青、甘、宁省(区)的由多民族群众用汉语演唱的一种山歌。青海是“花儿”的海洋、“花儿”的家乡,“花儿”为青海民歌之魂。大力加强青海“花儿”研究、推广,培育“花儿”歌手,使青海“花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发扬光大。

3.加大对青海省东部旅游开发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

为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服务功能,突出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环西宁200公里最具魅力的旅游圈。建议省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东部旅游开发建设。把旅游产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继续加快公路主干线与景区连接道路和景区游览道路的建设,切实改善青海省东部旅游的基础条件。同时应加大旅游景区尤其是重点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让重点景区能留住游客,实现“旅从速、游从缓”,推进旅游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

4.进一步做好文化旅游的对外宣传

一是建议加强文化旅游整体形象的设计、包装和策划,按照市场需求,设计新、奇、特的旅游形象,积极利用会展、节庆活动等机会宣传、展示河湟文化旅游形象,树立全民参与意识,形成热情、诚信的社会氛围;二是精心包装一批高质量的旅游项目,积极组织参加各种省内外旅游交流会和巡回促销等活动,广泛开展对外宣传;三是邀请省内外记者、旅行社到青海省东部观光,特别是要借助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媒体来提升宣传层次,并以各种有利条件吸引旅行社加入青海省东部文化旅游圈的旅游项目;四是由相关部门牵头,旅游景区(点)联手,精心策划、科学包装,制作一批反映青海省东部河湟文化旅游特色的高质量的宣传品,如书籍、光盘、旅游导示牌等,并在车站、广场等人群密集处设立旅游宣传栏,在饭店、宾馆、旅游大巴等无偿提供《青海东部旅游宣传手册》。

5.拓宽旅游开发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商业融资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融资难和融资成本偏高是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遇到的普遍问题。建议根据国家有关文化产业项目的金融优惠政策,制定符合青海特点的实施细则和办法,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应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积极搭建政府信用平台,适度放宽政府举债空间,缓解建设资金压力,使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地,以保障文化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针对文化产业的金融优惠政策。

6.突出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议省政府及省级主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合理调整、配置相关部门的职责,设立综合性景区管理机构,加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通过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促进旅游景区(点)走向市场。围绕建设兰西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兰州、西安、银川及省内各市县的旅游合作,延伸和完善旅游的布局,建立区域联盟,构建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共同发展,真正融入大旅游经济圈,全面促进青海省东部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谢佐.河湟文化三题[N].西海农民报,2011—11—29.

[4]河北人民出版社.青年知识手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5]拉有清.乐都历史纵横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5.

旅游的文化背景范文第2篇

一、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家乐凭借乡村的优美环境和低廉的价格蓬勃兴起,已形成规模效应,如安吉、临安等地的农家乐,满足了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和放松心情的需求。但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客源单一且数量有限,而且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软硬件水平较低。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遭遇瓶颈,乡村旅游亟需新业态形式,“洋家乐”凭借其创新的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始抢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家乐市场。

根据《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 000亿元;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之大吸引大量的人群开始着眼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伴随乡村旅游开发而引起巨大变化的乡村文化变迁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二、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变迁的概念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是在乡村环境中长期孕育发展的,渗透在乡村的建筑及居民的思想言行中,因此乡村旅游文化也渗透在吃、住、行、游、娱、购的各环节,渗透在旅游的全过程。

张晓萍等提出文化变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文化变迁是指发生在乡村环境中的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旅游文化变迁则是指依赖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变迁现象。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特征

1.传统性。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农村是社会的根基,农民是社会的基础理论。农村有着最传统、最原始的中国特色文化,不论是历史悠久的农耕五谷文化、精雕细作的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还是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都依附于乡村文化而存在,这些乡村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依旧能历久弥新,在于乡村文化的传统性特征。

2.原生性。乡村旅游地区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村民相对朴实,人口分布集聚,农业化程度高,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因为乡村地区的相对封闭性,乡风民俗在乡村地区也能得到完整的继承和延续,而且乡村建筑文化和社会文化也能得到继承和延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3.脆弱性。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排斥或融合。城市游客本身所携带的“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由于文化本身的价值趋向性,旅游目的地就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吸收了旅游者所携带的“强势文化”,因此,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具有脆弱性。

4.亲缘性。在其论著中形象地指出了我国农村文化血缘性的家族观念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传统乡村社会“乡村”不过是“家族”的一种放大而已。村民的社交网络呈现由点到圈的过程,“点”即小家庭,“圈”则是所处的乡村。对于中国的乡村农民来说,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每个家庭就成为单独的、互相孤立的细胞。

四、以三九坞为例的乡村文化变迁

1.乡村旅游发展的建筑文化变迁。乡村建筑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结晶,我国的乡村建筑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如土楼、竹楼、吊脚楼、窑洞、徽派建筑群等。就三九坞而言,乡村居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原有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的房屋,选择乡村所特有的二至三层的小洋楼,而三九坞“洋家乐”秉持的理念是古色古香的乡村气息的建筑群,偏好选用木头、石头、竹子等天然建筑材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乡村发展的同质化进程,恢复和保护了乡村建筑文化。

2.乡村旅游发展的旅游景观文化变迁。乡村发展前,三九坞与普通的村庄一样,植被景观顺其自然生长,景观特征不突出,而乡村旅游发展后的景观更多地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外国游客及高端游客的需求,突出了强烈的乡村旅游景观特征。三九坞在维持原有的乡村本色基础上,构造小溪、流水、石板桥、石子路、木板凳等乡村特色以及维护莫干山特色的原生态竹林,与“洋家乐”的理念相辅相成。

3.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变迁。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三九坞”洋家乐“乡村旅游的嵌入使得乡土社会的生活圈扩大,村民逐步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且他们本身的生活圈子因为游客的加入,尤其外国创业团体的出现而被打破,至于他们本身,也建立起团体、协会之类的社交圈。

4.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文化变迁。“三九坞”在乡村旅游发展前,乡村发展速度缓慢,老一代村民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桃花源生活,年轻人则选择外出。“洋家乐”吸引外地游客入驻与消费的同时,也吸纳着当地村民从事经营活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德清西部山区受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限制,产业发展滞后,“洋家乐”发展依赖,“洋家乐”坚持就地取材的理念,水果蔬菜全取自当地应季时蔬,使得当地农产品有了出处也卖出了好价钱,如莫干山里茶园会所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水果用于酿酒,促进了农户水果种植的积极性,三九坞还聘请当地村民从事“洋家乐”各种工作,如管家、家庭厨师等,这为村民人均增收人3万多元;且每年约2万~3万元不等的房租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5.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文化变迁。三九坞在“洋家乐”席卷而来之前,过的是世外桃源般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归,偶尔向往城市生活和泛滥的城市加工品。2007年以后,“洋家乐”提倡低碳环保的设计经营理念,对村民原有的房屋进行租赁后对其改造,对自然物如木头、木桩、竹子等进行个性化创新,让其物尽其用。而在此游玩的游客则被建议摒弃大城市中的电器设备和喧嚣,回归原本的生活方式。就村民而言,村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也逐步增强,在村民的交往过程中,方言不再是唯一的语言,普通话、甚至简单的英语都很常见。

五、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1.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它包括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谓“显性文化”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在文化”。乡村旅游的商品化现象和同质化现象破坏了乡村原有的传统和封闭性特征,也造成了游客的乡村旅游的审美疲劳。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对“显在文化”进行提炼和加工成旅游商品提供给旅游者,而对“隐在文化”则要好好地保护和继承,以保持乡村旅游的独特性。

2.乡村旅游开发实行差异化战略。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就目前来看,农家乐依赖其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价廉质优的服务而占据了乡村旅游的大多数,但农家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可开辟一条“中西”模式,以优势资源为吸引,鼓励国内外创业者、文化创意者投资乡村旅游,融合当地民俗与西方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文明,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化、国际化。

3.理性对待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至一定时期的产物,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文化变迁而言,是催化剂的作用,即便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变迁中,文化变迁无法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因为无法确定文化变迁的基数。不能断言乡村文化变迁是不利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势必会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乡村文化的变迁,并尽量引导文化变迁往利好的方向。

4.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旅游社区参与是典型的变迁策略,因为通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群体、国家三方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指导变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是指社区旅游发展事务由居民选举的代表与居民直接参与共同决定。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利于让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甚至弘扬本地文化,又能够接受、享受外来文化以及其成果,也是保证社区参与文化资源的延续性的必然途径。

旅游的文化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地区, 除具有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外, 还具有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

一、金坑红瑶概况

(一)村寨概况

金坑红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之一,隶属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位于和平乡东北部, 因地下金矿多和地形酷似一个大天坑而得名[1]。村寨距离桂林市约100km,距龙胜县城30.6km,东经103°26′,北纬103°26′。村土地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 有水田746亩, 旱地425亩, 林地3 656亩。大寨地处桂北高寒山区, 境内山体陡峭, 地势险峻, 属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且森林覆盖率高,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冷热分明, 干湿明显, 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8.1℃, 年平均降水量1 543毫米[2]。

(二)旅游开发现状

金坑梯田的开发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旅游开发前金坑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最贫困的山村之一。2003年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开通了双河口至大寨村的公路,大寨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如今,全村共有农家旅馆52家,床位达1 500多张。结合“文明卫生屯”创建工作的开展,到2005年底,大寨村已有180多户完成了“五改一建设工程”,全村的卫生面貌大大改善。硬化的旅游道路达3 000多米,寨底建有能停80辆汽车的停车场。如今大寨村共设有三个旅游景点,以石阶铺级而上。有“千层天梯”景观、“西山韶乐”景观、“金佛顶”景观等。站在观景台,游客可以尽享梯田美景,领略瑶族风情。据统计,2007年,到金坑梯田观光的中外游客已经达到了15万人,日游客量达180人,黄金周每天更是高达2 000多人。随着游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948元猛增到2007年的3 000元。

二、旅游开发中金坑红瑶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变迁

1.建筑文化变迁。旅游开发前,金坑红瑶建筑为全木结构的半边房, 以杉木为材料,采用几何原理搭建而成,一层是用作关猪、牛、羊、鸡、鸭,堆放材料、安置厕所,煮猪食炉灶、砌房等。二层用来住人, 中堂作香火神龛,左间为火塘,用来取暖、进餐,其余为卧室。三层则做储藏室,堆放粮食和杂物。随着旅游业的到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红瑶建筑无论是在结构、功能、还是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往日的下罗盘、安梁木等仪式更是鲜有见之。

2.服饰文化变迁。服饰文化可谓是红瑶文化的亮点,也是红瑶得名的原因。旅游开发前红瑶,女性几乎都着民族服饰,以红衣为主,绣有春牛、龙凤、狮子、麒麟、鹿、山羊、蝴蝶、鸡、鸭、鹅、鱼、竹木、花草、八角等图案,特别是衣背正中挑绣的一对老虎印最为醒目。关于这对貌似官印的老虎印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有一天皇帝上山打猎遇险,差一点被老虎吃了,是一个红瑶女救了他,为了答谢救命之恩,皇帝砍下虎爪,蘸上虎血,像印章一样印在瑶女的衣背上,传旨以后面君不用下跪。回家以后,这个瑶女在她所有的衣服上都用丝线绣上了虎爪印,就这样一代传一代,至今你还能够看到这虎爪印。旅游开发后,为吸引游客,节省成本和时间,红瑶服饰在制作方法和材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愿意从市场上买来现成的布料,用机子织布,摈弃了原来从种桑到制丝,从纺线到挑绣、从织布到蜡染的工序。

(二)制度文化变迁

红瑶自古以来都有选族长、定族规的习俗。凡较大的寨子也都有以寨子为单位的寨老组织,成年男女不拘姓氏、职业、贫富均可加入。对寨老的称呼,有的地方叫“寨老”,有的地方叫头人或“乖人”。寨老一般是自然形成的,由那些为人正直,聪明能干,热心公益,能说会道的中年男子担任,对内处理寨内村民纠纷,制定寨规,对外代表本寨与邻寨寨同处理如破坏公共水利,越界毁林开荒等公共事宜。寨老如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劳动,没有报酬。如今,族长和寨老早已被村长和村支书这样的名称所取代,当笔者在大寨村问及族长和寨老的事情时,只有年纪稍大者能够说出先前寨老的名字,形成过程,原因以及权利和责任,年纪在20岁左右的几乎一无所知或半知半解。

(三)精神文化变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瑶不仅在其显性的精神文化,如宗教信仰、语言及文艺方面发生了变化,其隐性的精神文化——传统价值关更是受到了消极的影响。

红瑶的传统价值观念,是红瑶民族人民内在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在态度、行为上以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民族的个性特征。它记载着红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轨迹,是红瑶民族人民在改造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传统优良道德。

诚实善良、淳朴厚道是红瑶人民的普遍心理和品格。红瑶民族人民从一生下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养成了整个民族尊老爱幼、克制忍让、互帮互助的性格特征。金坑红瑶寨旅游业的发展,使村民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经济来源方式,以及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增多,对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村民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其次,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村民之间的利益争端上。在与金坑红瑶寨村民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搞旅游后村民之间早已不再是互帮互助,不计报酬了。由于经济利益的争夺,竞争的存在,村民之间因相互拉客、压价,进而导致反目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次,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对待游客的态度上。游客的增多使村民经常性的接触素不相识的人,由于这种人与人之间偶然短暂的接触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村民传统的好客习俗就大打折扣。于是旅游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带路、穿民族服饰照相、与文物古迹合影都被索要金钱的现象。

三、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必然选择

(一)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1.要提高红瑶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鼓励旅游地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要提高管理人才和导游人员的人文素质,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并维护和保持其完整性,使之真正能承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所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旅游的文化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一、体验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旅游业的新趋势

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史,人类的经济活动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人们从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需求中调转目光,将兴趣投向广阔的精神需求领域,这一发展趋势宣告了体验经济的繁荣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端文化产品的文化遗产迎来了广大旅游者青睐的目光。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当中。体验经济中,消费者消费的客体不再仅仅是商品或者服务,而更多的是获得一种体验和感知。因此要求产品的开发商和制造商从生活情景出发,开发能够获得消费者心理认同,调动综合感官体验的产品,用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提供难以忘却的愉悦经历,这份经历是一种冠绝,一种不仅在身体上,更是在情绪上、精神上和智力上的体验。与前面三种经济类型相比较,体验经济富有的是一种舞台展示的经济功能,提供的是难忘且充满个性的产品,突出感受,并历时短暂却能给旅游者留下经久不衰的难忘回忆。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而非产品单纯的物质形态,其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离不开完善的旅游体验载体系统,不同的旅游单位其旅游体验系统存在差异,以最常见的旅游景区为例,旅游景区的体验载体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舞台体验载体、活动体验载体、环境体验载体和服务体验载体。其中舞台体验系统是基础与前提,活动体验系统是核心,环境体验系统和服务体验系统是支持系统。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否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取决于旅游者本身和媒介。旅游者本身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关系到外界刺激被旅游者感知的深度和所获得的愉悦感;而媒介则决定了旅游者的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的匹配度。

二、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民俗文化遗产特征

文化遗产是指从艺术、历史或科学的角度评价,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遗址和建筑物。文化遗产根据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中具有典型特征和普遍意义,并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那一部分,主要包括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两大类。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考虑,在文化遗产本身的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开发和策划,进一步汇集和提升其文化价值,为旅游者提供丰盛的文化体验产品。

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核心是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分为物质、制度和文化心理三个层次。旅游者对文化遗产的旅游诉求是综合的,因此,光顾文化遗产旅游的游客并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体验,他们更看重的是体验思想制度和文化心理层面的旅游产品,这也是大多数深度旅游者对旅游品质的文化层面的要求。从体验主体上看,旅游者的体验效果取决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从客体上看,遗产地文化特色是否通过旅游产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内容是否丰富等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而从媒介上看,是否具有统一的主题框架引导和规范旅游者的行为,并为旅游者获得完整、丰富、创新的旅游体验提供支持。

与一般的文化遗产一样,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传承性等特征,除此之外,民俗文化遗产还具有多元性、变异性、中心发散性、地方性、神秘性、适应性、实用性等特征。多元性是指民俗文化的种类繁多;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的地理特征或者乡土特征,这一特征是民俗文化民间身份的体现,也说明了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变异性是民俗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强大的适应能力,标志着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变化。也正因为这种变异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才造就了多元而庞大的民俗文化体系,而非单一文化的单纯复制。民俗的神秘性是源于先民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年代自由发挥想象力,从大脑中构建出种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对生活加以阐释,进而形成了今天流传于民间丰富多彩的神怪世界和美丽的传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许多民俗文化事象今天看来荒诞不羁且难以理解,而实际上在过去先民所生活的年代正反映了科学的落后和特定时代下的生活方式,只是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被现代人所理解,因此对于先民来说来源于简单而平实的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平添了几分神秘。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和变异性是相生的两大属性,而实用性反映了民俗来源于民间,产生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一原理。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因此民俗文化遗产的亲民性在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开发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民俗文化遗产生活属性的挖掘和情景再现手段,可以开发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产品,既为旅游者提供了愉悦的经历,又达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遗产的体验性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民俗文化无疑是体验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也是旅游开发操刀者不竭的灵感来源。对于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来说,民俗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参与体验性活动的有力卖点,随着民俗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活动的增多,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开发者对文物保护不力,规划不当,解说不详,导致民俗被误读、误用、甚至在游客的心里留下了“民俗=低俗”的错误认识。如传统的婚俗中,有些地区在新娘出嫁离开娘家之时在地上撒米驱邪,导游和活动组织者均向游客解释此民俗源于民众的封建思想,甚至违背民俗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编造故事为此民俗增色。而事实上新娘出嫁向地上撒米源于过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村家家散养鸡鸭,新娘出嫁朝地上撒米是为了吸引鸡鸭啄食,避免鸡鸭啄伤新娘破坏婚礼的喜庆气氛。因此,为了向旅游者提供真实且愉悦的民俗文化体验之旅要求开发者和经营者立足实际,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维护民俗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发体验性产品。具体来说,可从物质、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着手:

(一)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旅游者接触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所获得的第一感官体验,物质打造的好坏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第一印象,关系到旅游者是否愿意进一步深入下去体验旅游产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而要打造物质文化精品要求开发者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将民俗文化的物质形态以适应体验式旅游发展的方式予以呈现,并赋予符号化和象征化特征。民俗文化遗产与体验经济的结合要求民俗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地展示其乡土的一面,而要结合城市生活方式,以迎合旅游者消费需求,朝旅游工艺品的方向发展(舞台展示的道具除外,舞台展示必须较为本真地表现民俗的一面,这样才能给旅游者带来真实的民俗体验)。

(二)制度层面

民俗的制度层面在体验经济当中运用较少,主要存在于民俗事象的解说当中,为了帮助游客更深入地理解民俗产生、变异、发展乃至消亡的历程,为其进一步参与体验式活动提供真实的知识背景,促进游客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旅游开发者应对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涉及到的民俗活动和事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将其以各种物质形态和手段予以展示,以帮助游客理解民俗活动和事象别后所隐藏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从而提升游客对民俗文化价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最高层面,一方面要求旅游者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保护民俗文化的氛围,那么参与并体验民俗文化才能从单纯的娱乐发展成为文化享受。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转变才能推动供给的转型,迫使开发者立足于民俗文化的核心,即文化产品的开发,从而推动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触动旅游者的心弦,使旅游者获得高峰体验。

旅游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就旅游开发者来说,要注重景区整体人文氛围的营造,将文化融入景区的方方面面,不仅出于经济利益,并在获利的过程中以景区的文化氛围感化游客,在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互动,达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旅游的文化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秦州区作为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近年来,坚持把旅游产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着力打造“羲皇故里”、“秦州古韵”、“]上江南”三大品牌和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政策为背景,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平台,西北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三大基地”,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促进了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秦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秦州区人文历史文化十分丰富: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集中地、中华文明发掘地、中华石窟艺术的聚集地。概括起来即: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等五大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古韵文化,多元化兼备的淳朴民风民俗文化等,与天水市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成为发展旅游业宝贵的优势资源。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断突出的地域特色,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为秦州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天丝毯、宾乐地毯、飞天雕漆、景晟轩漆艺、吴氏女红荷包、赵氏泥人、“略普”竹雕、“熊氏古琴”、“诗圣萍踪”写生、《伏羲庙》砖雕等旅游商品誉满省内外。同时,秦州区通过在高速公路过境段制固定宣传橱窗、依托伏羲文化旅游节等载体,举办“走进名城看天水,秦州人游秦州”等旅游节庆活动,制作大型文艺歌舞剧,大力宣传秦州文化胜景和旅游风光,有力提升了秦州区旅游文化产业对外知名度。

目前,秦州区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3处,2A级旅游景区3处;星级宾馆饭店16家,旅行社及其门市24家,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近60户等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均位居天水市各县区第一位。

二、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便捷的中心城区位置,广泛的文化旅游群众基础,造就了秦州区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但是,影响文化旅游产业深层次发展的问题依然艰巨。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服务能力不强。一是交通设施条件相对滞后。宝兰客专正在建设中,天(水)平(凉)高速公路还在做前期工作;“陇海铁路”预留客票少;天水机场由于导航设备陈旧、跑道强度不够,大型客机无法降落;市内交通公路密度小,路况较差;景点间的旅游专线公路不畅,道路等级低,通达深度不够。二是旅游服务配套不足,接待能力较差。现有的16家星级宾馆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旺季黄金周游客入住需求,尤其是天宝高速公路开通后,随着游客日益增加,接待能力显得严重不足。部分旅游景区及城区的公厕、垃圾箱等服务设施数量少、档次低,旅游标识不齐全、不规范。旅行社小乱散问题突出,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开发层次低。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全市现有的5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11%,500万元以下的占70%。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旅游商品制作粗糙,旅游商品的地域化、特色化、系列化水平低,独特性和创新性不足,缺乏物美价廉、便于携带、具有天水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没有较大规模的旅游定点商场和旅游纪念品市场,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3.文化资源开发散乱,旅游形象不鲜明。一是景区规划执行不够。许多景区都编制了发展规划,但受资金及拆迁问题的制约,规划实施不到位,甚至随意变更,使景区发展难以上规模。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文化品位有待提升。秦州区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规模不大、设施落后,普遍存在有点无景的问题。景点多以观光为主,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游客参与的互动性游玩娱乐项目少。旅游品牌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市场人气不旺。三是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农家乐在秦州区旅游产业中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起步晚、规模小、分布散,目前全市星级以上的农家乐仅有34家,其他规模较小的时开时停,普遍存在盲目经营、缺乏农家特色、卫生条件和服务较差,农家化程度低。

4.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缺乏主动发展意识。秦州区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管理体制不够成熟,在已开放的36处旅游景点中,属文化部门管理的有14家,属建设部门管理的有6家,属林业部门管理的有9家,属宗教、农业、卫生等部门管理的有7家。各景区多头管理造成景区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管理难到位,协调难见效,导致旅游服务不到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损害了游客利益。

5.各类旅游人才短缺,智力支持不足。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从业人才匮乏、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滞后的问题日趋凸显。现有的几千名旅游从业人员中,导游、讲解员数量少,文化层次较低,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5%。宾馆饭店服务人员行业培训力度不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旅游产业链的整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6.旅游资金投入不足,对外宣传有待加强。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由于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人才培训和旅游产品营销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之宣传促销方式单一,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不够,力量分散,整体形象塑造不够。县区之间、景区之间缺乏品牌共创、联手宣传促销意识,品牌效应不突出。

三、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路

秦州区如何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主动融入大关中经济圈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政策优势;如何利用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做强做大“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政策优势;如何利用“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丝路重镇、丝路节点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政策优势,紧紧围绕“丝路文化长廊建设、打造文化旅游高地”发展思路,突出“三大品牌”,打造“三大基地”,经过近七个月的调研,提出以下思路对策:

1.打造“文化旅游高地”。要充分挖掘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古民居文化、苏惠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旅游、宗教资源,做好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总体规划和规划监管,明确“路线图”和“施工表”。其次要依托文化谋划项目、建设景点,以景点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次要健全完善景区景点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旅游、宗教各尽其职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组建秦州区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整合文化、旅游、建设、宗教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明清建筑文化产业园―胡氏民居、贾家公馆、后街清真寺、三星巷片区等,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园―玉泉观、南郭寺、天福圣境、太阳山及李子森林公园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文化园―藉河生态湿地公园、秦州印象,将秦州区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旅游圣地,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以中华始祖文化产业园建设开发为依托,打造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以伏羲庙、玉泉观为中心的北山区寻根祭祖文化旅游线路;以南郭寺、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李广墓公园为中心的休闲娱乐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线路;以木门道、天水关、祁山堡、太阳山森林公园、李子园森林公园为中心的农家乐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以南北宅子、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古民居中心的古城区文化旅游线路。以这四条精品线路为旅游支柱,以西关古城区抢救性保护与复兴项目为依托,对西关片区内的育生巷、务农巷、飞将巷、士言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挖掘改造,在古巷道口制作古色古香、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牌饰、标志牌和简介,建设天水明清古民居文化旅游专线;以开发南北二山、太阳山、李子园、齐寿山等景区为依托,建立农家乐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休闲专线;以诸葛军垒、木门道、天水关开发建设为依托,建设三国古战场风情文化旅游专线;以佛公桥、杨家寺西田寺景观为依托,建设先秦文化农家乐旅游专线。

3.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天水雕漆、天水丝毯为主体,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依托,通过传承发展、培育整合、挖掘提升、打造包装,创新开发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编排创作一批适合走进景区景点的具有秦州地域特色的歌舞、文艺节目,积极开展说、唱、写、画文艺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产业的升级。依托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先秦文化、明清建筑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五大文化,开发笔记本、旅游手绘地图、便签、台历、挂历、扑克牌等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创造,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扩大秦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打造宣传品牌栏目。以秦州电视节目上传至天水市城域网为契机,发挥辖区内文化传媒单位多的优势,通过精心策划包装、创意设计,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进行宣传,形成秦州地域特色广播影视传媒品牌谀俊

5.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辖区内大中专院校和文化单位,有选择性地引进文化创意、动漫产业经营运作、网络媒体监管、重大活动策划包装、文化资本运营等层次高、理念新、懂经营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坚强有力的机制和人才保障。

6.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大众化文化经营,培育文艺演出、图书、音像、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市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制定出秦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应的政策措施,走社会办产业,科技兴产业,品牌立产业的路子。围绕伏羲文化等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做文章,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拓展新兴边缘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地域特色鲜明,整体效益显著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