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充分就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之后,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供不应求,这使得学前教育从业人员不足成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近年来出现的突出问题之一。据统计,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每年所培养的幼儿教育人员数量是基本符合我国幼儿教育需求的,但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幼教工作,是造成人力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帮助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做出正确就业选择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实现其充分就业的关键点。

一、充分就业的内涵

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学者分别从个体、微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界定。本文仅从劳动者个体层面阐述充分就业,劳动者个体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劳动者与劳动相关的个体特质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就业状态。[1]这种状态的充分实现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个体特征和工作岗位两方面因素。具体而言,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必须与其劳动价值观、专业类别、技术等级、兴趣爱好等这些主要个体特质相适应。在现实就业中,要实现劳动者个体的充分就业是一种理想就业状态,劳动者个体特质与工作岗位的完全匹配是有困难的。但就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个体的充分就业来说,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兴趣爱好等要与幼教工作有关。

二、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为起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准绳;以集体主义为重要标准;以社会主义和谐为最终目标五个方面。它能够有效地规范人们在当下价值多元造成的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就业,帮助他们从劳动价值观上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1.充分就业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充分就业意味着让每一个劳动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各尽其才,各尽其能,实现劳动者效用最大化。充分就业既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国家、社会对他们十几年学习的肯定,体现了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利用与开发。如果国家花大量的钱培养出来的各种专业人才从事的都是和学习专业无关的内容,那我们的高等教育、专业教育也就无任何意义。所以,只有专业人才流向专业的岗位,才是高等教育最理想的状态。2.充分就业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个人所应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就业过程中所面对的关于“我要去哪里?”、“哪里适合我?”等矛盾冲突,实际上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等关系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要实现自身价值,就应该主动地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适应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国家和社会发展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广阔舞台,个人的自我价值、物质利益、发展空间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长足的发展。面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诸多不完善的现状,如西部、农村和广大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质量落后、私立幼儿园条件差、编制少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又要回到社会价值的创造上来,在肯定自我价值的基础上,要主动调整就业观,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充分就业,这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3.充分就业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准绳社会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道德准绳,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充分就业的内涵意味着选择一份职业就必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信为本、遵法守法。只有以八荣八耻的社会荣辱观规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和就业行为,才能保证他们充分就业。4.充分就业是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责任的体现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责任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个人或组织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将“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就应该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政策、财政、法律的帮助与指导;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应该为国家分忧解难,为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岗位;一个有责任的大学生也一定会把自己的理想、价值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主动地适合应国家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及具体原因分析

1.关注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实现

受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呈现出理想化、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如在就业意向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大中城市,就业薪酬期望值较高,就业部门多想去机关单位等。择业过程中,他们过多关注自身价值,如单位是否有发展空间、我的才能能否发挥等。国家利益,集体观念淡薄,对于“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为国家幼教事业做贡献”等这样的一些想法在他们看来已经过时。因此大学生首先看重的是自己有没有发展,自己才能是否得到发挥,企业或工作的待遇等情况,较少考虑自己适不适工作单位,能不能为工作单位贡献自己的力量。

2.理想信念模糊,注重物质利益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理想信念不坚定。他们怀着一颗热爱幼儿的心理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经过四年的学习却发现,幼教工作者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幼教工作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目前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公立幼儿园教师编制较少,私立幼儿园大量增加急需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但是没有编制,待遇低,工作任务繁重,致使很多大学生除非选择到有编制的公立幼儿园,他们较少人会选择私立幼儿园。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政治信仰淡薄,在择业中,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的获得,一味追求生活安逸舒适,缺乏艰苦奋斗的韧劲,意志力薄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抱着“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的择业观,选择生活环境优越的大中城市,薪资待遇高的部门。他们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关注的是职业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这种情况导致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现象。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充分就业

面对国家急需学前教育人才的情况,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尽量主动地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等学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整,努力实现其充分就业。

1.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使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自觉地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职业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意志、品质等职业心理活动,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能够使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并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夯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价值基石,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从而激发他们对生命、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强化他们在行动选择中对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把个人的目标追求与社会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在目前形势下,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就应该要求他们摆脱功利化观念的束缚。那些追求享乐、安逸和一味索取的观念,都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格格不入的,应该从这个狭隘的就业观念中摆脱出来。要让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认识到,艰辛和磨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基层教育、农村教育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是就业理想和个人价值最好的实现,要热心广大乡村基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2.培育政治意识,使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始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

正值毕业,学生身心也不断承受着种种内部的、外来的负面现象的冲击和各种利益的诱惑。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培育他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使命,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集体主义和大局意识。

3.加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都有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而言,不但要广开就业门路,提供就业机会,不仅仅满足每年开几次大型招聘会。还要引导高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计上注重就业理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支持鼓励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到基层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政府相关部门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教育事业。关键的一点是政府要依法颁布行之有效、大力倾斜的政策、严格执行、真正有效地落实、广泛动员一切力量监督政策、如实地反馈。

总之不能一直停留在精神鼓励上。作为父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能过多的保护,孩子不仅属于父母,他更属于国家公民。因此,转变观念天地宽,当所有人都深刻领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的人生价值就能得到有效的张扬,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是真正充满活力的。

【参考文献】

[1]胡学勤,秦兴方.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101;419-429.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装饰性劳动是一种葛成本低效益的劳动,有技能展示、材料加工和环节冗繁三种类型。社会风气、人的本能、教师理念及教育评价四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它的出现。装饰性劳动这个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将会使教师赢得更多的解放,而它的解决需要教师的努力。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教师的教书育人也是一种劳动.但过去对教师劳动的研究多集中于理想状态下教师劳动特点、性质的描述上.以及此种状态下教师的劳动报酬问题.缺乏对教师劳动实际状态的分析对于幼儿教师实际劳动过程的考察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幼儿教师在劳动中的职业倦怠感日益严重因此.本文拟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过程本身进行实际考察,找出其中潜在的问题一一装饰性劳动,对其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寻找其存在的可能性原因.以期增强人们对幼儿教师此一劳动问题的意识程度。

一、概念的提出

幼儿教师的劳动应是幼儿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运用自身的脑力和体力进行的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但实际上幼儿教师劳动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劳动结果也不会按照预想的简单呈现为了考察的周全,我们从劳动动机和劳动结果两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进行实际观察分析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人的劳动动机决定着劳动的性质.不管其结果如何。幼儿教师的劳动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指向.一是指向幼儿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向自我形象展示当自我形象展示的动机强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动机.在教师劳动中居于支配地位时,不管其劳动结果是否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都将这样的劳动定义为装饰性劳动。

从结果来看,认为无论人的动机如何.劳动结果的性质都决定其劳动本身的性质。幼儿教师的劳动可能获得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二是赢得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积极评价当第一方面的结果未实现而仅实现了第二方面的结果时.不管其动机是否指向自我形象展示.我们也将这样的劳动称为装饰性劳动。

真正的幼儿教师的劳动不仅以实现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并在结果上通过幼儿的发展赢得他人对教师自身劳动的肯定,或者是对自身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好评装饰性劳动并未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但直接通过劳动过程本身赢得了他人对教师某些方面的好评.例如理念先进、技能娴熟、教具精美等。无效劳动则不仅未促进幼儿发展.也没能赢得他人对教师本人的好评,无论是借助幼儿发展还是通过劳动过程本身.教师都未展示出一个积极的自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三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劳动形态.但实际劳动中.三者又是不能绝对分隔开来的连续的劳动形式。

在此要指出的是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弱于教师形象展示的作用很多教师的装饰性劳动在当时看来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能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因此.装饰性劳动不一定都违背教育性原则,但一定不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从动机上来看.教师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偶发的:从结果上来看,这种积极影响也是微不足道、不明显的这种劳动状态下儿童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教育资源的流失情况严重,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也易被空耗。总之.比较其成本与收益.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劳动。

二、装饰性劳动的类型分析

为了有助于认清装饰性劳动,笔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装饰性劳动的三种类型因为这仅是根据直观的结果概括出的三种可能相互交叉但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典型现象.所以还构不成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分类。

第一种是技能展示型幼儿教育本身的性质要求教师具备多项技能而幼儿教师也确实个个均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在《海洋大逃亡》体育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篮球操开始.三分钟后,教师请幼儿原地休息.自己为他们表演一段篮球。表演持续了两三分钟后教师也原地坐下.通过跟幼儿对话的方式创设海洋大逃亡的情景,请幼儿假扮为各种鱼类在海水枯竭之时想办法逃出海域.进入临海以求生继而幼儿分两组进行钻爬练习……

之所以穿插自己的一段篮球表演,教师的解释是“让幼儿热身之后休息一下。我来表演是一种跟他们的互动.并能使他们快乐和对篮球有更大的兴趣……”。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幼儿在教师表演时获得的快乐。远不及当时旁观看课教师的喝彩声明显;而且,根据体育活动中儿童机体运动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特意安排出一段休息时间给幼儿.后续的情景创设环节中幼儿完全可以进行机体调节这样特意安排出来的表演环节,明显地表示出篮球是这位教师的强项.其更多实现了他人对教师技能的良好评价.而非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材料加工型教学具是幼儿学习的支架,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但有些时候教师舍本逐末.为了显示劳动的精细度,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材料的加工上。甚至忘却了材料的意图。

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带领幼儿用动作感知表现一段ABA式的交响乐第一段节奏缓慢音调低沉.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教师选用一个玩具机器人.企图用机器人沉闷的脚步声给幼儿理解和表现这段音乐提供支架。但为了增加机器人出场的惊奇.教师特意安排机器人从一个可以自动打开的“城堡”f加工特别精美别致的纸箱)里走出来……

城堡和机器人有联系.机器人和音乐有联系.但音乐和城堡的联系就很小了。但教师所设计的城堡不仅可以自动打开.而且精美别致.可以想象教师在其中付出了多少精力与时间。从动机上来看.决定教师这一劳动的恐怕已不是促进幼儿发展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结果上看.幼儿教师的这一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但这种肯定不是借助于幼儿的发展.而是直接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这种材料加工型的劳动也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第三种是环节冗繁型。劳动过程由一定的环节组成,紧凑连贯的环节有助于劳动目的的实现但当环节不必要时,教师的劳动如果赢得了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肯定,或者是出于展示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就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在《给小瓶子戴帽子》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顶帽子.请他们在头上戴一下.然后收回帽子。接着问小朋友:“戴帽子的感觉好不好?”幼儿回答“好”之后,请小朋友给自己面前的小瓶子戴上帽子,看谁能又快又好的给瓶子戴好……

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给每个幼儿戴帽子的环节是为了引出给小瓶子戴帽子这一形象比喻,这一比喻使得活动有了拟人化的特点,说明了教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这个环节中有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实物的利用及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唤醒等方面的体现但活动的内在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促进其动作发展,而这一环节与儿童的学习相去甚远.其动机和结果只与教师有关。

类似的劳动还有很多.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电脑水平.每次活动首先确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了展示自己对于师幼互动的理解,活动当中不断的提问孩子.不管提问是否有价值,甚至固定问题顺序;一些教师甚至在观摩课上花费气力设计环节展示孩子过去的积累等等这些劳动或者在动机上或者在结果上表现为一种装饰性劳动。

三、装饰性劳动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饰性劳动并探讨其产生原因,笔者采用访谈法对装饰性劳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装饰性劳动在幼儿园观摩课教学中更易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日常教学中: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劳动:而公立园中的这种情况又多于私立园。在访谈及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装饰性劳动的出现是由教育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但主要原因在教育内部的教师观念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

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幼儿教育的冲击不可低估激烈的竞争使人们进取,也使人们浮躁;商业的波及使得许多事物不得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甚至成为消费符号教育本应是一个不断重复运转的系统.深刻而又朴素的代表.但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她很难“洁身自好”幼儿教育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了虚化浮躁的藏污纳垢之地。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幼儿教师之间的比拼使得一些幼儿教师不得不采取装饰性劳动来包装宣传自己。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地展现自我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实现在人际系统中的平衡与协调幼儿教师身为普通人.甚至是被一些人认为的“感性群体”,劳动中表现出一种装饰性的成分也是无可厚非的公开课上除幼儿之外的“他人”多于日常教学中.因此装饰性劳动出现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但是。装饰性劳动还有教育内部因素的作用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装饰性劳动,说明这一现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从动机上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但“为了儿童的一切”不等于“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包括发展,也包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快乐。而快乐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儿童快乐的同时并不必然伴随内在成功感的获得,也并不意味着其智能的进步、发展的实现。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劳动定义在使幼儿快乐上.这种肤浅的理解很容易使教师进入装饰性劳动状态其次.当前教师在考虑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时.大多考虑到了教育性原则,并总想使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尽可能多方面地促进幼儿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行动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她们又常忽视效率原则.在选择促进孩子发展的途径时,仅考虑哪条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却忽略了哪种是最经济的。我们为孩子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时,不仅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价值.更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出于节约教师劳动量的考虑,更是给幼儿自主性发展创造空间再者.在装饰性劳动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尤其是他人对自己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按照富勒和鲍恩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从事装饰性劳动的教师还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心的主要是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她们还未达到“关注学生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把儿童作为自己关注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进行装饰性劳动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幼儿教师整体上正处于从“技能型教师”到“理念型教师”转变的阶段.则现阶段装饰性劳动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但它是一个发展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会随着幼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进步而减少和消失。

其次.公立幼儿园中的装饰性劳动多于私立园.说明教育评价机制也是引发装饰性劳动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评价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性的关键作用,它的变革也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过去的重结果改为今天的重过程.由以他评为主改为以自评为主并结合他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紧紧围绕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符合科学评价理念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完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幼儿教师关注活动过程时.却完全丢掉了对活动本身所应实现的教育价值的评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除了标准本身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在理解标准时采取了一种分割的方法.将完整的标准割裂开来,顾一点而不及其余,使得自己行为本身错位,成为装饰性劳动。另外,评价的本质就是比较。自评也好,他评也好,这种形式上主体的变换无法改变教师之间“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同年龄层教师之间更容易出现一种非正式的横向比较.进一步强化激发了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

总之.教育内外的各种因素导致了幼儿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风气的激化物。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范文第3篇

随着“儿童中心”、“解放儿童”等先进教育观念的逐渐引入,幼儿教师们开始摒弃旧有的教育观念,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然而,简单的线性思维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使有些教师开始失去“自我”,一味地追求潮流思想,而在实践中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难以解决时,他们就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他们希望有上级领导或教育专家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做。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就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就是上好课,至于科研那是教育专家的事,如果自己自不量力地去做研究,反而是束缚和负担,因此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研究的意识,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生活只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机械劳动。缺少了思考,工作必然乏味,生命也就无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反思,而研究正是让幼儿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研究”并不是理论工作者和学者的专有特权,幼儿教师同样也可以做“研究”,这是一种是“在工作状态下”的研究,它不同于理论工作者的宏大理论研究,可以更多的指向日常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为了实践”的研究。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幼儿教师研究具有自主性和超越性,也正是基于此,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自我解放之路。

(一)幼儿教师研究的自主性

解放的实质就是解除束缚,获得自由。自由是人的生命的本性,是生命创造的前提。一个人越自由,其创造潜能越容易得到激发。幼儿教师的自我解放实质就是职业生命的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教学活动的自由以及专业发展的自。“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改变观念,要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有一个自觉的认识和把握,使自己处于一个自觉自主的状态。”“‘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具体表现在“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需求和意识”和“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自”,这也正是研究的要义。一方面,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教育情境的多变性要求教师在面对幼儿及实际中的教育问题时,以研究的状态不断思考和反思。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职业特征也决定了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幼儿园是幼儿教师研究的最便利的实验场所,幼儿教师时刻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面对真实的教育情境和具体的教育问题,幼儿教师通过研究,结合过往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过,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到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当“要我研究”逐渐变为“我要研究”时,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专业发展的自,即职业生命获得了自由。

(二)幼儿教师研究的超越性

与动物的生命不同,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人天生并没有如动物那般与环境相匹配的生命组织系统,人的生理短缺使人的生命成为一种“不确定的开放性”的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为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人的生命呈现出开放性和超越性。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的发展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螺旋上升,由“现实”逐步走向“可能”,然后形成新的“现实”。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考量幼儿教师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研究也呈现出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特点。研究始于问题,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就是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也是不断否定的过程。通过对问题进行反思,对不足进行批判,从而实现对过往的超越。反思是前提,批判的结果就是超越。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需要、潜能的思考和分析,对教学实践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不断地肯定与否定,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去追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没有反思和批判,那就没有超越,教学就会陷于固步自封,成为无源之水,教师最终失去生命的活力,走向生命的异化。研究使幼儿教师逐渐唤醒其生命意识,走向自我解放之路。

二、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形象重塑之路

教师作为古老的职业,一直被喻为是“辛勤的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这一光环似乎只单单罩在中、小学甚至高中以上教师的头上,并不包含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形象并不高大,充其量只是被人们认为是看孩子的,不需要什么专业学术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幼儿教师更面临着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境况。与此相对的是,幼儿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工程体系中的奠基石。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与幼儿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不禁要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素有很多,除了与经济、社会、文化有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过低,由此导致的是其不可替代性低和学术地位低,于是就出现了职业准入低门槛,职业形象不高大,社会地位不崇高。幼儿教师在生存的边界上挣扎着、徘徊着。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专业知识。在工具理性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角度看,选择知识的依据和标准是“符合”、“有用”,知识被视为是客观真理,具有唯一性、绝对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幼儿教师作为知识的“消费者”,需要做的只是对知识的认同、占有及掌握。如果教师只需要将“知识”原封不动的传递给幼儿,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犹如一潭死水。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教师适应已有的知识、掌握已有的知识、服从已有的知识。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研究的过程是幼儿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是由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传承者”转为“创造者”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形象重塑之路。

(一)由“消费者”到“生产者”

生命哲学强调体验是生命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外部世界与自我生命活动状态的一种交融。“体验可以使外界的客体真正进入生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使生命获得丰富。而且还可以在主客的融合过程中引起主体产生情感、领悟,获得启迪、升华,从而生成意义。”。幼儿教师在研究中体验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消解,从而达到视域融合。知识不再是绝对的、惟一的客观真理,教师研究的意义不在于“占有”专业知识,不在于外在于教师自身的知识,而是在生命体验中将客观知识生命化、生活化,它不排斥教师个人的主观性、历史性,教师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接纳者,储存者,而是在实践中理解知识、体验知识、反思知识,并参与知识的生产与重组,将专业知识在个体身上“复活”,构建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是自强的知识人。另一方面,研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生产知识,但毫无疑问,研究的自然结果就是“知识的创生”,因此研究的过程也是知识增长和生产的过程。

(二)由“传承者”到“创造者

生命是向上的冲动,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如果没有创造性的生活方式,那么教师的教学生活就会蜕变为单调、重复、无味的教育活动,成为生命发展的羁绊。“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而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会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才能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决定了教师研究的创造性。从教育对象来看,幼儿教师也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职业,幼儿教育的起点和根基在于对幼儿的了解和研究,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设计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健康发展。研究使教师迈出门槛,与专家、园长、其它教师共同协作,群策群力。研究汇聚了群体的智慧力量,教师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上级领导或专家的指示,而是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在决策制定中发挥一己之力,教师成了课程的部分决策者,成了知识的创造者。“理论工作者对实践工作者的引领不是强权作用,不是专业控制,引领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引领不是一个‘你跟我走’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双方都要付出努力且有收获的过程。”这其中隐含了作为实践者的幼儿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重组,甚至是生产、创造,幼儿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承者转变为具有教育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士。

三、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生命完善之路

本次早教实验研究虽然取得较显著成效,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早教实验研究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与深入思考,有助于将早教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命哲学的核心是强调人的生命及活动的意义。在幼儿园中曾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人们在高呼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天生,幼儿的生命被凸显,人们都在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人们在关注幼儿的同时却忽略了同样作为生命存在的教师。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幼儿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中形成的关系,表现为主体间性。幼儿教师作为主体经历了由工具性主体到本体性主体的转变。在工具性语境下,教师研究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满足社会的要求,适应时代的挑战,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外化为促进儿童成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人们都在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却忽略了教师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也是生命的存在。“以超验的终极尺度外在地审视和裁定人的生存,以价值置换意义,以价值纠缠存在。”教师的存在是为除了他自身以外的目的服务,教师的生命被无情压置,教师自我的生命意识被遮蔽,教师的生命主体被“遗忘”。叶澜指出:“教师的最高价值取决于他对学生有用,取决于他的社会工作效果。对教师自身而言,他是不充分的,如果他不为自身以外的目的服务,不对受教育者有价值,那么他作为教师就没有意义。”“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提高的只是教育的工具性作用,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除此之外,教育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任何发言权,没有了理论的依据。”教师自身的生命意义被遮蔽,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幼儿的生命成长被禁锢。在幼儿园中曾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方面,教师在高举“为了孩子”的旗帜下,进行磨课、研课,进行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却很少真正的了解幼儿,关心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幼儿园里,就连幼儿唯一的一片精神沃土――游戏,也被赋予课程教学的意义,并隐涉其中。幼儿真正自由自在的玩耍已被分割地支离破碎,消失殆尽。幼儿的生命成长被阻碍。要解放儿童,首先要解放教师,回归教师的生命价值。

(二)幼儿教师是双主体存在

在生命哲学视野下,幼儿教师研究是本体性主体,它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其意义在于生命的自我完善。教师的生命包括两种,自然生命和职业生命。在自然生命中,幼儿教师是生命主体,他是一个自然人,一个具体的人;在职业生命中,幼儿教师是职场主体,是一种职业人,是外界对于人的一种社会规定性。幼儿教师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职业人。职场主体是生命主体的主体,幼儿教师研究是双主体的交互融合,是“作为‘人’的教师与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和协调的发展,是其在满足教师作为一个‘人’的需要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过程。”

(三)幼儿教师是生命型存在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幼儿园教育;价值

中、美、日国家的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日本和美国都把他们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使未来劳动力更具有竞争力的理由,但是,三个国家在早期教育做法的方向上是非常不同的。中国所持的观点是,为新的全球经济准备公民,因此认为早期教育课程应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创新性和主动性;日本所持的观点是,为信息化经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灵活性的劳动力,因此认为教育不应再是说教的,而应有更多一些自由。最近日本在国际的教育成就测验上表现出成绩下降,又有呼声说要跟随美国,在中小学强调学业成绩和绩效。(Bjork & Tsuneyoshi 2005; Takayama 2007)。然而至今这种呼吁仍没有改变日本大多数幼儿园中建构主义的、以游戏为导向的课程;美国所持的观点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强调早期教育从建构主义向学业准备转变,同时还呼吁基于标准的课程、有科学支持的教学、更高水平的绩效、系统的学习评价、更经常性的评估和基于科学的实践支持。

中国和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存在着戏剧性的不同。起初,中国的模式侧重于管教和纪律,而美国侧重于游戏和选择;二十年后,中国早期儿童教育目标已经转向儿童发起的活动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美国却向着相反方向转变,变得更加侧重于学业成果和教师的教导作用。这可以作为一些推崇全球化的学者所断言的文化趋同的证据。但是,美国的学前教育已变得更加注重学业而中国则更加以游戏为导向,这个事实不能说明这两种教育模式正在趋向共同的终点,相反,它们恰似黑夜里各自航行的两条船,有着各自的目标和航向。

日本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让日本儿童保持日本人的品质特征。日本学前教育工作的核心结构特征的作用是在教育中支持幼童在日本传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omoiyari(同理心)、kejime(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Sbudan sbugi(社会意识)。这些价值观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有对等的词,但它们不是同样的内涵,不能在别的文化中得到平等的重视。日本早期儿童教育的做法深植于文化,这也使其很少从外面借鉴。日本把它的学前教育作为文化传承而不是文化改变的一个途径。幼儿园虽然不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机构,但日本希望它能够成为基地,使成长在后现代社会的儿童接受传统的价值观。这也就是日本的幼儿园在近二十年里变化的最少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日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他们社会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全球化,日本学前教育保持现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早期儿童教育理念的全球化并非在时空的长河中一帆风顺。相反,在每个国家,向外来思想开放的时期和向内转变的时期总是交替更迭(Schriewer,2000;Steiner-Khamsi 2000;2004)。90年代是美国早期儿童教育的外向时代,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意大利城市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今天的美国,教师和管理者们抱怨道,幼儿园在服从外界政府的和专业组织的标准下有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的课程、教室布置、学习效果都要符合标准,所有的教师和管理者都要从正规的机构获得早期教育证书。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读写的全语言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这些在二三十年前当我们首次做研究时,被认为是好做法,现在却被一部分人评价为过时的、受意识形态驱使的、不科学的方法。

中、美、日国家幼儿园教育的背景

在1985年和2003年,中国的幼儿园改变了许多,日本的幼儿园变化不大,美国的在某种程度上居于中间,那么三个国家幼儿教育体系中所发生的是否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相关联的?

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然影响到了中国的早期教育,经济改革带来了合资、外资产业和民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和其他国外连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开办一些幼儿园推广双语(汉语和英语)教育,24小时看护制(寄宿学校的回归),和其他一些科技技术辅助的课程。中国的许多新公司纷纷加入了这个私有化进程所创造的市场空间,与国外企业相互竞争。在过去的十年里,公立幼儿园的数量骤减而私立幼儿园的数量迅速增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决定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而这种新的经济形势需要新的公民。对幼儿教育的新方法显然是培养这类公民的重要策略。依照这种逻辑,中国幼儿教育快速地、义无反顾地朝着更加注重建构主义的、以游戏为主的和儿童自发的活动方向发展,并且从西方国家借入了大量的、先进的思想观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于经济的考虑和使社会机构(包括教育)理性化的必要性,驱使着美国的早期教育发生改变。在过去的一个年代中,面对生活的开销工人阶层和中等阶层的收入、支付能力在下降,更多的幼儿母亲加入到了劳动力的队伍中,需要有更多的幼儿园来照顾孩子。福利改革开始于克林顿,小布什政府继续施行,使得那些贫穷幼儿的母亲参与培训项目或在家庭之外工作,这样就增加了对早期看护和教育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工商界采取支持早期教育的立场认为,投资在教育幼儿是在未来社区劳动力方面好有的投资。评估显示,投资在早期教育中的每一个美元都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回报。美国采用的是要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信念,推动着早期教育从建构主义向强调学业准备转变,同时还呼吁更高水平的绩效、更经常性的评估和基于科学的实践。当前美国的教育改革要求的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有科学支持的教学,有专业素质的劳动者,系统的学习评价,学校的绩效,支持和接纳落后的学校。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繁荣后的经济衰退,使日本幼儿园的经营状况益显飘摇。经济的衰退以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影响着幼儿园,降低了他们的持有的土地的价值,限制了他们提高学费的比率,并且改变了妇女们的工作模式。机会出生率的下降迫使幼儿园以竞争来保持他们教室的儿童数量,并保证园内各项事务能继续进行。为了吸引顾客,幼儿园延长时间;服务多样化;增加像英语对话和网球这样的附加服务;有一些园为了在市场中立足走到极端,强调他们严格的学业准备和能以高的比率把孩子送进有声望的小学,他们有独特的教育哲学。当“泡沫破裂”、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直线下降,使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到了严峻的经济危机,虽然不是直接地,但却在一些方面对整个国民情绪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充满着一种悲观、责备和反控制的氛围,例如,由于观察到了当前一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教师和家长彼此责备。在日本,有些责难是指向教育的,日本幼儿园被要求传递给幼儿当代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里所需的那些重要的价值观、立场及社会技能。同时,又被要求有一种固有的保存传统的功能,能保护孩子们远离(后)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三、幼儿园反映了社会文化,同时又影响社会了社会文化

评论家和全球化的倡导者们认为,随着商品、思想及人才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各个国家越来越趋于一致,文化差异也越来越不明显。全球化的世界体系论认为,随着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体系,实力最强大的文化输出国的思想(包括理念)将支配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这同样也是全球化的现代化/理性化论的预言,预言指出:按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理性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得到普及,取代受传统束缚的本土模式,而这种本土模式并非因其合理性和功能性得到人们的信赖,结果就会产生并不断加剧教育实践与理念的全球化趋同。

尽管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存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在核心方法和理念上并不比上一代更加相似。更确切地说,这些模式已经逐渐在一些方面更加相似而在其他方面更加不同。《新三种文化下的学前教育》的研究显示:虽然一些文化行为已被外来的做法取代,但另外一些文化行为在与席卷全球的思想的碰撞中保持着原貌,还有一些文化行为演变为混合形式,同时,一些新的文化行为应运而生。在中国早期儿童教育实践中遵循隐性文化逻辑的,包括对掌握与练习的强调(Paine 1990)。虽然中国早期儿童教育经历了剧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曲折的改革过程,强调掌握与练习的传统、对榜样力量的信奉、对批评的应用和对共同社会活动的投入,均为隐性的、不明显的、平凡的观念和做法,因此也无需进行争论。

在美国,尽管争论的核心是对教育的供给(如号召提供普遍的,公立的,早期儿童项目的议案)和范式之战,即对于发展适宜性教学和读写算直接教学这两个派别,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进行的范式之争,但美国幼儿园中其他的很多做法是不明显的,反映了核心的文化理念,它存在于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哲学和意识形态中:包括强调选择、自我表达以及教师与其班上的每个孩子之间的双向关系的质量。共同的文化信念的力量会产生影响。

在日本,有关早期儿童教育的不明显的、隐性的文化观念和实践包括mimamoru(观望与等待)、老师在孩童打架前不去干预的策略;强调移情(omoiyari)和情感(特别是孤独感和悲伤感)的发展与培养,认为儿童的“孩子气”是有价值的(kodomo rasbii kodomo);以及年龄大的儿童与年龄小的儿童游戏、照顾较小儿童。根据美国标准,在日本幼儿园发现的较大的生师比(按美国的标准),一个老师对应二十、三十名学生,是隐性文化逻辑的一种特殊情况。换句话说,虽然30/1的学生/老师比是日本早期儿童教育的一个显著、明确的特征,但与该比率相关联的、受该比率支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却是基于隐性的文化逻辑。该信念假设高学生/老师比率比美国幼儿园典型的10/1的学生/老师比率能更好地支持社会公德心(sbudan sbugi)和群体聚居技能(sbakkai seikatsu)的发展。

中国人与日本人都强调团体的一致性,但是对于教室管理、以及个人的恶行,却有明显的不同。如:日本的教育者在儿童争吵时所使用的不介入技巧,以增进社会控制与社会团结的发展。中国人对此认为是对集体团结的破坏。中国人对群体的涵义,不可避免的与秩序的概念连在一起,认为一群没有秩序的儿童不是一个团体。相反,对日本人而言,无论是杂乱或是有秩序的,自发或计划的,无政府状态或控制严密的,都是团体。中国幼教学校的团体结构比大多数日本幼教学校,更具垂直与教师指导的特征。而在日本幼教学校里,团体导向意味着同伴团体导向,一般认为教师的涉入越少,则团体结合的水平就越强。在日本:群体主义与平等主义有关,谈论儿童的能力差异是一种禁忌。

文化对三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影响,特别是表现在“隐含的文化逻辑”。在文化实践中,在面对变革时,在变化压力下对持续性的诠释,有着比经济决定论、现代化和全球化所预言的那样更具有弹性和抵抗力。文化是持续性的一种原因,并且是全球化、理性化和经济变化影响的一个制动器。幼儿园这种机构,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既能反映文化,又能起到保持文化和社会存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seph Tobin, Yeh Hsueh, Mayumi Karasawa.(2009).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 revisited: China,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Barbara Rogoff. (2003).The cultural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劳动对于幼儿的教育价值范文第5篇

摘 要:童谣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对此,教师在一日活动的开展中,要加强对童谣系列活动的重视,通过对其系统、灵活地应用,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价值与效能。

关键词:园本活动;童谣系列;开发研究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应用园本活动,通过对其系统地开发利用,对其具体的构成种类进行探究,进而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价值与效能。本文基于园本童谣系列活动的相关开发研究,对其主要种类进行了分类探究。

一、基于园本的童谣系列活动概述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各种童谣艺术种类相对较为繁多,在幼儿活动的开展中融入童谣系列活动,并将其作为园本活动,在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幼儿在童谣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其传统文化以及区域风情等进行了解与感知,通过传统的文化熏陶,在无形中不断激发幼儿的内在情怀。童谣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形式与其表演风格,有效地增强幼儿的民俗审美兴趣,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以及审美艺术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种园本活动,通过对其系统的探究分析和灵活的应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二、童谣活动的主要模式

基于幼儿一日生活模式下的童谣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其具体题材与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游戏童谣、教育童谣、劳动童谣、生活童谣等相关类别。

1.游戏童谣

此种类别的童谣就是在幼儿游戏活动开展中的相关童谣模式,其可以为游戏活动的开展伴奏,也可以作为游戏开展的主要内容,如绕口令、丢手绢等游戏。

游戏性的童谣是其本质的彰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童谣的影响。在母亲的吟唱中入睡、在童谣中玩耍等都是童谣的主要表现。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幼儿具有爱动的天性,生活给予其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自己的模式探究世界,锻炼自己,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技巧进行学习,而在童谣中进行各种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模式。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童谣的不同内容开展不同的一日游戏活动。例如,在丢手绢的童谣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一边唱丢手绢的童谣、一边玩游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游戏参与性。

2.教育童谣

此种童谣类别就是对幼儿的相关道德行为、人际交往以及礼仪活动等进行有效的规范。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此种童谣对幼儿的行为模式进行规范,使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关心同学的好习惯。例如,“过马路、左右瞧,大家要走人行道。公路若无斑马线,直行通过勿打闹。远离汽车不猛跑,迅速安全通行好。”此种类别的童谣就是对幼儿的交通行为进行了规范。

3.生活童谣

此种童谣就是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性格兴趣进行创作的一种童谣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以及探究美的能力,此种类别的童谣可以有效地拓展儿童的整体知识面,对于幼儿的智力也有一定的开发作用。在实践中,此种模式的童谣具有一定的艺术特征,可以通过强烈的生活气息,提升其内在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童谣《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这种取之于幼儿生活的生活童谣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生活感知能力,将其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融合起来,可以提升幼儿整体的生活能力,对于幼儿的生活审美情趣以及想象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4.劳动童谣

此种童谣主要就是基于劳动内容为主的童谣模式,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整体审美情趣与音乐感知能力,对于提升幼儿的韵律感也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师在一日生活的相P劳动教育中应用此种类别的童谣,可以提升幼儿的劳动热情。例如,《吃饭歌》:“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来喂自己饭。吃青菜,剥鸡蛋,身体健康多可爱。”《喝水歌》:“我的小手真能干,杯杯清水保平安。你一杯,我一杯,多喝水身体棒。”《穿衣歌》:“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小纽扣,钻洞洞,一二三,钻出来。我的小手真能干,自己事情自己办。穿衣服,脱鞋袜,勤劳聪明人人爱。”这些相关童谣内容就可以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美好,具有浓重的天真童趣。此种类别的劳动童谣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自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在实践中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与内涵,充分地彰显了其内在的审美能力。

在幼儿一日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灵活地应用各种童谣系列活动,根据其具体的特征与内容,制订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而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品格素质,提升其一日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