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差异的好处

文化差异的好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差异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差异的好处

文化差异的好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动物文化 差异 翻译教学

在英语教学和翻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动物的词汇,单个词汇很好翻译,直译就行,但是如果出现在句子里或者谚语、习语里,同学们就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了,直译吧,很可能带来诸如译文呆板,生硬,甚至是错误的,不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化背景等不利因素,那么这种情况,翻译就必须考虑到不同语言之间反映在文化上的差异,否则,翻译就失去了等效、等值的可能。本文试图从短语、句子、和习语的文化内涵入手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动物文化的差异。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要成功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首先,要精读两种语言;其次,还要注意语言和语言之间所含的文化差异。语言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正如L. R.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所阐述的的那样“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语言通常以实现社会目的,充当与其它民族建立和保持某种关系的媒体,同时也是记录和传播文化成就并促进其发展的手段,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又受制于文化,文化是指某些特定人群的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形成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对某一事物所共有的态度和情感。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文化差异使同一个词,或同一表达方式对另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指的不是同一事物。并且容易产生误解,毫无恶意的言辞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有时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却全然不知幽默之所在。由此可见,语言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社会文化又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我们对原文的理解不是单纯语言理解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文化差异,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并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二、动物文化差异与翻译

自古以来,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不同民族对同一动物在生活习惯、认知角度以及喜好的不同导致了动物在不同文化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所以对动物词汇的翻译不能望文生义,按照本民族的文化来理解、翻译其它民族文化的动物。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从短语、句子和习语的文化内涵来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文化的差异。

1.短语的文化内涵

翻译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个再熟悉不过的词搭配在一起,我们把他们翻译过来,满以为“把握十足”实则却是“失之千里”,原来,英语中有些词组,短语和句型结构,表面上看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译词或表达方式。而实际上他们所表达的却是与字面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意思。英语中有些专有名词构成的短语,都可能有一定的来历或有趣的故事,但现在已失去了其本意。因此,不可照字面意思直译。如:black sheep。如果直译成黑羊,就错了,据韦氏大词典的解释,该短语的含义为:a recessive black―fleeced individual in a flock of normally white―fleeced sheep,汉语的意思就是:在任何一群白色的羊群里都有混杂其间的黑羊。但是,人们为什么对黑羊如此感兴趣,以至于出现这样一条短语呢?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黑绵羊的毛不如白绵羊毛珍贵。同时,黑羊混杂在白羊之间容易使白羊害怕。还有一个原因,人们认为黑色代表邪恶,这不仅在西方国家,在中国也是如此,比如人们常用“洁白晶莹”,“一片冰心在玉壶”形容纯洁。而用“黑心肠”这样的说法比喻罪恶。现在,人们用这一短语表示:a member of a group that stands in conspicuous and unfavorable contrast to the other members。也就是汉语中常同“害群之马,败类”这样的意义。There i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谚]到处都有害群之马。再比如短语as strong as a horse,在历史上战争频繁的西方,没有马便无法生存。而在中国,牛则是生活之本。马在古代西方役使工具的作用相当与中国的牛,因此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上句话当然不能直译。所以英语把“力大如牛”译为as strong as ahorse。horse power(牛劲),work like a horse(辛苦地工作),eat like a horse(狼吞虎咽),talk horse(吹牛)。由此可见,不同民族文化创造出不同的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

2.句子的文化内涵

如果不了解西方的动物文化,那么学生对于一个句子的理解只能局限于表面字义,而不能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例如,The couple are leading acat―and―dog life这句话如果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就容易翻译成“这对夫妻现在过着猫狗般的生活”,按照中国文化,这样的翻译似乎也合理,说明这对夫妻比较贫穷,但是如果你了解了西方文化,你就会知道,在西方社会里,家家都有养猫养狗的习惯,狗和猫常因食物发生争斗,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夫妻不合比作cat―and―dog life正如东方文化中的夫妻不合常用打得鸡犬不宁一样,所以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这对夫妻经常吵架”。agree likecats and dogs[口]像猫和狗一样合不来,live like cat and dog[口]整天吵架。再例如:Dog eats dog是“你死我活”的意思,而不是狗咬狗。不难发现,理解句子的难点不全在于语言知识,文化差异的干扰也是很大的。翻译时如果不知道文化差异是很难翻译成功的,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句子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是跨文化语言交流的关键。

3.习语的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丰富的习语,英汉两种语言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于是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习语。习语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大多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由于习语的这些特点,给翻译带来了特殊的困难,比翻译一般语言更难以理解。例如:It rams cats and dogs,这是一个英语习语,意思是下着倾盆大雨,但是由于东西文化差异,我们很难理解下雨为什么和猫狗联系在一起,原来在北欧神话中,cat被认为是对天气有巨大影响的动物。每当猫不同寻常地蹦蹦跳跳的时候,水手就会感到风暴的来临。神话中还传说有一位神仙叫Odin,他掌管智慧、战争和农业,他常把dog带在身边,把它们作为刮风的信号,这样dog就被看成强风的象征了,因此,dog(风)伴随着cat(雨)而至,也就“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了。再例如,“Love me,lovemy dog,此句可翻译为“爱我连同爱我的狗”,在一些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国家里,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由于我们不难看出“Love me,10vemy dog”之说是有文化背景的。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一看到“Love me,lovemy dog”就会联想到“爱屋及乌”这个成语。语本《尚书大传・大战》中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一说,意思是爱那个人而连带地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后来,人们便以此来比喻爱一个人连带地喜欢跟他有关系的人和物。由于可见,英语中的“Love me,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虽然使用了不同的参照物,却具有相同的含义,将此句翻译成“爱屋及乌”,既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又能使这句话更好地为中国人所理解、接受,起到与原文等效的作用。

文化差异的好处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 , 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好处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国技术联盟;文化差异;知识转移绩效

中图分类号:F114.省略

原毅军(1955-),男,山东荣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研究。

一、引 言

目前,跨国技术联盟成为企业吸收知识的重要形式。跨国公司由于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国际化经营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产生深远影响。许多中国企业希望通过与跨国公司组建技术联盟达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知识的目的。但是以“市场换技术”的联盟策略并没有达到目的[1],跨国公司并没有把先进技术转移给中方合作者。

跨国技术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可类比为信息沟通的过程,是知识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从来源方向接收方的知识传输过程。知识转移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者、转移渠道、知识、接收者和情境[2]。跨国技术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很多。Liu综述了1980―2004年有关知识转移的135篇文章后,总结出阻碍知识转移的因素有:国家特征(文化差异、文化距离)、环境特征(环境距离、环境不确定性)、技术特征(技术积累程度、技术复杂化程度、技术年龄)、知识特征(隐性化、因果模糊性)、组织特征(知识保护程度、经验)、知识转移方(缺少动力、知识源的不信赖感)、知识接收方(缺少动力、吸收能力差)、其他权变变量(单调的组织背景、缺少信任)等 [3]。陈菲琼在讨论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的知识转移层次时提出,对于大多数在国际间的合资项目上遇到的问题都可追溯到民族间的或组织间的文化因素上,合作者之间的距离和文化差异是学识交流的主要障碍[4]。

在前面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跨国技术联盟内知识转移绩效与文化差异的关系。多数有关民族文化差异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研究,都提出了概念模型和假设的研究,但缺乏实证研究[5-6-7]。在文化差异实证研究方面,李自杰和张雪峰在中外合资企业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国家文化差异对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组织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8]。徐笑君 对德资跨国公司和美资跨国公司进行调研,获得微观数据;然后利用Hofstede国家文化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文化差异对德资或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的影响[9-10]。徐笑君研究表明,知识转移能力(发送方的转移能力和接收方的转移能力)、转移意愿和转移渠道是影响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 [11]。

本文将从知识接收方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接收方的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跨国技术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渠道丰富性对联盟内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并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

二、跨国技术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知识接收方的学习动力

接收者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其搜寻和获取外部知识的努力程度。Minbaeva等认为,学习意图与参与知识转移的动机联系在一起。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那些具有较强学习意图的组织或个体,知识转移的效果会更好[12]。Simonin认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之间若没有知识转移的动机,它们就会把自己的知识保护起来,这种防御行为会阻碍知识转移[13]。Liu也提到,知识转移方缺少转移意愿阻碍了知识转移[3]。

在跨国技术联盟中,双方的知识转移动机一般不对称,知识高势企业会设法保留或隐藏关键技术,知识低势企业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或学习联盟知识。此时,由于跨文化因素,技术知识低势企业在接触、获取、领悟新知识方面会面临更多困难,因此也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以得到联盟知识。

根据已有研究,于是我们得出命题1:跨国联盟中企业文化差异越大,联盟企业学习动力就越强。

2.技术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知识接收者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的价值,消化它,并利用它来创造新知识的能力。Liu的研究表明,知识接收方吸收能力不足和缺乏吸收意愿是阻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3]。Minbaeva等学者经过研究,得出子公司的吸收能力越强,跨国公司知识内部转移水平越高。知识的吸收能力与接收者原有的知识储备、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知识距离有关[12]。

Lane在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指出,子公司的知识吸收能力受到以下四项因素的制约:母子公司间的信任程度;母子公司间的文化相似程度;子公司先期积累的从母公司学习的经验;母公司所转移的技术与子公司产业的相关性。同时还指出,母子公司间良好的相互信任和文化适应性是知识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满足相互信任和文化适应必要条件,知识提供者才会主动积极地帮助知识接收者克服学习障碍,帮助其学习到其所要传授的知识。子公司若已具备先前来自母公司的知识转移经验,则有助于提高子公司的学习意愿与学习信心[14]。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吸收能力都受到知识转移双方关系的影响。根据Lane的观点,跨国联盟中如果双方文化差异越大,知识的吸收能力是越弱的,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消极影响。

于是我们得出命题2:跨国技术联盟企业文化差异越大,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就越弱,联盟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3.知识转移双方文化差距

联盟组织知识转移绩效受限于知识接收者对被转移知识缺乏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经验。Grant的研究展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知识整合的目的在于将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知识紧密结合,以创造新的知识或是获得利润。拥有完全不相关知识经验的两个个体,知识整合无法达到最佳的状态;但是如果是两个完全相同个体进行知识整合,那将得不到任何好处[15]。因此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双方的知识基础不宜差距过大,否则将会影响学习的成效。合作伙伴间的知识缺口差距悬殊,学习几乎不可能发生。

当知识提供者与知识接收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知识落差时,知识提供者将无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了解知识接收者的需求与学习障碍,更无法了解其学习的心路历程,造成知识提供者虽然有很丰富的知识内容和强烈的知识分享意愿,却仍然导致知识转移绩效不佳得结局[16]。Hansen的研究表明,产生组织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知识提供者与接收者双方的知识距离或知识落差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双方的知识距离过大会导致学习步骤明显增多,以致知识转移的难度加大。因此,知识提供者与接收者在知识背景和知识距离等方面的适度匹配对知识转移绩效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17]。

知识转移双方的情境差异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最大困难。在跨国技术联盟中,联盟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技术认知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差异越大,双方的技术认知距离越大。存在一定文化差异的联盟双方,会因为双方对技术认知的差异性而产生新颖感,促进双方的互动交流,促进知识转移绩效;但是当文化差异过大,双方对技术的认知达不到交叉的可能,这将会对联盟知识转移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已有研究,本文提出假设1:文化差异与跨国联盟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呈倒U字型的函数。

4.知识转移机制

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不同的知识特性和知识构成,决定了知识转移需要采用不同的转移机制。日本学者Nonaka和Takeuchi在比较日本与西方公司的研究中发现:西方公司与日本公司在跨国交流中,西方公司强调显性知识,强调诸如手册与数据库等显性化的知识;而日本公司则强调隐性知识,认为知识是不可言喻的,需要亲身体验,需要在实际操作与观察中学习[18]。也就是说,当知识具有较高的内隐性时,无法以文件资料、数据图表等形式转移所有内容,比较有效的转移方式可能是人际交流、会议研讨、双方面对面交谈、在职培训和师徒制等。即转移不同特性的知识,需要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

Gupta和Govindarajan等在对跨国公司知识流动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子公司的知识流入与其知识传输渠道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19]。对于知识传输渠道,日本学者Szulanski 指出,知识传输渠道是指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知识转移的媒介与途径,是构成知识转移的基本要素[2]。关涛在其博士论文中对知识传输渠道进行了分类。根据被传播知识的特征,知识的传输渠道可划分为正式整合机制和社会化机制两类。其中正式整合机制是指在正规的体系、政策和标准之上建立的协调模式,这种机制通常有利于显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而对隐性知识的转移显得作用不大。另外一种是社会化机制,这种机制所进行的联系是一种个人之间的、非正式的沟通与交流。许多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绝大多数的信息交换和决策制定,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或非正式关系进行的;也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个人间的非正式联系作为信息沟通的首选方式[20]。

从前述相关研究来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机制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被转移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双方以及一些情境变量。同时许多学者的研究特别强调,知识特性与转移机制的配合对于知识转移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情景下,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更需要知识转移机制的灵活多样,如增加转移媒介、丰富转移渠道和改善转移方式等。于是我们提出了假设2:文化差异越大,知识转移机制越需要改进、丰富和完善,给知识转移绩效的提高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文化差异影响知识转移的数学证明

1.基本模型

根据命题1和命题2,我们利用数学公式来描述上述分析。用P表示联盟企业的学习动力,即用向上的斜线表示:

Pa1+a2CD;a1,a2>0(1)

用C表示跨国联盟中知识获取企业的吸收能力,即用向下的斜线表示:

Cb1-b2CD;b1,b2>0(2)

其中,CD是跨国技术联盟伙伴之间的文化距离(文化差异)。

借鉴吴先华等[21]的研究,本文将式(1)和式(2)相乘,所得结果即为联盟的知识转移绩效的简化模型。

TPP×Ca1b1+(a2b1-a1b2)CD-a2b2CD2(3)

式(3)用来作为分析的基本模型。

2.验证假设1

从式(3)可以分析得,在纳入“学习动力”和“吸收能力”的基本模型中,知识转移绩效达到最大时的文化差异距离(CD*):

CD(-)(4)

最优的知识转移绩效(TP*):

TPa1b1+(5)

从式(4)可以看出,若要使最优文化差异距离为正值,必须有b1>a1b2/a2或a2>a1b2/b1;从式(5)得TP始终大于0。因此,假设1中认为文化差异距离与联盟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可以看作一个倒U型函数,已经得到验证。

考虑到b1(对a2的分析同理,但不在文中体现)对最优文化差异距离(CD)和最优知识转移绩效(TP)的影响,即

>0(6)

这说明随着b1的增加,即企业吸收知识的初始能力增强,最优文化差异距离也随之增强,符合现实推导。

且当CD为正值(即b1>a1b2/a2)时,式(7)成立。

a1+>0(7)

可见随着b1的增加,最优知识转移绩效也随之增加。

综上,在跨国组建的技术联盟企业中,国家文化或组织文化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0

许多研究跨国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文献都认为,文化差异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本文从新的视角探索文化差异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发现文化差异是可以作为资源或动力来推进联盟组建和联盟组织内知识转移的。

3.验证假设2

我们就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来讨论。知识转移机制功能越强大,如转移渠道丰富、转移媒介众多、转移方式完善和转移形式多样等,联盟组织的学习动力和吸收能力就会因为外在环境的优化而增强。基本的模型式(3)中没有转移机制的变量,这里我们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情形1:联盟内知识转移机制(M)的完善,增加了联盟企业学习动力变量的斜率a2,设有如下表达式:

a2c1+c2M;c1,c2>0(8)

将该公式带入式(3)得到:

TPa1b1+(b1c2CD-b2c2CD2)M+(c1b1-a1b2)CD-b2c1CD2(9)

将式(9)对M求导,得到下式:

-(b2c2CD2-b1c2CD)

-b2c2[(CD-)2-](10)

说明知识转移机制对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边际影响与文化差异距离有关。

(1)当0

(2)当CD>,联盟组织的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为负。

情形2:联盟内知识转移机制(M)的完善,增加了联盟企业学习动力变量的截距a1,设有如下表达式:

a1e1+e2M;e1,e2>0(11)

将该公式带入式(3),并对M求导,得到下式:

e2(b1-b2CD)(12)

(1)当CD>,联盟的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有负向的影响;

(2)当0

同样,我们可以分析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接收方接受能力的影响。随着文化差距的扩大,转移机制(M)趋于完善,可以提高知识吸收能力,其对吸收能力函数斜率b2或者截距b1的影响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通过两种情形的分析,验证了假设2,证明在适当范围内跨国技术联盟企业的文化距离越大,联盟组织的知识转移机制发挥的作用越大;也还可以说,文化差异在一定情况下推进了知识转移机制功能的高效发挥。从这一角度看,也说明文化差异可以促进技术联盟知识转移。

四、结论和研究展望

有别于大多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把文化差异看作是跨国联盟组织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本文考虑到动态中由于跨文化的背景长期存在,联盟组织会经过调整知识转移机制来促进知识转移。因此,本文认为文化差异在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可以当作是一种资源或动力,刺激知识转移机制的完善,增加知识接收方的学习动力,以及提高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最终达到联盟知识有效转移的结果。

对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多数学者采用企业调研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工作量相对较大。本文把文化差异抽象、提炼,把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的知识转移绩效的复杂影响用简明数学公式来表达,是一种新的思路。

当然,本文不可避免存在不足,局限在于研究的实证性。如文化差异和知识转移绩效,难以找到可对应的衡量指标,或者是适合的量表,类似的实证研究较难进行。如何在缺乏数据的条件下建立文化差异对跨国组织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彭纪生,孙文祥.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理论思考――基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J].中国软科学, 2005,(4):112-119.

[2] Szulanski,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27-43.

[3] Liu,T.L. Knowledge Transfer: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J].The Business Review, 2007,7(2):204-221.

[4] 陈菲琼.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的知识转移层次研究[J].科研管理,2001,(2):66-73.

[5] Bhagat,R., Kedia,B., Hareston,P. Cultural Variations in Cross-Border Transfer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204-221.

[6] Holden, N. Knowledge Management: Raising the Spectre of the Cross-Culture Dimension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1, 8 (3): 155-163.

[7] Kedia,B., Bhagat,R. Cultural Constraints on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cross Nation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Managemen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4):559-571.

[8] 李自杰,张雪峰.国家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0,(9):93-98.

[9] 徐笑君.文化差异对总部指示转移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德资跨国公司的调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12):1-8.

[10] 徐笑君.文化差异对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0,(7):49-58.

[11] 徐笑君.跨国公司总部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管理学报,2010,(6):896-902.

[12] Minbaeva,D, Pedersen,T.,Bjǒrkman,I. MNC Knowledge Transfer,Subsidiary Absorptive Capacity,and HR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6):586-600.

[13] Simonin, B.L.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7):595-623.

[14] Lane,P.J., Salk,J.E.,Lyles,M.A. Absorptive Capacit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2):1139-1161.

[15] Grant, R.M.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17(4): 109-122.

[16] Swap, W., Leonard, D., Shield, M.,Abrams,L. Using Mentoring and Storytelling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he Workplace [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1,18(1): 95-114.

[17] Hansen,M.T. Knowledge Networks: Explaining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Multiunit Compan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232-248.

[18] Nonaka,I.,Takeuchi,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9] Gupta,A.K., Govindarajan,V. 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4):473-496.

文化差异的好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措施

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只有从文化差异出发去认识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的实质。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就需要学习和了解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联系与区别。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一种“文化语言观”,克服由于忽略语言文化的客观背景、语言交际环境以及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用失误导致语言交际中许多不得体现象或尴尬局面,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词汇上文化差异。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词汇又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最明显,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各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透过词汇,就可以看到所属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及其变化。大学英语词的汇教学,不能简单地讲解其字面意思,而应该在教学生掌握字面意义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的词汇。

(二)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学生在母语的习得过程中,由于朝夕沉浸在相关文化中,其行动和思维一直受其熏陶,因而在英语学习中,无时无处不打上汉语思维方式的烙印。为什么西方的笑话让中国人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造成的,确切地说是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结果。

(三)英汉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中西价值观因各自文化来源的不同存在着显著差别。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孔子儒家学说。孔子倡导“修身”、‘济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个人、家族、国家、天下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体现群体价值,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而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通过个人奋斗来满足自己欲望,实现个人价值,从英汉姓名的排序上可显一斑。英语是名字在前,姓在后,象“George Washington”,而汉语则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大伟”;英语中有“American dream”(美国梦),它是美国人标榜的立国精神,强调个人奋斗;而在中国文化里,个人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光宗耀祖,为国争光,为集体做贡献。

佛教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许多人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而,反映在语言上就有“借花献佛,我佛保佑”之说。而很多英美人信奉基督教,敬畏上帝,认为上帝才是全能的,因此有“God helps the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上帝助之)。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西方,人们竟会把“My God”时时挂在嘴边。

(四)英汉句型结构差异。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结构紧凑,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来比喻英语句子,即英语句子是由不可缺少的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宛如节节相连的竹子;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则结构松散,因而汉语句子被比喻为“流水句法”,即少用甚至不用连词仍行文流畅。英语句子中如果少了连词,如:or, but, if, so, because, when, although…所要表达的意思就会支离破碎;而汉语如没有连词,只从句子本身的意思就可以把概念或关系表达清楚。正因如此,使得英语中出现“多枝共干”似的长句、复合句,汉语则常用短句、简单句;英语多被动句,重物称,而汉语多主动句,其主动形式和被动形式都可以不带形式标一记,使用这两种句式时均能自然地区分哪个是“生物名词”充当行为的执行者,哪个是“非生物名词”充当行为的承受者。

英语句子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动词的作用非常突出;对此汉语句子常以名词为中心,重意合、轻分析,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没有英语句子结构那么严谨、规范,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突出,也没有时态变化,可直接用表示时间的词汇手段表达时态。

二、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大学英语教师重新审视语言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1、教师应让学生整体的思维去认知、感受、阐述另一种语言文化体系,并用该体系去同一物质世界。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著名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也就是说,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了解掌握得越充分扎实,越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技能。著名英语专家邓炎昌曾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整体性”。从中不难看出,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重新审视语言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2、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师要意识到英、汉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首先解决好对基本语言技能产生影响的文化问题,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通过贯穿始终的英、汉文化对比,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准确、流利、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把文化视为手段又视为目的。

(二)注意母语文化的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已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作迁移(transfer )。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阻碍新知识学习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或遇到的障碍都是学习者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文化迁移则是指由于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规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

因为外语学习者是在已具备了一套具体语一言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己完成了依靠语言社会化的过程,他的社会身分己确定,在学习外语时,他已有的语言知识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学习外语的参照系,他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不可避免地发生迁移。因此,许多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其实都是“外语语法十外语词汇+中国文化背景”,他们把外语镶嵌到自己母语文化背景之中,割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造出了许多Chinese English而不是idiomatic English,造出了许多的discourse in English而不是English discourse。例如,英语的suburban inhabitants,如果按照中国文化背景和思维方法,把其简单地理解为“郊区居民”,那就完全曲解了原文的意义。在中国人看来,“郊区居民”过去往往是那些贫穷、落后的农村人口。但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个词却指“有钱人”或“阔佬”,即rich people和well-to-do families。因为,伴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城市开始染上越来越严重的现代文明病:空气污染,环境噪声,交通拥挤等等。原来住在城里的有钱人开始纷纷迁到郊区居住,因为郊区的环境要比市中心好得多。结果suburban inhabitants变成了当代富翁的代名词。当然,我国郊区居民的状况也在改变。可见,中国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和习俗以及与此相关的习语,从而使自己的外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从文化迁移的角度来看,要培养出具有很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学生,教师需要很高的素质。教师不但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东西方文化的修养、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本人还应对文化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和扬弃贯通的能力,使学生在消化吸收异文化的同时,从而更加尊重、丰富自己的母语文化。

(三)比较英汉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英语学习者应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些文化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学习,对他们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并对他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文化因素和汉语文化因素进行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两种文化相异之处。这种方法较为直观、具体,容易被学生接受。如中国人说“胆小如鼠”,英语却说“He is such a chicken",因为在外国人心目中鸡是最胆小的。授课过程中讲到Christmas时,可与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把western wedding与Chinese wedding进行比较等等。

总之,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该进一步强调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在教学中适量增加相关内容,是汉语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相互沟通,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文化知识欠缺而导致的种种跨文化交际错误。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英汉句型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文化差异的好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文化教学 文化差异

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国际社会交往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更加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更好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和语言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善于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融于教学中。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了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和丰富的英语涵义。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交流、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必经途径。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却使人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而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主张张扬个性。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让学生处于迷雾中,同时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Chinglish)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如:“红茶”我们会翻译成“red tea”而在英语应说“black tea”)。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语言和正确表达思想。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和语言所产生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帮助其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所依存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需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语句结构,而熟悉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而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自古以来,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不是用“Thank you”(谢谢),而通常会“You are flatter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地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也就是常说的直译只要掌握相应的词汇就能说出相应的英语。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再比如我们说“生死轮回,死后有灵魂”,讲究“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被理解和掌握。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是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进行交往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会,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譬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让学生也能习惯这种表达,并且能运用起来,毕竟我们东方人的这种含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它需要教师不时地提醒和督促。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亦是多方面的。然而多学习了解一些别人的经典文化,如国外的艺术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见识。与此同时,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是刻不容缓的。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