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本组195例,其中男131例,女64例;年龄7~71岁,平均38岁。通过调查,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表情痛苦、神情紧张、烦躁、焦虑,不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及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记录,根据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疼痛产生的原因:各种骨折创伤引起的疼痛、腰肌劳损而形成的腰肌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恶性肿瘤、骨肉瘤患者早期一般无疼痛,中晚期出现疼痛。疼痛从无到有,从轻到重。

疼痛的护理。

2.1 及时解除疼痛。护理人员要改变“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患者应忍耐疼痛”的旧观念,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患者疼痛发生时间及程度,及时准确对疼痛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除患者疼痛。

2.2 对症护理。技术性镇痛法,神经外科手术止痛。神经刺激术,神经切除术,植入给药泵。理疗包括红外线、温泉浴、微波、冷疗热疗冰敷等。针刺疗法如中医针灸。药物镇痛。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肌肉注射等。药物治疗新技术。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阿片制剂,如芬太尼、哌替啶、吗啡等。非阿片制剂,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采用定时用药、预防性用药,有效地缓解疼痛。

2.3 心理护理。患者常因对疾病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因此护士应设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在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进行翻身、换床单、导尿、清创等护理操作必须移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舒适的,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同时应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当患者疼痛时,陪伴家属也受到影响,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致使患者疼痛加剧。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的心理状态,也能起到止痛和有助于康复的作用。

2.4 自我放松与按摩。指导患者作放松动作,如叹气、腹式呼吸、用衣物支撑切口等,使紧张的骨骼肌或张力性切口松弛下来,减轻疼痛,帮助患者入睡。对于肢体或躯体制动的患者,解释维持正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指导患者取舒适卧位,督促家属行局部按摩,增加被动活动量,对减轻被动患者的疼痛尤为重要。指导患者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切口,以防牵扯缝线,引起伤口疼痛;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变时,避免压迫、扭曲、牵拉管道;术后尿潴留也是疼痛原因之一,及时排尿防止术后尿潴留,如出现排尿困难时,立即诱导排尿(如听流水音、按摩膀胱区、针灸等),必要时给予导尿等。

2.5 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患者由于害怕疼痛,术后往往不敢早期活动,易引起肺部感染、褥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十分重要,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防止不正确的活动引起疼痛。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做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及活动远端关节、健康肢体,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果

本组195例紧张、烦躁、焦虑均能有效缓解,其中70%因伤口疼痛,出现焦虑,担心术后伤口愈合不好,影响日后的工作及生活,从而产生紧张、烦躁、焦虑情绪。紧张、烦躁、焦虑情绪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针对此类患者,我们采用自我放松疗法,配合心理护理,较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紧张、烦躁、焦虑情绪。另外30%患者因伤口疼痛,加之心理上失落,表现为闷闷不乐,针对此类患者,我们采取心理护理,分散他们对疼痛的注意力,并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伤口的疼痛。通过针对性的护理,19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15~38天,平均19天,全部康复出院。

4 讨论

注意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分别采取一些心理护理措施,注意与患者交谈的话语艺术及肢体语言,通过对疼痛原因的分析,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控制,同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漓,刘雪琴.老年人疼痛的处理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12

[2] 王巧珍.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4):58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 要】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08 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 显著高于对照组79.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对策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属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该种疾病与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有关统计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13.1%,在农村占16.4%[1]。就目前来说,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主要通过把药物溶液雾化成细小的雾粒,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进入患者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消炎、祛痰、镇咳的目的。本研究中,我科在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科自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当中选取108 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4 例。治疗组患者中,男30 例,女24 例,年龄18-51 岁, 病程1-5 年; 对照组患者中,男29 例,女25 例,年龄21-56 岁,病程2-8 年。通过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消毒。嘱患者多饮水,饮食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雾化吸入前的护理:雾化吸入前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宣讲雾化吸入的优点,消除患者的误解,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此外,在雾化吸入前要全面检查雾化吸入所用的各种管道、仪器。

(3)雾化吸入中的护理:雾化吸入时间应以饭前或饭后1 小时为易,雾化吸入前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坐位为主,在雾化吸入期间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4)雾化吸入后的护理:雾化吸入后给予拍背帮助患者排痰,并对痰液性质、颜色、量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其次要叮嘱患者做好排痰后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5)其他的护理注意事项:在各项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每个雾化器均做到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1.3 评价标准

显效:呼吸道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呼吸道症状体征得到一定改善,部分指标恢复正常;无效:呼吸道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的各项指标都未改变。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 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以及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治疗组中,显效39 例,有效13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中,显效19 例,有效24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属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2]。引起该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这种疾病的病程比较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对此,要加强防范和治疗措施,就目前来说,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主要是通过将空气压缩后形成高速气流且以此为动力,将药物溶液雾化成细小的雾粒,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进入患者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消炎、祛痰、镇咳的目的[3]。

通过本文的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96.3% 显著高于对照组79.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卢庆松.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护理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06):1185-1186.

[2] 安亚珍, 周艳梅.2 种雾化吸入方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很普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尤其是呼吸疾病,呈明显的上升态势。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老年护理的质量。

1 针对日益趋增的老年呼吸疾病,规范性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这是对一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多年受疾病缠绕,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脾气无常、容易发火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给予患者最大的宽容,始终以微笑来对待患者。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做好交流和沟通。

1.2  一定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不得低于1.5 L,并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增加Vit C和Vit E的摄入。帮助患者做好腹式呼吸训练,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通气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要及时提供低流量持续吸氧,并迅速报告给医师。

1.3  严格控制感染:在入院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而患者都伴有感染,所以,在没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及时留取痰液,同时要注意留取的痰液必须是从深部咳出的,然后立即送去检验,不得拖延。在应用抗生素时切忌过早溶解,要留心药物的半衰期。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及痰液性状的变化,以验证和确定抗生素的效果。如果患者痰量过多,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每天痰量。留取痰液时一定要按常规操作,比如,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取样一定要新鲜,送检一定要及时,等等[1]。

1.4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口腔清洁对患有呼吸系统病变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既能消除口臭,又能防止粘膜发生糜烂,并能有效预防霉菌感染的发生。如出现溃疡或口唇泡疹等症状,可用1%龙胆紫涂抹;涂抹1 h以内,不宜进食或喝水。口唇干燥可以涂上液体石腊油,以湿润口唇。

1.5  患者的痰液要及时排出体外:对一些痰量较多而自己又无力咳出的患者,一定要警惕出现痰液窒息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吸引器等各种设备以保证及时排痰。要保证患者时刻有充足的水分,这样不仅能保证呼吸道黏膜湿润与黏膜病变修复,还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一般情况下,患者每天饮水要在1 500 ml以上。水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器官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增强。指导患者注意日常生活饮食,应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并鼓励患者经常锻炼身体,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2]。

1.6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随时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体征的变化: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注意咳嗽、胸痛的性质,咯痰、咯血的性质和量,气急、喘鸣等,并需熟悉酸碱失衡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患者应控制输液速度,过多、过快都可能会引起肺水肿现象,甚至会导致心衰。特别注意静脉注射氨茶碱时应缓慢。总之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病情,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师。

1.7  按医嘱应用药物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呼吸衰竭时要慎用镇静剂,出现昏迷或者烦躁不安情况的患者一般禁用吗啡、巴比妥等药物,但在机械通气中需要患者主动抑制呼吸时例外。

1.8  在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8.1 看患者呼吸是否合拍。在通气量足够的情况下,患者呼吸应和呼吸器一致。如果通气量出现不足,就要考虑是否有痰液阻塞或肺内有严重并发症。

1.8.2 要按时给患者翻身、吸痰、拍背,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如呼吸不畅,一般原因是连接管道出现了漏气,或者痰流收到阻塞,以至于气道阻力增大。

1.8.3 要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送气的压力及机器的运转情况,防止连接的管道漏气及脱落。

1.8.4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参数,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变化,并做下详细的记录。患者如果出现烦躁、恶心、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状况,则应考虑是否患者存在氧中毒的可能,以及有否存在呼酸、呼碱中毒等现象[3]。

1.9 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应加强心理护理。安排患者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如适宜老年患者的活动有太极拳、户外散步等。适宜的锻炼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使患者形成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10 治疗后期,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的活动,以增加患者的有效通气量。同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向患者宣传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针对抽烟的患者,要科学地指导患者坚决戒烟。

2 参考文献

[1] 张  晶,刘向敏.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4(12):134.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继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均4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观察并分析患儿的病因,比较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效果,调查患儿家属对两种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

结果:因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新生儿疾病较因呼吸系统引起疾病的可能性大,经综合性护理方式护理的A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较经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的B组患儿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无效率低,P

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病因分析,对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新生儿进行及时的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此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 继发性 呼吸暂停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08-02

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呼吸停止超过20s,心率减慢等一系列的危险征象,可发生于任何胎龄的新生儿。通常由不同疾病或其他附加因素引起,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所引起,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通常以继发性为主,严重危害了患儿的健康,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将会因为长时间缺氧而导致脑细胞的死亡,甚至危及了患儿的生命[1]。临床发现,患儿的护理措施与患儿的病情与康复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我院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继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92例,所有患儿经临床确诊,均排除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可能。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有患儿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为3~15d,平均年龄为(7.1±4.3)d。B组为对照组,有患儿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为2~17d,平均年龄为(6.9±4.5)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而B组患儿给以综合护理方式,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2]:①因新生儿体温过低时,可诱发呼吸暂停,对此类患儿到医院就诊时,采用保温箱对患儿进行保温恢复,时时采用人工检测系统对患儿进行监测。②当患儿的血糖过低时,可抑制患儿的呼吸中枢,使患儿的脑细胞代谢发生障碍,故在护理患儿时,当患儿出现低血糖情况后,适量适时的及时为患儿注射葡萄糖溶液,控制流速,保证患儿体内的葡萄糖含量达到正常标准。③当患儿的肺部功能受损时,使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儿体内的氧供应减少,为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适时为患儿吸入超声雾化的药物,保证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50~70mmHg。④新生儿的喂养情况也是一类容易忽视的问题,喂奶时,注意喂奶的速度,配合腹部按摩,减少患儿呕吐情况的发生。临床诊断分析患儿的病因,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康复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

1.3 观察指标。经临床诊断观察并分析92例患儿的病因,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分为以下几种:①痊愈:患儿症状消失,健康状况恢复趋于正常。②有效:患儿症状得到缓解,健康状况恢复趋于正常。③总有效:总有效=痊愈+有效。④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而患儿家属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采用百分制来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患儿因不同疾病引起继发性呼吸暂停的例数见表1。表1结果显示,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新生儿42例,所占比例为45.65%,因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新生儿50例,所占比例为54.35%。

2.3 患儿家属对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平均评分为(97.8±0.6)分,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平均评分为(92.3±0.4)分,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

3 讨论

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是一类新生儿常见病,此病往往伴随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极易发生恶化,严重威胁到了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危[3]。引起新生儿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疾病分为呼吸系统类疾病和其他系统类疾病,其中以硬肿症、胃食管反流、败血症、纵膈气胸引起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及时防治及治疗新生儿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4]。表1结果显示,因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的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新生儿较因其他系统疾病引发的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少。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吸入综合症、湿肺、新生儿肺炎、肺出血、乳糜胸、纵膈气胸、先天性肺囊肿等,其他系统疾病包括:HIE、颅内出血、化脑、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小肠、胃食管反流、贫血等。表2结果显示,经综合性护理方式护理的患儿的护理效果较经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的患儿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无效率低,并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也因护理方式的改变而提高。此外,还应该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技术原则,防止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其他类疾病的感染。一旦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时,应及时给予患儿及时的抢救措施,具体做法如下[5]:①清理患儿的呼吸道;②给予必要的氧供应;③病情严重时采取插管抢救。尽力尽早的帮助患儿脱离生命危险,防治因缺氧缺血产生的新生儿脑损害,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总结以上所述,临床医疗工作者应给予患儿正确的病情判断,对患儿进行全面的综合式护理,帮助患儿康复,提高患儿的康复率,从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崔艳芳.不同病因致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6-1717

[2] 幸娟.婴儿抚触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2003,10(6):381.

[3] 崔艳芳.不同病因致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18):1716-1718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雾化吸入;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

在儿科中,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一种在冬春季节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出现在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群体中, 且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给患儿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雾化吸入方法具有一定效果, 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雾化吸入配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特从本院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 治疗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年龄3~8岁, 平均年龄(5.51±1.04)岁;病程为3~6 d, 平均病程(4.43±1.01)d。对照组37例, 男24例, 女13例;年龄为4~7岁, 平均年龄(5.03±1.11)岁;病程4~7 d, 平均病程(5.05±1.2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入院后均采用补液吸氧、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出现体温>38℃的患儿, 应采用降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同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 2. 1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AstraZeneca PtyLtd, 批号为301846), 1次/d, 0.5~1.0 ml/次。

1. 2. 2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 患儿雾化吸入万托林(西班牙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 批号为J20110040), 1次/d, 0.5~1.0 ml/次。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显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无效: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和缺氧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儿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0%,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后,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38%。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未出现气闭、气促、烦躁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治疗后,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8.92%(7/37), 其中, 1例为气闭、1例为气促、3例为烦躁、2例为胸闷。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给患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基于小儿呼吸系统中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 具有黏膜较为柔软、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和黏膜纤毛运动差等特点, 因此, 患儿在出现咳嗽症状时极易出现黏膜充血肿胀症状, 使其呼吸道狭窄, 影响患儿呼吸。针对该种现象, 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 改善其呼吸状况。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雾粒直径仅为1~5 μm, 便于被患儿肺泡和小气道吸入, 且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便于湿化患儿呼吸道, 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促使患儿健康成长[2]。万托林属于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其可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药效持续时间可达4~6 h。该药剂主要是作用在位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进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对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 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万托林雾化吸入方法值得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小丽.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进展.基层医学论坛 , 2014, 18(15):199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