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镇建设专业

城镇建设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建设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镇建设专业

城镇建设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062-04

[作者简介]王晓玲(198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王h(1994-),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JYC08);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JL042)。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内涵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趋势或过程。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转型升级是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转变。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生产方式从传统乡村式的农业(第一产业)逐渐转变为非农业的现代化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其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节约集约、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简单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并不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强调以人为核心,注重在产业支撑、生活方式、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更多强调新型、统筹、可持续,新型城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理论

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通过需求和供给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产生影响。

(一)需求效应

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高污染高能耗转向低污染、低能耗。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高精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比重不断增加,从而对资源和空间产生了新的需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要素市场、交易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高速运转,从而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2]。

(二)供给效应

从宏观来看,产业转型升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力,提升地区的财税收入,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资金的周转和运用,提高城镇建设效益。从微观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质量,从而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三、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城镇化水平指标公式为:PU=U/P×100%,U表示城镇人口,P表示总人口。黑龙江省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从1978年的359%提高到2013年的5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个百分点。

(二)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年均增速为083%。201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540万人,较2008年增长8%,其中,20%进入哈尔滨市,27%进入地级城市,53%进入县城和小城镇。

随着黑龙江省农垦系统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全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垦区173万人口和林区205万人口中相当一部分进城就业,增加了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数量。同时伴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政策环境改善、限制因素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愿望也日益迫切。但也存在农民对离开农村后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顾虑和进城后社保、就业、医疗等保障制度难以接续等问题。

(三)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黑龙江省农垦、森工局场等功能较为完善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集聚了垦区、林区转移人口和周边县市转移人口。农民进城后,产生的新需求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也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四)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良好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总体状况良好。2013―2014年,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工业废弃物倾倒实现零丢弃,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2013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同比增长42%,达到7004万亩,总产值1610亿元,占全国绿色食品总产值的1/6,居全国第一位。

(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在促进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的同时,黑龙江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镇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省累计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限价商品房、棚改房等合计2967万套。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覆盖率逐步提高。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81%,比2000年提高2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到993%,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621万人,比2000年增加6044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四、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黑龙江省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95―2014年黑龙江省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指数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表明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程度不断加深。

(一)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

产业转型升级使现代农业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规模经营程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能够从土地中脱离出来。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也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促使其向城里转移。城镇功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收入的提高也吸引农民进城。

(二)产业转型升级刺激消费需求

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一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0837亿元,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6402亿元,同比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二是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有所下降,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而提升了新型城镇化水平。

(三)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

黑龙江省不断进行产业优化升级,透过产业的发展和支撑增强城镇间的联系度,促进城镇间信息化和新型化。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力度,建设铁路网,以哈尔滨市为枢纽,以哈黑铁路、绥满铁路、大连至同江铁路为主通道,以沿边铁路为外环线,面向俄罗斯扇形辐射,极大地提高城镇运输效率;建设航空网,扩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实现内外整体连接,为城镇的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化的交流与发展模式提供了硬件支持;以地铁为新突破口的立体交通体系极大促进了人员、技术的流动。产业升级对城镇人口产生连锁反应,使生活在乡村的人更方便地到城市工作、生活、定居,从而加速了人口的城镇化。快速通达的交通连通了大城小镇,真正做到了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谐发展[3]。

五、对策建议

(一)推动产业整体结构与产业内部优化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既包括产业间升级,即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向第二、三产业占较大比重过渡,也包括产业内升级,即实现技术纵向深化、集约化,使产业内部优化升级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黑龙江省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应着重解决农业发展问题[4]。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机械化农业,利用现代的产业化科技使农业作业集中化、高效化,从而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优化生产组合,建设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营运体系,提升第一产业经济效益,使其逐渐与第二、三产业接轨。

(二)着力推动与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要解决产业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匹配的问题,合理发展农业相关经济,推动与农业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产业,注重农产品的营销和品牌的创建活动,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综合考虑黑龙江省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才能最大地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利用临空经济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临空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黑龙江省正致力于发展哈尔滨、大庆等地区临空经济,以此为基点,引领当地城市群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要充分利用临空经济相关产业,如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业、高科技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电子商务、高端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和集聚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助推力,借助产业转型、产业集聚的强大吸引力,推进产城融合,吸纳人口集聚,带动当地居民创业就业,拉动消费需求,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四)与产业升级同步,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家政等生活业,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用工需求,鼓励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5]。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转移人口专业知识培训,健立并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就业创业服务。

(五)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投资与合作

充分利用政府产业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营造全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同时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在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2]多淑杰.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15-19.

[3]马文成,魏文华.安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12(6):181-183.

城镇建设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网络工程;多元协同;虚实互动

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需要有相应的实验教学平台作为支撑。传统的实验教学平台采用实体形式,以物理空间中的实体设备、器件和材料为实验对象或载体,具有真实、直观、直接的优点,但存在更新运维成本高、规模与复杂度受限、可扩展性差、开放共享难等不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综合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在信息空间中构建高度仿真的实验操作环境和实验对象,提供类似于实体实验教学的体验与效果,具有近似、抽象和间接的特点,并在可视性、交互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与可共享性等方面具备优势,是对实体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完善。

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保障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主要载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不能简单停留在对实体实验教学项目的信息化再现或资源堆砌,必须思考并解决以下六方面的关键问题。

第一,建设理念。涉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服务面向,以及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或发挥的作用。

第二,建设内涵。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服务面向相适应,涉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教育教学品质与特色,例如是以基础研究与教学为特色,还是以工程研发或工程应用教学为特色。

第三,建设主线。涉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核心线索或体系,需要系统而有效地组织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以满足中心的服务功能与特色。

第四,建设方法与途径。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实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是院校单独建设,还是校内外协同;是自主开发,还是购买服务,抑或是多方面结合。

第五,使用模式。如何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资源运用于课内外教学,其与实体实验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

第六,开放共享机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如何实现优质实验教学服务的开放共享,包括服务的对象与范围、策略与机制以及服务能力等。

二、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温州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此,针对前述六大关键问题,我们提出了“学生发展为中心、工程应用为特色、能力培养为导向、多元协同为抓手、虚实互动增成效、开放共享促辐射”的基本建设思路。

(1)学生发展为中心,解决建设理念问题。服务于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立足学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支撑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方案设计以及现代工具使用等相关毕业要求与培养标准的达成,并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2)工程用为特色,解决建设内涵问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内涵与品质必须和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特色相契合,并着重在三个层面上予以把握:一是教学内容有效覆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的主要应用环节,包括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开发、运行与维护等;二是实验平全支持当前主流的网络设备厂商及其产品,与业界主流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无缝对接;三是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都来源于网络工程实际问题或相关项目案例。

(3)能力培养为导向,解决建设主线问题。改变传统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框架,体现以能力为导向,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针对递进性的分级能力培养目标,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在实现技术、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而精细地设计与开发。

(4)多元协同为抓手,解决建设方法与途径问题。为了落实能力培养核心与工程应用特色,依托高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多元协同,建立由教师、研究人员与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化团队,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相关的教育、科技与工程优质资源,深度协作致力于虚拟仿真中心的开发与建设。

(5)虚实互动增成效,解决使用模式问题。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实体实验教学各自的优势,改革单纯基于实体实验教学资源的传统模式,结合分级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与实施虚拟实体高度互补、线上线下有机互动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贯穿课内课外的各项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6)开放共享促辐射,解决推广机制问题。建立管理服务与技术服务的“双轮驱动”机制,促进虚拟仿真中心的开放共享。在管理服务方面,面向兄弟院校、业界企业的团体与个人用户提供“Lab as a Service”形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计算服务,为兄弟院校提供以全面降低使用门槛在技术服务方面,利用先进的虚拟数据中心网络技术提供安全、稳健、灵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充分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的品质。

三、网络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

依据上述基本建设思路,温州大学网络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要进行了以下建设实践。

1.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以“专业基本技能一综合实践能力一工程实践能力一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的递进式模型为主线,围绕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如下表所示。

其中,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的虚拟仿真实验以演示认知型、分析验证型以及基础操作型等形式为主,以对少量技能点的认知或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可视性、交互性表现突出的软件仿真技术为主要实现途径,网络工程问题复杂度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的虚拟仿真实验以综合训练型为主,以对数个领域的大量技能点的整体掌握为教学目标,以仿真程度高的硬件虚拟技术为主要实现途径,网络工程问题复杂度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的虚拟仿真实验以工程演练型为主,以掌握真实网络工程项目的部署与实施、测试与验证为主要教学目标,以仿真程度高的硬件虚拟技术为主要实现途径,网络工程问题复杂度高;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阶段的虚拟仿真实验以创新设计型为主,以掌握真实网络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开发为主要教学目标,结合软件仿真技术与硬件虚拟技术实现,网络工程问题复杂度最高。

2.工程应用为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库

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库的建设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工程应用内涵与特色。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技术与产品覆盖面接轨当前网络工程行业的热点应用领域与主流产品。包括网络互连、网络安全、无线局域网、协作网络、数据中心网络、运营商网络等,支持对这些领域各主流厂商设备的软件仿真或硬件虚拟。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能力点定位与设计源于网络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根据当前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对工程能力要求的分布,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梳理与筛选。每门课程精选出若干能力点,并依据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开发、测试与验证、运行与维护等不同阶段内能力点之间的关联性,有针对性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能力点组合方案。

(3)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上,以能力点目标组合方案为出发点,以网络工程案例为背景素材,以实际需求和工程问题为导向,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保障其真实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网络工程案例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或主持的工程项目,经过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根据分级能力目标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分解、梳理与萃取。

当前,虚拟仿真中心建成的306个实验教学项目对应于分级能力培养目标的项目数量比例大致为4:4:1:1,其中直接来源于实际网络工程案例合计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3.多元协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与建设方式

多元协同的开发与建设方式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高校与企业协同、教学与科研协同、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协同。

首先,通过与两家业界领军企业(思科系统与思博伦通信)的校企协同,在技术层面获得了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授权,解决了对网络系统进行高度虚拟和仿真的核心技术难题,同时获得了工程师的加盟,增强了开发与建设队伍的整体技术实力;在资源层面得到了企业一线工程师队伍的宝贵经验,解决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案例主要来源的关键问题;在管理层面借鉴了企业在线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解决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健性问题。

其次,充分利用高校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优势,依托教学与科研协同实现了科研反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与创新活动等形式,将科研成果直接或间接转化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此类项目占总数近14%;二是在虚拟仿真中心的开发与建设中,转化了许多虚拟化与云计算领域的科研成果,到目前为止直接实施应用的发明专利共有6项,主题涉及网络服务质量、虚拟机资源配置以及云计算调度等。

最后,依托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协同解决了虚拟仿真中心建设各个层面的多个关键理论问题。例如,针对虚拟仿真中心硬件平台的建设,先后依托两项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资金项目开展了主题为“多租户虚拟数据中心网络建设”的研究;针对虚拟仿真中心软件平台的建设,依托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重点项目开展了主题为“‘实验教学即服务’的云计算模式构建”的研究;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应用,依托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了主题为“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课题研究;针对校企合作开发与建设虚拟仿真中心的机制,依托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了主题为“基于企业生态系统的分布式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4.虚实互动的实验教学资源使用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工程实体实验教学,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实体实验教学起到补足与增强作用。

首先,弥补了实体实验教学在开放时间、地点和方式上的不足,实现在任意安装有浏览器的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访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以及实体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练习,为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提供充分的保障。

其次,克服实体实验教学可见性与交互性差的弱点,实现对网络协议和网络系统工作原理的交互式可视化呈现,促进对基本技能点的J知、理解与掌握。

再次,克服实体实验教学在拓扑规模、网络特性以及管理便捷性等方面的局限,以低成本构建特性更丰富、结构更复杂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进而实现简捷高效的连接与配置管理,提高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品质。

最后,克服实体实验教学由于成本因素而明显滞后于工程应用发展水平的局限,支持跨厂商、多系列高端网络设备,支持对复杂网络系统连接与配置的多视角可视化交互管理,用于在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环节中对实际复杂网络工程项目进行快速概念验证。

为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支撑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不同维度上的优势,结合能力分级目标的特点,依据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将实验教学资源的组合使用模式分为四种:虚辅实主、虚实并举、虚主实辅以及纯虚拟仿真。

(1)虚辅实主模式。利用上述第一与第二项优势,适用于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对实体实验教学项目的近似仿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用于课前预习以及课后练习,而在课堂中使用实体实验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相互印证。

(2)虚实并举模式。利用上述第一与第三项优势,适用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阶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主要面向开放实验项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等课外教育活动,而实体实验教学面向日常课堂。

(3)虚主实辅模式。利用上述第一与第三项优势,适用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用于前期耗时较长、不依赖于实体设备的建模与部署环节,实体实验平台用于后期耗时较短、依赖于实体设备的验证与测试环节。

(4)纯虚拟仿真模式。利用上述第一与第四项优势,适用于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在进入企业学习阶段后,用于大规模复杂网络工程解决方案的概念验证,包括规划与设计、建模与开发,用于新建网络解决方案的展示、客户网络割接方案的预演以及客户网络故障排错方案的验证等。

当前,虚拟仿真中心所有实验教学项目覆盖10门专业课程、5门综合实践课程、4大类课外教育活动以及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时间跨度从大二下到大四。从整体人才培养过程来看,随着专业教育阶段的逐步深入,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逐步提升,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复杂度随之提升,对实验教学平台支持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所依托的实验教学环境也由以实体中心为主逐渐演变为虚实结合,最终过渡到以虚拟仿真中心为主。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开放共享的实现与推广

虚拟仿真中心对外开放共享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的内涵包括管理服务与技术服务两个方面。在管理服务方面,使用高级服务调度引擎将所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以“实验教学即服务”(Lab as a Service,LaaS)的形态统一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此外,对于兄弟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团体用户,为其提供专有的管理门户,便于自我管理。在技术服务方面,构建了安全、健壮、高效、可扩展的技术平台架构。其中,软件仿真前端提供可视化的实验教学体验;而硬件虚拟后台创建虚拟仿真网络的运行实例并提供远程配置与管理手段,而云监控与管理、云备份与安全提供充分的服务质量保障。

城镇建设专业范文第3篇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县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320国道为轴线,山门、黄桥、江口、高沙、又兰、竹市、石江、醪田为外环、平均镇距20--30公里的“米”字型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建制镇9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20万,共有道路103条。各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城镇道路总长7.58公里,面积130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2.2平方米,自来水厂5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8万吨,建成高标准下水道40余公里,修建人行道16万平方米,广谱照明高杆灯3盏,路灯512盏,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大大增强了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商品集散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也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全县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3.75万人,年社会商品零售额3.5亿元;交通运输、文化娱乐、饮食住宿、房地产行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亿元。小区建设有声有色: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小区30余个。一是工业小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吸引工业企业18家,有效地解决了乡镇企业布局松散,技术、资金接纳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的难题,形成了规模效应;二是畜牧小区,我县通过发展畜牧小区建设,实现规模养殖,增加了养殖户的效益。三是住宅小区,全县累计新建住宅小区4个,解决住房1600余户,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目前修建各类市场57个,总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其中小商品、药材、仔猪、木材、煤炭、耕牛、粮食等专业市场12个,全县基本上形成了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大中小市场相配套多层次市场体系,市场的发展,不仅给城乡交换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改便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单一模式,而且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给富余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吸收、消化、增值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商品粮、瘦肉型猪、速生丰产林、蜜橘、茶叶等传统农副产品和特种水产、特种蔬菜、“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据统计,市场的兴建使全县的农产品商品率由1994年的58.1转化为1998年的77.8。为政府培植了财源,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二、我县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既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调整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最近以来,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管齐下,这为我县的城镇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县城镇布局合理,发展基本平横,已成为或逐渐成为一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已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我们须当:

一是高起点规划,找准城镇建设的定位。规划是城镇建设工作的龙头,科学合理及时规范为城镇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是高效能管理,摆正城镇建设的地位。城镇建设历来是“三份建,七份管”,实行全社会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城管体系,是实现城市文明的必经之途。

城镇建设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因此,最大力度的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就迫在眉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而且可以推动经济整体发展。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建设规模较小,市政基础设施差

我国小城镇的建设规模普遍较小, 基本是在原有的集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集市的分布和交通紧密相关,集市的辐射力也相对有限,常住居民普遍较少,小城镇的规模也比较小。 由于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设施的数量和水平远不能适应居民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居民集中供水设施、电力设施、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还不够完善, 城镇整体绿化程度低,医疗保健水平、基础教育水平较差,文化娱乐设施不足,小城镇的功能还不够完善,相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来说, 对外来投资企业和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经济辐射能力与影响力也相对有限。

(二)城镇建设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政府决策和市场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国家的决策会使一片荒芜之地几年内变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作为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小城镇,与大城市或大的区域中心相比,对资金、人才的吸引和凝聚力往往处于劣势。 小城镇的基本建设资金多来自政府和民间投资,多元化投资的格局难以形成,资金欠账多、 缺口大成为城镇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大问题。

(三)城镇建设机构不够健全,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因我国政府部门设置原因, 多数小城镇没有专门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缺少专业管理人员。有的虽然成立了相应机构,但编制、经费问题依然困扰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有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工作水平不高,管理方式简单,甚至出现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乱作为现象。在城镇规划方面缺乏专业人才,规划不科学,欠缺长远规划,规划常改常新,甚至先开发再规划,边规划、边开发。常常出现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开发盲目性较大,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在建筑风格上,也不能很好地结合当地人文、历史特点,导致建筑风格与城市相近或全部抄袭, 缺乏地方乡土特色,不利于树立小城镇的形象品牌。

二、加快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合理规划城镇

总体规划的编制,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农业、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围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来进行, 实现规划目标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统一。做好小城镇及乡村建设规划,山、水、田、林、路要合理布局;同时要对城镇交通、科教文卫、给排水、废物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将小城镇规划建设融入区域城镇化体系格局,做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与中心城市建设相互补充、相互呼应;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建设生态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当地的文化与历史积淀,突出本土特色。规划的编制必须坚持依靠专家、科学决策;审批通过的规划,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审批调整也要严格按照合法程序,公开透明,接受专家及群众监督。

(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做到特色突出

城镇建设规划中,必须充分挖掘本地的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不能建成大城市的微缩版。不同的小城镇必须通过挖掘、总结当地的文化、历史、风俗、产业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根据资源特点和区域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把乡镇工业塑造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 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型小城镇。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大力完善服务设施, 以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接待水平的全面提高来打造旅游产业,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要增强服务意识,以便捷高效的管理吸引企业和资本,以优质的服务和设施建设流通商贸型小城镇。

(三)积极鼓励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发展产业集群

小城镇发展上要按照相对集中、 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抓住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而形成产业园区。经济规模发展壮大了,才有支撑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后劲。 要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流转等形式开展大规模产业化的农业生产, 解脱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企业,提高非农人口比例,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全面发展的管理制度

小城镇的正常运转和日常管理同样要有健全有力的管理机制。 要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定编定岗,并加大对专业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准。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方向,本着为居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理念,大力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要确保城镇规划的实施, 积极推进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维护好社会治安,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进一步开拓思路,在煤、电、水、气、道路等服务设施建设上充分发挥市场投入机制,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以减轻财政负担,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结语:综上所述,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与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小城镇建设也是我国小康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乡平复差距较大,因此,最大力度的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就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

[1] 王慧 . 发展小城镇的困境与对策 [J]. 城乡建设, 2013 ( 05 ) .

城镇建设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X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35-01

1天津实施农村城镇化的背景

中央明确提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跨入21世纪以来,要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如何安置农民和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问题。已经有领导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七个字:“安居、乐业、有保障”。通过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委的联合研讨,将解决三农问题集中在了几个方面: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享受到城市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些问题已经各个部门的支持和肯定,也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和改善愿望,为以后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组织专家研讨,专业职能部门广泛调查,力争找到能够在解放土地的同时一并解决建设资金的方法。当时,面临的是一个从来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领域,需要在保护农民权益与最大化集约用地之间找到合理结合点。最终,通过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大量调研,确定了以“宅基地换房”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并在“十二镇五村”开展试点,涉及津郊近二十万农民。至2008年末,已有约数万农民告别以前的田间老房,住上现代化配套的商品房。在日常生活保障中,村民与城镇户口的人享受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过上了有社保、有医保的“城里人”生活。

2天津实施农村城镇化的初步设想

最初的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的基本思路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持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保证可耕种土地总量不减、农民自愿搬迁的原则,通过专业团队对拟实施区域进行高水平地规划、设计,最终兴建符合现代生活要素,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

这种规模的小城镇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或贷款还有集体组织的自身积累,显然差距巨大,只能在如何利用好土地上做文章。通过让农民上楼,将整合后的土地通过规划,体现其最大价值化,让土地流动起来,使土地资源资本化。农民用其自有住宅所占用土地,按照政府制定的统一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并拥有该住宅的房屋所有权,该所有权与商品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在功能上完全一致。被拆除的原有房屋所占用土地,结合周边土地,统筹进行一体化协调组织,分步进行整理复耕,实现占补平衡。在规划新的小城镇方案时,除了保证农民还迁住宅的总体数量及套数必须充足外,还要规划一些具有经营性用途的土地,可供市场开发,并通过土地出让获得收入,以此来平衡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使项目自身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不完全依赖政府资金或贷款。

3天津小城镇建设的试运营

根据初步设想,2005年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开展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天津市是第一批试点城市。试点的具体内含就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把拟用来复垦的土地和拟用于小城镇建设的土地放到一个大盘子里面综合考虑,把建设新的小城镇和拆除原有建筑、恢复耕地的土地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村民生活质量不降低。

根据这个设想,在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内,天津市已开展了三批试点建设,建设农民还迁住宅约10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华明镇等9个全国闻名的试点镇村,约有15万农民从农村入住了新建成的小城镇,第四批的示范镇项目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在项目运作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在管理上有自身的特色,具体如下。

(1)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天津市严格按照小城镇建设的进度拨付各种款项,所有的建设资金全部在项目内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确实全部用于小城镇建设,使资金效用最大化,形成了“借、用、还”的良性循环,保证所有的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上的自给自足。

(2)项目规划设计管理。

“每个小城镇,还迁村的规划建设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避免套用模式,拿来主义,复制以前的百镇一面、千村一面的省事做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集约使用土地,突出居住、商业、产业设施等城镇要素,形成各自独立又项目联系的功能区域。”在小城镇的建筑风格上,天津始终坚持聘请先进设计团队,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规划设计方案之中,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同时,按照建设环境、资源节约的社会要求,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正是天津对小城镇进行的这种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操作模式,可以保证最终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不减少、村民生活质量不降低。

4天津小城镇建设的需总结的几点

4.1 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是整个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基础,农民是用自己的土地配合政府进行整体区域运作的主体,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4.2 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

在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决策上,必须事先征求农民的意见,这个意见不是一两个村民的意见,是要全体村民的意见。

4.3 保护耕地,搞好土地利用

小城镇项目开始后,要按时完成耕地复垦任务,凡是不能完成的,不要急于进行新的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保证土地总体利用的效用最大化,切实保护耕地。

4.4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对于小城镇建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农村工作极大地热情,努力搞好项目建设。保证村民入住小城镇的时间约定,不给搬迁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4.5 注重村民新居的建设质量

必须重视农民住房的工程质量,严格把关,明确和落实责任,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真正成为精品工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的工程。

4.6 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