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1篇

1.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7.(1)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从七夕节的世代流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牛女传说浓缩的“全部理想”“备受欢迎”,及其现实意义说明了这一点。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方世界“重责任、固家庭”的回归,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一致,说明东西方文化有一致性。④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2篇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英语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热情,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力反应及理解存在的困难

1.听力障碍问题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学生由于自己发音不准确,造成听力困难,辨别不清。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没有模仿正确的发音方法,自身发音不准确,与听力材料中的发音对不上号,辨别不清词意。或者没有掌握好语音、语调、单词发音在句中的变化,如连读、同化、弱化、不完全爆破等。这些都有碍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2.受母语的干扰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一些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个情景,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

3.听力习惯和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一个人在愉快、轻松的条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由于听力理解既要求听者熟练地掌握必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又要在听的过程中敏锐地辨析语音的变化和语调的含义,并对所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因此在听力练习或测试中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感到畏惧、焦躁,初二学生正处于情绪易波动的年龄段,这种心理障碍阻碍了听力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听力,不练习不行,但在练习过程中应首先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

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听力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若听到每个词与每个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就会跟不上语速。

4.文化背景知识差异问题

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只学习单词、词汇、语法,还应了解相应的文化常识。学生课外阅读面窄,基本上对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缺乏理解,这就会影响听力,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话(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以“name”为例,有一道听力题,要求学生听一个对话,然后写出对话者的family name,而听力内容里面出现jim green,一些学生就把答案写成jim,殊不知,恰好相反,这样就产生了错误。

5.英语的词汇量不够的问题

词汇量较大的学生,其听音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词汇量少的学生,势必造成听力材料中生词过多,从而影响其听力理解,听者在听到生词时往往会中断听的思路,把精力集中在回忆、搜索生词的意义上,而置后面的内容于不顾,结果影响对整个句子或语篇的正确理解。甚至连最基础的语言材料都没记住。因此,要时刻告诫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二、相应策略分析

1.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克服焦虑情绪

在听录音材料之前,让学生微闭双眼并做深呼吸有助于减轻情绪焦虑的程度,鼓励学生相信自己。

2.抓紧时间分析选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听材料前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浏览选项时可采用纵向观察法,分析和对比三个选项的不同点,做到心中有数,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得的信息,打有备之仗。

3.抓住关键词听短文

一般来说,我们可将测试重点归结为以下Wh疑问句所表示的意义上。听单句或对话时,总要对wh疑问词的一个重点进行测试。在听短文时,我们若串连这些重点词表示的意思,便可得到短文的基本情节或线索,若再加上短文的最后一句带有结论性的话,便可使所获信息基本完整。因此,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对比选项,预测短文内容及重点后,着意听出关键词语及结论性语言,而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听懂和翻译。

4.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技能,而非一种任务来学习。号召学生平时主动学习英语。

比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好听的英文歌曲、电影,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娱乐。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在课堂上下,为大家播放一些视频片段,并在其中结合讲述听力的技巧,不仅可以锻炼听说能力,还可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5.注重介绍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了解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有着现实意义。因此,在讲解英语时,不仅要注重语法知识,更要注重西方文化的普及。让我们的初中生,从小就可以了解世界,从而尽力去融入英语学习情境。

如中西文化对于颜色的不同理解。在西方,red(红色)是一个非常贬义的词,它象征着残暴、流血、统治。如,⑴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⑵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而红色在我们中国,则代表的是喜庆与热烈。如果学生了解了这种颜色所代表的差异,在听力时,便可以从颜色中,推测出说话者的态度,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6.增加实践机会,营造良好氛围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3篇

一、价值取向的差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取向。一方面,语文教育追求“能”的完善,即要让学生掌握与祖国语言文字有关的基础知识,学会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i另一方面,语文教育追求“智”的发展,即要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同时,语文教育追求“情”的陶冶,即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人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工具。语文教育的多重价值取向说明,语文绝不仅仅具有情感陶冶与人格塑造的功能,它还担负着传播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无论是古代诗文,还是现代佳作,在语文教育中都必须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素材,为其所用,借助于这些经典著作教会学生准确、流畅地进行社会交际与思想交流。

与语文教育相比,经典诵读教育更多地关注中华经典在“人格塑造”“文化传承”“中西文化互补”等方面的价值。它更强调中华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世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经典诵读教育的首要追求。这种价值取向少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追求,多的则是对于经典的文化性追求。

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但也相去甚远。语文教育可以借助于经典诵读更好地实现价值追求,但语文教育绝不仅仅是诵读经典。经典只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之一,诵读也只是语文教育的方法之一。反之,经典诵读教育对于文化价值与人格塑造的追求,绝非语文教育可以一力承担,单独实现。它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合力的共同作用。经典诵读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作为基础,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语文教育。因此,任何将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等同看待,甚至认为经典诵读教育只能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的想法都是偏颇的。

二、“诵”“读”重点的差异

何为“诵”?《说文解字》上说:“诵,讽也”,“讽,诵也”。“诵…‘讽”互训,但却存在差别。《周礼,大司乐》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日讽,以声节之日诵。”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指出:“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诵”更注重语音上的抑扬顿挫,语气语调上的高低起伏,韵律节奏上的和谐优美。它既不是简单的背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朗读,它更关注诵读者的语感及对文本的理解。

经典诵读教育正是抓住了“诵”的这一特质,强调以“诵”带“读”。在“诵”中体味中华经典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在“诵”中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诵”中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互动。而从“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典诵读教育中的“诵”不仅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文化体验的方式与文化交流的手段,更是民族精神呈现的方式。

在语文教育中,有关“诵读”的要求包含在“阅读”课程目标之中。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也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诵读的要求共有五处。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分学段细化了对诵读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要求最高,即“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透过这些要求可以看到,语文教育中的“诵读”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诵”往往是为“读”服务的。一方面,“诵”的对象是阅读教学中古今中外优秀诗文,“诵”作为一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诵”的过程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注意声调与节奏,“诵”作为一种方法成为阅读方法的一部分;同时,“诵”的标准是逐学段提高,且必须与学生总体阅读水平相适应,这也是为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开展服务的。可以说,虽然语文教育与经典诵读教育都强调诵读,但语文教育更希望通过“诵”这一手段,切实提高学生

“读”的能力,“诵”只能是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

三、实施途径的差异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4篇

一、引言

所谓企业创新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内外部,促使企业产生创新欲望和要求,继而进行创新活动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多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如Chumpeter、Schmookler、Freeman、Mowery、Rosenberg、李垣、张钢、项保华、万君康等人,都对创新动力进行了研究[1-2],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而本文则试图以一个崭新的视角,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并运用协同论的主要观点对该系统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途径。

二、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以系统的形式存在,都可以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也不例外。根据系统的定义,本文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定义为:由自主创新动力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顾名思义,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与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中包括市场需求拉引力、市场竞争压力、科学技术推动力、政府行为支持力等四个创新动力要素;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中则包括企业利益驱动力、企业家精神影响力、企业文化感染力、激励机制催化力、创新能力保障力等五项创新动力要素。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促使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

与其他系统一样,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也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在这一环境中,包含着系统之外对企业自主创新有间接影响和作用的诸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发达国家的示范作用、社会文化环境、政府体制环境、生产要素市场等。虽然与系统内部的要素相比,这些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较小,但是它们通过与系统内部诸动力要素的作用和联系也会对自主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演化的协同学解释

自从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协同理论之后,人们开始对协同的概念有了认识。协同理论认为,协同或称协作,即协同作用之意,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3]。协同论是研究复杂大系统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化的机理和共同规律的理论。“协同导致有序”是这一基本理论的高度概括。

协同论是继耗散结构理论之后产生的又一重要的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虽然哈肯和耗散结构论的创立者普利高津一样,都是从系统内部的非平衡寻找有序形成的根据,但是,在对系统演化规律研究的具体程度、普遍程度、适用和应用范围,以及理论推导的严密程度上,协同论较之耗散结构论迈出了更大的一步,把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协同论是一门横断科学和边缘科学,它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发展和演化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因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是一个包含若干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如何通过协同各子系统间的关系,通过各子系统的通力合作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企业创新管理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在这些方面,协同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作用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有序之源

协同论指出,系统的有序性是由诸要素的协同作用形成的,协同作用是任何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任何一个含有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在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条件下,通过各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产生各子系统相互默契合作的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能够自动地在宏观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出现新的稳定状态。所以,无论什么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在协同效应原理看来,都是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而又协调一致的结果。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包括了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全部促进因素和条件,只有动力系统有序运行才能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换言之,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涉及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行为等企业外部要素,更涉及企业的文化、能力和制度等企业内部要素,这些系统要素是创新动力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创新动力系统中各自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动力系统要实现新的有序结构,仅仅依靠上述动力要素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所有的动力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并且要力争达到协同。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政府的政策行为与市场的繁荣发展相协同,即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行为有利于市场的创新需求发展和有效竞争;要实现市场的发展方向与科技进步的趋势相协同,即市场的创新需求和有效竞争恰好与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的趋势产生共振[4];要实现科技进步的趋势与企业利益相协同,即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能够为创新的企业带来多倍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协同[5],即企业家创新精神能够与企业的创新文化相辅相成;要实现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企业创新能力相协同,即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创新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只有让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内的各动力要素发生协同作用,才能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产生2+2>5的效果,从而促进整个动力系统的统一和联合作用,自动产生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进而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二)自组织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演化的根本途径

协同论指出,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或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稳定,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时空有序结构。系统演化的这种过程,称为自组织。根据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系统内部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协同是实现自组织的形式和手段。可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要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自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自组织发生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以保证外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入,这是自组织的外部条件;另一个是系统必须包含多个子系统,且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这是自组织发生的内部条件。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要实现自组织,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要解释清楚这一点,在此需要引入“熵”的概念。熵是“表现系统内部无序和混乱程度”的量度,其降低表明系统的进化和有序。开放系统之所以能够进化和有序,主要是因为能够从外界引入负熵流,抵制熵增。因此,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必须充分开放,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才能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演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结构。

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两大构成要素,需要与系统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具体表现为,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结合并适应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的未来发展要考虑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偏好;市场竞争的格局发展更要关注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产品创新情况;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状况更应符合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可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必须通过开放与外界环境充分进行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如果只将目光限定于现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而忽视了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流,将导致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熵增,发展为无序的结构。

政府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自主创新动力因素,同样需要与系统外部进行广泛交流:首先,政府政策(如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当符合当前的政府体制和建设目标的要求;其次,政府需要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使政策投入(如政府购买、政府资助等)能够量力而行;再次,政府行为要顺应社会公认的文化传统,使各项政策措施符合社会的主流意识;最后,一国政府的政策来源除了考虑本国已有的相关政策,还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引入负熵流,才能使企业创新动力系统的自组织得以实现。

一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和钻研,还需要与系统外部进行广泛的信息与文化交流。具体来说,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吸取相关的科技信息,如发达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不断充实创新动力系统内的技术供给;也可以聘请国外的技术专家到本国工作或进行学术交流,以开阔科研人员的视野和创新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派遣科技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和培训,以掌握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开放,不断吸纳和引进优秀的科研成果,并在比较和鉴别中取长补短,使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不断获得发展。

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必须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人、财、物、信息的交流,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增加创新动力系统的人才供给。一方面企业要通过科技教育和岗位培训挖掘企业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6];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招聘手段及多种优惠措施广泛吸引国内外各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使创新动力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二,要扩大创新系统的资金筹集。除了企业自筹外,还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种手段从外界广泛地吸取各类资金,使创新动力系统源源不断地引进资金负熵流,从而不断地得到进化。第三,要广泛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只有不断吸纳外界的最新信息以引入负熵流,才会抑制由于信息老化而导致的信息熵增,进而才能避免系统向无序方向发展。

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也需要充分的开放与交流。例如,我国的海尔集团正是在吸收和借鉴了欧、美、日和中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优势。他们把德国文化中严谨的程序化、规范化、理性化的作风,日本文化中精诚一致、忘我奉献、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美国文化中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勇于自我否定、不断创新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等观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而为海尔集团的自主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企业只有不断借鉴和融入其他国家和企业的优秀文化,才能使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熵值不断减少,有序程度不断提高。

总之,从系统的角度而言,封闭意味着熵增、落后和衰亡,开放意味着有序、生命和进步。因此,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要充分地开放,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克服内部熵增,才能使系统不断地得到进化和发展。

2.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是有序的动力。非线性作用,是指复杂系统中要素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方式,由于描述这种相互作用的方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所以称之为非线性相互作用。与线性相互作用相比,非线性相互作用具有不独立的相干性、时空的不均匀性和多体的不对称性等特点。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是自组织形成的重要机理和必要条件。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使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从而使系统由混乱无序变为井然有序。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系统内部不仅要素数量多,而且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见图1)。这种非线性关系不仅决定了系统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多变性,而且还决定了系统发展的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和选择性。因此,尽管开放为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朝着高度有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及势能,但是系统要实现自组织,还必须通过系统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所以,通过非线性机制调节,使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获得完善和发展,是企业创新管理的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首先,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府的政策行为和科技发展这四个要素。这些外部动力因素不仅各自独立地驱使着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而且彼此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市场需求的状况会使市场竞争的格局发生改变,同时也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引导作用;政府行为(如政府购买)会对市场需求的结构进行调整,政府政策(优惠政策)会对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科技的发展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科技发展也会改变市场竞争的现状;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反过来也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可见,企业外部创新动力要素之间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它们之间的相干和协同作用会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创造条件。

图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图

其次,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的要素之间也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包括利益驱动、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能力这五个要素。这些企业内部的动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表现为:利益驱动力会增强企业家的创新与风险意识,强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作用;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有无会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改善具有不同的作用,也会对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又会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可见,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很强的非线性作用,引导这些因素发生协同作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向有序性演变。

最后,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与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非线性作用。如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会对企业利益驱动力有调节作用,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会对企业利益的增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家精神的发扬、企业文化的提升和内部激励机制的改善发生引导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内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又会通过各自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发生连锁反应,产生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内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十分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这些作用加以有效利用和引导,将会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自组织起到很强的推进作用。

因此,要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和充分利用系统的开放性,不断地从外部环境大量地吸收人才、物质、资金和信息负熵流,为系统的自组织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着力进行系统内部的调整,使子系统之间、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不断加强并保持协调一致,从而建立和维持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使系统走上协同发展的道路。

(三)序参量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演变的主导因素

序参量是用来表示系统宏观有序程度的量,是相变热力学中的概念,被哈肯借助于用来描述系统进化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哈肯认为,在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无数参变量,它们可以区分为快驰豫变量和慢驰豫变量。快驰豫变量是指在参变量中占大多数,在临界点附近受到的阻尼大、衰减快,对系统的状态转化不起明显作用的参变量。慢驰豫变量是指那些在参变量中占少数,在临界点附近出现无阻尼现象,并且衰减得很慢,对系统的状态转变起决定作用的参变量[7]。序参量实际上就是慢驰豫变量。

哈肯在伺服原理中明确指出:快驰豫变量服从于慢驰豫变量,或被慢驰豫变量所役使,整个系统的有序演化被为数很少的慢驰豫变量的行为所决定,成为主导系统演化的序参量。因此,只要能够明确对演化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就能够把握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发展的方向。

根据序参量的定义和特征来考察,本文认为,企业利益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慢驰豫变量(即序参量)。原因在于,从企业外部来看,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虽然在初期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拉引和压迫作用,但这两个要素在动力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就会衰减很快,不能对系统状态的演变起决定性的作用;科技的发展虽然对企业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通常某一类科学技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速度就会放慢,甚至会发生停滞,因而也不会对动力系统的进化起明显作用。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和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但归根结底,是为增强企业的利益驱动力、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的。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获得某种经济利润或者取得某种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利益是促使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最根本的驱动力,它始终保持着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吸引和促进作用。由于企业利益对创新活动的动力作用持续而稳定,且衰减很慢,所以在创新动力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企业利益就成为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重要序参量,决定着创新动力系统的进化方向。而其他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内部激励机制的实行、企业家精神的发扬、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为实现企业利益目标服务的,受企业利益目标的支配和役使。由此可见,在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中,企业利益是系统进化的主导力量,只有调整和把握好这个序参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建立有效的企业创新利益保障机制,才能使创新动力系统向着更高级的有序转化。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地轮转;金融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人口转移

一.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如何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的轮转制度

近来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多,多数意见认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明确土地所有权并容许土地轮转并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是多数农民不知道该如何在商业化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问题。一旦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买卖,大量手头缺少现金、生活贫困的农民会立即以很低的价格出卖土地,而在出卖土地一段时期之后并不能保障自身生活条件的长久改善,这样农村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我们说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中国国情对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认识。

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农村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农业群体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没能得到社会的恰当评价。这牵涉到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形成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问题解释能力的问题,涉及到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对相同行业在国家中地位的价值判定是否应该依据相同标准的问题,它的解决涉及到是否要依据自身情况而突破传统理论的问题。

我国农业成本的低廉不是开放的国际环境下的成本低廉,而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的二元化结构基础上的农村和城市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过大造成的相对的低廉。这种低廉是与我们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相违背的,也是诸多农业问题的根源,急需改变。

参照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土地集中是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根本途径,在我国这样的农业人口大国土地的集中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如果措施不得力就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如前所述土地所有权的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土地集中以及农民与土地分离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

承认农民对于土地拥有绝对的使用权就可以作为土地轮转的基础,依此以农民现实承包土地为基础在乡镇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确认,颁发法律凭证。容许农村现有资金以及城市资金注入成立大型的农业公司,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公司依据法律程序向自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征收土地,采取每年或者每月给与一定现金补助的形式把土地征用款发放给农民,在农民进城时作为基本生活保障。

农民可以按照自身意愿转让和收回土地使用权,但对于种植业这样有一定周期性的行业,随时交换土地使用权时不现实的,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如每年可以在一个特定时间段进行轮转,或者采用农业公司留取一定机动土地进行轮转的方式即可。公司在一定时期后对于已经在城镇安居的农民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得到土地长期使用权,政府和农会共同对此行为进行督管。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司进行扶持或者补助,以及针对其主体部分对于城镇化的具体措施采取微调以配合整体战略的实施。

采取这种方式的优势是:⑴实现了土地集中,为现代化农业的实施打下了基础,给中国农业生产力成本的真正降低创造了条件。⑵避免了土地所有权的争论,土地仍然属于国家所有,但国家不参与对其产业利益的分配,产业利益的分配只在原有使用者和现有使用者之间进行,操作层面仅仅存在土地使用权的转换。⑶避免了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交易可能带来的农民抛售土地后失去长期保障的现象。土地使用费阶段性发放无论是对于进入城镇的农民还是继续在农村的农民都相当于一种社会保障。当然这种保障是比较低的,仍然需要农民在进入城镇后谋求新的职业。⑷给农业人口城镇化在农村方面的进行打下了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为农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奠定了基础。

二. 教育改革问题

我们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这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它需要我们首先能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需求。在我国现阶段需要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要求可以从直接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层次两方面入手。前者在某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增加企业数量,后者在某个层面可以理解为构建新的就业形式。我们在对人才成长的研究中发现这些能力的产生需要以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为基础。针对于此要求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调整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在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迅速更清楚的看清所处环境的结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操作中达到知行统一。那么现阶段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应该是,重新构建教育的评价体系,增加教育层次,增加教育和社会就业的联系程度。

现有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并不是说高学历的人太多了,更多的是大学生本身和家长没有从以往人才培养的意识下走出来并忽略了社会发展现状,从而对大学生能力的认可程度过高。本科多了读硕士,硕士多了读博士,似乎高学历成了保障,事实上这种考试和评价制度下很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都不高。这就需要改变教育制度和评价体系。

⑴ 在社会舆论方面引导整个社会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把大众从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的意识下唤回,而真正认识到教育仅仅是社会成员自身丰富并获得一定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过程。而在人才选拔上丰富各方面人才的选拔评价方法,甚至设立专门的人才评价机构。

⑵ 在学校和教育部门方面增加教学科目设置,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加教育的深度,特别是把教学科目和现在的科学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的前沿相结合。这就为就业层面的丰富打下了基础。同时以学校带动图书馆,带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接纳和承载更丰富层面的供给打下需求的基础。

⑶ 增加教育和社会就业的联系程度,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建立高效创业实验园区,由城镇与高校相结合,社会各方出资构建一个产业链的龙头,采取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方式架构这个产业链条。实验园采取实验组,孵化器,保障机构以及评审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计划创业项目,报送评审机构审核,通过审核则启动孵化器进行创业,实验园的保障机构给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辅助,多方共同获利。

这些措施让学生所学是自己所向往的方向,并且能在学校直接和社会相接触,避免了教育同社会、同就业的脱节,并且为社会生产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高校创业实验园与城镇的合作避免了科研对大城市偏重的现象,更大程度调动了资源。也由于研究成果当地实施的原因,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问题解决,整体人群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等问题的解决都有利。

三. 资本的启动和转移问题

在中小城市和城镇集团建设过程中,项目启动资金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我们看到,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并不是没有资金,而是我们没有对这些资金的投资加以很好的引导。我们看到部分省市已经开放民间资本对大型项目的投资,这是一种引导,但是我们说对于城镇化这样需要大范围、全方位投资的建设来说这是不够的。

我们说一方面进行农村和小城镇的金融改革,一方面增加城市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规范投资方式,引导资本向农村和小城镇方向流动是很必要的。除了金融机构还可以放开和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并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农业相关产业减免税收和其它费用,利用金融机构开办针对优质农业项目投资的基金,深入研究信贷基础,在增加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加大放贷力度。政府拨款筹建大型工、农业项目,发展战略性投资项目,发展军工项目,从而带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让一个项目带动一个地区,这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同时增加融资手段,建立民间融资机构,使企业闲置资金可以进行自主的投资项目选择,得到更高的增值空间。

四. 农村,小城镇金融改革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它的操作都不是十分规范,这就带来了很多争论。我们看到多数争论的焦点都在在我国是不是要走合作化道路上。有意见认为应该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造农村信用合作社,另有意见认为应该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双方都是以现有的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为依据。在我国一直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就是用某种理论来规范行为,而没有意识到理论的存在仅仅是对现象在某个时空条件下的解释,拿出一种理论,哪怕是一种在发达国家百试不爽的理论对于我们来说也可能是根本没有借鉴价值的。所以我说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问题不在于“合作制”要不要存在,因为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是能够很好的解释、解决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本身就是有待研究的,所以我们说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在于用如何现有的理论来指导,而在于用什么具体方式解决农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走中国特色道路思想的根本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金融领域也表现出一些特征。那就是金融总量的扩大,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但是我们看到,这种金融总量的扩大在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建立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上的,而是为金融机构自身利益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对于多数农村地区还是显得很遥远的,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意识,是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根据用户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的向市场化方向靠拢。因此我们说在城镇化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对自身利益的定位进行一些调整,要把长远利益的眼前利益相协调,把胆子放大,工作做细,从具体的运作方法上回避风险,这就要求在市场化的同时更多的为城镇长远发展建设服务,使服务种类和数量与当地的实际经济需求相适应,在一定时期内淡化某些指标的概念,把城镇化的金融保障工作做的深入、切实。还可以一方面对信用社进行改革,一方面引入新的大型金融机构,这就从内在改变原有金融机构的结构,又从外部引入了竞争。让它在新的思路下运作,又在新环境下学会服务的规则,自然而然的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这样既改变结构又构造环境的方法正好是针对旧有金融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刀,所以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各地自身情况,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把信用联社改造成为服务性农业银行的方式,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以采用组织较高级别的农村信用联社的方式,便于更好的控制风险,以及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资源。总之是以为农民、为将要构建的大型农业企业、为城镇化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服务和保障为前提,有利于这个前提怎么样行式的改革都可以。这就是解决方法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转变,这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仅要容许组织形式上的多元化,也要容许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容许城市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入,在各地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为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一方面也是构建环境利用市场手段对于闲置资源的有效调动,是为金融领域的市场化转变营造了大的环境。形成一系列的农村合作联社,一系列的城镇商业银行,让他们更多的针对个体服务,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以后可以把这种针对个体服务的金融机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两家新的农业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期要对这些改革后的金融机构加以保护,对其在市场环境下的不利因素加以控制,在某些方面减少大型银行对它的竞争威胁;金融机构的自身定位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更偏重于服务性,让它能够在农村城镇扎根并长期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城镇化服务,在一定时期以后,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政府逐渐与其脱离;尽量做好基层工作,对于大项目最好移交大型银行运作,避免资金上的紧张。

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用问题,特别是针对农民个人的贷款,经常是并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敢放贷,很多地方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总的来说是现有的信用基础有问题。片面的强调自由和法律的作用并不能解决信用基础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既然承认劳动的价值,既然在农村和小城镇又有那么多需要做却没有人做的事情,可不可以采用金融机构投资做劳动密集型公益事业的形式来解决?就是说容许金融机构运作一些有长远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这样由于项目本身的盈利性能保障金融机构的收益,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以对无力还贷的贷款者优先雇佣,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以其劳动余额偿还贷款。这样就达到了建立放贷信用基础的效果,缓解了个人贷款中出现坏账的压力,并且给小型金融机构以稳定的收益,而且还能建设一部分公益事业,这是四全其美的事情。 在这样的金融改革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于基层银行和信用社的内控机制的监管。一方面是保证对于农业和城镇化的投资方向,一方面是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抵制新的腐败滋长。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日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驱除障碍、构造环境。

五. 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过程,一方面是大城市人口的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前者的转移在数量上是主要的,这个过程对于接纳城镇来说是总的需求增加的过程,是我们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后者在数量上并不是主体,他主要给城镇带来技术,思路,方法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以扶持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接纳城镇来说是一个总供给能力增强的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的具体的环境构建可以从以下一些层面进行运做:

⑴ 大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转移。

大中城市低收入群体及老年群体转移问题主要针对人群大致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离退休职工,他们有一定财产,有一些技术经验,能吃苦对生活要求不高;一部分是初高中毕业闲散人员,没有什么财产或者家庭可以提供一些小额投资,有一些知识或技术和再学习能力,向往好的生活,不适合大城市激烈竞争;一部分是有一定能力不喜欢大城市紧张生活的人员,有技术可以独立创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喜欢平淡的生活。这三种人在大城市中基本属于活力相对不足的人群,但是只要给他们适当的环境就可以开发出他们的潜力,改善自身生活水平,并为社会建设出力。

大中城市人员向小城镇移动的益处是可以解放大中城市中无活力人群对城市资源的占用,降低其生活成本,比如住房交通等,由于他们的让出使城市能够更大程度接纳农村能吃苦的年轻劳动力,和一部分高学历就业,提高城市活力,进而加大城市用工需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同时带动乡镇发展,相当于一部分知识技术资金投资,为农村人口城镇化增加接收能力,同时也能相对提高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城乡交流。

相应措施在城市方面要多方式启动移民工程,拿出多种针对不同情况人群的具体的操作方式,从生活环境改善和就业机会增加上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转移人口给予优惠政策,养老保险等按期拨付;开辟固定财产主要是房产转让市场,甚至可以政府接管一些,促进其流动;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组织考察团等形式的组织让有移动意向的群体真正知道好处;开放户籍制度。在乡镇方面提供足够的房屋,良好的置业政策;提供小额创业贴息贷款;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引导就业;尽量稳定其工资待遇,解决子女教育等问题。构建良好的交通设施,便于往来。

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人民群众的城乡差别观念——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将移动人口实地考察来改变;传统的赡养关系观念——可以通过制度保障,说服来改变;故土难离的观念——可以用实际的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主要引发点,并采取就近安置,提供便利交通来引导;与政府现有经济政策有抵触——可以做战略上调整;资金困难——可以启动一部分民间资本,改造城镇级金融服务项目,政府做贴息贷款等来实现。

⑵ 建立高校创业实验园区。

在高校教育改革方案实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校与小城镇合作创办创业实验园的方式,把地方硬件和资金,市场资源直接提供给高校使用,把高校的学术和研究资源直接通过这种形式引入到城镇建设中。让就业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一方面对于学生相当于在就业前直接接触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就将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大大缓解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城镇总将有一部分学生留在城镇居住工作,这相当于为城镇留下了人才,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高校创业实验园区的建立还将附带很多相关的科技文化研究成果,这些将有利于产业多元化和就业层次多元化的实施,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为进入后工业时代打下基础。

⑶ 招商引资及建设老教授再创业机制。

招商引资就是继续依靠自身自然资源和构建的资源等条件吸引外来商业投资的过程,这里城镇的引资主要是在前期以自身自然资源引资,在中期依靠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规划而得来的资源优势,以及本地高校实验园研究成果等来吸引投资者。这主要是一个自身经济环境改良的问题。发动大企业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小城镇的建设不仅仅是当地政府的问题,不仅仅是移民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是中华民族能不能持久维系的问题,是党的战略规划能不能实施的问题,是共同富裕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企业投资与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对口支援与扩大西部市场相结合,把企业投资和解决城镇就业相结合,这才是解决农村问题和企业长久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们经常在城市的公园,茶舍看到很多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赋闲在家并不觉得舒适,反而喜欢去思考,喜欢融入社会,并且他们往往有独特的视角,更高的认知能力,以及丰富的社会经验,如果能够在大城市人口移动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城镇养老,并且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无疑是给城镇增加了很大的社会资源。当然对于这一部分老人有身体上和精力上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的形式来弥补这些,并给与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特别是致力于城镇社会保障方面的项目要给与扶持。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基础上更大的开发社会资源,为城镇建设服务。

⑷ 创办政府或金融机构督管下的创业投资咨询公司以及资金上的保障。

很多民间项目无法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市场清醒的认识,这样也就没有办法做投资前景分析,甚至很多小本生意都让投资者由于彷徨。而民间的投资咨询公司很少针对中小投资者,能够疏导的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导,这也是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一个原因。

建立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督管下的针对小型投资者的咨询公司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由于从业人员的眼界和专业分析能力能够对小型投资者的投资给与保障,又能够适时掌握城市各行业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指导性的调整,这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的督管下才能保证真正的为中小投资者服务而不是谋求自身利益,并且可以和金融机构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的其他服务相协调,能够更好的保障贷款的安全性。

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加大监管和建立指导性投资咨询公司的基础上放宽放贷条件,对有前景和有战略性的投资项目甚至可以给与政府保障或贴息的贷款。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开展相似的高监管力度下的投资性贷款。

⑸ 构建商务信息平台。

小城镇经济生活的不活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不能够给居民提供很好的信息渠道,不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息。如果各城市能基于自身情况构建一个电子化商务信息平台,并在一定区域内达到对各城市信息平台的连接,那么他就将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同时使城市的整体商业环境的建设得到一个提升,也为本地企业走出去做好了基础工作,为日后创业园的产业化打下伏笔。

⑹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联盟制度,促进区域内商品流通,打造区域性品牌。

在建设城镇集团的指导思想下,依靠区域联网的商业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并在此过程中打造区域性品牌,以优质优价以及地域性优势占领市场。地区各行业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让本地区供求尽量在本地区解决,加快产品流通速度和数量,达到资本的本地积累本地化。从城镇小而全的产业结构向地区大而全的结构转变。一方面合理保护了本地产业,一方面达到资本积累,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⑺居住和文化方面。

在城镇建设问题上要重视本土文化的延续,各地域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不要都按照大城市的建设方法拉建设。重视生产与环境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进一步吸引城市和农村人口创造条件,做到“引其来、使之安”。并且加大城乡道路建设,便于城乡交流。

对于个人购房贷款进一步放开,采取多种形式为城市和农村移民在城镇的定居提供便利。对于农村移民可以由政府和企业来投资进行一部分移民的房屋建设,可以借鉴三峡移民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移民和原住民的融合问题,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项政治工作来作,细致到街道、居委会。加大对各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宣传教育工作,在教育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各地于自身的新的文化特质。重视对这种新型文化积累的记录、分析、整理工作。以居住的小区域为基础使之成为文化交流的基层载体。

六.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们看到农民主要是靠土地、靠子女或者靠自我积累为自己提供保障。这种保障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在历史上对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当前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保障体系在保障能力上就显得捉襟见肘。诚然它为我们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时间,减小了压力,但是这是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违背的。所以在当前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的时候就需要着手对它进行改变。

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维持社会的稳定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我们看到我国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不要把社会保障在这样的过渡时期模式化。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到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发展因素,照顾到社会承载能力等问题来实施社会保障。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坚持采取城市和乡镇分制的原则,对于城市和部分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镇应该尽量把社会保障的相关事务交给市场来运作;对于农村部分根据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将一部分保障资金以农业公司土地租赁款的形式发放,对于进城的农民再由当地政府扶持就业,这就有了生活保障,当经济条件逐渐转好的时候可以把这一部分人的保障交给市场来运作。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一部分将进入农业公司工作,社会保障由公司承担,国家可以给与一定补贴和政策上的优惠;一部分将仍然作为个体农户存在,但是将由于整体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使收入增加,这一部分人可以采用联保的形式,再由国家补贴一部分作为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对于养老部分在这个时期应该依然采用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会给社会造成过大压力,也由于对亲情的提倡利于整体社会的整合。医疗保险可以采用国家补贴,群体联保的形式来作为过渡。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由于经济能力原因可以暂时搁置,只对于个别无劳动能力的进行救济,在整体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再进行规划。灾害与事故保险要以保险公司为主,大面积铺开,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参与和支持。我们看到上海周边地区的农业投保率是比较高的,其中不乏经济情况好的因素,但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灾害与事故保险事务中借鉴。

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的退出

我们说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多的利用政府的指导、调配作用,能够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营造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忽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这就要求政府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经济行为主体独立化的过程,给生产者,消费者更多的自主性,让经济行为主体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制度改善的参与。要求政府的经济决策分散化,从微观决策领域退出,只在宏观领域起作用。要求政府引导所有制形式向多元化转变,要求政府逐渐退出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定价过程,要求在政府的监管下使经济行为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秩序化、信用化。

我们看到很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都对城镇化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多看法都是有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对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而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者对问题的认识不足或者顾虑太多而带来的实施力度不够造成的,这就需要进行一次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思想梳理,使实施者通过这个学习、交流和再认识的过程了解到城镇化问题的实质和具体运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