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量经济与技术

数量经济与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量经济与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量经济与技术

数量经济与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污染;经济学;污染治理

1 引言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工农业的逐步实现现代化,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也逐步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国内外已有学者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起到了有益的帮助。但部分研究未能紧密结合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而其应用价值较为有限。本文吸收国内外最新的低碳经济思想,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问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推动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几十年,世界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大气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的必然出路。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

3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的数量分析

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显得愈发迫切。因此,本文选取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指标,从《中国统计年鉴》查得各指标2000-2009年度相应数据,并对我国环境污染和治理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回归分析。

为方便分析,分别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指标为X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指标为X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为X3;lnX1,lnX2,lnX3分别为其自然对数形式。 1 环境污染与治理水平对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

为定量研究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其余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如下回归分析,可以构建环境污染与治理水平对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的回归分析模型(1):

lnX3=8.43-0.16lnX1+0.62lnX2 (1)

t=(3.85)(12.09)

R2=0.997,DW=2.04。

经过检验,可知模型(1)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符合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两个指标,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产生影响,且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发生次数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则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发生次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时,则GDP增长量则会降低0.16个百分点。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GDP增长量则会提高062个百分点。

尽管环境污染破坏事故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都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要远远超过污染破坏事故的负面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在降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资,维护和谐、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影响

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显然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和水平也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对环境破坏事故等生态环境污染行为治理措施,也与生态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对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水平,对环境污染程度构建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数量研究,可以构建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水平对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模型(2):

经过检验,可知模型(2)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符

合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结果表明,GDP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均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的发生水平产生影响。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会降低环境污染破坏事故发生程度,减少环

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则会伴随GDP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即经济社会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发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就会相应减少2.26个百分点。当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则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就会相应增加4.24个百分点。

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水平都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但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次数则会由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程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也会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恶化,并且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远超过污染治理投资的正面作用。因此,我国不仅应当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投资,同时也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对策建议 1 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公众在环境和资源管理中的缺位,是当前中国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最大缺陷。只有公众真正关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参与环境污染和治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全面强化环境法律监督,重视普通公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议案的办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 媒体加大低碳宣传倡导公众低碳生活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是公众了解当前社会形势接收社会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引导公众低碳经济模式下合理的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公众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广告宣传也因此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人们的学习型消费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指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3 政府自身低碳化运作发挥新型污染监管职能

在发展低碳经济社会中,政府自身也要进行低碳化运作,政府行政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碳排放的过程,在建立低碳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行使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监管职能,将低碳的理念贯穿于各种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决策与行政决定等都要符合低碳发展战略的要求。 4 企业进行低碳设计提供低碳产品和服务

企业承担着社会生产的重大责任,企业实现低碳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污染处理系统,减少“三废”的排放,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尤其是碳化能源的消耗,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的材料。环保型企业要研究低碳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

[1]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

[2]李洪琪,徐志强,廉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2).

[3]王忠民.中国现行排污权交易存实现困境易引发环境问题[N].经济日报,2010,(3):16.

[4]李奎.环境污染问题博弈分析[D].郑州大学,2008,(6).

[5]杜丽岩.试论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J].商业时代,2011,(3).

数量经济与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搜索引擎;专利计量;专利情报;竞争态势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9.023

〔中图分类号〕G306;G25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9-0128-08

〔Abstract〕Based on patent date from CNIPR and INCOPAT Innovations Index,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patent law status,through the patent application trend,technical field,country distribution,patent applicant and other indicator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 situation of Chinas search engine industry was carried out from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two dimensions.Furthermore,by further excavation of the patent text clustering,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 and discovery trends of the technical field would be found,which could give suggestions for policy makers,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R&D and marketing strategy and industry policy.

〔Key words〕search engine;patent measuring;patent information;competitive situation

21世纪以来,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搜索引擎在整个互联网产业中所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其盈利空间丰富,且盈利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已被业界公认为继广告、网络游戏、无线增值之后互联网的“第四桶金”[1]。作为在互联网行业中用于信息搜集和加工的基础和核心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2015年10月29日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等规划都离不开搜索引擎的广泛参与。在全球实体经济衰弱、各国纷纷寻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以搜索引擎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正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研发热点。目前,各个国家和企业为了能在未来的市场上取得领先优势,早已开始在专利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当前已经形成了美国、亚洲、欧洲三足鼎立的产业分布与竞争格局。

专利文献是商业经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据统计,世界上超过80%的技术信息都出现在专利文献中,并且常常不会在其他地方出现[2]。专利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3]。对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使企业能够使生产经营者把握最前沿的技术发展趋势、竞争环境、市场机会和可能的法律风险,而且还能在宏观角度上为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和参考[4]。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搜索引擎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的专利也呈现激增式增长,国内外也有较多的学者从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两个层面对搜索引擎技术进行研究。何丹(2009)对我国的搜索引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该领域的竞争已趋近饱和,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的企业需要找新的利润增长点[5]。邱晓辉(2012)基于信息服务的角度探索了搜索引擎技术发展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6]。于博(2014)认为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和性能的大幅提升,搜索引擎正从PC向无线移动设备转移[7]。祁延莉,张扬扬(2010)通过对专利动向、专利权人、主要竞争国家、IPC技术领域、引证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处于跟随者地位的结论[8]。陈晨,徐灿(2012)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对搜索引擎技术发展进行探索和预见,认为未来搜索引擎行业将会向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方向发展[9]。王燕平(2012)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了分析[10]。马志杰(2013)认为当前的搜索引擎评价研究存在实证研究缺乏、绩效评价研究匮乏、综合评价方法不太成熟等问题[11]。梁晓婷,盛小平(2013)通过用专利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寻找技术研发热点,测度了我国搜索引擎领域的专利质量[12]。以上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对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进行研究,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实力角度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对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状况也缺乏深入的统计和分析,难以具体反应当前我国搜索引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态势,结合专利申请信息与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对搜索引擎行业技术发展态势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探索搜索引擎行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国家、企业及高校规划技术路径和研发策略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本文研究的专利数据来自于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检索平台()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是知识产权出版社在原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先进专利检索系统的优点,涵盖中国和美国、日本等9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专利检索和分析平台。IncoPat专利数据库是合享新创公司推出的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其完整收录全球102个国家/组织/地区1亿多件基础专利数据,完整涵盖了国内外专利的法律状态、同族信息、引证信息,还融合了中美专利诉讼、转让、许可、质押、复审无效等法律信息。

在搜索引擎技术领域,美国一直处于技术领先的领头地位,中国则处于跟随者的位置,因此选择美国为参照对象可以对我国的搜索引擎行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挖掘我国搜索引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准确的预测技术创新方向,为我国搜索引擎行业制定发展策略,缩小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间技术上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抢占先机。

搜索引擎的技术特点,可以被定义为“收集数据、整理组合、反馈响应”3个阶段,例如全文索引、目录索引、元搜索引擎等搜索引擎模式均包含上述3个阶段,在检索式的设定上,首先要保证数据的查全性,为克服仅仅依靠单一的关键词或IPC分类检索结果不够全面准确的问题,在咨询行业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本文采用IPC分类号和技术关键词相组合的检索策略,通过阅读文献及试检索,最终确定中文检索式为“摘要=(智能搜索 or 专业搜索 or 移动搜索 or 语义搜索 or 关键词搜索 or 关键字搜索 or 无线搜索 or 网络信息推送 or 推广排名 or 爬虫采集 or 桌面搜索 or 网页排序 or搜索分词 or 全文索引 or 目录索引 or 元搜索 or 垂直搜索 or 集合式搜索 or 门户搜索 or 免费链接列表 or 死链检测 or 搜索引擎)and 分类号=(g06f3 or g06f7 or g06f9 or g06f17 or ho4l or g06q10 or g06q30 or g06q50 or h04q7 or h04w or h04n 0r h04m or g10l),然后通过广泛阅读专利文献和相关文献,结合搜索引擎技术的特点,筛选出专利检索的英文关键词,最终确定英文检索式为:“Abstract=(Mobile search or smart search or professional search or semantic search or keyword search or wireless search Network Information Push or promotion rank or reptile collection or Webpage sort or desktop search or full-text index or directory index or meta-search or vertical search or collection type search or portal search or free link list or search engine or web crawler)and IPC=(g06f3 or g06f7 or g06f9 or g06f17 or ho4l or g06q10 or g06q30 or g06q50 or h04q7 or h04w or h04n 0r h04m or g10l),检索的时间跨度设置为自首件搜索引擎相关技术提出申请之日起至今,时间范围为1990-2015年,检索时间为2015年9月13日,经过去重化处理、清洗无关数据和申请人规范化处理后得到国内专利2 886项,美国专利6 299项。

2分析方法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拥有先进的技术是占据竞争优势地位和取得超额经济利益的关键。专利文献是商业经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一种重要的竞争情报。国内外大量学者[13-18]研究表明,专利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是研究产业技术发展态势的主要信息来源,对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全面、高效的把握最前沿的技术及其发展态势,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订提供可靠的支持。

现有研究中对竞争情报的运用,按照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竞争态势、竞争趋势、竞争实力、竞争技术领域等维度,考虑到竞争技术分析和竞争实力及竞争环境均存在着范围上的重叠,本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实力两方面来剖析搜索引擎行业的竞争态势[19]。

21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涵盖了一行业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所处的技术生命周期、研发热点、专利布局以及专利结构等专利信息,通过对行业所属领域的整体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整体的产业发展现状,了解行业整体及细分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而且能够识别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对搜索引擎产业的竞争态势有更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本文拟分别从申请趋势、 IPC技术领域和国别分布3个维度进行分析。

22竞争实力分析

竞争实力是指技术竞争实力,按照竞争主体和竞争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技术研发实力和技术竞争实力分析,其实质为从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的维度构建专利强度指标,反映技术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技术研发实力的分析以专利数量为衡量指标,从主要专利权人、专利权人类型、重点领域专利持有情况等指标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累积程度;技术竞争实力指标以专利质量为衡量指标,主要从基于专利法律状态的专利活动年龄、首件专利申请时间、专利运用状况、合享价值度等指标识别支撑行业发展的主要的竞争技术,反映企业的技术竞争实力和技术进步程度。

3搜索引擎行业技术竞争态势实证分析

31竞争环境分析

311专利申请趋势维度

专利申请的数量和变化趋势分析可以显示一个国家在该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实力、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状态。专利年增长率是指某国家、地区或企业,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与上一年相比的增长变化百分比,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地区、不同申请主体技术创新行为变化的快慢。二者相互结合可以用来探索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研发领域受重视的程度。

从中美两国搜索引擎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的变化趋势来看(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美国的搜索引擎技术起步较早,最早的有关专利申请来自于1986年,经过一段漫长的萌芽期(1986-1994年)后,专利申请 数量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进入了快速增长期(1995-2008年),2008年申请数量达到了顶峰的438件,2009年以后,专利申请量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进入平稳发展期,2013年以后该领域内的专利申请量大幅回落,则是由于通常专利审查公开前有18个月的保密期限,因而部分专利申请未被公开所导致的。这种技术发展趋势与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状况相契合,也从侧面反映出搜索引擎技术与互联网互联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中国从1992年才有了搜索引擎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发展基本比美国落后了近20年,1993-1997年为萌芽期,由于当时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该时期内专利申请量较少,1998-2006为快速成长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也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渐注重技术研发的国情相符合的,2007年以后,专利申请量持续平稳增加,进入平稳增长期,2012年专利申请量达到最高的388件,2013年以后,我国专利申请同样由于公开滞后的影响呈现回落趋势。从技术发展规律来看,未来几年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虽然我国搜索引擎技术发展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在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正逐渐增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从图1对两国的专利年增长率对比可以发现,1992-1997年期间,中国的专利技术增长率呈现大幅的波动,正处于该行业专利技术发展的萌芽期,此时美国专利技术增长率变化较为剧烈,正处于技术发展的成长期,1998年-2006年两国的专利技术发展均呈现稳定的正向增长态势,但在近几年里中国的技术发展速度较美国快一些,尤其是1999年和2004年增长率达到了533%和167%,进入2013年后两国的技术发展速度都呈现下降甚至负增长的态势。对比来看,我国的搜索引擎技术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已有迎头赶上的趋势,而美国的搜索引擎专利技术已经接近衰退期,而中国还正处于成熟期,还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空间。可以肯定,未来几年搜索引擎技术的专利年度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将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

312IPC技术领域维度

IPC分类号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专利分类体系,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国家间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得到发明创造最为活跃的技术领域。 表1和表2分别是中外搜索引擎技术领域IPC对照表和相关IPC分类含义表。

通过对中美两国的专利申请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和美国的专利申请主要IPC技术领域大致相同,排名前10位的IPC技术构成中相同的技术领域就有7位,说明中美两国的搜索引擎技术研究方向基本一致,都以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和无线电通信技术H04W为主要研究领域。其中申请量最多的技术领域均为G06F17(特别适用于特定功能的数字计算设备或数据处理设备或数据处理方法),占中国专利的9161%,美国专利的6466%;中国专利数量比较突出的领域还有G06Q30(特别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占比达到495%,H04W29(从H04L1/00到H04L27/00中单个组中不包含的装置、设备、电路和系统),占比达到476%;美国专利数量较为突出领域还有G06F7(通过待处理的数据的指令或内容进行运算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或装置)和G06F15(通用数字计算机;通用数据处理设备)。

综合表2分析得知,中美两国的专利技术类别区别在于美国在数字信息传输、无线电等基础技术领域占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而中国在选择器接入、图像通信领域等具体应用技术领域有着相对的技术优势。但同时应当发现中国在主要技术领域内的专利数量仍远低于美国的专利数量,在基础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偏少,这是由于作为搜索引擎技术领域的后进国家,我国的科技发展基础较差,缺乏基础专利,因而相关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二次技术研发和横向研发的领域,这也间接说明我国在该领域内的发展创造能力薄弱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313国别分布维度

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和偏好的不同,往往存在本国申请人在本国的专利申请往往比在国外申请专利容易的情况发生,因而导致仅仅利用单一的专利数量难以真正判断出不同国家的真正的技术实力。为了降低“本土优势”所带来的偏差,本文将对专利申请的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利用跨国专利数据来对中美两国的专利技术竞争力进行分析。

图3列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专利申请排名前10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专利申请总量中,来自国内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7792%,表现出明显的本土优势,搜索技术比较发达的美、日、韩和欧洲国家在中国也有较多的专利申请,其中美国是我国搜索技术专利申请的最大来源国,专利申请量占我国国内总申请量的1528%,在国外专利申请中占比6553%。包括国内申请人在内的前7名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9882%,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以441、62、30项专利申请占据第二、三、四位,说明世界各国对搜索引擎领域的技术发展较为重视,且较为关注中国未来的市场发展,已纷纷加快了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的步伐。

通过对2015年以前搜索引擎领域内的美国专利进行检索,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美国的国外专利申请人中,申请量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加拿大、德国和韩国,分别占美国专利申请中国外专利申请量的1400%、1267%、933%和73%,而美国本地的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9524%,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本土优势。这一方面表明,美国本土申请人在该技术领域内占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市场是各个国家当前竞争的主要领域,世界各国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也较为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美国地区的专利申请量较少,仅有21件,相比于美国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441件,仅为后者的476%,占美国专利总申请量的033%,相比于本国的专利总申请,则只占国内总申请量的073%,主要技术类别集中在G06F17/30(信息检索;及其数据库结构)上,占总体比例为8570%,主要的申请人为腾讯(6件)、百度(2件)、华为(2件)和中兴(2件),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专利总量较多,但真正具备国际水平的高质量专利依然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企业本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在基础技术领域专利太少,技术竞争力不足,导致难以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优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国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目前处于保守防御阶段,到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专利战略布局的意识较低等。

32竞争实力分析

321专利申请人维度

将在国内外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公司和机构进行对比发现,在二者当中有3家公司是相同的,均为美国企业,分别是微软、IBM和谷歌公司。这表明,美国企业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是搜索引擎领域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在国内申请的专利数量远高于国外公司的专利申请,但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却较少,这些差距与上面的区域对比分析是一致的。

通过专利申请量对中美两国的主要专利申请人进行统计,可以对中美两国的主要专利权人的研发状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专利活动年限和首件专利申请时间能够显示出专利申请人从事研发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出申请人的竞争实力和研发状况。从表3可以看出,尽管中美两国的专利申请总量差别不大,但从单个申请人的角度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中,国内公司有7家,美国3家,其中360奇虎、百度和腾讯在申请数量上占据明显的优势,两者的申请数量分别为229件和144件,其申请的主题主要是数字计算、数据处理领域和数字信息传输领域的有关技术,其他申请人如阿里巴巴、搜狗等专利数量仅有几十件。国内申请人中百度和腾讯在该领域内从事技术研发时间最早;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和搜狗在该领域内的活动期年均在9年以上,存在一定的技术优势。国外申请人中,申请数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微软、IBM和谷歌公司,其中微软公司的在华专利申请量最多,为140件,也是最早提出国内申请的申请人,虽然数量较少,但研发时间较长,研发时间也更早,在1998年该公司就已在中国提交了相关的专利申请进行布局。

美国主要专利申请人中,美国本土机构共有7家,其中有6家为企业,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微软、IBM和谷歌公司,三者的申请量占美国专利申请总量的1788%,这说明美国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研发机构比较多,研究层次较深,且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微软公司的专利申请量最多,专利活动年限最长,申请时间也最早,这是由于微软作为老牌的操作系统生产厂家,在浏览器的开发方面原本就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在2008年微软与雅虎合作开发being搜索引擎后,掌握了更多的相关技术,技术研发能力增强,专利申请量也迅速增加。3家公司均在数字计算和数据处理方面申请了大量的专利,此外,微软公司还在数据输出装置和电子商务领域、Google在通用数据处理设备和电子商务、IBM公司在信号传输、数据输入输出领域有较多专利申请。这些申请不仅涉及了搜索引擎产业的硬件设备领域,还涉及了搜索引擎的应用方面,基本涵盖了搜索引擎产业领域的技术发展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申请者在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均在10名以后,这说明我国的企业技术研发实力不强,在国际上该领域内竞争实力较弱,我国主体进入美国市场时需要关注专利的侵权规避问题。

322专利质量维度

专利申请数量虽然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总体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却难以衡量专利的质量和技术发展水平。合享价值度是Incopat专利检索平台用来衡量专利质量和价值的指标,主要通过技术稳定性、技术先进性和保护范围三大指标综合计算得出,衡量的具体指标涵盖了专利发法律状态、诉讼行为、质押行为、复审请求、无效请求、同组专利数、被引证数、许可转让行为、研发人数、权利要求数、有效期、专利年龄等,能够较为全面的对专利质量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高被引专利进行统计和整理,从专利质量角度对搜索引擎领域的发展进行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从被引用次数上看,美国的专利被引证次数远超我国的同类专利;从申请日期上看,美国的专利申请基本都是在2000年以前,而我国的同类专利申请基本都在2000年以后,美国作为搜索引擎技术领域发展较早的国家,技术实力雄厚,是我国搜索引擎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学习对象;从专利状态上和专利运用情况来看,美国排名前十的被引专利全部有效,且均有专利转让和诉讼行为,反观我国,排名前十的被引专利中仅有3项专利仍然有效,且均无质押、转让、许可或诉讼行为,说明美国的专利技术成熟度高且专利法律状态比较稳定,在市场上已取得较高的认可度,而我国企业在专利申请后的维护和专利运用方面较为欠缺,对中国企业来说,进入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将非常激烈,侵权的风险也就越大;在合享价值度方面,美国的专利基本保持在12左右,而我国的专利合享价值度则保持在11左右,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搜索引擎企业对专利的质量关注度较低,企业的专利管理工作仍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从同组专利数量上看我国的总体专利质量也较美国低一些,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美国的技术成熟度较高且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专利布局。综上所述,在我国搜索引擎技术领域,企业的专利质量和专利布局情况与美国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起步较晚、技术成熟度低、专利风险高的特点表明我国搜索引擎企业还需要在专利挖掘和专利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尤其加大对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移的关注,提高研发效率。

4结论

本文利用多种专利指标对中美两国的搜索引擎技术发展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包括专利申请趋势、IPC技术领域、国别分布、专利申请人、专利质量分析等。基于专利申请趋势、IPC技术领域、国别分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搜索引擎技术领域发展状况良好,正进入成熟期。IPC技术领域分析可以反映出搜索引擎技术在国内外的研发和创新活动的竞争态势,从分析结果上看,中美两国的搜索引擎技术研究方向基本一致,中国搜索引擎技术专利在选择器接入、图像通信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而美国搜索引擎专利在数字信息传输、无线电等基础技术领域则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专利国别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专利申请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本国优势”,美国的跨国专利申请量长期保持着较高的数量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美国不仅在搜索引擎技术领域拥有大量本地专利储备,且在我国也拥有数量较多的专利申请,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专利布局。

基于专利申请人维度和专利质量维度的专利竞争实力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搜索引擎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跨国专利申请量长期偏低,与美国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微软、IBM和谷歌公司不仅较早的在中国进行相关专利布局,也是在该领域内技术积累最为深厚的国家。从专利质量上看,美国搜索引擎技术领域前10件被引专利的被引证次数、专利法律状态、合享价值度等指标均远超我国的同类专利,美国搜索引擎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专利运用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均领先国内企业,在某些搜索引擎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已取得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通过对中美两国的搜索引擎行业技术发展态势对比分析可知,无论是从技术的研发,还是专利布局和专利运用,以及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中国的搜索引擎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相关互联网企业需要注意技术规避,以免侵犯外国申请人的专利而引讼纠纷。从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应该在加强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的同时,加强同搜索引擎技术强国(如美国)的研发合作等,重视核心专利的创新研发与布局,及时跟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做好专利预警工作,防范在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侵权纠纷和法律问题,同时充分重视与大学的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保证专利质量,提升研发效率,推动我国搜索引擎行业均衡发展,以搜索引擎技术为依托提升我国在新一代信息产业链中的层次和水平,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阳成虎,杜青龙.不完全信息下关键字竞价策略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3):38-39.

[2]温芳芳.基于专利文献计量的我国校企科研合作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14,(12):72-75.

[3]黄鲁成,高姗,吴菲菲.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高速铁路技术竞争态势分析[J].情报杂志,2014,(12):41-47.

[4]刘鑫,余翔,张奔.中美3D打印技术专利比较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15,(5):42-46.

[5]何丹.中国搜索引擎行业分析[J].科技传播,2009,(1):39-42.

[6]邱晓辉.搜索引擎的发展对信息服务的影响[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2,(3):56-57.

[7]邢丘丹,李云飞.基于3G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现代情报,2010,(6):46-53.

[8]祁延莉,张扬扬.搜索引擎技术专利的统计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7):72-75.

[9]陈晨,徐灿.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搜索引擎行业研究[J].科技传播,2012,(20):63-64.

[10]王燕平.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J].现代情报,2012,(7):68-73.

[11]马志杰.我国搜索引擎评价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3,(4):12-16.

[12]梁晓婷,盛小平.基于专利计量与可视化的搜索引擎技术发展态势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17-120.

[13]金泳锋.中国矿用风机产业技术竞争态势研究――基于专利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5,34(1):49-54.

[14]张弥尔,胡素雅,国伟.低质量专利的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13,(3):122-126.

[15]王强,刘志芳,靳晓宏.基于DMC的技术竞争态势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4):28-33.

[16]朱雪忠,乔永忠,万小丽.基于维持时间的发明专利质量实证研究――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为例[J].管理世界,2009,(1):174-175.

[17]宋河发,穆荣平,陈芳,等.基于中国发明专利数据的专利质量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14,(11):68-76.

数量经济与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效益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日益繁重,超载、超限和大型重载车辆增多。部分早期修建的梁式桥梁病害严重,一些近期修建的梁桥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

作为公路交通的咽喉,桥梁尤其是大中型桥梁对交通的影响作用巨大。桥梁设计、施工、建设投资巨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为此,维护桥梁的健康、安全运营势在必行。在桥梁运营过程中,一旦发生桥梁垮塌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不良影响是相当大的。

1 项目产生的效益分析

桥梁安全监控是桥梁养护、运营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总结了多年安全监测、预警的方法,并对国外安全预警技术进行了成功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总结了一整套梁桥安全预警技术及其配套系统软件。该项目实用性强,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效益角度分析,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从业主和施工单位角度,分析对工程本身直接降低的施工成本。间接效益主要从资源节约、填埋清理、重复开采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交通用户带来的影响这几个角度来分析。

1.1 直接效益分析

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研究,为梁桥安全提供了依据和技术保障。减少检测单位的日常工作量,使量大面广的梁桥安全状况检测更加经济、安全、合理。

本研究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达到:

①减少检测单位日常工作量70%;

②减少因重载车辆过桥引发的事故80%;

③与同类工程相比,在达到同等监测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投资费用达20%;

④梁桥安全预警分级指标值可靠性90%。

1.1.2 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成果的应用可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养护管理水平;推进桥梁管理的现代化,有效地提高公路管理技术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桥梁运营的安全性,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提高桥梁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公路部门更好地面向社会。

项目的研究成果的应用,可杜绝受控梁桥垮塌事故的发生,使因梁桥病害而发生的交通故障同比减少90%,使梁桥大修加固费用同比减少60%,提高示范工程桥梁畅通率达98%。另外,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用在路桥养护和整修的相关费用约20亿元人民币,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势头,预计项目成果的应用可使资金增效5%,增效资金近1亿元。另外,巨大的需求为本项目提供了难得的产业转化机遇和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

1)减少桥梁垮塌事故 应用项目研究成果“梁桥安全预警系统”,可以监控桥梁的安全运营状态,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对危及桥梁整体结构的重大病害提前预警,使桥梁状态受控,避免桥梁发生垮塌事故,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针对一座中桥,初始建设费用2000万,建设时间维1.5年,在使用过程中未加安全监控,在超重车作用下,加之外加病害的作用,可能发生垮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3000万。并且造成人员伤亡。

一座中桥安装应用梁桥安全预警系统,初始设备安装费用:硬件60万,软件20万,后期应用服务费用20万,合计100万左右。在系统的监控下,及时发现桥梁结构重大变化及潜在的重要病害,及时提出维修加固措施,提升桥梁承载水平;监控超重车非法上桥,避免垮塌事故发生。加固费用120万左右,总成本投入220万元,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避免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发生。

2)减少桥梁专业检测费用 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1-2004)规定,定期检查最长不得超过三年一次。按照两年一次的检查频率,每次检查的费用为10000元。采用预警系统的桥梁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以及检查项目,总体减少工作量70%。

2.2 间接效益分析

间接效益分析是指项目间接带来的各类影响。主要从资源节约、施工对交通及用户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2.2.1 资源节约数量及费用

由于桥梁未加安全监控,当发现桥梁病害较为严重甚至发生垮塌事故,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重新修建一座中型桥梁,需要混凝土约30000立方米,钢筋1000吨,沥青以及其他材料若干。总耗资社会资源约计1000万元。给本来资源紧张的社会造成不小的的负担。

2.2.2 施工对交通及用户的影响

1)因桥梁中断无法出行或采取等待通行的情况 一座中桥发生垮塌事故,需要重新修建桥梁,保证道路的畅通。以浙江省一条普通国道的收费站统计一天通过的车辆为3000辆-4500辆。以一辆运输蔬菜的车辆统计,每天的怠工费200元,蔬菜腐烂损失500元,每天损失700元。假设有1000辆蔬菜车通过受阻,每天损失为70万元。其他运输车以及办公用车采取相同计算水平,则总的每天损失达到200万元。一座中桥的重建设计、施工、养护最短需要300天。因桥梁垮塌重新施工对用户造成的总的损失达到60000万元。

2)采取绕行的情况 桥梁垮塌造成道路局部中断。需要社会车辆绕行。根据平均水平,每辆车平均多绕行100公里,每天绕行车辆2000量,总绕行10万公里,由此增加耗油20000升,价值140000元。平均每辆车多耗时间1.5小时,每天总多耗时间3000小时。由于绕行造成其他路段的车辆拥挤,通行率降低、事故增多,都间接造成社会及个人的经济损失。

3 结论

3.1 经济效果评价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内部收益率(工RR),投资利润率((E),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针对该桥的病害现状,如果采用拆除重建方案,势必会中断交通,影响整个公路改建速度,影响当地地方的经济发展,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箍等综合加固技术加固后,达到了建设投资的预期目标,节约了投资资金,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社会和环境效果评价

桥梁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其直接的功能是提供运输通道,它的重要性会在社会很多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桥梁加固后评价中的社会效益评价,应设置贫困地区收入分配效益指标,以促进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合理,以及交通科技卫生,民族安定团结的指标,拆除重建某座桥梁会造成相当不好的社会影响。除社会指标外还应设置环境方面的指标,是否对当地植被和野生生物产生影响,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和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3. 3 可持续效果评价

加固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性是指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完成后,加固改造的目标是否还能继续,是否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主要通过分析预测工程加固改造后,工程寿命的持续性及经济效益持续性、环境效益持续性和社会效益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郭小亮,杨宏伟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资源科学.2010年12月(12).

数量经济与技术范文第4篇

摘要:为了使东部油田原油产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稳产、增产、提高采收率及开发效果,每年都要在老油区钻相当数量的调整井,为了将储量充分挖掘出来,这样对调整井固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就调整井固井存在的问题、技术难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调整井固井措施以及水泥浆性能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针对固井水泥浆性能方面,文中就吉林油田新民区块做了室内试验。

关键词:调整井 固井质量 水泥浆 水泥浆性能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进行,每年钻调整井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油区长期注水开采,破坏了地层原来的压力系统,同一口井内多套压力系统并存,油气水处于活动状态,所有这些均严重影响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我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战略方针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为了使东部油田原油产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稳产、增产、提高采收率及开发效果,每年都要在老油区钻相当数量的调整井,为了将储量充分挖掘出来,对调整井固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开发方案实施的成效,同时也关系到二、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问题。油田开发初期,固井质量比较高,一旦开始注水,固井质量下降,特别是进入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注水见效层段水泥凝固不好,水泥浆窜槽,产层或层间封固不合格。由于油气藏的地质特性、井眼几何条件、地层流体性质、储层保护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对水泥浆的性能要求就非常明显了。调整井固井问题是长期困扰油田发展的棘手问题之一。

1、调整井固井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影响因素

1.1调整井固井存在的问题

调整井是在老油区打井,长期的注水开采,特别是近几年来的高压注水开采,加之水驱油过程中油水界面运移不平衡,使地层压力系统变得相当复杂,地层结构遭到破坏。地层平面上,同一层面内出现压力差,油水处于活动状态,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处于失重状态、上下部压力不能往下传递时,活动的高压水层很容易侵入水泥环,严重影响固井质量。考虑到钻井成本的因素,调整井的井身结构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是将更多间隔很远的油气层划归为产层,为节约成本,也减少了下技术套管的数量。从而出现了完井时需要封固的层位多、复杂、井段长,加上老油区的油层一般多而薄,也增加了固井的难度。由于高压注水,地层压力也普遍上升,钻井液密度也较油田钻井初期时有所提高,由于一口井中多套压力系统并存,给提高顶替效率、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压稳问题及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老油井如果套管损坏后继续注水,使地层压力系统变得更为紊乱,固井施工要同时兼顾到高压层、低压层和常压层,难度是相当大的。地层流体压力的动态变化、注采不平衡及层间窜流等,特别是注水所形成蹩压层及注水窜流等给固井作业带来了难度,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

1.2调整井固井的难点

1.2.1地层压力系统复杂

老区调整井往往都是长期高压注水开发的主力油藏,由于地层的非均质特性和局部注采不平衡,原有的地层压力系统已遭到破坏。在平面上地层孔隙压力自注水井到采油井的压力变化象一个横写的“S”型,在采油井周围形成了一个压降漏斗;在纵向上则形成了高压层、低压层和常压层并存的多套压力层系,层间压差大且液体亏空层和蹩压层并存,易发生层间互窜。

1.2.2井眼尺寸不规范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井眼划分为不同的井眼类型。根据井眼剖面形状,可分为常规井、定向井、水平井、特殊结构井等;根据钻井目的,可分为勘探井、开发井、调整井、注入井等;根据井下复杂情况,可分为高温高压深井、超深井、低压易漏井、热采井、小间隙井等。调整井的钻井过程中易发生地层出水而造成井壁垮塌,井径夸大率高,如果钻井液性能不好,最终会形成大肚子井眼和糖葫芦井眼。

1.2.3固井质量要求高

布置调整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采夹杂在主力油层之间的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即实施层内细分开采,提高了对细、薄油层固井质量的要求。由于固井时要求既要防止被调整的薄油层之间互相窜通,又要防止被调整的薄油层和老油层之间的窜通,从而使得调整井固井难度增大。

1.2.4水泥浆性能要求特殊

现在,国内油田通常采用对付气窜的理论和水泥浆体系防止水窜,应用效益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气体窜入水泥浆后不会对水泥浆的凝固过程产生影响,而地层水窜入水泥浆后会直接影响水泥浆的凝固过程,从而对水泥硬化体的性能也产生影响。所以具有防水窜作用的水泥浆体系应与防气窜体系有所区别,技术指标更为特殊。

1.3调整井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

1.3.1客观因素

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①井身轨迹复杂,S型井及大肚子井常有发生,受扶正器数量限制以及为了顺利下入套管,套管居中度往往难以保证,部分井段间隙小或套管紧贴井壁,难以实现有效顶替及层间封隔;

②地层状况恶劣,裸眼井段地层岩性复杂,如盐膏层、蠕动地层、大段裂缝等,井壁稳定性差,钻井液性能稍有变动将引起井下工况复杂,为保证井壁稳定固井前调整钻井液性能风险较大,这种井井眼状况一般较差,顶替效率及二界面胶结质量较差;

③裸眼井段为多压力层系,长期注水开采造成地层压力紊乱,井下高低压力交错出现,钻井过程中“上喷下漏”,而且安全密度窗口窄,限制了注替排量,难以实现高排量顶替,钻井液顶替效率差;

④油田缺乏季节温差、地温梯度、井眼几何条件、循环排量变化等对水泥浆性能影响的必要数据,限制了水泥浆科学设计,水泥浆设计针对性不强;

⑤钻井液体系转换时机无法掌握,转换不及时或不转换,钻井液造壁性能较差,泥饼质量不良,井眼净化程度低;

⑥受实际装备限制,管材、套管附件、工作液体系材料配套程度、作业装备配套程度等限制作业措施的采用。

1.3.2主观因素

主要有:

①完井设计未能根据地质状况、油藏开发及采油工程生产对固井质量的影响及特殊要求进行,缺乏对整个勘探开发的整体性认识,设计不具备针对性;

②所制定的技术规定与造价要求将所有矛盾交给固井,而固井是一个协作性及系统性极强的作业环节,整个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均影响到固井质量的提高;

③钻井部门强调成本忽视钻井液性能对顶替效率的要求,减少钻井液投入,直接影响到固井质量;

④不了解井壁泥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水泥浆性能设计低劣无法保证固井质量;

⑤实际井眼条件下工况参数对水泥浆受热有极大的影响,设计人员应根据现场作业实际设计水泥浆体系;

⑥温度对入井流体流变性、流态判别、摩阻均有较大影响,在设计时大多没有综合考虑此类参数;

⑦水泥浆压降、失重规律及防窜能力与作业设计具有密切联系,但理论与实际却未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⑧管材、水泥石、地层组合变形对水泥设计影响常被忽略;

⑨后期生产条件与环境对水泥石耐久性的腐蚀性及影响没有切实纳入固井设计,对油井水泥环缺乏长期跟踪监测,不能有效指导固井设计。

2、调整井固井措施及水泥浆性能要求

2.1调整井固井措施

调整井固井是一项综合的工程,要想固好井,必须从各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项因素对固井质量的影响,达到替净、压稳及防止油水窜的目的。

2.1.1坚持“静态环境”下固井

调整井注水后的地下液体流动,水泥浆就位后仍然受到地下动态干扰,水泥浆被稀释与冲蚀;因此钻达目的层前,同区块临近注水井必须停注与泄压,待测声幅后方能恢复注水;

2.1.2提高顶替效率

增大扶正器使用数量,封固段每一根套管安放一只扶正器;注水泥前井浆应具有“三低一薄”的要求,即低粘、低切力、低失水与薄泥饼的要求;套管居中,合理的接触时间,合理的顶替流速、流态,顶替液和被顶替液之间合理的流变性级差,加强冲洗、隔离效果,以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上下、旋转活动套管等也有助于提高顶替效率。

2.1.3采取综合固井措施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不管水泥浆在阻止油气水侵入方面的能力有多强,只有在有效顶替钻井液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可靠的层间封隔;要切实做到“三压稳”,即固井前压稳,固井过程中压稳和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处于失重状态时的压稳;

2.2水泥浆性能要求

由于调整井注采不平衡及层间窜流,地层流体压力总是动态变化。加上老区的油层一般多而薄,油层间距小,封隔段长等不利因素,采用一般的水泥浆固井,即使在停注、停采的情况下,也常常造成调整井封固不好,水层、水淹层处严重水侵、水窜。为防止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动态高压油气水侵入水泥环,必须改善水泥浆的性能。

下面我们就吉林油田新民地区调整井固井所用水泥浆进行的调整:为了减少水泥浆凝固过程中失重现象的影响,研究应用了双凝双密度的水泥浆结构,上部使用凝结时间较长的G级原浆,油层段使用微硅粉及微膨剂与G级水泥加速凝锁水剂复配。硅粉起到稳定体系和增加水泥石韧性的作用,同时该体系具有微膨特性,可以防止水泥石体积收缩形成环空窜流,形成致密水泥石,增加水泥环与井壁及套管的胶结质量。在注水泥施工完成后,油层段水泥浆体系很快凝结并具有一定的早期强度,从而增强抵抗高压层流体的侵入,当下部水泥浆在候凝过程中发生失重现象时,上部的水泥浆尚处于可流动状态,可以保持对下部水泥浆的有效压力,使水泥浆体系形成自下而上的凝结,大大降低下部水泥浆失重引起的目的层位高压流体的涌入而造成窜槽,表1列出了上部使用G级原浆的水泥浆性能数据,表2为油层段水泥浆性能数据。

表1 G级原浆水泥浆性能数据表

表2 油层段水泥浆性能数据

可以看出,这样的一套水泥浆性能,十分适合新民地区固井要求,同时稠化曲线上看呈直角效应,对于有效的压稳和防窜是非常有利的。

3、结论及认识

(1)由于长期注水开采、注采不平衡及层间窜流,严重影响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

(2)为水泥浆提供一个安静的侯凝环境,减少动态干扰,对提高调整井固井十分必要。

(3)为防止侯凝过程中水泥浆失重时动态油气水侵入水泥环,必须改善水泥浆的性能,良好的水泥浆性能也是提高调整井的固井质量的关键。

(4)调整井固井是一项综合工程,要想固好井,必须从各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应用好综合固井技术。

(5)要实现固井施工的不停注作业,还需研究更有效的工具和工艺措施。

参考文献:

[1]齐奉中,袁进平.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技术与认识.钻采工艺,2002

数量经济与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劲性钢骨梁;箍筋连接。

1 概况

1.1 工程概况

购物中心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的形式,钢骨梁总数为225根,跨度为11m~27m不等,不仅数量多、跨度大,而且截面形状复杂及尺寸变化多,截面尺寸分别为1400mm×2250mm、1400mm×2000mm、1390mm×2250mm等。钢骨梁采用主筋直径28mm、箍筋直径16mm钢筋进行外包,封闭箍筋间距100mm每道由内而外设置三层,单肢箍直径8mm间距400mm梅花形设置,将整个钢骨梁紧紧包裹其中。

1.2 劲性钢骨梁外包钢筋施工工艺

2 难点

近年来型钢混凝土结构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施工工艺也日益成熟,施工中对于这种箍筋需要穿过型钢梁腹板的情况,最常采用的是以下两种施工方法:

(1)箍筋通过在型钢骨腹板上预留的孔中穿过;

(2)箍筋焊接在型钢骨腹板或搭筋板上。

2.1 钢骨梁腹板预留孔洞

若采用预留孔洞方法,单肢箍一头弯成180°、一头直穿过腹板预留的孔洞,穿过腹板的单肢箍需要弯曲勾住钢筋,现场手工弯曲速度慢、尺寸不宜到位;如果单肢箍两头弯曲180°,这决定了预留在型钢骨腹板上的孔径必然较大,对结构受力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设计不允许。

2.2 与型钢骨腹板或搭筋板焊接

2.2.1 截面尺寸及箍筋直径大

劲性钢骨梁的截面尺寸大、梁高度大(如截面:1400mm×2000mm),直接增加了焊接难度;且箍筋直径大、间距密(顶板劲性钢骨梁箍筋为HRB400Φ16@100)、刚度大,箍筋的就位安装施工难度大。

2.2.2 节点多,施工复杂

首先,拉钩与型钢骨腹板点焊不易牢固,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劲性钢骨梁的节点多且复杂,尤其是部分节点的钢筋多、分布密,现场施工工艺复杂、操作空间小。因相邻两道箍筋间距为100mm、箍筋直径为16mm,此时箍筋间的净间距为84mm,再加上箍筋绑扎时的不可避免偏差,实际可操作空间仅为80mm左右,拉钩与型钢骨腹板或搭筋板焊接困难,这种不易操作必然会造成施工缓慢、滞后,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2.2.3 拉钩焊接量大

搭筋板间距为135mm~150mm,宽度为90mm,厚度为14mm,拉钩@400mm呈梅花形布置。拉钩与型钢骨腹板或搭筋板焊接,焊接量会急剧增加,也必然会造成施工缓慢、影响工期。

3 制定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难点分析,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施工方法,降低施工难度、减少焊接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3.1 措施优化

在考虑到单肢箍与搭筋板焊接困难的基础上,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化优化:调整腹板两侧的钢板尺寸(宽度40mm,厚度10mm)并在钢板上钻孔(孔径12mm),单肢箍一端与梁扭筋及箍筋绑扎连接、另一端直接勾住钢板上孔洞,最终形成新的单肢箍与钢骨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优化后施工图

3.2 措施分析

综合上述施工方法,我们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下表:

序号 方法 施工要点 优势 缺陷 经济效益

1 在型钢梁腹板上穿孔 1、根据图纸要求提前在型钢梁上穿好孔,孔径大于单肢箍直径2mm,间距400mm梅花形布置;

2、单肢箍穿过孔洞与另一端抗扭筋及箍筋连接。 1、施工简单,单肢箍直接穿过预留孔;

2、型钢骨梁上预先钻孔,可预先加工。

1、型钢腹板上穿大量孔洞,影响结构受力;

2、单肢箍一端穿过孔洞后需现场制作弯钩,耗时长且弯曲不宜到位。 减少部分用钢量,但增加了钻孔成本。

2 焊接在型钢骨腹板或搭筋板上 1、采用与搭筋板焊接的连接方式,需预先制作带有搭筋板的钢骨梁;

2、单肢箍一端勾住扭筋及箍筋,一端与型钢骨腹板或搭筋板焊接。 1、搭筋板在钢骨梁加工制作时一次性完成,无需现场加工;

2、型钢骨吊装完成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箍筋间距只有100mm,有效焊接空间小,不易焊接,无法保证单肢箍焊接质量;

2、焊接量大,增加施工周期。 搭筋板的设置增加了钢材的用量及费用,焊接费用也同时增加,不利于节省项目成本,不经济。

3 在型钢梁搭筋钢板上穿孔 1、加工带有钢板的钢骨梁,并在钢板上打孔,孔洞直径为12mm,钢板宽度为40mm、厚度为10mm。

2、单肢箍一端勾住扭筋及箍筋,一端勾住钢板上孔洞。 1、带有钢板(钢板上有孔洞)的钢骨梁在加工制作时一次性完成,无需现场加工;

2、施工简单,单肢箍一端直接勾在孔洞内,操作方便。

加工制作周期少量增加。 虽增加了部分钻孔工序,钢板截面尺寸的调整减少了钢材用量及费用,以及现场焊接工序,进而缩短劲性钢骨梁钢筋安装绑扎时间,为实现提前竣工创造了可能。

通过上述表格分析,单肢箍与钢骨梁连接虽然有很多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利弊,基于现场施工进度及质量要求我们选择在型钢梁钢板上穿孔这种方法。

4 施工工艺流程及实施效果

4.1 施工工艺流程

5 结语

大型劲性钢骨梁与箍筋的连接,在施工单位人员与业主、设计、监理多次沟通的基础上,通过钢结构的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为与钢板上预留孔连接,合理的简化施工、降低难度、方便了施工现场的操作,解决了梁箍筋密、直径大、不易施工的困难,为工程的如期完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钢板尺寸的调整也减少了钢材用量及费用,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 JGJ 138―200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