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实验室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技术,是学生将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而现行化学分析实验室硬件水平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
(2)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分离严重制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又为我校硕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我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场所。教研室与实验室的长期分离,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需要到校外实验室进行,这与未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与其他3门实验课程整合为一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化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课程规划、实验室规划都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然而化学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教学。每次课程大纲修订、实验教学项目更改都需要由课程负责人跨院系召开不同教研室教师会议,难以实现多部门协调。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严重落后,学生毕业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识不多。而如果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实验项目更新,又很难得到实验室的支持。例如近年来被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尚未开展。
(4)实验室规划及设备更新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规划和设备更新都由课程负责人提出并执行,因而难免受到负责人本身专业背景的影响。近10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需仪器仅对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更换,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设备没有添置和更新。
(5)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目前隶属于药学院,因而生物化学实验员无法参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以及教学任务、科研课题的承担,严重影响实验员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提高。
(6)成为急诊医学等新办专业评估的“硬伤”
新办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前,教育厅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而近年来新办专业评估时对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生物化学实验室提出较多质疑,这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7)教学实验室在课余向本科生开放受到影响
尽管学校提倡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但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实验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配合,因而目前进行的大学生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并没有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
(8)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协调困难
由于教研室与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涉及的跨院(系)实验室较多,而学校规定教职工奖金津贴由各院(系)独立核算,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工作协调困难。
2结语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有机化学”这一名词最初的提出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由于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因而许多化学家都认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这也就说明有机化学在最初的发展中也是以实践性特征为主的,更加说明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性意义。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课堂以老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顺应了有机化学的最初定义。此外,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化学教学的新突破,在学生学习能力上,加强了自我学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满足了当今社会人才市场对于科研人才的需求,同时,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二、目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化学实验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展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以及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聆听课堂内容为辅的教学方式为主,由老师将实验的要求、步骤、目的、试验器具的用法、化学材料的用量一一进行说明,有的甚至让学生进行比较,以防止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因忘记实验步骤而停止实验的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照猫画虎”,对有机化学的实验步骤进行生搬硬套。化学实验本应是活跃的,充满课堂氛围的,是对理论知识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乐趣,进而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然而陈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抹杀了化学实验的活跃性特征,还加重了化学课程的枯燥性,让学生感到乏味,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在化学理论教学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更为严重,教师一味地对化学课本上索然无味的化学理论进行讲解,没有任何趣味性可谈,也就出现了学生上课打瞌睡、交头接耳、聚众聊天等课堂问题的出现,更有甚者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过于单一,过于传统,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能动性的发挥。
(二)课堂内容安排不够合理,缺乏科学性
规划一堂优秀的化学课程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课堂内容的合理化安排,合理化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质量是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目前的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安排中,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化学课本中绪论的讲解。绪论,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以及方法,绪论介绍了课本内容的价值与意义、逻辑性思维以及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等,绪论的学习能让学生对于化学课本的整体内容作一了解,并且全面理解课本内容的编排思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不讲或者略讲绪论内容,认为绪论不是正式的课堂内容,没有讲解的必要性,对化学课本中绪论内容的认识不够全面,也不能深刻理解,从而忽视了绪论内容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课本内容的了解,也不利于教师对课本内容的渲染,从而阻止了学生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二是只注重课本重难点的讲解,不与学科发展趋势相结合。课本重难点的讲解是课程的安排,也是高校教育的要求,教师及时、有效地将课程重难点进行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部分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而不与学科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拓宽学习思路以及学习视野的开阔,反之一味地注重学科发展趋势的讲解,会让学生没有任何理论做基础,像房子没有了地基,因此,只有有效地将化学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课堂内容讲解中有效地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不同专业化学内容的讲解。化学内容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医学、工程、建筑、食品等,因此,在不同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内容讲解中,要针对专业内学生的专业领域选择内容,例如在医学类专业的有机化学中,就要讲解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内容,有机磷的分析等;在建筑专业的有机化学中,可以讲水泥的制成等内容。总而言之,课堂内容的合理化、科学化规划对与课堂效果十分重要,反之,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
(三)没有强有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结果的唯一标准,这也就说明完善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有机化学的评价体系中,学校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考试成绩以及实验的完整性进行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结果的评估,表面上来看,还是比较完善的,既涉及有机化学的理论考核,又涵盖有机化学的实验考核,然而,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并没有强有力的考核标准作指导,只是根据教师的观察给予评分,这在一定程度缺乏科学性以及公平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学好有机化学最有利的途径之一。因此,在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运用情景再现将化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将学生有效地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生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理论的趣味性所在,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相比于有机化学的理论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本身的能动性和实践性较强,化学教师只要将实验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落实就可以了,在实验性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对实验内容进行引导性讲解,而不是将步骤一条不差地抄给学生,在实验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实验的步骤,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总结,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为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化安排
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无非是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在进行内容的合理化规划上,要将二者协调发展,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著名的或者与实验课程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播放,并作一讲解,让学生在实验视频中有所领悟,从而举一反三,更好地完成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中,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化学课本中的绪论内容,对其重要性作一分析,此外,在绪论的指导下,将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有机化学的课程重难点进行有效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了固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同时又充分了解时展下的学科现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不失基础理论知识做奠基。
(三)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除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还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在学生学生效果评估上,应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重点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转向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有利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上,不能只单单观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加强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于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一环境下,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应教育大环境下所给予的教学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教师要站在时展的立场上,充分考虑有机化学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并深刻了解有机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应多参加一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课程,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才市场对于科研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不但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从加强自身教学素养出发,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培养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高伟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肖凤娟,王少辉,杨晋辉,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06:21-23.
关键词:地方院校;民族教育;课程特色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民族发展之本。在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濒危。凯里学院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唯一一所民族地方院校,一直秉承民族文化特色办学之宗旨,几经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经验积累。但随着社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何架构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一、凯里学院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
1.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由于地方高等院校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中小城市,所以其生源有限,且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就近择业。为此,凯里学院办学定位概括为“三性三型”,即: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立足黔东南,面向全省,放眼全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凯里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全面合格的地方本科院校。
2.学科专业基础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凯里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科专业及方向达到30个,专科专业调整为23个,涵盖文、史、法、教、理、工、农、管8个学科门类;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和首批6个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建设了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植物学、旅游管理、民族学、基础数学5个重点学科和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工艺3个重点扶持学科。就专业而言,真正涉足于民族文化领域的有汉语言文学(民族文化)、舞蹈学和音乐教育三个专业。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主要分布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旅游学院的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中,其课程筛选如下,见表1-1。
表1-1 2012年各专业民族文化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
■
续表
■
值得一提的是,凯里学院很早就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自2003年始,学院音乐系首次面向全州中学招收五年制大专生,共招生60人。此后5年,学校仍不断招收五年制大专生,但招生规模逐年减少。这方面生源皆来至苗乡侗寨的少数民族子女,可塑性强,民族文化知识底子好。
3.师资队伍和生源构成
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践的核心力量。凯里学院2012年开设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有46门课程,主要集中于艺术学院、旅发学院、人文学院等,授课教师约23人,仅占专任教师5%。此外,经调查,绝大部分任课教师非科班出身,很多中途“转行”,有的基于师资分院师资短缺缘故,有的抑或是结合校情开发的校本课程。譬如,学院音乐、舞蹈在校生597人,分2个专业3个层次(本科、专科、五年大专),共计班级19表班,师生比例为1∶24,专业课教师严重紧缺。此外,学院在人事安排上,往往呈现一师多职的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近两年来,学院生源已不局限于本省,生源的扩大给学校注入活力,形成跨文化教育的背景。黔东南州主要是苗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学科也应凸显地域特色。为了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本地生源自然是最佳人选。长期以来,本地生源是学院主要来源,但真正能在民族文化领域能挑起大梁,实现民族文化创办初衷的屈指可数。就传承班而言,每年招生100名,但报名率逐年下滑,而且学生参差不齐。即使偶尔能挖掘到具有天赋的学生,有时也会发生“被挖墙脚”的事件。绝大多数学生因参加高考没上录取分数线而选拔来的,所以,文化知识基础差,大学文化课学起来很吃力。
4.课程体系构思模块
201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特色教育+实践教育”五合课程模块对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提出以下原则性要求。(如表1-2)在课程模块结构中,必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70%~75%范围,选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25%~30%范围。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育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职业生涯课、特色教育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
表1-2 课程基本结构学分比例
■
二、完善民族特色课程体系的思考
1.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特色专业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资源
高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而课程以专业为依托。由此,民族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特色专业的创设来拓展。只有地方院校准确而灵敏捕地捉到市场经济的动向,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知识结构人才。黔东南州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民族特色食品产业、特色农业及绿色产业等十类重点产业和行业类别为主,对此,学院做出了相应的专业和学科调整,在民族文化学科上也有建树,但仍有一些地方尚未完善。其一,加强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科学的专业论证,培养地区经济发展特需的专门人才。其二,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联合企业发展新兴学科。其三,学校特色专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我有你无,你有我精”,办出自身特色,而民族文化学科无疑是最佳候选之一。可以说,只有将特色专业落实到位,才能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提供平台,进而促进学科发展。
2.加强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高校除了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更要以学科为龙头,以课程为基础推进其发展。加大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发展,应分别从物力、“课程人”和学科自身建设――跨学科着手。第一,学校在优化馆藏结构的基础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民族文化文献的采集,尤其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第二,在“课程人”方面,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高层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广纳贤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做好在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民族文化学科的跨学科方向提供专业支持。三是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领域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带头和专家,促进自身发展,为地区发展尽绵薄之力。其次,近三年来(2009年、2010年、2011年)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56%、51%,有下降趋势,所以,学校在扩大生源的同时,注重本地生源的录取,这一点在民族文化传承班上尤为重要。其三,跨学科可以促进高校不同学科间融合和综合发展,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而民族文化学科作为凯里学院的地方特色,本身具备跨学科的特质。若要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契机而顺利展开,要树立学科发展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念,使其可持续发展。
3.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丰富民族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研发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实现特色办学是可为之举,思路有三:首先,立足黔东南本土资源,彰显地域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发掘和利用黔东南州本土体育资源为重点,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化。这需将黔东南州苗侗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搜集和剖析,按照课程开发程序,研发出富有黔东南州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提炼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以多门类课程为载体。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有食物、服饰、建筑、生产工具、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然而,由于融入生活中的民族文化是个整体,这就需要专家和教师对其进行分类,将其归入某一学科专业,站在学科专业的高度进行剖析,研发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课程。最后,与上述专业设置同理,课程开发是去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是在当下实践的“动态”中,而非定格于历史的某一时刻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是一个有甄别、不断更新的过程。当然,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一定不能离弃对内核的追溯和把握,否则,只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4.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民族教育特色课程成效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一语道出:“教学是能产生最基本的课程效果的一种社会环境,它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着课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教材、校情及地方资源备课,在课堂环境中师生通过任务的制定与完成就地产出并共同构建课程的过程。因而,为实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效果,教学可尝试从两方面着手:首先,给常规教学赋予民族文化的元素。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的同时要超越教材,应结合自身实际科研情况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减少“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涉及民族学或人类学方面知识时,可用黔东南州丰富多彩苗侗族民族文化作为案例娓娓道来,尽量让一切知识再现于现实生活中。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一反教师在课堂中主导一切的作法,相信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积极主动地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
1.环境学科新发展
环境问题是新千年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联合国制定的新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基础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等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些目标所面临的五个巨大挑战,即:不平等和社会排斥、失业、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全球治理困境、战争与冲突带来的威胁,其中就有一项与环境学科紧密相关。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这就要求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对于环境学科而言,推动环境学科跻身世界一流是学科建设长期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环境学科?特别是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环境人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目前国际上对环境学科发展趋势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不同尺度环境问题的交互影响,即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质量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局地的土壤污染、流域的水体污染、区域的大气污染、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在整个环境体系里是交织在一起的,有的时候在学科研究和课程划分上是分开的,但真实情景中却是分不开的。另一个方面是不同介质环境污染的复合作用,即大气-水体-土壤跨介质复合污染。以氮循环为例,排放到大气里的氮氧化物,通过光氧化等反应,形成了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可以进入水体和土壤,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又会形成一氧化氮和氧化亚氮等气体再次进入大气,所以整个过程是循环的、不可分开的过程。应该说我们的环境课程体系也正在逐渐体现这两大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来看,环境机制与成因研究往往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例如,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破坏平流层臭氧的化学机制与成因;20世纪80年代,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式签署;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观测到臭氧层空洞开始逐渐变小,臭氧层正在得以修复。在此过程中,Paul Crutzen,MarioMolina,Shewood Rowland三位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共同分享了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曲久辉院士曾提出国际环境研究三大科技难题:第一个难题是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从分子水平上来考虑问题;第二个难题是复合污染的健康效应――在人体水平上研究人与污染物的互动;第三个难题是环境中物质转移转化的定向调控――在单电子水平上考虑问题。未来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环境人才储备。
目前来看,跨介质复合污染是国际前沿和焦点。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提出的21世纪优先领域,将“环境监测与生态系统”“化学品和环境”列入其中;欧盟第七科技框架计划(FP7)的10个主题,包括了“环境和气候变化”;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近期重要方向也包括“环境健康”。根据统计,2009-2013年跨介质复合污染研究在Science、Nacre和PNAS上分别发表了116、133和142篇论文。因此,突破前沿问题需要多学科融合,来最终解决环境质量改善问题。从介质方面来讲,越来越难以单一划分大气、水体、土壤,所以要解决跨环境介质协同问题;从科学研究和Q策治理方面来讲,要解决好成因研究、效应分析、过程控制,所以要将科学、工程与管理学科相互融合。
从我们国内来看,环保事业的强劲发展是学科建设的长期稳定驱动力。环保部和工程院2009年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一个宏观的判断:我们正在经历污染减负的阶段,将要迎来浓度下降的阶段,再往后还要经历30年左右的时间,逐渐走到生态改善的阶段。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过程中,主力军一定是我们课堂上的学生,培养优秀环境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人才培养新动向
面对新的环境问题,环境人才培养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是环境人才的需求结构进入快速变化期,结构性过剩与高素质人才短缺同时存在。传统知识和技术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由此引起的健康/生态风险,需要有新的建设方式、工程手段和运行管理模式。二是更加综合性、系统性地提出了新的宽与专的关系,也为多样性和特色发展带来了机遇。环境人才简单划分为科学与工程可能不太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环境学科,充分发挥环境学科的多学科融合的特点。
同时,环境专业内涵扩展对课程体系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环境学科课程体系的跨学科融合(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与政策)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例如大一、大二的生物、化学、数学、地学等课程;而新的环境学科课程体系的跨学科融合重点在于形成新的环境学科方向,如分子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球科学等。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顶尖大学目前高度重视围绕环境的跨学科融合。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共设有5个院系、9个学科方向来支撑其环境教学体系。其中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提供了环境保护与资源、环境科学、分子环境生物学、社会与环境专业4个学科方向,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提供了环境管理与政策学科方向,工程科学系提供了环境工程科学学科方向,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提供了大气环境、环境地球科学学科方向,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提供了环境工程学科方向。再如,斯坦福大学一共有3个院系提供了7个方向的课程来支撑环境教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提供了大气/能源、土木工程(已获ABET认证)、环境系统工程,地球、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提供了地球系统学、能源工程,法学院则提供了环境法实务、环境与资源相关法律和政策。这些新的环境学科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均为各自高校的环境学科与该校的优势学科融合而成。
东京大学农学院的环境与资源科学部分别从森林环境与资源科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与经济4个方向提供环境教学方面的支撑;同时,东京大学科学院的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工程院的市政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系统创新系,分别从地球环境科学、环境与卫生工程、水圈与环境工程、全球循环系统等方向开设课程。
剑桥大学强调环境学科与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融合。其工程院的土木工程系设有地质技术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两个方向,地球科学与地理学院的地球科学系和地理系分别设有气候变化与地球一海洋一大气系统、环境系统与过程方向,植物科学系设有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方向,动物学系设有水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两个方向,土地经济学系设有环境、法律和经济方向。
由此可见,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跨介质的特性驱使,导致了科学研究的发展牵引了课程体系的发展,这个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下面介绍几所高校的案例。
案例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环境生物学
分子环境生物学方向包括环境与人体健康(35门课)、全球变化与生物学(23门课)、生态(34门课)、生物多样性(23门课)、动物卫生与行为(22门课)、昆虫学(10门课)等6个子方向。每个子方向课程建设体现高度的学科融合特点,涉及多达10个以上的学科参与课程设计和建设,大学高年级阶段有丰富的跨学科/交叉性课程可供学生选择。
以全球变化与生物学子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见图1),其中外圈是学科,第二圈是课程,中间是分子环境生物学的全球变化与生物学子方向。可以看见包括大量的关于资源、碳循环、全球环境等问题的课程,分别由地理、土木工程、经济等相关学科参与设计与建设,打破了学科壁垒。
案例2:斯坦福大学的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融合
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强调建筑环境、大气/能源和水环境的交叉融合,提供了能够相互融合借鉴的课程体系(见图2)。
从国际动向来讲,基于“问题导向”的环境科学研究推动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特征。环境专业来源于多个母学科,不同母学科衍生的环境专业各具优势和特色,突出优势,办出特色,这是当前和今后国际环境学科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推动力。
二、具有国际竞争力环境人才培养的挑战和思路
1_环境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环境学科的发展,在视野上正由常规尺度向微观、宏观尺度拓展,在模式上正由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转变,在技术上正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信息技术转变,在工程上正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环境修复、景观建设拓展。同时,污染物种类、浓度与组合的综合性、复杂性,污染物的地域特征、时间特征,污染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多样性,导致污染控制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环境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具备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良好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注重素质、综合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2.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和影响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国际社会缔结环境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协定500余个,其中区域性条约/协定300多个,全球性条约/协定100多个,涉及化学品和废物、气候变化、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核与辐射安全等重大环境问题。国际环境安全问题逐步深化,环境公约履约已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强化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我国环境人才,需要深入了解国际科技发展和国际环境履约的水平和动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比如说: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需要h境法学、环境管理、环境科学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国际环境谈判和环保合作,建设多层次国际环境保护网络,支撑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公约制定方面,需要环境法学、环境政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参与国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建设,明确国家环境责任,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在环境公约履约方面,需要环境政策、环境工程管理、环境科学、环境产业技术专业人才,参与履约机制建设和环境公约执行,研发推广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提升国家履约能力;在环境公约评估和修订方面,需要环境管理、环境法学、环境技术专业人才,参与国际公约履约成效评估,促进国际环境责任落实,推动国际环境公约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履约压力持续增大,深化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加快国家立法建设,切实提高履约能力,建立资金、法制、科技、宣传、执法等完备的环境履约机制,对环境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重构我们的课程体系,需要高度关注学生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力培养。
3.国际工程认证助推环境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培养
1989年由来自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了《华盛顿协议》,所有签约成员均为本国(地区)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非政府专业性团体,中国于2016年成为正式成员,目前是18个正式成员之一。《华盛顿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资格互认,确认由签约成员认证的工程学历基本相同。毕业于任一签约成员认证的专业的人员均应被其他签约国(地区)视为已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
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and Technology,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前身是职业发展工程师委员会(ECPD),是由工程专业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认证机构。目标是提高和改善全球在应用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教育水平,形成一个在以上四个领域内保障教育质量和激发创新的世界领导核心。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协议的美国代表即为ABET,这意味着ABET的专业鉴定已获得同等的国际认同。
《华盛顿协议》和ABET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工程认证体系,我国目前已经对接并正逐渐融入这些认证体系。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体系,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以ABET为例,其评估体系主要特点是从评“教”转为评“学”;核心是系统收集、审查能展示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的所有信息(作业、试卷、实验报告、口头报告、毕业设计、学生评价、校友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来评价培养计划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直接、间接、定量、定性地来进行评估;动态地看数据,评估是否已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持续的改进。
通过国际工程认证,能够提升环境人才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肩负社会责任的能力、交流能力、预测产业全球影响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洞察社会变迁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提升,培养其国际竞争力,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做出贡献。
三、创新性环境人才培养的思考
1.培养创新性环境人才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如何构建具有吸引力的跨学科融合的新型环境学科方向。环境学科本质上是交叉学科,来源于多个母学科,不同母学科衍生的环境专业各具优势和特色。那么,我们不同学科背景院校的环境专业如何突出优势,体现特色课程、特色教学模式?
在考虑问题上,其他学科可能更多地考虑局部,而环境学科更多地考虑全部;在工程问题上,其他学科往往只考虑单元,而环境学科必须考虑系统。那么,环境专业人才教育究竟是“专业通识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如何和今后的“大类招生”相衔接,如何协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环境学科具有开放性、交叉性,但是我们需要厘清自己的学科知识骨架。如何不断总结、提炼环境学科形成的成熟的、具有共性的专业基础理论,形成环境学科的通识教育平台?
第二个方面是如何加强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现在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和ABET认证体系,将来我们的环境人才需要真正走向世界。如何在工程实践能力、国际环境事务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效提升?
以上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转变理念,不断探索。
2.培养创新性环境人才的几点建议
(1)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三位一体”教育。现在的教育体系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同时兼顾一定的能力培养;未来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注重自信心、独立性、志趣、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向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转变,培养更加综合、更加_放、更加大气的创新性环境人才。
(2)加强交叉融合,发展新型环境学科方向,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性环境人才。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丰富学科理论体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形成环境学科课程特色。不同母学科衍生的环境专业应各具优势和特色,突出优势,办出特色,才能发展壮大。不同层次(研究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工程、科学、管理等)、不同特色(环境-健康、环境-地学、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法学等)的环境专业应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使命和目标。
关键词 南京理工大学 学科评估 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2 Third Round of Subject Evaluation
CAI Yun, ZHOU L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evaluate a subject in addition to Military Science and to rank the results. In the latest round of subject evalu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NJUST") has 14 subjects for evalu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level of the subjects of NJUST.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change in rank and features of subject evaluation, thus obtains som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JUST.
Key words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 evaluation; subject
1 学科排名的意义
学科排名是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又称“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此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开展,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自愿申请参加,至2009年已完成两轮评估。①2013年1月29日,最新一轮学科评估即第三轮结果向社会公布。
学科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学科实力、办学水平。
2 南京理工大学三轮学科评估参评整体情况
南理工是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南理工共有14个学科参评,其中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9个学科参加了全部三轮学科评估;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参加了第二、三轮学科评估;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3个学科仅参加了第三轮学科评估。
3 三轮学科评估排名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南理工三轮参评学科排名的比较可将其学科排名变化归纳如下:
(1)排名和相对位置均上升(如图1)。
图1 学科排名变化情况(a)
(2)排名下降,但相对位置上升(如图2)。
图2 学科排名变化情况(b)
(3)绝对排名有转折,相对位置上升或稳定(如图3)。
通过三轮学科排名可以看出,参加三次评估的大多是学校的主干学科,多为工科,与前二轮相比,多数学科能够保持排名或相对位置上升的趋势。
图3 学科排名变化情况(c)
(4)绝对排名和相对位置都有转折(如图4)。
图4 学科排名变化情况(d)
图5 参评学科排名结构情况
图6 参评学科排名结构情况
4 第三轮参评学科的特征
如图5是南理工第三轮参评学科排名位次的结构情况图。南理工参评学科排名集中在11~40名之间,前十名学科数较少,优势不够明显,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其他高校差距较明显。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前10名的学科数占参评学科数一半及以上,北航参评学科为17个,前10名学科所占比例为70%,哈工大参评学科27个,前10名学科所占比例为67%。在工信部七所高校中,只有南理工、西工大、哈工程前10名的学科数占参评学科数不及四分之一,分别为21%、16%、12%,参评数分别为14个、31个、17个。西工大在此次参评学科中参评数较多,范围较广,人文社科类、管理学、艺术学都参与评估,从而导致前10名学科百分比降低。
多领域多范围多学科的参与评估,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如图6可以看出,南理工参评学科较单一,多以工科为主,人文社科类、管理类、艺术类较为薄弱。
5 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第三轮学科评估的分析与总结,对于南理工现阶段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南理工三轮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或前5的顶尖学科仅有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数量偏少。顶尖学科反映一所大学学科建设的“高峰”,代表学校在某一学科领域最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学校须加大对新兴学科的培育扶持力度,遴选出能够涌现至全国前5位或5%的新学科,尽快凝练塑造学校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高峰”。
(2)工科领域学科竞争尤为激烈。如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南理工有传统优势的学科,仅在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中,哈工大、南航、哈工程、苏大、南工大等的相关学科排名上升很快,有的已经反超南理工。而南理工的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的排名却不甚理想,有的甚至已经处于部属高校末位,在江苏省内也位居中下游,这种趋势必须引起学校重视,加大对一批工科主干学科的建设力度。
(3)南理工参评学科以工科为主,门类偏少,理科学科三轮均没有参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等非理工学科的排名不甚理想且有下滑趋势。这反映了我校非工科学科的实力较弱,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仍需继续塑造,学校要继续抓好理科和文科的建设。
本文为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http:///xwyyjsjyxx/zlpj/xks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