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生态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景观;环境建设;可持续;美丽乡村
1生态景观建设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景观指的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变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创造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1)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广场、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能够调节大气、改善水土质量,提高环境质量,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等许多方面。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了景观的价值,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在项目实践中,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景观价值。
(3)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活多样性是指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则会出现“千村一面”。
3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1)建构多样的空间异质性景观。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水平。因此,在景观尺度上,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提出优化方案,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2)保持自然、半自然的生境。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求生产效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进行苜蓿等豆科植物,不仅抑制害虫,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4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而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
5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应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乡土植物景观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记得住乡愁。
6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尤其是硬质道路,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互动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新农村的建设从2005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到2012年十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说明新农村的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直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幸存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地深入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学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乡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农民可以通过推销生态农产品,加盟生态旅游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促使农民产业的变革,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可以在农民中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它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旅游资源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效地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农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的契机。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的有力的支撑,农村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农村形成新的文明风尚。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成为文明卫生的公民。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旅游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乡村的风貌,建设文明的新农村形象,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整个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业、改变了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传统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系统的指导理论,它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理论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把握两者而发展之间的切合点,强调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相互之间相互调节。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注意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并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总,逐渐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体化进程方面发展的进度,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乘数效应理论。
该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了乘数效应。乡村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的出现使得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发展,并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让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一)构建理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理念。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发农村的生态资源的建设。开发生态的体验和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各种生态需求。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新农村的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占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
1、生态旅游建设要惠及所在社区的农民。
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惠及当地的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及开发的主体,最后发展为利益的主体,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兼顾农村的现实条件:农村的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就业。要保证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报酬的保障,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让农民可以利用生活资料来通过旅游经济来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旅游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农民的思想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风俗文化为生态旅游和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观念和良好的风尚。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乡村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审美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我国农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而且品种多样。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乡村的自然风光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而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的中心,结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两者之间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中环境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乡村的旅游品牌,发展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乡村的旅游资源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地区相对贫困的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让村民参与其中,建立起新农村建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融合发展的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旅游业向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要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
(二)做好科学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环境规律,在开发农民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处理好两者发展之间的规划,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特色,推动农村的建设在合理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地区的差异以及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进行民缺德定位,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同行,应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乡村的生态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做好环境建设
关键词: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乡村建设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立足于发展生态化美丽乡村,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乡村规划建设仍处在建设初期,很多建设内容和结构设计理念并不能支撑乡村整个发展体系良性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生态型农村建设内容和结构依然存在诸多发展问题。
一、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1美丽乡村建设简述
乡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短板,在决策科学理论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小农经济发展,还是乡村生态结构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都是推动乡村文化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良性发展的必然手段。
浙江安吉是典型的“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全县乡村建设视廊的空间面积逐步扩大,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结构,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和省级示范,已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县级最佳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最佳人居奖”。浙江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顺利完成了编制建设目标,还为其他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示范经验。
1.2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特征
生态型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模式,不仅要突显出乡村的“美丽”,还要本着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新型农村,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生存环境。
1.2.1尊重自然
山、水、田、宅一体化是生态型美丽乡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农村生态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秀丽风光不仅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呈现,还应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建设结构融合在乡村地理环境中,在乡水风格的影响下,突出自然的主导作用。
1.2.2环境优美
美丽乡村除强化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之外,还需注重乡村卫生管理和监督,在公共场所、街道周围都应设置警示性标语,让居民能够时刻保护乡村环境,有利于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与城市相同,美丽乡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逐渐变得科学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美丽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管理空间。
1.2.3合理规划
农村建筑的质量、结构布局可以影响整个美丽乡村的空间造型和生态结构,所以在农村特定地理风貌环境的影响下,乡村外貌形象必须与景观相适应,在契合现实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土地的流转、土地整合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乡村文化也一样,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先进思想都需要在美丽村庄乡村建设上有所体现。综上分析可知,合理规划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项目,是集约化乡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受村民审美意识的限制,村民对新式洋楼推崇之至,对传统建筑却是嗤之以鼻,显而易见,盲目的追求新潮会让农村脱离传统文化建设内涵。在“新村运动”的影响下,规划乡村必须以和谐美为建设目标,不仅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发展矛盾,还需尽可能减少机械化生产给农村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
“官民一体”是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理念的核心,在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和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农村政府还应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规划项目。规划需要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建设项目需要在严格落实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乡村发展目标,因此,从规划和建设两方面来讲,规划是前提,而建设是整体生态型美丽乡村的项目核心。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环境优化、村庄用地布局等方面。
三、生态型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本文以浙江安吉乡村建设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规划范围内的主体建筑、环境优化内容、村庄用地布局等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3.1主体建筑
浙江安吉乡村的主体建筑大多为新型建筑,在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设置了保温结构和装饰模型,对老式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扩建和重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调整。控制建筑立面与住宅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之后,施工单位还增设了多个保护性装置,以烘托建筑特征为基准,将新型建筑的主体高度提高了2、3层(如图1所示)。同时,农林、农田以及其他景观建筑结构还需进行拓展改革,山体公园和休闲活动广场应联合相关经济项目发展,与传统发展项目不同,旅游开发建设可以帮助农村经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1 递铺镇横山坞村主体建筑设计样图
3.2村庄用地布局
主体建筑特征确定之后,村庄的用地布局也需要进行逐步改革,无论是结合经济发展,还是策划经济项目,景观环境是必须围绕主体建筑,形成一个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生态景观建筑群(如图2所示)。在核心景观的带动下,一系列规划服务项目设施也应随之增加。以景观轴为中心,各农业种植、经济建设项目为景观节点,如鱼塘、驳岸、生态公园等。在浙江安吉乡村的生态农业基地上,核心景观是由生态公园和新型建筑构成的,不仅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空间的责任,还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与景观建筑交相辉映的还有公共服务建设,在核心服务项目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下,村民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创新式发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从目前来看,生态环境与新型建筑景观建设已成为浙江安吉村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图2 递铺镇横山坞村功能建筑规划示意图
3.3空间环境规划
在新建住房中有很多农具、储藏、养殖禽类的空间设计都需要进行“增值”设计,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选择不同的空间环境,每个村民居住空间应形成高度的统一性,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道路系统、水利工程、农田建设、道路景观等方面的空间结构调整(如图3所示)。公共活动空间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需按照考察内容完成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对特色传统建筑――文化古寨、宗祠实施保护制度,以居民建筑和旅游景观为机理的双重结构模式,可以突出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地形特点,使形成的空间环境与传统乡村形态呈现和谐统一的发展关系。
图3 递铺镇横山坞村空间环境规划示意图
结论:通过上文对生态型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从本质上讲,乡村的美化过程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上,也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乡村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地区,在地域经济上虽然存在薄弱环节,但是其发展的意义和公益能力却非常重大。因此,要创建生态型美丽乡村不仅要注重考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需在整顿农村经济建设空间结构、环境上多下功夫。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在乡村建设中与农村居民做好沟通,让农村居民可以加入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周源.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9):110-125.
[2]季秀丽,陶涛.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对策研究――以安吉天荒坪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12(07):109-114.
[3]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11,12(23):110-130.
[4]马玲燕,肖淑娟.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14(04):109-114.
[5]葛丹东.基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9):179-183.
关键词:乡村建筑;生态设计;秦巴山区;生态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人们对乡村生态建筑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而且很多建筑师认为生态建筑是建筑技术解决的问题,脱离建筑设计本身。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四川通济镇大坪村建筑调查及示范工程的建设得出,生态建筑设计应关注人居环境适宜性,解决乡村建筑功能便利性、空间舒适性和环境舒适性,同时考虑到地域建筑风貌与文化传承,以及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建造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适宜性等问题。
1乡村建筑生态设计构思与理念
运用建筑技术设计的生态理念,结合居民原有建筑文化,针对民居现状,提出合理的组合设计方案,以最经济的方法最大程度改善现有民居,使其成为建筑形式组合多样、形态适应地貌环境的原生、节能绿色山区乡村建筑。
(1)适应山区地貌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土、石、木、瓦材料,结合当地建造技术与现代建筑设计技术,形成适宜当地地貌的建造技术,合理回应山区地形地貌,有效地利用高差组织院落建筑,突出秦巴山区传统民居高低错落的建筑风貌。
(2)适合村民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建筑形式。综合利用资源,在当地传统“三间”房的居住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解决人、畜、卫生间及庭院布局的问题,根据生产需求增加生产用房,按照舒适、健康、美观的原则,科学组合设计,适应山区乡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较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村民的生活要求。
(3)节能的建造技术。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以简单易造、可行的、直接受益形式的开窗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同时集中解决冬季保温的热环境问题;提高室内采光、通风的设计要求,初步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条件,形成优点鲜明、经济适用的新型乡村建筑。2通济镇大坪村示范工程概况
通济镇坐落在彭州市西北25 km、成都以北65 km处,地处川西龙门山脉之玉垒山脉的天台山、白鹿顶南麓,湔江之滨;东与葛仙山镇、楠杨镇、丹景山镇接壤,南与新兴镇以湔江为界,西临小鱼洞镇,北靠龙门山镇、白鹿镇。通济镇境内山峦起伏,绿岭满目,林海延绵。
通济镇大坪村海拔为805~2 484 m,大坪村所在地约为1 400 m。通济镇境内日照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3 ℃左右,最高气温月为7月,约为22.1 ℃;最低气温月为1月,约为2.4 ℃,气候温湿,雨量充沛。
通过对大坪村的驻村体验和调研,原有乡村建筑存在的问题如下:
(1)现有的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不够紧密,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和现行的建筑材料,不利于抗震且造价成本过高。
(2)建筑平面功能单一,空间形式不利于冬季保温;建筑与庭院的生态系统布局不合理等缺陷。
(3)建筑技术措施简陋,围护结构简单,外墙开窗较小,室内自然光照度随房间进深下降较大。3地理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为保证秦巴山区乡村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在自然环境方面应首先满足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协调。
3.1地形地貌的回应
大坪村自然环境优美,山峦叠嶂,因此村民的居住模式一直是分散而居。新建的民居沿袭了建筑风貌与周边山体环境保持浑然一体的协调性(图1),建筑随山势而布与自然山体保持适宜的比例尺度,竖向层次分明有序。
图1建筑与环境的适应
Fig.1Building Adaption to Environment处理遇到地形有高差的地方,建筑和院落需要一定的延展空间,可以解决地形带来的高差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院落适应相对平整的用地,改变建筑的形式来适应地形的高差变化(图2);另一方面是用建筑适应相对平整的用地,用院落来联系不同高差的用地(图3)。虽然地势的变化对各建筑的建造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建筑的造型和空间变化相对丰富,与自然地理环境也结合的更加紧密,凸显建筑与地理环境的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区乡村建筑。
由于大坪村海拔较高,山路简陋,运输成本高,砖、混凝土等材料不适于该地域。但是当地森林资源丰富,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沿用木骨架结构与灰色小青瓦屋顶;由于大坪村周边盛产林木,竹子资源丰富,加工简单易行,采用其作为围护材料具有简便、经济、透气,与山林景观和谐一致,因而广泛用于过去和新建的民居外墙围护面(图4)。设计时可以考虑结合夯土使用,以木骨架为结构,外墙抹灰作为隔墙,可以提高房间保温、隔声效果,降低建造成本,起到保护大坪村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实现人与环境共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4.1科学的规划选址
大坪村村落的规划选址及单体规划设计中采纳了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理念。大坪村坐拥天台山,面对龙门山,左携双狮山,且听流水潺潺,右枕白鹿山,即东、南、西、北各有名山环抱,聚落在中央,凭借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村民选址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村落选址和布局具有明显的地理适应性,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同时又是村民在聚落建设过程中自发建设和模仿改进的聚集结果,利用传统的技术,就地取材,顺应地形地貌,构筑自己的住所,以抵抗气候条件的威胁。科学地选取有利的风土、水文、气候、视野、方位、环境等,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环境,符合天、地、人融合共生及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局面。
4.2合理的建筑布局
由于长期受到成都平原汉民居文化的影响,大坪村建筑形态分为双坡顶和单坡顶2种。建筑单体采用矩形平面,外立面沿袭建筑底层为竹笆墙围护的做法,局部土墙灰白清雅,结构清晰,2层较通透,可兼做储藏,形成独特的山区民居空间形态,如图5所示。
Fig.5Single Building Space Layout汉文化中以伦理代替宗教,体现在居住模式上就是中轴对称为明显的标志,建筑单体采用矩形平面,一户三开间,中间为堂屋,贯通整个进深,左右为分隔的卧室、厨房,形成一字型布局(图6);或将厨房、餐厅、卫生间及其他附属用房位于主体一侧,形成L型布局(图7);根据各家人口规模及经济条件,也可在主体建筑的另一侧增加卧室,供儿女、亲朋好友居住,形成U型布局(图8)。在秦巴山区的居住模式布局上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的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居住理念,同时这种布局形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一进院的四合院形制,布置灵活,建筑向环境开敞,正如巴蜀人的性格,热情好客。
为了更好体现大坪村山区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节能、节材的原则,采用木结构体系(图9),木板竹笆敷土墙。结构形式的灵活变换,采用近似于穿斗式木构架,与传统的穿斗式木构架有一定的区别。在需要营造大空间时使用抬梁式,在需要划分小空间时使用穿斗式,穿斗式结构的质量较轻,对抗震也是很有利的。
5.1建筑保温
设计中为了减少冬季对建筑的影响,建筑北墙较封闭,设置小窗或不开窗,南墙设置较开敞的大窗。由于大坪村冬季建筑室内的温湿度与室外接近,居民有2个月都需要通过烤火过冬,原有的居住形式是夏凉冬冷山区发展和延续下来的,因此冬季保温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为了改善传统墙体的冬季保温性能,可将墙体改为夹土或夹聚苯板保温墙(图10),以减少冬季热量损失,同时还可利用阳光间使房间温度升高,延缓冬季热量损失。
Fig.10Polystyrene Board Insulation Wall在厨房设置火炕,利用做饭的余热加热炕面,从而使室内温度升高。火炕既解决了做饭热源,又解决了取暖热源,热效率高,节省能源。
5.2太阳能的利用
住宅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楼梯间屋顶平台上设置太阳能集热板,除了提供日常热水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所得热水,在冬季进行地板低温辐射采暖,或在正房端部附加阳光间,可以有效地改善冬季民居室内的热环境,减少对自然林木作为取暖能源的砍伐。
5.3自然通风组织
门窗设计时考虑利用夏季主导风向,在平面布局上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通过模拟试验,夏季房间全部开窗时,当室外风速为1.3 m・s-1时,两层平面各房间风速分布较均匀,在厨房和堂屋空间组织上有利于形成竖向热压对流,这也符合大坪村夏季湿度较高的特点。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大多数情况下,室内热环境基本可满足热舒适度的要求(图11),设计时仍采用原有的横向矩形开窗形式,尺寸选取通过对现有建筑模型的分析可得,其主要房间堂屋、卧室的采光系数都小于2%,房间内的照度变化与采光系数变化相一致,所有房间采光系数平均值为21.98%,照度平均值为915.77 lx,在设计新民居时需考虑到光环境的舒适度,尽量降低房间的开间(达到3.6 m)和进深(5.1 m)并增加开窗,使得1层房间采光系数在6%以上,采光系数平均值达到38%,2层由于出檐的原因,采光受到影响,采光系数为32%,照度均匀值为0.16,如图12所示,檐口宽度可改为1.2 m。
设计简易的山泉水储水系统,并通过简易的净化过滤系统将山泉水作为生活用水,从而保护整体水环境以及大坪村水域资源。对于庭院的生态系统,可将卫生间单独设置,改善卫生环境,同时家禽的粪便、植物的秸秆都可以作为沼气材料。6结语
乡村民居建筑的生态化特点,即节能、节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必须是在满足建筑安全、经济、舒适、美观等条件下才能得到实现。按照上述策略设计的新型生态民居已在大坪村建造完成,村民全部搬至新居,使用效果良好。表明生态民居设计中结合气候、文化、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是实现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References:[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Research Center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d Habitat, XUAT.The Green Building[M].Beijing:China Planning Press,1999.
[2]许娟,刘加平,霍小平.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J].华中建筑,2011(8):124126.
XU Juan,LIU Jiaping,HUO Xiaoping.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y on Traditional Building in Qinba Mountain Regions[J].Huazhong Architecture,2011(8):124126.
[3]陈国阶,方一平,陈勇,等.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聚落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7.
CHEN Guojie,FANG Yiping,CHEN Yong,et al.The Re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untainous Area―Chinas Mountainous Settlement Research[M].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2007.
[4]成辉,胡冗冗,刘加平,等.灾后重建乡村建筑的生态化探索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9(10):8689.
CHENG Hui,HU Rongrong,LIU Jiaping,et al.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ural Architecture[J].Architectural Journal,2009(10):8689.
[5]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WANG Zhenfu.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0.
[6]闫杰.陕南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4):221225.
YAN Jie.Th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Shaanxi[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2009,35(4):221225.
[7]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JING Qimin,ZHANG Lian.Chines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M].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7.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农村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更趋合理,尤其是引世人瞩目的乡镇企业的崛起,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但也对农村生态系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发展过程表明,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开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清洁水短缺,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影响了生活和生产用水;对环境造成的物理性破坏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景观,如厂房、道路的建设,使的耕地的减少。另外,区域建设项目一般位于农村地带,如油田、煤矿、水库等建设项目的开发,也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状调查包括农村生态系统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监测、样品分析及数据汇总整理。二是生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三是环境质量预测及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四是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和建议。其详细工作程序见图1所示。
1 现状调查
1.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1.1 自然环境
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地貌、动植物等基本自然环境要素。
1.1.2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村数量、分布人口数量与密度,农村经济结构及构成,资源、能源利用,耕地及主要农作物产量,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文物、人群健康状况等。
1.2 农村生态系统
1.2.1 土地资源
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土地利用构成及分布(农、林、牧、副、渔土地面积及其生产状况,主要农作物、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单产及耕作制度,城镇、村庄、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土壤类型、数量及分布;成土因素及成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土壤性状,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源(工业与农业),土壤污染物(有机毒物――有机氯,有机磷农药,酚,石油类,苯并芘等;重金属――Cd、Hg、Cr、Pb、Cu、Zn等;非金属毒物――砷、氟、硒、硼等;放射性元素――铯、锶、铀等;有害微生物――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菌等)。
1.2.2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四季特点,年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降水量及时间分布,日照天数,日照时数,有效辐射总量,积温,主次导风向及频率,风向风速时间分布,大风天数,无霜期天数,灾害天气(如台风、旱、涝等)。
1.2.3 生物资源
(1) 陆生生物
A、植被。调查内容包括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及受害情况,植物分野生的与人工的,木本的与草本的。
B、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动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C、农作物、果树及家禽。调查内容包括农作物、果树数量及种类、分布;家禽数量及种类。
D、微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2) 水生生物
A、浮游植物。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初级生产力。
B、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所组成。调查内容包括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
C、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泥中的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D、鱼类。调查内容包括鱼类种类、数量及分布。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噪声及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若本项工作与上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同时进行,或有近期的这方面资料,就可以不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只要收集有关资料即可。有关这方面调查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参见有关文献、规范。
2 生物质量现状评价
2.1 植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即长势)对照本地植物地带特点或历史进程进行环境的综合评价。
(2) 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物种多样性”就是利用物种种类和每个物种的个体量来反映某地区的植物繁茂程度。通常天然森林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受人力干扰或环境污染地区的多样性指数往往较低。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常用公式有两种:
式中符号同①式。
(3) 根据植物内污染物含量进行生物环境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同其它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的方法一致,只是植物体内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因无统一标准,常采用清洁区内同种植物叶中某种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2.2 动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普查数据评价,即利用一定距离内某种动物出现的个数来表示。通常根据敏感种类的普查数据评价环境数量,普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普查指数=N/M
式中:M――计数的距离;
N――看到的某一个动物种的个体总数
(2) 也可以用多样性指数评价。
(3) 根据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评价。
2.3 微生物评价方法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评价,如利用菌落数可以评价大气清洁度。
3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是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环境与生物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研究的内容很多,侧重点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如(1)道路建设对道路两侧的生物影响;(2)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3)噪声对禽畜的影响;(4)污水灌溉对农作物的影响;(5)污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6)大气污染对果树的影响;(7)大面积基础建设造成植被与景观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与效果;(9)植物对噪声的减缓作用;(10)污染灌溉对土壤的影响;(11)生态环境改变对动物活动及分布影响等等。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类比法;二是计算机模拟法;三是经验法。类比法就是通过现有项目与已建成的类似项目或同样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后,分析现有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计算机模拟法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建立排放污染物数量、种类与生物数量、种类之间的计算机模型,进一步预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验法就是根据现状调查资料及有关生物抗御干扰,或对干扰产生反应的能力,由有经验的生态学专家应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估计项目建成对生物环境的潜在影响。
4 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
对建设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加强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2) 对未能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加以治理,使其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 合理配置人工植物群落。在大型建设项目和新城镇开发中,人工植物是对自然植物破坏的一种恢复手段,同时种植适当的植被,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鸟类和其他野生栖息地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在缓冲、过滤、减轻噪声和空气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提高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根据计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性质、种类、选择相应的抗性强、吸污力强的树种,起到固定(吸收),转化的作用,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如,每公顷刺槐可吸收有害物质氟化物3.4kg,吸收氯为4.2kg,每公顷核桃树叶可吸收320.8mg的Pb;6.44mg的Cd。
(5)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布局。如建设农田防护林带,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和果树;加强耕作,恢复土壤中生物群落,提高生物降解能力,提高土壤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 史宝忠编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培训教材(试用)内部资料[M]. 1994.6.
[3]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编著. 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