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给居民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居民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在我国,随着近年来社区教育的兴起,部分试点地区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社区教育不仅承担着文化补习、技能培训等内容,同时还承担起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1]

本文在总结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国内南方发达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秦皇岛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界定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式,达到预防心身疾病,促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的社区心理工作模式。具体的说,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发展,培养其健全人格;保持成年人的正常发展;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病态人格、精神发育迟滞;消除引起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心理的因素,预防各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居民乐观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态。

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国内外发展概况

1.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发展概况

1.1国民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观念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危机前的心理干预)普遍受到重视。例如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社区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据了一席之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与社区医疗一样得到了普及。德国在14岁以上的居民中,接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人数已经达到千分之二点二。

1.2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国外关于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外部的问题、内在的问题和总的问题。研究发现,经过社区心理健康教育,预对象从平均分、临床表现率、病例种类都出现减少,情况均得以改善

1.3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许多国家都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国庆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表明,“开放式提交系统(允许任何人,包括人和病人本人通过电话或信件联系预约服务,让其具有优先权)”与“封闭式提交系统”(由社区医院转入心理治疗中心)开展干预服务相比,前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1.4具有稳定的课程形式及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

西方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形式多样,除了咨询、还有团体辅导、课程讲座做等多种形式。特别是课程已成体系。

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一般由多学科工作人员组成,具体可以划分为志愿工作者、中级专业人员和高级专业人员。在加拿大,越来越多的曾经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如今在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几乎占到了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一半

2.秦皇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北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经过对于我市部分社区的调查,我们发现,秦皇岛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心理健康服务范围狭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问题矫正,忽略了居民发展性需求,社区心理干预群体有待扩大

秦皇岛市社区教育主要是针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治,而在现实中,社区居民中家庭妇女的情绪情感、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社区居民的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社区家长对于子女教育心理等有着广泛的需求,心理健康服务群体有待进一步扩大。

而且社区推动活动很多时候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动形式,百姓参与度不高,如何真正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吸纳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来,值得进一步探索。

2.2缺乏心理健康的稳定的专业队伍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大多数的社区没有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规划和教学设计。即使有心理健康服务,也仅是停留在“搞个活动,做个讲座”的小教育理念阶段。社区教育“硬件”与“软件”的发展很不平衡。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缺乏连续性。

此外,社区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其所属社区内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家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2.3缺乏资金来源

资金缺乏不仅是秦皇岛市各个社区的问题,也是国内社区教育的一个共性问题。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短缺,有的只能靠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或者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项目收取成本费的形式维持经费来源,由于经费短缺,也使得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不起来。[2]

三、秦皇岛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针对秦皇岛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研究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1.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宣传,加强广大社区群众对于心理健康的科学观念,提高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水平。

2.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管理机制,避免多部门负责,责任分散的问题。

3.由政府部门建立专项资金,解决资金短缺、活动经费短缺的状况。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1.1许多高校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视度不足经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高校体育类专业当中,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学时太时、设备不足,以及师资配置不合理体现出学校有关方面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要性的意识不到位。在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当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即侧重于学生的体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关注的则较少,这就导致了体育类学生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的不利。例如,某高校对于篮球专业的学生,所设置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篮球技能的训练课程,如何进球、扣篮等等,缺乏关于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遇到紧急意外伤害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暴露了忽视学生基本的自我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之培养体系上的缺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1.2体育保健与康复施教范围小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施教群体的乏味来看,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生理残疾的学生人群当中,这样的范围是非常的小的。其实在体育教育当中,不只是那些体弱病残的学生需要学习体育保健和康复的知识,生理健康的学生也需要。体育教育的更大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设置的学科。例如,营养卫生、急救常识以及合理运动科学健身等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的,如果只放眼于狭隘理解而忽略更大群体的需要,势必影响体育与健康教育目的之实现。

1.3体育保健与康复心理课程较少综观当前高校所设置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大多是生理类课程,也就是说对规避身体伤害方面的教育较多,但关于心理方面的保健则做的较少。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为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因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达到标准而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所使用的方法不得当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排解的话,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容易使学生轻易就放弃自己所追求的梦想。例如,在短跑训练中,很容易就出现韧带拉伤的情况,而且因为亚洲人的体能特点,也很难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奔跑,所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灰心丧气。而在体育保健与康复的课程中却没有帮助学生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失落和挫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改进措施

2.1加强认识,积极设立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没有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上的短板,所以加强这一课程的认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并着手工作使体育保健与康复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必学内容,以及体育保健康复学科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其次,校方和老师还要意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体育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认真考虑将课程列入到教学设计方案当中。最后,校方必须将此付诸行动,如果不能付诸于行动,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空想,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建立校方领导和老师对于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认识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组织研讨会,或者是在学术年会论坛,通过宣讲、实物展示等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使之在学校中就会与校方领导和老师探讨这个问题,从而掀起一股重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风气。

2.2扩大范围,使这门课程惠及全体体育类学生时下高校所设立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惠及的学生范围还是十分有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体弱病残的学生固然需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的课程帮助、引导他们自信、顽强、健康的成长,难道身强体健的学生就不需要吗?难道他们在体育训练、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吗?答案当然是否。因为在体育训练当中,即使是身强体健的学生,也会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遭遇到许多的挫折,他们也需要指导和帮助。所以高校必须括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体育类学生当中的施教范围,必须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能够对每一个体育类高校学生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江集所有体育类高校学生的最佳方法就是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例如,高校在教学设置中,明确规定必须为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或者是直接向国家申报该课程专业,使其更加规范化。

2.3增加内容,心理教育列入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以往的教育实践表明,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为当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态度等,才能够使他们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不仅有必要的体育卫生、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和康复体育等知识,更要有心理知识保持心态平衡面对挫折。所以,必须在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体育教育当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积极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坚强的个性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的帮助非常的大。例如,在羽毛球训练当中,学生必须自己单独的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这些训练通常使他们感觉到很焦躁,而且因为经常进行单独的训练,他们的团队意识就不及篮球和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学生强,所以在为学生教授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摆脱焦躁、烦闷的情绪。

2.4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社团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信心提高自我发展潜能以及拓宽专业知识培训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效果。例如所在学校阿坝师专(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筹>),成立有“同一健道美道协会”、“心理协会”等学生团体,响应校方关于学生社团作出的“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的号召,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康复技能竞赛”、“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育保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保健康复知识方面,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好评,并在公共体育和专业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结语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越来越高规格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人的所有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基础的素质,也是人的核心素质。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后,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驾驭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性地从事工作。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主渠道则应是课堂教学。我们的教育除了传统的知识教育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目标。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德育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呼唤,而且符合历史学科的内蕴和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故而既必要又可行。

一、利用历史知识,加强挫折感教育,培养顽强的意志

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

1.学史以自强。

(1)坚持目标,矢志不移。汉代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美国罗斯福总统,面对大萧条时的自信:美国所崇尚的自由精神、自由资本主义不是已经失败,而是尚未经受考验,充满了自信;而今天的金融与经济危机,你仍然可以看到罗斯福的影子:我能,我们能,这是奥巴马。这是美国精英阶层,那些拥有决策权的精英阶层展示的自信。

(2)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即个体受挫后对原来的目标作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如鲁迅在21岁时就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要当人民的孺子牛。为实现终极目标――救国救民的理想,鲁迅几次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入军校、学矿业、攻医学,最后选择文学创作的道路,用战斗的笔来唤醒民众被麻痹了的心灵,即使面对的子弹,他也毫不畏惧,战斗不息,成为一代思想巨人、文坛泰斗。

2.学史以明志。

学习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是人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折射出人的智慧和谋略等,给后人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规划着自己的未来。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以此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为典范,如法显的不屈之精神;苏格拉底以不朽的哲学智慧启迪人类;马克思以无以伦比的创造开辟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中学生“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中学生立志的热诚。

二、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指数。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两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成才、成功的必备情操,也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历史课就是发扬民主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1.语言和信心激励。

在历史教学中我经常用这样的语言鼓励激发学生努力成功:“你们能行!”“你很棒!”“你们让我太吃惊了,我要努力学习了。”……这样的语言学生听了很高兴,知道老师在信任他们,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2.关注学生,历史课上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做出自信的反应。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先易后难,逐渐进展。当同学不能说出准确的答案时,教师不是让学生终止思考而是耐心引导,由浅入深,最后自然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3.开展“开心一刻”活动。

开展“开心一刻”活动,课堂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笑话、谜语,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培养学生心理教育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这些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激励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致,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知识的丰富性、趣味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这样便把历史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又蕴含着心理教育因素,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和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为下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关心他人,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是初中生在人际交往素质方面的严重心理缺陷,也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需环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在讲述《社会生活的变化》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合作,将学生分为衣、食、称呼、行四组,每五到六人一组,可以在网络收集资料,也可以通过文献搜集资料。每组分工明确,时间为一周,最后汇报成果。在自主学习中展示风采,他们的课件精美,令我折服。这次活动使我深深认识到我们不能单纯地以一次考试成绩论高低,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在上面的“合作式”教学中,当遇到困难时,由学生自己合作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通力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学会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培养其竞争意识。这些好的品质,对其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课外,教师应积极组织历史活动课,点燃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热情,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若单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便容易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新,无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适时地展开历史活动课,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身心上的愉悦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恰当地利用乡土资源,如山海关,带领学生走进长城,相信学生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现在社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人的发展也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寿欣,张秀敏.中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及对我们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1,(3).

关于心理健康的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制订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努力做好课改实验工作。

我校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和汕头市《普通高中一年级课程开设指导方案》,按照汕头市教育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原则,并结合我校高中生员、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新课标的学习、研讨和实践。

1、参加培训,积极研讨,更新观念面对势在必行的新课改问题,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更新观念。因此,开展高中新课改实验工作,首先必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加强学习,认真理解新课标,彻底转变教育理念。使教师领会新课标的思想,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其次是让教师在各种培训和自身的学科教学实践中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从而能够更新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主动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成立领导小组,初步形成方案我校在校长领导下,班子成员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加强管理,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各部门分工落实,明确责任,积极配合,推进课改工作。

3、落实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过程实行学段制与“模块”这一课程核心概念相联系。学科内容划为模块,每门学科每周4学时,一个学段36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内容。每学年共4个学段,三年共12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新课,1周复习考试。

二、积极稳妥搞好常规教学工作

首先,严格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1)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教导处一如既往做到把好“二关”:一是把好教学环节关,要求全体教师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提出“四要度”,即导入新课要有强度;讲授新知识要有参与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巩固练习要多角度;课堂总结要高浓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向45分钟要质量。认真按时按质批改作业,做好培优转差工作;教导处通过开展作业、教案大检查,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领导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分头深入课堂听课,并认真评课,及时评议、总结了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了课堂效益。通过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的反馈材料,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把好了教学环节关。二是把好测验考试关。高一按照新课标要求实行期中考核、期末考核;高二、高三实行阶段考,教导处制定严密的方案,交叉监考、交叉评卷、登分,写出成绩分析,认真总结,使每次考试都能真实反映出教学实绩。特别是高三级的各班科任老师,既上好课,又出好卷、评好卷,使每次考试都确保了质量。

(2)班任要求全天坐班,认真做好早读、午习、课间操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工作;每位科任每周要求两天到校值日坐班,科任能够积极配合班任、领导做好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每天下午放学后到校务处向值日领导汇报当天值日情况,保证了管理质量。

其次,配合校长室强化教师管理。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之火的传教士,文明之火必须在教师手中永放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并用自己学习的精神影响和鼓舞学生,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本学期教导处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强化教师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工作,效果很好。

(1)教师基本能做到“三勤”:勤读书,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学习更多的知识,跟踪他们所教学科知识的最新进展,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教学管理,了解教改动向,掌握教改信息;勤思考,去伪求真,去粗存精,探索规律;勤总结,日积月累,由量到质,认真总结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这样做,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教师对学生能做到关心、关注、关爱,确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心理、家庭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裨使学生能打心眼里希望用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关怀。

(3)举办职业道德教育系列活动,使教师树立安教、乐教、善教思想,形成“勤、严、细、实、全”的良好教风。实行“三定”(即定编、定员、定工作量)和“三制”(即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激励教师“创优争先”。提高教师心理和身体素质,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和心理教育理论。从而使整支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

(4)积极做好青年骨干力量的培养工作。学校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鼓励青年教师终身学习,多做贡献。此外还发动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文章和教学设计,每位教师上缴“最佳一节课”教案及论文,并总结评比,从中挑选优秀论文和教案作为学习的典范,重视总结推广教师自身的经验。同时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函授、自学考试,接受继续教育。

三、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

(1)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争取多让老师走出去,开拓视野,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校各科组都有老师往市、区其它学校参加听评课活动及参加市、区学科会议,人次达155之多,这些教学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2)各教研组,都能拟订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积极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教学活动及各级各科的竞赛活动。本学期各教研组举行公开课节数:语文组3个,英语组3个,数学组3个,物理组3个,生化组2个,政史地组3个,图音体组1个。各教研组开展的竞赛活动有:语文组读书月征文活动,高二级数学竞赛(第14周),高二级英语综合知识竞赛(第14周)高中生作文竞赛(第16周),高二级生物化学综合知识竞赛(16周),物理学科动手动脑竞赛活动(第17周),效果显著。

(3)认真搞好理化实验室建设,本学期各级理化的实验课都能全面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继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健全美术兴趣组和音乐兴趣组的活动制度,本学期成立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能定期安排组织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加大力度抓好中、高考备考工作:

(一)坚持抓早、抓细、抓落实

1、早补课从7月底开始,我校高、初三毕业班就按照上级的部署开始补课。每周上6天课,每天6节课,每周共计36课时。从新学期第一周开始,就一直坚持星期六补课,以时间和汗水换取效益。高三级在去年“夯实四科,突出选科”的基础上,提出“以综合科作为新的分数增长点”的口号,星期六补课每两周综合科测试一次,各科的客观题由原来的6小题增至9小题,每小题为2分,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训练题量,以考促练,以练来夯实基础。并要求教师做到逐次分析,查漏补缺,以求提高。

2、早摸底暑假补课结束后,我校就对高、初三毕业班进行统一摸底考试。本次考试,按高、中考的题型、题量、难易度、区分度命题,考试后综合排名,排出前100名学生,为以后挑选重点学生对象做好准备。以后每隔一个月将进行一次综合性统测,并及时认真分析对照,肯定成绩,查找薄弱环节及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往往使部分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至于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的人乐于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地和建设性地发挥其智慧和能力,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实,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高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学校能积极发挥政教处、团委会、教导处、学生会、班主任以及黑板报、广播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先进的心理学成果,指导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安排复习;提高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考试的临场习惯,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正常的水平;能教育学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的得失成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抓教学、抓备考,不能放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之中能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证以高昂的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力图让学生们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

(三)掌握好上新课及复习旧知识的关系,精心设计好复习程序高三这个学年,语文、英语、政治要授完新课,让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关。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各选科仍有讲授新课的任务;初三级仍有繁重的新课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认真学习“大纲”、“考纲”及高、中考试题,关注高、中考新动向,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第一学期末认真组织好区性统考,并做好了质量分析工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在备考中具体从两方面着手:

1.重视做好上学期“二个阶段”、全学年“三个小冲刺”和“四个加强点”的工作。

(1)“二个阶段”(上学期1—14周,15周—期末):由于存在条件限制,各科授新课进度比较慢而且也不平衡,到上学期第13周(除语文科尚欠第6册外)各科大致完成教学任务,第14周举行阶段考试,检查此前备考工作效果。15周起至20周星期六下午,安排各科测试,每个下午一个学科,五个下午完成一个周期的测试,要求科任评卷后用2—3课时进行评讲,让学生把应掌握的知识点落到实处。其中第18周举行语、数、英、政四科毕业考试,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情况做一次检测。

(2)“三个小冲刺”:以“上学期期末考”、下学期“一模”、“二模”为分界,在学生中掀起三个小冲刺,要求学生从自身的成绩出发,确定每一个小冲刺的奋斗目标,力争每次考试得分率提高5%—10%,围绕着目标努力学习,以期达到甚至超额。

(3)“四个加强点”:

①加强早读、午习、夜自修的管理,使学生既科学合理又充分利用时间。

②发扬和加强团队精神,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要求高三教师多与各科组的老师交流,多阅览相关资料、上网并结合高考动态和学科特点,备好复习课,写好教案,使每节课内容充实,弹无虚发,有的放矢,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益。力争高考实现大冲刺大飞越。

③始终坚持加强教研考研力度,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均衡发展。要求高三级教师密切注视新课标与高考命题动向的关系,习题及时渗透新信息。从下学期开始加大“推进中层,提高上层,扶持临界生”的分类辅导力度,争取提高“含金量”和全面丰收。

④加强后勤服务前勤的工作,多关心师生生活,制订高考奖励方案。

2.搞好三轮复习,狠抓四个环节,夺取高考新胜利。备考各主要时段安排初定为:

(1)第二学期3月中旬前完成第一轮复习,迎战3月份汕头市一模。

(2)3月下旬至4月底,完成第二轮复习,迎战4月底或5月初汕头市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