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8
Investig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WANG Le, LI Ling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se "survival of the state preschool teacher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Jiangxi Province 520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level is generally not high, initial and secondary level education to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academic education to college-level post in the majority. Widely recognized national traini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help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not enough to recognize the role of kindergarten. From career planning point of view,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ll continue to adhere to work on career prospects are optimistic, and had further education needs.
Key words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0 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①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也有一套在幼儿教育、保育方面的系统知识与能力,同样需要获得专业的成长。然而,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属于较为薄弱的一块,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为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专业发展及职业规划情况,来找到目前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对策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借助国培计划的开展,调查了江西省南昌、抚州、赣州、景德镇、九江、吉安、高安等地区183所幼儿园的参训教师520人,其中女性513人,男性7人;公办园203人,民办园317人;城市教师313人,农村教师207人。
(2)工具与方法:本研究在参考李金英《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②的基础上自编了问卷,分别从经济、工作、社会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
从学历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57.89%的教师初始学历仅为高中或中专层次。但在参加工作后,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再次进修并提升了学历,高中、中专层次学历者减少了22.89%,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者增加了9.23%。教师学历由参加工作时的高中、中专学历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大专学历为主。
通过交叉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学历起点的幼儿教师学历提升的具体情况。其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为372名,占被调查教师的71.54%。高中、中专起点的教师学历提升比率最大,达该学历层次者的39.53%;大专起点次之,达该学历层次者的17.90%。幼儿教师在学历提升方面呈现示出学历越低者,提升学历的行为越积极的态势。
2.2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在“所在幼儿园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的调查中,有42.11%的幼儿教师肯定了幼儿园具有很大或较大作用,但仍有45.19%的幼儿教师认为所在幼儿园的作用一般,即教师感受不到幼儿园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明显的帮助。
在“从哪些渠道获得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参加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常用的途径,其次分别为与同事交流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参加培训”之所以成为80%的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说明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幼儿教师切实地从中获益,得到了不少的专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国培计划的开展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幼儿园自身开展的教研活动影响力不足。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还有不少幼儿教师表示幼儿园很少组织真正有效的教研活动。
2.3 幼儿教师的职业规划
总的看来,有48.65%的幼儿教师打算继续在幼儿园工作,还有16.15%的幼儿教师想要自己创办幼儿园。因此,打算继续从事幼儿园相关工作的教师达64.8%。但仍有26.15%的幼儿教师尚未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学历的提升方面,有75.96%的教师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有学历提升意愿的教师占据多数。其中,打算自己创办幼儿园的教师深造意愿最高,达该选项人数的89.29%。可见,职业规划为园长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最强烈。
在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前景的调查中,有66.15%的教师持乐观态度,18.27%的教师持模糊态度。总体上,幼儿教师对于职业前景的态度是积极的。
3 讨论与建议
总体看来,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即使在参加工作进修后,仍以大专学历的教师居多。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幼儿园的帮扶力度不及国家层面的。从职业规划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仍将坚持在幼儿园工作,对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并有了进一步深造的需求。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给教师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虽然75.96%的教师表示自己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但在调查当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高达71.54%。这说明,幼儿教师虽然有深造意愿,但付诸行动者较少。因此,如何把教师的主观意愿转化为客观行动,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也听到不少教师对于学历的消极看法。
教师A:虽然我自己只有大专学历,但在我们幼儿园里,我的学历已经是最高的了。我们那里属于农村,大家学历普遍不高,还有一些初中生在我们幼儿园工作。所以我觉得学历提升不是很紧要的事情,我还不太感到这个方面的压力。
尽管这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与扶持下,学前教育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实际上,学前教育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同地域、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农村幼儿园、民办小规模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不高。处于这类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门槛低、要求低,因此,他们往往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讲,也没有学历的太多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对于本职业的科学认知,承认幼儿教师是一门有知识、能力要求的专业性职业,要从事好幼儿教师的工作,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注重个人内涵的提升,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保育服务。
3.2 给园所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 57.89%的教师(301人)认为所在幼儿园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作用一般或较小,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帮扶力度显然是不够的。纠其原因,还是不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不合格,上至园长,下至教师,都没有很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所致。
教师B:来到南昌参加国培,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也看了一些省级示范园,我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懂学前教育。我在这里听到的东西是我以前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接触的。这次学习给我的触动很大,跟一些公办园的老师沟通都有点儿脸红,总之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园长做为幼儿园的领头羊,如果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专业发展意识也不强,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幼儿园是很难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的。因此,园长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积极向外取经。要到一些办学较好的幼儿园里去学习经验,将学到的好的做法带回本园,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园长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本园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积极吸纳最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全园教师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3.3 给相关部门的建议
鉴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足,但实际行动力不足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导向上对幼儿教师有所引导。国家虽然一直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也规定了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但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仍然有许多幼儿教师未持证便上岗。
教师C:我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三年了,但还没有考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也没有催促我非要去考,反正周围很多老师都没有考,包括一些来了好多年的老师。所以我自己也就懒得考,但我也知道,如果考个证肯定会好些。
相关部门应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情况,推动幼儿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意愿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在落实的过程中,也能促进相关教师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保育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我们也看到国培计划开展以来,幼儿教师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高水平、有质量的职后培训,这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应该将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做成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方案,确保幼儿教师在入职后,仍然有机会继续学习,获得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3)规划项目《江西省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与改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JY3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5)规划项目《转型社会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特点研究――公办幼儿教师与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比较的视角》(项目编号:15YB162),2013年度南昌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y201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以下简称“幼师大专”)主要培养幼儿教师。近年来,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拓展通识课程、加强教育专业课程、重视教育实践课程、丰富自主选修课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1]教育实践课程作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是实现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教育实践中的实习又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瞄准教师运用、检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获取实践性知识、形成教师理念和角色认同、培养专业能力有重要作用。[2]我国目前教育实习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育实习这一薄弱环节已成为师范教育有待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构建高质量的适合本土教育教学的“校本实习课程”已成为幼师大专院校解决实习环节问题的关键点。[3]
一、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内涵
当前“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教育见、实习,并使之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4]从当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向看,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支撑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正在被专业发展本位取向取代。专业发展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体系应以教育实践为统领。教育实习作为职前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实践形式,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
幼师的教育实习是指幼师生为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及特点,巩固、实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初步的工作能力,找到自身职业的差距,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解和热爱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因此,幼师大专的实习课程是指幼师大专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锻炼和促进学生初步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而选择的与幼儿园工作内容相关的实践教育内容及其过程的总和。其外延包括幼师大专第五学年的校内实践、《幼儿园实习指导》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的内容及过程。
校本化是指学校及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地区的特点和需要。校本化实习课程是指将国内外幼师大专院校典型的实习模式、内容、方法等再加工、再创造,开发出符合本校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又能突出本校特色的实习课程。
二、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施理念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规定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培养的幼儿园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应该不少于18周。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实施校本化实习课程应秉承如下理念。
(一)建构性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不能对学习者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接受学习的,不仅是水平不同,更为关键的是类型和角度不同,故不能设想所有人都一样,而应以各自背景作为产生新知识的增长点。“知识不是统一的结论,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由于每个人按各自的理解方式认识客体,因此它是个体化、情境化的产物“学习是指每个学习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建构起对某一事物的各自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5]
实习前,学生的认知结构局限于书本化的理论知识;实习时,实践内容与其原有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化和深刻化。因此,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方法时更应倾向于让学生去发现实习中的教育教学现象,以自己的经验去建构教育现象的意义,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个人化经验,而不是局限于被动地完成统一的实习任务和应对实习环境。
(二)情境性理念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相互作用,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包括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与学习共同体。
在实习情境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核心成员。总之,校本化实习课程中学生与实习内容的相互作用方式、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流方式尤为重要。
(三)“全实践”理念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秦金亮教授探索开发了“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实践整合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也就是说,“全实践”就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6]
“全实践”理念的理想追求在于使学生在步入教学一线之前就获得教育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7]学生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性反思转化为内在、高度个性化、经验化的个人知识。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全实践”理念下受益的毕业生已然供不应求,其实践整合课程实施的效果非常明显。“全实践”理念为校本化实习课程提供了实证依据。
三、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习模式
(一)集中分散四位一体实习模式
所谓集中分散,即学校于第五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第十学期学生回到生源地按照就近原则选择幼儿园实习,两种实习模式在实习的内容、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采用共同标准。其中第九学期集中实习时间安排8周,学校在8周外的时间于校内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
四位一体化是指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评价一体化。目标一体化:立足一个目标不动摇,即培养幼师生的专业能力――观察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谈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评价能力[8]。内容一体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内容既前后衔接,又具有一定的层次变化,实习内容为一体化目标服务。实施一体化:共建一个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幼师大专院校、幼儿园协同合作的管理组织,形成幼儿教育实践和实习的管理网络,以确保幼师学生实习课程的完成。评价一体化:教育行政部门、幼师大专院校及幼儿园按照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建立具体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学生最终的实习鉴定按照师范实习指导老师、导师、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督导、班主任及同分区学生的多方意见综合评定。
(二)“双导师”制实习模式
第五学年第一学期集中实习时间安排在学期中间8周,该学期其余时间在校内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引入“双导师制”。由学校领导、学前教育教研组、班主任共同提出“双导师制”计划,师范教育专业部确定体现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实习课程内容和要求。集中实习基地为附属园与合作园。
“双导师”中,第一导师为附属幼儿园及合作园的骨干幼儿教师或教育专家,时间由双方灵活安排,指导次数3次以上,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帮助实习生全面了解实习基地情况、校外8周集中实习的职业指导。第二导师为校内专业课教师,指导内容主要是(但不局限于)校内课程实践教学指导、分散实习的区域督导。学生在8周的集中实习前需了解实习基地的教师、幼儿园基本情况,实习效益可能会有所提高。
因此,无论是校外8周的集中实习还是校内的课程实践教学都有导师给予及时的职业指导,实习效果肯定很好。学生在最后1学期的分散实习中也能更快适应幼儿教师的工作。
四、校本化实习课程分区督导评价机制
关键词:男幼教师;匮乏现状;原因;调适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但每个年龄阶段又有各自的特点,有本年龄阶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幼儿期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便有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性别角色意识并寻找自己模仿的榜样,从而使自己符合社会上认可的性别角色。[1]幼儿大部分活动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男幼教师的加入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多元模仿的对象。对幼儿健康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男教师粗放型教育方式以及男性性格特征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还有一点是男女教师相对平衡更有助于优势互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男幼教匮乏现状
近年来呼吁“给儿童的精神世界补钙”[2]的声音越来越大,然而男教师匮乏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1.从来源上看:学前教育专业男性学生的招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幼儿园教师主要来源师范类大专院校,然而由于男生自愿报考量和报考率低等因素,大专院校内学前教育男性学生的存在可谓“万花丛中一点绿”的真实写照。
以山东省聊城大学2011-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为例,以下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
2011-2013级男女生对比分别是1:79,1:18.67,1:19.从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男女人数比例,或许我们可以感到一丝安慰,男女比例1:18.67,相比2011级1:79来说,男生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相比2011年,近两年来男生人数略有上升,但我们也可以发现男生所占比例持续不前,没有进一步增长趋势。
2.从数量上看:全国范围内幼儿园任职男教师的数量屈指可数
根据教育部数字统计,我国现有幼儿园的女性专任教师比例为98.3%,男性仅占不足2%的比例,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全国男女幼儿教师比例为0.3:9.7,在大连的比例是0.05:9.95,武汉市的比例是0.6:9.4,在国内公认的教育最发达的深圳比例是0.04:0.96。[3]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男教师职业年龄短,流失率高
据一份对北京、上海、南京等120所幼儿园4576名幼儿教师,其中54名男教师的调研显示男教师平均职业年龄为3年4个月。[4]幼儿园中男幼师的“存活率”不足万分之一,被形象的成为“极品大熊猫”,即使有个别男教师也往往处于边缘化。[5]
二、男幼教匮乏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压力:讽刺盛行和待遇低下
“男阿姨”“阿舅”“男保姆”刺耳称呼中明显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对男幼儿教师的歧视态度以及幼儿事业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陈旧观念(幼儿教育被视为女性的职业)、薄弱的工资和生活的重担,这些方面注定了幼儿教育事业不会受到男性亲赖。
2.学校方面的根源:生源不足和特色课程欠缺
幼儿园内男教师的缺乏源于为其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学校。首先,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男性生源严重不足。其次,学校不能正确为男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没有给予男教师特殊的专业训练,体现不出男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特长,不能激发他们对这份教育的热爱。
3.幼儿园方面的责任:管理欠缺和关心不足
幼儿园大多数在男教师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在工作上,园长对男教师抱有较高期望,然而由于在校期间没能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经验致使实际教学陷入困境,从而面对园长的高期望手足无措。幼儿园缺乏合理定期的经验交流与指导工作,导致男教师入园后不能找到自己独特价值,不能准确定位。
4.自身方面的原因:自我认识和抗压能力不足
男教师不能及时发觉自己在幼儿教育上的潜在能力,对幼儿事业缺乏整体认识,不能下定决心长期坚持发展幼儿事业。同时缺乏一定定力、抗压能力和没有长期职业规划等导致容易脱离幼儿事业领域。
三、“引滦入津”解决幼儿园教师“阴阳失衡”调适策略
引滦入津本意是引滦河水进入天津,以解决天津市淡水供应不足问题。而在此滦字代表幼儿园的男教师,津此处指幼儿园。从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及青年教师和年长教师三个关系入手寻找解决办法。
1.聘用兼职教师:为专职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通常我们习惯将视野投向于专职教师的培养,就教师来源主要渠道的高等师范院校来说,他们以培养出终身投身光荣的人民教师行业的学生为使命。然而我们忽视了兼职教师作为一股新鲜血液的强大创造力,更忽视了兼职教师可能创造的多样化。那么我们可以“引滦入津”将视野投向在校男大学生,成立“孩子王联盟”。联盟最大的特点是他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性质同时还是一个学习中心,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关幼儿教育知识。此外最吸引人的是,它提供给参加者一定的薪资报酬进而更加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加入。
2.增设选修课:缓解男教师缺乏的一剂强心针
我们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质量和多样化的同时,可以和有附属幼儿园的大学校方商议,设置一门到附属幼儿园进行观摩实践的选修课。这样师范类男生或是非师范类男生只要对幼儿有兴趣,都可以按兴趣选择此课程,无形中对学前教育起到一种宣传作用。选修课针对在校大学生开设,不但让大学生学习到了一些有关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达到改变幼儿园只是起到一个“保姆”作用的陈旧观念和提升幼儿教育社会地位的作用。
3.返聘退休职工:“青年人的主场,老年人来捧场”调节“阴阳失衡”
我们总是认为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所以我们忽视了他们-退休职工。在日本这个国家幼儿园男性人数比例较大,同时男性年龄普遍较高。笔者从中获得灵感,幼儿园可以是青年人的主场,但我们欢迎老年人来捧场。我们欢迎广大退休男性职工担任幼儿园的日常维护,保育等工作。退休职工他们在各自岗位工作数十年,退休后往往会有一种被社会遗弃的失落感。他们各自具有专长同时对工资要求并不高,他们的加入不但可以缓解幼儿园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的感受。退休老职工在园内起到一种爷爷似的角色,可以让幼儿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更加懂得尊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 徐明.幼儿社会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0-11
[2] 教育文摘日报[N],2000(48)
[3] 李钊.幼儿园男教师缺失原因与对策分析[J].素质教育论坛,2013(6):4
[4] 李婷,卢清.幼儿园男教师的生存现状及理性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3):122-123
[5] 程沿彤.浅谈影响男幼师职业稳定性的心理因素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145
【关键词】电视;节目;特征;职场;真人秀
从广义上讲,“只要涉及到人力资源题材(而不仅限于管理与开发)的节目就是职场类节目。从狭义上来讲,只有关注择业与创业的节目才是职场类节目”[1]。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真人秀《学徒》自亮相电视荧屏,便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一新颖的电视求职节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和关注。随后,挪威、瑞典等国电视台也纷纷推出职场类节目。职场真人秀节目也很快在中国电视市场走红。2005年,东方卫视开播了中国第一个创业体验真人秀节目《创智赢家》,作为首个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通过一系列商业实战呈现创业元素的直播真人秀节目,它以“我要秀自己,有什么不可以”为口号,最终选拔出优秀的创业人才,同时也展现了一批怀有创业梦想、商业才智以及在陌生团队的组建磨合中不断成熟的青年人群像。2006年3月,央视经济频道重金打造的类似于《学徒》的求职节目《赢在中国》亮相电视荧屏,提出“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的口号,并且提出全民参与,平民色彩浓厚,更是达到了12万报名的佳绩。[2]后来荧屏上陆续出现了宁夏卫视的《中国职场好榜样》、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和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节目,更是将职场类节目推向。
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兴起背景
总的说,中国电视求职类节目的蔚然成风,与国民受教育程度等息息相关。
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国有2541个县通过‘两级’验收,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生达到3000余万人,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提高到42%左右。职业技术教育、承认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大力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3]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正是由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国民对于求职有了更高的期待。
高校扩招与就业竞争。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2009年中国各类高校总数达到2663所,同年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当年就业率约为68%。”[3]这么多的应届毕业生,再加上往届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对就业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多缺乏实践能力,从而无法满足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相关人才;另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对面试技巧不熟悉,往往导致面试失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一档既能为他们提供展示舞台,也能告诉他们面试技巧的节目。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农业社会不断向工业社会转变,而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过程。“1999~2002年四年间,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分别达到7072万、7800万、8961万和9430万人,四年间平均每年增加715万人。但目前在中国的4.8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3]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极其缺乏,职场类节目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找工作的平台,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于职业技能的重视与培训。
市场经济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最大的发展要务,而市场经济倡导按规则办事,同时推崇个人文化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并不会为了就业而就业,他们会提出诸如“一生的规划”之类的长远要求。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中国的各个层次教育中,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知识传授得很少。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负担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职业活动,而且包括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等内容。而新兴的职场类节目教会人们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职业规划,当然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样态特征分析
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的样态特征各有不同,中国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也有自己独特的节目特色。
节目定位清晰明确。中国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就是以正在找工作或将要找工作的人作为目标受众,通过求职者的求职意向进行讨论与检验,并在互动的环节中全方位展现求职者的业务素养、语言表达等能力,同时也生动展示出企业的用人之道。该类节目的功能定位是旨在给年轻人找工作、能力培养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提供引导与帮助。一般情况下,该类节目都将首播时间放在每周六21:00左右,因为这符合年轻人的收视习惯,有利于节目收视率的提升。此外,这类节目是以知名企业提供真实职业,每期都有固定数量的求职者上台参加应聘为栏目特色。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作为企业和人才之间的桥梁,能够为想找到更好职位的人提供机会、经验,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科学管理;幼儿园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65-02
\[作者简介\]周燕勤(1984―),女,江西九江人,本科,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助教。
一、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思想
(一)标准化操作方法与工作定额原理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挖掘工人潜力,就要制订出有科学依据的“合理工作量”,这就必须对工时和动作进行研究,挑选身体强壮、技术熟练的工人,将其劳动过程进行分解,找出其所谓的标准化操作方法,进行劳动定额。
(二)培训原理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一流的工人”,用标准的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统一的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实行差别计件制
差别计件制指的是在科学制订劳动定额的情况下,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件工资标准,以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超额工作量,消灭“磨洋工”现象。
(四)制度化固定原理
对体力劳动和机器操作中的标准操作方法及工作定额,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制度化的规范要求在工厂推行。
(五)计划和职能相分离,推行例外管理原则
泰罗认为,应当把计划和执行相分离,计划是管理者的职能工作,工人只负责按照要求生产。高层管理者应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处理,而自己则侧重对例外事物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与监督。
二、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往往有“规”不依,或者执“规”不严
小晶是小班教师。9月新生入园,幼儿的离别焦虑特别强,哭闹得厉害,同班的其他两名教师忙得焦头烂额,这时笔者刚好去传达文件,一名教师看到笔者连忙说:“周老师,你来得正好,我刚好忙不过来,这新来的嘟嘟闹得正厉害,你帮忙带一下。”“你们班的其他老师在干什么?”她说:“你看,生活老师在洗碗,小晶老师在接电话,聊得正开心呢。”“不是有规定上课不能接电话吗?而且刚开学,要是孩子哭出什么问题怎么办?”笔者把那个名叫嘟嘟的小朋友抱起来,小晶老师看见了,急忙挂了电话。开学过了几天,接到小晶老师请假的电话,理由是生病了,再过几天,又要请假,理由是妈妈病了……一个学期下来,小晶老师累计请了20~30天假,这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工作质量和管理。
(二)没有实现差别记件,干多干少一个样,做得好与做不好一个样
兰兰是中班教师,小教高级职称,今年四十五岁,曾经是我市一所省级师范园园长,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九江师范幼师专业,2009年我园建园时进入我园,是我园的骨干教师,但她拿的工资能否和她的能力成正比呢?我园是一所由学校建设出资的集体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由学校独立核算,我园的工资分为三块,一块是基本工资,一块是考勤工资,一块是学历工资,那么按照学校的计算方法,一个教师只要在全勤的情况下,学历越高,工资也就越高。按照省级示范园的标准,现在进入幼儿园的教师至少是大专学历,有的甚至是本科,而一个新进园的教师,除了学历和一些理论知识以外,什么都不懂,有的甚至不是学前专业的教师。这些新入园的教师必须要老教师以老带新,而这样的任务经常就会给像兰兰这样有经验的教师,但兰兰每次接到这样任务的时候就会不高兴。原因很简单,不管她做了多少事,按照现在这样的机制,她拿的报酬总是很少的。而新进的教师不管能力怎么样,都比她拿得多,而她还要对新进的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她们提高业务水平,那工作量就更大了。付出那么多,收获却甚少,这必然导致老教师的不满。
(三)劳资关系紧张,“磨洋工”现象随处可见
2009年,我园30名幼儿,教师7名,2011年幼儿人数增加到180名,教师22名,幼儿人数增加了6倍,教师却只增加了3倍,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很多教师也为此感到不满。2011年10月的一天,一个小班的幼儿来报名,笔者把该名幼儿带入小班,该班的成老师说:“我们都29名孩子了,怎么还要加”,等这名幼儿的家长走后,成老师进入我办公室说:“你们到底要加多少孩子,我们原来一个班才十几个孩子,我现在身体不舒服,请假回家休息。”不等我们反应过来,成教师甩手就走了。而实际的情况是,早上幼儿入园后,吃完早饭,一个教室上课,其他的教师则聊天,有时甚至大家一起大聊,年轻的教师就玩手机,上网购物、看电视、看小说,而当办公人员进去的时候,这些行为马上停止了,教师们不断地说:“我今天干了什么什么,都快累死了,刚刚停下来休息一下。”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标准,师幼比至少是1∶7,也就是说,一个教师至少要带7名幼儿,那一个班3名教师,至少是21名幼儿,而我们现在一个班30名幼儿,也只是则超过国家标准而已,小班30名幼儿是正常的工作量,相比其他同等类型的幼儿园,我们这工作量已经是很少了。
三、泰罗理论对幼儿园管理的启示
(一)制度化固定原理
对体力劳动和机器操作中的标准操作方法及工作定额,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根据泰罗的这一原则,笔者把幼儿园的所有教师召集过来,对教师工资、请假、接电话、迟到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制度化,如:教师上班时间不能接打电话,如果是幼儿家长的电话,事后通过短信的方式交流,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和家长进行交流,教师上班时间不能接打电话是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如果家长有急事一定要联系教师,可以打办公室电话。关于请假,原则上是不请假,一天假园长批,两天校人事处批,三天以上,要求校人事处和教务处统一批,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幼儿园有了一些新的气象,教师上课不玩手机了,请假的人数少了,迟到和早退的人数也少了。
(二)强调科学用人
泰罗意识到提高生产率不光要依靠技术,更应该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雇主应该学会科学地用人,做到人尽其才。要掌握、依据每个员工的性格和特点,为每个人制订职业规划,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按照这条原则,建议学校对幼儿园教师实行绩效考核,教师的工资分成两大块,一大块是基本工资,另外一大块是绩效考核,具体的是考勤、学历、职称、教师在幼儿园所担任的职务、工作年限以及工作表现,在这样的制度下,教师可以多劳多得。仍以兰兰教师为例,她的基本工资和考勤是可以全部拿到的,学历虽然有所欠缺,但是她的职称高,可以弥补学历的不足,在幼儿园她属于骨干教师,承担了对其他教师的培训任务,上公开课的次数是最多的,所以这块是最高的。兰兰是我园开园就进来的教师,工作年限也是最长的,因为她的业务能力强,获奖也是最多的,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她的评价也是非常好的,因此,她的工资也是拿得最多的。
(三)双赢思想
泰罗提出“双赢思想”,他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确保每一个雇员和雇主最大限度的富裕。这种最大限度的富裕不仅意味着公司和企业主获得最大的利润,还意味着对每一个雇员而言,他所获得的是其工资的最大利益化。这让雇主和雇员都认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基本利益不是彼此对立,而是统一的、一致的。按照这一原则,笔者和教师进行交流并指出:“只有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多了,我们才会有经济效益,幼儿越多,教师收入也会越高,我们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个共赢体,如2009年时,由于幼儿少,学校是负债经营,你们的工资是一千元,而2011年,幼儿人数是180人,你们的福利待遇提高了五百元,这个幅度很大了,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多生源,学校拿什么给教师加工资。”通过交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劳资双方的矛盾也减少了。
参考文献:
\[1\]〔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陈春花.泰勒与劳动生产率――写在《科学管理原理》百年诞辰\[J\].管理世界,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