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
关键词:电视教学片 编制 生物实验
利用电视和电视录像教材进行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电视画面能打破时空的限制,为所表达的教学内容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像,使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电视可以将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现象通过显微摄像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对变化极快或极慢的不易观察的现象,也能用适当的速度呈现,有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复杂的现象,可借助电视的特技手法和动画等进行模拟,使之形象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电视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本文结合制作生物教学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过程,谈谈生物教学片的编制手法及其在教学中的效果。
1、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需求
电视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要制作出好的电视教材,对制作人员而言,必须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电视教材的实际需求,并根据电视节目的表现特点进行选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化学类及生物类大中专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的一种电泳方法。它于1959年建立起来,目前已在分离分析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方面得到十分广泛地运用,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校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的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三种机制,即: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无论是在实验理论教学中还是在实验课讲解中都是教学难点,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必须借助板书和挂图才能说清楚。同时,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也是令指导实验的教师顾及不暇的事。尤其是整个实验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8小时。在此过程中,实验操作一般都是分段讲解,缺乏系统性,易造成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一知半解。由于缺乏实验操作示范的规范标准,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实验成功率不高。根据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学科教师提出了制作电视教材,运用电视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以优化教学过程。
2、编制电视教材,解决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表现特点确定了电视教材的选题后,从制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怎样才能编制出一部高质量的电视教材呢?
2.1充分理解与把握文字稿本的教学内涵
根据教师编写的文字稿本,编导要充分理解文字稿本的实质和意图,深入教学,虚心向教师请教,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学内容和相关理论,把握电视教材的整体结构。例如:在制作教学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种类很多,但是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常见的有:(1)不连续垂直柱状凝胶电泳;(2)不连续垂直板状凝胶电泳;(3)连续的盘状和板状凝胶电泳;(4)梯度凝胶电泳;(5)双向电泳。由于每一个实验都需要6~8小时,要把每个实验过程都拍摄下来,时间之长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内容重复,枯燥无味,体现不了电视教材的特点。经与教师充分研究,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前两种凝胶电泳作为制作对象,既满足了教学需要,又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根据教学中的难点,即学生对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理解不深,对实验过程感受不透彻等问题,我们把整个电视教学片构思设计为两部分: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凝胶电泳实验操作方法(包括制作凝胶、加入测试样品、电泳过程、剥制凝胶、凝胶固定、凝胶染色、脱色),系统地演示从基本原理到实验操作的全部教学过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2.2运用电视艺术和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
电视教材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生动活泼的视觉形象来展现教学内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编导无论是在电视教材制作的前期和后期,都应该自始至终围绕总体构思,把握好电视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充分运用拍摄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形象而富有创造性地反映出教学内容。这一切都必须经过编导独创性的构思和摄制组全体成员的集体创作来实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的制作难点也就是教学中的难点。首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三种机制,即: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特别是浓缩效应在实验技术教学中一直是难点,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动画特技手法,将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比如,什么是电泳?什么是电泳过程?我们用动画制作出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涌动的现象,这就是电泳。同样,在表现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时也采用动画特技,将电泳开始后样品进入浓缩胶浓缩,在分离胶中分离,最后在凝胶中形成不同的谱带的基本原理制作出来。这样,把不可见的微观现象变成了直观生动的可见现象,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操作比较细致、复杂,有些步骤是不可逆的。比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过程,它是几种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整个过程要求一气呵成。因此,在拍摄实验操作示范过程时,我们采用了现场多机多角度拍摄,通过特技切换器,把实验操作分段按分镜头稿本设计要求,一次性拍摄完成。这样,既保证了示范教师实验操作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又使镜头衔接自然流畅,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清楚了实验操作示范。拍摄加入样品、接通电源进行电泳时,由于整个电泳过程非常缓慢,大约需要3个小时,教学片中不可能实况录下这个过程加以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运用了双镜头(特写和全景)相互叠化的方法,分时间段将样品进入浓缩胶浓缩、在分离胶中分离、最后在凝胶中形成不同的谱带等现象予以呈现,使整个电泳过程在几分钟的镜头中清晰、连贯地表现出来,视觉效果非常好。其他的一些拍摄方法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教师和摄制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得以圆满完成,片长28分钟。
3、推广运用电视教材,致力提高教学效果
制作出的电视教材,只有普遍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其价值。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化学类及生物类大中专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为满足教学需要,推广电视教材的应用,我们向武汉 大学音像出版社提出了出版申请。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组织了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和出版社评审委员会对该电视教材进行了评审,专家们在评审意见称:“该
片在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规范性上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不仅能使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达到了突破难点、形象示范、启发思维、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校和单位利用它达到教学目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正式出版以来,教师先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校及函授本科、专科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先看后操作、边看边操作等)进行了多次教学。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实验教学片形象直观,规范性操作指导性很强,尤其是实验原理的动画演示生动易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的学生看过片子后深有感触地说:“凝胶电泳实验,书看了好几遍,原理还是不清楚,电视上一放,一目了然,条理十分清楚。”还有的学生说:“要是我们的实验都能象这样先放录像,再动手做实验,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将大大提高。”函授生中反映:我们的面授时间短,有些实验不能做,但是象这样的教学片放给我们看一看也很有收获。通过一些渠道反馈回来的外校使用的信息称:该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为基层单位开展该项实验并指导学生做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验成功率大为提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视教材的制作完成,不仅满足了本校的教学需要,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充分显示了运用电视教材进行示范教学的优越性:(1)展示最优秀的标准的典型示范;(2)节省了到外校去观摩的时间和经费;(3)不受客观条件影响,按教学进度安排所需要的内容;(4)能使大量学生同时看清示范的内容,有利于突出示范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立足法制教育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
高校法律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经。法制教育必须立足课堂,搞好搞活课堂教学。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对教学内容、课时等都投入不够,这必定影响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程度。另外,法律意识的自觉养成和法律技能的娴熟掌握,不是通过学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能及的,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不能断线,并且在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对此,要结合各高校的学校类别、就读专业、社会环境等特点,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律课程、选修课程等,作为高校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设的各种法律课要有针对性,不仅具有传授法律知识的功能,而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法制教育。在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2、开展丰富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法制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推动理论的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法制教育也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传统的枯燥的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较适宜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因此,高校进行法制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因此,除了日常的法制教育课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比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组织模拟法庭活动、参观考察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等,也可以让大学生旁听真实案件的开庭审理,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庭审中更直观地接受法制教育。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形式能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增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
3、营造健康校园的法治氛围,创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大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环境之中,校园法治教育环境如何,对他们法律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缺乏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一方面会强化学生对法的负面认识,另一方面又将直接消解正面教育的效果。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对于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教育环境,必须加强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在全校形成一个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校规、校纪是法律的一个重要体现。很难想象在一所纪律松弛的学校里毕业的大学生会成为一个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严守纪律、法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制订必要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并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这样的学风校风环境对大学生无疑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还要加强对校内外环境的综合治理。[1]高校应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保证学校周边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形成一个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学校的报纸栏、广播、电视、网络是学校主要的宣传和传播媒体,通过文字、声频、视频等形式,经常地、形象化地影响学生生活。还有,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专题影片、案例展览、以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这些都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4、完善法制教育评估体系,提高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并通过评价结果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考试分数的法制教育评估机制,确定新的法制教育评估标准。即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的评估体系。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够促进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以消极态度对待,甚至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5、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体质;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28-02
为了解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笔者对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6~18岁城乡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方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了解5 a来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规定,在2000年贵阳市城乡体质调研的点校中随机整群抽取6~18岁中小学生5 200人,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各1 300人,不同性别每1岁为1个年龄组,共52个组别,每组样本量100人;2005年抽查5 069人,其中城男1 280人,城女1 282人,乡男1 257人,乡女1 250人。
1.2 方法 所检测项目均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进行,调查指标包括形态、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本文对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进行统计,应用t检验比较2组数据。
2 结果
身高、体重、胸围是反映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2000-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都有明显的增长(P
3 讨论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自身的先天因素与其所处的后天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即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各种环境条件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遗传所赋予的生长潜力的发挥,最后决定发育的速度及可能达到的程度,即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2]。本文对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的对比分析显示,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发育的不平衡,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平衡。5 a来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这与经济持续发展、营养状况改善有明显的关系,而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的生理机能指标肺活量和多种运动素质指标多呈下降趋势,表明贵阳市城乡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学校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不足、师资配备不够、运动时间和运动内容安排不合理,在这方面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严重;(2)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升学压力大,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大,比较重视营养和学业而忽视了体育锻炼;(3)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差,怕苦怕累,对力量、耐力等项目的训练积极性不高。
要改变这种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学校、社区、家庭的共同努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多种就学途径,彻底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和师资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扶持,保证每天1 h的体育活动时间,将体育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社区应增加公益性的锻炼场所,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如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等,这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家庭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体育煅炼的习惯,这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4 参考文献
[1] 刘宝林.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
[2]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关键词】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方法;措施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造就新一代劳动大军的素质,已成为教育新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素质教育现状
(一)素质教育观念的歪曲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现在学校都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58%的被调查者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德育应放在第一位,学校首先应该是教学生做人,品德和人格更重于知识技能培养。近四成的被调查者反映一些学校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其他一概不管,非常让人担心。26%的被调查者认为作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德育方面学校应该教,但还要以提高学习成绩为重,他们说:“学习好,说明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哪儿有时间去学坏,所以就得抓孩子的学习。”资料表明,不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中,班干部、学习尖子也成为罪犯,这说明,学习成绩好就代表学生各方面都没问题的思想,掩盖了孩子很多潜在的不良倾向。青少年犯罪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平时学校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学生缺乏免疫力,遇到突发事件就容易出现问题。
(二)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有些职业技术学校,只偏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教学,但在如何进行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约束不良行为方面却做得并不乐观。近年来,好多中职学校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上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学生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在不断地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机构不完善;二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带来的变化;三是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主人翁的姿态;四是学校素质教育氛围不够。
二、明确素质教育实施的内容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广,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思想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在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思想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的方法和措施
素质教育没有固定模式,它的实施可以制定某种方案,提出若干要求、规定,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合于学生个体的最佳教育方案和措施。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承担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使命,建立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已迫在眉睫。如何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需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一)完善素质教育实施措施
首先,为保障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应该从学校层面成立素质教育工作小组,主要以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负责制定学年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指导各班级开展工作并负责考评工作。
其次,素质教育工作组要做到具体明确的分工。教务部门全面负责教学内容改革、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政治理论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学生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教育、劳动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大违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考核、奖惩工作,负责学生社团的组织发展、组织建设、工作检查和年度考核评比工作;后勤部门全面负责花园式校园环境的建设,做好全校师生的后勤保障工作,着力体现服务育人;校团委具体负责团员思想方面的教育,开展团课和组织团员开展活动;学生会要在学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努力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纽带作用。
最后,素质教育工作组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活动开展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班级给予表彰。
(二)增强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意识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通过教育训练,才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通过黑板报、国旗下讲话、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开设“国情、校情系列讲座”、新生的入学教育、入学宣誓、军训工作和校纪校规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创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提供学生发展技能的机会,着力抓好这些社团组织建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心理健康咨询,田径运动会和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校医务室定期宣传防病治病的常识,做好学生的日常健康防治工作等身心健康教育。
多开展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主题教育的载体是通过主题班会课来实现,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班会课的目的不但要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开发智力和培养多种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三)强化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知识,那么只要求教师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懂得教学方法就行了;如果教师要担负起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我们老师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有责任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此,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兼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应积极考取心理咨询师等强化教师硬件条件。学生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班主任举行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工作、举办主题班会课观摩学习、举办主题班会课说课评课比赛等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
(四)营造素质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学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公共宣传栏、校刊、班级宣传栏等媒介宣传引导,通过一系列素质教育活永词鞯湫停立榜样,营造素质教育氛围。特色班级文化是塑造学生向心力,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同学们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特色班级文化创建中强调以学生参与活动为载体,通过教室文化、宿舍文化以及优良班风的培养以达到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目的。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推行素质教育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爱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