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淡水渔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规范 税收征纳 存在的区别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39-02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已经基本实现。然而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一些经济问题也随之而来,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税务管理工作方面,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纳工作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巨大差异对税收征纳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工作。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相适宜,要满足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要求。当今社会,事业单位的形式和经济管理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经营管理的内容越来越重要,这些都要求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只有把财务会计工作规范落实到不同类别的企业中去,才能使企业单位掌握准确的信息,保证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财务规范行事,披露有效客观的财务信息,杜绝虚假信息内容,这样事业单位才能不断发展,各项财务会计工作也能有效展开。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关系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的联系
(一)相互依存
税收征纳的依据是财务会计提供的,没有财务会计的提供,税收征纳无法进行。只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工作才能给税收征纳提供有效的依据。财务会计对税务业务进行核算时,也要遵循相应的税收规范。所以,税收征纳与财务会计规范相互依存。
(二)调整范围交叉性
税收规范调节征纳关系中相关的法律关系。作为税收征纳中主体的纳税人在会计规范法律关系中也具有主体地位。会计在进行相关会计事务中,要执行会计规范的要求,也要考虑税收规范。因此,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规范调整范围具有交叉性。
(三)一致的整体目标
税收征纳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是国家采取一定措施,通过税收的形式征得,然后补给国家财政,以促进国家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步发展。会计规范通过对会计核算等相关流程的规范,公开公正地展现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把准确有效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等,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促进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社会的稳步发展。所以,他们有着一致的整体目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存在着区别
(一)资产处理的方法与核算基础的不同
根据税法的规定,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在进行计价、摊销和计提折旧时,都应该符合税法所规定的标准。然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在对不同资产进行实际处理时没有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在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理时。
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存在差别。税法认为,房屋、运输工具、机器、建筑物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如果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则属于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的物品,即使不属于生产经营的,也是固定资产。根据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房屋、专用设备、一般设备、陈列品、图书、文物、建筑物,如果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使用过程不会使原来的物质形态发生改变,并且单位价值符合一定的标准的资产是固定资产。在价值标准方面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对于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单位价值如果达不到规定标准,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的规定不同。根据税法的要求,非营利组织如果按照财务会计规范在提取修购基金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所得税,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不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则规定,在计提修购资金时,可以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比例计算,并在“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栏中列支,认为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关于维修费用,税法认为,如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超过标准的,要将维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中,不直接在税前扣除。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则要求,可以将固定资产的维修费计入“事业支出”“成本费用”等账户中去。
在处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支出时也存在着差异。根据税法的要求,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支出时不得在税前扣除所得税,认为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在“事业支出”等账户中直接列出购置固定资产的支持。
在处理无形资产时,税法认为,如果无形资产的成本在受益期内,可以运用直线摊销、平均摊销。与此不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则认为,一次性摊销购入或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将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等。如果单位采用内部成本核算,则应在受益期内进行摊销的基础上分期计入“经营支出”。
(二)成本费用扣除规定的不同
税法规定,事业单位在费用扣除时,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进行。对于直接列支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的所得额时不能直接扣除。已扣除职工福利费的,在计算中对于医疗基金也不能直接扣除,这是企业与事业单位都在运用的标准。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职工福利费用等的扣除与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其计提标准要低于税法,直接以事业支出的形式处理。
(三)收支确认遵循的原则的不同
根据税法的规定,事业单位要根据权责发生机制来处理发生的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要根据收付实现制来进行。这将导致有的工作在开展和确认时出现差异。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大多情况下通过使用非经营性收支业务的确认方式去进行经营性收支业务,为的是使会计工作简化,但在进行会计记账和操作时会使用收付实现制。
(四)法律关系不同
税法关系是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受税法规定的约束。税法关系中的两大主体包括接替国家负责税收征纳管理的各级税务部门和合法的纳税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虽然权利的双方应该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两大主体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这是税法关系的一个典型特点。财务会计的法律关系是在进行社会工作和事务管理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会计存在着平等主体和不平等主体两种主体。平等主体是指会计事务办理者,即一些相关的个体、集团。平等主体间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双方是正常交易的经济关系。不平等主体指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他们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会计关系中以平等主体关系为主。与税收征纳相比,财务会计工作更具公证性。
(五)立法前提不同
税收征纳是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国家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实施,是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家的政治权利是它立法的前提。与税收征纳不同,财务会计规范的立法前提是业利,并以此保障不同会计主体的权益。它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是国家的整体管理,因此,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没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管理,它把业主的权利作为前提。
(六)具体目的不同
税收征纳时,需要财务会计准确地把需要归入纳税款范围的收入和所得以及具体的需要交纳的税金算出来。财务会计在测算时,需要根据税法的规定,科学地选择出会计处理内容,并得出唯一的计算结果,实现相对单一的目标。与税收征纳相比,财务会计规范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内容,帮助外部利益者规避风险,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满足他们自身的利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财务会计规范的目标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仅仅限于规范会计的行为。
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对策
实践表明,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依然存在着差别,因此,事业单位在进行有关税务工作时,对所得税的计算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税收征纳和管理工作。很多事业单位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会面临应得税收入和非应得税收入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的费用划分时,需要对不同的收入费用对应的费用合理划分,以便于应缴纳税款的所得税更加准确。这种计算方法,增加了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因此,事业单位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不按税法规定进行会计规范工作,从而不能获得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操作计算的税收所得额。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遇到问题,为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发展,必须重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完善财务工作规范,制定与税法相一致的财务会计规范。从而使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法相协调。其次,加强事业单位的税务会计体系建设。税务会计隶属于财务会计,他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工作,通过对税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保证税收征纳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他们之间的较大差异已经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纳工作的进行,不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财务会计工作的漏洞偷税漏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收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法相一致,最终保证我国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吉星,刘鹏.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6(5)80-81+84
[2] 董佳舜,李宏伟.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36-37
[3] 刘植才,刘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07(8)67-69
[4] 韩拴英,穆艳芳.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11
关键词:淡水渔业;高效率;规模化
中图分类号:S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64-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淡水渔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这既是一个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淡水渔业属于农业的一个分支产业,而“三农问题”和“如何让农民增收”又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和关心的,因此淡水渔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淡水渔业结构,建立现代化淡水渔业发展模式,实现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目标,保持我国淡水渔业稳定、高效、健康发展,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摆在我国水产养殖面前。
1 发展淡水渔业所面临的问题
1.1 养殖面积大幅下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加上渔业自身污染,养殖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够,使淡水渔业养殖面积大幅下降。
1.2 养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设施落后,技术不高,养殖人员业务水平偏低,仍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通过投饵、施肥的方式进行养殖,产品单调,产品质量较低,以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养殖者普遍缺乏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的能力,品质不优,养殖效益不高。缺乏生产经营管理先进的理念,缺乏先进的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的高科技养殖装置。
1.3 淡水渔业的发展不具规模化
淡水渔业基本上以家庭承包方式经营,属于分散的个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不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其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竞争力明显不足,抗风险能力偏低,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严重影响淡水渔业整体发展。
1.4 基础设施落后
当前,部分淡水养殖的池塘仍然缺乏一定的电力和进排水的能力,实行的都是靠人放入苗种,完全依靠自然气候来收获。特别是有部分池塘的塘埂有坍塌的现象存在,导致池塘变得越来越浅。并且,基本上仍然是传统的技术和手段,机械化的使用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加强建设,排灌设施过分老化。另外,病害防治以及苗种体系建设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水产品加工及饲料等相关的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2 提高效率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
2.1 加强养殖水域的质量控制
养殖水域的质量是保证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政府水务部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明确调整结构,合理布局的思路,处理好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关系,结合政策法律法规,加大监督与执法力度,防止和减轻养殖水域受到污染,从而保证淡水渔业的高效发展。
2.2 提高科技水平达到高效发展
在科研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淡水渔养殖的科技含量。加强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淡水渔养殖者的专业水平,积极推进淡水渔业产业化,以促进淡水渔业的高效发展。
做好引进先进的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高水平人才的工作。对引进外来品种进行驯化养殖研究,加强选种育种的研究,定向培育优良品种,加强适合于池塘集约式养殖的品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养殖配套技术,优化养殖环节,不断提高淡水渔业的产量和效益。
加大科研经费投人,做好基础应用研究,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储备,促进科技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积极推广淡水渔业各种生产技术,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建立并完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利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将先进的育种技术、防治病害技术和养殖技术推广到生产第一线,提高淡水渔业养殖的整体技术素质;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培养和造就技术能手,在机械化养殖、工厂化养殖,生产管理自动化、品种良种化、生态环境改良以及经营专业方面、服务社会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将先进的技术推广开来。
2.3 加快淡水渔业择优养殖的发展
选择优良品种养殖是淡水渔业高效化发展的关键。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重点推广淡水渔业的优良品种养殖,实施名牌战略,创立名牌产品,采用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促进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并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品种养殖,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以增强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淡水渔业的规模化建设
3.1 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业规划,调整区域布局、品种选择、生产规划,并积极发挥好水产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促进支柱产业培育工作向协调、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以形成产业化与规模化。
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针对淡水渔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促进养殖结构优化,开展网箱养殖、大水面增殖、立体养殖等多种模式的养殖,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创立企业品牌,率先做大做强做优。
3.2 扶持龙头企业,做好产业化发展
坚持政策导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淡水渔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淡水渔业,吸引投资,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建立一大批在养殖、良种培育、饲料加工、销售经营、产品深加工等环节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并重,增强龙头企业在加工购销方面与群众性养殖生产增加融合度,使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连结起来,达到优势互补,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同防患和抵御市场风险,从而最终带动淡水渔业高效规模化的发展。
3.3 提高淡水渔业的整体素质
淡水渔业通过发展产品深加工、服务业,不仅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更是淡水渔业整体素质提高的标志。通过龙头企业采取创品牌、占市场、增效益,来促进生产的良性高效发展模式,延伸了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促进产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水产加工业属于朝阳产业,目前大批加工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水准产品开发技术,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并由初加工转向精、深加工,进行多次增值。水产品加工正向系列化、多样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质量有所提高。水产加工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必将带动淡水渔业产业的升级。
推广淡水渔业的多样化养殖方式,大力提倡生态渔业、立体渔业、休闲渔业和旅游渔业,把淡水渔业与服务业充分结合,既满足市场规律的要求,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淡水渔业的高效率与规模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布局的基础上,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采取科学养殖的方式,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同时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做到创名牌、占市场、增效益,通过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发展,小产业促进大产业进一步发展,扩大规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达到提高整个淡水渔业整体素质的目标,服务于人民生活。
参考文献
[1] 范明生.市场经济下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思路[J].科学养鱼,2002,(5).
[2]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年鉴(200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本次分析所用数据来自2003~2012年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影响渔业经济产值的因素众多,各因素与渔业经济产值的关系错综复杂。根据指标选择的一般性、特殊性、重要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次分析选择了较具代表性且较容易获取的十六项指标。数据分别截取了这十年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渔业经济产值及其16项影响因素,其中包含渔业生产产量方面三项(海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海洋捕捞产量);渔业生产要素方面四项(海水养殖面积、淡水养殖面积、海水鱼苗产量、淡水鱼苗产量);渔船投入方面二项(生产渔船数量、辅助渔船数量);劳动力投入方面三项(渔业从业人员、渔业村、渔业户);水产品加工方面四项(淡水加工产品总量、海水加工产品总量、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冷库数量)。
2数据整理与分析
2.1无量纲化处理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由于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量纲不同,因此首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用标准差法(公式1)对各因素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处理结果列于表2中。
2.2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通过下面的公式(2)计算关联系数ξi(k)=miniminki(k)+ρmaximaxki(k)i(k)+ρmaximaxki(k)(2)其中,ξi(k)表示Xi对X0在k点的灰色关联系数,i(k)表示表3中列出的数值,miniminki(k)表示二级最小差的绝对值,即一级最小差中的最小值,minki(k)则表示二级最大差,为灰色分辨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1,这里选用一般值0.5进行计算;另外,根据表3可知,miniminki(k)=0.0052,maximaxki(k)=3.1490,由此计算得到X0对Xi各因素的关联系数ξi(k)。随后使用下面的公式(3)计算关联度γi:γi=1n∑nk=1ξi(k)(3)式中,γi表示比较序列Xi对参考序列的X0关联度,根据其数值高低即可判断比较序列Xi的重要性。
3结果与分析
3.1灰色关联度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求得Xi对参考序列的X0关联度γi,如下面的表4所示由上表可知,以渔业经济产值为参考序列,以海水养殖、淡水养殖等影响因素为比较序列,计算得到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其关联序由大至小依次为海水养殖面积、淡水养殖产量、海水鱼苗产量、淡水加工产品总量、海水加工产品总量、水产冷库、海水养殖产量、渔业从业人员、生产渔船数量、淡水鱼苗产量、水产加工企业、渔业户、渔业村、淡水养殖面积、辅助渔船数量、海洋捕捞。根据关联度分析原则,关联度大的序列与参考序列关系密切,关联度小的数列与参考序列关系疏远。因此海水养殖面积、淡水养殖产量、海水鱼苗产量对渔业经济总产值的影响较大,淡水加工产品总量、海水加工产品总量、水产冷库次之,渔业户、渔业村、淡水养殖面积、辅助渔船数量、海洋捕捞对渔业经济总产值的影响较小。
3.2九标度法计算因素影响度
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对各个因素的关联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使用标度1、3、5、7、9分别表示因素Xi相比因素Xj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度重要,而2、4、6、8标度则表示上述判断间的中间值,即因素Xi相比于因素Xj越重要,则其标度数值越高。判断矩阵构造完成后,使用公式(4)计算其影响度:λmax=1n(BW)iWi(4)式中,λmax表示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W表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i表示构成因素排序的影响度;n表示判断矩阵B的维数。为了检验判断矩阵B的一致性,需计算一致性指标CI,相应计算公式:CI=λmax-nn-1(5)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检验判断矩阵B是否具有一致性。对于1-16阶矩阵,RI取值列于表5。1阶、2阶判断矩阵是完全一致的。由3阶开始,需计算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重新调整判断矩阵。将16个影响因素两两比较后,构造出如下表所示的判断矩阵。计算可知,一致性检验CR=0.04143<0.10,判断矩阵符合满意一致性,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从影响度看,海水养殖面积、淡水养殖产量、海水鱼苗产量、淡水加工产品总量、海水加工产品总量依次排于影响度的前5位,分别为18.51%、15.38%、12.81%、10.31%、8.84%,其总和达到65.85%,而位于后5位的渔业户、渔业村、淡水养殖面积、辅助渔船数量、海洋捕捞,其影响度分别为2.04%、1.7%、1.39%、1.17%、0.98%,其总和仅为7.28%。
4讨论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农业科学领域已取得广泛的应用[24-28],渔业经济产值和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灰色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可以探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切实可行的。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16项影响因素中,海水养殖面积、淡水养殖产量、海水鱼苗产量、淡水加工产品总量、海水加工产品总量与渔业经济产值的关联程度最紧密,且这五个因素影响度的总和已经达到总数的65.85%。这些因素主要分布于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加工业,即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与渔业经济产值的关联比较紧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加工业,有利于渔业经济产值的快速提升。刘勇[20]在分析福建省海洋渔业产量结构时,同样指出海水养殖产量对海水产品总量的贡献程度较高。赵昕等[21]也在研究中建议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培养精深水产养殖品种。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近年来,除了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之外,我国还格外注重新养殖品种的开发和拓展,在丰富本土水产养殖品种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例如北极虾、罗非鱼等等,这些举措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渔业经济产值的逐年提升。在水产加工业方面,近年来我国水产加工行业发展迅速,2012年,我国的水产加工产品产量达到1907.4×104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2.3%。综上可知,无论是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前人的研究成果还是近年来国家的相关经济举措来看,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业与渔业经济产值关系密切,加大在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加工业方面的投资力度,可以有效提高渔业经济效率,增加渔业经济总产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渔业经济产值的关联因素较多,本文中选取的16项关联因素无法覆盖其全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本文中忽略了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历年间渔业经济产值的影响,可能会给结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还需进行后续更加细化的研究。另外,由关联程度居于末位的影响因素海洋捕捞来看,我国的海洋捕捞业与渔业经济产值的关联程度并不高,海洋捕捞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日趋下降,传统的捕捞业正逐渐向渔业养殖业、渔业加工业过渡和转化。沈新强等[22]依据1950~1995的分品种渔获物产量统计数据,认为过度捕捞已经导致东海区捕捞渔获物出现了低营养级的趋向,种群内部也出现了小型化、低龄化现象。张偲等[23]也在研究中建议逐步将海洋捕捞业向流通业、旅游业、服务业、海上运输业、远洋渔业等方向转型。我国是渔业捕捞大国,据统计,我国沿海专属渔业经济区面积是挪威的2倍,但是从事水产捕捞的劳动力却是挪威的近90倍[29],过多的劳动力投入和过度的捕捞会导致我国海洋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和捕捞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控制捕捞渔船的数量,减少在海洋捕捞业上的投入力度是保护我国的海洋资源、促进我国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渔业村、渔业户、渔业从业人员这三个渔业劳动力相关的因素对渔业经济产值的影响度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加大渔业劳动力方面的投入并不能带来巨大的渔业经济增长。当前我国渔业经济已经逐渐开始由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变,随着科技成分在渔业行业中的比例逐渐加大,渔业劳动力的投入与渔业经济产值的关联已经不那么密切,未来的投资重点也可以更多的向科技投入方面侧重和倾斜。
5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淡水渔业;环境;现状;保护对策;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X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90-03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山地高原占全省总面积94%左右,海拔悬殊较大,复杂的地形条件造就了水系众多、江河纵横、湖泊棋布的水资源状况;“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样气候类型,造就了云南丰富多样的淡水水域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格局。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有600余条,江河水面约有10.67万hm2,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云南省共有40余个天然湖泊,湖泊水面面积约10.84万hm2,总蓄水量约300亿m3;池塘坝塘水面3.24万hm2 [1]。广阔的渔业水域资源不仅孕育了多样、珍稀的渔业种质资源,也为云南高原特色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加快云南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云南经济的发展,云南渔业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人类活动对江河、湖泊水库、养殖池塘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宜渔水体水质每况愈下,众多涉渔工程的建设对鱼类生存的天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远不及珍稀鱼类的灭亡速度,云南渔业环境现状令人堪忧。又由于云南地处中国和东亚陆地国家主要河流的上游,流域水域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亚陆地国家的水域安全和经济发展。
本文对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进行概述,通过列举近年来一些重大的渔业污染事故,说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渔业水域的污染,使鱼病和突发性渔业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珍稀鱼类生存状况堪忧;江河等电站大坝涉渔工程的建设、外来鱼种的入侵等因素使土著鱼和特有鱼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对渔业环境保护对策进行探讨。
1 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
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了渔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使云南省渔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据统计[2],2012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12.2万hm2,水产品总产量达63.8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126.7亿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渔业水域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一些突发性污染事件,由于其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巨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着鱼类生存和繁衍;众多涉渔工程的建设破坏了鱼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加之土著鱼和特有鱼类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部分种类濒临灭绝的边缘[3],因此加强淡水渔业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现将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概述如下。
1.1 江河渔业环境现状
据《云南省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4]报道,在94条主要河流(河段)的179个监测断面中,水质优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占70.4%;而水质符合Ⅳ~劣Ⅴ类标准的断面占29.6%,其中劣Ⅴ类标准的断面占10.6%;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总磷、化学需氧量。六大水系主要河流受污染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澜沧江水系、红河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和怒江水系。25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中,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断面96%;劣Ⅴ类标准水质断面占5.0%。
从2000年至今,由于部分江河渔业水域水质的恶化,鱼病和突发性渔业污染事故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很多事故使大面积的水源被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一些珍稀的土著鱼类资源受到重创。如2002年10月,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发生严重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逾100 t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逾3亿m3水体受到污染[5];2004年6月初,沿河硫酸厂、海源新业公司、滇东冶炼厂的入河污水使楚雄市龙川江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楚雄水文站等断面的总镉超标36.4倍[5];2009年7月,露天堆放石灰渣经暴雨冲刷入江,使短时内水体酸碱度严重失衡,导致盐津县庙坝乡乌撒溪至莲花洞4 km河段内,出现黄腊丁(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南方大口鲢(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中华倒刺(Pinibarbus sinens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甲鱼(Trionyx sinensis)等40余种鱼类和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同时造成省市试点网箱养鱼损失3 t,损失超过100万元[6];2010年1月,永胜纸品加工厂沉淀池的污水直接排入南满河,造成近2 km河段污染,造成鲤鱼(Cyp-rinus carpio)、白甲鱼(Onychostoma)、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等土著鱼类死亡0.5 t[7];怒江兰坪县的江(属澜沧江水系),由于铅锌矿的大量开采,对弃土和低品位矿石的管理不善,使江流域受到重金属铅和镉的严重污染,据王李鸿等[8]研究表明,江流域重金属铅、镉浓度均已超过国家类水质Ⅴ类水质标准,刘明典等[9]对2009―2011年澜沧江云南段鱼类区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区域未发现任何鱼类,重金属污染为该流域鱼类最大的生存威胁。
除了水质污染对淡水渔业环境造成破坏外,江河梯级水电开发是影响鱼类多样性和数量的重要因素。基于云南丰富的水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水电资源已逐步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而“三江流域”集中了92%的开发水电资源[10],对“三江流域”干流水资源的开发是云南水电资源的主体。目前澜沧江规划在上游建7级、中下游建8级水电站;金沙江中游规划“一库八级”开发、下游规划4级开发;怒江中下游规划“两库十三级”开发[11]。而梯级开发的模式在增加渔业养殖水面的同时,也给鱼类生存的天然河流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首先,天然江河的连续性改变。梯状水库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原有河流的水文情况如水温、水质、流速、泥沙等,阻碍了鱼类的觅食、生殖回游通道,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所[12]。其次,对鱼类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带来巨大影响。如金沙江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是一种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鱼卵的发育和孵化需在特定流速的水流中才能得以完成,库区的形成必然对鱼卵的漂流孵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也会逐渐减少[13]。怒江特有珍稀濒危鱼类云纹鳗鲡(Anguilla nebulosa)是一种降河产卵洄游鱼类,电站大坝阻断了其生殖洄游路线,严重影响其产卵和种群的繁衍,使其濒临灭绝[14]。由于水质污染和涉渔工程的建设,云南各大江河水系的鱼类资源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澜沧江(云南段)鱼类种类数量由原来的139种减少至80种,部分鱼类分布范围大幅缩小,甚至濒危灭绝。属于珠江水系的南盘江,近年来水质不断恶化,据王伟营等[15]研究表明,已有24种鱼类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调查采到的土著鱼类仅占土著鱼类总数34.6%,大多种类数量较少,分布区域片段化,趋向于支流分布。
1.2 湖泊与水库渔业环境现状
云南省湖泊分为滇东湖群、滇南湖群、滇中湖群、滇西湖群,多为富营养型浅水湖,为云南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域条件。但随着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旅游业的兴起,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残留随地表径流流入湖泊水库,改变了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生态平衡,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又由于近年来,云南水电资源的大量开发,形成了广阔的宜渔水面,“三网”养鱼的面积有增加的趋势,过大的放养密度、过剩的饵料滞留,使湖泊水库污染状况逐年加剧。据《云南省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报道,在监测的134个湖泊(水库)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85.07%,符合Ⅳ~劣Ⅴ类的占14.93%。九大高原湖泊中,滇池草海、滇池外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水质重度污染;洱海为Ⅲ类水质;阳宗海为Ⅳ类水质;抚仙湖、泸沽湖为Ⅰ类水质。
湖泊、水库由于换水周期较长,相对于河流而言,自净能力较差,污染物的长期积累必然导致渔业病害、事故的发生。据杨君兴[16]记载,云南高原湖泊土著鱼类共有94种。但近年来由于湖泊水质的恶化,加之过度捕捞和外来鱼种入侵等诸多因素,湖泊土著鱼种类和资源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有些种类甚至已经灭绝,外来鱼类资源量不断上升,打破了原有的高原湖泊鱼类种群结构,严重威胁着土著鱼类和特有鱼类的生存和繁衍。如2008年,作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出现了砷浓度超标,砷浓度均值一度达到0.128 mg/L,水质为劣Ⅴ类,对饮用水安全、鱼类生存、水产品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17];2009年10月,雷打滩电站库区发生突发性疑似污染死鱼事件,导致野生鱼、虾和网箱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网箱养殖鱼类死亡约518.2 t,直接经济损失逾400万元,野生鱼类的损失无法估计[18];2013年5月,墨江县泗南江电站库区网箱养殖鱼类因缺氧死亡1 177 t,鱼苗死亡360万尾,经济损失达1 300余万元[19]。由于渔业水质污染对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很多研究人员先后对部分湖泊鱼类区系和分布进行了调查,以便明确湖泊现有鱼类状况,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陈自明等[20]2000年调查发现,滇池土著鱼类已减少至11种,滇池金线(Sinocyclocheilus graham)、银白鱼(Anabarilius alburnops)、云南鲴(Xenocypris yunnanensis)等7种鱼类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熊 飞等[21]2004―2005年调查发现,抚仙湖土著鱼减少11种,特有鱼类减少8种,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抚仙金线(Sinocyclocheilus tingi)、云南倒刺(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yunnanensis)等经济鱼类资源量严重衰竭,外来鱼类增加5种;阳宗海原有土著鱼20种,但全 伟等[22]2011年至2012年调查分析,原有20种土著鱼仅捕获5种,5种特有鱼中仅捕获1条阳宗白鱼(Anabarilius yangzonensis),外来鱼类增加9种;严 晖等[23]2009年至2011年调查发现,由于外来鱼种的引进,洱海土著鱼由18种减少至14种,大理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taliensis)、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等4种濒临灭绝,而引进种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资源量逐年增加。湖泊、水库渔业环境的污染和外来鱼种的入侵,不仅破坏了水域生态平衡,打破了原有的鱼类区系,还使鱼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受到冲击,限制水产数量和产量,制约渔业经济的发展。众多的案例和调查研究表明,云南湖泊水库淡水渔业环境的形势已非常紧迫,保护渔业水域环境迫在眉睫。
1.3 池塘渔业环境现状
池塘养鱼是云南渔业的支柱,其产量占渔业总产值的88%以上,是云南名特优新品种养殖的基础,截至目前为止,云南省池塘坝塘约有3.24万hm2。近年来,由于养殖户过快、过高追求经济效益,在增加鱼种放养密度、加大饲料投喂量和鱼药施用量的同时,没有做好池塘水源条件改善、定期清淤、池塘养殖环境科学修复等工作,致使池塘水质状况日益下降,鱼病爆发,突发性死鱼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02年8月,云南武定县西村河被钛矿洗矿点排除的污水污染,致使下游苗种场鱼苗产量急剧下降,繁殖成活率低、畸形率升高;2008年5月,建水县临安镇太子湾鱼塘出现锌超标现象,导致鱼类死亡,经济损失逾25万元;2010年2月,云南省宾川县渔政部门调解处理了一起养猪场排污导致鱼塘死鱼案,造成死鱼4.5 t、经济损失4.5万元[24];2011年4月,晋宁县上蒜镇草海鱼塘由于非离子氨浓度超标,造成近60 t鱼死亡,经济损失逾67万元[25]。
2 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保护对策
2.1 转变观念,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渔业
在传统农业的背景下,为了短期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出现了渔业经济增长慢,渔业环境恶化快,水产品质量下降快的局面,使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遏制。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以发展生态渔业为指导,以云南得天独厚的宜渔淡水资源、气候条件,多样的鱼类品种为基础,加快云南淡水渔业发展,在重点扶持鲟鱼、罗非鱼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大云南土著鱼类和特有鱼类生存环境的保护,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养殖户渔业养殖环保意识,真正做到“以鱼治水,以水养鱼”,以渔业环境的保护促进渔业发展,才能在提高渔业总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使云南省淡水渔业实现永续健康发展。
2.2 加强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力度,建立云南省渔业环境监测网
淡水渔业环境污染防治是加强渔业环境监测的重要措施,对渔业水域污染程度、污染成因的分析及污染源的确定是制定保护政策的必要基础。成立云南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并以此为核心,纳入各区、地州县环境监测单位,增加渔业环境监测、资源保护、渔业病害渔业污染事故鉴定工作人员,增加先进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技术,适时监测渔业水域环境水质状况,形成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做到科学预警,及时、客观地反映处理每一起渔业病害和突发性渔业污染事故,打破目前云南渔业环境监测资金匮乏、监测面小、监测不力、污染事故成因分析困难的尴尬局面,建立覆盖全省的渔业环境监测网络,对渔业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编制云南省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3 切实贯彻落实渔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坚决把《渔业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制定地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加快《矿产开发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配置及沿湖、沿江河建筑,严格排放标准,完善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加强监督,明确责任,加大对渔业环境破坏的处罚力度。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申报力度,在适宜的河流江段建立土著鱼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甚至拆除部分电站大坝,取消相关涉渔建设项目,还原鱼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三是加强完善外来鱼类引进的法规和管理条例,加深引进风险评价制度的研究和外来鱼种的预测预警研究,严格控制非经济性外来鱼类的数量,保持原有鱼类区系的平衡。
2.4 加大污染源普查力度,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及其评价研究
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的普查力度,严格普查逐级审核程序,确保普查工作质量和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明确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技术;针对目前云南部分淡水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在做好污染源普查和治理的同时,对不同的污染类型和水体功能,选择适宜的污染修复技术,对相应渔业水域环境进行修复,做好修复评价工作,加大对水环境物理、化学、生物修复的研究。虽然我国水环境修复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渔业水域环境的修复还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可借鉴,但渔业水域环境的恶化速度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周密制定修复计划,修复污染水域,恢复生态环境将是云南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 参考文献
[1] 邱家荣,杜建标.云南渔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9-22.
[2] 云南省农业厅渔业处.云南渔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EB/OL].[2012-12-19].http:///zhxxyzj/201212/t20121219_3110606.htm.
[3] 田树魁,石永伦.云南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水产,2013(2):29-32.
[4]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3-06-10].http:///html/2013-06/10/content_715943.htm?div= -1.
[5] 丁莞歆.中国水污染事件纪实[J].环境保护,2007(14):83-85.
[6] 申时勋.盐津白水江野生死鱼绵延4公里[N].春城晚报,2009-07-14.
[7] 梁剑鸿.勐腊县渔政部门查处一起渔业污染事件[EB/OL].[2010-02-03].http:///news33/20100203/279264.shtml.
[8] 王李鸿,角媛梅,明庆忠,等.云南省江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5):595-600.
[9] 刘明典,陈大庆,段辛斌,等.澜沧江云南段鱼类区系组成与分布[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1):156-170.
[10] 何玉芹,欧晓.云南省水电站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云南环境科学,2006,25(2):1-7,19.
[11] 余波,黄成敏,黄正文,等.水电开发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1):191-197.
[12] 李陈.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初探[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6-34.
[13] 蒋艳,冯顺新,马巍,等.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影响的分析[C]// 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2009.西安: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中国分会,2009.
[14] 徐伟毅,缪祥军,邱家荣,等.论怒江鱼类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J].云南农业,2008(3):24-27.
[15] 王伟营,杨君兴,陈小勇.云南境内南盘江水系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水生态学杂志,2011,332(5):19-29.
[16] 云南的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及相关问题研究[M]//汪松,谢彼德,解焱.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29-138.
[17] 云南省环保局.关于阳宗海污染事件及治理情况的通报[EB/OL].[2008-09-19].http:///color/DisplayPages/ContentDis play_362.aspx?contentid=24399.
[18] 云南省渔政总队.云南省渔政执法总队关于雷打滩电站库区疑似渔业污染事件的情况报告[EB/OL].[2009-10-30].http:///news5830/20091030/204797.shtml.
[19] 黄兴鸿.墨江1177 t鱼缺氧死亡[N].春城晚报,2013-05-26.
[20] 陈自明,杨君兴,苏瑞凤,等.滇池土著鱼类现状[J].生物多样性,2001,9(4):407-413.
[21] 熊飞,李文朝,潘继征,等.云南抚仙湖鱼类资源现状与变化[J].湖泊科学,2006,18(3):305-311.
[22] 全伟,彭军,安莉,等.阳宗海鱼类资源现状调查[J].云南水产,2013(2):40-43.
[23] 严晖,周正文,赵芬,等.洱海土著鱼类调查研究[C]//2012第四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汇总.北京: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2.
以池塘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养殖方式居多。而发达国家的水产养殖则多采用精养高产,人工或半人工控制
条件下的工业化技术。我国水产养殖科技水平比起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来,仍有不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
距。为了使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规律,因地制宜,制
定出适合我国水产养殖的新路子。
关键词:水产养殖渔业因地制宜
1、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我国湖泊水库众多,多年来偏重于开发利用,开发技术日趋成熟,在渔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湖泊水库渔业,天然捕捞的比例已很小。在开发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产
值偏低,以及渔业增产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渔业结构作较大
的调整。这就对我国湖泊、水库渔业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1]。
2、设施渔业
2.1工业化养殖技术
工业化养鱼的发展始于工厂化育苗,即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实现苗种生产。目前,全世界仅对虾育
苗场就有3500座,其中我国也有数百座。当前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养鱼的发展,以便节省昂
贵的土地费用,节省紧缺的水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高蛋白食品。目前,工业化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式
是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养鱼生产向着稳产高产、科学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养殖的品种主要是优质鱼
虾和贝类,如鲑、鳟、鲆、鲷、鳗、鲈、鲇、鲟、鲍、虾、甲鱼等不下数十种。
2.2网箱养殖技术
我国海水网箱养鱼发展迅速,是沿海省市渔业增产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已由传统的网箱向抗风浪
网箱扩展,养殖品种主要有大黄鱼、石斑鱼、真鲷等优质鱼和一些地方品种,并在加紧开发一些高附加
值的适养品种。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活鱼可供出口,经营相当灵活,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2.3围网养殖技术
围网养殖是利用网片或网片与堤坝、湖岸相结合,在湖泊中围隔一部分水面进行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特色之一。围网将养殖鱼与湖泊隔开,可以提高放养密度、便于养殖管理及起捕,而湖水又可通
过网片交换,维持较好的水质[2]。由于围网养殖强度较大,因此天然饵料提供的营养不能满足鱼类的需要
量,必须投喂补充营养。多数围网养殖是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养对象,可利用天然水草作为廉价饵料,同
时补充配合饲料。近年来也有以河蟹等优质水产品为主养对象的。
3、建议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3]
3.1基本背景
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业的两大支柱之一,目前,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我国是一个水产大国,总产量已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养殖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但还不是水产强国,科技竞争力还不强,产业化程度与先进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产业化规模和效益相对落后。针对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环境、技术以及设施状况,急需推进产业化发展,选择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优先给予支持。
3.2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
3.2.1海淡水增养殖技术
对中国对虾、大黄鱼、真鲷、牙鲆和优质淡水鱼等主要养殖对象进行种质资源库建设和优良品种的生产;研究新的蛋白源,特别是植物蛋白源的开发,以解决我国动物蛋白源紧缺问题,并研究低污染饲料、抗病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为健康养殖创造良好条件;选择不同养殖模式的典型水域,通过良性调控,使养殖典型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平;构建水产养殖生物亚健康评价、病原及养殖生态早期预警技术体系,构建疫苗、免疫增强剂、植物源药物、天敌生物制剂、养殖生态改良剂等生物安全抗感染技术和生态安全改良技术体系,提出改善水产动植物在养殖保健管理与食品安全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的养殖技术,使我国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向集约化养殖转化。
3.2.2设施渔业和渔业工程装备
集约化养殖设施:以“系统运行经济性、节能节水无公害、控制性操作、管理智能化、”为目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系统集成研究和技术运用,推进集约化养殖设施及装备上一个新台阶。重点研究主要生产品种(如罗非鱼、鳗鱼、大黄鱼、牙鲆、大菱鲆、对虾、河蟹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或育苗)系统技术和池塘集约化养殖设施新模式。
网箱养殖装备及设施:重点开展开放性水域深水网箱设施系统、特殊用途海上网箱装备和内湾、湖泊网箱设施研究与生产。
远洋捕捞作业装备和选择性助渔仪器:加强大洋性渔业捕捞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解决在国际海洋捕捞竞争中装备条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问题,提高捕捞生产效益。加强选择性助渔仪器的研制,关键在以最新科学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和集成研究,使捕捞作业的目标更准、更有效,从而保护非捕捞对象,修复近海捕捞资源。重点开展大型拖、围、钓作业船工程及装备技术和各种选择性捕捞助渔仪器的技术研究。
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的研究和生产:重点开展鱼、虾、贝类自动化处理机械、淡水鱼综合加工技术及装备和水产品电子交易系统和冷链技术的研究。
3.3观赏水族类育种与养殖技术
开展对本土观赏水族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重要观赏水族新品种的培育,海水观赏水族的繁育技术以及人工生态系统技术与设备等研究。建立各种类型的观赏水族准化养殖技术。
3.4水产品现代物流模式与示范
在全国水产品主要集散地,在原有水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建立水产养殖物流中心和养殖信息智能系统,做到专业化、优质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并为当地做出示范。
3.5高新技术集成科技平台与“产、学、研”联动平台
以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孵化平台,通过大型项目,加大投入,并再建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在原有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中争取2~3个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重点水产院校,通过对原有实践基地的强化和优先发展,使其成为省(市)级的“产、学、研”基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 徐跑.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对策.科学养鱼,2008.09.
[2] 黄文钰,舒金华,许朋柱.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土壤,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