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 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 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 理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 (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 19日)
星期日(10月20 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 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 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深圳大学自考本科专业:销售管理、物流管理、学前教育、金融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销售管理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经济法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世界市场行情、市场营销策划、国际商务谈判、人际关系学、销售团队管理、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销售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教学形式 改革
Abstract To explore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form is required for each time.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eaching form, now also have to face the issue of reform. We explore the forms of teaching in the basic courses about, trying to build the local historical brand, carry out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history of social practice initiative, visit education remodeling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a good grasp of the major festival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habit of reading and other forms of teaching,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content China public course in modern histo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eaching mode; reform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现今大多局限课堂讲授与简单的社会实践,辅之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地等途径。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差,无法引起学生对历史教育的兴趣,从而导致更多的忽视历史、不懂历史的青年学生出现,这不利于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利于实现中国梦。改革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形式,能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有正确的立场定位。
1 打造地方特色主义的历史品牌
随着互联网信息日渐发展,人们似乎以及习惯快速地接纳信息。速度上砹耍人们接触的面广了,但深度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连内容的真伪都无法分辨。这给高校带来很大的挑战。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把学习的范围缩小,以此来吸引和提高大学生关注历史的兴趣。在已有的教学里,便有这样的教学形式。广东西部湛江市集合本地的几大传统特色文化,以本地的特色命名为――“湛江红土文化”。同时,当地一所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学习队伍――“历史知识服务队”。每年特意为宣传当地的“红土文化”而举行节日庆典,以鲜活的形式展现本地的历史文化。这个节日和文化,在当地有较高的名气,同时,在大学校园里,也加深了学生对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了解。有些学生受此影响,自发在大学内成立调研小组回家乡,也为自己的家乡特色文化贡献力量。建议各地高校可以效仿,总结本地或者本省的特色文化,形成系统的文化内容,成立宣传节日。招聘大学生志愿者,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此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举行相关历史文化比赛,以此提高历史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和爱国爱乡情操。
2 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动的历史社会实践
高校一直保留着实地调研这个传统,许多高校的调研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但真正有成效和出成绩的调研队伍却比较少。这或许是因为,许多调研队伍存在走形式、调研方式不科学、教师参与指导较少、社会实践调研资金不足、被调研地方不配合等问题。建议高校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时,把历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调研活动。学校应在调研经费、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学校或者学院辅导员、相关课程老师应与调研地方取得联系,为学生开展调研解除门槛。对所开展的实地调研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多加宣传,前期、中期、后期宣传都应该做足,让更多学生了解、知晓并参与到此类历史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还可以给予学生加学分、表现突出优秀者发奖金等条件,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度,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事半功倍。
3 重塑“内外兼修”的参观教育
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思政课的历史教育,以参观教育为教学形式,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好的经验,结合21世纪新的国情和民情,来开展历史教育。回看当下,不乏参观教育的活动,但实际取得的成效非常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要不让参观教育成为走形式,必须要做“实”。如何做“实”?建议去之前要做好前期宣传、初步学习,对学生进行基础扫盲,提高学生参观的兴致;参观过(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程要让活动丰富化,参与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改变参观效果的考查方式,从前大都是让学生撰写观后感,现在可以尝试即时在参观地讨论、谈感受、提问专家,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使得学生收获历史知识。
4 把握好重要节日的历史教育
重大节日往往是历史教育的关键节点,要利用好每一个重大节日与学校的开学典礼。通过节日进行历史教育,一方面学习相关节日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所谓历史教育,就是讲述历史,让人们认知国家的过去,以更好把握未来。
自古以来,华人都非常注重传统节日。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变快,许多传统的习俗逐渐被淡化。如果利用好每一个重大的节日,比如端午、国庆,学校举办相应活动,必能做好文化传承。中小学生的开学典礼,已日渐变成安全文化教育典礼,而高校的开学典礼,许多也日渐演变成学校的推销会。应利用好开学典礼,尤其是庄严的升旗仪式进行深刻的爱国历史教育,激发当今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在学生高度关注网络的今日,学校应该利用好校园网来进行历史教育。比如,在校园官网、校园公众微博、微信公众号,邀请学校的教师发文,宣传节日文化,让学生参与评论,亦借此了解学生对节日的看法。
5 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做好历史教育,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①现在的教育,对于学生的阅读培养,一般以泛读为主。大部分学生没有静下心读一本书,翻阅书本,更别说体会作者写作情感了。大多是拿着电子阅读器之类的浏览式阅读,很多学生在谈论一些历史问题时,都是网络观点,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要改变阅读习惯,应该对每一本书深入阅读,不求“量”,求“精”。比如抗战的历史,读一本也可以,但要读深入一点,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一地挪用他人的结论性语言。
注释
① 作者在撰写本论文前,做过人物访谈调研,此观点来自人物访谈内容。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奉臻.“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3] 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关键词: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改革探索;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54-02
目前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较多,但还有相当部分高校还是以考试为主,考试又往往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终结,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同时它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
近些年来,尽管很多高校在考试改革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从考试形式上看,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依旧比较单一、陈旧,大致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考试普遍存在着“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综合评价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中普遍存在“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怪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在学生各种考核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机械地应付考试,导致学生循规蹈矩、缺乏活力,没有积极性;也迫使教师在教学上追求大而全、满堂灌,严重束缚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
2.从考试内容上看,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知识点的考核而忽略了对能力的考核。考试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现象。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如论述题等主观题基本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答案在课本中可以一字不漏地找到,不需要学生作任何发挥。这样容易造成“划范围、圈重点”现象。因而一些平时不认真学习甚至连课都不上的学生,有可能通过“临时抱佛脚”这种短期突击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弱化了对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3.从考试计分方式上看,思政课考试基本上采用百分制,注重判分,甚至每题要点过于细化,如大量的单选题、多选题,基本上考的是一些比较死的知识点。这种考试和中学时期没有多大区别,也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目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大多仅限于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性笔试,如闭卷笔试、开卷考试或写论文形式。最终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比重少,期末成绩比重多,基本上是以期末考试的高低决定课程的成绩。
4.在评价形式上看,传统成绩考核评价普遍存在评价较为片面、单一,对平时成绩和品行表现考核力度不够甚至处于空白的状态。学生只要卷面考试成绩过关就万事大吉,平时品行表现、学习态度、组织纪律等未完全纳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故学生的品行难以得到促进和发展。
二、改革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的的基本原则
上述思政课对学生的考试考核方法决定了这种考试的功能是不健全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但无论如何改革都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思政课考试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考试模式,从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因此,需要在考试这一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去更加贴近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本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与接班人的精神,倾注爱心,尽职尽责。
2.坚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原则。思政课考试的改革要始终坚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原则,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就是考试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更好的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考试的价值,更好的保证教学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3.坚持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统一的原则。考核应该是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之外,必须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即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4.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当代大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行脱节”。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价值得以传递的必要前提,教育目标的实现必然以知识作为载体,这既是教学本身的要求,也应成为考核的对象之一。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思政课的考试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一方面要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关注现实;另一方面要考查学生是否在实践中把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实际表现。理论和实践两者相辅相成。
三、关于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尽管很多高校在考试改革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但依然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也无法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以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取代单一的考试模式,多层面的评价学生,是思政课改革的必然趋势。
1.考试内容多元化,注重应用性。第一,考核的命题不能局限于课堂讲授及课本的内容,适当拓展内容。除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外,还要考查学生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剖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第二,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知识是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因此,考试内容可以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的能力。第三,重点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查,在命题类型上进行创新。选择以主观题为主的考试内容,增加材料题,案例分析,问题综合探讨,命题写作,课程论文等的分值和比重,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理论知识考核要多样化。
2.考试方式多元化,注重过程性。改变过去以闭卷和笔试为主“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取闭卷与开卷并举,笔试与口试、答辩并举,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并举等,综合利用多种考核的形式。考试形式上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等。把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考核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平时教学过程的考核,将考勤、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阶段小测、小论文、写心得体会、技能训练、查阅资料各阶段的成绩记录到平时成绩中。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激发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与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实效性。评价方式要多样性的统一。首先,评价内容多元化。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把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情况相结合。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内容活泼有趣,如讲解、讨论、看录像、演剧、唱歌、辩论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讲演、辩论、案例分析,并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和次数,做好评价。提升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实行能力考评方法。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考查和辅导员评价、班级评价和学生自身评价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根据课堂表现、日常操行、社会调查能力、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重点放在过程。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和阶段上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评定思想政治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更深内容。这种具有创新性的评价机制的实施,必将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对于学生最终学业成绩的关注转向对整个学习环节和过程的关注,将结果与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注重针对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情况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成为考核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考察、青年自愿者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等活动,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善于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认识社会、体察民情的自觉性。
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如,我校——长江师范学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艺术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对2011级音乐专业学生进行了联合期末考试。这是长江师范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一种改革创新举措。联合考试由“屈辱·探索、爱国·战斗、独立·希望”三部分组成。这是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根据历史知识、历史题材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三个阶段的典型历史事件符合课程内容的艺术作品,用舞台演出形式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内容展现出来。在创作、展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和创作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起到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音乐专业课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各门课程以此形式可以作为参考借鉴。
总之,考核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既要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关注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原则,又要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努力改变思政课考核模式中长期存在的只注重知识层面考核的问题,形成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统一在一起的既注重全面考核又注重过程考核的全面、多样、合理、科学的考核新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我校历史学科在教育部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再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建设“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历史学又获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这既是对我院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肯定,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着如何将学生打造为擅教善研、专精复合的“研教双优型”历史教师,实验区立项建设以来,大胆探索,在课程设置、课堂建设、课堂延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师为导、生为主的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重艺术、强技能的课堂延伸和教育实习体系。
一、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我校历史学门类由历史教育、基地班、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三个专业构成,以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全部为免费师范生。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均由三大模块构成,即通识类、专业必修类、专业选修类。通识类课程除、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数据库等基础课外,还规定学生必须自主选修理科类、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专业必修类包括历史学专业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程,前者主要有中国通史(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史、近代史、现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等。教师教育课程除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科教学论外,我们还特意设置了教师口语、教师书法、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与艺术。专业选修类则结合本院教师研究状况,开设各种课程多达105门。这类课程旨在加深、拓宽学生已有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三大模块中,历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基础课程,学分分布依次为47、67、34,共计148学分,学分分布比例分别为32.9%、44.7%和22.4%。基地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更为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其中,通识课、选修课的学分达到47和48,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分别为34.8%和35.6%。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学分及比例分别为40和29.6%。
为强化基础教学,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近年来,我们围绕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得“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等四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由知名教授领衔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如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由马敏、朱英、刘伟、彭南生等教授加盟,中国历史文选以周国林、刘韶军、董恩林、张固也等教授为主体组织教学力量。中国古代史教研室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团队、课程群、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终于在2010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截至目前,中国近代史国家级精品课程已通过专家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其他精品课程建设扎实向前推进。除此之外,我院还有世界近代史等省级精品课程。
二是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系列化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世界通史(近代史)》、《世界通史(现代卷)》、《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文化学》等系列教材。这些教材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产生了广泛影响。有些教材被多所大学采用,如周国林主编的、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文选》,在“选目的新颖性”、“解题的立意”、“编排格式的讲究”、“适当的图文配合”以及“附录的采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2009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该教材邀请了国内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大、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大、郑州大学等多位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参与编写。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分界线,将1840-1949年间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而且多有创新,如“注意历史新知识的增补、传授,也注意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介绍,史实的叙述尽是精练,减少篇幅,学术研究的介绍则加大篇幅,不仅向学生讲授什么是近代史,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近代史。”同时,每章正文后“列本章小结、学术综述、参考书目和思考题,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研究兴趣。”该教材出版后,深受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是反映史学发展趋势和适合阅读对象的成功之作”,已陆续被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历史专业作为教材使用。
三是坚持教授授课制。我院现有教授38人,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艺术高超,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教授们课题多,科研压力大,加之时下科研工作的量化考核机制,使得教授们给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为了鼓励教授上本科讲台,我们将教学与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聘任制下,如果教授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不达到一定的课时,将会影响其下一轮聘任,在年度考核中,如果教授没有本科生教学课时工作量,则教学考核为不合格,进而影响其绩效工资。这样的制度设计旨在确保每位教授每一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
二、师为导、生为主:研讨式的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突出“一言堂”或“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形成上课做笔记、下课整理笔记、考试背笔记(有些懒惰的学生甚至省去了前两个环节,只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才匆忙复印同学的笔记)的学习模式。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宽广的视野,发散性的思维,因此,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的养成,研讨式教学的特点旨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授课的引导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
为加强研讨式教学,在“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内,我们鼓励各专业、各课程积极探索,并采取课题立项形式加强研究,大胆实践,及时进行理论总结、提炼与升华。如周国林主持的《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洪振强的《研教双优教育模式下的课堂建设——以“中国现代史”课程为例》、江满情的《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尤学工的《理论的位置——研究型教学探研》、吴琦的《学生学术前沿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以为平台的教学探索》、李晓明的《中国历史文选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沟通融合研究》、马良怀的《授课实录》、刘固盛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魏文享的《方法与经验: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路径》、冯玉荣的《免费师范生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以为例》、黄尚明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专业实践教学探讨》、杜芳的《高师历史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研究》、张明生的《构建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通过上述课题立项研究,教师们不仅提出了很多创见,如建议在院系网页上开辟交流平台,用于师生交流和在线答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建立QQ群,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而且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研究型课堂实践在实验区内逐渐推广,如中国古代史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注重专题讨论”,如“从新儒学的复兴和文化下移的角度、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角度、商业革命的角度、科技进步的角度探讨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每一小组重点围绕一两个专题作主题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主讲教师点评。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中国当代史课程尝试开展“轮流式”互动教学,依据基本内容及发展阶段分为24~26个专题,开列相关论著目录,每个专题的讨论以一个学习小组为核心,轮流进行,各小组围绕问题精心准备,重点发言,相互启发,通过争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世界近代史课堂长期坚持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训练,探索五步法,即布置、选题、辅导、写作、交流、点评,“激发了大学生的未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专业选修课更多地采取了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在“宋史”课堂上,“形成‘对话式’、‘商讨式’或‘答辩式’的教学氛围,经常保持课堂中具有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通过研讨式教学,建立起“师生参与互动—座谈研讨—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堂内外实践、科学研究融为一体。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教学中,任课教师朱英教授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手段,在学院网站专业论坛.开设网络论坛。由教师、助教担任论坛版主,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络和沟通。通过网络论坛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学习资料,并辅助课堂讨论,网络论坛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收效显著。据悉,“在一个学期中,本论坛共发有近百个专题帖,跟帖也达到近五百个,点击量更高达逾万之数,很快就一举超过在该网络社区原已开设多年的众多论坛,成为主题帖,跟帖数量、点击次数最多的一个论坛。”研讨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的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变强”、“表达概括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提高显著”、“专业认同感增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等。
多元化的考核是检验研究型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克服一张试卷论优劣的重要方式。研讨式课程大多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如在世界近代史课堂上,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小组课题合作程度、课堂的语言表达以及课程论文的研究质量等方面”。中国古代史课程成绩的评定“由讨论、作业、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社会调查、考试等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
可见,研讨式教学将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论文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课前准备,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学术视野扩大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增强了,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即兴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课后论文则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选题、资料搜集、解读与运用、写作技巧与规范训练的一种综合实践。总之。研讨式教学的大力开展是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主要特色。
三、重艺术、强技能:课堂延伸与实践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涉及到课堂组织、演讲技巧、板书设计、粉笔艺术等多个环节,优秀教师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当好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不仅既要擅长粉笔字、板书等传统教学艺术,更要懂得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能。这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熏陶养成的,但大学阶段教学艺术和技能的理论修养与必要的训练对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为了培养“重艺术、强技能”的中学历史教师,一方面,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将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必备的现代教学技能作为通识必修课,将教师口语(普通话)、教师书法、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等作为专业必修课,强化学生在教学艺术与技能上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我们有效延伸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勤动手、善动脑、敢开口。
为了牢固树立学生“重艺术、强技能”的观念,我院还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艺术与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他(她)们以身示范,现身说法。为此,我们结合学校青年教师竞赛,在院内开展相应的教学比赛活动,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全部参加。通过此项活动,不仅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促进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强现身说法的效果,我们还开设了中学特级教师讲坛,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一批中学历史名师,围绕名师的成长经历、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教学艺术等主题,为毕业班开设专题讲座,深受本科生欢迎。